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以滋阴降火为肺痨治疗大法的医家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4收藏

确立以滋阴降火为肺痨治疗大法的医家是,第1张

答案:D

元朱丹溪倡导“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D对)。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虚劳病脉证并治》篇叙述了肺痨及其合并症(A错)。华佗的《中藏经传尸》已经认识到肺痨具有传染的特点(B错)。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把“尸注”列入了肺脏病篇,明确病位主要在肺(C错)。葛可久的《十药神书》为我国治疗肺痨现存的第一部专著(E错)。

肺痨就是肺结核

肺结核病就是一般俗称的肺痨,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结核病侵犯的部位以肺部最多,约占百分之九十,但人体的其它器官如脑膜、淋巴腺、骨骼、肠、生殖器等都可能得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及时治疗会愈来愈严重,也会传染给别人尤其是亲密接触的家人。

古代技术落后,没法检验具体是不是得了肺痨,也没办法根治,所以很容易延误治疗的时间。

事实上,所谓的痨病,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肺结核”,由于古时医学技术有限,人们对疾病的认知自然也并不科学,这也造就了肺结核在当时成为不治之症。

在抗生素被发明之前,人类是无法对付结核杆菌的。条件好的人,可以靠加强营养和多休息来尽量延长生命。其他绝大部分人只能等死了。而在现代,在医院有各种手段可以检测出肺痨,不用担心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而且还有各种药可以吃,肺痨已不是绝症。

扩展资料

肺痨的症状:

1、盗汗

所谓盗汗,即病人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一般发生在体质虚弱的孩子有时正常的小孩也可能有此现象。肺部病变较重的患者盗汗现象就较多出现,严重的时候衣服被子都可以湿透,而且患者自觉竭度疲劳和虚弱。

2、发热

发热是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的常见症状之一。肺痨病也不例外,但肺痨病的发热,还是有其特点的:一是长期低热,一般午后和傍晚出现,所谓低热,也就是在38℃以下,清晨可以恢复到正常体温,而且很多病人可以全然不知道自己在发热,有的病人可以出现厌倦和不适。

体温可以不稳定,在工作时可以自觉发热和疲劳,稍作休息体温还不能恢复正常。二是发热明显,在病情恶化进展时,发热明显,尤其在肺部有其他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可以发生高热,有时可在39℃~40℃,身体抵抗力极度低下时结核菌可能全身播散,这时会发生持续的寒战、高热现象。

3、血流发热

女同志在月经前后可以通过血流发热,而患了肺痨时,在月经干净以后发热也不立即恢复正常。

参考资料

凤凰网_这5种小病,在古代却是绝症!很多人为此丧命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痨瘵的穴位 2 治疗痨瘵的方剂 3 治疗痨瘵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痨瘵 1 拼音

láo zhài

2 注解

痨瘵为病症名。即肺痨。[1]

肺痨为病症名。又称痨瘵、传注、传尸、鬼注等。相当于肺结核病。为一种慢性传染性肺部虚损性疾患。主要为感染结核杆菌所致。中医认为是“痨虫”随呼吸侵入肺内所致。本痨以咳嗽甚或咯血、潮热盗汗、疲乏消瘦、两颧潮红等为主症,后期可出现心悸息微、面浮肢肿等危候。针灸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辅助疗法。针灸治疗:①体针:取太渊、肺俞、膏盲、膈俞、胆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为主。背部穴可用灸法。咳嗽痰多加脾俞、丰隆;潮热加鱼际、大椎;咯血加孔最、鱼际、膈俞;盗汗加阴郄、后溪。②耳针:肺、脾、肾、内分泌、神门等穴为主,轻 ,隔日1次。也可用少量抗结核药物配合奴佛卡因注射液,按耳穴注射法注入以上耳穴敏感区,局部隆起约黄豆大小。两耳交替注射。10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约1周。[2]

3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个器官都可能得病,但以肺结核多见。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消散结核法:适用于肺结核早期,X线诊断为粟米性肺结核、肺门淋巴结核等有结块存在者。

处方:

瑶药25克 白术15克、穿破石15克、石仙桃15克、鱼腥草15克、川贝母7克、杏仁9克、百部10克、橘红9克、甘草6克等

水煎2次,2次合液,每日1剂,分3次服用。

禁忌:忌鱼、虾、牛肉、鸭肉等腥味及辛辣、灸烤之品。

方解:结核是由于水浊与淤血合结而成的,故用6味瑶药主方理血散淤,共同消除有形之结核痼块;肺结核一般病程较长,示病先虚,促进结核消散、吸收;鱼腥草、百部清热、止咳、杀虫;川贝母、杏仁、橘红、甘草化痰止咳。全方共消结核,养阴清热化淡止咳、杀虫之功。

