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发明的三件武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诸葛亮发明的三件武器,第1张

诸葛亮发明的三件武器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隆中对中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论断,辅佐刘备建立蜀汉霸业,当时的格局也确按照了他三分天下而发展,可见诸葛亮长远的政治眼光。在军事上,他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五出祁山,北上伐魏。充分的体现了他高潮的军事指挥才能。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隆中对中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论断,辅佐刘备建立蜀汉霸业,当时的格局也确按照了他三分天下而发展,可见诸葛亮长远的政治眼光。在军事上,他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五出祁山,北上伐魏。充分的体现了他高潮的军事指挥才能。

然而诸葛亮的贡献不止于此,诸葛亮舌战群儒,料事如神,感觉是无所不能,后世人更是形容他其智近似妖的的评价。

他的一生中还有很多的发明,让世人对他更是刮目相看,例如孔明灯是他发明用来传递军情的,木牛流马是来运输粮草的,诸葛亮应用在军事上的三大武器,第一种至今很难复原,最后一种已经失传。

第一种:诸葛连弩。

博物馆中是关于诸葛连弩的的复刻版,但是它的水平比不上三国时期的诸葛连弩,根据史书中的描写,诸葛连弩拥有比寻常弓箭的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而且可以一次性发射10只利箭,对于大规模的战争拥有很大的杀伤力,相当于如今的机关枪。可如今仿制的诸葛连弩虽然可以装10支箭,但无法同时发出,和三国时期的诸葛连弩还是有差距的。

第二种:地雷。

很多人以为地雷的出现是在明朝时期才出现的,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中国才开始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已经发明了地雷的雏形,当时他的主要制作的制作材料就是竹筒和火药,虽然威力远不如现在的地雷,但是在那个冷兵器时代,猝不及防的来个爆炸也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第三种:假兽。

在平定南蛮孟获时,诸葛亮特地制作假兽用来对付孟获的奇珍异兽的,这件武器在外形上设置的十分恐怖,相传这件武器十分的先进,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可以自动的喷火,而且喷出来的火焰用火是浇不灭的,越浇越大,据猜测可能是有汽油的成分。可惜的是这件武器只有在平定孟获时使用,后来从没有见过了,它的制作工艺也因此失传。

诸葛连弩威力弱爆?必须在箭头涂毒才能有效杀伤

明清年间,却有一种被称之为“诸葛弩”的连发弩器,明朝时的《天工开物》还对之诸葛弩有如下描述。

又有诸葛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另安机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机巧虽工,然其力绵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此民家妨窃工具,非军国器。

而另一方面,英国一名叫做Ralph Payne-Gallwey的工程师在1903年曾写过一本名为《The Crossbow》的书,其中也对中国的连发弩有过描述和剖析。弩弦在未待击的状态下是处于矢仓下方,刚好能够挡住弩矢下落。

而拉杆带动矢仓往前运动时,弩弦恰好卡入矢仓后方的刻槽内,而弩矢没了弩弦挡着,自然下落。接着拉杆回拉,带着矢仓和弩弦一起向后,归位后机架上的触发点将弩弦推出刻槽,弩弦随之复位,带着弩矢射入。周而复始,稍加训练的成人便可以在15秒内射完仓内的10支弩矢。

当然,这种用手拉杆就能上弦的肯定比不上那种需要用脚踩着上弦的弩力道大,因此在天工开物中也有描述用软木做弓片为宜,不然拉起来太费劲也就失去了连弩的意义。另在天工开物中说这个弩所及才二十余步,仅能用于防贼,不能用作军事。

虽然不是很清楚明朝的“步”是个什么长度单位。但那英国人写到这的有效射程大约80码,换算过来大约73米,而且据他的记载,诸葛弩在甲午战争中有使用。但因为弩矢质量很轻,而且力道也差,所以得在箭头涂毒以增强杀伤后效。

总的来说,这种快速连发的弩确实很少在古籍中有军用方面的记载。不过从《魏氏春秋》中倒是找到了另一种连弩。“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这个十矢俱发很值得深思,不仅让人联想所谓三国时诸葛连弩会不会是一次性射出10支弩矢的齐射武器。

