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中对“不明飞行物”的记载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6收藏

中国古籍中对“不明飞行物”的记载有哪些?,第1张

中国古代史籍中的“正史”,除了历朝历代朝廷中正式由史官记载的历史以外,由于中国的幅员辽阔,东南西北各地州、省、府、县,甚至一城一乡也都有正式记载当地各种大事的历史文件,被称之为《地方志》。这种地方志不但是由地方上正式的官员来主笔记载,随时要呈报给地方首长知道,而且如果发生了重大事件,还要层层上报,甚至启奏皇帝知晓,而其中发生在地方上特别重大的事件也会再次重复被记录在朝廷的正史之中;譬如重大的水、旱灾及地震等等的自然灾害。所以,中国历朝历代以来各地的《地方志》也属于正史的范围。

在中国正史中,如《古今图书集成》、《竹书纪年》、《史记》、《资治通鉴》、《二十五史》以及各地方府县志等所记载的“不明飞行物事件”约有1000件。远在4000年前就有幽浮事件的记录,可说是世界最早的“外星人到地球的相关证据”,按年代顺序的事件范例十二则,叙述如下:

夏帝八年,“十日并出。”《古今图书集成卷·十九》。

商帝辛四十八年“二日并出。”《古今图书集成·卷十九》。

汉昭帝元平元年,“有流星大如月,众星皆随西行。”《汉书·昭帝本纪》。

晋愍帝建兴二年正月辛未,“辰时,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于西方而东行。”《晋书·愍帝纪》。

唐宪宗元和九年正月,“有大星如半席,自下而升,有光烛地,群小星随之。”《新唐书·天文志》。

宋太宗端拱元年闰五月辛女,“丑时,有星出奎,如半月,北行而没。”《宋史·天文十》。

金哀宗正大三年三月庚午,“有气微黄,自东北一亘西南,其状如虹,大有白物十余,往来飞翔,又有光倏见如二星,移时方灭。”《金史·天文志》。

宋恭宗德佑元年二月丁亥,“有星二,斗于中天,顷之,一星坠。”《宋史·天文十三》。

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十一月,“有星如剑,横亘西北,赤如血,声如火,气如烟。”《清乾隆·广东潮州府志》。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秋,“夜有星如卵,光散照地,后随小星二,复有大小二星飞行梭织。”《清乾隆·安徽铜陵县志》。

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中,“二更,见天南方有物大如牛,渐如山,色红烛地若昼,逾时灭。”《清朝·贵州遵义府志》。

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夜,有火星飞行半空,来自北而南,其形如盘,光如电灯,一时先敛而没。”《民国·河北枣强县志》。

其中第一例句:“十日并出”,是在公元前1914年的记载,距今将近4000年,流传成为“后羿射日”的神话。这个“十日”,似非太阳,若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应是“十个如太阳大小的明亮发光体”,这就是世界上正史中,古代最早的幽浮事件的记录。上述范例中,所谓“日”、“月”、“星”、“光”、“火”都可以看成幽浮。另外有清末民初上海《申报》出版的新闻性画刊——《点石斋画报》曾刊载一些异象,其中有些属幽浮现象,下面的《金陵赤焰腾空》即其中之一。这类图文并茂的记载仍有许多篇,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天外来客的正式记载。

《金陵赤焰腾空图》。清代画家吴有如晚年作品中有一赤焰腾空图,画面是南京朱雀桥上行人如云,皆在仰目天空,争相观看一团团熠熠火焰。画家在画面上方题记写到:“九月二十八日,晚间八点钟时,金陵(今南京市)城南,偶忽见火毯(即球)一团,自西向东,型如巨卵,色红而无光,飘荡半空,其行甚缓。维时浮云蔽空,天色昏暗。举头仰视,甚觉分明,立朱雀桥上,翘首踮足者不下数百人。约一炊许渐远渐减。有谓流星过境者,然星之驰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近而远,自有而无,甚属濡滞,则非星驰可知。有有谓儿童放天灯者,是夜风暴向北吹,此球转向东去,则非天灯又可知。众口纷纷,穷于推测。有一叟云,是物初起时微觉有声,非静听不觉也,系由南门外腾越越而来者。嘻,异矣!”

画家之题记,可谓一详细生动之目击报告。火球掠过南京城的时间,地点,目击人数,火球的大小、颜色、发光强调,飞行速度以及各种猜测又不得其解,皆有明确记述。此画约作于光绪十八年(1892),在100多年前,世人尚无飞碟和UFO为何物,画家显然未能意识到,这幅《金陵赤焰腾空图》,竟成为令人研究UFO的一则珍贵历史资料。

我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于镇江游历时,因目睹天空奇异景象后,所写下的诗篇《游金山寺》对不明飞行物(炬火明)之描写,栩栩如生。原诗如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爹。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竞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东坡夜遇“炬火明”之出现之地,也在扬州附近,与沈括所记述的“扬州明珠”恰恰巧合如一!

