猴子七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用到中药猴子七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猴子七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猴子七 1 拼音
hóu zǐ qī
2 注解
猴子七
此药为忍冬科植物穿心莛莲子蔗(Triosteum himalayanum)的根茎。因其根茎略似猴形,具其叶形奇特,两面有毛,形如一只只小猴子,“猴子七”由此得名。又因其茎贯穿叶间,外观叶一层层地生于茎上,于是又有“三层楼”之别名。
穿心莲子蔗为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刺状刚毛和腺毛。茎直立。叶5—7对,对生,对生二叶基部连合,茎贯穿其中,十分具有观赏价值。穗状花序顶生,花冠上部黄绿色.喉部带紫色。核果卵形。4—5月开花,6—7月结果。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生长于海拔1500~2500米的沟谷林下或山坡草丛中。
该药具有利尿消肿、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注:同属植物莲子蔗(T pinnatifidum)、蓼科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的根茎亦可作“猴子七“入药。
莲子蔗与上种的区别为:叶3—4对,对生叶基部不连合(茎不贯穿其中),叶羽状分裂。分布于宋洛、大巖屋、红坪、大九湖等地。生长于海拔1700~2100米的山坡或沟谷。根亦称“猴子七”或“天王七”。
蓼科植物珠芽蓼(见蝎子七)的根茎亦称“猴子七”。
用到中药猴子七的方剂 化毒丹草5分。功能主治:《古方汇精》卷四方之化毒丹主治猴子疳。用法用量:加灯草20寸,水煎服。《治痧要略》
生肌散治疔角,疮疡,核瘤,鼻痔,鼠疮。杨梅结毒成癞点、猴子。用法用量:用水煎,洗患处。《良朋汇集》卷五引刘
更多用到中药猴子七的方剂用到中药猴子七的中成药 化毒丹
草5分。功能主治:《古方汇精》卷四方之化毒丹主治猴子疳。用法用量:加灯草20寸,水煎服。《治痧要略》
生肌散治疔角,疮疡,核瘤,鼻痔,鼠疮。杨梅结毒成癞点、猴子。用法用量:用水煎,洗患处。《良朋汇集》卷五引刘
更多用到中药猴子七的中成药古籍中的猴子七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诸疮部(下)]疣门主方
自己立于檐下,迎著雷以手抹去瘊子,口中默念∶雷打猴子快走,念七遍,抹七遍,向天井外抹即自落。《疡医大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诸疮部(下)]千日疮门主方自落,并不痛楚。又方(杜秘)治身上忽生竖头肉,肉猴子并斑痣。新锻石堿(各等分)烧酒泡一时即可用,每周
《幼科推拿秘书》:卷五·幼科药方肥疮方枯白矾(三钱)香附子(三钱)煎水洗即脱。治猴子疮方天雨鸣雷时。有疮者。不与人知。自己立于檐下。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公选良方儿科]疳疮、疳积、诸疮丹毒何谓猴耳环 猴耳环,不是猴的耳环。“猴耳环”是一种比较珍稀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广东粤北山区,民间叫婆劈树、鸡心树等,是多年生乔本植物,树皮含单宁,枝叶可药用。 天然中材,医学记载 猴耳环早在明代就被医药学家李时珍收录在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经古籍考证,《陆川本草》中提到猴耳环叶:凉血,消炎生肌;治烫伤,溃疡。