因为“俱”这个字在古文中是都的意思,也就是说十支箭都发射出来了。因此有的专家认为是诸葛亮弩可以连续快速的射出十支箭,并且借箭了战国时期的战国连弩来说明。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应该是第一种。因为弩一次发射能提供的动能是有限的。加入一次发射十根弩箭,分摊到每根弩箭上的动能就会下降到原先的十分之一。但是,因为诸葛连弩在后世已经失传,所以这里的『十矢俱发』究竟到底是能够一次性同时发出十箭,还是能够先后连续发射十箭,实际上并不清楚。

记载诸葛亮改进连弩的只有寥寥数语,因此对于诸葛亮改进后的连弩是一次发射一发箭支还是十发箭支到现在已经不可考证了。但根据推测和今人实验考证,诸葛弩只能是连续发射十只箭。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对于连弩只提了一句“亮性长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魏氏春秋曰: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失,失长八寸,一弩十失俱发。但由于连弩用箭没有箭羽,使铁箭在远距离飞行时会失去平衡而翻滚,且木制箭杆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人工制作难度大,不易大量制造使用。明朝以后,由于火器迅速发展,弩便不再受重视。

诸葛连弩最早记载在三国志中,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又被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那个连发可不是跟机关枪一样嗖嗖嗖的发,而是可以装一排一下打出去,对于步兵方阵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的,大军团作战不需要瞄准,对于准确度要求不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相当于一部战争史,而说到战争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军队。诚然,军队确实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除了军队以外,先进的武器装备同样至关重要。中国曾经拥有众多非常出色的技术以及科技产品。如今当我们去回顾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国在部分领域的研究历史其实要远长于西方诸国,如果不是因为中国曾实行了闭关锁国,西方诸国还真不太可能超过中国。

作为一个曾经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东方大国,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科学技术。之前在我国的湖北就曾出土过40把“冲锋枪”,距今已有1700年,经过研究以后专家表示果然是他发明的。

当时人们在我国的湖北地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墓室,意识到这个墓室中可能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考古学家们纷纷赶来对墓室进行了勘探。而这个墓室确实非常特殊,因为里面的陪葬品是各种各样的新奇武器。

中国古人对于丧葬礼仪非常讲究,其中会放置规定规格的陪葬品,而将武器当成陪葬品确实非常罕见。为了搞清楚这个墓室的主人,考古学家们继续向内发掘,终于通过一些蛛丝马迹确定了墓室的主人——诸葛亮。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通常都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因为这个人的军事才能等都非常出色,另外他对刘备的忠心耿耿以及对蜀汉政权的鞠躬尽瘁都令人非常动容。因此考古学家在发现墓室主人是诸葛亮以后非常激动。而当时墓室中陪葬的一众武器中有一款武器非常别致,它就是诸葛连弩。

三国时期的士兵在作战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武器都是冷兵器,其中能够做到远距离杀伤的就是弓弩。但是以前的弓弩存在一个问题,它的使用比较浪费时间,于是诸葛亮便在原有弓弩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能够连发弩箭的诸葛连弩。

由于这种诸葛连弩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在当时很难做到量产。再加上后来诸葛亮身死五丈原,这款连弩的制造工艺便失传了。如果不是考古学家的发现,我们可能至今都认为这是小说中的产物。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诸葛连弩可能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诸葛连弩可以说是最为先进的一种武器装备。它能够做到多支弩箭连发,这也难怪考古学家们会将之戏称为三国时期的“冲锋枪”了。

或许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墓室中的诸葛连弩因为度过了1700多年的时间,没有办法向我们展示它的作战能力,但是这依旧改变不了它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之一的事实。而诸葛亮能够发明出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也证明了此人的军事才能的确十分出众。