2滋阴降火,养阴除蒸法。适用于肺结核阴虚型。病程日久,阴虚火旺,火灼金伤,骨蒸盗汗,午后潮热,咳嗽咯血,声音嘶哑,舌质红降,脉细数者。

处方:

瑶药25克 桔梗10克、百部10克、杏仁9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生地30克、地骨皮12克、知母15克、白芨15克、藕节12克、侧柏叶10克、甘草6克等

水煎2次,2次合液,每日1剂,分3次服用。

禁忌:忌鱼、虾、牛肉、鸭肉等腥味及辛辣、灸烤之品

方解:石虾为治疗肺痨之良药,养阴护肺,益气生新;天冬、麦冬、生地润肺生津,滋阴降火;地骨皮、知母、桔梗、杏仁、甘草化痰止咳、清热杀虫作用。

3益气养阴法。此法适用于肺结核后期,邪衰正虚阶段。由于阴虚日久,阴损及阳,脾阳虚衰,不能将水谷精微上输以养肺,使肺气更虚,故用益气凑阴法治之。

处方:

瑶药25克 桔梗10克、百部10克、杏仁9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百合12克、知母15克、白芨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淮山15克、川贝6克、陈皮7克、甘草6克等

水煎2次,2次合液,每日1剂,分3次服用。

禁忌:忌鱼、虾、牛肉、鸭肉等腥味及辛辣、灸烤之品。

方解:方中石虾养肺阴,益肺气,阴阳双补;党参、茯苓、白术、淮山健脾益气;天冬、麦冬、百合、白芨滋阴润肺、生肌,有利于肺痨病后修复;鱼腥草、杏仁、川贝、陈皮、甘草化痰止咳。全方有补肺生新,健脾益气,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功效。

 肺结核的食疗

1、胡萝卜蜂蜜汤

原料:胡萝卜1000克,蜂蜜100克,明矾3克。

做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片,加水350克,煮沸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蜂蜜、明矾,搅匀,再煮沸片刻即成。日服3次,每次服50克。

功效:祛痰止咳。适用于咳嗽痰白、肺结核咳血等症。

2、地骨皮老鸭汤

原料:老鸭1只,地骨皮20克,生姜3片,调料适量。

做法:将老鸭去毛杂,洗净,切块;余药布包,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煮至老鸭熟后去药包,调味服食。

功效:可滋阴润肺,凉血止咳,适用于肺结核肺阴亏损,干咳,咳声短促,痰中有时带血,手足心热等。

3、京酱蔬菜汤

原料:胡萝卜、冬瓜、山药各50克,西兰花、番茄、白菜各50克,葱花适量。甜面酱1小匙,胡椒粉1小匙,骨头汤1大碗,盐、白糖、香油适量。

做法:食材a去皮清洗切成块;食材b也都清洗干净,西兰花切小朵,白菜切片,番茄热水汆汤去皮,滚刀切。骨头汤倒入锅中,先下食材a,甜面酱加少许水调好,食材a煮熟后倒入汤中。倒入食材b,加白糖、胡椒粉、盐煮入味,倒出,滴香油即可。

功效:西兰花能爽喉、开音、润肺止咳,该食疗方能缓解肺结核症状。

4、党参银耳牛蛙汤

原料:党参20克,银耳30克,牛蛙500克,胡萝卜1根。

做法:牛蛙处理干净后切小块,银耳放水里泡开后撕小朵,胡萝卜去皮洗净切块,党参洗净备用。把处理干净的牛蛙放入沸水中汆汤后,捞出备用。取砂锅,加清水煮沸后放入所有的食材,先用大火煮20分钟,后改小火慢煲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该汤可滋阴降火,清心润肺,补中益气。

5、羊髓生地羹

原料:羊脊髓、蜂蜜各50克,生地10克,熟羊脂油15克,黄酒25克,生姜丝、精盐各少许。

做法:先将羊脊髓、生地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汤至熟透,捞去药渣,再加入熟羊脂油、精盐、生姜丝、黄酒、蜂蜜等,加热至沸即成。一顿或分顿食用。

功效:滋阴清热,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结核之低热、咳嗽、咳痰等症。

6、虫草龟肉煲

原料:冬虫夏草10克,乌龟1只,北沙参60克,生姜、盐、味精适量。

做法:北沙参清洗干净切薄片,冬虫夏草也用清水洗一洗,乌龟去内脏清洗干净。取瓦罐加水,将所有食材都倒入瓦罐中,小火慢煲,等到龟肉煮烂的时候取出姜,加味精、盐,继续煮5分钟入味即可。

