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小云南 历史上指的什么地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谁知道小云南 历史上指的什么地方???,第1张

国内媒体首度公开报道对“小云南”千古之谜的探源,一年前报道原鞍山市铁西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忠奎历经20余年研究所得:“小云南位于今云南、贵州一带,即明代的乌撒卫”之说后,由此引发全国诸多读者广泛关注,经一年来归纳整理浮出水面的“小云南”渊源之说已有七种之多。

“小云南系云贵一带”之说引起国家民政部门关注

昨日,鞍山市铁西区原史志办主任,67岁的胡忠奎首度出示:他和国内部分史学家及史学爱好者经近一年来调查取证,绘制出的一幅激动人心、波澜壮阔的“小云南”先祖跨越元、明、清三代,由全国各地征讨云贵,军屯驻守,迁移山东,辗转关内的宏大历史画卷。他自言“小云南系云贵一带”之说的众多观点中最为翔实、可靠。

另据了解,胡忠奎的考证已引起国家民政部门的关注。

考证悬疑 “小云南”是俚称吗? “云贵说”从何而来?

胡忠奎研究“小云南”出处始于1985年。他在修订当地地方志过程中,鞍山境内的八家子、陶官、永乐等街道的许多老者,“十有八九”称祖先来自“小云南”,但都说是老辈人世代口传,“小云南”究竟何处均不明悉。这不禁引起胡忠奎的极大兴趣——还在他孩童时期,祖母曾跟他讲过:“你的祖先是打‘小云南’过来的”。

在一种探索血脉起点及工作责任感的推动下,胡忠奎先后到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图书馆,请教专家并查阅古籍,都没有找到有关“小云南”的资料。他又两下山东蓬莱,但县志办工作人员的答复令人失望:过去和现在,山东省都没有“小云南”这个地名。蓬莱县志办也曾对此做过调查,无果。

但许多在蓬莱县街头巷尾的老人也都众口一辞地告诉胡忠奎,他们的祖先来自“小云南”。

1988年8月,胡忠奎再赴山东到烟台市史志办,查阅到了1988年版《蓬莱县志》中记载的珍贵史料:“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此即推动“云贵说”诞生的首例佐证。

胡忠奎又查阅《元史地理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东北地方史稿》等资料证实,“乌撒卫”为明代地名,在云南、贵州交界一带,即现在的云南镇雄及贵州威宁县境内。胡忠奎认为,正如东北人对“边外”、“关里”的称谓以及有的地区自称“小上海”、“小深圳”一样,“小云南”是云贵边界一带的俚称。

求证探源 “千年万里移民路线图”说明了什么?

“云贵说”随即产生另一个疑团:云南、贵州历史上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而自称祖先是“小云南”的东北人却又大都是汉人。胡忠奎昨日出示他和吉林谭雨明、山东张方纲等人共同研究得出的最新史学成果:揭示“小云南”先民,跨越元、明、清三个朝代,由国内各地汇聚云贵,再行迁至山东,最终辗转至东北扎根的“千年万里移民路线图”。

“路线图”的绘制取材《蓬莱王氏家谱系》、《蓬莱王氏家谱》、《乌撒考》等民间资料、《威宁县志》、《明史》、《清史稿》等官方史料。山东的张老先生等人甚至多次亲赴云贵实地考察。

A 明朝30万大兵讨元——先民由全国各地至云南

胡忠奎等人认为,“小云南”先祖缘于全国各地军丁加盟的明朝征元30万大军。据考证,明初中原已经统一,云贵高原仍被元朝占据,不但屡招不降,而且屠杀使者,朱元璋决计讨伐,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命傅友德为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兵30万讨伐云南,分遣都督胡海统兵3万,趋乌撒,自将大军趋贵州。

十二月二十三日,傅友德自曲靖直捣乌撒,元军暂时退却。傅友德下令在乌撒筑城,建筑材料和工具刚一备好,元军引兵复至,由此展开一场惨烈的“乌撒之战”。

历经浴血奋战的傅友德30万大军,进驻云贵高原后在乌撒卫即展开军屯。据吉林谭雨明考证,从洪武十四年入滇,至永乐初年,来自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的明军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

