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氏中医:被誉为“独步天下的肝病克星”的,不只医术,更有精神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关氏中医:被誉为“独步天下的肝病克星”的,不只医术,更有精神,第1张

作者写在前面的话: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时代在发展,“脊梁”的含义也在变化。

但是,不管怎么变化,在中医界,也有一批对中医发展“脊梁”最佳诠释的大家——

他们卓越而低调,有态度地工作、有品位地生活;

他们坚持积极的价值观和品行,以强大的智慧奠定了中医发展的坚实动力;

他们坚持传统,又不墨守成规,坚持科学,而又勇于创新,不仅使自己站在医学发展的最前沿,更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

笔者笔力挫钝地记录他们的事迹和成就,也希望可以唤醒全社会对他们的崇高敬意!

关氏家族在治疗肝病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

自清末民初的关月波老先生,到已故的中医名家关幼波先生,以及现在的传人关弘波、关继波,都在中医肝病治疗方面造诣匪浅。同时,关氏家族还创建了治疗肝病的独特疗法,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月波老先生为清朝名医,应诊时门前经常车水马龙,前来就诊之人多为皇亲国戚,送匾之人络绎不绝。

到关幼波先生声望更高,享誉中外。在学术上以“治病必求其本”为主导思想,强调辨证首先分清因虚而病、因病而虚,从气血入手辨明邪正盛衰,除八纲辨证外,更重视气血辨证。

阐明了痰一气(血)一淤的病理生理关系,拓展了“痰瘀学说”的内涵与外延,并提出了完整系统的治疗法则,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尤其对疑难杂重证更为重大。

与此同时,关幼波先生也是国内第一位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中医诊疗中,研究出肝病和胃脘痛治疗系统,这些成就获得了科学成果一等奖,受到业内的大加赞赏。

在临床上,关幼波先生擅长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疑难杂症,对肝胆系统疾病治疗尤为突出,总结出“治肝十法”和以“化痰活血解毒”贯穿始终的治黄经验,被誉为“独步天下的肝病克星”。

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关弘波关老,是关氏家族的第三代嫡传,深得其父真传。

出生在中医世家的她,自幼耳濡目染;聪慧好学,而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受到祖父辈的熏陶,不仅仅学到了医术,同时也学到了先辈治病救人的“大医”精神。

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的关弘波关老,如虎添翼,开始和父亲一样,奋战在治疗肝病的第一线。关老表示:自己名字取一“弘”字,哥哥关继波取一“继”字,就是先辈希望他们能继承和弘扬先贤的遗志,为中医事业的发展继续努力。

关老主张“养血柔肝;凉血解毒;软肝散结”,肝脏的生理与病理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肝主藏血,血属阴,故肝体属阴;肝主疏泄,性喜舒畅条达而主升,内寄相火,易动风化火,偏动,故属阳。

根据这样的中医理论,关弘波关老继承和发扬父亲的治疗方法,在多年的临床中,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行医以来,关老一直往返于各地,传播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她表示,在有生之年一定还会延续这样的理念,为中医治疗肝病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使关氏治疗肝病的知识体系,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中医的传承教育中,师傅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师傅不仅仅教授学徒医术,更重要的是让学徒真正理解中医的内涵,做到仁心仁术。“欲学医,必先学做人”,这个观点在中医中显得格外重要。

中医教育应该如何传承?关弘波关老认为,中医教育和传承要从小孩子抓起。中医是博大精深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个有志于学习中医的人都要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的传承靠的是实践和经验,一个中医大夫,首先要从小学习理论基础,在理论扎实后,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从古至今,很多中医大家都是从小学医,矢志不渝地走到垂暮之年。

关老强调,学习中医是一个积累和实践的过程,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中医“童子班”,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有良师的指导。

“培养一名中医不仅仅学习的是治病救人的医术,而更重要的是要把中医的思想融会贯通,中医是一门采各类学科之长的综合学科。

一个好中医,其实就是一个哲学家,中医应用中国哲学的思想,使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相协调,达到天人合一的统一,协调共存”。

在很多的患者心目中,中医要比西医更平易近人,虽然我们不可一概而论,但是这样的话语并非全无道理。

在关弘波关老看来,医生是相对患者而存在的,没有患者,医生也不复存在,其实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作为医生,面对的群体都是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怎样去维持和谐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

就肝病而言,关弘波关老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中藏相火,气急而志怒,喜柔而恶刚。

