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区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6收藏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区别,第1张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重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可惜忙于俗事,医书古籍读的极慢。今日来不及写心得了。小说更新也是明天,先摘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阳病的辩证和治疗方法,以供学习。实则,手写摘抄极为重要,只能徐徐图之……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PS:读《伤寒论》,得了解成书时的背景,医圣张仲景的生活环境。一来,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与曹操、刘备、华佗等为同时代的人物, 做过长沙太守,因此又名张长沙, 可惜其生前名声不显。二来,张仲景为汉时南阳人,也就是现河南邓州市,其著书时用了不少当地方言,诸君阅读时需多多了解,以免理解有误。三来,古文阅读,时隔千年, 建议参照《说文解字》 ,当可准确领悟书中之意。

四川成都一男子,自学《伤寒杂病论》,配置特效中药,被罚6000万。

小伙子彭某,一直比较喜欢中医,平常也会买些医书来看,时间一长,就通过自学中医古籍《伤寒论》等书籍,按照医书里面的药方,成功配置出药丸、膏药、中药液等。而制作过程就是在自己的家里,通过自己买的机模等机器设备,制作完成,也没有取得任何药品监管部门的认可。药品制成后,通过网上销售给病患,获利达到130多万元,现场查获的半成品,未销售的货物多达15万之多。

而他制作的药品有:生发丸、温经汤、山药丸、打呼噜丸,多达42种,价格从十几块到几百块不等,他最先通过病友群推销,在一些病友使用过后,效果不错,进而推广给其他人,就这样把生意越做越大,直到开始了自己的专营网店,生意更是好的不得了。

当然刚开始人少,并没有什么影响,随着生意做大做强,正准备再创辉煌的彭某,经人举报,被执法人员盯上,随后采取行动,控制住彭某,并查抄了所有货物。对彭某处罚决定,没收其违法所得130万元,并处罚金3000万元,然而在之后彭某并未交纳付款3000万元,执法部门向法院提起执行,法院在依法审理后,准许强制执行,包括违法所得130万元,罚款3000万元,加处罚款3000万元,共计6130万元。

我认为合理

实话实说刚开始,我也对这个处罚不甚理解,感觉太重了,针对个人的罚款上了千万,估计这辈子都还不完。再说药的疗效挺好,又不是假药,为什么要罚这么多呢?

其实执法部门对他处罚还是有理有据的,首先彭某没有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验许可证,就凭自学敢生产销售药品,属实说太危险,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老中医,都是经过多年的锻炼,从小的专业学习,才能出门行医,而药品又多有毒性,稍有不慎,人命关天。

在《药品管理法中》规定罚款的处罚是要按照违法所得的十五到三十倍来处罚的,而现在定的3000万,是安装20倍处罚得出来的,基本是中等偏下了。再说无论罚多少钱,没有出人命也够万幸了,不然就不是罚款了,还要负刑事责任。相信谁都不想那一幕的发生。

我们国家现在对食品安全很重视,更何况还是药品呢!如果真想发展中医,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好好的学习去考证,国家也为了发展中医,制定了好多利于中医的条款,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助力中医发展。

流行性出血热无论从传变特点还是疾病演变史上来看,均与仲景「伤寒病」一致,用流行性出血热来解释仲景「伤寒」,不仅对研究《伤寒论》六经实质起重要作用,更为我们准确理解和运用经方指明了新航向。

 从流行性出血热看「伤寒」其病

笔者早年有幸在国医大师周仲瑛老师门下读博士,时值周老承担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研究病毒性高热。作为他的博士生,三年间我一直在苏北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区做该病研究,并以此作为我博士论文的方向。三年的基层工作,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大量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第一手资料,当看到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在结合现代医学输液和对症处理的治疗条件下,仍然有10%的高死亡率,深深地刺痛了我,这些病人从开始发病到最后死亡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在该病的治疗中,《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及所载方药的大量运用,使我对仲景「伤寒」其病的真实所指有了新的认识,然因当时缺乏临床实践,又对仲景著作的掌握不够全面,一时间未敢轻下结论。近三十年来,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多,经方的大量应用,使我更加确信了当初的认识,我认为仲景「伤寒」其病很类似流行性出血热。今搜集整理与之相关的文献,给读者以明证。

