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年夜饭跟古代有什么不同?
相同:都过春节,拜年,吃元宵、贴春联等!
不同:古人看不上春晚,古代更加敬天、敬地、敬祖先、敬人。
而现在,更加关注自身的享受
古人与现代欢度春节的习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时代进步与科技发展上:
祭祖——古代祭祖的习俗,现在已经很少进行了,即使是祭祖,也不会像崔提《四民月令》那样:“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现在最多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出去烧个纸。
娱乐——粱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钦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还有画鸡、燃爆竹、悬索、乞如愿等游戏。现在,80%以上的人在家看电视、上网,大部分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少数外出旅游。
拜年——南宋吴自收《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梵天庐丛录》记载:“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清波杂志》载:“宋元佑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亲朋拜年,主家必须设宴款待,酒肉异常丰盛。可见古代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社交活动,而现在大家足不出户,电话、短信、QQ、微信都可以拜年,机关事业单位执行八项规定,连团拜会都取消了。
饮食——过去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而现代,肯德基、麦当劳24小时营业,年青人的年夜饭,很多人都用“饿了么”叫外卖,即便是饺子也是煮点速冻的。
团聚——古代春节回乡团圆是每个人的大事,现代即使是团聚之日,也有千千万万的人,春节期间却放弃了休息,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像公安、边防、医疗、气象、公交、环卫、电力、供水、暖气、新闻等行业,保证了社会机器的正常运转,保卫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祖国的安定祥和,有了他们,我们才能高枕无忧的过一个幸福年!
守岁——除夕守岁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现在人们过春节依然守岁,只不过是守着电视看春晚,春晚结束,上床哈米。
压岁钱——古代人给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哪像现在的爸爸,两张巴掌的纸就把小朋友打发了,不过就购买力来说,好像现在的压岁钱略胜一筹。
其他——像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年画、贴福字、穿新衣等,现在依然遵行,只是方式有所改变,比如古代是自己或佣人用扫帚打扫,现在用小时工、吸尘器;古代春联自己写,现代春联是买的大家内容都一样等等。窗花、福字、年画都有了电子的、3D的……
春节最值得聊的还是吃的,下面谈谈各地的年夜饭:
除夕的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财进宝。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等。
1、 送灶
腊月二十四送灶,至今仍是中国南北许多城镇乡村居民过年的第一个大关目。不过,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却很少或几乎不再进行(郊区农村除外)。关键是现代生活中的灶与炊,已与古代的土灶炊煮根本不同,灶王爷的地位变了,重要性减弱了,不但灶君,就是整个神鬼系统,与人的关系也不像古代那么密切了,城市人祭灶送灶以与天帝神鬼沟通的需要和热情自然大减。
2、守岁
除夕虽在新年的前一天,但却算得上是过年的第一个高潮,而今依然如此。一切的节日准备在此夜必须完成,明天将另有一系列活动,家庭主妇们也要好好休息暂不忙碌,于是,年三十往往成了最忙乱的一天,对于上班族来说,尤其如此。 除夕的传统过法,有较多的仪式,如挂像祭祖、供奉神飨,乃至跪拜磕头、鞠躬行礼等等,这一套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还很流行,特别是在一些乡绅之家。如鲁迅小说《祝福》所描写的绍兴鲁镇的鲁四老爷家,就极典型。 现代的趋势则是这一套由简化而渐趋消亡,但变化的速度并不平衡,有的地方,有的人家,变得慢一些,还能看到旧仪的片段留存。至于传统带有驱鬼避邪巫术意味的挂青松,悬桃符,贴门神,放爆竹等等,则有变形的保存。现代人仍喜欢在新年期间置门松,挂青蒲,在室内插鲜花,在门上贴春联春画(内容如招财进宝、福禄寿三星、关帝、观音)或倒过来的“福”字;仍喜欢放鞭炮或烟花,近年来烟花的花样和大小,都有很大发展。但现代人做这些,多数只是为了美化环境,为了增添喜气,为了自己愉悦,很少或几乎不再关注传统的祈求禳祝和驱逐鬼祟的含意。在民俗传承中,形式留存而内涵变异,老传统与时代因子巧妙结合,可以说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拜年
