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毁那么多书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断代?
说到秦始皇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称自己是皇帝的人,对于中国的历史贡献还是很大的,正在当时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是做出了很多的改革,那么,有很多好的人们认为好的改革也有人们认为不好的地方,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当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毁那么多书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断代?一起来看看!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述士(述士即儒生)或者焚诗书,坑术士(术士指方士),到西汉后才称作焚书坑儒,是指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两次焚毁书籍,并且坑杀犯禁者460余人。在秦始皇时期发生的焚书坑儒事件,为什么没有出现文化断层?
很简单,这只是一个事件,放在对中国文化侵蚀的历史上焚书坑儒只是一小片涟漪。原因有二:第一,除《秦记》(秦国自己的史书)、农业、医药、占卜书籍以外,所有百家经典全部被销毁,但是话说回来,文化是靠人来积累和传播的,虽然书没了但是人还在,所以可以得以延续;第二,坑儒的数量其实非常少,历上记载只有400多人的文人被杀,焚书坑儒相比于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蒙元时期的崖山之后,无中华、清朝的文字狱只是小儿科了。
此外秦灭亡后,汉朝重拾百家经典,那时靠着一个个白胡子老儒生的口口相传得以保存下来;另外秦在焚书时,很多人将古籍藏起来了,汉武帝时期,曾下令收集古书,全国献古书有赏,于是各地藏的古书纷纷问世,经过重新解释与整理得以流传。中国文化向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一次困难都只会让它换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焚书坑儒之后,汉字未断绝,历史依旧延续,中国文化变得更加宽容深厚。
班固 从小受父亲治学思想的熏陶,“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
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为父亲服丧。
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汉书,至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永平元年(公元58年)班固向当时辅政的东平王苍上书,受到东平王的重视。
永平五年(公元62年)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改作国史”。皇帝下诏收捕,班固被抓,书籍也被查抄。幸得其弟班超上书申说班固著述之意,地方官也将其书稿送到朝廷。汉明帝了解情况后,很欣赏班固的才学,召他到校书部,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兰台是汉朝收藏图书之处),掌管和校定图书。
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官,任典校秘书。郎官职位很低,但班固深得皇上喜爱。
此后又与人共同记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计用20多年,至章帝建初中期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
答案:B
《唐朝名画录》又名《唐画断》,亦作《唐朝名画录》,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一部断代画史。《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故A项不选。《贞观公私画史》又名《公私画录》,中国画著录书,《续画品》是南朝谢赫《古画品录》的补遗之作。
在故宫众多绘画藏品中,不管是论是年代久远还是论绘画技巧,这一幅千里江山图只能称得上“精品”,而算不上“极品”。宫里有几件作品,千里江山图和它们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展子虔的《游春图》
其他的不说,前段时间和《千里江山图》一同展出的一幅画作,和千里江山图比起来,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相传是隋代画家展子虔所做的《游春图》。
《游春图》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作品,传为隋代画家展子虔所画。上有宋徽宗赵佶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6个字,可以说是一幅流传有序的中国早期山水画艺术珍品。整幅作品画面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颜料赋色,以青绿的色彩为主调,是早期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之作。
董源的《潇湘图》
董源被董其昌视为“南派”山水开山鼻祖,其画作风格对后世有着极其重要的印象。这幅藏在故宫的潇湘图,不以山之奇怪为美,而在一个文化的底蕴,这正是潇湘胜地人文的现实体现,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董源此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郭熙《窠石平远图》
五代至北宋时期,是书画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开创了中国书画史上的多个新的风格画风,其代表人物有李(成)郭(熙)董(源)巨(然)等,然而现今能见到的郭熙作品并不多,《窠石平远图》是其中署有年款的一幅,是郭熙晚年的杰作,也是欣赏他的画作和理解他的美术理论的绝佳作品。对于书画圈外的朋友们,这幅作品好像不怎么熟悉,但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名画。
卫贤的《高士图》
卫贤的这幅高士图构图严密,勾线劲挺,屋舍以界画法刻画准确、精细,山石及树木的皴笔密集,近树精心勾画,远树则勾、点结合,重在以墨色由淡至深层层烘染,显得质感凝重。除了作品本身非常好之外,这幅图还是一重要的断代作品,体现了五代时期绘画承上启下的特点,在这之前,唐代一般是以人物为主,这之后北宋一般以山水为主,这幅作品山水和人物并重, 在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在国家宝藏里还被拿出来专门与《千里江山图》做了比较,具体怎么表述忘记了,大概意思是:清明上河图能成为流传的佳作,这幅千里江山图也可以,真的很佩服宋徽宗的审美,几百年以后的时候,都被预测的这么清楚。清明上河图在其五米多长的画卷上,事无巨细的展现了东京汴梁的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并清楚地体现了北宋时期的建筑、生活状态、市场等多种情况,除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除了《清明上河图》,上面其他几件作品好像很多人并不是非常的熟悉。在故宫展示历代书画作品的时候,好像也没有像清明上河图和青绿山水图这样的引发“故宫跑”,而是在某个焦虑里“被遗忘”,如果要谈及书画史,这几幅作品都是绕不开的“巨作”。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这些是二十四十种介绍南北朝的,当然你还可以阅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如果你能看到《四库全书》那就更好了,不光有以上的史书,还有其他介绍南北朝的史书。也推荐你正史、野史一块看,这样才更加全面。
盘点中国历史古籍之最
1 最早的类书——皇览
2 现存最早的类书——北堂书钞
3 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4 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5 最早的政书——政典
