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发明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5收藏

指南针发明的故事?,第1张

  指南针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那么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我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指南针的发明应当是在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中,慢慢地改进的结果,而不同时期的形式,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唐代堪舆家的活动相当活跃,并开始强调方向的选择,寻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成了当务之急。于是指南铁鱼或者蝌蚪形铁质指向器及水浮磁针应运而生。

活动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的山西堪舆家丘延瀚,被后世堪舆家推崇为堪舆术三针正针、缝针和中针中最早出现的正针法的创始人。

明代雅好科技的宁献王朱权则在其《神机秘籍》中说:“针法古无所传,自昔玄真始制。”玄真即唐代浙江金华道家张志和约730—约810年,他的道号叫玄真子,所著《玄真子》十二卷,残存三卷。

  从这残卷中知道他颇好物理,但未找到与指南针或针法直接有关的记载。然而,这个道号不禁使人联想到旧题晋崔豹所作的《古今注》中把蝌蚪称为“玄针”。其文曰:“虾蟇子,曰蝌蚪,一曰玄针,一曰玄鱼,形圆而尾大,尾脱即脚生。”

十世纪时马缟的《中华古今注》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项记载似乎把磁针与指南鱼的发明和应用从形状和效能上联络到了一起。

关于指南鱼的制备方法,见于北宋曾公亮等利用前人资料编撰的《武经总要》。《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载其法曰:“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这种方法利用地磁场使铁片磁化,并知道鱼形铁片微向下倾斜对磁化有利,实际上已发现近代科学中所谓的磁倾角的影响。

使用时,指南鱼浮于水面,与水浮磁针的原理是一致的。

水浮磁针的制作方法首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二十四,其文曰:“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这种方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钢针磁化法,经过沈括之手公布于世,有力地促进了磁针在堪舆和航海两大领域中的应用和普及。

指南针进入到实用磁针的阶段,对装置方法的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沈括全面研究和比较了“水浮”法、置“指爪”法、置“碗唇”法及“缕悬”法的优缺点,认为“缕悬”法最佳。“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现代磁强计中悬挂的小磁铁,就采用了此相似的方法。磁针指的精度,与司南及指南鱼不可同日而语,故磁针的发明,很快导致了磁偏角的发现。

五代乱世的《管氏地理指蒙·释中第八》曰:磁针“体轻而径所指必端应一气之所召,土曷中而方曷偏,较轩辕之纪,尚在星虚丁癸之躔”。轩辕黄帝时代的磁偏角,作者以为尚在“星午虚子丁癸”方向,而当时“针指坎离定阴阳之分野,格偏壬丙探僭越之津涯”。偏角变为南偏东15°。

由于堪舆术的神秘性,中国唐宋堪舆著作在流传中又相互影响,有所增删,要从众多早期堪舆著作中理出磁针、磁偏角以至罗盘的发明、发现年代,诚非易事,然而,北宋司天监杨惟德于庆历元年1041年奉命编撰的相墓大全《茔原总录》卷一位磁偏角的发现订定了下限。

书中说:“客主的取,宜匡四正以无差,当取丙午针,于其正处,中而格之,取方直之正也。”这里明确地记载了“丙午针”,即后世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二十四中所说的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在西方,直到13世纪才知道磁针偏南。1429年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年横渡大西洋时, 正式测到磁偏角现象。

拓展:指南针发展史

指南针也叫罗盘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因此,介绍司南必须从磁石说起。

磁石通常称为“吸铁石”,它把许多铁屑紧紧吸在一起,就象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所以人们称它为“慈石”。

磁石吸铁是因为每块磁石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正极,另一头叫负极。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大磁铁,地球的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地球的北极是负磁极,地球南极为正磁极。根据同性磁极相排斥,异性磁极相吸引的原理,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无论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它的正极总是指北,负极总是指南。

始祖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 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发现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

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门吸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

汉朝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起源

指南针是磁铁做成的。磁铁能吸铁,通常称为“吸铁石”,古代称为“慈石”因为它一碰到铁就吸住,好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一样。后来,人们才称它为“磁石”。

每块磁铁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S极,另一头叫N极。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的大磁体,在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靠近地球北极的是S极,靠近地球南极的是N极。我们知道,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引,所以,不管在地球表面的什么地方,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它的N极总是指向北方,S极总是指向南方。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特性做成的,那么,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发现磁铁和它的特性的呢

