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膏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红药膏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红药膏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红药膏 1 拼音

hóng yào gāo

2 处方

生石膏3500g,樟丹1500g,芥子气1ml,凡士林5000g。

3 制法

将芥子气缓慢滴入半凝固状态(30℃)的凡士林内,边滴边搅拌,然后加入生石膏及黄丹(均研极细末并过筛)。

4 功能主治

银屑病。

5 红药膏的用法用量

外用。

6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古籍中的红药膏 《串雅内外编》:[串雅内编卷一]截药内治门

(切片),黄丹(飞过)半斤,熬膏摊布贴脐上,或用红药丸。附红药丸方∶硫黄三钱,母丁香一钱,麝香三分;

《外治寿世方》:[卷一泻痢]宁和堂暖脐膏

一方用麻油)生姜(切片一斤)八两)熬膏摊布。再加红药丸贴脐上。红叶丸方。硫黄(三钱)母丁香(一分)加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公选良方]提药

)蟾酥红药(各二钱)冰片麝香(各一钱)蓖麻子肉(一两)先将蓖麻肉去皮,打如鱼冻水,入诸药打成膏,瓷罐

《普济方·针灸》:[卷十八本草药性异名]木部

食子一名没石子。波斯呼为摩贼树。黄药子一名赤药。红药。雷丸一名雷矢。雷实。槲若。桄榔子。白杨一名蒲杨

《跌损妙方》:全身门用药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风疹 31 病因病机 32 症状 33 风疹的辨证分型 331 风疹·邪犯肺卫证 332 风疹·邪毒内盛证 333 风疹·气营两燔证 334 风邪外袭 335 胃肠积热 34 风疹的治疗 341 方药 342 刺灸法 343 皮肤针法 344 耳针法 4 西医·风疹 41 概述 42 疾病名称 43 英文名称 44 风疹的别名 45 分类 46 ICD号 47 流行病学 471 传染源 472 传播途径 473 易感人群 48 风疹的病因 49 发病机理 410 风疹的临床表现 4101 获得性风疹(或自然感染的风疹) 41011 前驱期 41012 出疹期 4102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411 并发症 4111 脑炎 4112 心肌炎 4113 关节炎 4114 出血倾向 412 实验室检查 4121 外周血象 4122 快速诊断 4123 病毒分离 4124 血清抗体测定 413 辅助检查 414 诊断 415 鉴别诊断 416 治疗措施 4161 一般疗法及对症疗法 4162 并发症治疗 4163 先天性风疹 4164 药物治疗 417 预后 418 预防 4181 隔离检疫 4182 自动免疫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风疹的穴位 2 治疗风疹的方剂 3 治疗风疹的中成药 4 风疹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风疹 1 拼音

fēng zhěn

2 英文参考

rubell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rubeola notha [朗道汉英字典]

3 中医·风疹

风疹(rubella[1])为病证名[2][3]。是指因感染风疹病毒,以轻度发热,咳嗽,全身皮肤出现细沙样玫瑰色癍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出疹性儿科时行病[1]。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流行于冬春季节[2]。俗称风疹块[3]。风疹属现代医学之“荨麻疹”。

《中医大辞典》:风疹为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2]。

《中国针灸学词典》:风疹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3]。

31 病因病机

多由腠理空虚,风、湿、热邪袭于肌肤、郁于血脉而成,或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及进食鱼虾等而诱发[3]。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荨麻疹[3]。与食物、药物、植物、寄生虫、寒冷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过敏有关[3]。

风疹多由腠理不固,风邪乘虚侵袭,遏于肌肤而成;或体质素虚;或食用鱼虾荤腥食物,以及肠道寄生虫等,导致胃肠积热,复感风邪,使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之间而发。

现代医学认为致病原因甚多,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因素是机体敏感性增强,皮肤真皮表面毛细血管炎性病变、出血和水肿所致。

32 症状

症见起病突然,皮肤出现成批风团,大小形状不一,奇痒,数小时后可消失,不留痕迹[3]。疹点细小淡红,出没较快,退后无落屑及疹痕,因其症状如痧子,故又名风痧[2]。

风疹是以皮肤异常瘙痒、出现成片、成块的风团为主症的常见过敏性皮肤病,又名“瘾疹”、“风痧”。特征是皮肤上出现淡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疹块,时隐时现。急性者短期发作后多可痊愈,慢性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33 风疹的辨证分型 331 风疹·邪犯肺卫证

风疹·邪犯肺卫证(rubella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invading lungdefense phase[1])是指病毒侵袭肺卫,肺气不利,以发热恶风,喷嚏流涕,轻微咳嗽,皮疹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即遍及四肢,分布均匀,疹点稀疏细小,疹色淡红,一般2~3日渐见消退,肌肤轻度瘙痒,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触痛,舌偏红,苔薄白,或见薄黄,脉象浮数为常见症的风疹证候[4]。

332 风疹·邪毒内盛证

风疹·邪毒内盛证(rubella with syndrome of internal exuberance of pathogenic toxin[1])是指邪传入里,热毒内盛,以壮热,口渴,烦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糙,脉洪数为常见症的风疹证候[4]。

333 风疹·气营两燔证

风疹·气营两燔证(rubella with syndrome of blazing heat in both qi and nutrient phases[1])是指热毒炽盛,气营两燔,以高热,烦渴,疹点鲜赤或紫暗,密集或融合成片,瘙痒较重,耳后、颈后、枕部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舌红,苔黄糙,脉洪数,指纹紫滞为常见症的风疹证候[4]。

334 风邪外袭

发病迅速,全身瘙痒,皮疹形状、大小不等,呈淡红色或白色,边界清楚,此起彼伏,兼见身热、口渴、咳嗽、肢体酸楚等症。

335 胃肠积热

发皮疹同时伴有发热、脘腹胀痛、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腹泻等。

34 风疹的治疗

针炎治疗效果良好,多次反复发作者须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凡属过敏体质,忌食鱼腥等发物,便秘者保持大便通畅。

341 方药

治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或加味消毒饮[2]。每日可发作1次或数次,一般半月内可自愈[3]。慢性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3]。

342 刺灸法

体针:取曲池、外关、血海、三阴交、膈俞、委中等穴为主[3]。风热者加大椎;湿热重者加阴陵泉;胃肠积热者加足三里;腹痛泄泻加天枢;呼吸困难加天突;恶心呕吐加内关[3]。