如果说画家和诗人的描述难免“夸张”的话。那么最引人注目者,要属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中的一段述说了,该段文字颇耐人寻味,其所叙之事,很像是一个其他星球的飞行器莅临我国江南水乡的生动记录。原文:“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

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中,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几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余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间,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单见天赤如野火。

悠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崔伯易尝为“明珠赋”。伯易,高邮人,盖常规见之。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

樊良镇正当往日来处,行人至此,往往循船数宵待观,名县亭以“玩珠”。

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于天文、地质、物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皆有成就的科学家,1072年出任“司天监”之职,他治学严谨,用功极勤。该段文章对扬州明珠的记述,毫无梦境幻觉之妄言或神鬼迷信之色彩。不难看出,沈括所记述的乃是一起真实的UFO案例,于现代人的目击报告十分相似。

在古籍中疑似飞碟绑架事件都甚罕见,比较明确的大概首推一个多世纪前发生在湖北省松滋县境内的覃姓农人随飞碟飞天的离奇遭遇。据湖北省《松滋县志》上的记载,整个事件的经过原文如下:

“清朝,湖北松滋县志(清德宗光绪六年五月初八日):西岩咀覃某,田家子也。光绪六年五月初八,晨起信步往屋后山林,见丛薄间有一物,光彩异常,五色鲜艳。即往捕之,忽觉身自飘举,若在云端,耳帝飒飒有声,精神懵昧,身体不能自由,忽然自高坠下,乃一峻岭也,覃某如梦初醒,惊骇非常。移时业一樵者,询之,答曰:“余湖北松滋人也。”樵夫诧曰:“子胡为乎采哉?此贵州境内,支尔处千余里矣!”指其途径下山。覃丐而归,抵家已逾十八日矣。”

译文:1880年6月15日:湖北省松滋县境内的西岩嘴地方,有个姓覃的农人,早晨到屋后的山林中去散步,突然见到树林里有一个奇怪的物体,正发射出亮丽的五彩光芒。他立即上前想抓住它,却突然感到自己的身体飘离了地面,并飞上空中进入云里,且旁边不停的响起飒飒的风声,这时他感觉到神智有些模糊,身体也不太能自由动弹。

一会儿,忽然从高空中坠下,落在一座高山上(身体没有受什么伤)。这姓覃的农人好像大梦初醒一般,十分害怕。后来遇到了一位樵夫,见到姓覃的农人既陌生又有些好奇而主动问他从何处来?姓覃的农人据实答说是湖北省松滋县的人。

樵夫很诧异地说:“你怎么会来到这里呢?这里已是贵州省境了,离你的家乡有五六百千米远呢?”

后来经过这位樵夫的指引,他才能顺利下山,并一路当乞丐沿途乞讨回去,经过18天才终于回到家里。

这是中国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不明飞行物”事件,虽然,严格地说当事人并非被外星人计划性地绑架,而是主动去捕捉“不明飞行物”,不料却反而意外地被带往空中。

以当时中国的科学发展状况及当事人是农夫的身份与知识水准,他没有加上神鬼妖怪的说法,反而据实的说出自己被“不明飞行物”带往空中,落于五六百千米的另一省份,更增加了事件的“真实性”,非常具有参考及探讨的价值。

9“典籍里的中国”《尚书》

1900年,在中国敦煌莫高窟的千年藏经阁中发现了《尚书》。

《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是文化元典。记录第一次统一音律、度量衡等。孔子晚年编撰。

典:标准、规范。

读《书》的好处:

知先贤治政之本;

知朝代兴废之由;

知个人修身之要。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尧舜禹,上古德政,鼎定九州;

夏商周,名望兴替,礼德治邦。

民本思想: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8“典籍里的中国”《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所著,开纪传体先河共130篇。

《本纪》12

《表》10

《书》8

《世家》30

《列传》70

《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记录的是黄帝。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公孙轩辕,是华夏的道德楷模,人格典范;也是华夏的人文始祖。黄帝善战,炎帝善耕,炎黄联盟(合体)。

正史:家国青史,国家主修。《24史》,《史记》位列第一。

前四史:《太史公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青史:可以资政,可以育人;人人可读,人人应读。

鲁迅:欲知大道,必读史。读历史者,不可不读《史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遇李陵之祸(李广之孙)遭腐刑,写《史记》;

周文王被拘禁时推演《周易》;