  相关记载

  有关诸葛连弩的早期记载主要集中在《三国志》及其注释之中。

  《诸葛亮传》

  《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皆出其意,即指诸葛亮的创意、构思、设计,而由他人具体制作。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书中记载,诸葛亮曾在前代可一次发射多支弩箭的连弩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种“元戎”弩,可以一次发射十支长八寸的铁弩箭,提高了强弩的杀伤效能。由于记载过于简略,对诸葛连弩的性能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同时发出十箭,与后世的“?(左豆右斗)子弩”相同;也有人认为它是可以先后连续发射十箭,也就是一种连发弩。但是由于缺乏实物乃至图像等方面的物证,诸葛连弩的结构至今仍是个谜。通过目前在考古发掘中获得的魏晋时期的弩机实物,可以看出三国至西晋时期的弩机制造工艺仍然是沿袭着汉代的传统,用青铜铸造,形制和结构也大致相同。例如从南京石门坎出土过带有魏正始二年(二四一年)铭的弩机、在四川郫县出土过蜀景耀四年(二六一年)的弩机、在湖北江陵出土过吴黄武元年(二二二年)铭的弩机等等。其中以江陵出土的黄武元年弩机保存最为完好,同时还保留有弩的木臂,尚能复原其原貌。木弩臂全长五十四厘米,铜弩机全长十七点三厘米,机件完好,在望山上有用于瞄准发射用的刻度,共分六度,每度内又各设四分度,制工精巧。蜀汉景耀四年制作的弩机,机件有所残失,缺少了扳发用的“悬刀”,铜廓全长八点五厘米、宽三点五厘米、厚四厘米,现重一千四百七十五克。在弩机的铜廓上有铭文,标明制作于景耀四年二月三十日,由“中作部”负责制作,并写明制作的工匠杨安和负责的官吏的名字,以及弩的强度和弩机的自重:“十石机,重三斤十二两”。可以看出当时对弩机的制作和管理还是很严格的,那时距诸葛亮逝世已有二十余年了。

  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诸葛连弩的真实面貌,但可以肯定诸葛亮对制弩技术的改革,做出了很大贡献。正是在这些改革的基础上,两晋南北朝时期制成了威力更大的强弩,出现了“神弩”、“万钧神弩”等名号;在《晋书》、《宋书》、《南齐书》等史书中,不断有关于在战争中使用“所至无不摧陷”的强弩的记载,它多用于攻夺城的战斗中,称为“万钧”和冠以“神”名,当系夸张之词,但也说明这种强弩的威力是很大的。在南京的秦淮河里,曾出土过五件南朝时期制作的铜弩机,形态和结构虽然与当时通用的弩机一样,具有外廓、悬刀、牛、枢、望山和牙,但是它的尺寸要大得多,弩机的铜廓长达三十九厘米,悬刀全长近二十厘米。如按发掘出土的汉代弩机与弩臂的通常比例,即一比四点五至五点八推算,安装这种大型弩机的木弩臂,其长度至少在一百八十至二百二十六厘米左右,而所用的弩弓,则应长近四百三十至五百四十厘米。这样巨大的弩,如靠一个人的气力是不可能张机发射的,看来只有安装在床子上,靠用绞车等办法才能张开,称之为“神弩”,看来并不为过。它应是唐宋时期流行的车弩或床弩的前身,车弩正是一次可发射七支箭的强大连弩,正与诸葛连弩的性能相合。

  《三国志·杜夔传》

  欧洲古书中描绘的“中国连发弩”陈寿《三国志·杜夔传》 注引傅玄序曰:“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此既易试之事,又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西晋镇南将军刘弘

  诸葛弩的结构西晋镇南将军刘弘是中国史载“观亮故宅”第一人。他曾亲眼见过“损益连弩”是不容置疑的。 刘弘在“观亮故宅”时却有“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诸葛亮传》注引《蜀记》) 的感叹。

  《玉海》卷一五十《唐静塞弩》

  宋代《玉海》卷一五十《唐静塞弩》条说:张云《咸通解围录》——南蛮有执旗者傅城发静塞弩,贯之。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此资料说的是唐时西南民族中还在使用一种弩,当地百姓叫他摧山弩,据说就是当年的诸葛连弩。唐宋时期,西南民族中涉及诸葛亮的类似传说甚多,可信度较差。

  编辑本段

  特点

  诸葛连弩有以下特点

  一是火力很强,一次能发射十支箭;

  二是可以瞄准目标等到需要时再发射,有利于捕捉射击时机,命中率比弓高。

  三是体积、重量大,单兵无法使用。

  后来大发明家马钧对其进行了改进,改成了一种五矢连弩,使其体积、重量大大减轻,成为一种单兵武器,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大量生产,后失传。