治则

疏风清热,活血和营

处方

曲池 合谷 血海 三阴交 膈俞

方义

曲池、合谷同属阳明,善于疏风清热;血海、三阴交属足太阴,主血分病,调营活血,膈俞为血之会穴,活血祛风,诸穴共奏疏风和营之功。

随证配穴

呼吸困难—天突,胃肠不适—天枢、大肠俞。

操作

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343 皮肤针法

选穴

风池 血海 夹脊(胸2~5,骶1~4)

方法

沿经轻叩,每日1次,每次叩打20min,穴位处重叩至点状出血。

344 耳针法

取肺、下屏尖、枕、神门、屏间等穴[3]。中强 ,留针一小时[3]。注意:针灸治疗本病应配合病因治疗[3]。如症状较重,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腹泻时,应采用综合治疗[3]。

选穴

肺 肾上腺 枕 神门 胃

方法

毫针刺,每次选取3~4穴,中等 强度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隔日1次。

4 西医·风疹 41 概述

风疹(rubella,German measles)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由于全身症状一般较轻,病程短,往往认为本病无关紧要,但是近年来风疹暴发流行中重症病例屡有报导。如果孕妇感染风疹,将全严重损害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儿童成人均可发病。

42 疾病名称

风疹

43 英文名称

rubella

44 风疹的别名

bastard measles;epidemic process;epidemic roseola;German measles;病毒性德国麻疹;红疹;流行性蔷薇疹;

45 分类

感染内科 > 病毒性感染

皮肤科 > 病毒性皮肤病 > 副黏病毒性皮肤病

46 ICD号

B06

47 流行病学 471 传染源

病人是风疹唯一的传染源,包括亚临床型或隐型感染者,其实际数目比发病者高,因此是易被忽略的重要传染源。传染期在发病前5~7天和发病后3~5天,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病人口、鼻、咽部分泌物以及血液、大小便等中均可分离出病毒。

472 传播途径

一般儿童与成人风疹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也可经接触传染。胎内被感染的新生儿,特别咽部可排病毒数周、数月甚至1年以上,因此通过污染的奶瓶、奶头、衣被尿布及直接接触等感染缺乏抗体的医务、家庭成员,或引起婴儿室中传播。胎儿被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产、早产或有多种先天畸形的先天性风疹。

473 易感人群

风疹一般多见于5~9岁的儿童,上海1993年春夏风疹暴发流行,发病率高达45157/10万其中10~14岁最高,次之为5~9岁。流行期中青年、成人和老人中发病也不少见。我国自80年代后期至今有多处地方流行。近年用血凝抑制抗体检测法测风疹抗体,杭州报告小儿和成人中抗体阳性率为98%,21岁以上女性100%;上海育龄妇妇女中为975%,北京为9928%。世界各地抗体情况不一致。6个月以下小儿因母体来的被动免疫故很少患病。一次患病后大多有持久免疫。风疹较多见于冬春近年来春夏发病较多,可在幼儿园、学校、军队中流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均有较大的流行(图1)。英国1978~1979年流行高峰时孕妇流产也最多,对该次流行中分娩的婴儿较长期随访,发现有些症状于生后2~3年时才表现出来。这很可能是因为该次暴发时感染了胎儿,引起胎儿先天性风疹。美国近年风疹疫情与图1中1984~1992年相仿。

48 风疹的病因

风疹病毒是RNA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us)是限于人类的病毒。电镜下多呈球形,直径50~70nm的核心,风疹病毒的抗原结构相当稳定,现知只有一种抗原型。风疹病毒可在胎盘或胎儿体内(以及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生存增殖,产生长期,多系统的慢性进行性感染。本病毒可在兔肾,乳田鼠肾、绿猴肾、兔角膜等细胞培养中生长,能凝集鸡、鸽、鹅和人“O”型红细胞。病毒在体外的生活力弱,对紫外线、乙醚、氯化铯、去氧胆酸等均敏感。pH〈30可将其灭活。本病毒不耐热,56℃30分钟,37℃15小时均可将其杀死,4℃保存不稳定,最好保存在60~70℃可保持活力3个月,干燥冰冻下可保存9个月。

49 发病机理

患者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粘膜及颈淋巴结生长增殖,然后进入血循环引起病毒血症,播散至全身淋巴组织引起淋巴结肿大,病毒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皮疹。目前多认为皮疹是由于风疹病毒引起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真皮上层的毛细血管炎症所致。本病病情比较轻,病理发现不多,皮肤和淋巴结呈急性、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风疹病毒可引起脑炎、脑组织水肿,非特异性血管周围浸润、神经细胞变性及轻度脑膜反应,也可感染地数十年后由于慢性持续性病变而导致慢性全脑炎。

先天性风疹的发病原理还不太清楚,已知孕妇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于病毒血症阶段随血流感染胎盘最后感染胎儿。胎盘绒毛膜被感染后有较持久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壁广泛受累的现象。母亲越在孕龄早期被感染风疹,胎儿被感染的机会越多,孕龄第1个月时,10%~30%,第3个月时5%~20%,第4个月时1%~5%,以后仍可能有少数胎儿被感染。由于胎儿、特别被风疹病毒感染后的胎儿更缺乏细胞免疫功能及不产生干扰素等事实,因此使风疹病毒在体内长期广泛存在,并随胎儿细胞分裂增生时病毒又侵入下一代细胞,不断增殖传代,因此形成持续地、多器官的全身感染,并由此产生多样的先天性缺陷症状,故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最多见的症状有白内障、神经性耳聋、先天性心脏病、脑膜脑炎、心肌坏死、间质肺炎、巨细胞肝炎、肾炎、尿道下裂等。此类新生儿出生后持续排病毒数月甚至数年。也有不少生未出现明显症状,但经血清学检查证明胎内时已被风疹病毒感染。近年研究一再揭示先天性风疹患儿常有进行性异常免疫反应。

410 风疹的临床表现

依感染方式的不同,风疹可分为自然感染性风疹及先天风疹,其表现有不同。

自然感染风疹常为隐性感染,皮疹可有,也可缺如,常见并发症为关节痛、关节炎、脑炎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乃包括:⑴心血管疾病(动脉导管未闭,室缺,肺动脉狭窄)⑵眼部缺陷(白内障,视网膜病,小眼症,青光眼)⑶耳聋⑷生长迟缓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⑹肝脾肿大⑺黄疸⑻肝炎⑼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精神运动迟缓,脑炎,小头,无菌性脑膜炎)⑽骨疾患(长骨疏松,骨畸形)⑾生殖泌尿系统(隐睾,肾炎)。