孔子在窘困之时编著《春秋》;

屈原被放逐赋《离骚》;

左丘双目失明做《国语》;

孙膑被残害剜去髌骨写出《孙膑兵法》;

《诗》300篇多数是圣贤的发愤而作。

一箱《史记》,头一昏早买回了家,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开看。

曾国藩进京考试落榜,回家借路费100两,结果路上买了《史记》。回家每日圈读十页,第二年考中进士。所以我认为《史记》对读书人来说是个吉祥物。

7“典籍里的中国”《论语》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1万六千字。

论:编纂。语:谈,说。

读《论语》知道如何为学、为人、为政。

《论语》的核心是“仁”。仁就得人,做人要有仁德。仁即二人,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55岁带着理想出发,周游列国14年。

1)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到推己及人。

2)耳顺——好话坏话听在耳中,可内心十分平静。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松柏:指在逆境中意志坚定,坚持操守的人。

4)读《论语》就是跟孔子学习。仁者爱人,以德立人;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思想。

5)子路:(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朝闻道,夕死可矣。

6)做学问应与时偕行。

7)学《论语》如何做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为社会做更多贡献。在《论语》中吸取心灵的力量,悟得生命的智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孔子的三个爱生:子贡(富而好礼),颜回(贫而乐道),子路(护卫孔子40年)。

9)孔子穷困的时候激励自己: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好一件事,事前的准备很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

你会向老师求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

孔子的学生会。

身在千里之外你会做梦都想你的老师吗?

孔子的学生会。

子贡问夫子(4问)

1夫子求什么?

人人学为君子,实现天下归仁,以求天下大同。

2如何学为君子?

君子当以大道为志向,以德行为根基,以仁爱为依托,以六艺为修身。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何为仁?

爱人,孝悌,忠恕,博施众济。

4何为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6“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

孙子,孙武田姓,被赐姓“孙”,字长卿,出生于齐国军事世家,是兵家之圣。20岁写完《孙子兵法》,用一生来完善这本军事巨著、兵学重典,是百代谈话兵之祖,6000字,13篇。

伍员,字子胥,楚国人。孙武的好朋友兼兄弟。

《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的军事哲学思想:慎战、不战。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重战、慎战、安国全军。

1)中华民族不好战但知兵;知兵但不好战。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2)止戈为武,打仗就是为了希望过上太平日子,战争是获取和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3)外事和兵事都是保护国家利益的手段,能用外事解决的问题,不用兵事。

4)兵法之道应遵仁道。以人为本,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5)孙武和伍子胥在吴国兴令城郭、广积余粮、充实仓廪、充实兵库(甲坚盾固矛利),用六年养兵蓄锐的战略定力赢得了柏举之战。吴王不愿意休养生息,孙武归隐吴国山林。

6)曹操给《孙子兵法》注释,宋刻本《十一家注孙子》

《道德经》5千多字,《孙子兵法》6千字,就是看不懂,不然真想读。[呲牙]

5“典籍里的中国”《徐霞客游记》

  徐弘祖, 号霞客,明朝江阴。徐家布,赛丝绸,夏天透凉,冬天暖。徐家织布买布。

外出游历,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长江溯源——金沙江。九嶷山又叫苍梧山。徐霞客30年行走于山水之间。徐母过世后万里遐征,长江溯源,三年有余。

三江源是黄河、澜沧江、长江的源头。

黄山的莲花峰,是最高峰。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脚下有根。

徐霞客游历回家会将一路的见闻讲给母亲听。徐母寿元81。

湖北荆门郭店楚简。

4“典籍里的中国” 《道德经》

中国哲学开山之作——老子的《道德经》

中国哲学鼻祖——老子

叔本华: 《道德经》是关于理性的学说。

老子:宇宙的本源是“道”。老子成功悟道与水有关系,以水悟道。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问;探索宇宙和万物的本源和普遍的法则;探讨人和世界的关系,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哲人究天地万物之法则。

道法自然——“道”遵循天地万物的活动与法则。生生不息的天地大道。

日出而落,日落而息。——遵循自然节奏的生活。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这个度,就会造成破坏,生态失衡。

善上若水——柔韧是有力量的。学习水滋润万物的美德。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对万物的福泽就像“水”。柔韧胜刚强,拥有如水一般的性格底色。

天,福泽万物;地,成就万物;人,生发万物。

只有读不完的书,没有不会走的人;典籍如灯照亮世人,每天的积累都是向悟道迈进。

悟道求学的路上,李耳与祁清、悉达多与乔文达,是挚友也是学伴。

尹喜:紫气东来(大人物要过关)。

守藏室之史,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李耳的老师——商容先生:保护天真(问题先生——有提问才有答案。)所有的哲人都是从提问开始。