功效:肺结核患者在食疗滋补过程中,应以治肺肾阴虚为主,而冬虫夏草能补肺益肾、止咳化痰。

7、银耳鸽蛋羹

原料:银耳2克,冰糖20克,鸽蛋1个。

做法:先将银耳用清水浸泡20分钟后揉碎,加水400克,用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文火炖烂;然后将鸽蛋开启,用文火蒸3分钟,再放入炖烂的银耳羹中,煮沸即成。饮汤吃银耳和鸽蛋。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结核干咳。

8、炙百部童子鸡

原料:炙百部、蜜百合、白芨、贝母、天冬各30克,童子鸡1只。

做法:将诸药布包,子鸡去毛杂,纳诸药于鸡腹中,文火炖熟,去药渣、食鸡饮汤,每周1次,3月~疗程,连续2~3疗程。

功效:可补肺养精,适用于空洞性肺结核。

9、四宝炖乳鸽

原料:乳鸽2只约600克,山药、银杏各100克,香菇30克,枸杞1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乳鸽闷死后,去脚、翼尖,放入沸水锅中焯水,捞起冲净,山药切成小滚刀块;香菇发开洗净。取鸡清汤500克,置锅中,纳入银杏银杏食品,山药、香菇、枸杞、乳鸽及葱段,姜片、料酒、精盐、味精等调味品调味品食品,入笼中蒸约2小时,去葱、姜即成,每周1~2剂。

功效:可益精补虚,润肺降火,适用于肺结核干咳少痰,颧红目赤,手足心热等。

10、鸭梨白萝卜膏

原料:鸭梨、白萝卜各1000克,生姜、炼乳、蜂蜜各250克。

做法: 鸭梨、白萝卜和生姜洗净,切碎,分别以洁净的纱布绞汁,取梨汁、萝卜汁放人锅中,先以大火,后以小火煎熬浓缩如膏状时,加入姜汁、炼乳和蜂蜜,搅匀,继续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以沸水冲化,或加黄酒少许,顿饮,每日2次。

功效:适用于虚劳、肺结核低热、久咳不止等症。

肺系病先兆

肺系疾病指喘证、哮病、肺胀、肺痨、肺痿、咳嗽、失音、鼻渊等。其中哮病、喘证对心肺的影响较大,该系疾病发病率亦极高,对人体 健康 的影响较大

金型体质与肺系疾病先兆潜证的关系

病理金型体质人燥气素盛,燥气通于肺,故易患肺系疾患。该型人体胖面白,常咳嗽咽干,舌质偏红,苔薄而干,便秘尿短。

《难经·十六难》曰:“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热,有是者肺也”。

哮病喘证先兆

哮病是遗传性疾病,故先露多见于先天肾的潜证,喘证为后天获得性疾患,先兆潜证又与金型(燥质)体质攸关……

(一)哮病先兆

本病多呈肾阳不足的阳虚先兆潜证。即见面色白,形体偏胖,目胞虚浮或晦暗,畏寒肢冷,大便多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舌体胖大,多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无力等症。感冒时痰多清而有泡沫,呈这类先兆证型多为冷哮潜证。

阻截治则  应及早作扶肾阳治疗。方宜金匮肾气丸:制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

如素见咽干口燥,痰多粘稠,大便干结,溺黄而短,呼吸气粗,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则为肺痰热型先兆潜证,或为热哮先兆前证。

纠正原则为 清肺豁痰,方用桑杏汤:桑叶、杏仁、贝母、栀子、沙参、梨皮、香豉或养阴清肺汤:冬桑叶、生石膏、人参、甘草、胡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之类。

哮病发作前先兆

鼻痒、流涕、喷嚏、胸闷、气塞、咳嗽,继之则哮喘发作。

冷哮用射干麻黄丸: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

热哮用越婢加半夏汤:麻黄、石膏、生姜、大枣、半夏、甘草。

哮病失治易发展至动则息促的肾不纳气结局,其机制为下元虚冷,肾气不得归元所致,则非黑锡丹(制附子、肉桂、沉香、阳起石、破故纸、黑锡、硫黄、胡芦巴、茴香、肉豆蔻、金樱子)重剂不能收功。

哮病凶兆

以汗出如油,面色青紫,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哮病阳气暴脱凶兆。如《直指方》曰:“汗出发润,喘者为肺绝,身汗如油喘者为命绝,直视谵语喘满者不治”。