4101 获得性风疹(或自然感染的风疹)

潜伏期平均为18天(14~21天)。

41011 前驱期

较短暂,约1~2天,症状亦较轻微。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结合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偶伴呕吐、腹泻、鼻衄、齿龈肿胀等。部分病人软腭及咽部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颊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

一般来说,婴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或无前驱期症状。而年长儿及成人患者则较显著,并可持续5~6天。

41012 出疹期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内布满躯干和四肢,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人称为“三日麻疹”。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少数病人出疹呈出血性,同时全身伴出血倾向,出疹期掌伴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肿大淋巴结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有时交疹病人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4~10天的淋巴结亦逐渐恢复,但完全恢复正常,常需数周以后。皮疹消退后一般不会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仅少数重症病人可有细小糠麸样脱屑,大块脱皮则极少见。

无皮疹性风疹:风疹病人可以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痛,而不出皮疹。也可以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即所谓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病人。在不同地区的流行病调查中发现显性感染病人和无皮疹的或隐性感染病人的比例为1∶6~9。

4102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胎儿被感染后,重者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轻著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均比正常新生儿低,此差距一岁时往往还不能纠正。此类患婴易有多种畸形,有谓新生儿先天畸形中有5%以上是由于先天性风疹所致。先天畸形或疾病中常见者有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神经性耳聋、前庭损伤、中耳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坏死、高血压、间质肺炎、巨细胞肝炎、肝脾、淋巴结肿大、肾小球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脑炎、脑膜炎、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从先天性风疹患者咽部、血、尿、脑积液内可分离出风疹病毒,阳性率以1岁内为高。也有报告经先天感染后,风疹病毒于脑组织内持续存在达12年,而引起进行性风疹全脑炎。多数先天性风疹患儿于出生时即具有临床症状,也可于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进行性症状和新的畸形。一岁以后出现的畸形有耳聋、精神动作异常、语言障碍、骨骼畸形等。因此对有先天性风疹可能的小儿自出生后需随访至2~3年或4~5年。美国有报道在一次风疹大流行期中出生的4005例新生儿经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证明先天性风疹>2%(当地平时新生儿中只有01%为先天性风疹)。此4005例中68%为亚临床型,在新生儿时期无畸形或缺陷症状,但期71%在生后头5年内的随访中,在不同时期陆续出现各种不同的上述先天性风疹症状。可见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是风疹病毒感染的严重后果。我国近年也有报道在835例早孕妇女中,查出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占144%,其中胎儿血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占孕妇感染的625%。

411 并发症

风疹一般症状多轻,并发症少。仅少数病人可并发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或心肌炎、胰腺炎、肝炎、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等。较重者有下述几种:

4111 脑炎

少见,发病率为1∶6000,主要见于小儿。一般发生于出疹后1~7天,有头痛、嗜睡、呕吐、复视、颈部强直、昏迷、惊厥、共济失调、肢体瘫痪等。脑脊液的改变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病程比较短,多数患者于3~7天后自愈,少数可留后遗症。也可有慢性进行性全脑炎。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于1993年风疹流行高峰时收住院的风疹患儿中86%并发脑炎,有7例重症昏迷,病程虽然较长但经治疗均痊愈。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112 心肌炎

患者诉胸闷、心悸、头晕、萎软,心电图及心酶谱均有改变。多于1或2周内恢复。可与脑炎等其他并发症同时存在。

4113 关节炎

主要见于成年人,特别是妇女患者,我国已有儿童风疹性关节炎的报道,发生原理尚未完全明确,多系病毒直接侵袭关节腔或免疫反应所致。出疹期间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红、肿、痛,关节腔积液内含单核细胞。有时数个关节相继肿痛,类似风湿性多发性关节炎,但多数能在2~30天内自行消失。

4114 出血倾向

少见。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常在出疹后突然出血,出现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呕血、便血、血尿,多数在1~2周内自行缓解,少数病人颅内出血可引起死亡。

其他可有肝、肾功能异常。

412 实验室检查 4121 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4122 快速诊断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查咽拭子涂片剥脱细胞中风疹病毒抗病毒抗体,其诊断价值尚需进一步观察。

4123 病毒分离

一般风疹患者取鼻咽分泌物,先天性风疹患者取尿、脑脊液、血液、骨髓等培养于RK13、非洲绿猴肾异倍体细胞系(vero cells)或正常兔角膜异倍体细胞系(SIRC cells)等传代细胞,可分离出风疹病毒,再用免疫荧光法鉴定。

4124 血清抗体测定

如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免疫荧光,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为阳性。其中以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最常用,因其具有快速、简便、可靠的优点,此抗体在出疹时即出现,1~2周迅速上升,4~12个月后降至开始时的水平,并可维持终身。用以测风疹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局部分泌型IgA抗体于鼻咽部分泌物可查得,有助诊断。也有用斑点杂交法检测风疹病毒RNA。风疹视网膜炎往往为诊断先天性风疹的重要甚至惟一的体征。视网膜上常出现棕褐或黑褐色的大小不一的点状或斑纹状色素斑点,重症患者除斑点粗大外并伴有**晶状体。视网膜血管常较正常窄细。

413 辅助检查

并发心肌炎的患者心电图及心酶谱均有改变。

414 诊断

典型的风疹病人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如前驱期短,上呼吸道炎症,低热、特殊斑丘疹,耳后、枕部淋巴结肿痛等,但在流行期间不典型病人和隐型感染患者远较典型病人为多,对这类病人必须做病毒分离或血清抗体测定,方可以确定诊断。特异性IgM抗体有诊断价值。此IgM抗体于发病4~8周后消失,只留有IgG抗体。

妊娠期怀疑感染风疹的妇女所生婴儿,不论有无症状、体征,均应作风疹病毒分离和测定IgM抗体,阳性者即可诊断为先天性风疹。先天性风疹时特异性IgM抗体与自然感染者不同,胎儿16周龄时,即有他自己的特异的IgM,出生后6个月内持续升高,此后渐下降,但一岁内均可测得。自母体来的IgG抗体生后数月时即下降而婴儿自身的IgG风疹抗体同时持续上升。