肝病患者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和其他的患者不一样,肝病从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其表现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各异,当肝病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情绪失控,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也容易情绪激动,语言不当,一般的医生如果不理解患者,那么就会使医患之间产生矛盾,所以,对待肝病患者就要有更多的耐心。

关老说,大夫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对患者要换位思考,多想他们的难处。自己虽然记不得有多少患者了,但是这些患者治愈后几乎都成为她的朋友,多年的行医,也使她结交了无数的患者朋友。

如今年逾花甲的关弘波关老,不愿意看着患者被病痛折磨,所以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都会坚持出诊。

在她看来,现代人的生活规律不稳定,过度的抽烟、喝酒和熬夜对肝的危害是最大的,以于脂肪肝,酒精肝,肝癌发病率逐年升高。

自己数十载在肝病领域为多数患者诊治,即便是晚期的患者找到自己,也尽自己所能去维系他们的生命,尽量减少病患所受的痛苦。

她说,自己如今崇尚清幽的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修身养性,使自己心境旷达,而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救治更多的患者,同时也为中医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黄疸肝炎

黄疸主要是湿热蕴于血分,病在百脉。百脉是指周身血脉,肝为血脏,与胆互为表里,瘀热发黄,瘀血发黄,黄疸是血分受病。血脉受病,治黄要以治血入手,清热祛湿,温化寒湿,加用活血药,热者寒之,虚者补者,活血治痰以退黄。

1、凉血活血

凉血活血是清血中瘀热,凉血而不滞邪,使之血脉畅利通达,湿热得除,热血得清,瘀结得散,则黄疸易于消退。常用药有:生地、丹皮、赤芍、白茅根、小蓟、藕节等。

2、养血活血

黄疸是血分受病,湿热瘀滞百脉,发为阴黄,热邪灼耗阴血,故血热血虚者多见,使用养血活血药,养血而不助热,活血而祛瘀滞。常用药有:丹参、白芍、当归、益母草、泽兰、红花、郁金、香附等。

3、温通血脉

血得寒则凝,寒化瘀阻血脉,发为阴黄,需要使用温阳通脉的药物,化散凝滞,疏通百脉,寒湿化散,常用附子、桂枝、姜黄等。

治疗黄疸使用活血药可加速黄疸的消退,有利于肝脾肿大的回缩;活血即可祛瘀,祛瘀即可生新,故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退。

二、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期全身疲乏、厌食恶心、腹胀多短气、大便不爽、小便色黄、肝区不适、隐痛、发热、面色晦暗、脉缓。肝功能有轻度损伤,宜芳香化浊,清热利湿。方药:藿香根、厚朴、杏仁、茯苓、陈皮神曲、麦芽、茵陈、大腹皮各15克、苍术16克、龙胆草10克、白花蛇舌草50克、银花25克、板兰根20克。

三、 暴发性肝炎

暴发性肝炎称重症肝炎,病性凶险,死亡率高,与急黄、瘟黄相似,常以下方治之。茵陈100克、黄连15克、银花50克、龙胆草15克、当归25克、败酱草50克、大黄15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郁金15克、甘草15克、丹参25克。

四、乙 肝

肝司气机,主藏血,性喜条达,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乙肝病毒之邪侵入人体,滞于肝,引起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内耗肝阴,阴体亏损,不能制用,肝郁不畅,以致体运失调,犯克脾土,其证肋痛胀,口燥咽干,胃呆纳差,神疲乏力,手脚心热,舌红苔白,脉多况弦或弦细,肝功异常,体用失调,治宜调肝养肝。 乙肝治法应立足于扶正气,调整机能,格守正足邪自去的古训,不仅仅于病毒而舍本求末。临床证实,病情缓解的同时,肝功能亦随之改善。此说并不排除出不能排除清热解毒常法的运用,若有是症,就用是法,舍此难以应手。乙肝治法,源于实践,逐步完善,作为规律性的常用处方,方方佐用丹参配郁金活血通络,治血而调气。盖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郁妨碍血流而致瘀,血瘀势必气郁。所以乙肝有瘀血见症理应佐用丹参,郁金、防患于未然,及使藏血之脏,血活用良,板兰根佐用,取其善解病毒之长,意在清泄病毒邪,用于乙肝优于其它清热解毒药物。

五、慢 性 肝 炎

慢性肝炎多因病毒性肝炎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逐步演变而成。病程缠绵,症情复杂,部分病人后期亦可出现肝硬化、腹水等症状。因此在辨证审因的基础上,应当抓住湿热这个特异性的治病原,针对湿热交滞痼结不解,淹粘难化的病理特点,辨证立法施药。