二千多年以前,也就是春秋战国时候,我国已经用铁来制造农具了。劳动人民在寻找铁矿的时候,就发现了磁铁,并且知道它能够吸铁。

我国古书《管子》上有这样的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铜金”就是一种铁矿。《管子》这部书产生在公元前三世纪,这说明我国最迟在公元前三世纪就知道磁石能够吸铁了。

秦朝时候,还有这样有趣的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陕西咸阳造了一个很大的阿房宫,阿房宫中有一个磁石门,完全用磁铁造成。如果有谁带着铁器想去行刺,只要经过那里,磁石门就会把这个人吸住。

另外,根据古书记载,汉武帝时候,胶东有个栾大,献给汉武帝一种斗棋。这种棋子一放到棋盘上,就会互相碰击,自动斗起来。汉武帝非常惊奇。原来来大的棋子是用磁石做的,所以有磁性,能互相吸引碰击,只是汉武帝不懂这个道理罢了。

样式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

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他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

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最原始的指南针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是,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什么样子无法考证。

据1982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据《古矿录》记载:《明史地理志》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 又《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明一统治》称:磁山,在县西南30里,土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

典籍记载有关指南针的事情和典籍作者,全都在古代邯郸为中心的燕赵文化区域内;在可考典籍范围内记载的中国古代指南 针,全都是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且根据先秦典籍记载,产天然磁石的只有武安磁山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可能制造司南的地方,只能在以邯郸为中 心的燕赵文化区域内,武安极有可能就是指南针的故乡。

《中国历史》课本插图──“司南”,是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品“汉代司南模型”绘制的。这个模型是后人根据史书记载以及地下出土的汉代地盘实物制成的。地盘是青铜做成的,内圆外方,中心圆面磨得非常光滑,以保证勺体指示方向的准确性。中心圆外围依次布列八卦、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计二十四个方位。

地盘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块的天然磁铁磨成的,磁铁的正极磨成司南的长柄,勺头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使用时先把地盘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盘中间,用手拨动勺柄,使它转动,等到司南停下来,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这种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纪时仍在应用。

到了宋代,劳动人民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又制造了指南鱼。指南鱼是把薄钢片剪成鱼形,长二寸,宽五分,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使鱼象船一样能浮在水面上。然后加热并沿子午线方向淬火使之被地磁场磁化详见上指南鱼部分。这种人工传磁方法制成的指南鱼比使用司南方便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别方向了。经过长期的改进,人们又把钢针在天然磁体上摩擦,钢针也有了磁性。这种经过人工传磁的钢针可以说是正式的指南针了。

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提到他对指南针的用法做过四种试验,即水浮法、缕悬法、指甲法和碗唇法。“水浮法”是把指南针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缕悬法”就是在磁针中部涂上一些蜡,上面粘一根丝线,把丝线悬在木架上,针下安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静止时钢针就指示南北。

“指甲法”就是把钢针放在手指甲面上,轻轻转动,由于手指甲的光滑,磁针就和司南一样也能发生指南作用。“碗唇法”是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边上,转动磁什,便和指甲法一样发生指南作用。沈括经过精密的观察实验,还发现磁针指示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微偏西北和东南,这种发现在科学上叫磁偏角。

飞机在辽阔的天空中翱翔,轮船在无际的大海中航行,探险队在苍莽的

森林中勘察,商旅们在浩瀚的沙漠中跋涉,他们是依靠什么来辨别方向的呢?

大家也许会不约而同地说出同一答案:指南针。可你知道指南针是怎样

发明的吗?你知道关于指南针,有许多使人难忘的故事吗?