风疹视网膜炎往往为诊断先天性风疹的重要甚至唯一的体征。视网膜上常出现棕褐或黑褐色的大小不一的点状或斑纹状色素斑点,重症患者除斑点相大外并伴有**晶状体。视网膜血管常较正常窄细。

415 鉴别诊断

风疹患者的皮疹形态介于麻疹与猩红热之间,因此应着重对此三种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此外,风疹尚需与幼儿急疹、药物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A组中2、4、9、16型及B组中1、3、5型,埃可病毒4、9、16型感染相鉴别(参见麻疹章)。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还需与宫内感染的弓形体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相鉴别。此三种胎内感染与先天性风疹有相类似的症状。

416 治疗措施 4161 一般疗法及对症疗法

风疹病人一般症状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症状较显著者,应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高热、头痛、咳嗽、结膜炎者可予对症处理。

4162 并发症治疗

脑炎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者,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原则治疗。出血倾向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输新鲜全血。

4163 先天性风疹

自幼即应有良好的护理、教养,医护人员应与病儿父母、托儿所保育员,学校教师密切配合,共同观察病儿生长发育情况,测听力,矫治畸形,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等。帮助学习生活知识,培养劳动能力,以便使其克服先天缺陷。

4164 药物治疗

除对症治疗外,干扰素、病毒唑等似有助于减轻病情。

417 预后

风疹预后良好。并发脑膜炎、血小板减少所致颅内出血引起死亡者仅属偶见。但妊娠初3个月内的妇女患见疹,其胎儿可发生先天性风疹,引起死产、早产及各种先天性畸形,预后严重,故必须重视孕妇的预防措施。

418 预防

因本病症状多轻,一般预后良好,故似不需要特别预防,但先天性风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产或多种先天畸形,因此预防应着重在先天性风疹。

4181 隔离检疫

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但本病症状轻微,隐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离。一般接触者可不进行检疫,但妊娠期、特别妊娠早期的妇女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病人。

4182 自动免疫

国际上经过十余年来广泛应用风疹减毒疫苗,均证明为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95%以上,接种后仅个别有短期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肿痛等反应,免疫后抗体持久性大多可维持在7年以上。接种对象方面不同国家尚不统一,例如美国主张1岁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中的儿童为主要免疫对象,因为小儿风疹发病率最多,且可传播给孕妇等成人。青春期及成年妇女也应接种,先天性风疹已明显减少。尽管目前关于风疹疫苗病毒株对人体、胎儿的影响了解得不够,但活疫苗的弱病毒确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孕妇不宜接受此类活疫苗。风疹早已与麻疹、腮腺炎疫苗联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也已制成风疹减毒活疫苗,有的地方已开始使用并将逐步纳入计划免疫执行,重点免疫对象中包括婚前育龄妇女,含高中、初中毕业班女生。

免疫球蛋白预防风疹的效果至今尚不肯定。

5

一、思考应用

(一)思考

1、人长了大麻风等皮肤病由谁来检查诊断病症?

2、癣与大麻风的诊断的情况怎样?怎样处理?3/8

3、白疖子与大麻风的症状怎样分别和处理?9/17

4、疮与大麻风的病症怎样分别和处理?18/23

5、火毒与大麻风的症状和处理方法怎样?24/28

6、头疥和与大麻风的症状怎样分辨和处理?29/37

7、怎样分别大麻风的洁净与否?长大麻风的人要怎样生活?38/46

8、染了大麻风的衣物要怎样处理?

(二)应用:

利未记13章记载大麻风的疾病和处理方法可知这种病是传染性的疾病吗?为什么

二、读经大纲

《有关皮肤病的条例》

利未记13章

(一)、人的不洁净1/46

1负责——祭司

2病症

1)皮肤病症1/8

2)大麻风症9/17

3)长疮病症10/23

4)火毒病症24/28

5)头疥病症29/37

6)白斑病症38/39

7)头秃病症40/44

3本人45/46

1)撕裂衣服

2)蓬头散发

3)蒙上嘴唇

4)喊“不洁净了”

5)独居营外

(二)、物的不洁净47/59

1衣物要焚烧47/52

2衣物要洁净53/59

1)洗了还在焚烧53/55

2)洗了不在洁净56/59

三、思考解答

1、人长了大麻风等皮肤病由谁来检查诊断病症?

答:就要将他带到祭司亚伦或亚伦作祭司的一个子孙面前,祭司要察看肉皮上的灾病。

2、癣与大麻风的诊断的情况怎样?怎样处理?3/8

答:①若灾病发暗,而且没有在皮上发散,祭司要定他为洁净,原来是癣,祭司要察看,癣若在皮上发散,就要定他为不洁净,是大麻疯。

②对于明显的麻风病人,祭司就定他为不洁净。

对于可疑的麻风病人,祭司要将他关锁七天,然后观察他作鉴定。

3、白疖子与大麻风的症状怎样分别和处理?9/17

答:皮肤上若长了白芥,使毛变白,在长白芥之处有了红於肉这是肉皮上的旧大麻疯。祭司要定他为不洁净。红肉若复原,又变白了他乃洁净。

4、疮与大麻风的病症怎样分别和处理?18/23

答:人若在皮肉上长了疮,却治好了, 在长疮之处又起了白疖,或是白中带红的火斑,就要给祭司检查。 祭司要检查,若灾病现象已深入皮肤内,其上的毛也变白了,祭司就要宣布他为不洁净,有麻风的灾病生在疮中。 祭司若察看,其上没有白毛,也没洼于皮,乃是发暗,就要关锁七天,若在皮上发散开了,祭司就要定他为不洁净,是灾病。

火斑若在原处止住,没有发散,便是疮的痕迹,祭司就要定他为洁净。

5、火毒与大麻风的症状和处理方法怎样?24/28

答:①人皮肉上若起了火毒,火毒的於肉成了火斑,或是白中带红的,,或是全白, 祭司就要检查,火斑中的毛若变白了,现象又深于皮,是大麻风在火毒中发出;祭司就要宣布他为不洁净,是大麻风的灾病。

②若火斑中没有白毛,也没有洼于皮乃是发暗,就要将他关锁七天,祭司要察看,火斑若在皮上发散了,就要定他为不洁净,是大麻疯的灾病,火斑若在原处止住,没有在皮上发散,乃是火毒,祭司要定他为洁净,不过是火毒。 

6、头疥和与大麻风的症状怎样分辨和处理?29/37

①祭司就要察看,这灾病现象若深于皮,期间有细黄毛,就要定他为不洁净,这是头芥,是头上或胡须上的大麻疯。

②若现象不明显就要关锁七天,祭司要关察,若头芥在皮上发散,就定为不洁净。若头芥已经止住,期间也长了黑毛,头芥已经痊愈,就定他为洁净。

7、怎样分别大麻风的洁净与否?长大麻风的人要怎样生活?38/46

答:①无论男女,皮肉上若起了火斑,就是白火斑,祭司就要察看他们肉皮上的火斑若白中带黑,这是皮上发出的白癣。

四、应用解答

应用一:

利未记13章记载大麻风的疾病和处理方法可知这种病是传染性的病妈?为什么?