传统的拜年是加强和润滑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现代人对此认识更深,行事亦更为自觉,故此风至今不衰,且有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除原本亲戚朋友、同事师生之间的过年走访基本照旧外,也继承了“团拜”的形式,即在某个范围或团体圈子之内,选择一个地点,约定一个时间,作有组织的集体互拜。这既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又可简化和减少个别走访的程序和时间。而且这样做,在非常亲密的人之间也并不形成约束,团拜之外,仍不妨单独走访。行之既久,团拜形式也稍有变化,大抵是改成正式放年假之前,在各单位或团体举行联欢,此日,凡能出席者都会出席,甚至可携带家属(主要是未成年的孩子),联欢会上,单位首长讲话,同事聊天,表演一些节目,吃些糖果花生,既是年终的告别,也算新年的团拜,此种做法日渐盛行,有形成风俗之势。有的较大单位,为避免下属给上司拜年的繁冗,还实行一定领导层的团拜。往往是在年前择定一日,各级官员皆到,进行简单仪式,互致年终慰问和新年祝贺。而由国务院、人民政协主持的春节招待会,虽是一次政治性活动(溯源也许可追至古代朝廷的元日朝会,但性质和形式已有根本不同),同时也有藉会见各界代表而向全国各界拜年之意——主持者的讲话中,往往直接点出这层涵义——至今也已形成习惯,向新民俗演变着了。 年假时间有限,而需要拜年的对象又多,有的还不在一地,怎么办?中国古人早就采取送达名刺(上书本人名字、籍贯、官职及敬贺语)以代亲临拜谒的办法。最初的名刺用途只是为通报姓名,与拜年尚无关联,这在秦汉时代就已出现,隋唐时,谒见长者贵人,也往往先是投刺,得到允许才正式拜会。至宋代,开始将名刺用于年节的拜贺,但并不限于过年。周密《癸辛杂识》云:“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 这里说的是“节序交贺之礼”,可见用得颇广。同书又说:“今时风俗转薄之甚,昔日投门状有大状、小状。大状则全纸,小状则半纸。今时之刺,大不盈掌,足见礼之薄矣。”看来,宋人的名刺发展到后来,其大小已颇像今日的名片了。送名刺对完成礼节而又节省时间,自有很大好处,但用滥了却也蜕变为冷漠的客套虚礼,为人所诟病。到了现代,由于书写载体的进步,再结合外来的经验,便发展出贺年片和贺年卡来。这样,不但一国之内可以通过邮政方便地贺年,而且给世界各地的朋友贺年也不再是难事。前几年,中国电讯事业发展很快,电话开始普及,费用逐步降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们,便又转而采用既快捷又省事的电话拜年手段。近年随着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脑进入千家万户,于是,从网上发贺卡拜年已极为寻常,拜年的民俗行事遂进入无所不能的虚拟空间。这也非常符合节约纸张、节约可贵的木材资源的理念。
迎财神
迎财神是过年行事的重要一项。这项活动以往就有,一直延续到近现代。许多地方志
上有年初五迎财神的记载。迎接的方式很多,可以到寺庙磕头献金、行礼祝祷,也可在家中燃烛挂像,焚香膜拜。清同治《上海县志》载:“(正月)五日,接财神,用鲜鲤担鱼呼卖,曰‘送元宝鱼’。至暮轰饮,曰‘财神酒’”。 这是带有祈求巫术意味的举动。北方在这天则有“过破五”和“送穷”习俗, 前者规定年初五有不能打破器皿和说不吉语,后者以一定仪式恭送“穷鬼”,应属禁忌与禳祝性质的活动。无论祈求、禁忌、禳祝,动机都在于驱逐穷困,企望财富。因为迎财神是个吉利的日子,许多商家对此均极重视。往往前一日即为财神设祭,长桌上供以鱼肉果品,点上香烛,由老板率领店员逐一叩拜祷祝,然后燃放爆竹。次日店铺开门,可望能发利市。而跳加官、舞财神和唱喜歌者,即以此日在店门前表演、乞讨,店家不得哄赶拒绝,要给表演者年糕吃,或给一些钱。
王文炳,字象甫,上海浦东鹤沙人,父高嶔。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进士,顺天第三名(目前网上流行的明朝进士榜单中,隆庆五年辛未科进士高文炳,榜从高姓,我不知为何。)。授四川叙州(今宜宾)推官。因平定九丝洞蛮,收复凌霄关,而晋任刑部郎中。历任贵州宪副、陕西苑马寺卿。享年76岁,著有(参修)《平蛮录》、万历十年(1582)时任庆远知府,修《庆远府志》(今广西宜山县)。
其祖上多是南宋时北迁的氏族,鹤沙王氏早在明代就已经是“滨海”的一大望族,到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1522年~1619年),其发展更已进入了鼎盛时期。前辈和后人多中进士入朝为官。