“海”是最广大的水,最聪明的水,守在最低处,所以长得最大。

鱼头冲着老人

3“典籍里的中国” 《周易》

《易》的精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道本源:敬天爱人。

稻盛和夫将“敬天爱人”视为他的人生哲学。

《易经》与《易传》,经传结合成为《周易》。

《周易》是一画开天地,画出大道至简;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元典。

孔子(杏坛讲学):加我数年,50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读“易”就是要通晓世间的大道真理。

韦编三绝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传》,说孔子晚年非常喜欢读“易”。诗、书、礼、乐、易、春秋的“易”。

《易经》是中国人感知世界,总结思想成果,指导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知行合一的大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的头脑,行是知的落实;真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真知的达成。

知行合一——学到道理,就想去检验,推究事物的道理。

曾子曰:“传不习乎!”(将夫子的话记下来,进行实践应用。)

孔子的弟子记录老师的话有了《论语》

王阳明的弟子记录老师的话有了《传习录》

圣贤——能够领悟天道的人,是按天道行事,能够为百姓谋福的人。

王阳明12岁立志:做圣人,为天下人谋福。王阳明学做圣贤,并求文武双全。

高清视频,正如撒贝宁说,四百年后的读书人遇到王阳明——挺爽!爽里各爽~

《本草纲目》192万字,编写30年,校勘10年。

身如逆流船,

心比铁石坚。

忘父全儿志,

至死不怕难。

                      ——李时珍

格物——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大医精诚——待病人,皆如至亲之想。

旋花汤(脚夫):补捞损,益精气。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一语见于汉代 班固《后汉书 李固传》,是李固说的话。

原文:

昔昌邑之立,昏乱日滋,霍光忧愧发愤,悔之折骨。自非博陆忠勇,延年奋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至忧至重,可不熟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国之兴衰,在此一举。

意思:从前霍光迎立了武帝的孙子昌邑王贺,国家黑暗混乱不断滋生,霍光忧虑而且羞愧,后悔至极,只一百天,就把昌邑王贺废掉了。

如果不是霍光忠心勇义,再迎立戾太子的孙子病已即宣帝,大汉恐怕早就岌岌可危了。最为忧虑与重要的事(指立太子),怎么可以不深思熟虑!这么多的事,只有这件事是最大的。国家的兴衰,全都在此一举。

扩展资料:

霍光废昌邑王贺立宣帝:

汉昭帝死,无子,此时武帝的儿子只有广陵王胥在。霍光说广陵王曾经犯罪给先帝废掉的,不可立。迎立了武帝的孙子昌邑王贺,一百天,把他废掉了。再迎立戾太子的孙子病已,改名为询,这个便是宣帝。宣帝立,大权还在霍光之手。

宣帝年少时,因戾太子之故,系掖庭诏狱,几乎丧命。幸而掖庭令丙吉保全他,后来替他娶了个许广汉的女儿。宣帝在民间,就依靠他的外家史氏和丈母家许氏。即位之后,把许氏立为皇后。霍光的夫人名显,想把自己的女儿立做皇后,听得大怒。

趁许皇后生了太子,就是元帝。教一个女医生,进毒药把她药死,霍光的女儿就立做皇后。霍光死后,宣帝渐夺霍氏之权。霍光的儿子禹,侄孙云、山,相对而泣,霍光的夫人也急了。就把当初谋弑许皇后的事情告诉他们,他们大惊道:这是灭族的事,如何使得。

于是就有反谋。事情发觉,都给宣帝杀掉。霍皇后也废掉。按霍光的废立,向来读史的人都说他大公无私。把他和伊尹并称,谓之“伊霍”。

-李固

-霍光

这里从古今中外“文山”“史海”中精选了文史名人名著3000

余条。分

为中国文学名人名著、外国文学名人名著、中国史学名人名著、

外国史学名人名著四大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外著名文学家、史学

家的生平事迹、主要著述及其在文学史、史学史上的地位;简明扼要地介绍

了中外文学名著、史学名著的写作年代、时代背影、主要内容及对后世的影

响。

NO1 辛甲西周初太史

辛甲西周初太史。一作辛甲大夫。原殷臣,事纣王,曾向纣75

谏,纣

不听。闻姬昌贤,乃归之。文王任以公卿,封于长子(今属山西)。《汉书·艺

文志》著录《辛甲》29 篇,今佚。

NO2 孔丘

孔丘(见中国文学部分)

《春秋》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书,相传是孔丘根据鲁国史官所

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创私家编订史书的仟端。已的记述方法

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西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全书