B 明朝战略转移——由云贵迁山东

乌撒卫建成后不久,“小云南”先祖即根据明朝战略转移源源不断向山东迁移。明代初年,倭寇不断侵扰山东沿海地区,为防倭寇侵袭,明洪武中期先后在山东设置卫所,这些卫所需屯兵把守,明朝即从乌撒卫等地调兵。

张方纲在“路线图”中仅举乌撒卫调兵至山东鳌山卫一例说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辉祖奉命建鳌山卫,率兵调防山东。至此,“小云南”先祖的匆匆步履在山东暂停。他们的再次大规模渡海迁移,还在三百年之后。

C 清代垦荒——由山东至东北

清顺治年间,清政府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汉人到辽东垦荒。此时,在乌撒卫参加过军屯,而后又调防山东各卫所的部分明军后裔,不断随移民潮涌入东北,投旗者为汉军,未投旗者为民籍。

胡忠奎表示:“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忘记祖宗,世代口传,仍称自己来自‘小云南’。因为很少有文字记载,随时间久远,‘小云南’出处就湮灭成了‘千古之谜’”。

探证分歧 七种渊源说各抒己见

目前,除“云贵说”外,“小云南”出处另有山东之说,山西北部“云中之南”之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之说,山西运城“小运南”之说,云南省“祥云”之说,安徽“凤阳”之说共七种。东北各地的众多家谱编撰者及史学爱好者积极参与了由报道引发的大讨论,各抒己见。

综论各方观点,“小云南”所在地可能涉及五省七地。其中,“小云南”在山西的呼声较盛。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40多年时间,山西向外省进行了多次移民,其中包括向山东移民。而“小云南”在山西的观点,主要来源于民国《平县志》记载的“云中、云州之南”之说。

另有“小云南”在云南祥云之说,也被部分史学家视为权威观点。《徐霞客游记》曾提及“小云南驿”之名,经《中国国家地理》考证,徐霞客笔下的“小云南驿”就是云南省祥云县南18里的云南驿。

但是,上述多种观点以及胡忠奎所持“云贵说”在向云南和贵州以及各地史志部门求证时,均未得到相应证据支持,或没有移民迁出资料,或当地从未有过“小云南”地名之说……不足而论。小云南的最终“确认”还有待进一步探证。

杏林是古代对医生和医学界的称呼

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扩展资料:

1传说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字君异,侯官(现今福建闽县)人,生於三国时代(约公元221~264年之间)。董奉少年时期,除了学习古籍经典之外,发奋钻研岐黄之术,立志要做一位济世的医生。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高人,因而修得道术,不但医术极为高明,而且能够预言风雨,民众都视他为能“呼风唤雨"的仙人。

道术对修身养性,有其一番道理。董奉修得道术后,青春长留,驻颜不变。据说有一个在侯官出生的少年,第一次见到董奉时,董奉已是四十出头的人,五十年后,此人回侯官探亲,看见许多当年的邻居朋友,都已经老的老,死的死,唯有董奉的颜貌一如往日,没有一点变化,心中很奇怪,就问董奉:“当初我看到先生是中年人,而今我已满头白发,您却仍然健壮如中年,先生是否得道?”董奉回答: “偶然耳”。长生不老,乃是历代许多帝王、权贵们梦寐以求的事,但如白居易的诗所说:“又无大药驻朱颜”。因此,前来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和“法术”的人,日益增多,搅得董奉终日不能安宁,于是,他便离开家乡,周游天下,以医术济世救人。

他经过交州(现今广西),刺史士燮罹中毒性休克,厥亡三日,经董奉救治,死而复生,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江南。士燮全家万分感激,特地在府邸的旁边建造了一座高楼,供董奉居住,一日三餐均亲自侍奉。一年后,董奉谢绝了士燮的盛情挽留,离开交州北上。