根据火病必虚的理论,当以扶正为主,但又不能舍湿热之因而治。临床上如何解决扶正不留邪,攻邪不伤正,柔肝滋阴及不呆脾助湿,疏化理气及不伤本,如何柔肝、养肝、疏肝均颇为棘手。如木郁致气滞,中焦斡旋之气机失利,肝体阴而用阳,故慢性肝炎后期为阴虚,肝血不能荣养,肝细胞受损,免疫功能降低。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肝络成瘀,局部肝组织,硬化则见两胁胀闷,隐痛刺痛,阴虚不易于生内热,相火浮动,男子多有遗滑早泄之症,内热与脾湿相合,中焦气机运行失畅,湿热滞伏结,可使病情反复,故治疗上必须辨审得当。疏利透大,清化湿热是针对湿热之邪,滋阴柔肝,调养荣血,培补肝阴是针对机体之本。而肝病实脾又是治疗上的一个重要法则。

常见证型

1、湿热留滞,肝病日久,因治疗不得当,致湿热之邪留恋下去,病致后期,虽肝功能属正当范围,但尚有湿热留滞。症见上肢酸怠乏力,胃纳不振,肝区疼痛,小便黄,脉濡弦,苔厚腻,湿热酿痰而盛于上者,治拟清化痰热为主,用桃仁、杏仁为宣肺要药。因痰湿同病,用茵陈、地耳草、焦山栀、蒲公英、虎杖等均宜加入,湿重于热的治拟芳香化浊,以藿、冠、相、佩为主。凡湿重者,必有脘腹胀气,故广木香、郁金、香队为必用之药。下肢乏力,加牛膝、木瓜、蚕砂。胃纳呆者,加山楂炭、焦谷麦芽、焦六曲。肝区痛者,加玄胡、广郁金,湿重者,宣利小便,用车前子、茯苓、泽泻等。

2、肝胃不和主症:肝期隐痛,脘腹作胀,胃纳不展,大便溏,脉弦苔白。治宜疏肝和胃。药用:制香附、广木香、广郁金、炒冬术,积壳、黄金、板蓝根、白芍、茵陈、虎杖、牛膝、薏仁、甘草。此为肝气犯胃,肝胃不和。此时,不应进补剂,宜疏肝和胃为先。板蓝根、茵陈、虎杖、薏仁等化湿解毒、积壳、白术、一补一消,白芍为柔肝止痛要药,平肝之药,舍白芍无第二药可代。胁痛不平肝,总非治法。与甘草同用,名芍药甘草汤。甘草能缓肝急,止肝痛,香附、木香、郁金辛以散之议。尤其是郁金,有疏肝理气、活血凉血作用,并有止痛功能,为治乙肝要药。若肝气郁结太甚,肝区疼痛较剧,可加元胡、青皮等,以其有疏肝行气散滞之功。本法辛香药较多,有损肝阴,须重用白芍,黄金制约之。

3、中虚气滞主症:体乏神疲,,胃纳不香,多食脘腹,肝区遇累隐痛,大便溏薄,脉小弦,苔薄腻,舌质较淡。治宜健中理气。药用:太子参、炒术、茯苓、制香附、木香、郁金、白芍、茵陈、虎杖、薏仁、板蓝根、甘草等。

本法即实脾之法,脾喜温燥,故以木香、香附等以理气醒脾,茵陈、虎杖、板兰根清热解毒活血,苔腻浊、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浊、苔黄加芦根,冬瓜子,黄芩等清化湿热。

4、肝肾阴亏主症肝区隐痛,肢酸腰背痛,手足心热,午后微热,头晕体乏,口干不喜饮,脉小数,知红少苔。治宜滋养肝肾,本证须重用黄精。

5、久病入络,络阻血瘀,症见肝区刺痛或窜痛,连及右胁炎肩背,面色晦滞,口唇炎舌两边紫,肝脾肿大,脉弦,治拟肝区刺痛加鳖甲、牡蛎、焦山楂,刺痛严重者加莪术,体弱者同用黄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阳性,缠绵不愈。治疗上,扶正与祛邪是不可忽视的。

中药黄芪、党参为益气之药,以黄芪为主药,辅以党参、五味子,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功能。针对病毒祛邪的治疗,有毒当消当解,药用瓜萎、羊蹄根加强解毒。临床上可视病人之虚实,毒邪大小,增损用药。