6 现在最早的政书——通典
7 现存编纂最早的断代政书——唐会要
8 最早的丛书——儒学警悟
9 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10 最早有内容提要的书目——别录
11 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12 现存最早的书目——汉书·艺文志
13 最早的四部分类法目录——中经新簿
14 第一部正式作用“经、史、子、集”名称区分部属的书目——隋书·经籍志
15 现存最早的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
16 现存最早著录版本的书目——遂初堂书目
17 现存第一部详记版本的书目——读书敏求记
18 最早的丛书目录——汇刻书目
19 最早的专录佛教译经的书目——汉录
20 现存最早的佛经书目——出三藏记集
21 现存最翔实的佛典目录——开元释教录
22 第一部道经总目录——灵宝经目
23 现在最大的一部经籍目录——经义考
24 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医藏目录
25 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史籍考
26 最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
27 最早的书后索引——本草万方针线
28 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29 第一部有体系的学术思想史专著——明儒学案
30 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
31 现存最早的佛学论文集——弘明集
32 第一部刻印的佛经总集——开宝藏
33 现存最早的道教总集——太平经
34 现存最早的道教经书总辑——正统道藏
35 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36 现存最早的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
37 最早的国别史——国语
38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39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40 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41 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42 第一部历史学评论专著——史通
43 第一部科学家传记汇编——畴人传
44 第一部最大的藏书家传记汇编——藏书纪事诗
45 现存最早研究金石文字的专著——集古录
46 现存最早古器物图录专书——考古图
47 现存最早集古器物大成的专书——宣和博古图
48 现存最早钱币学专著——泉志
49 最早的地理专著——禹贡
50 第一部河道水系专著——水经
51 第一部潮汐学史专著——海潮辑说
52 现存最早的完整古地方志——华阳国志
53 现存最早的全国总地方志专书——元和郡县志
54 最早的地名辞典——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55 现存最早的纸写书——(晋抄)三国志
56 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书——(唐刻)金刚经
57 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品——(唐刻)陀罗尼经咒
58 现存最早的雕版历书——(唐乾符四年)历书
59 现存最早泥活字印书——泥版试印初编
60 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
61 现存最早的铜活字本——宋诸臣奏议
62 现存最早的套印绘画——南无释迦牟尼佛像
63 现存最早的有文字的套印本——(元资福寺刻)金刚经注解
64 第一部论述图书馆活动的专著——藏书纪要
65 现存最早的写本围棋著作——棋经
66 现存最早的刻本围棋著作——忘忧清乐集
67 现存最早的象棋谱专书——梦入神机
68 最早的字书——史籀
69 第一部辑录甲骨文字的专书——铁云藏龟
70 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书——契文举要
71 第一部词典——尔雅
72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73 最早的韵书——声类
74 现存最早的韵书——切韵
75 最早的方言词典——方言
76 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
77 最早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
78 现存最早的神话小说集——搜神记
79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80 现存最早的传奇小说——古镜记
81 现存最早且最大的古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
82 现存最早刊刻的话本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
83 第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84 最早的小说丛书——古今说海
85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86 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单篇——典论论文
87 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
哈哈,够多了没?
常读中国历史,读过通史后会认为一朝一朝的更替是自然,是挡不住的历史车轮;读过断代史后就会惆怅,断代史是从荒野走向荒野,破碎走向破碎的桥。桥是一座拱桥,上行、下行看到了草创、发展、繁荣、衰败,不能回头也不想往前走,就悬于这桥上痴痴地望。倚着桥,来时路在逐点粉碎,只能往前走。情怀当然有,不过还是得随着时间的大流,它的好处是将生活里的悲观境地化险为夷。
单举宋、明二朝,两个被强大外夷终结的中原王朝。宋的灭亡如同美好愿望的粉碎,市井繁荣、田园诗、个人解放等的消失,是美好生活到且能生存的降级;明的灭亡如同挣扎中的绝望的破碎,如同农民、战士、各户籍底层人民耗尽最后一滴血的呐喊,是从一种生存到另一种生存的适应和调整,后人还试图拼凑它自己它的梦。
生活与生存的降级,生存与生存的适应与调整给人们生活提出了指引与要求。我们要有断代史里的情怀,更要有通史里的历史心态。黄仁宇讲大历史,断代史影响通史,皇帝影响断代史,事件影响皇帝,决策影响事件……我倒不是在这里说“蝴蝶效应”,而是说明黄仁宇讲的大历史不会消亡。我们可能明白也可能不明白现在做事的意义,因为这样的意义需要后望,现在的目的是给后望留下意义。
断代史的情怀在生活里不单单是一种走不出来的留恋。
这首先是一种选择性。选择喜欢的不一定是选择好的,情怀没有好坏如同爱情没有对错。有的人会选择尚武之秦、元,可能生活里需要这样的勃发与激励;有的人选择繁华的唐、宋,可能生活里需要这样的辉煌与荣耀的梦想;有的人选择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可能就是觉得安稳的生活太无聊需要一些兵荒马乱的刺激。
然后是一种依赖性,生活里依赖着这样方式的存在。情怀不一定对应的是生活方式,也可能与生活方式相反。秦、元作为情怀,可能生活里充满着拼搏、力量、尚武、搏命,刀枪棍棒、斧钺钩叉是碰撞的刺激。也可能是决心调整生活里的懦弱性。唐、宋作为情怀,自然可能是生活里本来就是温和、美好、充裕,只是多一些文化的提炼;也可能是给聒噪的心灵找一处“田园诗”的去处。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作为情怀那么性子里可能是叛逆者,说走就走的背包客,要给线性的生活增添杂乱的色彩。
最后情怀要有功能性,成为生活里的工具箱,药到病除。
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毁那么多书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断代?
本文2023-10-04 14:38: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