途经钟离(今安徽凤阳)时,他看到当地人民由于三国争战而贫病交加,十分同情,便在凤凰山之南六十里的一个贫困的小山坡上居住下来。他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把江南种植果木的农业技术知识传播给钟离农民,鼓励人们在荒山坡上种植杏树以救荒致富,可惜很多人对这位悬壶治病的“游医郎中”,提倡的种杏致富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并不实行。于是,董奉定下了一奇特的规章:看病不收费用,但重病者病痊愈后,要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种植杏树五株;病轻者,种一株。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远近患者纷纷前来求治,数年之间就种植了万余株杏树,成为一遍杏林。杏子成熟时,董奉写了一张告示,规定:来买杏的人,不必通报,只要留下一斗谷子,就自行摘一斗杏去。他把杏子交换来的谷,用以救济贫民。据说,每年有二、三万贫病交加的人,受到董奉的救济。《寰宇记》云:“钟离县杏山,吴时董奉居于此,为人治病,惟令种杏五株,数年,杏至万株。”《凤阳县志》也载有,“杏山在府治南六十里,吴时董奉种杏于居,不数年,在他的住处又种植了十多万株杏树,至今在杏山还留有杏林遗迹。

2人物介绍

董奉(220年—280年),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

少年学医,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

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带行医。有一次到交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恰遇交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3日。董奉把3粒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灌下。

稍后,病人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日后即能坐起,4日后能说话,不久病愈。显然这是民间传说,士燮死于公元226年,此时董奉才6、7岁。由于医术高明,人们把董奉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吴天纪四年(280年),董奉逝世。