《广西药植名录》中描述:猴耳环消肿;治风湿痛,跌打,火烫伤。 猴耳环:能消炎的中药材 猴耳环性味苦涩寒,功效清热解毒、收湿敛疮,是治疗多种热毒症候独特的南方药材,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去腐生新的极佳疗效;由于猴耳环清热泻火、解毒祛湿之作用强劲,既能上清咽、肺之火毒,又能下清大肠之湿热,故临床应用于咽喉肿痛,以及湿热泻,包括急性肠炎、痢疾等,疗效显著。 猴耳环功效揭秘 权威科研院所联合发布的《猴耳环抗病毒有效成分研究》研究报告称:猴耳环嫩枝叶内包括特利色黄(五羟基黄烷)、杨梅苷、槲皮苷、槲皮素、没食子酸甲酯和没食子酸在内的6个单体化合物。其中,槲皮素对肠胃道有止泻、消炎镇痛的作用,没食子酸有极好的抗炎、抗病毒作用。 花城制药是首家将猴耳环研制成猴耳环消炎片和胶囊的企业,使猴耳环的有效成份和生物利用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更方便患者使用,为中医中药的发扬广大作出了贡献。
民俗中的猴
有一次,我去观瞻云丘山的塔尔坡古村落,在农家的炕头上看见了一只猴子,当然是个石头猴子。我很好奇,把个石猴摆在炕头干啥?一问方知是拴小孩子的。农家辛苦操劳,主妇要照顾孩子,还要干家务活。怕孩子从炕上掉下来,就拴在石猴上。那为啥要拴在石猴上,而不是石虎上?相比较老虎比猴子更厉害呀!见我有疑问,主人热情告给我,别看老虎是百兽之王,比猴子厉害得多,却把猴子敬若神明。据说,有次老虎带着群兽在山里洋洋得意地巡游,一不小心掉进了猎人的罗网。老虎急得拼命挣扎,就是挣不脱。众兽看着大王身陷罗网,没有一个能出手相救。危急关头,猴子爬上树梢,解开绳索,放出了老虎。从此,老虎对猴子感恩戴德,毕恭毕敬。一旦老虎有事外出,就将百兽委托给猴子管理,因而人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缘此,将孩子托付给猴子更为可靠。你看,猴子在民众中的地位有多么尊贵!
护娃猴只是民间喜欢猴子的一种体现,其实,类似的崇爱比比皆是。在码头上可以看见“护航猴”,20世纪70年代,黄河三门峡一带的渡口都有系绳拴船的木桩,木桩顶端雕刻的就是虎视眈眈的猴子。人们说,猴子水性好,能保驾护航。猴子水性何来,仔细一想不是曾经潜入东海龙宫取宝吗?在乡村的拴马桩上,可以看见“避瘟猴”。这个风俗流传很广,山西、陕西、甘肃一带的乡村,尤其是大户人家的门前,都有雕刻着石猴的拴马桩。在寿诞的庆典上可以看见“抱桃猴”,有的是绘画,有的是雕刻。原因是猴子喜欢桃子,曾经摘得天宫的贺寿蟠桃。让猴子献桃,享受与天神一般的待遇,实乃大富大贵,大吉大利。
总之,自从猴子走进《西游记》就成为神通广大的灵运大仙,因而炕头、墙头、码头、槽头,处处都能够与猴子照面碰头。甚至,因为孙悟空降服过龙王,而龙王可以兴云布雨,倘遇天旱还有人抬着猴子祷告祈雨。当然,也不乏将猴子捧上戏剧舞台的,《水帘洞》《安天会》《花果山》《火云洞》《火焰山》,以及《大闹天宫》,都是猴戏,都能博得广众喝彩。最为出彩的还是电视剧《西游记》,天上人间,玉宇琼楼,神仙妖怪,善恶大战,看得人眼花缭乱,能把一切忧烦置之度外。
写到此,足以看出猴子已深入人心,几乎无处不在,完全可以搁笔了。可是且慢,还有一个重要的石雕没有登场,这就是三勿石猴。三勿石猴流行于山东,雕刻着三只猴子,一只蒙眼,一只捂耳,一只掩嘴,喻示的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三勿”不就是孔子在《论语•颜渊》里的名言吗?难怪流行于山东。倘要是再雕塑一只端端正正的猴子,象征“非礼勿动”,那就更完美体现了圣人之言。不过,这三点确实至关重要,应该刻下。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如钱江潮水,铺天盖地般涌来,若是不分青红,不辨皂白,随波逐流,恐怕不身陷泥沼,也会南辕北辙。即使蓦然回首,迷途知返,也不知误了多少大好时光。
