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一两到底等于多少克?
现在一两等于50克而古籍书里一钱等于3克。 现在一两等于50克而古籍书里一钱等于3克。 古时候的中药,一斤是16两,1两是10钱,1钱是3125克,那么一两就是3125克。
中医中药的剂量是根据不同年代的度量衡来确定的。不同的朝代采用不同的剂量度衡。所以,中药的方剂要看它的作者、出处、年代,才能确定具体用量。比如汉代的方剂,尤其张仲景的方剂,《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称为经方,其中的一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5克,桂枝汤用桂枝三两,将近45克。而明清的方剂用量换算又不同与汉方,一两大约31克,一钱约3125克。
对于中草药的重量单位来说,一般都是用克代替的,这样更有利于计算,在临床上中药的秘诀在于药物的重量,不同的药物重量对于疾病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一点不能忽视,比如中药三七用于预防高血脂,每天服用5克左右,而用于养生每一天三克即可。中药也有论钱抓药的,中药的一钱相当于三克的重量,但也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地区在对于重量单位换算也是不一样的。
在过去的1977年以前,中药的称重仍然适用古代的计量制式。
1977年十月份规定,改革、统一中药饮片的称重计量,1978年执行。
这次中药饮片的称重改革,不但是医院的药房、就是中医院校的教科书,也都统一了中药饮片的计量制式的描述。
政府规定,旧制一钱约合三点一二五克,统一为三克。
现代院校毕业的中医大夫处方,一律都按三克计算饮片的处方用量。
台湾的折算与大陆略有不同,他们是按照一钱等于三点七五克折算的。
如果你是大陆人,一定要注意这个细节,我看下面的回答就是按照台湾的折算。
用药事关人命,切不可大意。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1、麻黄汤,是东汉时期张仲景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方剂学》选编了这个处方。
2、“3两”,是《伤寒论》中,原有的剂量。“6克”是《方剂学》教材给出的现代剂量。
4、东汉张仲景在世的年代,那时的一两,究竟等于现在的多少克————这在业内有争论,有人主张15克左右,有人认为3克左右。《方剂学》给出的剂量是按目前比较保守的观点,换算出的现代用量。
5、古今量衡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一两等于50克,是建国以后的规定。明清以前,宋以后,大多为一两30克左右。宋以前,情况更复杂,在此不详谈了。
一两等于156克
我赞成古方用古代剂量。我曾经用肾着汤治一病人,就是用一两等于156克的,不过就用了2剂,病人在这之前连路都不能走的病竟然好了。
李可先生首用古代剂量,特别对危重病人救治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光大中医精神的楷模。
以下来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民间中医版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郝万山等)整理如下: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 石①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 药末约2 克
= 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 15 克
一钱匙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① “石”:读shí,后来读dàn
② “龠”:读yuè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 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 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 约40 克
厚朴1 尺 约30 克
竹叶一握 约12 克
中药里一两到底等于多少克?
本文2023-10-04 14:24:2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