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牌匾的学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关于牌匾的学问!!!,第1张

牌匾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是融汉语言、汉字书法、中国传统建筑、雕刻,绘画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

牌匾不仅是指示标志,而且是文化的标志,甚至是文化身份的标志。它广泛应用于宫殿、牌坊、寺庙、商号、民宅等建筑的显赫位置,向人们传达皇权、文化、人物、信仰、商业等信息。

传统的牌匾从材质上划分,主要有木质、石材和金属三种,但以木质居多,石材和金属的较为少见。为牌匾题字的,主要是当时的显贵、名流和书法家。 牌匾漆地以黑色居多,也有紫、红、蓝、绿、棕等颜色。文字最常见的是真金字匾,所谓真金字匾,即在字上敷贴金箔。

扩展资料

牌匾的作用:

牌匾主要多用于商业领域,是我国一种独特的传播商业信息的广告形式,它通过巧取文学作品、凭借商联文采、援引成语典故、附丽神话传说、名人题字,利用趋吉心理、采摘宗教词语、表达报恩情感、显示店家诚信等方式。负载着厚重的民族商业思想,折射出传统的文化色彩。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探讨牌匾的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民族广告文化遗产,不但有助于中国商业文化宝藏的挖掘整理和牌匾广告历史的研究,而且对于现代广告的发展和创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启迪和促进作用。

-牌匾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匾额遍布神州大地。这些匾额既是著名建筑和风景名胜的点睛之笔,也是我国一种独特的,集建筑、文学、雕塑和书法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我国的匾额,除了有前面介绍的官署门第类匾额、官家类匾额、功德声望类匾额、贞节贤孝类匾额、寺庙类匾额、楼阁类匾额和书斋类匾额之外,其他还有悬挂在我国祠堂内建筑的正门处或者祠堂内的宗祠类匾额、用于商家字号的堂号类匾额、用于人际交往的婚喜寿庆类匾额、受人拥戴的医德教泽类匾额,以及用于称赞风景名胜为主的绘景类匾额。

这些匾额有的悬挂在大门口、厅堂或楼房上,有的悬挂在风景名胜、园林古迹中,它们以其多变的式样、高艺术化的书法艺术,与雄伟壮观的建筑相互辉映,和谐统一,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些匾额讲究的是内容的意境及文采,它集中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我国,除了前面介绍的各类著名的匾额之外,还有3块匾额中的精品,它们是河南省的“留余匾”、万里长城东端的“山海关匾”和北京的“正大光明匾”。

其中,“留余匾”现存于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是康家庄园文化的象征,也是最能看出康家发家的根源所在。俗语说:富不过三代。而康家能持续繁荣12代400多年,与其是不无关系的。

该匾长165米,宽075米。造型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金底黑字。全匾共计174个字,除标题“留余”两字为篆书外,其余为字体流畅的行楷。该匾是同治年间进士牛瑄所题,制作于1871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该匾是康家第十五代庄园主康道平用来训示家中子弟的家训匾,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留余”匾造型独特,形似一面展开的上凹下凸型旗帜。

上凹意为:

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

下凸意为:

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子孙。

匾上刻有南宁资政殿学士王伯大,号称留耕道人的“四留铭”: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能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还以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子孙。

匾上还留有明朝隐士高景逸写道:

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

这些文字,翻译成白话文为:

留耕大人王伯大的《四留铭》中说:“留有余地,不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留有余地,不把俸禄得尽以还给朝廷;留有余地,不把财务占尽以还给老百姓;留有余地,不把福分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

大概老天爷反对贪得无厌,做事过分。因为太过分了,没有不留下悔恨的。

明朝隐士高景逸说过:“遇事让人一步,自然有周转的余地;遇到财务放宽一分,自然就有其中的乐趣。”推而言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坦园老伯把“留余”两字题于匾额,挂在堂上,大概就是采用留耕道人的《四留铭》来告谋诫他的后代子孙吧!为你们写这几句话,并取夏峰先生教训他儿子的话,概括起来说:“你们这些后辈知道发家之道吗?那就是凡事留有余地,不做尽做绝罢了。”

百年来,正是因为拥有如此谦逊的家训,从明代至现代,河南郑州康百万家族有功名的人物有412位,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12代,400多年。

这块“留余匾”保存至今,仍非常完整地悬挂在康百万庄园的主宅区,对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处世哲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国著名的“山海关匾”实际的名称为“天下第一关”匾额,它位于我国明代长城的东北起点第一关箭楼二层正面。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称渝关,又名临闾关,1381年,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徐达中山王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整个山海关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4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整个城池以“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