相传在4000 多年前,在中国北方中原地区,黄帝和蚩尤大战于涿鹿之

野,战斗持续了半年未有分出胜负。

应该说,黄帝在这场战斗中能够取胜,因为他的部落是一个比较强大的

部落,而且他代表着正义。但是,每当战斗即将胜利之时,总是有大雾迷漫

山野,让人辨不出方向,所以总是前功尽弃。

黄帝决定派人探个究竟,这雾到底是怎么引起的。于是派一个重要将领

随自己上山,侦察蚩尤部落的动静。

黄帝等人到了山上后,各处山谷里全弥漫着悠悠昏霞,雾悄然独自上山,

好像一个恶灵,寻找安息之处而不可得似的。粘湿而冷酷的雾缓缓飘来。

只见,浪潮起伏,互相追逐,好像险恶的海面上的波涛。雾的密度封闭

了所有景物,就在黄帝准备命令返营时,身边的大将突然发现了一个奇迹。

黄帝随着大将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蚩尤的大营中,蚩尤正坐在祭坛

上,身后幽燕,徐徐作雾,雾从他的口中吐出,慢慢飞出营外,萦绕着山川

巨野。

黄帝这才想起这不是自然界之雾,如想破掉雾,必须造出一样东酉,使

人能够辨别方向,然后才可一举破之。

黄帝回营后,立即吩咐能工巧匠造指南车让指南车认出方向。在指南车

造好后的一个黄昏,黄帝率领部落,大举进攻蚩尤。

这时蚩尤再作雾也不灵了,黄帝部落在指南车的指引下,在迷雾中大败

蚩尤,结果蚩尤残败,黄帝大胜。

其实,上面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很广,但是黄帝发明指南车是不足信的。

而且指南车与指南针有着本质的区别。

根据历史记载,东汉时的大科学家张衡倒是确实发明过指南车,但是他

的制造方法却失传了,甚为可惜。

到了三国时代,有个叫马钧的发明家,重新造出了指南车。当然,马钧

的发明,我们将在后面介绍。

下面这个故事,倒是和指南针有些关系。

据说秦始皇在位时,身边网罗了一批术士来为他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有

一天,一位叫徐福的术士奏本说:

“在东方的大海上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州,仙人们都在那

里居住。请皇帝让我率领一批男女儿童前往寻求。”

秦始皇很高兴,马上选派了几千名儿童,又为他造了艘大船,让他从现

在的山东日照县附近出海。谁知徐福一去不返,不知道他把这些男女少年带

向何方。

几千年过去了,秦始皇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徐福渡海求药的故事并

没有被人们忘记。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徐福他们是横渡黄海和朝鲜海峡

到达了日本。

如果情形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徐福可以算得上中国航海家中的先驱人

物,也就是说,徐福最早使用了指南针。

也许有读者会说:“难道徐福非要使用指南针不可吗?比如用太阳、星

星定方位,不是同样可以到达指定地点吗?”

不错,这样的确可以,我国古代的人们也就是这样做的。但是,如果碰

到那种“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的天气怎么办呢?

再说,这种天气,在大海中是家常便饭。茫茫大海,无边汪洋,如果航

向偏离1°,那就可能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

里。”

当然,我们在这里,也只是猜测而已,不必当真,权且作为探讨。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指极性而制成的。磁铁能够吸铁,也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吸铁石。

2000 多年前,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采矿、冶铁业已有相当规模。劳动

人民在寻找铁矿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神奇的矿石,因为它一碰到铁就吸住,

好比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所以称它为“慈石”。

《管子·地数篇》中记有:“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山海径·北

山经》中记有:“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慈石。”古人把磁石吸铁比作“母

子相恋”。

他们不但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而且还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每块磁石

的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S 极,一头叫N 极。

而我们居住的地球本身,也是一块天然的大磁体,在南北两头也有不同

的磁极。靠近北极的磁性为S 极,靠近南极的磁性是N 极。因为同性磁斥的

缘故,所以不管在地球什么位置,放置一根磁针,它的N 极始终指向北方。

但是,最初的指南针,同现在指南针的形状完全不同。最初的指南针是

用磁石做成的,它是一块天然的磁石,琢磨成勺子的形状。

把磁石的S 极琢磨成勺柄,并使磁勺的重心落在圆而光滑的底部中央。

磁勺做好后,还得做一个光滑的底盘。

使用的时候,把它放在平置底盘的中央,用手拔动勺柄,使它转动,当

它停下来时,勺柄指向南方,古人把这磁勺称为“司南”,就是负责指南的

意思。

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中国古籍中有许多用司南来辨别方向的记

载。如《鬼谷子·谋篇》中,曾记到有人外出采玉,就带了司南去,以便不

迷失方向。

《韩非子·有度篇》记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这也是用司南来

定方向的记载。

但是,这种用天然磁石琢制司南的方法,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因

为天然磁石在琢制的过程中,容易因受到震动而失去磁性,所以这种司南得

不到广泛的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战争和海上航行的需要,人们迫切要求一种制作和使