 发病季节

流行性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其发病有明显的高峰季节,其中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份为高峰,家鼠传播者3~5月为高峰。在我国北方地区11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的冬春季节,雨雪、霜冻、寒潮等寒性天象频发,而在仲景时代的北方地区冬春季节会是怎样呢?据我国著名物候学家竺可桢考证「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有几次冬天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冻死不少穷苦人民,……三国时代曹操在铜雀台种橘,只开花而不结果,气候已比前述汉武帝时代寒冷,曹操儿子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广陵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忽然冻结,演习不得不停止。这是我们知道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那时气候已比现在寒冷了」。东汉末年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再加上流行性出血热以鼠为传播媒介,冬春季鼠类野外食源匮乏,多钻入人类居住的的室内,导致该病在冬春季节容易传染给人类,导致集中爆发。那时的先民对引起此病的病原体尚未探明,仅能根据最原始直观的印象来解释命名该病,推求病因。由于该病多冬春寒冷季节发病,所以用「伤寒」这一原始的命名方式命名流行性出血热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传染性

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广泛,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母婴、虫媒等侵害人体,且人群对此具有普遍易感性,易引起区域内流行。仲景所论「伤寒病」即有与之相似的特征,曾出现一定区域内的大流行。如《伤寒论·序》所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与之同期的曹植《说疫气》「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噎,或覆族而丧」,可见当时「伤寒」发病的面积之广。「伤寒」发病具有病势急,症状重的特点。如《伤寒论·序》「猝然遭邪风之气,萦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束手受败,告穷归天」。「猝然」表明「伤寒」发病之迅速,病势急,「非常之疾」、「震栗」、「束手受败」表明起病症状较重,亦说明当时多数人包括医生在内对「伤寒病」都缺乏全面的认识,治疗乏策,从而产生的恐惧和无奈。这与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时特征一致。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侵犯人体后,常经过2周左右的潜伏期,急骤起病,出现39℃~40℃的高热,全身酸痛、头痛、腰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约1周左右发展为低血压休克期,若不及时治疗,多会危及生命。另外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传染性角度也可以证明仲景「伤寒」绝不是一般的外感病。

 疾病传变特点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5期经过。而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而重型患者则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互相重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次流行性出血热的集中爆发,十几年间,大江南北方多个地区均有发病的报告。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尝试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渐趋成熟。从当时我国南阳、大连、沈阳三地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该病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些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的五期病程经过,有符合六经传变规律之处,并发现了六经方证与流行性出血热典型临床经过有相互对应的关系,为仲景「伤寒病」乃今流行性出血热的论断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如傅书勤等总结出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典型病程经过,遍历了从太阳到厥阴的全过程。在临床上,传变有四条经路:l.按六经常序传变,即首起太阳病-太阳少阳并病-少阳病-少阳阳明并病-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的传变过程。2.从太阳循经入腑,表现为太阳蓄水,而多直传少阴或成结胸,不愈者,再传至厥阴。3.太阳挟血分传经,循经入腑而成蓄血。蓄血证的出现可见于临床各期各经病之间,因而认为太阳挟血分传经乃流行性出血热的突出特点。4.太阳病之变局,由太阳经循经入腑为蓄水或蓄血之后,而成结胸,若在蓄血之后出现结胸者多为并发。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变特点,同时也很好地解释了《伤寒论》六经病独以太阳病阶段变证最多的疑问。因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初具有很长的发热期,表现为稽留热和弛张热,热程多为3~7天,已有达10天以上者。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严重。因为长期的高热使体内代谢加快,从而加重人体内各系统的工作负担,使人体热量产生增多,心率增快,从而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各种疾病。流行性出血热是研究《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经典模型。

 疾病演变史

学者付滨等从疾病的演变史角度研究,发现出血热类传染病在东汉时期已由西域传入我国,为一古老疾病。早在12世纪的俄国东南部(今塔吉克斯坦)就曾有记述。此后中亚地区出血热曾以不同的名称命名,如急性传染性出血热、乌孜别克斯坦出血热等。我国在1965年首先发现于新疆的巴楚地区,故称为新疆出血热(XHF)。塔里木河流域两岸为本病的自然疫源地,以上游较为严重,在北疆和南疆地区经常出现新的自然疫源地,说明本病在中亚包括我国西北地区存在着较广泛的自然疫源地。唐青等人对对新疆疫区分离到的病毒蛋白和基因进行分析比较显示,我国分离的XHF病毒在遗传学上有自己的独特性,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点。这些原本在西域出现的传染病,随着汉代内地与西域通商,战争等出现了大量的人口流动,流行性出血热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就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然伤寒一病为什么到了东汉以后在我国的医学古籍中就很少有大范围爆发的记载了呢?如明·张景岳《伤寒典》云:「盖自余临证以来,凡诊伤寒,初未见有单经挨次相传者,亦未见有表证悉罢,止存里证者,若欲依经如式求证,则未见有如式之病,而方治可相符者,所以令人致疑,愈难下手,是不知合病并病之义耳。」足以说明其未见过真正的伤寒病。其实这是与我国古代气候的变迁有着紧密关系的,据竺可桢的考证我国自唐代始,气候回暖,客观上使伤寒的发病失去了气候条件。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区别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