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海南省名字的由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5收藏

谁知道海南省名字的由来,第1张

1、海南省由来:因其位于南中国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成海南岛,故名海南省。

2、正式得名”海南“是在元朝,不是在清朝。

海南,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

3、不是1940年代,而是1988设立海南省。

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设立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4、海南之前的名称有:珠崖、儋耳、琼台。

珠崖:“珠”亦作“朱”,“崖”亦作“厓”。汉武帝于海南岛东北部置珠崖郡,治今琼山县东南。元帝时废。孙吴所置名朱崖,治徐闻(今县西),在雷州半岛,称海南岛为朱崖洲。晋废。隋再在海南岛置郡(珠崖、儋耳、临振),珠崖治所在今琼山东南。唐改崖州,废州存郡时又曾称珠崖郡。

儋耳:"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

琼台:"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

扩展资料

海南省拥有我国最丰富的海洋资源,全省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有中国最南端,面积最大的城市三沙市。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成为多数国人避寒的首选之地。

全省共有5A级景区6家;三亚市崖州区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市崖州区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保亭县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陵水县分界洲岛旅游区,保亭县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三亚市海棠区蜈支洲岛旅游区。

此外还有著名景点;天涯海角风景区,琼台书院,东坡书院,文昌航天主题公园,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等。

人民网-一张图告诉你中国各省区市名字由来

-海南

《岳阳楼记》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写的。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从头说起,隋朝的州郡统称为郡,唐朝的州郡绝大部分都叫做州,只有玄宗年间曾改州为郡,但只有十几年,又恢复为州,偶尔有几个特大州郡或有特殊意义的州郡叫做府。直到唐朝灭亡,称府的州郡不超过十个。为在大分裂的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州会因为割据、难民侨居等各种原因,分割成好几个州,到南北朝后期,原本是“省一级”的州,已经跟“市一级”的郡差不多大甚至更小了,所以到南北朝后期,这个“州”就又被了,跟郡一回事了,我们看隋唐的东西,都是“州郡”并称,因为隋唐时期,州郡一级了。宋朝的州郡名称比唐朝要多,情况也比较复杂。首先是宋朝的州郡官和唐朝相比,性质上就有变化。  宋朝行政区划分州、县二级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继承了唐朝的羁縻制度,同时在地方设置路,路是直辖。郡,这个字现在一听就有种古风的味道,它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一些比较大的诸侯国在自己边疆设立的,因为内地由于不需要雄厚的武力故不设郡,只设县。所以“郡”一开始被认为是一种有军事威慑意味的建制。

  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是在北宋时期,而北宋确有一特点,北宋绝大多数的二级行政区(主要是州)后来都有一个郡名作别名可以封爵使用。那宋朝设立郡其实只是延续唐朝制度而已,而且设立郡名可以封爵使用。所以“郡”的名称多了些高雅的味道,比如宋朝文人在撰写碑志文时,常会用这个“郡”,在宋代这并无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作为“州”的别称而已。

可以说宋代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官方定郡名的朝代

1、贵妃

贵妃,皇帝妃嫔封号之一。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于孝建三年始设,地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其中唐玄宗初年曾停置,旋恢复。渤海称王之妻为贵妃,则相当于中原各朝皇后。明成化年间,明宪宗在其上另设皇贵妃,位降一等。清代沿用。

2、太监

太监原指宦官中的高级官员,现指古代被阉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又称宦官、阉人、寺人、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明朝开始又叫年纪大的太监为伴伴。

3、侍卫

侍卫是一个古代官名,最早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清制中,选满蒙勋戚子弟及武进士为侍卫,分三等,又在其中特简若干为御前侍卫及乾清门侍卫,为最高级。

4、宫女

宫女,也称宫人,狭义上指君主及其家庭的女仆或女奴,广义上指君主后宫包括妃嫔的所有女性。较为高级的宫女则称为女官。

5、公主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

起源,《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

州相当于省,郡相当于地级市,县相当于地级市下面的区、县。

在秦朝以前,中华大地划分九州,这里不能确定说州属于哪个级别 。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全国后 ,推行郡县制 这里的郡相当于市级 。