三勿猴,把猴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年画盛行的年头,猴子的画幅是人们的首选,每逢大年亲朋好友会互赠猴画。皆因猴与侯读音相同,便延伸出祝贺高升的美意。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那是“封侯挂印”;猴子骑马,那是“马上封侯”;猴子如果不是骑马,而是骑在另一只猴子的背上,那就更高一筹,“辈辈封侯”;假如九只猴子攀援在一棵松树上,那就是天长地久,延年益寿,九只猴子为“久”,松树则代表常青不老嘛;倘要是猴子蹲在桃树上,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犹如一对蝙蝠,那就是福寿双全。
文化典籍里的猴
《韩非子•外储说》中有个棘尖刻猴的故事。故事说,燕王喜欢奇巧之术,有个卫国人投其所好,声称能在荆棘尖上刻出母猴。燕王很高兴,就让他享受五乘的俸禄。那时方圆六里为一乘,五乘为方圆三十里,足够他顿顿吃香的喝辣的。可燕王也不傻,要亲眼观看这独门绝技。哪知,那厮精明过人,马上说,要看也可以,需要燕王半年不能入宫,还要斋戒,不饮酒,不食肉。即使斋戒时间到了,也只能在雨停日出、半明半暗的时辰才会看见。真没想到棘尖刻猴这么神秘,弄得燕王有些晕头转向。
好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刻猴的人高明,还有比之更高明的。郑人告诉燕王,棘尖刻猴要用刀具,棘尖那么细小,刀具肯定更细小。大王不必看他雕刻,看看他那细小的刀具即可。燕王甚喜,叫来那个刻猴的人说要看他的刀。那人谎称回家去取,却自此黄鹤一去无消息,逃跑了。
韩非子在此虽然写到了猴子,可那只是背景,猴子连抛头露面的机会都没有。庄子则不然,写猴子就让人家堂堂正正出头露面,而且写得风趣幽默。宋国有个老人特别喜欢猴子,便喂养了好几只。猴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一心一意繁殖后代。猴子生猴子,几只变成一大群。这一来老人犯了愁,没有那么多吃的喂猴子呀!过去他用橡子喂猴子,从不限量。现在他要限量了,还仁慈地与猴子商量,早上吃三颗,晚上吃四颗,可不可以?猴子个个恼怒,叫嚷抗议。老人沉默一霎,又宣布:“这么吧,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满意了吧?”猴子们无不高兴,一桩难事以皆大欢喜为结局。
不过,庄子可不像我这么啰唆,他叙述起来要言不烦。《齐物论》载:“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这里的语句没啥难懂的,唯“赋芧”意为分发橡栗。读过这则故事,不得不称赞庄子实在睿智。庄子用睿智塑造出老人,老人用睿智忽悠了猴子。忽悠了猴子也不见得猴子傻呆,还觉得天真纯朴,惹人爱怜。
或许正缘此,庄子频频让猴子出场演绎他要讲的道理,在《徐无鬼》里,群猴出场,一猴风光。可惜,这只风光的猴子惨死在飞箭之下。吴王渡过长江打猎,猴群四散逃走。唯有一只猴子不仅不走,还飞跃不止。这只猴子敢于如此,是因为它身怀绝技,在树枝跳跃如履平地。见这么多人来了,就想卖弄一番。吴王弯弓搭箭,一射不中,二射不中,再射还不中。他恼火了,命令随从一起放箭。箭如雨下,猴子哪能躲开,抱树而死。猴子的惨死让人大为不忍。好在猴子惨死不是庄子的本意,他是借助猴子告诫世人。吴王见猴子死去,回身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是说,这只猴子依仗它的灵巧蔑视我,才受到惩罚而死。你要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傲视他人!颜不疑心领神会,“去乐辞显”,务实低调,三年以后举国上下无人不赞扬他。
可爱的猴子,自古以来就是喻人醒世的活样板啊!