记述了周王朝、鲁国和其他诸侯国的事迹。上起公元前722

年(鲁隐公元年),

下讫公元前481 年(鲁哀公十四年),共242 年。全书17000

字。记事简单,

往往只用三言两语。内容主要是各国互相征战、朝会、结盟、往来聘问及天

地灾异等事。同时孔子还对这些事件作了一些评论,选择他认为恰当的文字

来暗寓褒贬之意,即所谓“徽言大义”,后世称为“春秋笔法”。它对后世

的哲学、政治思想及历史、文学著作有很大影响。

NO3 《尚书》

《尚书》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件汇编。原名《书》,因其记上古

之事,故称《尚书》。尚,古通“上”,即“上古史书”之意。是儒家经典

之一,又称《书经》,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秦始皇焚书时,《尚书》在焚

禁之列,济南人、伏生将《尚书》藏于屋壁内。至汉初取出时,只残存28

篇,立于学官,用当时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并从此由史书变为儒家

五经之一。汉武帝末期,相传在孔府壁中发现了用先秦文字写的《尚书》,

称《古文尚书》。从此,便引发了经学史上的今、古文之争。从内容上看,

《尚书》中的28

篇是学术界公认的比较可靠的材料,包括《虞书》2 篇、《夏

书》2 篇、《商书》5 篇、《周书》19

篇,是商、周二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

及东周、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记载;从时间上说,

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期,下止春秋时代秦穆公;从文体上看,有典、

漠、训、诰、誓、命六种,除《禹贡》外,均是上训下或下告上之词,类似

于后世的诏令奏议。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初

期历史的重要史料。历代研究、注释《尚书》的著作颇多,清代孙星衍《尚

书今古文注疏》是注解中比较完备的一种,它吸收了清代部分学者的研究成

果。中华书局1964

年出版的曾运乾著《尚书正读》、齐鲁书社1981

年出版

的牟庭著《同文尚书》别具风格,见解独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NO4 左丘明

左丘明春秋史学家。鲁国人。历来为儒家学派所推尊。一说复姓左丘,

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一说左眼失明,故称盲左;一说双目失明。曾

任鲁国太史。相传他根据春秋时代各国史实及有关文字记载,著编年体史书

《左传》和国别体史书《国语》。是后人研究春秋社会各种历史的宝贵资料。

(吕向奎)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鲁

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被认为是解释孔子《春秋》的,故称《春秋左氏传》,

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为儒家的经

典之一。晋代杜预分年放在《春秋》后面,合为一书,加以注释,叫《春秋

左氏经传集解》。《左传》记事起于公元前722

年(与《春秋》相同),止

于公元前454 年(比《春秋》晚27

年)。比较系统地详细记述了这一时期各

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的重大事件,内容丰富多彩,用精炼的笔墨

描写复杂纷繁的事件,刻画各式各样的人物,尤其是战争和外交辞令,写得

更为出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春

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国语》春秋时期的国别史,我国最早的分国纪事的史书。相传为春秋

时期的左丘明著。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语为主。分

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共21

卷。它和《左传》一样纪事截

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前454

年)止。如同《左传》的姊妹篇,故有《春

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之称。其特点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记

史事的原委很简单,但记言论则详细,不是自始至终有系统地记,而是有重

点地记述若干事件。它展示历史的横断面,同编年史可以互相补充,是研究

先秦史的重要资料。通行本有三国韦昭的《国语解》。近人徐元诰著有《国

语集解》。

NO5 《世本》

《世本》战国时史官所撰,记黄帝迄春秋时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

(都邑)、作(制作)等。原书约在宋代散佚。清有钱大昭、王谟、孙冯翼、

洪饴孙、陈其荣、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茹泮林、王梓材等辑本。1957

商务印书馆合印《世本八种》,其中以雷、茆两种较佳。

NO6 《战国策》

《战国策》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

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

向编订为33

篇。宋时己有缺佚,由曾巩作了订补。近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

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

NO7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晋咸宁

五年(279 年,一作太康元年或二年,即280

年或281 年)在汲郡的战国时

魏墓中发现。凡12 篇,叙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至

魏襄王二十年(299

年)为止。此书宋时佚失,清朱右曾辑有《汲冢纪年存

真》,王国维据以补辑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

并可校正《史记》所载战国史事年代的错误。

《逸周书》原名《周书》,连序共71

篇。有人误以为与《竹书纪年》

同时出土,称为《汲冢周书》。经后代学者考定为先秦古籍,而多数出于战

国时拟周代诰誓辞命之作。其中《克殷》、《世俘》、《度邑》、《作雒》

等篇,所记周初事迹,当有所根据。

NO8 吕不韦

吕不韦(?~前235

年)战国末年濮阳(今河南淄阳西南)人。原为阳

翟(今河南禹县)巨商。他在赵都邯郸见到以质居赵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

子楚),认为“奇货可居”,游说华阳夫人,立为太子。秦孝文王(安国君)