慢性乙型肝炎既有正虚的一面,又有邪盛的一面,正虚的病理变化,反过来即可导致正更虚或邪更实。故在治疗时,对人体,病源证候三者应通盘考虑,扶正治人,可以增强病人抗病力,恢复力,治疗症状,可因病状的消失而增加人体抗病能力,治疗病原可以消除证候,使之不复损害病人身体,三者互有联系,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在哪一方面就抓哪方面。

六、肝 硬 化 腹 水 治 验

肝硬化系因湿热之邪未彻底清除,而至日益胶固,缠绵日久,伤及脏腑之血,导致脏腑实质性损害。在急慢性肝炎阶段,则脾气虚衰,正气不行,浊气不化,湿浊顽痰凝聚胶结,另一方面,热*血分,伤阴耗血。由于气虚血滞,以致瘀血滞留,着而不去凝血与痰蕴结,阻滞血络则成痞块(肝脾肿大),进而凝缩坚硬,推之不移,若脉道受阻则络脉怒张,青筋暴露。所以,气虚血滞为肝硬化之本。而湿毒热邪,稽留血分是为标,后天化生无源,则肝肾阴精无以济,及因湿热内耗,则肝肾阴精枯涸,肝无血养而失柔,肾无精填而失润,以致肝肾阴虚,阴虚则虚热内生,虚热与稽留血分之湿热相合,虚实夹杂以致阴虚血热,由于正不抗邪,气血日衰,阴精日耗,阴病及阳,气衰阳微以致脾肾阳虚。所以。肝肾阴虚,阴虚血热和脾肾阳虚又为本病常见的三种证候。

在临床上,各证之间相兼见或互交错,不可截然分开,主要仍应掌握其病理实质,辨证施治,从治疗上以补气活血。养血柔肝为基础,并根据其证型重点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或湿补脾肾,若见余邪未清等兼证,则应当佐以祛邪之品。

肝肾阴亏,气虚血滞,主要见证:面色晦暗,身倦乏力,形体消瘦,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及燥,腰腿酸痛,两胁隐痛喜按,胁下或见痞块,舌质红,舌苔白,脉弦细数。肾水内竭则面色晦暗,肾精亏虚。气虚心少,肝血不足,精血失充,故全身乏力,形体消瘦,阴虚阳亢,虚热内扰故弦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急燥。腰为肾府,肾主骨,肾亏虚故腰酸腿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均为阴虚之象,治疗法则,补气活血,益肾柔肝。

肝硬化一旦出现腹水,则提示病入晚期。肝硬化腹水,在侧重在肝的阶段,其腹水并不过多,基肝病蚀脾,脾气损伤,则腹水增重,再发展至肾气大亏,腹水愈为严重。从腹水的多少,亦可测知肝脾肾三脏损伤的程度。治肝着重补肝化瘀,消其痞块。补肝有补肝气和补肝血的不同,在临床上以肝气虚较为多见。肝气虚表示疏泄功能减弱,肝失调达,出现周身倦怠,精神萎靡,胸胁不舒,气短食少,胸部胀大,便行稀溏,四未不温,脉沉弦细,舌苔腻,舌质暗红或衬紫等症,治须补肝肾,畅肝用散肝瘀,兼以扶脾,可选用当归补血汤。黄芪为补肝气之要药,用量60克,当归有养肝血之功,配合柴胡疏肝以升清阳,积实行气以降浊阴,白芍柔肝剑阴,甘草缓中补虚,工奏补肝气,助肝用,调升降,解郁通阳之功。肝气虚常为肝阳虚之先导,若阳虚寒凝,则加附子,干姜之娄温阳散寒,精血不足,则加紫河车,鹿角胶等峻补精血,食少便溏,加炒白芍,鸡内金以补脾助运,由于肝脏生理病理复杂,每多寒热错杂之候,兼夹郁热,则又须适当参用清泄这品。

从气血关系着眼,务使正气来复,郁滞得开,而瘀血徐为消融,肝气疏泄有权,不治水而腹水自消,亦有肝气极虚不任疏泄,柴胡当摒弃不用。可予补气化瘀,常以黄芪、太子参、萸肉、枸杞、丹参、石见穿、鸡内金、莪术、当归、山楂、泽兰、红花、红参、糯米根等出入化裁,颇能应手。