成语歇后语中的猴
中国的词语众多,像是密密麻麻的森林。猴子早早与人们结缘,给大伙儿带来了数不清的欢快与颖悟,因而词语里边栖息着数不胜数的猴子。这里只能将有关猴子的成语钩沉出来。若是还不过瘾,就再粘贴些歇后语与大家分享。
说到成语,率先跳出来的是杀鸡吓猴。这则成语包含着一个故事。有个耍猴的新得一只聪慧机灵的猴子。听到鼓声即跳舞,听到锣声翻跟斗,招招逗人发笑。就是这厮爱使小性子,发起脾气,蜷伏不动,鼓声锣声再响,也如秋风过耳。主人呵斥,不理不睬,甚而眨眨眼睛,不屑一顾。主人虽然气恼,可又舍不得打它。忽然,灵机一动,抓来一只公鸡,放置猴子面前,又打鼓,又敲锣。公鸡没经过这场面,吓得萎缩成一团,一动也不敢动。主人手起刀落,公鸡流血丧命。这溅血飞红的情景可把猴子吓坏了,哪还敢再耍脾气,闻鼓就起舞,听锣翻跟斗,乖巧极了。这就是杀鸡吓猴,由此派生的成语还有:宰鸡教猴、杀鸡骇猴、杀鸡儆猴等等,虽然用字不同,却是一个意思。
接着亮相的是:沐猴而冠。这个成语根底深厚,《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项羽兵进咸阳大肆屠杀,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杀死不说,还一把火焚烧了秦宫,熊熊大火三月不灭,惨烈得前所未有。然后,尽收宝物美女东归。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看着残破的废墟,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是要回归故里,卖弄这不可一世的权势。劝说的人大失所望,叹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而冠,藏在秦汉兴替的历史深处。看完这则故事,就明白了是在讥讽愚鲁无知、空有其表的人。后来有所引申,比喻形同傀儡,或是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与之用字不同、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沐猴冠冕、沐猴衣冠、衣冠沐猴等。
蓦然照面的成语是猴年马月,意思指遥遥无期。可为什么猴年马月就是遥遥无期的代名词?这要从传统的干支历法和十二生肖说起,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犹如树木的主干,地支犹如树木的枝杈。这里涉及的是地支与生肖。地支十二个,生肖十二种,恰恰相吻合,搭配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与年、月、日对应轮回。年、月、日对应的地支和生肖轮回次序永恒不变,除每年的所属不同外,月和日都是固定的。比如,五月草长莺飞,人欢马叫,属于马月,年年五月都是马月。马和地支的午搭配在一起,时分当是11时至13时,每日这两个小时都是马时,多称午时。而年则要12个轮回才能转来一次,2016年轮转回来的正好是猴年,农历五月是马月,一个“猴年马月”即将光临。真乃遥遥无期诚可期,只要努力就会大有作为啊!
和猴子相关的成语很多,不能再一一解释,只能点到为止。猴子搏矢,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容易上当;尖嘴猴腮,形容相貌丑陋而粗俗;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轩鹤冠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惊猿脱兔,形容受到惊吓,仓皇逃跑;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升迁得很慢……
最为讨人喜欢的是与猴子相关的歇后语,不仅通俗明白,而且幽默风趣。试看,猴屁股——自来红;猴子拉犁——顶牛;猴子拿棒槌——胡抡;猴王闹天宫——大打出手;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猴子爬上旗杆顶——高高在上;猴子倒立——尾巴翘起来了;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猴子坐火箭——远走高飞……实在多得数不清。猴子早已成为国人精神文化世界里的形象大使。
您好朋友:我回答了你几个问题了,你怎么不采纳呀? 得了。在回答你这个问题:记载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中的一段“猕猴变人”的传说。
有关藏族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是来自印度,是释迦牟尼的后裔;有的以藏族人相貌与马来西亚人相似,而认为应是有马来西亚半岛迁徙而来。然而,在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则是记载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中的一段“猕猴变人”的传说。
相传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命其猕猴徒弟,由南海到雪域的西藏来修行。为了度化西藏,猕猴与当地的妖女结合,生下六只小猴,老猴将它们送到果树林间,任他们各自觅食生活。这些小猴长大后,互相交配又生下了五百只小猴,如此愈生愈多,眼看树林间的果子渐渐稀少,观世音菩萨便命老猴到须弥山中取来天生五谷种子,撒向西藏大地,于是长出了各种谷物。这些猴子改吃五谷,尾巴渐渐缩短,逐渐进化成人形,这便是藏族的祖先。
传说在泽当东方的贡布山上,还留有当年猴子们栖息的“猴子洞”遗迹,而“泽当”在藏语里就是“猴子玩耍之地”。离泽当不远的撒拉林,传说是老猴当年谷撒大地的地方,有“藏族第一块田地”之称,至今,每逢春耕播种时节,藏人们仍要到这里抓一把“神土”,以保佑丰收。
这样的神话传说固然无从考证,却反映了西藏高原在人类有记载历史之前便已有原始人类活动,这由近年陆续在林芝、定日、昌都等地发现的旧石器、新石器遗址可得到佐证。
猴子七简介
本文2023-10-04 12:55: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