参考资料: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

故址在今江西省庐山市和安徽凤阳,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杏林 含义 :中医学界 故址 :庐山紫霞峰 来源 :《神仙传》 相关人物 :董奉 精神 :亲、善、诚、信、中、和 传说故事,董奉,部分释,相关词目,同类典故,史料记载,文化之根,杏林始祖,杏林遗址,杏林文化,杏林精神,杏林位置,杏坛,集美杏林街道,进出岛设施, 传说故事 董奉,字君异,侯官(现今福建闽县)人,生于三国时代(约公元221~264年之间)。董奉少年时期,除了学习古籍经典之外,发奋钻研岐黄之术,立志要做一位济世的医生。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高人,因而修得道术,不但医术极为高明,而且能够预言风雨,民众都视他为能“呼风唤雨"的仙人。 道术对修身养性,有其一番道理。董奉修得道术后,青春长留,驻颜不变。据说有一个在侯官出生的少年,第一次见到董奉时,董奉已是四十出头的人,五十年后,此人回侯官探亲,看见许多当年的邻居朋友,都已经老的老,死的死,唯有董奉的颜貌一如往日,没有一点变化,心中很奇怪,就问董奉:“当初我看到先生是中年人,而今我已满头白发,您却仍然健壮如中年,先生是否得道?”董奉回答: “偶然耳”。长生不老,乃是历代许多帝王、权贵们梦寐以求的事,但如白居易的诗所说:“又无大药驻朱颜”。因此,前来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和“法术”的人,日益增多,搅得董奉终日不能安宁,于是,他便离开家乡,周游天下,以医术济世救人。 他经过交州(现今广西),刺史士燮罹中毒性休克,厥亡三日,经董奉救治,死而复生,这一讯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江南。士燮全家万分感激,特地在府邸的旁边建造了一座高楼,供董奉居住,一日三餐均亲自侍奉。一年后,董奉谢绝了士燮的盛情挽留,离开交州北上。 途经钟离(今安徽凤阳)时,他看到当地人民由于三国争战而贫病交加,十分同情,便在凤凰山之南六十里的一个贫困的小山坡上居住下来。他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把江南种植果木的农业技术知识传播给钟离农民,鼓励人们在荒山坡上种植杏树以救荒致富,可惜很多人对这位悬壶治病的“游医郎中”,提倡的种杏致富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并不实行。于是,董奉定下了一奇特的规章:看病不收费用,但重病者病痊愈后,要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种植杏树五株;病轻者,种一株。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远近患者纷纷前来求治,数年之间就种植了万余株杏树,成为一遍杏林。杏子成熟时,董奉写了一张告示,规定:来买杏的人,不必通报,只要留下一斗谷子,就自行摘一斗杏去。他把杏子交换来的谷,用以救济贫民。据说,每年有二、三万贫病交加的人,受到董奉的救济。《寰宇记》云:“钟离县杏山,吴时董奉居于此,为人治病,惟令种杏五株,数年,杏至万株。”《凤阳县志》也载有,“杏山在府治南六十里,吴时董奉种杏于居,不数年,在他的住处又种植了十多万株杏树,至今在杏山还留有杏林遗迹。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待到杏子熟了得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 董奉在庐山遗迹颇多,根据资料和史实基本可以确定: ①山南般若峰下今归宗寺、渊明醉石间有董奉居住过的杏林草堂,称为董奉馆,又称董真人升坛,后在此处又曾建杏坛庵,清代名为香泉寺。 ②山北莲花峰下(现称龙门沟),董奉去世后,当地人怀念他,在其升仙处建太乙宫祀之,观内有丹井,观后有种杏轩等。 ③西林寺后山的伏虎庵是董奉“虎口取骾”和“虎守杏林”遗址。 ④距董奉馆3华里即今东林寺西北1华里处有董奉的炼丹台等。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元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董奉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 部分释 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施舍的粮食达数十万斗。后来还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想吃杏者只能以米谷换取,而董奉则把换来的谷米来救济贫民,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 相关词目 “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医术高超的医生。 同类典故 橘井泉香 中国传统医学史上还有一则典故“橘井泉香”也与道医有关。这则典故说的是西汉时湖南一位叫苏耽的道人,身怀绝技,对母亲极为孝顺,后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嘱咐母亲,明 年将有疾疫流行,到时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叶来救治。第二年果然发生大规模疫情,他的母亲便遵照嘱咐,用井中泉水泡橘叶施救众乡邻,活人无数,一时传为佳话。这则“橘井泉香”典出《列仙传》之《苏耽传》,清代闽人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将其收入《医术名流列传》之中,流传甚广。至今湖南郴州市东北郊苏仙岭上的苏仙观、飞升石、鹿洞,以及市内第一中学内的杼井,都是纪念苏仙的遗迹。 “橘井泉香”一词与“杏林春暖”、“悬壶济世”一样,在中医学界脍炙人口。过去医家常常以“橘井”一词或橘、杏并用来为医书取名,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 史料记载 晋代葛洪《神仙传》载: 董奉者,字君异,候官人也。吴先主时,有少年为奉本县长,见奉年四十余,不知其道。罢官去,后五十余年,复为他职,得经候官,诸故吏人皆老,而奉颜貌一如往日。问言“君得道邪?吾昔见君如此,吾今已皓首,而君转少,何也?”