王文炳的资料网上很少有,能查到的如清朝《景船斋杂记》上卷第一二二篇、《上海县志》、《崇祯松江府志》、《正德松江府志》等。
上海王文炳,隆庆辛未进士,司理四川叙州。州有小洞,名九丝蛮者,孟获后也,时出刧。据险闗曰凌霄,昔武侯有留言:“若要凌霄破,星在月中过。”有曾省吾,初任旁邑,几为蛮毙,后抚蜀,乃讨之。公为赞画,见邸报有星过有中。乃以五月五日乘蛮醉懈,攻而大破之,馘其王阿大、阿耉等,活民数万,设城衙等以镇之。
授叙州推官,叙州有山在淩宵关,峒中九丝,蛮为三国时孟荻后裔,时出劫掠,四川巡抚檄王文炳往剿,设计擒之,入为刑部郎,谒张居祇投一刺,寻岀知庆远府,迁贵州副使转陕西苑马寺卿,谒者白;寺有马三千,例当银辛马数,文炳曰:我一生清白何贵金耶?。旋告归,居上海县二十保,卒年七十六岁。
上海是我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可在远古时期,这里却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最后成了一块新生陆地。春秋时期,吴王曾在此建了一个馆舍,取名“华亭”。战国时,这里是楚国贵族黄歇的封地。三国时,东吴孙权在这里建起了水师基地,那时这里还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到了唐朝,当时的吴郡(今苏州)太守赵居贞上奏,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和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即今上海松江区)。那个无名小村落也有了华亭海的名称。这应是上海最早的名称。到了宋朝,这里的经济得到发展,成了国内外贸易的集散地。南宋咸淳元年即公元1265年,开始在这里建镇。那时,吴淞江,即今苏州河,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称上海浦,一条称下海浦。建镇的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取镇名为上海镇。这就是上海地名的来历。元朝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即1292年,设上海县。1927年改为上海特别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中央直辖市。 上海的简称“沪”和“申”也是有来历的。 先说“沪”。“沪”原是一种捕鱼工具,是用竹子编成的。当地人民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露出。鱼随潮而来,退潮时便被沪拦住。古时称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而当时上海所在淞江口处正是喇叭形的海湾。所以,人们便将到处插有“沪”的、又被称作“渎”的淞江口一带称为“沪渎”,这一带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沪”也成了上海的代称。 说起上海“申”的简称,它与战国时期受封于这里的楚国贵族黄歇有关。黄歇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他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名。当时的黄浦江还是一条无名之河,河中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常常泛滥。黄歇带领百姓进行开浚,疏通了河道,筑起了堤坝,使这条河造福于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不仅为他建了庙宇,还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简称申江。后来,人们便以“申”代称上海。所以,上海“申”之简称,是对黄歇造福上海百姓的纪念。 以上上海的别称大家都熟悉,上海还有一个别称叫“海上”却鲜为人知。 其实上海“海上”这个别称在清末、民国初期时还很流行。尤其是文人骚客,在他们的著作中、雅号中常常用到这个称号。如《申报》主笔蔡尔康就自号“海上蔡子”,另一位《申报》主笔黄式权则自号“海上梦畹生”。素有“上海通”之称的著名学者孙玉声的别号就叫“海上漱石生”。当时上海有一个由近百名著名画家组成的书画家团体,很有点名气,这个团体的名字就叫“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很显然,这里的“海上”就是上海。当时上海还有许多以“海上”命名的杂志和著作,如《海上画林》、《海上花列传》等。至今,上海还有一本杂志叫《海上文坛》。人们还称上海画派为“海上画派”。 关于上海“海上”这个别称,早在明代的《弘治县志》上就有记载:“上海县称上洋、海上。”至于上海为什么有“海上”这个别称,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上海这个地方本是一片汪洋大海,上海这个城市就是建在海上的,故有此称。 