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第一和为政篇第二的重点归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时常地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对思想有害。”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理解 读书学习,“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不能偏废。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通假字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女 同汝,表示你,不是通假字,而是两字在古代意思相同。 说 “悦”的古字,表示愉快,不是通假字,而是由于古代并无“悦”字,在古代“说”就相当于“悦” 后为与说话的“说”区分人们造出了“悦”字。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其五,君子不党。孔子认为,君子之见的交往应该做到“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同时还要“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关于学习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4、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关于教育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 ”、“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从而体会到“礼”应该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信《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为政》),子贡也说他“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特别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所以孔子说:“五十以学《易》”(《述而》)。也可能因为《易》、《春秋》是比较精深的学科,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所以说“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雍也》)。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发布时间: 2006-12-17 07:28 光明网爱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 明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 持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 诚信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耻 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厚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87.仁者寿。——《论语·雍也》 88.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0.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9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9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贵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0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0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0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 ==========================================
第一则:为人处事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讨论问题,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时习:时常地复习。
(3)学:学习。
(4)说:通“悦”,说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
(5)朋:志同道合的人
(6)乐:快乐。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修养高的人。
(10)曰:说,说道。
(11)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12)之:代词,指学过的旧知识。
(13)不:表示判断。
(14)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15)自:从。
(16)日:每天。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翻译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yù) ,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yuē) :“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事。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温:温习。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动词,作为。
以为:以(之)为,凭借(这一点)作为。之,代指温故而知新,译为“这一点”。
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了”。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 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与思关系翻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重点字词解释: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本段理解: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态度翻译 子曰:“由,诲女(rǔ)通假字:通“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通假字:通“智”也。”(《为政》)
孔子说:“子路,教给你的知识你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人。”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汝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它。
诲(huì):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是:这。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编辑本段第六则:学习方法翻译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似的毛病。”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看齐。
贤人:德才兼备的人。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中间。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编辑本段第七则:学习态度翻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在几个人里,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毛病,如果有,要及时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值得我去学习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往不是具体数字。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
行:一起。
必:副词,一定。
师:老师,先生。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择:选择。
其:代词,代指他们。
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
而:顺接连词。
从:跟从,学习。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指善者;即好的:优点。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指不善者,即不好的。
改之:改变。
编辑本段第八则:修身做人翻译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重点字词解释: 士:有抱负的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为:看作。
任:责任。
已:停止。
远:遥远。
编辑本段第九则:修身做人翻译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重点字词解释: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编辑本段第十则:修身做人翻译: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 ”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本段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编辑本段逐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编辑本段古文翻译五字诀 留、删、补、调、换留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要留下。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删 :有些词语是无意义的虚词,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补 :在省略句中,补上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调 :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多用于倒装句中。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换 :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编辑本段“乐”的解释 不亦乐乎的“乐”不应该读lè,而应该读yu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è。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è。(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è。(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ào。
编辑本段成语 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择善而从: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
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编辑本段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悦”的古字,愉悦,高兴。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诲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编辑本段活用现象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
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
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编辑本段一词多义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诲汝知之乎)。
(3)是知也(通“智”,智慧)。
2而:
(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
(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
(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
(4)递进连词。
(5)修饰连词。
(6)因果连词。
3、之:
(1)代词。
(2)助词。
(3)语气词。
4、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③谓为信然:确实。
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
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7、故:①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意。
③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因此。
④ 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之”)
2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1],今义:表判断。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 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孔子家世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卒,复娶颜徵在,生孔子。孔子生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孔子一生的作品都被后人及其弟子收录在《论语》中。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编辑本段关于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四书五经的出处 出处:《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诗》、《书》《礼》、《易》、《春秋》也。”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四书五经》 。
儒家的五种经典,指《周易时代学》、《论
》、《中庸》,
1 关于自律的诗句
关于自律的诗句 1 求:关于“自律”的古诗词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代: 颜真卿《劝学》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代:李商隐《唐代:李商隐》
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代:朱熹《劝学诗》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代:钱福《明日歌》
译文: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代: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译文: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2 关于自律的诗句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2、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3、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徐九经 4、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袁子正书政略》 5、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
——魏源 6、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7、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
——陈弘谋 8、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李惺 9、权似一条河,清浊看官德。
——《现代国洪河作》 10、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 11、古人有言曰:“大-法小廉。”
大臣能廉,仅得其半。非廉无以行法,非法无以佐廉。
——陈弘谋 12、公生明,廉生威。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14、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峻,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王夫之 15、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岳飞 16、大臣之廉耻,即天下之风尚。——史可法 17、廉洁方能聚人,律已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18、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挽救。——德谟克利特 19、贪污受贿,此弊不去,为患浸深。
——包拯 20、自私与贪婪相结合,会孵出许多损害别人的毒蛇。——艾青 21、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22、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海
《论语》学而篇第一和为政篇第二的重点归纳
本文2023-10-04 13:44: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