死,子楚继位(即庄襄王)。任其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卒,秦王政(秦

始皇)年幼继位,他继任相国,尊为“仲父”,食邑十万户。又利用燕赵矛

盾取得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城作封邑。执政时攻取周、赵、魏的土地。

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曾令宾客编著《吕氏春秋》,有杂家之称。秦

王政亲理政务后,因嫪毒案被免职、放逐,忧惧自杀。今存《吕氏春秋》26

卷。

《吕氏春秋》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共同编写。也称《吕览》。

它汇集了先秦各种学派的思想,既有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的主张,也有

道家、农家、阴阳家的观点,是杂家的代表著作。其编写目的,是为秦国统

一天下、治理国家准备思想理论武器。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

卷,20

多万字。文章不尚藻饰,朴实简劲。组织结构很有系统性,论说事理

很有逻辑性。在论述中引证了大量的古史旧闻,及天文、历数、农业、音律

等各方面的资料。所引用的书籍,有许多后世已经失传,因而有重要的史料

价值。对后来的《史记》亦有显著影响。但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

东汉高诱注。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

NO9 陆贾

陆贾(约前240~前170)楚(今江苏徐州)人,汉初政论家、辞赋家。

早年随刘邦平定天下。善于口辩。西汉建立后,曾两次出使南越(今广东、

广西一带),招谕赵佗臣属西汉,因功任太中大夫。吕氏称制时,他称病免

归,置田产于好畤(今陕西乾县东)。他劝说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加强将相

团结,及时平定诸吕之乱,并迎立刘恒为汉文帝。刘邦即位之初,自认为“马

上得天下,安事《诗》、《书》!”他向刘邦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并用”

的统治方略,力主提倡儒学,辅以黄老“无为而治”思想。他受刘邦之命,

总结秦亡教训,著《新语》12

篇。大旨崇王道,黜霸术。本书以清宋翔凤校

本较好。《新语》是否为陆贾所著,认识不一,有人认为全出于后人伪造,

也有人认为真伪相搀杂。另有《楚汉春秋》和赋3

篇,今佚。

《新语》西汉陆贾著。上下两卷,共12

篇。汉高祖对他说:“试为我

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乃粗述存亡之征以奏,

高祖称善,号其书曰《新语》。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楚汉春秋》汉初杂史,列为“子部杂志”或“稗史”。陆贾撰。时值

秦汉之交,社会动乱,百废待兴之际,陆贾利用当时的第一手材料,可谓当

代人写当代史。该书为后来司马迁撰《史记》时述楚汉史事,提供了主要依

据。《楚汉春秋》9

卷,其主要内容是记载项羽、刘邦起事以至汉初的史事,

所谓“记录时功”,“诛锄秦、项之事”。由于作者站在统治者立场对西汉

开国创业歌功颂德,其史料价值不免有失真实之处。司马迁采用时慎予更正。

“春秋”本是编年体史书的通称,但《楚汉春秋》不是编年体,已无“春秋”

的原意了。该书南宋已佚,清代人茆泮林、洪颐煊、黄奭均有辑本,分别见

于《龙溪精舍丛书》、《问经堂丛书》和《黄氏逸书考》诸丛书中。

NO10 《新书》

《新书》又称《贾子》。西汉贾谊撰。政论著作。《汉书·艺文志》著

录为58 篇。今本10 卷,58

篇。其中《问孝》、《礼容语上》两篇有录无书,

实际上只有56

篇。《汉书·艺文志》列为儒家。内容多为讨论时政。《新书》

总结秦兴亡的教训,提出“取”与“守”不同术:夺取政权要靠暴力,巩固

政权要用“仁义”。建议统治者定制度、兴礼乐、礼法并重,以达长治久安

的目的。《新书》提出了“众建诸侯以可其力”的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

书中反复论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指出“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

有速,民必胜之。”(《大政上》)《新书》不仅立论通达国体,切中时弊,

而且文字优美,铺张扬厉,淋漓酣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西

汉鸿文”。(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NO11 董仲舒

董仲舒(前197~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

枣强)人。学习十分刻苦专心。《汉书·董仲舒传》说他“三年不窥园”。

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学有专精,专治《公羊春秋》,时人称之为当代孔子。

他招收学生,下帷讲授。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举贤良文学,他上“天人三

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和“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建