上海县区名称的来历 上海市辖县区名称大都有一番来历,有的还有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上海的崇明县,五代时为崇明镇,元朝时升为崇明州,明初改州为县,一直沿用至今。崇明县之名源于崇明岛。而崇明岛曾被人称作“祟明岛”,这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东晋末年,孙恩农民起义失败后,起义军的几排竹筏飘浮到了靠近东海的长江口,在江边的泥沙中搁浅。这些竹筏拦住了滚滚长江带来的泥沙,逐渐形成了一个沙嘴。这片沙嘴尚没完全露出江面,随着江水海潮的涨落,时隐时现,给人一种神秘之感。人们说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显显”,于是便给它起了名字叫“祟明”。后来,这片沙嘴泥沙越积越多,变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成了一个小岛,再也不受潮涨潮落的影响了。此时,当地的群众见此岛屹立在汹涌澎湃的江水海潮中,气势壮观,天水相际,已不再将其视为怪异,并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于是人们便把“祟明”改称为“崇明”了。此名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后来建镇、州、县时都使用了此名。 上海的奉贤区,其名是“崇奉贤人”之意。此名源于孔子的弟子子游。子游名言偃,吴(今常熟)人,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他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中惟一的南方人,人称“南方夫子”。相传,他曾来奉贤讲过学,后人为纪念这位贤人,曾在城中城隍庙旁为他建了言子祠,后来建县时,便用了“奉贤”之名。 金山区源名于海中大小金山,明朝以前,这里称小官镇。明朝时为防倭寇骚扰,开始在这里筑建卫城,因卫城与海中的大小金山相对,故取名“金山卫”。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在这里设县时,便取用了“金山”之名。金山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宝山区,得名于一座人造山。唐朝时,在这里堆土筑成一山。这里人们认为,这是得神灵相助而起的山,对其十分崇敬,到了明朝,又在此山上修建了航海标志,对航海贸易起到了重要作用。人们认为这些好处都源于此山,故称其为“宝山”。清朝雍正年间在此设县,便用了“宝山”之名。 青浦区,古称青龙镇,因境内有青龙江而得名。三国时,因东吴孙权曾在这里的河流上大建青龙战舰,建立军事要塞,而使河流得名青龙江,后在此建镇时,便取名“青龙镇”,青龙镇到唐朝时,已建成一处重要贸易港口。有一幅画描绘了当时繁华的贸易情景。明朝在此置县时,取意于青龙镇,定名为“青浦”。 此外,像松江区、南汇区、嘉定区等区的名称都有其来历。松江区是因境内有淞江而得名。南汇区因东临东海,地势如犁状突出海口,海水至此作一折旋,由南端汇入大海,故而得名“南汇”。嘉定区,则是用南宋宁宗皇帝年号命的名。 徐家汇与徐光启 徐家汇本是上海市区西南的一个地名,后发展成为市区名。这个名称源于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他博学多识,研究领域宽广,成就突出,尤其在天文、农学方面。他曾译著过许多西方有关天文、历法、数学、水利等方面的书籍,对人口概率也很有研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口概率的科学家。他首次用人口概率提出“每三十年人口增长一倍”的规律,这一理论要比风行一时的马尔萨斯“每二十五年人口增长一倍”的规律早近二百年。徐光启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徐光启在朝廷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虽居高官,却两袖清风。1633年,徐光启病逝于北京,后归葬上海,其子孙都在其墓地周围聚居,并逐渐繁衍开来。因这里原是肇嘉浜、蒲汇塘、法华泾三水的汇合处,又是徐家聚居的地方,所以就取名叫“徐家汇”了。后来,这地方逐渐繁华起来,并以“徐家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商业区。 “十六铺”“陆家浜”的由来 上海有许多地名很有趣,名字里都有故事。人们从地名的故事里,可知道它的来历、变化和发展。 上海有个地名叫“十六铺”,也是一个码头的名字。说起这个地名的来历,还要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那时的上海已经繁荣起来,黄浦江边经常停泊着许多商船。其中一段常常停靠着从宁波来的运送木炭的船只。当时,码头上没有旅馆,宁波客商只好在马路两边屋檐下的临时摊铺过夜。