公元前106年 ,汉元封五年所置监察区域 ,此后中央政府与地方之间出现了一级政府 。

州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省, 郡是市 ,到了唐朝, 郡依然相当于市级 宋代时路为省级行政区 元代设行中书省 。

明自宣德三年, 以后 取消行省 全国设十三司 俗称十三省 。

综上所述 ,在各个朝代, 省级名称不同 ,实际掌控省级的行政机构也不同  但 说州相当于省 郡是市也不错。

扩展资料:

州和郡,均为古代行政区。州基本沿袭九州之分,郡始于秦,完善于汉,数量变化较大。

州郡zhōujùn

[state and prefecture]

累官故不失州郡。——《资治通鉴》

州郡制指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地方政治制度。州起源于汉武帝所建部刺史监察制度。由于十三监察区借用儒家经典内古代州名,故当时即以“州”作为监察区的俗称。隋开皇三年 (583)﹐罢天下

秦朝建立以后实行郡县制,无州之设置。这个时候的郡跟现在的省和市都有相似的地方,下面设立的有县。

秦设三十六郡,有点像现在的34个省级单位,但是下属却是县,县直接归郡管理,不存在地级市的概念。这个时候还没有州。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元封五年(前106)创部刺史制,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监察区名为州,州设刺史。

除13州之外,另在三辅(京兆、右扶风、左冯翔)、三河(河内、河南、河东)、弘农7个郡设司隶校尉部,与州同级,由中央直辖,主管京师附近地区,与13州合称14部州。

西汉的州只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域。真正的行政区域还只是郡、县两级,郡太守直接与中央政权联系,不必通过州一级。

东汉末年,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全国仍为13州,相当于现在的“省”一级行政单位。这种制度前后延续了四百年左右的时间。这时候的郡就真的跟现在的地级市是一个级别了。

-州郡

隋文帝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和内侍)。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

五省之中,只有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秘书省掌图书典籍,职任较轻;内侍省掌侍奉宫掖,委以宦官)。

三省各有明确分工。 

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改为“内史省”。

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 

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

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

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

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

负责执行诏令。 [编辑本段]六部  三省的长官纳言、内史令、尚书令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其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吏部  

中国古代官署。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

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

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 、入籍、复名复姓等事。

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度支(户部)  

户部

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礼部  

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兵部  

官署名。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

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

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清光绪三十二(1906),废兵部,改设陆军部。 

都官(刑部)  

中国古代官署。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齐置都官,主官为尚书;次官,炀帝定为侍郎。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

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

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  

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西晋以后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

后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长官为大司空。隋代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

院,本指有墙垣围绕的宫室。隋杜宝《大业杂记》:“元年夏五月,筑西苑,周二百里,其内造十六院。”院作为官署名称,是从唐朝开始的。御史台下属有三院:台院、殿院、察院。

中书省所属有集贤殿书院,掌刊缉经籍。翰林院为各种文学技艺士(包括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书弈等)的待诏之所,备皇帝随时召见咨询。

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别置学士院,专掌起草机密诏令。在翰林学士内选拔一人为“承旨”,号称“院长”。员外郎、御史、拾遗、补阔亦有互称院长的。

唐中叶以后,置宣徽南北院使,专用宦官,总领宫内事务。五代后梁建立华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

宋代称院的机构增多,重要的有枢密院、立徽院、翰林学士院、谏院等,比较小的有进奏院、登闻检院、登闻鼓院、粮院、审计院、官告院,南宋合称六院。

其他还有国史实录院(有时国史院与实录院并置)、御药院、画院等。

辽时除沿宋制置枢密院、宣徽院等外,北面官又有北、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之政)、夷离毕院(掌刑狱)、大林牙院 (掌文翰之事);