肝血虚的患者, 见眩晕,偏头作痛,两目干涩,周身乏力,手足麻木,胁痛腹胀,易于齿龈出血或鼻衄,脉象弦细,或虚弦,舌质偏红,苔薄黄等见症,妇女可见月经不调,或闭经或崩漏。此证特征是血虚血瘀,邪水不化,重在养血和瘀,滋阴利水,药用:生地黄、北沙参、天门冬、枸杞子、楮实子、鳖甲、牡蛎、泽泻、海藻之娄。其中牡蛎、海藻既有软坚散结之功,又能祛水气,诚一举而得。若齿龈或血衄频作,午后低热,舌质红降,苔薄黄而干,则系湿热伤阴,肝脏郁热较甚,宜用犀角,犀角昂贵不易得,以牛角代之,每用60克,加入生地、丹皮、白芍、石高、寒水石、滑石、银花、元参、仙鹤草、大小蓟等,对症用之,多能控制出血、减轻腹水。

治脾求于气阴,重用白术、泽兰,肝病传脾,腹水增重,可见面黄虚浮,倦怠乏力,腹胀如鼓,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尤甚,尿少,大便不实,苔薄或腻,边有齿印,脉濡缓或沉迟等症。治当补脾运中为主。着眼肝脾,兼顾血水,以收扶脾利水,养血和肝之功。方中重用白术50克,增强补脾作用,再加大剂泽兰50克、益母草120克,共奏化瘀滞,行水气,运脾和肝之效。如腹水不多,则用黄芪50克,以补脾气之虚,复入木瓜之酸以柔肝,更增椒目,防已姜汁以通阳化水,分消利导,往往获验。牛膝除益肝肾,补精气以外,有活血利尿之功能。牛膝配丹参,即能化下焦瘀滞,以利水邪。车前子甘寒滑剂,滑可去着,而无耗气伤之弊。红参补气通络,紫河车峻补精血,地鳖虫破宿血积瘀,姜黄,郁金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鸡内金磨积化瘀,健脾助运,前方消于补, 养生 祛邪,对改善肝功能,有一定疗效。

膨胀发展至肾气大伤,真阴涸竭的阶段,气化无权,腹水特别严重,症见腹大如鼓,脐突尿少,腰通如折,气短不得卧,下肢浮肿等。此时肾气大伤,不得再破其气,肾水将竭,不可复行其水,攻之则危亡立见,消之亦无济于事,腹大胀急,亦不可强攻,否则极易导致肝昏迷或大出血而发生突变,治疗应以养正消积作为治疗大法。唯有峻补其下以疏启其中,脾能开肾关,泄水邪,减缓胀势待续生机。补真阳,行肾气,临床常用附子、肉桂、黄芪、党参、仙灵脾、肉苁蓉、熟地、山药、茯苓等。务使气得峻补,则上行而后其中,中焦运行凝,滞疏通,中满自消,下虚自实。若真阴涸竭,呈现舌色光泽无苔,二便坚涩不爱,生命垂然,多难挽回。可用大剂熟地150克,配合枸杨萸肉、苁蓉、首乌、山药、龟板等厚味滋补,育阴化气,常收薏外之效。

腹胀是病人最痛苦的症状,可用莱菔子粉、鸡内金粉、沉香粉各2克和匀一日分三次吞服,或用皮硝60克、肉桂粉10克和均敷扎脐部,或用巴豆壳粉纳入卷烟中吸入,可望暂时缓解,如出现胸水,可配以泻肺利水之葶苈子、桑皮、甘遂、半夏均有助于消退胸水。如出现消化道出血,可服白及粉、白芍粉、三七粉各药等分和均,用温开水分次调服。

膨胀一证,其来世渐,其退也迟,而久病,肝肾精血交损,未有不累及奇经者,通补奇经,必须掌握标本虚实,其本质是精备交损,故通补的要以在于栽培精血,调理阴阳,而水阻血瘀、气滞、寒凝等均属标病,可适当参用治标之品。曾治苏某某,女,26岁,患慢性肝炎已三年,出现腹水亦逾半载,迭经治疗,腹水时轻时重,就诊时腹大如鼓,脘腹撑痛,面晦神疲,足胫浮肿,齿龈参血,经事淋漓半月未净,苔薄,舌质衬紫,此病穷及肾,损及奇经之证,遂以通补奇经为主,药用鹿角霜15克、龟板40克(先煎)、熟地60克、牛角肋15克、茜草15克,贯众炭15克、肉苁蓉15克、杜仲15克、菟丝子15克、黑大豆30克、楮石子30克,连服10剂,漏下已断,腹水亦相应减退,依上方出入,共进40余剂,腹水全消,诸证均获改善。

