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应万效膏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神应万效膏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膏药方集》引《外科活人定本》 21 方名 22 神应万效膏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神应万效膏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2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神应万效膏 1 拼音

shén yìng wàn xiào gāo

2 《膏药方集》引《外科活人定本》 21 方名

神应万效膏

22 神应万效膏的别名

神应万灵膏

23 组成

香附子、石楠藤、草乌、乌药、苦参、五加皮、白蒺藜、枳壳、槟榔、独活、京三棱、白鲜皮、羌活、牛膝、川芎、风尾草、海桐皮、桔梗、防风、莪术、青风藤、血见愁、归尾、大黄、玄参、蒲公英、雷公藤、黄芩、连翘、丹参、皂角刺、苍耳子、苍术、乌头、松节、黄药子、羊蹄根、茄根、荸荠、白及、土牛膝、忍冬藤、天花粉、桑白皮、白蔹、威灵仙、天南星、玄胡索、芫花、射干、紫背天葵、红芽大戟、金银花、穿山甲、官桂、杏仁、桃仁、蓖麻子、香白芷、藁本、郁金、蛇蜕、五灵脂、青木香、自然铜、蜈蚣、虾蟆、马蹄细辛。

24 主治

一切风气肿毒诸病。

25 神应万效膏的用法用量

摊贴患处,用时先以姜、盐擦热皮肤,贴上膏药,再以热瓦熨之。

26 制备方法

前药52味计5斤为片,入香油12斤,浸1夜方熬煎,以槐柳桃枝搅动,煎至焦枯,捞出滓,再熬,滴水不散,方入后16味药,慢火煎焦去滓滤净,再入锅煎油1炷香,入黄丹5斤,无名异1斤,蛇含石8两,俱为细末,徐徐添入搅之,滴水成珠,摊纸不渗为度,取放地上,半热入麝香5钱、樟脑8钱、乳香4两,搅匀,以器盛之,过3宿。

27 附注

神应万灵膏(《医学启蒙》卷三)。方中金银花后十六味用量原缺。

古籍中的神应万效膏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补录单方膏

必淆惑。不如望闻问之确也。(望为色胗通于相法极有神验小儿尤非望不可外症则一望可知闻即在于望之时问是

《普济方》:[卷三百十五膏药门]内外诸疾方

。又搅无烟。方下乳香、没药。一方无玄参、乱发。神应膏治一切疮肿伤损。汤火烧摩。风湿痛痒。用薄绢摊贴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二溃疡]膏药

药极难,于火候须耐烦看火紧慢,火猛即药中火发,千万谨成,(膏药方甚多,效无出于此。)〔垣〕热疮寒膏

《外科心法要诀》:[卷二]膏药类方

或膏贴俱可。方歌化腐紫霞膏穿毒,透脓化腐效如神,金砒潮脑螺蛳肉,粉竭麻仁巴豆仁。贝叶膏此膏贴痈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编辑外科心法要诀]膏药类方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活血散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活血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35 注意 36 摘录 4 《医学入门》卷八:活血散 41 活血散的别名 42 处方 43 制法 44 功能主治 4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46 各家论述 47 摘录 5 方出《医学入门》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活血散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活人书》卷二十一:活血散 61 活血散的别名 62 处方 63 功能主治 6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卫济宝书》卷下:活血散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症因脉治》卷四:活血散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摘录 9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活血散 91 活血散的别名 92 处方 93 制法 94 功能主治 9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96 摘录 10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活血散 101 活血散的别名 102 处方 103 制法 104 功能主治 10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06 摘录 11 《杨氏家藏方》卷一 111 方名 112 活血散的别名 113 组成 114 主治 11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16 制备方法 117 用药禁忌 12 《医方类聚》卷一九二引《施圆端效方》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功效 124 主治 12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26 制备方法 13 《活幼心书》卷下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4 《产乳备要》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46 附注 15 《外科启玄》卷十二 151 方名 152 活血散的别名 153 组成 154 主治 15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56 附注 16 《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7 《明医杂着》卷六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得效》卷十八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活血散 活血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huó xuè sǎn

2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活血散

21 处方

蝙蝠(炙干)1枚 当归(切、焙)骨碎补(去毛)桂(去粗皮)补骨脂(微炒)各15克 大黄(锉,炒)60克

22 制法

上药六味,研细过筛。

23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治损伤瘀血在内,攻注刺痛。

2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薄荷醋汤送下亦得。

2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3 《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活血散

31 处方

乳香15克 没药15克 血竭(生)15克 贝母9克羌活15克 南木香6克 厚朴9克 川乌(制)3克 草乌(制)3克 白芷(生)24克 麝香15克 紫荆皮(生)24克 生香附15克 炒小茴9克 甲珠15克 煅自然铜15克 独活15克 川断15克 虎骨15克 川芎15克 木瓜15克 上安桂(去皮)9克 当归(酒洗)24克

32 制法

上药二十三味,共研细末。

33 功能主治

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或久伤不愈。

3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一般扭、挫伤用6~15克,可视伤处大小酌量用。

35 注意

上焦有热,出现口干舌燥者忌用。

36 摘录

《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4 《医学入门》卷八:活血散

41 活血散的别名

血竭活血散

42 处方

赤芍5钱,归尾5钱,红花5钱,紫草5钱,木香2钱,血竭1钱。

43 制法

上为末。

44 功能主治

痘色淡白,或热极血焦不红活。

4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血竭活血散(《痘疹仁端录》卷十四)。《赤水玄珠》有川芎。

46 各家论述

1《痘学真传》:当归、赤芍、血竭、红花皆行血之品,紫草凉解郁毒,木香、川芎流走气血。

2《成方切用》:气贵利而不贵滞,血贵活而不贵凝。木香、川芎调其气滞,赤芍、归尾、紫草、红花、血竭理其血凝。

47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八

5 方出《医学入门》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活血散

51 处方

黄耆2两,当归2两,川芎2两,白芷2两,续断2两,鹿茸2两,黄芩2两,细辛2两,干姜2两,附子2两,芍药2两。

52 制法

上为末。

53 功能主治

枪伤,腹裂肠出者。

5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先饮酒,次服药5钱匕,日3服。

55 摘录

方出《医学入门》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6 《活人书》卷二十一:活血散

61 活血散的别名

小活血散、止痛活血散

62 处方

白芍药1钱。

63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主疹子或出不快;痘疹血虚血热,已出未尽,烦躁不宁,腹痛。