奉曰:“偶然耳。”又杜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时在彼,乃往,与药三丸,内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举其头,摇而消之,须臾,手足似动,颜色渐还,半日乃能坐起,后四日乃能语。云:“死时奄忽如梦,见有十数乌衣人来,收燮上车去,入大赤门,径以付狱中。狱各一户,户才容一人,以燮内一户中,乃以土从外封塞之,不复见外光。忽闻户外人言云:“太乙遣使来召杜燮’,又闻除其户土,良久引出。见有车马赤盖,三人共坐车上,一个持节,呼燮上车。将还至门而觉,燮遂活。”因起谢曰:“甚蒙大恩,何以报效?”乃为奉起楼于庭中。奉不食他物,唯啖脯枣,饮少酒,燮一日三度设之。奉每来饮食,或如飞鸟,腾空来坐,食了飞去,人每不觉。如是一年余,辞燮去。燮涕泣留之不住,燮问欲何所之,莫要大船否。奉曰:“不用船,唯要一棺器耳。”燮即为具之,至明日日中时,奉死,燮以其棺殡埋之。七日后,有人从容昌来,奉见嘱云:“为谢燮,好自爱理。”燮闻之,乃启殡发棺视之,唯存一帛。一面画作人形,一面丹书作符。后还豫章庐山下居,有一人中有疠疾,垂死,载以诣奉,叩头求哀之。奉使病人坐一房中,以五重布巾盖之,使勿动。病者云:“初闻一物来舐身,痛不可忍,无处不匝。量此舌广一尺许,气息如牛,不知何物也。良久物去。”奉乃往池中(明钞本池中作除巾),以水浴之,遣去,告云:“不久当愈,勿当风。”十数日,病者身赤无皮,甚痛,得水浴,痛即止。二十日,皮生即愈,身如凝脂。后忽大旱,县令丁士彦议曰:“闻董君有道,当能致雨。”乃自赍酒脯见奉,陈大旱之意。奉曰:“雨易得耳。”因视屋曰:“贫道屋皆见天,恐雨至何堪。”令解其意,曰:“先生但致雨,当为立架好屋。”明日,士彦自将人吏百余辈,运竹木,起屋立成。方聚土作泥,拟数里取水。奉曰:“不须尔,暮当大雨。”乃止。至暮即大雨,高下皆平,方民大悦。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来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路傍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齧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余斛。县令有女,为精邪所魅,医疗不效,乃投奉治之,若得女愈,当以侍巾栉。奉然之,即召得一白鼍,长数丈,陆行诣病者门,奉使侍者斩之,女病即愈。奉遂纳女为妻,久无儿息。奉每出行,妻不能独住,乃乞一女养之。年十余岁,奉一日竦身入云中去。妻与女犹存其宅,卖杏取给,有欺之者,虎还逐之。奉在人间三百余年乃去,颜状如三十时人也。 文化之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北宋文豪苏轼对庐山奇特瑰丽风光的绝妙写照。数千年来,庐山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且以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和众多美丽的传说让人倾慕。其中,代表祖国传统医学的杏林文化便是从此山产生并传颂至今…… 杏林文化的开山鼻祖董奉,与南阳的张仲景、谯郡的华佗齐名,并称为东汉末年“建安三神医”。董奉的事迹在民间被广泛传颂,董奉的杏林精神被业界奉为楷模,庐山杏林被世界视为一方圣地。那么,杏林文化的特征和内涵究竟是什么?作为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杏林之名为世代传颂,究竟何故?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去追寻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轨迹,拨开层层迷雾,将杏林文化的“真面目”呈现在人们眼前。 杏林始祖 董奉,字君异,东汉末年东吴侯官(今福建长乐)人。据史料考证,董奉出生于公元169年,公元204年离家出道行医,经过几年医学实践,名声大振。 据《三国志》记载:“裴注——葛洪神仙传曰: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捎)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文中的“燮”为七郡总督的绥南中郎将。按当时官吏设定制度,绥南中郎将应有医官服侍。连专职医官都无法治愈士燮的病,遂请董奉施治,可见董奉的医术高超。他使燮起死回生被称为“医仙”。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外戚专权,军阀割据,战事不断,加之水旱蝗灾连连不绝、疫病流行,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高举“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大旗,发动了震撼东汉王朝统治根基的著名的“黄巾起义”。作为太平道教徒的董奉,从黄巾起义军的骨干到成为著名的“医仙”,位列“建安三神医”,说明他饱受起义失败的悲怆之后,以施医疗疾作为他流亡安生立命之本。 他选择交州一带行医安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军阀势力重新瓜分交州,董奉恐遭不测,公元207年左右,被迫选择庐山为隐居之地。在庐山,董奉施医济世,开创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荣以及药食同源的杏林园。 杏林遗址 1991年,一支考察组在庐山山南考察,于一墓穴中发现明代和尚、归宗寺主持果清禅师的《重兴归宗田地界址碑记》和有关图刻。碑记和图刻详细记载了董奉杏林、杏坛庵和庵产的情况,指出杏坛庵在陶渊明醉石以东的般若峰下,庵产方圆百里。 又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又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君异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消二万余斛,尚余甚多。” 受救治、接济的纯朴民众把董奉尊崇为消灾救命的“活神仙”。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他在庐山隐居数年,每年经其治愈的患者,以其施医的居所为中心向周边延展种植杏树回报救治之恩,因此,庐山脚下皆是杏林范围,大概面积在3000亩以上。。 