答:是传染性的病。

因为长大麻风病的人要撕裂衣服,也要蓬头散发,蒙着上唇,喊叫说不洁净了!并要独居营外。

应用二:

利未记13章记载,大麻风的疾病和处理方法可知,这种病是传染性的疾病吗?为什么?

知道是传染性的疾病,因为经祭司查看,这种病会发散,确实是大麻风的就要定他为不洁净,就要使他独居营外与人隔离,走到哪里都要喊不洁净了。连衣服都会沾染大麻风的灾病。

鱼鳞病俗称(蛇皮癣),是一种遗传性皮肤角化障碍性疾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蛇身”、“蛇皮”,“蛇胎”等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蛇身候记载:“蛇身者谓人皮肤上如蛇皮而有鳞甲,世谓之蛇身也”。又如蛇皮候记载:“蛇皮者,由风邪客于腠理也,人股理受于风,则闭密,使血气涩浊,不能荣润,皮肤斑利,其状如蛇鳞,世呼蛇体也,亦谓之蛇皮也”。70%属遗传,多于儿童时发病,好发部位四肢躯干仰面,皮肤干燥、粗糙,皮屑边缘略翘起,形似鱼鳞,状似蛇皮,或汗毛孔有颗粒物堵塞,长不出汗毛,重者皮肤呈灰褐色鳞屑和深重斑纹,随着年龄增长波及全身,无自觉症状。本病特点是冬重夏轻。 依遗传方式不同而分为: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鱼鳞病: ① 常见。常于生后数月开始发病,病情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症状冬重夏轻。 ② 基本特点:皮肤干燥、疹色为黄褐色或污褐色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边缘翘起,中央紧贴于皮肤,细小或糠状。 ③ 皮疹主要发生于四肢伸侧,其次为背部,头部可有轻度鳞屑,重者可波及全身,但腋窝、臀皱折部位常不波及,手背可有毛囊角化性损害。 ④ 多数患者因全身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致使皮肤干燥少汗,患者因此感到不适。 2.性联遗传性寻常鱼鳞病 1)少见。属性联隐性遗传,仅发生于男性(女子为携带者),出生后不久发病。 2)皮疹分布广泛,屈侧和皱折部位亦可累及,腹部较背部为重,皮疹鳞屑较大而明显,可波及肘窝、腋下、脶窝。 3)眼裂隙镜检查,男、女均可见到在角膜后壁或弹性层膜上具有多数小的混浊点。 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过去称为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此病出生时即有皮肤增厚如角质样,有铠甲样鳞屑覆盖整个身体。出生后脱屑留有粗糙的潮湿面,可见松弛性大疱。其上再度形成鳞屑。四肢屈侧和皱襞部腹股沟、腕,腋和肘部有灰色厚的或疣状鳞屑,局部呈疣状损害,所以又称豪猪状鱼鳞病。 4.层板状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过去称为无大疱的鱼鳞病样红皮病,可分轻重二型。 1)重型者为丑胎多数为死胎或产后死亡。 2)轻型者即所谓层板状鱼鳞病,出生后即发病,外被的角质层较薄如火棉胶状角质层脱离后,皮肤呈红色并有脱屑。 5.局限性线状鱼鳞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层板状鱼鳞病的一种变异。 鱼鳞病久治不愈给患者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表及心身健康甚至遗传下一代,多年来困扰着人类的这一顽疾。 鱼鳞病的发病是由于遗传原因导致体内热、血毒形成某种物质代谢障碍,这种代谢遗留物不易从肾脏排泄,却与皮肤有较强的亲和力,由于这种代谢遗留物的熔点和溶解受气温、湿度的影响很大,夏季皮肤水分充足,气温高,这种物质处于液化和溶解状态,因此对皮肤的损害相对较轻。但是一进入秋天,气温降低,气候干燥,该物质一经分泌到皮肤表层就迅速凝固,并且皮肤水分减少,无法有效溶解该物质,因此它就凝结,沉积于皮肤角质层,所以会出冬重得夏轻的症状,其结果一方面对皮肤产生损害,使皮肤角化速度大大加快产生大量的鳞屑;另一方面堵塞了毛囊和汗腺导管,导致皮脂腺、汗腺分泌障碍,最终使皮肤失去滋润,变得异常干燥。由于全身皮脂腺、汗腺的分布差异以及每个人体质的不同,分别从皮脂腺,汗腺上分泌代谢遗留物的多少也不一。因此不同类型的鱼鳞病患者在临床上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他们依据不同类型的鱼鳞病采取辩证施治的原则,研制出“鱼鳞清”系列药物。该药以祛屑生新、荣肌润肤、改善血液微循环系统,强化皮肤新陈代谢,调节人体自生免疫机能,经临床验证,已为全国各地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 饮食注意 饮食因素对本病影响不是主要方面,但有些患者因饮食不当而诱发或加重,因此患者应对自已日常饮食与病情发展的关系进行观察,发现可疑食品或食物当停用,一般需要注意的食物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蒜、葱、菲菜、辣椒等;动物蛋白类如鱼虾、羊肉、鸡肉、牛肉等;其他如香菜、香椿、芹菜、蘑菇等。 鱼鳞病的治疗方法 鱼鳞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但是患者若能加强皮肤护理,再结合药物治疗,可使症状获一定好转。 首先应加强皮肤护理,冬季气候干燥时,皮肤失水相对增加,皮损即加重。因此,冬季是护理的重点,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奶油、白薯、鱼肝油、绿叶素及猪肝等。冬季洗澡不宜过勤,肥皂不宜使用过多,洗澡后要搽用护肤油脂,可保护皮肤柔润,使鳞屑减少,并保持适当的水分和足够的营养成分。另外,还应注意衣着保暖,避免风寒刺激皮肤;忌食辛辣刺激。这样可使患者舒适,病情缓解,达到预防作用。 其次在上述护理下,病情仍比较严重,考虑用药治疗: (1)西医治疗 ①内服法: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30万u或维生素A酸,每日1mg/kg/日。但长期服用可出现骨质脱钙,脱发和其他中毒症状。 ②外治法:外用10%尿素脂,01%维生素A酸霜或20%鱼肝油软膏等,对缓和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有一定疗效。 (2)中医治疗 ①内服法:血虚风燥证 无家族史,幼年发病,皮肤干燥,体质素虚者,服十全大补丸配苍术膏;瘀血阻滞证 有家族史,自幼发病,皮肤干燥、粗糙,皲裂,两目黯黑者,服血府逐瘀口服液。 ②外治法:血虚风燥证可用杏仁60g,研碎煎汤外洗,然后将胡桃90g,乳汁10g,捣烂和成膏外用;瘀血阻滞证可用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煎汤外洗,然后外搽当归膏(当归20g,香油50g,黄蜡6g,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去渣令温,加入黄蜡成膏)。