肝硬化出现腹水,是本虚而标实。本虚只能缓图,标实则必须急治,所以消水是当务之急。消水之法,淡渗之剂已不起作用,而攻劫品,如遂戟、芫花之类,虽有消水之效,但走泄真气,施于肝功将竭之际,嫌有虚虚之弊,所以常是初用稍效,继续攻劫则效果不显,最后还是归于不治。至于保肝治本,必须温之养之,疏之导之,故用药务求和平,硬度分能改善,至少使其病变不继续发展,临床曾用腐泔猪胆方治愈数人,有的腹水消后数年未见复发,其方如下:鲜猪苦胆一个、豆腐浆一大碗,将豆腐浆加热后,搅入猪胆汁饮之。如无鲜猪胆,用干者置温水中泡开亦可用。豆腐浆即腐泔,系指豆汁用卤水点过成脑之后,在筐中轧榨时所滤过的水,能通便下痰,通癃闭,洗衣去垢腻,腐泔除有卤水点者外,亦有用石高点者,能清热。卤碱有下蛊毒五脏肠胃留热结气,心下坚之故。胆汁本生于肝,对肝当有亲和之力,加之腐泔兼有卤性者,有行宿水之功,而无攻劫这弊。但水消后,并不等于痊愈,须求养肝不用峻补,而用酸温之品,加乌梅、木瓜等,疏肝不用柴胡而用生麦芽,这是因为生麦芽具有甲木生发之气,且有消和化坚的作用。化瘀不用桃红而用生山楂,因为山楂味酸养肝,化瘀而不峻。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枝,则化阴滞而阳和,用治阴虚肝硬化腹水的初期,每获佳效。应取泽兰活血行水,治大腹水肿,黑科豆甘草平入肝肾,活血利水,祛风解毒,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除湿,搜逐伏水,楮实子甘寒,可以补肾治虚劳,消水气浮肿,肝硬化腹水,从肝脾肾三脏论治为多,但若水出高源,腹水兼见胸水,三焦不利,则当温运大气,疏通三焦,可参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以破阴气之凝结。

综上所述,肝硬化腹水的病机是气血水相因为患,以气虚为本,因瘀为标,腹水乃标中之标,其病变以肝脾肾三脏为中心,治疗以养正消积为大法。是临证之常,补下启中,通补奇经诸法,是临证之变,治络法则可谓临证之巧。

中国古代并没有甲乙丙丁无等肝炎区分,中医所说的肝,不仅是一个解剖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功能活动系统。我感觉中医所说的肝病是指肝(包括胆)的生理功能及肝胆经络病理变化所表现出的一切病证的总称。而缠绵不休、久治难愈者则属于慢性肝病。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将黄疽分为五种临床类型,所记载的治疗黄疽的方剂如茵陈蒿汤、茵陈五警散。柜子大黄汤等,对目前慢性肝炎的治疗仍具有重大意义。桂匾要略·女疾闻中“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值。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清”。等论述可能是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所产生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描写。

晋·葛洪《肘后方》记载的“腹大、动摇、水声、水腹黑,名曰‘水蛊”’可能是肝硬化腹水的描述。

隋·巢元方《请病源候论·黄病诸侯》云:“气水饮停滞积聚成解,因热气相转,则郁蒸不散,故胁下满痛而身发黄,名为痹黄。”储病源候论·水肿病诸例又云:“水庸者,由经络否涩,水气停聚,在于腹内,大小肠不利所为也。其病腹内有结块坚强,有两胁间,膨胀满,遍身肿,所以谓之水癌”等论述,可能与肝癌有关。

唐·孙思追《千金翼方》云:“酒值者……面发赤斑黑黄。”相当于现代医家所说的酒精性肝硬化而见蜘蛛病或色素沉着。

中医所说的肝病指的是中医自古就有的“肝”系统(厥阴风木)问题,可能包括病毒性脏腑肝病,可能包括肝的经络问题、也包括中医“肝”系统气机生发问题,

中医认为肝病问题都是“显形”的,也不是“杀手”。

因为中医有很多种方法侦测到肝系统有没有问题,至于是否有肿瘤,多大肿瘤,是否有炎症都不重要,关键是要提前侦测、提前诊断、且能有效解决。

比如:

1 你经常晚上1-3点睡眠不好或者醒来,已经是肝有问题了

2 你经常恶心呕吐、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已经是肝胆出问题了

3 你经常便秘、小便色深、督脉筋缩压痛、肝经中封至中都一带有压痛,已经肝出问题了

4 你肝胆弦脉、苔厚黄腻、饥不欲食,已经是肝胆出问题了

5肝掌的形态有其特点,表现为患者双手掌的两侧边缘(医学上称为大、小鱼际)及手指掌面出现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褪色,放松后又立即恢复原状,且长期存在,有的患者在脚底也可见有此种现象。