三班院(掌左、右、寄班之事)、著帐郎君院(掌管犯罪家属服役之事)、王子院(掌王子各帐之事)、诸行宫都部署院(总契丹、汉人诸行宫之事),南面官有太子宾客院;

太子詹事院、中书舍人院、起居舍人院、通事舍人院、匦(gui)院、浩院、汉儿行宫都部署院、五京替巡院等。

金时称院的机构有十多个:枢密院、翰林学士院、审官院、谏院、登闻鼓院、登闻检院、记往院、国史院、宏文院、集贤院、益政院、宣徽院、太医院、御药院、詹事院等。

元代称院的机构最多,地位也比较重要,其长官都是从一品或正二品,高于六部及诸寺、监长官。

其诸院的名称是:枢密院、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宣政院、宣徽院、大禧宗梗院、太常礼仪院、典瑞院、太史院、太医院、奎章阁学士院、将作院、通政院、中政院、储政院等。

明代称院的机构则大为减少,中央部门只有三个:都察院、翰林院、太医院。了青沿明制,另立理藩院,掌管蒙、回、藏事务,以及与俄国交涉诸事。

清初曾有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后改为内阁。内务府所属有上驯院、武备院,与奉袁苑合称三院。各省学政办事衙门称“学院”。

清末新官制,以院命名的机构有资政院、弼德院、盐政院、典礼院、大理院等。

在同一机构的下面,划分若干部门或部分,有部、曹、司等名称。 汉武帝时,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区由中央派遣一名监察长官,称为刺史,其所管区域,叫刺史部,简称部。

每部取一个州的名字,因此部也称州,如冀州、青州等。在郡的范围内,有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分两部、四部或五部,每部各有一督邮。

掌管郡、县军事的都尉、县尉,也往往分若干部,称为东部都尉、西部都尉、北部尉等,如曹操曾做过洛阳北部尉。在军队里面,大将军营有五部,每部置校尉一人。

还有称郡的衙署为部的,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有“还部白府君”句,这里的“部”即指郡署衙门。北齐有的署下面分部,如钩盾署别领大囿、上林、游猎、柴草、池蔽、首借等六部。

北周六官之下有计部、民部、礼部、乐部、兵部、驾部等。从隋朝开始,尚书省所属的曹都改称部,部遂成为中央主要政务部门的名称,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一直沿用到清代。

清末改革官制,成立责任内阁,设度支部,民政部、外务部等十个部。

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分支况构多称曹,如东汉太尉府有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法酋等,尚书台有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等,郡县分曹略如公府曹。

魏晋以后,尚书省的尚书郎,御史台的侍御史,军府的参军,也都分曹。隋唐两代,尚书省的下属机构改称部、司,公府不置僚属,御史台分成三院;

分曹办事的机构主要有中央禁军各卫、都督府、都护府、州等,曹的僚属都称参军事。辽金以后,称曹的机构渐少。明清两代以部曹为各部司官的通称。

司,有掌管之意,隋唐以前,多用以表示官职,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唐代开始作为尚书省各部下属机构的名称。

每部辖四个司,第一个司(与部同名)为头司,其余为子司。如吏部的头司叫吏部司,子司是司封、司勋、考功。

扩展资料:

中央官职

综述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是中书省、门下省。隋代演变并确立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行使行政权、军权、财权。明代内阁虽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但实际上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相当于前朝的宰相)。

清代康熙设立南书房,于清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兼任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

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

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祭祀等事;

兵部,管军事;

刑部,管司法刑狱;

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末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地方官职

综述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职,提升官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而“左除”则是降级受职。

(3)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4)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5)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6)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7)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8)举:提升官职,对无官人士的提拔。

(9)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官职简介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不需要管理国事。

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

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

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帝建造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事,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府”。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

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参考资料:

——古代官职

谁知道海南省名字的由来

1、海南省由来:因其位于南中国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成海南岛,故名海南省。2、正式得名”海南“是在元朝,不是在清朝。海南,唐属岭南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