用更加方便的指向仪器。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掌握了人工

磁化的方法,指南针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公元1044 年,北宋初年,由曾公亮主编的一部军事著作《武经总要》

中,详细地记载了一种新颖的指南工具——指南鱼的制法。

“以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

赤,以铁铃铃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北方),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

以密器收之。”

这样一来,铁片鱼就被磁化成指南鱼了。使用时,只要取一碗水置于无

风处,平面鱼会浮在水面,待它静止时,鱼首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

当然,上面所说的薄铁片,应是一种低碳钢。这种人工磁化法要比欧洲

早几百年,直到1600 年,英国人吉尔伯特才发现使红热的铁棒沿着地球磁场

方向冷却而磁化的方法。

当时不但有铁片制成的指南鱼,还有用木头做的指南鱼和指南龟。木制

指南鱼,是一块手指大小的木头刻成鱼的形状,从鱼嘴往里挖一个孔,放进

一块磁铁,使它的S 极向外,再用黄蜡封口。

使用时,将木头鱼放在水面上,其原理同铁片鱼相仿。但指南龟则不放

在水中,而是将龟肚下方挖个小洞,让它顶在光滑的竹签上面,便于自由转

动。

指南鱼发明后不久,人们又掌握了一种更好,更方便的人工磁化法,就

是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使钢针磁化。这种经过人工磁化的钢针,可说是正

式的指南针了。

这样一来,指南针的制造过程大大简化,为指南针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先

决条件。

北宋著名科学家曾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述了这种指南针的四种用

法:

1以磁针横贯灯芯的水浮法;

2指甲旅定法,即把磁针放在光滑的手指甲面上;

3碗唇旋定法,即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口上;

4缕悬法,即在磁针中间涂一点蜡,粘上一根线,挂在无风的地方。

水浮法、缕悬法和木刻指南龟用的针顶法,直到现在,仍为航空和航海

用的罗盘以及地磁测量仪所采用。

指南针的最大历史功绩是在于航海上的应用。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最

早用于航海的是在北宋。宋代时,航海业已相当发达,与日本列岛和南洋群

岛的交往已很频繁,同阿拉伯各国的贸易关系也很密切。

这些海上交通的迅速扩大,是与指南针的应用息息相关。不论天气如何

阴晦,航向都可由人来把握。

南来的《梦梁录》曾写道:“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

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元代的《海运篇》中有这样一句话:“航行海洋,不畏深深而虑浅,不

虑风而虑礁,立定盘星以取向。”

上面所说的针盘,盘星就是航海罗盘。明朝的《东西洋考》中说:船出

河口,进人茫茫大海,波涛连天,毫无岸边标帜可循,这时就只好“独特指

南针为导引”了。

由此可见,小小磁针,对于海上航行是多么必不可少,对于推动航海业

的发展,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最著名的航行,有明代郑和下西洋,从江苏刘家港出发到印尼苏门答腊,

沿途航线都标有罗盘针路。以后的哥仑布航行抵达美洲大陆和麦哲仑环球航

行,也都依赖的是海上救星——指南针了。

中国的指南针大约在公元12 世纪传到阿拉伯,然后再由阿拉伯传到欧

洲。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磁现象的发现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

汉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磁性质的应用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不是。

司南并非地震仪,而是指示方向的仪器。现在提到的司南,也就是以前中学历史课本上那个汤匙状的东西,但是实际古时的司南是车形状的,并且具体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到现在还是个迷,历史课本上的司南只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赠送给苏联的礼物临时赶制的,与古籍中记载的司南并不相符。

而地震仪的话,我国汉朝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

古代发明——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指南针辗转传入欧洲后在航海大发现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科学史家清楚,最早解答“指南针为何能够指南”问题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那么,中国发明指南针后对指南针理论作过什么样的探讨?吉尔伯特的理论是否及时传到了中国?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又对我国指南针理论的发展有过哪些影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关增建从2003年起开始着手研究这些基本上还是空白的问题。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感应说’。”关增建介绍,11世纪中叶时我国大科学家沈括还对指南针感到匪夷所思,他的《梦溪笔谈》介绍了指南针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发现和指南针的架设方法,但对指南针为什么会指南却没有一点概念——“磁石之指南……莫可原其理!”随后,文人学者们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结合当时人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提出各种指南针理论。例如,最晚成书于宋代的《管氏地理指蒙》,首先提出如下逻辑:

  “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样,磁针既要眷顾母亲,又要留恋子女,自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

  关增建表示,从近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蒙氏理论”完全异想天开,但从事物的属性出发解释其行为,在东西方科学史上都是常用的做法。我国古代阴阳学说昌盛,用阴阳学说阐释指南针指南及“常微偏东”的原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特别是,该理论认为磁石不同端面有不同属性,它们决定磁针的指向,这种说法很容易启发人们发现磁石的两极,并进一步联想到磁极与磁针指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找到可能的途径。

  南宋人的指南针原理,仍认为“指南针之所指,即阳气之所在”,只是围绕磁偏角现象,立论依据更多转向地理方位的坐标系统——中国古人认为地是平的、大小有限,这样地表面必然有个中心,过该中心的那条子午线就是唯一的南北方向。南宋人曾三异等认为,一旦测量地点不在这条南北线上,指南针所指向自然“少偏”。到明代,有人假托南唐人著作指出,指南正针由大地方位系统决定,而偏角则由天体方位划分系统所决定。关增建认为,这种说法“体现了传统指南针理论在阴阳感应学说和磁偏角的存在这一矛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窘迫”。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传教士来华,带来西方的指南针理论、地球学说以及相关科技知识。受其影响,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在此过程中,阴阳五行的作用不断淡化,力学角度的分析不断增加,但吉尔伯特1600年提出的科学理论连西方学界都没统一,更谈不上入主东土。传教士中,1658年抵华的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的指南针理论最系统,但他认为决定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的地理南北两极本身,理论仍然局限在古代科学的范围,而不像吉尔伯特认识到地球本身存在一个磁体。南怀仁理论在中国影响深远,直到19世纪中叶,我国仍有学者用它解释指南针问题。而此时,清末来华的传教士已开始着手把西方近代磁学知识介绍给中国了。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门吸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

  汉朝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是磁铁做成的。磁铁能吸铁,通常称为“吸铁石”,古代称为“慈石”因为它一碰到铁就吸住,好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一样。后来,人们才称它为“磁石”。

  每块磁铁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S极,另一头叫N极。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的大磁体,在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靠近地球北极的是S极,靠近地球南极的是N极。我们知道,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引,所以,不管在地球表面的什么地方,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它的N极总是指向北方,S极总是指向南方。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特性做成的,那么,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发现磁铁和它的特性的呢?

  二千多年以前,也就是春秋战国时候,我国已经用铁来制造农具了。劳动人民在寻找铁矿的时候,就发现了磁铁,并且知道它能够吸铁。

  我国古书《管子》上有这样的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铜金”就是一种铁矿。《管子》这部书产生在公元前三世纪,这说明我国最迟在公元前三世纪就知道磁石能够吸铁了。

  秦朝时候,还有这样有趣的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陕西咸阳造了一个很大的阿房宫,阿房宫中有一个磁石门,完全用磁铁造成。如果有谁带着铁器想去行刺,只要经过那里,磁石门就会把这个人吸住。

  另外,根据古书记载,汉武帝时候,胶东有个栾大,献给汉武帝一种斗棋。这种棋子一放到棋盘上,就会互相碰击,自动斗起来。汉武帝看了非常惊奇。原来来大的棋子是用磁石做的,所以有磁性,能互相吸引碰击,只是汉武帝不懂这个道理罢了。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他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指南针在古代主要被堪舆家们用于相宅相墓,同时也被用于航海及其他。正是这后者对人类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指南针才得以跻身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行列。我国典籍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始于宋代朱彧1119年写的《萍洲可谈》,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之后,类似的文献层出不穷,这表明在航海活动中,指南针普及得相当快。这一发明后来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的航海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指南针也叫罗盘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因此,介绍司南必须从磁石说起。

  磁石通常称为“吸铁石”,它把许多铁屑紧紧吸在一起,就象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所以人们称它为“慈石”。

  磁石吸铁是因为每块磁石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正极,另一头叫负极。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大磁铁,地球的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地球的北极是负磁极,地球南极为正磁极。根据同性磁极相排斥,异性磁极相吸引的原理,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无论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它的正极总是指北,负极总是指南。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

指南针发明的故事?

  指南针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