中医典籍中记载的皮肤名目繁多,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疕”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的皮肤病有几十种,如“痤”、“疡”、“”、“痈”等。汉代张仲景对“狐惑病”(类似白塞氏综合症),有详细的描述。中医皮肤病非常复杂,在此只能介绍几种可选用八宝五胆药墨治疗的皮肤病,仅供参考。

八宝五胆药墨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可用于许多皮肤病,如病毒性皮肤病,球菌、杆菌感染所致皮肤病、荨麻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神经障碍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血管性皮肤病,皮肤病分类性很复杂,关键看是否符合中医辩证的有关指征。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

银屑病祖国医学文献中最初称为“白疕”、“干癣”。银屑病的病名是1966年确定的,此前叫“牛皮癣”。叫“牛皮癣”是不科学的,西医学认为“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中医学也有“牛皮癣”,那是指神经性皮炎。银屑病分为寻常型银屑病、特殊型银屑病(关节型、脓疱型、红皮型)。

中医学认为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为:血分燥热,血燥风毒,血虚血瘀。辩证论治时,有风热证、血热证、血瘀证、血虚证、血燥证、湿热证、湿热蕴毒证、毒热伤营证。寻常型银屑病、特殊型银屑病,在皮损特性和自觉症状,发病部位,皮损形态上都不同。银屑病在临床上表现比较复杂,呈多种“证”,现介绍常见的几种:

1、血热证:见于急性、进行期银屑病。皮疹发展快,色潮红,皮疹呈点滴状。有腊滴现象(表层剥离呈腊滴状),薄膜现象(鳞屑剥离后露出淡红半透明薄膜),筛状出血点,同形现象。瘙痒明显。易怒、口干舌燥,咽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2、血燥证:见于静止期,缓解期。原皮疹部分消退,有明显浸湿,全身症状不明显。

3、血瘀证:病程较长,久治不愈,皮损肥厚浸润,鳞屑厚,遮盖红斑、痒重。

4、湿热证:皮损有糜烂、呈湿疹样,发于腋、腘、乳、会阴等处。鳞屑薄,粘腻。

5、热毒证:有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咽痛,不适、口干口苦,便秘溲赤,皮损呈泛发性点滴状或融合成片。

6、脓毒证:相当于脓疱型银屑病,出现栗粒状脓疱,病情呈周期性复发。脓疱聚集,伴发热口干。证属湿热蕴久,兼感毒邪。入于营血,毒热炽盛,气血两燔。

八宝五胆药墨在搜毒、化毒、解毒、排毒、熄风清热、凉血、方面有良好效果,同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多种银屑病,尤其对因血热,血瘀,血燥,湿热蕴毒,毒热伤营而引起的银屑病效果明显。由于个体体质差异,病情差异,在八宝五胆药墨治疗时,可以针对不同情况,辅之以其它药物。如脾虚邪恋者,可以辅之以健脾除湿之药;肝肾不足者,要补益肝肾等等;此不一一赘述。总之,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耐心治疗。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顽癣”、“干癣”、“钮扣风”、“摄领疮”、“牛皮癣”,其皮损“状如牛领之革”,或为椭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越抓越痒,并逐渐皮革化。其病因为湿热风毒客于肌肤腠理;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火与外感风湿搏于肌肤;或忧思伤脾,过食辛辣、饮酒、吃海鲜,运化失调,内生湿热与风邪留滞肌肤;反复发作,气阴两伤,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其濡养,导致皮肤苔藓样病变。八宝五胆药墨中,五胆清肝胆湿热,清热利湿,羚羊角、水牛角、牛黄、珍珠平肝熄火,凉血解毒,并清肝火,心火,祛风润燥。治疗神经性皮炎多效。

带状疱疹(蛇串疮)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症状为皮肤上出现簇集性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系病毒侵犯末梢神经所致),与中医文献记载的“缠腰火丹”“蛇串疮”“缠腰龙”相似。其病因病机为:

1、感染毒邪或湿热毒盛,气血凝滞。

2、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毒外侵肌肤。

3、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热搏于肌肤。

八宝五胆药墨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之功,可抑制病毒复制,另有活血化瘀、止痛,清热除湿毒的作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奇特。尤其带状疱疹未破之时,外以药墨涂抹,止痛迅速,可使炎症消退,阻止病毒对神经纤维的损害。

湿疹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相当于中医学的湿疮。中医学有许多病名指的是湿疹:如《诸病源候论》云:“浸*疮,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其它典籍所载的“旋耳疮”“四弯风”“乳头风”“脐疮”“绣球风”等,指的就是不同部位的湿疹。急性湿疹,皮疹呈多形性。可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有点状糜烂,流黄水。干燥后结成点状、透明、略黄的痂片。亚急性湿疹以丘疹、结痂为主,伴有丘疱疹和小水疱。

慢性湿疹,因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成。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瘙痒,反复发作甚或数月数年不愈。湿疹多发于耳部、乳房、脐部、阴囊、女阴部、肛门、 掴窝、手部。