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长58米,宽155米,上刻阳文“天下第一关”5个大字。其中“一”字长109米,繁写的“关”字竖长145米。“一”字一笔不显单薄,“关”字多笔不显臃肿。

匾上“天下第一关”5个大字,每个字结构讲究,布局章法得当,笔力沉雄,与形势相称,大有镇关之风,为关口增添了威严和光辉,也道出了关口的战略地位。

在这座山海关箭楼上,有3块木质匾,其中有两块是后来摹刻的。一为1879年王治摹刻,二楼外悬挂的是1920杨宝清摹刻。摹刻匾原有落款,后被油漆涂盖。原匾悬于一层楼内。

那么,最原始的“天下第一关”匾额到底谁所写呢?有史料可查的有1878年编撰的《临榆县志·建置编·城池卷》记有:

“天下第一关”相传明肖佥事显书。

1920年临榆县令周嘉琛的《重修第一关旧额记》中又说:

有额曰“天下第一关“笔力沉雄,与形势相称,游者相传为严分宜(严嵩)手迹。

那么,最原始的“天下第一关”匾额到底出自谁手呢?还需要后人的继续研究。

我国著名的“正大光明匾”高悬在北京故宫乾清宫正殿内中央。据说,匾额上面的字是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皇帝世祖顺治福临的笔迹,经康熙皇帝临摹后悬挂在这里的。

乾清宫是坐落在故宫古建筑群中轴线上的一座重要宫殿,是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的正寝。“正大光明”是清朝皇帝标榜的祖训格言,康熙帝临摹后命人挂在皇宫正宫最高处,是将其作为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准则。

这块“正大光明”匾额为墨拓木框纸匾,匾长44米,宽13米。“正大光明”4个字书于正中,上款为“皇考世祖章皇帝御笔书正大光明……康熙五十七年吉诞恭跋”,旁边有“广运皇帝”印迹一方,下款为“皇曾祖世祖章皇帝御笔匾额……乾隆六十二年冬月恭跋”,旁边并印有一方“太上皇帝之宝”玺印。

匾额上的字体为行书,用笔结体肥厚丰满,其撇捺随意拖出,逸气横霄。正中的“正大光明”4个大字,结构苍秀,超越古今,为我国清代书法作品中的精品之作。

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字,《说文解字》作“额”字。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说,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因此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匾额的含义: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匾额一般挂在门上方、屋檐下。当建筑四面都有门时,四面都可以挂匾,但正面的门上是必须要有匾的,如皇家园林、殿宇以及一些名人府宅莫不如此。许多匾额的四周边框上,雕饰各种龙凤、花卉、图案花纹。有的镶嵌珠玉,极尽华丽之能事。

匾额按其性质来说,比较常见的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类是堂号匾,像纪晓岚的阅薇草堂等;一类牌坊匾,这一类是通常是作为表彰的,如表彰富人守规范,表彰乡里老师等;一类是祝寿喜庆的,这类匾额数量非常大;一类是在商业发达地区的字号匾,如北京的荣宝斋、同仁堂等;再一类是文人的题字匾额,带有文学色彩的或是座右铭式的匾

匾额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题材:

(1)楼堂殿阁的名称。如“滕王阁”“长生殿”、“望月亭”、“望江楼”等。

(2)商家字号的名称。如“同仁堂”“内联升”“老凤祥”“荣宝斋”等。

(3)歌功颂德的题词。如“桃李满园”“爱民如子”“高山仰止”等。

(4)绘景抒情的题词。如“清风肃来”“山清水秀”“一碧万倾”“春和景明”等。

(5)述志兴怀的题词。如“天道酬勤”、“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等。

(6)庆典开张的题词。如“大展鸿图”“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等

我国的匾额起步于两汉时期,发展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时期。

自有匾额以来,它就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与建筑、民俗、文学、艺术、书法相结合,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写景状物,言表抒情,寓意深邃,具有极大的文学艺术感染力。

悬于宅门则端庄文雅,挂在厅堂则蓬荜生辉,装点名胜则古色古香,描绘江山则江山增色。虽片辞数语着墨不多,望之却巍然大观,令人肃然起敬。

“名垂宇宙”是出自杜甫的诗名:诸葛大名垂宇宙。名垂宇宙字面意思为,名誉传遍天下。“名垂宇宙”的匾额位于成都武侯祠的诸葛亮殿门上,匾额是由清代康熙皇帝的儿子爱新觉罗·允礼所提。武侯祠的匾额和对联众多,而最著名的便是这块“名垂宇宙”古匾。

关于牌匾的学问!!!

牌匾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是融汉语言、汉字书法、中国传统建筑、雕刻,绘画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牌匾不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