当地的一位居民看到这一情况后,认为在这里开一个简易的旅店,肯定受欢迎能赚钱。于是,他便在码头边搭了一间草房,里面排了两张床铺,供客商休息过夜,这一做法果然受到宁波客商的欢迎,他们争先恐后地来这里住宿过夜,其他人看到这位居民的生意兴隆,也先后在码头边搭屋铺床开客栈。不久,这里就发展到了16张床铺。 后来,上海的大流氓得知这一情况后,前来敲诈勒索,结果没捞到多少油水。于是他便令手下的斧头帮前去闹事,闹得店主们无法营业,只好关门停业,最后连房屋也拆了。 但曾给人带来方便的“十六铺”却被人们记住了。只要一提这个地方,人们马上与“十六铺”联系起来。时间久了“十六铺“便成了这里的地名。 上海陆家浜路名字的来历也很有趣。它本是江苏昆山的一个小集镇的名字。 相传,当年南宋抗金将领韩世忠在黄天荡大败金兀术后,一路追击来到江苏昆山的陆家浜。人们听说抗金英雄来到了他们家里,无不扶老携幼出来欢迎。其中有一个吹鼓手更是拿出看家本领,吹奏起欢快的曲子欢迎宋军将领。韩世忠听了他精彩的吹奏,不由地夸赞说:“陆家浜的吹鼓手吹得真好听!”从此,陆家浜的吹鼓手出了名。方圆百里之内的人们,凡有喜庆之事,总要请他们去吹奏。 上海日渐繁华后,来陆家浜请吹鼓手的越来越多,而且都以能请到陆家浜的吹鼓手为荣。后来,陆家浜的一些吹鼓手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途径,便来到上海租房定居下来,专门从事吹奏工作。其他地方的一些吹鼓手看到在上海有钱可赚,便也冒充陆家浜的人前来上海,与陆家浜的吹鼓手混居在一条街上。从此,这条街道被叫做“陆家浜路”了。
C |
元初,上海镇的海上贸易有了进一步发展。至元十四年(1277年),上海镇同庆元、澉浦同时立市舶司。时本国土产,从泉州、福州运上海者,行单抽制,蕃货入港,则行双抽制。由于国外海船进出频繁,贸易鼎盛,市场繁荣。据弘治《上海县志》引元大德六年(1302年)三月唐时措《上海公署记》称:“上海襟海带江,舟车辏集”,镇上“有榷场,有酒库,有军隘、官署、儒塾、佛宫、仙馆、甿廛、贾肆,鳞次栉比,实华亭东北一巨镇也”;继谓:“元壬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春,圣天子以华亭地大,民众难理,命分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五乡,凡二十六保,立县上海,因以名,隶松江府”。后世志书多采其说,咸认上海设县于至元二十九年。但弘治《上海县志》引张之翰《元贞建学记》则谓:“上海旧为镇,……至元辛卯,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辛卯为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对照《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八年“分华亭之上海为县”的记载,设县年代应以至元二十八年为是。 |
人物简介
张中,生卒年不详。一名守中,字子正(一作子政)、至元、至正(1335—1368)间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碹曾孙。至正间,张中曾任本县知县,后调任兴化知县。又据嘉庆《上海县志》载,明洪武间,张守中为本县训导。现无法验证此二《县志》所记二张与画家张中是否系同一人。
艺术成就画山水师黄公望,善花鸟,多以水墨点簇晕染,生动而富韵味;偶尔设色,清隽雅致,亦能墨戏。自钤印“游于艺”。作品有1337年作《太平春色图》、1350年作《松溪垂钓图》、1353年作《芙蓉鸳鸯图》、1360年作《n_图》等。墨笔花鸟,点晕染,笔法粗简,墨气浑润,近于写意画法,和王渊的笔墨比较接近,与南宋院体工丽细密的画风有所不同,崇尚清润淡雅。有时作设色画亦清隽可喜。也能画水墨山水,曾得黄公望指点,讲究自然天趣。在一幅《桃花幽鸟图》上,杨维桢题诗:“几年不见张公子,忽见元都观里春。却忆云间同作客,杏花吹笛唤真真。”现有《枯荷鸳鸯图》轴(藏台湾故宫博物院)、《芙蓉鸳鸯图》轴(藏上海博物馆)。
“青云楼”据《同治上江两县志》所载:于康熙五十八年、雍正十二年皆重修,本三重(三层楼),以邻贡院,故改二重(二层楼)。明远楼内现留有康熙年间著名词人李渔(李笠翁)所题对联一副:“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嚣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遗。”考试期间,监临、巡察等官员登楼监视,“白天摇旗示警,夜晚举灯求援。”以防止考生骚乱、作弊。开考前三天,照例便有僧道在“明远楼”上设坛打醮三昼夜,以祈祷上界、阴间,并立“祭旗”,令士兵日夜更番摇旗呐喊:“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其目的在于告诫应试考生平日里要行善禁恶,不然考场中必得报应。此外,每逢中秋佳节,监临、提调、巡察等官员还可登楼赏月,品茗行吟,凭窗眺望那名闻遐迩的秦淮灯火。
现代的年夜饭跟古代有什么不同?
本文2023-10-04 13:54: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