但从现代医学生化指标上看,少数人可以自然产生肝病毒免疫力,大部分人终身携带肝病毒终生无碍,当然也有人肝炎去医院治着治着就发展成了肝硬化甚至癌变。

中医治病是内求,通过改变肝胆湿热环境来治理肝系统疾病,中医认为,一切病毒都是外邪入侵人体,都依赖人体环境而存在,人体才是最大的自愈医生,只要改变环境,恢复身体自愈力,最后人体环境不适合病毒生存了,也就是免疫力强了,病毒被赶出体内或者说病毒自己离开人体。

但是现代研究发现,某些扶正补气的中药有很强的增强免疫系统抗体的功能,比如黄芪等药可以起到类似于西药干扰素的作用,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病毒清除能力。

中医对于肝病的治则,主要有两类:

1 清热解毒。有效治疗肝病急性发作转氨酶高等,比如茵陈篙汤等;清热解毒的本质是护肝抗炎降低转氨酶,并不能治根,最多只能让病人病毒转入非活动或低复制期。

2扶正补虚。增强体质,强化免疫力,有效驱除病毒,但有时也会激化肝细胞的坏死,升高转氨酶,比如小柴胡汤等;但扶正补虚,强化免疫力,才是彻底清除病毒治愈肝病之道。

肝病的经方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并不特别,用合适的方药,合适的时机,辨证治证,使机体的免疫力变强,改变环境,从而达到 健康 状态,治愈肝病问题。

《难经七十五难》曰 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

这里的东方指的就是肝木,南方指的是心火,北方指的是肾水,治肝实要补肾泄心。

《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这里说的就是治肝先实脾。

因此,肝病问题中医经方治法可以分为如下4种:

1 肝胆湿热:

中医的肝胆湿热是一种证,主要有口苦口臭、恶心厌食、乏力、全身黄疸、尿黄、舌红苔黄腻、弦脉浮数等。热泄于肝,中药清热解毒、化湿和胃,方如茵陈蒿汤、清肝汤等,药物如柴胡、黄芩、山栀、龙胆、茵陈、大黄等。可以明显抑制免疫系统对肝细胞的攻击,减轻肝脏的炎症。

2 肝郁脾虚:

肝脾较弱,中医叫肝气犯脾,证为消化能力差,食欲差,肝区作痛,人容易疲乏等。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有消化食物的功能,实质是肝对食物的转化能力下降。中药疏肝健脾、化湿畅中,方如柴胡疏肝散、归芍六君汤等来改善肝脏的微循环,重建肝功能,提高营养吸收,轻度增强免疫功能,药如白术、茯苓、丹参、郁金、党参、泽泻等。

3 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主要是脾肾两虚,突出以虚为主。如身体虚羸、动则疲乏无力,甚至影响到性功能,证有口苦咽干、五心烦热、肥舌齿痕舌、盗汗、腰酸耳鸣、乏力动则汗出、足跟痛、畏寒怕冷、嗜睡头晕等。寒补于肾,中药扶正补虚、健脾益气补肾为主,清解为辅,方如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加减了,药用生黄芪、当归、党参、女贞子、五味子、黄精、炮附子、补骨脂、巴戟天等。

4 虚瘀络阻:

一般指重度脂肪肝、肝硬化、肝腹水、肝癌肿瘤阶段。主症为身体的虚与瘀、疲倦乏力、面色暗黑、人形消瘦、腹水鼓胀、腹壁静脉曲张、甚至脾肿大等等。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扶正清解为辅,药用丹参、茜草、鳖甲、瓦楞子、金铃子、延胡索、乳香、没药之类破血攻坚。

在经方六经传变中,肝为厥阴风木,厥阴在三阴最里,“厥阴之病,九死一生”,肝病(特别是肝病毒)是非常顽固的。

临床中,经常会遇见肝引起的相关问题症状:肝胆湿热、肝胆器质病变、一郁三结(甲状腺、乳腺、淋巴子宫)、高血压、便秘、肝炎、脂肪肝、黄疸、肝硬化、肝癌、肝腹水等等。

补充临床中看到多例肝腹水、肝硬化、肝癌的共性症状:

1 呕吐吃不下

2 肝腹水

3 黄疸

4 口渴小便不利、大便秘

肝病已经被列为全球9大引起死亡的疾病之一,每年有100多万人是因为肝病死亡,死亡人数还呈现着增长的趋势,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肝、肝癌、酒精肝等多种肝病,患病人数越来越多。所以说在生活当中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肝脏。肝病最怕的5种食物,中医建议肝不好的人要多吃,爱吃的人有福了!