(二)喘证先兆

多出现于许多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诸如温病、失血、产后、外伤、手术、痈疽……,因此无特异先兆证,但喘与哮不同之处在于哮多属肾,喘多属肺,哮多属寒,喘多属热。哮先兆证多为肾阳虚型体质,

喘先兆潜证则多属痰热质型,呈形体丰满壮实,面赤油光,平素咳吐痰粘,大便干,小溲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症常为喘证先兆潜证。

阻截治则  清肺豁痰,方宜桑杏二陈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鼓、栀子、梨皮、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可酌加竹茹、瓜蒌、苏子之类。

危证凶兆

仲景曰:“凡喘烦躁无脉,身冷神昏者死,发汗如油,汗出如珠不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及膈前高起,手足厥冷,脉散及数者皆死”。《直指方》亦曰:“汗出发润喘者为肺绝,身汗如油喘者为命绝,直视谵语喘满者不治”(《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咳嗽哮喘源流》)。皆提示了上述症状为心肾阳衰,孤阳欲脱的危兆,喘证见之,预后不良。《苍生司命》还曰:“凡喘病,上喘下泄者死。上喘而小便不利者死,喘病危笃,鼻出冷气者,此肺绝也”(《杂病广要·喘》)。

喘证大抵皆忌见:直视谵语(肝竭),胸高肚凸(肺竭),泄利(脾绝),大汗如油(心竭),畏寒肢厥(肾竭)。

肺胀(肺气肿)先兆

“胀”兆是本病的重要外露,气憋、胸满是本病的报标信号……

《灵枢·胀论》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金匮要略》说:“咳而上气,此为肺胀”。肺胀是一种久咳致痰瘀挟杂,气浊交阻的肺病。

最早潜证多呈痰浊质型:素禀形体肥胖,面目虚浮,咳嗽痰多,食少腹胀,舌质淡、苔白腻,舌体胖大等症。

阻截治则祛痰清肺,方宜桑杏二陈汤化裁:桑叶、杏仁、象贝、栀子、梨皮、沙参、茯苓、法夏、陈皮、竹茹、瓜蒌、黄芩。

早期先兆为:咳嗽努挣,常呛咳气急,痰少发粘,动则气促,咳则面紫气粗,舌质紫或有瘀斑,治以清肺化痰、顺气活血为主。方宜蒌贝温胆汤化裁:瓜蒌、贝母、枳壳、竹茹、茯苓、法夏、陈皮、甘草,酌加厚朴、赤芍

气虚则用人参蛤蚧散:人参、蛤蚧、杏仁、甘草、人参、茯苓、贝母、桑白皮、知母,并加胡桃仁以补肾纳气。日久渐现杵状指,桶状胸,张口抬肩,面浮目脱,呼气延长等症,则已成为典型肺胀病。

肺胀凶兆

肺胀如突然昏厥,四肢厥冷,汗出如油,呼吸微弱为阳脱征兆,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源性休克。

出现嗜睡、神迷,为痰迷心窍的险讯,继之则神志不清,喘息更甚,陷入昏迷状态则预后不良,属现代医学肺性脑病。

喘喝抬肩,汗出如珠,面浮唇绀,四肢厥冷,神识不清,脉沉微欲绝,或脉浮大,为心阳虚、阳气外脱之凶兆,《金匮要略》说:“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大,不治,又加利尤甚”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心力衰竭。

突然唇绀面紫,鼻煽憋气,胸闷烦躁,痰声漉漉,神志恍惚,则为肺闭的危候,继而气闭,终由闭到脱,肺绝而亡,肺绝者气去而无还也。《中藏经·虚劳死证》说:“肺绝则气不反,口如鱼口者,三日死。”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肺水肿、急性呼吸衰竭。

肺痿先兆

肺痿指肺部的痿缩性、退行性病变,本质属虚。肺与皮毛相合,故皮毛焦先兆可为肺部预兆的旁证……

肺痿,指肺叶萎缩,《金匮要略》提出“重亡津液,故得之”。临床症状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如《素问·痿论》说:“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金匮要略》说:“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为肺痿之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并肺不张、硅肺、肺硬化等。

肺痿分为虚热型和虚冷型两类,以虚热型较为多见,日久损阳而演变为虚冷型。虚热型肺痿产生原因为“肺热叶焦”,日久则形成痿躄(指手足痿废),《素问·痿论》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痹”。虚冷型肺痿则可发展为上虚不能制下膀胱失约的遗尿、小便数等病症,迁延日久,可导致心阴两虚,心肺具绝。