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武帝采纳。开以后两千年以儒学为正

统的先声。曾任江都王和胶西王相。晚年退归故里,埋头读书、著书。朝廷

有大事,常派人向他请教。死后葬于长安两郊。武帝过其墓,特下马致意。

著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今存。

《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撰。今本17

卷,82

篇。其书以《公羊春秋》

为依据,杂以阴阳五行之说,是一部宗于儒学又异于先秦儒学的新儒学著作。

该书大力宣扬“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创造万物

的、有意志的神。天意表现为阴阳五行的运动和寒暑四季的变化。天人同类,

人副天数,天人感应。进而提出了“祥瑞说”和“灾异谴告说”。该书大力

宣扬“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又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春秋繁露·基义》)这就把儒家思想神学化。“天人感应

论”,对两汉神秘主义思潮有很大影响。“三纲五常说”,统治中国达两千

年之久。书中体现的“大一统”思想,革除弊政、限民资田、薄赋敛、省徭

役的主张,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社会生产

起了积极的作用。

NO12 刘安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沛郡丰(今江苏丰县)

人。汉高祖孙,淮南厉王刘长的长子。安好读书、善鼓琴,才思敏捷,尤工

词赋。景帝时,吴楚七国反,他本欲加入叛乱,为大臣劝阻,未见行动。所

以平叛之后,朝廷未予深究。武帝好文艺,对安颇敬重。曾命其作《离骚传》。

安清晨受命,早饭时既成。帝甚爱之,赐几杖,不朝。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

数千人,编写《鸿烈》一书。(既现在所传的《淮南子》)此书规模宏大,

集西汉前古代思想之大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刘安图谋叛乱;

欲夺帝位,事泄自杀。受株连者数千人。有集,已佚。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人苏非、李尚等

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内21

篇,外32 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

本21

篇为内篇。《淮南子》大旨归于道家,但又融合儒、法、阴阳各家思想,

一般认为属于杂家著作。该书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牢笼天地,博及古今”。

(《史通·自叙》)它总结治乱兴衰的经验,探究天道人事的规律,寻求避

祸求福养生保身之道。它继承和发展了老庄的“道”,系统地提出了“道”、

“气”学说。并以此为基础,对宇宙的生成和变化,人的形体和精神的关系,

作出了唯物主义解释。它改造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使之成为因势利导的

积极行为。它反对崇古循古,主张因时变化,坚持历史进化论。书中还保留

有不少科学史材料。梁启超说《淮南子》,“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

中第一流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注本有东汉高诱的《淮南鸿烈

解》。

NO13 司马谈

司马谈(?~前110)西汉史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秦蜀守司马错八世孙。曾向唐都学天文,向杨何学《易》、向黄子学黄老之

术。建元、元封之间,任为太史令。前110

年,武帝封禅于泰山,他被滞留

于周南,没有参与封禅事,忧愤而死。著《论六家之要指》,总结当时流行

的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先秦各派学说,尊崇道家。曾辨析形神关系,

提出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的论点。他根据《世本》、

《战国策》、《楚汉春秋》等书,撰写史籍。其子司马迁从其志,续成《史

记》。

NO14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约前86)字子长,两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处时代正是西汉极盛

的汉武帝时期。其父司马谈学识渊博,任太史令,曾有志编写一部通史,但

未能如愿,临终前嘱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迁少时随父移居茂陵(今陕

西兴平县),后又到长安。十岁便能诵古文,后来跟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听董仲舒讲《公羊春秋》。20

岁开始外出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沅、湘、

汶、泗、齐、鲁、峄、鄱、薛、彭城、梁、楚,远至川、滇。广泛搜集旧闻

传说,考察民情风俗。他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

年)继任父职,为太

史令,得以饱览皇家所藏图籍。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年)参加制定《太初

历》后,开始撰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

年)因李陵与匈奴战败投降,

迁为之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太始元年(前96

年),被赦出狱,

任中书令。他忍辱发奋,继续著述,约在征和三年(前90

年)完成了不朽的

史学名著《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公》。西汉司马迁

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著。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时代。

共130

篇:本纪12 篇,表10 篇,书8 篇,世家30 篇,列传70

篇。总结了

我国三千多年社会发展历史,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例。书中记述了历

代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及帝王、公侯、将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