1、肝不好的人要多吃——蒲公英

蒲公英有助于让身体快速排除毒素,擅于排肝毒,平肝火,恢复受损的肝细胞,对喝酒后的肝损伤有较好的修复作用,还有很强的清肝利胆效果,可以很好的治疗肝炎、脂肪肝等。可改善肝细胞营养和肝内微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

2、肝不好的人要多吃——蜂蜜

其实肝脏比较喜欢糖,人体内一半以上的能量都是由糖提供而来的,糖在人体吸收之后就会转化成一种叫做肝糖原的物质,对肝脏起到保护的作用。蜂蜜是非常有价值的食物,不仅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也可以防止脂肪肝的形成。蜂蜜泡茶还有解毒之效,还能帮助抑制各种细菌和病毒,对肝炎、肝硬化有一定的防范作用,是日常养肝护肝不可缺少的。

3、肝不好的人要多吃——南瓜

南瓜味属甘,属于温性食物,有补气消炎、止痛解毒的作用,南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果胶,能清理毒素、消灭细菌,亚硝酸盐会对人体 健康 造成损害,南瓜能减轻这种损害,并且还具有护肝的作用,能帮助恢复肝脏功能,增强肝细胞的再生能力。

4、肝不好的人要多吃——决明子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作用最佳。富含的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素蒽酮,则具有清肝保肝、除肝热、助肝气等作用,其中大黄素在清肝保肝方面作用最强,同时,大黄素还具有抗肝毒的作用。能帮助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功能,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5、肝不好的人要多吃——猕猴桃

猕猴桃里面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和钙,经常性地吃猕猴桃,能够帮助肝脏的排毒,具有保肝的功效,特别适合于肝炎患者。吃猕猴桃也具有一定的解酒功效,能够帮助肝脏把酒毒排出体外,保护饮酒者的胃部合脏细胞,同时加速酒精的挥发,增强肝脏功能,促使肝脏对酒精的分解,从而达到很好的解酒效果。

肝不好的人除了多吃以上这5种食物外,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1少喝或不喝酒:酗酒伤身,其实伤害最严重的就是肝脏,酒精对肝脏的损耗非常大。不是说酒不能喝,而是要适量,千万不能让肝脏超负荷。不过对于肝病患者,一定要远离酒精。

2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研究发现,醉虾、生蚝和半生不熟的贝类常带有细菌和肝吸虫等寄生虫,容易引发急性胃肠炎、痢疾,可能导致肝病恶化,甚至诱发肝昏迷。

3发芽的土豆以及青色的西红柿不能吃:发芽的土豆以及青色的西红柿含有龙葵碱,这东西对肝脏简直是剧毒。虽然不是一次食用就能要人性命,但怕就怕毒素累积,对肝脏日复一日的造成影响。

4多闭双眼养肝:日常工作间隙可以,找一处安静之所,闭目独坐,安心养神,有助疏通全身经络、气血流畅。

5常敲肝胆经:中医里讲:“肝胆同源”,所以大家可以在有时间的时候用中医最简单的按摩经络的方法来保养肝脏。闲来无事,经常敲一敲肝胆经,可以帮助肝脏解毒排毒、梳理肝气、强健肝脏。

治肝病的中药有:

1、中药蚤休(重楼)、皂角、虎杖所含皂甙和酚类长期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食欲下降、大便稀烂及腹胀等症状。

2、郁金、姜黄所含樟脑所致毒副作用主要是中枢兴奋、烦躁不安、头痛头昏。桃仁在胃酸作用下即可分解为氢氰酸,毒性大,可致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川楝、苦楝所含毒素可致呼吸抑制、内脏出血。山豆根、半边莲所含生物碱也可致呼吸抑制。

3、有些含有冬虫夏草、穿山甲、藏红花、珍珠母等名贵中药材,如果中药治疗乙肝疗程所需时间长,每日一副汤药,一吃就是百余副,价格自然也不菲。使用中草药治疗也要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盲目使用中药治疗乙肝反而效果会不太好。

关氏中医:被誉为“独步天下的肝病克星”的,不只医术,更有精神

作者写在前面的话: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