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典籍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4收藏

我国最早的典籍有哪些?,第1张

关于我国最早的典籍,还有三皇五帝时代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说。《左传·昭公十二年》曰:“楚子狩于州来,左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段文字记载楚王夸奖倚相,说他是个有学问的史官,能读懂三坟等远古的典籍。西汉孔安国《尚书序》曾解释说,《三坟》是伏羲、神农、黄帝三皇的典籍,“言大道也”;《五典》是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五帝的典籍,“言常道也”;《八索》是八卦书;《九丘》是九州志书。但孔安国并未说他见过这几种书,记录西汉时典籍的《汉书·艺文志》中也无这些典籍的记载。流传至今的古籍中,虽然也有名为《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典籍,但早已被考定为伪造之书。至于我国远古的“三皇五帝”时代,目前文献考证及考古发掘还不能证明其真实存在,“三皇五帝”时代只是关于我国原始社会军事部落制度的传说。因此,以《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作为我国典籍之始也是不可信的。这种传说只不过反映了我国典籍产生的久远而已。

实际我们国家保持好最早的古籍是竹子雕刻的。这类书,我们近代根本就看不到。

我们所见到的古籍就是宋代之后的,在博物馆有。

明代之后的,我们百姓才能见到,也不多,最多就是清朝、民国的。

现代印刷的都是近代编写的。都属于故事情节!不是历史!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绘山川与物产、风俗与民情的地理著作,还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其有着巨大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全书共18篇,分为《山经》与《海经》两个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部体系庞大的怪书的性质归类,却是各有各的看法。

1夸父追日: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首领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

2精卫填海: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3羿射九日: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干死,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还有其它多种灾害,诸如凿齿、九婴、大风、脩蛇,于是,尧派后羿去为民除害,后羿把这些灾害一一清除。

4大禹治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我国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是《山海经》。

《山海经》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蜗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存的神话较多,尤以《山海经》最多,最接近上古神话的原貌。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其中《山经》的主要内容是山川地理、矿产,以及奇禽异兽、怪蛇怪鱼、奇异的花草树木等;《海经》主要记叙海内外禀性及外形都十分奇异的国家和民族以及神奇事物、神话历史。

以上内容参考-山海经

《齐民要术》

农业是中华古文明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历朝历代,上至官府,下至平民,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先后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农业书籍。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是《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的重要农学书籍,作者是东魏的贾思勰,共十卷,九十二篇,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作者的事迹记载不详。全书所引用的古籍将近二百种之多,其中的《四民月令》等历史价值很好的农书现先已经散失,本书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书中的记述包括了五谷、瓜果、蔬菜和树木的栽培,以及牲畜、家禽和鱼类的饲养,酒、酱、醋、羹、饼、饭、饴和糖等的制作,还有煮胶和造笔墨的方法等。最后还列举了很多的“非中国(指中国中部中原)物”,就是北方不出产的蔬菜和瓜果。

书中总结了6世纪以前中国北部黄淮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经验,其中的防旱保墒、选种和培植良种、轮作和绿肥作物栽培等都是有相当水平的。书中还提出了农业生产要综合考虑各项生产因素,生产过程中要抓好各个环节的思想。《齐民要术》是研究北朝时期物质生产及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

《齐民要术》中的名句

1、耕而不劳,不如作暴。

耕地而不把它平整好,那就等于胡闹。农民种地先要把地平整翻新,然后才能播种。任何一季的播种结束后,也需要把田地整理好。平整翻新是耕种的基础,如果基础做不好,往后的一切都是白费力气。做事情先有基础,练好基本功,这不仅是种地适用的道理也是经营人生的真理。

2、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种谷子,十年中最有远见的事情是种树。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计划,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最有利的计划,才是真正的远见者。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 它成书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东汉至隋唐时期仍继续修订和补充,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是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医学之祖”。

西汉刘向、刘歆父子。

附:《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版本复杂,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我国最早的典籍有哪些?

关于我国最早的典籍,还有三皇五帝时代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说。《左传·昭公十二年》曰:“楚子狩于州来,左倚相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