6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小活血散(《医学入门》卷八)、止痛活血散(《医方考》卷六)。

65 摘录

《活人书》卷二十一

7 《卫济宝书》卷下:活血散

71 处方

金星草5叶,川芎1分,羌活1分,人参半两,甘草2分。

72 制法

上为末。

73 功能主治

痈疡脓出不快,肢体闷痛,寒热无时,口苦舌干,不思饮食。

7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水调下,1日3次,如大肿赤疼痛,用麦冬5钱捣烂热调令清,以鹅毛刷在痛肿瘢上。

75 摘录

《卫济宝书》卷下

8 《症因脉治》卷四:活血散

81 处方

当归、白芍、熟地、川芎、苍术、黄柏、秦艽、木瓜。

82 功能主治

内伤霍乱转筋。

83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9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活血散

91 活血散的别名

芎归汤

92 处方

当归、川芎各等分。

93 制法

上为细末。

94 功能主治

痘疮出得稠密,血弱,色不润泽而干者。

9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红花汤调下。

96 摘录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10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活血散

101 活血散的别名

如圣散

102 处方

赤芍药。

103 制法

上为细末。

104 功能主治

疮疹已出不快。

10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如圣散(《普济方》卷四○三)。

106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11 《杨氏家藏方》卷一 111 方名

活血散

112 活血散的别名

小活血散

113 组成

白花蛇5两(头紧细者),草乌头10两,川乌头5两,防风2两半。

114 主治

大风疾,诸风,浑身顽麻搔痒成疮。

11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临服药时,先于食后将真大风油1钱并麝香少许,用清茶或酒调服;续将活血散每服1字,浓煎贯众汤点茶清调下。更量疾势加减服。

116 制备方法

上4味,同煮香熟为度,滤出,先去防风不用;次将白花蛇(去皮骨)炙干;次将草乌头(去皮脐,焙)取5两;又次将川乌头(去皮脐)取2两半外,别入草乌头(生,去尖)5两,又入川乌(生,去皮脐)2两半,一处为细末;再入血竭1两(别研),麝香半钱(别研),和匀。

117 用药禁忌

切忌鸡肉。

12 《医方类聚》卷一九二引《施圆端效方》 121 方名

活血散

122 组成

苦葶苈。

123 功效

活血软坚。

124 主治

恶疮死肉肿硬。

12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用好油调匀,扫死肉上。

12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3 《活幼心书》卷下 131 方名

活血散

132 组成

当归(酒洗)半两,生干地黄(酒洗)半两,川芎半两,红花半两,赤芍药半两,苏木半两,甘草3钱。

133 主治

破血伤风。

13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

14 《产乳备要》 141 方名

活血散

142 组成

当归4两,川芎4两,白芍药4两,柴胡4两,肉桂(去粗皮)2两。

143 主治

冲任气虚,经事不调,或多或少,或前或后。

14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6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稍热服。

14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46 附注

方中柴胡,《御药院方》卷十作“延胡”。

15 《外科启玄》卷十二 151 方名

活血散

152 活血散的别名

茜根活血汤

153 组成

白芍药1两,茜根5钱(酒洗)。

154 主治

痘根窠红散而不附者。

15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酒煎服之。

156 附注

茜根活血汤(《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16 《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161 方名

活血散

162 组成

当归、红花、桃仁、甘草、柴胡、大黄、生地、蒲黄。

163 主治

扑堕伤损。

16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7 《明医杂着》卷六 171 方名

活血散

172 组成

白芍药1两(酒炒),紫草茸1钱半。

173 主治

痘疹已出未尽,烦躁不宁,肚腹疼痛。

17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匙,糯米汤调下。

1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8 《得效》卷十八 181 方名

活血散

182 组成

绿豆粉。

183 主治

打扑伤损手足。

18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厚敷损处,须数遍贴满,以纸花将杉木皮1片缚定。

185 制备方法

于新铁铫内炒令真紫色,新汲水调令成稠膏。

古籍中的活血散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小儿门]附∶小儿病机

山楂、羌活。有痘出身痛,肉皴痘密者,匀气散、小活血散。惟胀贯时作痛不忌。热痒清内虚实表。诸痛为实,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三长集·痘疹诠古方]痘疹

每服一钱,或二钱,木香汤下。芎归汤(十五)亦名活血散。大能养营起痘。当归(倍用)川芎上为细末。每服

《奇效良方》:[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疮子因吐利内虚自陷者第十三

一百二十八、活血散。治是疮疹证不出,或出而迟,或出而倒靥者,皆宜服之。上用白芍药炒为细末,用温酒调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起发证治

形)加烧人屎治之。如不润泽而干者,此血弱也,用活血散加消毒饮与之。如不起发,不红活,平灰白者,此气

《医学正传》:[卷之八小儿科]痘疹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仙拈集》卷四 71 组成 72 主治 73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74 用药禁忌 8 《活人方》卷六 81 组成 82 主治 83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叶氏女科》卷二 91 组成 92 功效 93 主治 94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95 加减 10 《永类钤方》卷二十二引《集验》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104 加减 11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四妙散 1 拼音

sì miào sǎn

2 处方

威灵仙(酒浸)15克 羊角灰9克 白芥子3克 苍耳(一云苍术)45克

3 制法

上药研末。

4 功能主治

治痛风走注。

5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克,水煎去滓,用生姜1大片擂汁,入汤调服。

6 摘录

《丹溪心法》卷四

7 《仙拈集》卷四 71 组成

花粉5钱,苦参5钱,皂刺49个(炒黄),土茯苓3斤。

72 主治

疬核,不拘久近,已破或未破者。

73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共煎汤,当茶饮。

74 用药禁忌

忌牛肉。

8 《活人方》卷六 81 组成

川黄柏,茅山苍术(先以泔水润透,切片,晒干),向东桑皮(3种各分为2份,以1份用童便,以1份用酒,各浸透,晒干,炒微**),陈胆星各等分。

82 主治

湿痰,风痹,筋骨拘挛,气虚体肥,经络酸麻疼痛。

83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3钱,早、晚空心以药酒吞服。

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9 《叶氏女科》卷二 91 组成

当归2钱,川芎1钱,白术1钱(蜜炙),黄芩1钱。

92 功效

和血凉血,健脾安胎。

93 主治

胎漏。

94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食远服。

95 加减

如未效,加阿胶(炒珠)1钱。

10 《永类钤方》卷二十二引《集验》 101 组成

骨碎补、制生姜、乳香、当归。

102 主治

打破跌损内伤。

103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擂酒热服。

104 加减

接骨,加自然铜。

11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111 组成

白及半两,白蔹半两,木鳖子半两,桑螵蛸半两。

112 主治

莲花痔瘘及鸡冠痔。

113 四妙散的用法用量

上为散,汤磨乳香,调令稀稠得所,摊故帛上,贴之,次日连皮拆下,更无疮瘢。

古籍中的四妙散 《丹溪心法》:[卷四]痛风六十三

上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二十一丸,温酒送下。四妙散痛风走注。威灵仙(酒浸,五钱)羊角灰(三钱)白