湿疹的病因为过敏体质、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成。有的因肝胆湿热,复感外邪、湿热互结。有的为脾失健运,湿邪蕴阻肌肤;有的为湿热夹带风邪,侵袭皮毛腠理,有的为久病伤阴,阴血亏损,生风生燥,肌肤失其所养,有的为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血瘀与湿热纠结于肌肤发病。

湿疹中的血热证,湿热证,血燥证,血虚风燥用八宝五胆药墨都十分有效。水牛角、羚羊角及五胆清热、凉血、解毒,特别肝胆湿热,羚羊角、水牛角,功效卓著,五胆苦能燥湿,湿疹皮肤淌黄水者,用之见效迅速。八宝五胆药墨能活血化瘀,疏风止痒,对皮肤肥厚的湿疹也常能收到显效。湿疹丘疹溃烂、流黄水者,八宝五胆药墨只宜内服,不宜外用。可用马齿苋、黄柏、苦参煎水洗患处。

另外八宝五胆药墨对玫瑰糠疹,毛发红糠疹,过敏性紫癜,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结节性红斑,都有较好疗效。须要注意的是要在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上予以治疗。

回答者:蔚蓝★雨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31 19:12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真的十分感谢你!看起来象是很有疗效哦!

我们会试一试的!

其他回答共 3 条

有点像牛皮癣

牛皮癣在现代医学称为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升高趋势。据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黄种人,黑种人次之。如美国近年来的调查,其发病率为26%,患者多达600-700万人,远远高于中国。因该病顽固难治,仍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近年来召开的全国银屑病防治协作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是防治银屑病的方向,西医抗癌药和激素类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

一、银屑病(牛皮癣)分型与临床特征

临床一般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与红皮病型四种类型。

(一)寻常型牛皮癣(银屑病)牛皮癣图谱

寻常型牛皮癣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类型。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后逐渐扩大或相互融合,形成边界清楚的斑片,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后显露光滑的薄膜,再刮后可出现多个细小出血点。上述鳞屑,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该病的三大临床特征。该病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膝、肘关节伸侧和头部,少数病人的指(趾)甲呈点状(顶针状)凹陷。临床上有急性进展期、静止期和消退期。

进展期:特点为皮疹多呈点滴状,色泽鲜红而发展迅速,鳞屑较多,易脱落,多有瘙痒感觉。正常皮肤如受到外伤等刺激后,可继发为牛皮癣皮损,医学称之为同形反应。

静止期:病情保持于静止阶段,无新疹出现,旧疹也不见消退。

退行期:皮疹缩小,逐渐消失。皮疹消退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或沉着斑。

(二)脓疱型牛皮癣(银屑病),分为泛发性、限局性两型。

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少见。本型发病急剧,有全身不适并伴有弛张性高热等全身症状及白细胞增多。皮损初发为急性炎性红斑,表面有多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黄白色无菌浅在性小脓疱。脓疱可扩大融合形成“脓糊”状。常累及广大皮面,甚至可扩延全身。其病原因多与寻常性银屑病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剂后,骤然停药而发病,或与感染、药物刺激有关。本病病情较重,常呈周期性复发,预后较差。

2.局限性脓疱牛皮癣(银屑病),又称掌跖脓疱病,多限于掌跖,常在大小鱼际或足跖部成批发生多数淡**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疱,基底潮红。约经1~2周脓疱破裂,结痂,脱屑。以后又在鳞屑下出现小脓疱,时轻时重。自觉痒或疼痛。可累及指甲,呈混浊肥厚,有嵴状隆起。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常可见有银屑病皮损。亦有先发于掌跖,经多次反复发作后转变为泛发性者。

3 肢端脓疱病是银屑病的少见类型,其特点是好发于手指和脚趾的远端,肢端脓疱病经常继发于局部皮肤的外伤和感染。患者有疼痛感和功能障碍,指趾甲可以出现变形,在严重病例有骨质破坏。对这种类型银屑病的治疗一直较为棘手,煤焦油制剂、口服视黄醛等药物有时候对肢端脓疱病有效。

(三)关节病型牛皮癣(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性关节炎,常继发于寻常型牛皮癣或牛皮癣多次反复恶化后,亦可先出现关节症状或与脓疱性牛皮癣及红皮病性牛皮癣并发。关节症状与牛皮癣皮损有平行关系,本病多见于男性。临床主要特征为有银屑病史或与牛皮癣并发的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累及远心端小关节,伴有指(趾)甲损害,类风湿因子阴性。此外,可参考X线检查所见。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后者多侵犯近心端小关节,但不伴发牛皮癣,类风湿因子阳性。 本病可长期迁延,治疗较为困难。

(四)红皮病型牛皮癣(银屑病),多因寻常性牛皮癣急性进行期应用刺激性较强药物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停药或减量方法不当所致。此外,脓疱性牛皮癣在脓疱消退过程中,亦可出现红皮病。本病约占牛皮癣的1%。

初起时在原有银屑病皮损部位出现潮红,迅速扩延成大片,最后全身呈现弥漫性潮红浸润,在弥漫性潮红浸润中,常有片状正常“皮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常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不适等。应与由其他原因(如药疹、毛发红糠疹等)引起的红皮病鉴别,后者无牛皮癣史。牛皮癣图谱

二、牛皮癣(银屑病)的发病原因与机理的最新研究

牛皮癣的发病原因目前有遗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刺激,外伤感染等多方面的学说,但至今尚无明确定论。临床上以往多以白血宁,乙亚胺,乙双吗啉,环磷酰胺等细胞毒类抗癌药,以及地塞米松,强的松,倍他米松和进口针剂康宁克通等激素类药物治疗。因以上药物及其配制的各种制剂,,对机体肝,肾和免疫功能有严重损坏作用;部分患者用后虽有一定的短期效果,但停药后病情反跳加重恶化的毒副作用,已使不少患者深受其害。在近年来召开的全国银屑病防治协作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是防治牛皮癣(银屑病)的方向,西医抗癌药和激素类药物有严重毒副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

我们通过二十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分析大量的临床资料,认为牛皮癣的发病是由先天易感基因,在机体气血平衡失调,外界环境气候,风湿寒热,精神刺激,外伤感染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引起的血热,血燥与表皮细胞过度增生性病变。久病伤肾,久病多瘀,加之治疗过程中反复不当的应用白血宁,乙亚胺,乙双吗啉等细胞毒类抗癌药与激素类药物;又致病情趋向顽固恶化难治愈。