  编辑本段

  六点启发

  1,诸葛亮曾创制了一种连弩,在当时十分先进。这连弩有两个基本数据,一是能连发十矢,二是矢长只有八寸。

  2,陈寿给诸葛连弩定了一个性,即“损益”。后面本文将进一步讨论此问题。

  3,马均为著名科学家(曾改进前人所造织绫机、百戏木偶,曾再次发明已失传的指南车、发明翻水车),当他看见诸葛连弩时,首先是大赞其“巧”,可见它与以前的连弩实有大别,其次是认为还可演进为连发五十矢。希望朝廷立项,让他试验并推广,结果未引起重视。这就为后人研制诸葛连弩提供了极重要的线索。

  4,傅玄(217--278)为魏末晋初的著名思想家,官至荼骑常侍,封子爵。他认为,“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从侧面可看到对诸葛连弩的高度评价。

  5,傅玄还认为:“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对朝廷未能批准马均立项,重新研制诸葛连弩感到非常遗憾,甚至非常气愤。这或许是诸葛连弩在诸葛亮身后不久就失传的主要原因。

  6,刘弘身为大将军,对兵器非常熟知。弩机的发射功能由二矢齐发,到三矢齐发,再到十矢齐发,只是量的变化,无质的飞跃。从战国至晋,二矢或三矢齐发连弩已广泛使用了几百年,刘弘应为司空见惯。而刘弘看见诸葛连弩时,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称其为“神弩”。这说明诸葛连弩是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弩种。

  编辑本段

  探索历程

  关于"一弩十矢俱发"的探索历程

  怎样理解"一弩十矢俱发",是十支箭同时击发,还是先后连续发出?这是认识、研制诸葛连弩的关键所在 明朝战船上的诸葛弩,可见是连续上膛的连发。事实上,我国古代在这两方面都进行过很多探索,各有硕果。正是他们的探索,为我们重新认识诸葛连弩提供了基础。

  先看同时击发数矢的弩。一张大弓,同时击发两箭或三箭,这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史记·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请令强弩傅两矢外向。"傅,通"附",附着,《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可证。把二矢同时附在弩机上,当为一击而同时发射两矢的弩。《后汉书·耿纯传》:"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此当为同时发射三矢的弩。曹丕《饮马长城窟行》“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说的也是一击而发四、五矢。明《武备志》卷103所载神臂床子连城弩(图七),可同时发射四、五只箭。这是我国古代关于"连弩"这个专用名祠的的第二种意思,即指同时发射二矢或多矢的弩。

  但这种类型的弩,我们认为肯定不是诸葛连弩类型。首先,从现有资料看,目前还没有同时击发十矢的,更不可能象马均说的那样,“可令加五倍”,同时击发五十矢。事实上,这种床弩也不可能同时击发五十矢。发箭应对准目标,十个或五十全敌人排在一起进攻的情况并不多见。同时发十箭或五十箭,必造成极大的浪费!第二,一弩同时发射十箭或五十箭,即一支弩机的动力平分十份或五十份后,其射程还能多远?还有什么杀伤力可言?第三,这种笨重的弩床难以携带,根本不适宜南征北伐的地理条件,即不适宜西南与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第四,这种弩所用的矢,其长度在三尺以上,与诸葛连弩的“矢长八寸”差别太大。第五,这么长的矢,显然不可能"以铁为矢"。

  再看连续发射的弩。这又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在弩床上架两张弓、或三张弓、或四张弓,战时可利用摇柄绳轴事先张弓扣箭,一般是由一名职业射手发射。发射时虽有先后之分,但这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连续发射"。这种弩在宋代较为流行,《宋史·太宗一》:"十二月乙丑,幸讲武台观机石连弩。 "《宋史·真宗二》:"六年春二月戊寅,幸飞山雄武营,观发机石、连弩,遂宴射潜龙园。 "《宋史·礼志二十四·军礼·阅武条》:"其按阅炮场连弩及便坐日阅召募新军时,令习战如故事。 "《宋史·卢斌传》:"俄复大设机石、连弩、冲车、云梯,四面鼓噪乘城,矢石乱下,斌与州将随机设备。 "《宋史·蛮夷传三·抚水州传》:"蛮复连弩北岸。"《武经总要》记载了宋代的这几种大型床弩(图八、九、十)。其实质是将数张单发弩合而为一,由一人射击。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连续射击,但我们认为这类连弩主要是强调连结的意思。它张弓时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一齐出力才行。