《竹林女科证治》:[卷二安胎上]胎漏

。然亦不可使之多下,治宜和血凉血,健脾安胎,宜四妙散。益母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炒)川芎益母草黄芩

《金匮翼》:[卷六痹症统论]行痹

。若其他风病而未入于阴者,则固不得谓之痹症矣。四妙散治行痹走注疼痛。威灵仙(酒浸,焙干,五钱)羯羊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忌热及相反药,上下皆同。治风湿相搏,腰脚疼痛。四妙散威灵仙酒蒸五钱,羊角灰三钱,苍术一钱半,白芥子

《医学正传》:[卷之四]痛风

  《中医古籍大全》

  这是一套从网络上搜集的中医古籍大全一共699本全都是TXT格式的这样方便大家从电脑,手机,甚至是PSP上观看里面的内容从古代经典到各类医家对经典的诠释,医案的等等著作都有,同时也包括:内,外,骨,妇,儿,方剂,针灸,本草,医案等书籍,是一套很全面的医书集成可供同道们和中医爱好者们阅读学习

  说到中医古书,个人认为这才是中华传统医学的统宗!以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论为统,以两经一论为宗,以辨证论治为标,以理法方药为榜这样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中国古代医学的精髓

  当然或许有很多人会说有些古人的书籍里有许多令人质疑的东西在,可能在现代的学习和研究当中在已经被抹杀掉了,干嘛还要去看呢我想也许正是如此,中医也才这么磕磕绊绊的发展到了今天,也正是因为人们在对中医理论不断的质疑与研究,中医学才取得了十分辉煌,丰硕的成果我们看古书不仅仅是学习历代医家的精彩论述,更要学习他们那种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治学态度相对于今人对于学习中医学的态度,或者一些所谓"名家",学术上的沽名钓誉者,深感悲忧不知道照这样下去,中华医学在当今的混乱环境下还能走多久

  在此,希望各位同道以及中医爱好者们积极努力,学好中医理论,可以更好的在应用临床上,发挥出中医学应有的疗效,以修身利人!

  注意:如果直接用"记事本打开txt文档会出现排版错误或者乱码请用写字板,WORD,WPS或者其他txt阅读软件打开在手机和PSP中一切正常

  特别是584-《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著。集《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之精华。此书辩症精准,用药简单,而又大胆,突破了传统中医书籍的只有药方,而没有实例病案,方便读者可对症而用药。

  现代中医师有高达70%受此书深远影响。

  张锡纯中国医学家。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寿甫。河北盐山人,是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目录:

  000-神农本草经txt

  001-吴普本草txt

  002-本草经集注txt

  003-新修本草txt

  004-食疗本草txt

  005-海药本草txt

  006-本草图经txt

  007-本草衍义txt

  008-汤液本草txt

  009-饮膳正要txt

  010-滇南本草txt

  011-本草品汇精要txt

  012-本草蒙筌txt

  013-本草纲目txt

  014-本草乘雅半偈txt

  015-本草征要txt

  016-本草易读txt

  017-本草新编txt

  018-本草备要txt

  019-本经逢原txt

  020-本草经解txt

  021-本草从新txt

  022-神农本草经百种录txt

  023-本草纲目拾遗txt

  024-本草崇原txt

  025-本草求真txt

  026-神农本草经读txt

  027-本草述钩元txt

  028-食鉴本草txt

  029-本草思辨录txt

  030-本草纲目别名录txt

  031-本草便读txt

  032-本草撮要txt

  033-本草问答txt

  034-神农本草经赞txt

  035-本草择要纲目txt

  036-得配本草txt

  037-本草害利txt

  038-本草分经txt

  039-雷公炮炙论txt

  040-炮炙全书txt

  041-炮炙大法txt

  042-雷公炮制药性解txt

  043-濒湖炮炙法txt

  044-要药分剂txt

  045-珍珠囊补遗药性赋txt

  046-药鉴txt

  047-药征txt

  049-五十二病方txt

  050-名医别录txt

  051-千金翼方txt

  052-孙真人海上方txt

  053-外台秘要txt

  054-医心方txt

  055-太平圣惠方txt

  056-苏沈良方txt

  057-博济方txt

  058-史载之方txt

  059-太平惠民和剂局方txt

  060-圣济总录txt

  061-鸡峰普济方txt

  062-洪氏集验方txt

  063-杨氏家藏方txt

  064-千金宝要txt

  065-卫生易简方txt

  066-全生指迷方txt

  067-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txt

  068-瑞竹堂经验方txt

  069-世医得效方txt

  070-奇效良方txt

  071-医方集宜txt

  072-医方考txt

  073-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txt

  074-普济方txt

  075-肘后备急方txt

  076-普济本事方txt

  077-严氏济生方txt

  078-药征续编txt

  079-仁术便览txt

  081-祖剂txt

  082-古今名医方论txt

  083-种福堂公选良方txt

  084-汤头歌诀txt

  085-急救便方txt

  086-奇方类编txt

  087-医方集解txt

  088-绛雪园古方选注txt

  089-医方论txt

  090-串雅内外编txt

  091-成方切用txt

  092-时方妙用txt

  093-时方歌括txt

  094-长沙方歌括txt

  095-金匮方歌括txt

  096-医方证治汇编歌诀txt

  097-验方新编txt

  098-十剂表txt

  099-经验丹方汇编txt

  101-药性切用txt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txt

  103-华佗神方txt

  104-集验方txt

  105-大小诸证方论txt

  106-奇效简便良方txt

  107-神仙济世良方txt

  108-是斋百一选方txt

  109-小品方txt

  110-惠直堂经验方txt

  111-绛囊撮要txt

  112-经验奇方txt

  113-古方汇精txt

  114-外治寿世方txt

  115-文堂集验方txt

  116-回生集txt

  117-本草简要方txt

  118-增订医方歌诀txt

  119-济世神验良方txt

  121-医方歌括txt

  122-医方简义txt

  123-女科切要txt

  124-傅青主女科歌括txt

  125-产宝txt

  126-女科百问txt

  127-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txt

  128-妇人良方大全

  129-沈氏女科辑要txt

  130-济生集txt

  131-婴童百问txt

  132-女科证治准绳txt

  133-小儿药证直诀txt

  134-幼科切要txt

  135-婴儿论txt

  136-活幼心书txt

  137-儿科要略txt

  138-儿科萃精txt

  139-痧疹辑要txt

  140-小儿推拿广意txt

  141-幼科证治准绳txt

  142-女科旨要txt

  143-女科折衷纂要txt

  144-女科指要txt

  145-女科指掌txt

  146-女科要旨txt

  147-女科秘旨txt

  148-女科秘要txt

  149-女科经纶txt

  150-女科精要txt

  151-女科撮要txt

  152-小儿痘疹方论txt

  15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txt

  154-内府秘传经验女科txt

  155-幼幼集成txt

  156-幼幼新书txt

  157-幼科心法要诀txt

  158-幼科折衷txt

  159-幼科指南txt

  160-幼科推拿秘书txt

  161-幼科发挥txt

  162-幼科概论txt

  163-幼科类萃txt

  164-幼科铁镜txt

  165-竹泉生女科集要txt

  166-儿科醒txt

  167-保幼新编txt

  168-保婴撮要txt

  169-活幼口议txt

  170-胎产心法txt

  171-胎产指南txt

  172-胎产秘书txt

  173-家传女科经验摘奇txt

  174-妇人规txt

  175-妇科心法要诀txt

  176-妇科秘方txt

  177-妇科秘书txt

  178-妇科问答txt

  179-专治麻痧初编txt

  180-张氏妇科txt

  181-产鉴txt

  182-陈氏幼科秘诀txt

  183-麻科活人全书txt

  184-麻疹备要方论txt

  185-麻疹阐注txt

  186-痘疹心法要诀txt

  187-评注产科心法txt

  188-慈幼便览txt

  189-慈幼新书txt

  190-毓麟验方txt

  191-经验麻科txt

  192-达生编txt

  193-盘珠集胎产症治txt

  194-竹林女科证治txt

  195-原要论txt

  196-产后十八论txt

  197-脚气治法总要txt

  198-济阴纲目txt

  199-卫生家宝产科备要txt

  200-邯郸遗稿txt

  201-鬻婴提要说txt

  202-颅囟经txt

  203-婴童类萃txt

  204-医林改错txt

  205-金匮翼txt

  206-养老奉亲书txt

  207-医门法律txt

  208-笔花医镜txt

  209-血证论txt

  210-外科精义txt

  211-立斋外科发挥txt

  212-外科枢要txt

  213-杂病心法要诀txt

  214-跌损妙方txt

  215-杂病广要txt

  216-江氏伤科学txt

  217-伤科大成txt

  218-跌打秘方txt

  219-跌打损伤方txt

  220-外科集验方txt

  222-跌打损伤回生集txt

  223-疡医大全txt

  224-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txt

  225-疡科心得集txt

  226-外科大成txt

  227-阴证略例txt

  228-发背对口治诀论txt

  229-集验背疽方txt

  230-外科正宗txt

  231-中风论txt

  232-内外伤辨txt

  233-内科摘要txt

  234-少林真传伤科秘方txt

  235-仙授理伤续断秘方txt

  236-外科十三方考txt

  237-外科心法要诀txt

  238-外科方外奇方txt

  239-外科全生集txt

  240-外科启玄txt

  241-外科理例txt

  242-外科传薪集txt

  243-外科精要txt

  244-外科选要txt

  245-外科医镜txt

  246-正骨心法要旨txt

  247-正体类要txt

  248-何氏虚劳心传txt

  249-周慎斋遗书txt

  250-奇经八脉考txt

  251-金疮秘传禁方txt

  252-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txt

  253-青囊秘诀txt

  254-急救良方txt

  255-急救广生集txt

  256-订正太素脉秘诀txt

  257-症因脉治txt

  258-秘传外科方txt

  259-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txt

  260-脉症治方txt

  261-脉确txt

  262-接骨手法txt

  263-救伤秘旨txt

  264-理虚元鉴txt

  265-虚损启微txt

  266-诊脉三十二辨txt

  267-伤科方书txt

  268-伤科汇纂txt

  269-伤科补要txt

  270-慎柔五书txt

  271-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txt

  272-痰火点雪txt

  273-万氏秘传外科心法txt

  274-解围元薮txt

  275-刘涓子鬼遗方txt

  276-疯门全书txt

  278-增订十药神书txt

  279-疠疡机要txt

  280-医学从众录txt

  281-疡科纲要txt

  282-医门补要txt

  284-仙传外科集验方txt

  285-外科十法txt

  286-脉诀乳海txt

  287-脉诀考证txt

  288-痰疠法门txt

  289-证治汇补txt

  290-外科证治全书txt

  291-眼科秘诀txt

  292-银海精微txt

  293-审视瑶函txt

  294-目经大成txt

  295-针灸大全txt

  296-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txt

  297-针灸易学txt

  298-针灸聚英txt

  299-针灸大成txt

  300-针灸逢源txt

  301-针灸甲乙经txt

  302-针经节要txt

  304-杨敬斋针灸全书txt

  305-宋本备急灸法txt