三、中药银屑康治疗(牛皮癣)的研制与作用机理

根据我们以上的见解,我们以补肾养血治本,清热凉血,化瘀解毒治标,重在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平衡的中医理论为基础,选择经现代药理研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改善血液微循环,抑制上皮细胞过度增生的中草药配成的“银屑康”“平屑汤”系列,治疗牛皮癣(银屑病)收到独特疗效。1990年 ,以中国中西结合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秦万章教授为首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该研究与当今较好的西药乙双吗啉及中药克银方对照,有疗效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和经得起疗效重复等优越之处”。该研究在1998年(建国后40年间)全国中医治疗牛皮癣(银屑病)秘方评选中名列第一,入编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教授主编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银屑病篇,《平屑方治疗银屑病(牛皮癣)临床观察研究》课题,1991年荣获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1993年获中国爱迪生杯金奖,1996年获国际中医药优秀成果奖,1998年获卫生部医促会验证推荐证书,1999年获世界传统卫生组织(WTHO)圣塔妮卡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列为2000年世界传统卫生组织两百项国际性推广成果。并收入《世界名医文献库》。该项研究成果在2002年(北京)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上,再次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中国卫生信息报〉,〈香港信报〉,〈世界信息报〉等多家新闻机构做过报道。

四、银屑康服用方法

银屑康系纯中草药精制提取制制成浓缩颗粒冲服剂,该药每晚睡前一次冲服,具有服用方便,治疗作用缓和,常期服用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应用该药治疗30--6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患者在3周内见效。初发病患者多在1—2个疗程内痊愈,患病时间长,病情较为严重,且又反复不当的应用过细胞毒类或激素药治疗,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受到一定损害的患者,其见效与治愈的时间要延长,一般需要3个月以上痊愈,为防止复发,对愈后患者还要坚持服一疗程的药做巩固治疗。对脓疱型、关节病型与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在服用银屑康的同时,根据临床辩证可再配合汤剂治疗。

典型病例

例一:苏怀山,男,聊城市梁水镇季庄农民,15年前全身患银屑病(牛皮癣)久治不愈,1984年服用“银屑康”2疗程痊愈,随访15年未复发。

例二:王金生,男,41岁,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矿工人,15年前因出汗后突受雨淋而至全身起红色小丘疹,瘙痒脱白屑,并逐渐扩大成片。先后经白血宁,乙双吗啉等内服和外用药治疗时轻时重。二个月前又因精神刺激和感冒,使皮损加重,皮疹基底鲜红,覆盖鳞屑层层。1982年2月7日服用“银屑康”治疗3周,皮疹变薄,色泽变淡,继用30天,大部恢复正常,继续服用30天痊愈,随访9年未复发。

例三:项俊峰,山东省汶上县退休干部,10年因出汗受风全身患银屑病,由于反复应用亚胺,双吗啉等细胞毒类药,而诱发了右肺支气管鳞癌,虽经手术切除,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又致牛皮癣遍布全身,1987年9月来诊时,身体非常虚弱,白细胞下降至3300mm3。经“银屑康”治疗3个月痊愈,随访10年未复发。

例四:吉林省长白山林管局的周某患牛皮癣20余年,害得他与妻子分居多年,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1987年他从《大众日报》看了《治牛皮癣的吴梦平》新闻报道后,求治3个月痊愈,随访10年未复发。

例五:香港刘风霞女士,全身患牛皮癣15年,历经美国,日本等多家医院治疗收效不佳,1988年她从《银屑病通报》看了吴梦平发表的论文后,求治3个疗程痊愈,随访10年未复发。

在1998年卫生部中国医促会信誉度调查委员会,对我所治疗的银屑病(牛皮癣)病例进行的远期疗效随访调查中,辽宁省鞍山钢铁厂的李国光、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煤矿的孙全才、河南省南乐县千口镇西村的于焕玲、济南市大桥镇政府的王德祥和历城区姚墙镇陈庄的陈延水、济南汽车总厂的高玉兴、莘县王庄集退休教师王守身和余粮海村的张素英、聊城市梁水镇季庄村的苏杯山等数百名患者,经应用中药银屑康治愈后,至今已15年以上没有复发。因此而获得中国医促会信誉度调查委员会颁发的验证推荐证书。

五、银屑病(牛皮癣)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因该病病因复杂,患者除坚持正确的治疗外,还应避免对病情的不利刺激,这对预防复发和恢复痊愈也较为重要。患者应做到:一,注意气候变化,避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二,忌口适当,勿食辛辣鱼虾,海鲜等过敏腥发物。三,洗浴时切忌水温过高或过低,一般以30—37度为宜。四,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免受刺激,避免过度劳累。五,治疗选药适中,切忌滥用细胞毒类和激素药。急性进展期应避免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物。

注细胞毒药类药主要有白血宁,乙亚胺,乙双吗啉,环磷酰胺,轻粉,水银等。激素类药物主要有:地塞米松,强的松,倍他米松和进口针剂康宁克通—A等,以上药物对部分患者虽有短暂的近期效果,但对机体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停药后可使病情反跳加重顽固恶化。给患者彻底痊愈带来一定困难,应尽量避免应用。

1、以谷类食物为主,多样搭配

  A、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不过,牛皮癣患者越来越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对牛皮癣的预防不利。所以,牛皮癣患者应以谷类食物为主、多样搭配的饮食原则。

  B、此外,牛皮癣患者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稻米、小麦不要碾磨太精,否则谷粒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就会大部分流失到糠麸之中。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A、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食物,在保持牛皮癣患者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癌症发生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蔬菜的种类繁多,营养价值营很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叶酸、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等。

  C、水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酸、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红**水果也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如鲜枣、柑橘、柿子和杏等。

  D、薯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但近年来牛皮癣患者吃薯类较少,应当多吃些薯类,补充这方面营养。

这是“牛皮癣”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性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好发于四肢伸侧、头皮和背部,严重皮损可泛发全身,并可出现高热、脓疱、红皮病样改变以及全身大小关节病变。    

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白疕”、“风”、“蛇虱”相类似。如。《医宗金鉴》记载:“此证俗名蛇虱,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又如。外科证治全书〃白疕(一名风)记载:“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坼裂血出痛楚”。

红药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红药膏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