  我们认为,这也不是诸葛连弩的类型。因为:1,迄今为止,在一张弩床上最多只能架四张弓,最高只能实现四矢连发,不可能连发十矢,更不可能象马均说的那样,"可令加五倍",连发五十矢。 2,这种笨重的弩床也难以携带,不适宜西南及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3,这种弩所用的矢,其长度在三尺以上。4,这种矢也不可能是"以铁为矢"。

  另有一种连续发射的弩,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记载,明人曾研制出"诸葛武侯弩"(图十一),后来清人在此基础上,曾制造出"弹弩":

  这种弩,我们认为就是失传甚久的诸葛连弩,至少是这种类型。首先,其"矢长八寸",能连续发射十矢,符合诸葛连弩的两个基本数据;又极为轻便,步兵、骑兵都能随身携带,适宜西南与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惜当时火炮已经使用,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未能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未能推广,不久再度失传。

  根据2700年前战国时期连弩改进成一种十矢连发的杀伤性远程武器,战国时期的楚国已经有双发的连弩。类似于现代武器中的远程火箭炮连发的构思,也是基于单管火箭炮做的改进

根据战国 秦朝的弩 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臂、弓、机。“臂”一般为木制;“弓”横于臂前部;“机”装在臂偏后的地方。弩最重要的部分是“机”,弩机一般为铜制,装在弩“郭”(匣状)内,前方是用于挂弦的“牙”(挂钩),“牙”后连有“望山”(用于瞄准的准星);西汉开始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作用相当于现代枪械上的表尺,便于按目标距离调整弩发射的角度,提高射击的命中率。在铜郭的下方有"悬刀"(即扳机),用于发射箭矢。当弩发射时先张开弦,将其持于弩机的"牙"上,将箭矢装于"臂"上的箭槽内,通过"望山"进行瞄准后,扳动"悬刀"使"牙"下缩,弦脱钩,利用张开的弓弦急速回弹形成的动能,高速将箭射出。

  弩弓一般使用多层竹、木片胶制的复合弓,形似扁担,所以俗称“弩担”。它的前部有一横贯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会左右移动,木臂正面有一个放置箭簇的沟形矢道,使发射的箭能直线前进。木臂的后部有一个匣,称为弩机;匣内前面有挂弦的钩,钩的后面装有瞄准器,称为“望山”;匣的下面装有“悬刀”(扳机)。发射时,先将箭矢放在矢道上,把弓弦向后拉,挂在钩上,瞄准目标后,一扣扳机,就将箭射出。

  在弩上的弓是横置的,藉由扣动板机将绷紧的弓弦放开来射出弩箭。重新拉紧弓弦时,须将弩弓的前端置于地面再用脚踩住,然后用双手或藉曲柄的辅助把弓弦往后拉紧。由弩所发射出的方镞箭或弩箭,射程比一般的箭来得短。方镞箭可以在飞行时保持平稳,并且带有一个尖锐的金属箭头。

  弩兵通常会携带一块大盾牌上战场,好在拉弩弓时有所防护,这种盾牌十分高大,并附有木制的支撑物。一队弩兵可以用盾牌设立出一道盾墙,让他们可以俯身在盾牌后面拉紧弩弓弦,在射击时,便只有弩和头盔会露出盾墙。如果他们在开放的地区遇上比较具威力的长弓兵,通常会被迫撤退。

  中国古代装有张弦机构(弩臂和弩机),可以延时发射的弓。射手使用时,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为两个单独动作,无须在用力张弦的同时瞄准,比弓的命中率显著提高;还可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动力(如足踏)张弦,能达到比弓更远的射程(图1战国弩复原示意图)。

  弩的关键部件是弩机,从为数众多的出土铜制弩机可以看出其结构:弩机铜郭内的机件有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使箭栝顶在两牙之间的弦上,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 中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考古学家发现过得最早的虎符是秦惠君的杜虎符,汉以后的虎符设计上又有了变化,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汉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曰“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西安市的陕西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诸葛亮发明的三件武器

诸葛亮发明的三件武器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隆中对中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论断,辅佐刘备建立蜀汉霸业,当时的格局也确按照...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