  306-刺灸心法要诀txt

  307-一草亭目科全书txt

  308-口齿类要txt

  309-子午流注针经txt

  310-子午流注说难txt

  311-尤氏喉科秘书txt

  312-尤氏喉症指南txt

  313-白喉全生集txt

  314-白喉条辨txt

  315-银海指南txt

  316-普济方·针灸txt

  317-灸法秘传txt

  318-走马急疳真方txt

  319-明目至宝txt

  320-金针秘传txt

  322-重订囊秘喉书txt

  323-重楼玉钥txt

  324-重楼玉钥续编txt

  325-原机启微txt

  326-神灸经纶txt

  327-神应经txt

  328-秘传眼科龙木论txt

  329-针灸神书txt

  330-针灸素难要旨txt

  331-针灸问对txt

  332-针灸集成txt

  333-针灸资生经txt

  334-针经指南txt

  335-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txt

  336-推拿抉微txt

  337-理瀹骈文txt

  338-异授眼科txt

  339-眼科心法要诀txt

  340-眼科阐微txt

  341-喉舌备要秘旨txt

  342-喉科指掌txt

  343-喉科秘诀txt

  344-喉科集腋txt

  345-焦氏喉科枕秘txt

  346-黄帝明堂灸经txt

  347-经穴汇解txt

  348-经络全书txt

  349-经络考txt

  350-经络汇编txt

  351-包氏喉证家宝txt

  352-炙膏肓腧穴法txt

  353-凌门传授铜人指穴txt

  354-厘正按摩要术txt

  355-灵枢经脉翼txt

  356-广嗣要语txt

  358-西方子明堂灸经txt

  359-友渔斋医话txt

  360-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txt

  361-吴鞠通医案txt

  362-冷庐医话txt

  363-柳洲医话txt

  364-医贯txt

  365-古今医案按txt

  366-侣山堂类辩txt

  367-临证指南医案txt

  368-存存斋医话稿txt

  369-丹溪治法心要txt

  370-医经溯洄集txt

  371-叶天士医案精华txt

  372-一得集txt

  373-丁甘仁医案txt

  374-三家医案合刻txt

  375-上池杂说txt

  376-也是山人医案txt

  377-客尘医话txt

  378-王氏医案绎注txt

  379-市隐庐医学杂着txt

  380-未刻本叶氏医案txt

  381-先哲医话txt

  382-回春录txt

  383-何澹安医案txt

  384-吴医汇讲txt

  385-奇症汇txt

  386-知医必辨txt

  387-肯堂医论txt

  388-花韵楼医案txt

  389-证治心传txt

  391-眉寿堂方案选存txt

  392-研经言txt

  393-重订灵兰要览txt

  394-重庆堂随笔txt

  395-凌临灵方txt

  396-孙文垣医案txt

  397-塘医话txt

  398-马培之医案txt

  399-张聿青医案txt

  400-张畹香医案txt

  401-曹仁伯医案论txt

  403-寓意草txt

  404-程杏轩医案txt

  405-慎疾刍言txt

  406-叶选医衡txt

  407-对山医话txt

  408-质疑录txt

  409-丛桂草堂医案txt

  410-归砚录txt

  411-医原txt

  412-医暇卮言txt

  413-医学课儿策txt

  414-医学读书记txt

  415-医医医txt

  416-续名医类案txt

  417-读医随笔txt

  418-医学源流论txt

  419-王旭高临证医案txt

  420-邵兰荪医案txt

  421-八十一难经txt

  422-内经博议txt

  423-素问六气玄珠密语txt

  424-医经读txt

  425-医经原旨txt

  426-素问玄机原病式txt

  427-类经txt

  428-类经图翼txt

  429-内经知要txt

  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txt

  431-黄帝内经灵枢集注txt

  43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txt

  433-六因条辨txt

  434-素问灵枢类纂约注txt

  435-黄帝素问直解txt

  436-素问经注节解txt

  437-黄帝内经素问txt

  438-黄帝内经素问校义txt

  439-黄帝内经太素txt

  440-中西汇通医经精义txt

  441-内经评文txt

  442-内经药瀹txt

  443-医效秘传txt

  444-读素问钞txt

  445-灵素节注类编txt

  446-古本难经阐注txt

  447-难经正义txt

  448-素问识txt

  449-灵枢识txt

  450-难经经释txt

  451-黄帝内经素问遗篇txt

  452-素问要旨论txt

  453-黄帝素问宣明论方txt

  454-难经集注txt

  455-难经古义txt

  456-万氏秘传片玉心书txt

  457-伤寒论txt

  458-伤寒捷诀txt

  459-伤寒总病论txt

  460-类证活人书txt

  461-注解伤寒论txt

  462-伤寒九十论txt

  463-伤寒百证歌txt

  464-伤寒发微论txt

  465-伤寒明理论txt

  466-仲景伤寒补亡论txt

  467-伤寒寻源txt

  468-伤寒直格txt

  469-伤寒标本心法类萃txt

  470-伤寒六书txt

  471-伤寒论条辨txt

  472-张卿子伤寒论txt

  473-伤寒证治准绳txt

  474-伤寒论注txt

  475-重订通俗伤寒论txt

  476-伤寒溯源集txt

  477-伤寒括要txt

  478-伤寒缵论txt

  479-伤寒贯珠集txt

  480-伤寒法祖txt

  481-伤寒大白txt

  482-伤寒悬解txt

  483-伤寒论类方txt

  484-伤寒论辩证广注txt

  485-伤寒论辑义txt

  486-伤寒医诀串解txt

  487-伤寒审证表txt

  488-伤寒补例txt

  489-敖氏伤寒金镜录txt

  490-伤寒舌鉴txt

  491-增订叶评伤暑全书txt

  492-伤寒论翼txt

  493-伤寒附翼txt

  494-伤寒指掌txt

  495-中寒论辩证广注txt

  496-河间伤寒心要txt

  497-刘河间伤寒医鉴txt

  498-金匮要略浅注txt

  499-金匮要略方论txt

  500-金匮要略心典txt

  501-金匮玉函经二注txt

  502-金匮玉函要略述义txt

  503-脉诀txt

  504-脉经txt

  505-诊家枢要txt

  506-濒湖脉学txt

  507-诊家正眼txt

  508-三指禅txt

  510-形色外诊简摩txt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txt

  512-脉理求真txt

  513-脉诀刊误txt

  514-脉诀汇辨txt

  515-高注金匮要略txt

  516-临症验舌法txt

  517-望诊遵经txt

  518-诊宗三昧txt

  519-医灯续焰txt

  520-察病指南txt

  521-察舌辨症新法txt

  522-温疫论txt

  523-千金食治txt

  524-温热暑疫全书txt

  525-疫疹一得txt

  526-温病条辨txt

  527-温热逢源txt

  528-时病论txt

  529-温病指南txt

  530-女丹合编选注txt

  531-运气要诀txt

  532-备急千金要方txt

  533-食疗方txt

  534-心医集txt

  535-西池集txt

  536-性命要旨txt

  537-松峰说疫txt

  538-寿世传真txt

  539-陆地仙经txt

  540-宁坤秘笈txt

  541-温病正宗txt

  542-寿世保元txt

  543-温热经纬txt

  544-温热论txt

  545-达摩洗髓易筋经txt

  546-广瘟疫论txt

  547-养生秘旨txt

  548-养生导引法txt

  549-重订广温热论txt

  550-养生导引秘籍txt

  551-随息居重订霍乱论txt

  552-修昆仑证验txt

  553-寿世青编txt

  554-养生类要txt

  555-饮食须知txt

  556-瘴疟指南txt

  557-华氏中藏经txt

  55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txt

  559-扁鹊心书txt

  560-玉机微义txt

  561-明医指掌txt

  562-明医杂着txt

  563-此事难知txt

  564-金匮钩玄txt

  565-卫生宝鉴txt

  566-校注医醇剩义txt

  567-脉因证治txt

  568-杂病治例txt

  569-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txt

  570-丹溪心法txt

  571-诸病源候论txt

  572-儒门事亲txt

  573-古今医鉴txt

  574-医说txt

  575-医宗金鉴txt

  576-医经国小txt

  577-医学入门txt

  578-医学启源txt

  579-医学纲目txt

  580-医垒元戎txt

  581-兰室秘藏txt

  582-韩氏医通txt

  583-医学正传txt

  584-医学衷中参西录txt

  585-卫济宝书txt

  586-三消论txt

  587-石室秘录txt

  588-丹溪手镜txt

  589-古今名医汇粹txt

  590-轩岐救正论txt

  591-痧胀玉衡txt

  592-医学三字经txt

  593-辨证录txt

  594-医学指归txt

  595-医学实在易txt

  596-医学摘粹txt

  597-冯氏锦囊秘录txt

  598-简明医彀txt

  599-医述txt

  600-辨症玉函txt

  601-医学心悟txt

  602-类证治裁txt

  603-医碥txt

  604-医学真传txt

  605-张氏医通txt

  606-中国医籍考txt

  607-脉象统类txt

  608-丹台玉案txt

  609-伤寒论纲目txt

  610-幼科释谜txt

  611-妇科玉尺txt

  612-古今医彻txt

  613-药症忌宜txt

  614-脾胃论txt

  616-洗冤集录txt