董奉在庐山遗迹颇多,根据资料和史实可以确定:有他居住的杏林草堂,称为董奉馆,后在此处又曾建杏坛庵;有后人祭祀的太乙宫、真君庙、太乙观、太乙祥符观等;有伏虎庵,是董奉“虎口取骾”和“虎守杏林”遗址等。 他在庐山所进行的实践和流传的典故,正是人道、医道和天道的结合与体现,“其言循虚,其艺控实”是董奉较为客观的写照,他的事迹感人肺腑,他的恩德泽被后人。 杏林文化 “杏林”已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自古医家以位列“杏林中人”为荣,医著以“杏林医案”为藏,医技以“杏林圣手”为赞,医德以“杏林春暖”为誉,医道以“杏林养生”为崇。 代表着祖国传统医学的杏林文化,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文化现象。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杏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是来自官方导向、典籍传世、系统教育或师徒相授,而是来自民众,它的社会根源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理想永不停止的追求。 董奉在庐山修道行医、济世救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如“虎口取骾”、“杏林春暖”、“草堂求雨”、“虎溪三啸”、“浔东斩蛟”等,代代相传。在老百姓口口相授的故事里,在医界代代相承的效仿中,形成了广泛的价值认同而转换成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体现的就是根植大众心中的寄托与追求,是医德、医技的表达,是强劲的民族文化体现。 历代文学名家在庐山留下了许多赞誉董奉行医济世、独创杏林的历史名篇。 唐代李白的“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王维的“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彭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杜甫的“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明代唐寅的“人来种杏不虚寻,仿佛庐山小径深”,李时勉《杏林》诗云:“山边种树绕林垌,几处曾看此独名。花近药栏春雨霁,阴浮苔径午风清。岩前虎卧云长满,树底人来鸟不惊。遗迹尚存仙路杏,只应怀古独含情。” 清代征士放《杏林诗》云:“吾亦知医术,平生慕董君,药非同市价,杏以代耕耘。山下虎收谷,溪边龙出云。芳林伐已久,到此仰余芬。” 他们描绘了杏林仙境的独特风光和超然感受,再现了杏林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信任互动的美好情景,也表达了对董奉的崇敬之情。 杏林精神 董奉的杏林园创立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经久不衰的杏林文化从它的内涵层面上来说,董奉充分汲取了老子的“中和”思想和太平道追求的“均和”思想,使得所构筑的杏林文化内涵深深地打上了“道与德”的文化烙印。 董奉在庐山几十年,追求的是“奉天地顺五行”,在现实中构建“和谐杏林园”,从而达到其修道从医的最高境界——无为而为。“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体现了一种超然境界。 “敷浴治疠”、“斩鼍除魅”、“杏茶治癔”等故事无不体现董奉对平民百姓的宽厚善良,以及自然疗法、环境调适与心理调适的妙用。从“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山里山外民众往来杏林的恬淡惬意的画卷,使人们看到杏林文化的内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这种“和谐”是通过“惩恶扬善”、“伐其不足、损其有余”来实现的,同时达到“至亲”、“至善”、“至诚”、“至信”、“至中”、“至和”。 “杏林”体现的是一种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丰富的内涵,其灵魂是“道”与“德”。凡习医药者必推崇“杏林精神”,欲成为“杏林中人”。这正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同时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精神的开宗。 杏林位置 杏坛 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 集美杏林街道 杏林,位于美丽的海上花园厦门,华侨陈嘉庚的故乡集美。是一个美丽的小镇。杏林渔村是中外游客来往厦门的必经地。面积24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万人、流动人口18万人。辖3个社区:纺织、曾营、宁宝;4个村委会:西亭、杏林、内林、高浦。杏林比邻漳州市,并建有杏林大桥与厦门岛相连 杏林已拿地200米以上大楼有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12号楼 56层 2619米(建筑高度24995米,桩基施工底板浇筑)此外,台塑集团将在厦门建大陆最高楼的讯息再次传出--- 要在杏林中亚城建高123层的高楼。杏林会是未来厦门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地方之一。高楼在岛外大批涌现,是厦门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的趋势。 进出岛设施 1杏林大桥:厦门最长的跨海桥梁。全长853千米,主桥长748千米,跨海桥长5034千米。2008年9月1日,大桥建成通车。桥宽32米,双向六车道。

谁知道小云南 历史上指的什么地方???

国内媒体首度公开报道对“小云南”千古之谜的探源,一年前报道原鞍山市铁西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忠奎历经20余年研究所得:“小云南位于今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