早期先兆潜证仍为阴虚燥热质型:平素每见干瘦面赤,唇裂口干,咳嗽,咯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细数或滑数。

阻截治则  润肺保津,方宜清燥救肺汤:冬桑叶、生石膏、杏仁、甘草、麦冬、人参、阿胶、黑芝麻、枇杷叶。

报标症 为持续吐浊痰涎沫(大量稠痰、稀痰),为肺痿早期先兆。日久气阴两伤则宜予麦门冬汤: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阴损及阳又当温肺益气,用甘草干姜汤以温肺益气。

肺痿凶兆

肺痿病人出现皮毛枯焦,咳哑声嘶为肺精败绝的预兆,《灵枢·经脉》曰:“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

肺痿疾患本为咯吐痰涎多的病证,如反无痰涎或痰涎渐少,神疲色悴羸弱枯晦,亦为肺精将竭之恶讯。

如张口喘喝,呼吸气微,面白唇紫,汗出如油,四肢发冷,六脉沉弱,又为肺气耗尽,元根将竭凶兆,相当于现代医学呼吸循环衰竭。

肺痨先兆

肺痨指肺结核,病源为痨邪伏体,症状的产生主要为痨毒作祟,故先兆症多具有特异性……

该病先兆潜证,常是正虚肺卫不足型,即见经常咳嗽,少气乏力,劳累愈甚,自汗畏风,体瘦神惫,声音低怯,易伤风感冒,苔白脉虚等症。

阻截治则由于肺卫不足,气管素禀薄弱,因此须服用增强肺卫抗力的药物以图纠正。如琼玉膏:人参、生地、茯苓,百合固金汤:生地、熟地、麦冬、百合、当归、贝母、生甘草、玄参、桔梗,保元汤:人参、茯苓、肉桂、甘草等。以益肺强卫,从而可防患痨虫的侵入。一旦感受肺痨虫后,该病即极易转变成阴虚先兆证,呈现形体消瘦、潮热、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肺痨报标症

干咳无痰,盗汗,颧红(痨红)。咯血、胸痛、潮热、盗汗、消瘦为肺痨典型征兆,X线检查及痰培养可以确诊。治疗以养阴清肺、清热杀虫的月华丸(《医学心悟》)为代表方剂: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山药、百部、沙参、贝母、阿胶、茯苓、獭肝、三七、白菊花、桑叶,熬膏服用。

肺痨凶兆

1.毒入营血凶兆 

肺痨如出现高热、寒战、昏睡为疫毒入营血凶兆,如见气急、紫绀、脉数无力为预后不良,易导致厥脱症。现代医学认为结核热度一般不太高,如出现高热并伴恶寒,常提示急性弥漫性血行播散。肺部结核灶如侵入肺静脉则可沿血行播散于全身,形成毒血症,呈现高热、畏寒、虚弱、出汗、昏睡、脉细弱等症。结核可播散于全身各组织,包括骨、脑、肾、内分泌腺、生殖器、皮肤……尤其易引起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易导致感染中毒性休克。

2.咯血凶兆 

小量咯血是大量咯血的信号,大量咯血易导致亡阳阴竭凶兆。症见晕厥、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肢厥脉细微、血压下降,属现代医学的失血性休克,主要因肺结核空洞较大血管破裂引起大量咯血而致。如咯血过程中突然出现气急挣扎而起,面唇发紫为咯血窒息的征兆,应立即抢救。

3.肺竭凶兆 

长期痨咳,损耗肺精,日久必致肺竭。凶兆为呼吸微弱欲绝(叹息样呼吸),面白唇紫,神识恍惚,脉微弱,预后不良。西医认为肺结核发展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肺组织被大量破坏,其余肺泡进行病理性代偿,一旦代偿失力则易出现呼吸衰竭,气急是失代偿、呼吸衰竭的信号。一旦出现紫绀,心悸气急,叹息性呼吸,脉微欲绝,甚至昏迷,抽搐,则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危象。

4.疫毒犯脑凶兆 

肺痨病由于正虚邪陷、毒邪猖獗,入血犯脑,预后不良。其凶兆为头痛、嗜睡、恶心,婴儿可见囟门饱满,重者甚至出现颈强、昏迷。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结核性脑膜炎,多为粟粒性肺结核的并发症,由血行播散引起,常见于婴幼儿及体虚正气弱者。

5.疫毒犯肾 

确立以滋阴降火为肺痨治疗大法的医家是

答案:D元朱丹溪倡导“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D对)。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虚劳病脉证并治》篇叙述了肺痨及其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