  617-古今医统大全txt

  618-格致余论txt

  620-推求师意txt

  621-褚氏遗书txt

  622-诸病主病诗txt

  623-医旨绪余txt

  624-医宗己任编txt

  625-医学妙谛txt

  626-医学见能txt

  627-顾松园医镜txt

  628-医医小草txt

  630-医学传灯txt

  632-证治准绳·类方txt

如有需要请及时留言,24小时内发送,谢谢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有以下这些:

1《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

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2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3《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

4《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5《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

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参考资料1:_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2:_金匮要略

参考资料3:_肘后备急方

参考资料4:_脉经

参考资料5:_针灸甲乙经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化虫丸中药部颁标准 41 拼音名 42 标准编号 43 处方 44 制法 45 性状 46 检查 47 功能与主治 48 用法与用量 49 注意 410 规格 411 贮藏 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化虫丸 51 化虫丸的别名 52 组成 53 制法 54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55 功用主治 56 方解 57 运用 58 现代适应证 581 肠道蛔虫症 59 化虫丸的药理作用 591 对蛔虫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592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510 附注 6 《医学入门》卷六方之化虫丸 61 组成 62 制法 6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64 功能主治 7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之化虫丸 71 组成 72 制法 7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74 功能主治 8 《活人方》卷六方之化虫丸 81 组成 82 主治 8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85 用药禁忌 9 《丹台玉案》卷四方之化虫丸 91 组成 92 主治 9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10 《幼科指掌》卷四方之化虫丸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1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方之化虫丸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15 各家论述 12 《四明心法》方之化虫丸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13 《普济方》卷三九九方之化虫丸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4 《痘疹会通》卷四方之化虫丸 141 组成 142 主治 14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方法 15 《世医得效方》卷十二方之化虫丸 151 组成 152 功效 15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154 制备方法 1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之化虫丸 161 组成 162 主治 16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164 制备方法 165 用药禁忌 17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之化虫丸 171 组成 172 主治 17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174 制备方法 18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承德方)之化虫丸 181 组成 182 功效主治 18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184 制备方法 185 用药禁忌 19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化虫丸 191 组成 192 功效主治 19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194 制备方法 195 用药禁忌 20 《医略六书》卷十九方之化虫丸 201 组成 202 主治 20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204 制备方法 205 各家论述 21 《直指小儿》卷二方之化虫丸 211 组成 212 主治 21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214 制备方法 22 《医学纲目》卷三十八引汤氏方之化虫丸 221 组成 222 主治 22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224 制备方法 23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方之化虫丸 231 组成 232 功效主治 23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24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东方先生方之化虫丸 241 组成 242 主治 24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244 制备方法 245 附注 25 《续名家方选》方之化虫丸 251 组成 252 主治 25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26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方之化虫丸 261 组成 262 主治 26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264 制备方法 27 《医方考》卷六方之化虫丸 271 组成 272 主治 273 各家论述 274 附注 28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化虫丸 281 组成 282 主治 28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284 制备方法 29 《朱氏集验方》卷十五方之化虫丸 291 组成 292 主治 29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294 制备方法 3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化虫丸 1 拼音

huà chóng wán

2 英文参考

Huachong Wa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huachong pil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化虫丸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三首,其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胡粉(即铅粉)(炒)1500g、鹤虱1500g、槟榔1500g、苦楝根1500g、白矾(枯)375g。具有驱杀肠中诸虫之功效。主治虫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4 化虫丸中药部颁标准 41 拼音名

Huachong Wan

42 标准编号

WS3B170694

43 处方

鹤虱 500g 玄明粉 500g 大黄 250g 苦楝皮 250g 雷丸 250g 牵牛子(炒) 250g 槟榔 250g 芜荑 250g 使君子(去壳) 250g

44 制法

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 2612g,即得。

45 性状

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味苦、咸。

4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 页)。

47 功能与主治

杀虫消积。用于虫积腹痛,蛔虫、绛虫、蛲虫等寄生虫病。

4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 9g,一日1~2次。

49 注意

孕妇忌服。

410 规格

每袋装 6g

411 贮藏

密闭,防潮。

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化虫丸

该方剂有较强的抗蛔虫作用,对其他肠道寄生虫也有一定驱虫作用,同时前3味中药既能解痉止痛,又可促进胃肠推动运动,以利蛔虫排出[1]。但是该方剂各味中药毒性均较大,如鹤虱对延髓及脑干均有抑制作用,而且还能抑制脑组织呼吸;苦楝皮对胃、肝等内脏毒性均较大,可引起内脏中毒,同时能使呼吸中枢麻痹及精神异常、视力障碍等;槟榔对口腔黏膜、生殖系统毒性也较大,严重影响生殖功能,可使口腔黏膜发生纤维化;铅粉中除含堿式碳酸铅外,还含有银、砷、锑等金属;枯矾中除含堿性硫酸铝钾外,还含有Al2O3、SO3、K2O等物质,其中砷、铅、铝对人体均有毒,易诱发神经系统损伤,故本方剂不可用于孕妇,小儿应用时量不宜大,应结合现代医学抗虫药驱虫为宜,疗程不宜太长,以防中毒[1]。

51 化虫丸的别名

化虫丹

52 组成

炒铅粉、鹤虱、槟榔、苦楝根(去浮皮)各五十两,枯矾十二两半[2]。

胡粉(即铅粉)(炒)1500g、鹤虱1500g、槟榔1500g、苦楝根1500g、白矾(枯)375g。[3]

胡粉(炒)、鹤虱(去土)、槟榔、苦楝根(去浮皮)各五十两,白矾十二两半(枯)[4]。

53 制法

上药为末,面糊为丸,麻子大[2][3]。

上为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4]。

54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一岁小儿每服五丸,温浆水加生麻油一至二滴调下;或用温米饮送下[2]。

1岁儿服五丸,温浆水人生麻油一二点,调匀,下之,温米汤饮下亦得,不拘时候,其虫细小者,皆化为水,大者自下[3]。

一岁儿服五丸,温浆水入生麻油一、二点,调匀下之,温米饮下亦得,不拘时候[4]。其虫细小者皆化为水,大者自下[4]。

55 功用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化虫丸功能杀肠中诸虫[2]。治小儿虫积,发时腹痛,往来上下攻冲难忍,或结聚成团,或呕吐清水涎津,多食而瘦,面色青黄[2]。

具有驱杀肠中诸虫之功效[3]。主治虫积[3]。发作时腹中疼痛,往来上下,其痛甚剧,呕吐清水,或吐蛔虫[3]。

小儿疾病多有诸虫,或因脏腑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动则腹中疼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无休止,亦攻心痛,叫哭合眼,仰身扑手,心神闷乱,呕哕涎沫,或吐清水,四肢羸困,面色青黄,饮食虽进,不生肌肤,或寒或热,沉沉默默,不的知病之去处,其虫不疗,则子母相生,无有休止,长一尺则害人。

56 方解

本方主治肠道多种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绛虫、姜片虫等[3]。由于肠中诸虫扰动不安,动则腹痛阵作;虫上扰胃,胃失和降,故呕吐清水,或吐蛔虫[3]。方中鹤虱苦辛平,有小毒,能驱杀诸虫;苦楝皮苦寒有毒,既能驱杀蛔虫、蛲虫,又可缓解腹痛;槟榔辛苦温,能驱杀蛔虫、绛虫、姜片虫,而且借其轻泻导滞之功以促进虫体排出;枯矾、铅粉皆有杀虫之效[3]。本方配伍特点:集诸多杀虫药于一方,效专而力雄,可驱杀多种肠道寄生虫[3]。

57 运用

本方治疗肠道中诸虫,尤以蛔虫为佳[3]。以腹痛时作,呕吐,或吐蛔虫为证治要点[3]。因方药毒性较大,不宜久服,年老体弱、小儿要慎用,孕妇不宜使用[3]。

58 现代适应证

[3]

适应证:肠道蛔虫症。

581 肠道蛔虫症

肠道蛔虫症是一种传染病,蛔虫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一般经口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得病,偶有经灰尘、飞沫吸入口中咽下而得病者。虫卵被吞入肠道后,幼虫破卵而出,穿入肠壁经门静脉系统循环而进入肺,再穿破肺组织进入肺泡,沿支气管向上移行到气管再重新被吞下进入小肠发育成成虫,也可到达其他器官。蛔虫以肠内食物及营养物质为食,临床上可出现幼虫移性症状,出现蛔幼性肺炎,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腹痛,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回肠性梗阻、肠穿孔、腹膜炎以及胆道蛔虫症。

59 化虫丸的药理作用

[3]

591 对蛔虫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鹤虱的水提干浸膏(1:1,1:4浓度)可使蛔虫虫体于24小时内麻痹死亡,还有驱绛虫作用;鹤虱的脱水或未脱水提取物(1:2浓度)对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金**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楝皮所含川楝素能直接作用于蛔虫肌肉,扰乱其能量代谢,导致其收缩性疲劳而痉挛,而且对蛔虫头部有麻痹作用;苦楝皮煎剂、醇提取物对蛔虫有抑制以致麻痹作用;同时对蛲虫也有麻痹作用,对狗钩虫也有驱杀作用,对曼氏血吸虫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苦楝皮乙醇浸剂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槟榔及其所含槟榔堿,对猪绛虫有较强的驱虫作用,能麻痹全虫体,对牛绛虫仅能麻痹头部及未成熟节;对蛲虫、蛔虫、鞭虫、钩虫、姜片吸虫也有驱杀作用,对血吸虫有一定治疗效果,有灭螺作用;槟榔水煎剂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槟榔水煎剂对许兰黄癣菌、**毛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槟榔提取液对溶血性链球菌生长和产酸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牙龈卟啉菌和富赛类杆菌也有抑制作用。白矾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福氏及志贺痢疾杆菌、伤寒及甲型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牛型布氏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作用次之,高浓度对人型及牛型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对变异链球菌、产黑素类杆菌、核酸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及其他口腔杂菌亦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破伤风杆菌和兼性厌氧菌、淋球菌有中度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等真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枯矾对 滴虫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铅粉中医文献记载有杀虫止痒及收敛作用,现代医学对其研究较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方剂各味中药均有杀虫作用,尤其对蛔虫作用更显著,同时有广谱抗菌作用。

592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鹤虱中的南鹤虱具有**堿样作用,可用于解痉止痛,北鹤虱则无此作用。苦楝皮中所含川楝素能显著增加肠张力及收缩力,能使肠肌呈痉挛性收缩。槟榔水提液能促进小肠推进运动,加快胃排空;槟榔煎剂能增加胃收缩振幅,促进胃平滑肌收缩,还能调节胃肠激素中的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肽的分泌。铅粉及白矾均具有收敛作用。

510 附注

化虫丹(《幼幼新书》卷三十一)。

6 《医学入门》卷六方之化虫丸 61 组成

硫黄一两,木香五钱,密陀僧少许[2]。

62 制法

上药为末,外泡附子一枚,以醋熬成膏和丸,绿豆大[2]。

6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荆芥茶水送下[2]。

64 功能主治

《医学入门》卷六方之化虫丸主治诸虫[2]。

7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之化虫丸 71 组成

芜荑、黄连、神曲、炒麦芽各等分[2]。

72 制法

上药为末,煮糊为丸,黍米大[2]。

7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空腹米饮或猪胆汁送下[2]。

7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之化虫丸主治小儿疳热[2]。

8 《活人方》卷六方之化虫丸 81 组成

大黄3钱,槟榔3钱,黑丑2两(头末),锡灰5钱,雷丸5钱,木香5钱,使君子5钱,芜荑4钱。

82 主治

《活人方》卷六方之化虫丸主治男妇小儿素有蛔结胸中,及寸白诸虫,喜食茶米泥炭等物,面黄肌瘦,痛止如常,久远难愈者。

8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或3钱,或2钱,量虚实加减;小儿或1钱,或5分,以大小酌用,择天气晴明早粥时分,不可进食,殊觉饥饿即以砂糖汤吞服。

84 制备方法

葱汤为丸,如芥子大。

85 用药禁忌

忌肉3日。

9 《丹台玉案》卷四方之化虫丸 91 组成

广木香1两,槟榔1两,雷丸1两,山楂肉1两,蓬术1两,乌梅肉1两,黑丑(炒熟)1两,楝树根5钱,甘草5钱。

92 主治

《丹台玉案》卷四方之化虫丸主治腹中有虫,疼痛难忍,唇生白斑,呕吐清水。

9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五更时白滚汤送下。

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烧酒加黑沙糖为丸,如绿豆大。

10 《幼科指掌》卷四方之化虫丸 101 组成

芜荑、鹤虱、槟榔、木香、使君子、芦荟、川楝子。

102 主治

《幼科指掌》卷四方之化虫丸主治小儿疳蛊。起于乳哺不调,脏腑湿热,化生疳虫,形如马尾,或如丝发,多出于头项腹背之间,黄白赤者。

10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滚汤送下。

104 制备方法

蒸饼为丸,如绿豆大,青黛为衣。

11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方之化虫丸 111 组成

芜荑1两(炒),鹤虱1两,史君2两,雷丸1两(炒),木香1两,陈皮1两,茯苓1两,砂仁1两(炒)。

112 主治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方之化虫丸主治孕妇虫积,心痛如咬,脉缓者。

11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3钱,乌梅汤送下。

1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115 各家论述

孕妇嗜味过偏,虫积生于肠胃,争啮心下,故胃脘当心下疼痛如咬焉。木香开胃醒脾,芜荑温中杀虫,陈皮利气和中,鹤虱祛湿杀虫,茯苓渗湿和脾,雷丸清热杀虫,砂仁醒脾开胃,使君健脾杀虫,炼蜜以丸之,乌梅以下之。使气化调和,则脾健运,而虫有不化,痛有不退,胎有不安者乎!

12 《四明心法》方之化虫丸 121 组成

芜荑、雷丸、胡连、芦荟、使君、三棱、莪术。

122 主治

《四明心法》方之化虫丸主治胃脘虫痛,不食,痛必时发时止,痛则牵引手臂或肩背上,俱如穿透不可当,必唇红,面上有白点,痛时不欲食,痛才止即可食,证属实者。

12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神曲糊为丸服。

13 《普济方》卷三九九方之化虫丸 131 组成

芜荑、黄连、神曲、麦蘗、乌梅(各微炒)、陈皮(去白)各等分。

132 主治

《普济方》卷三九九方之化虫丸主治小儿好食炭土,不长肌肤,五心烦热,鼻赤齿摇。

13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20丸,空心米饮送下,肥猪汁尤佳。

1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14 《痘疹会通》卷四方之化虫丸 141 组成

苦楝根皮末、川椒末、乌梅肉。

142 主治

《痘疹会通》卷四方之化虫丸主治蛔虫症。

14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分。

144 制备方法

同捣为丸,如绿豆大。

15 《世医得效方》卷十二方之化虫丸 151 组成

鹤虱(去土)半两,胡粉半两,槟榔半两,白矾(半生半枯)半两,苦楝根皮半两,芜荑1分,黄连1分,酸石榴皮1分。

152 功效

《世医得效方》卷十二方之化虫丸功在杀虫。

15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1岁儿3丸,浆水入香油35滴送下。其虫小者化为水,大者自下。加雷丸,或用猪瘦肉汤下。

1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糊为丸,如麻子大。

1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之化虫丸 161 组成

鹤虱1两,大黄1两,白胡椒2钱,槟榔1两,雷丸5钱,贯众5钱,使君子5钱,苦楝根皮5钱。

162 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之化虫丸主治诸虫积,肚腹常热,呕吐清涎,胃脘疼痛。

16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8厘,米汤送下;5岁以下服2厘。

16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米大。

165 用药禁忌

孕妇及非虫积忌用。

17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之化虫丸 171 组成

鹤虱2两,胡椒2两,苦楝皮2两,使君子2两,芜荑2两,雷丸2两,槟榔2两,雄黄1两。

172 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之化虫丸主治小儿诸病虫疾,面黄肌瘦,胃脘作痛。

17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成人每服5分,小儿酌减,白砂糖水送下。

174 制备方法

水泛成小丸。

18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承德方)之化虫丸 181 组成

木香80两,槟榔80两,使君子仁80两,大黄80两,黑牵牛(炒)80两,雷丸24两,枯矾24两,芜荑24两,芦荟24两。

182 功效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承德方)之化虫丸功在杀虫消积。主治虫积腹痛,面黄肌瘦。

18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1日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每服半丸,3岁以下者酌情递减。

1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

185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19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化虫丸 191 组成

鹤虱8两,芜荑4两,元明粉8两,黑丑(炒)4两,使君子肉4两,雷丸4两,槟榔4两,苦楝皮4两,大黄4两。

192 功效主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化虫丸功在杀虫消积。主治虫积腹痛,面黄消瘦,呕吐恶心,脘腹疼痛阵作。

193 化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小儿减半,温开水送下;3岁以下小儿酌减。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195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20 《医略六书》卷十九方之化虫丸 201 组成

鹤虱2两,槟榔1两,胡粉6钱,白矾1两,芜荑3两,使君3两,楝根皮2两,人参

神应万效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膏药方集》引《外科活人定本》 21 方名 22 神应万效膏的别名 23 组成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