迹,对国家统治者敢于批判、讽刺,同情农民起义,歌颂我国人民的革命传

统、群众的优良品质和殊异才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作者

有极高的写作技巧,全书文字博雅优美,叙事流畅生动,既是一部史学名著,

又是不朽的文学名著。

孔安国西汉经学家。孔子后裔。字子国。曾学《诗》于申公,学《尚书》

于伏生。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及传、《论语》、《孝

经》,皆蝌蚪文字,当时无人能识。他以今文读之,定为58

篇,开古文尚书

之学派;但为后世学者所怀疑。又有《尚书孔氏传》,宋人开始怀疑之,经

明清学者考证,系后人伪托。还作《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已无存。

汉武帝时,任谏议大夫,临淮太守。

NO15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

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历仕宣、元、成三帝。12

岁时继父任为郎,20

岁任谏议大夫。元帝时,因用阴阳灾异附会时政,弹劾

宦官、外戚专权,两次被捕入狱,罢官十余年。成帝即位后,任光禄大夫,

官至中垒校尉,在此时,他改名为刘向。刘向曾校书于天禄阁达二十年,其

间写成《别录》,开创我国目录学。所作《九叹》等辞赋33

篇,大部已散佚。

另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汉书》、《五经通义》等。明

人辑有《刘中垒集》。

《新序》西汉刘向撰。今本10

卷,系宋曾巩所校定,较原本30 卷已有

残缺。内《杂事》5 卷,《刺奢》1 卷,《节士》2 卷,《善谋》2

卷。采集

舜、禹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所记事实与《左传》、《战国策》、《史记》

等颇有出入。

《说苑》西汉刘向撰。原20

卷,后仅存五卷,经宋曾巩搜辑,复为20

卷。内分君道、臣术、建本、立节等二十门,分类纂辑先秦至汉代史事,杂

以议论,借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

《列女传》西汉刘向撰。7

篇7 卷。分母仪、明贤、仁智、贞顺、节义、

辨通、嬖孽等七门,共记105 名妇女事迹。此书屡经传写,今本中如陈婴母

等东汉以来凡16

事,均为后人所增。

NO16 扬雄

扬雄(见中国文学部分)

《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撰,是一部方

言和训诂之作。原书15

卷,扬雄历时27 年似仍未完成。《隋书·经籍志》

以后定为13

卷。该书体例仿《尔雅》,类集古今各地同义词语,并分别注明

大部分词语的通行范围。其材料来源,或采自古代典籍,或来自直接的调查,

说明了汉代语言的分布,是研究古代词汇的重要参考资料。后人研究该书者

颇多,且对原作均有增补阐发,以晋郭璞《方言注》、清戴震《方言疏证》、

清钱绎《方言笺疏》等具有代表性。

NO17 刘歆

刘歆(约前53~23)西汉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字子骏。

后改名刘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经学家刘向之子。少时因文才

出众,为成帝召见,任黄门郎。刘向死,歆继承父业。整理六艺群书,类别

为《七略》,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作

出了贡献。刘歆校书时得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毛诗》、《逸礼》等书,

建议为它们立学官。遭到了今文经学派的反对。后因得罪执政大臣,出任河

南太守。刘歆少时,曾与王莽同为黄门郎,王莽执政后得以重任。历任右中

曹太中大夫、中垒校尉、京兆尹。封红林侯。后为国师。刘歆怨恨王莽杀其

三子,又因南阳兵起,惧大祸将至。地皇末年(23

年),参与谋杀王莽,事

泄自杀。今存著作有《遂初赋》、《列女传颂》、《三统历谱》。明人辑有

《刘子骏集》。

NO18 桓宽

桓宽西汉文史学家。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

秋》。宣帝时举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宽博学多识,善写文章。昭帝始元

6

年(前81

年)召开盐铁会议。会议上桑弘羊和贤良文学就盐铁官营等问题

进行辩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桓宽把辩论双方的论

点记录下来,加工整理,用对话形式编撰成《盐铁论》60

篇,是研究西汉政

治经济问题的重要资料。

《盐铁论》西汉桓宽撰。10 卷,60

篇。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实

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平准等政策,遭到豪强之家和富商大贾的激烈

反对。汉昭帝始元6

年(前81),召集朝廷大臣和郡国所举贤良文学,举行

会议,就盐铁官营等问题进行辩论,称为“盐铁会议”。至宣帝时,桓宽根

据会议记录,又加以整理和增广,撰成此书。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辩

论,第二部分记余谈,第三部分是后序。内容以讨论经济政策为中心,广泛

涉及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问题。记载了贤良文学和桑弘羊不同

的治国学说,及各自的施政主张。是研究西汉史的重要资料。《盐铁论》采

对话体。语言简洁流畅,浑朴质实。行文整齐而有变化,疏朗中又见细密。

善用对话表达人物思想、神态。是西汉独具一格的文学作品。

NO19 汜胜

汜胜之西汉农学家。汜水(今山东曹县)人。汉成帝时为议郎、劝农使

者。曾在三辅教民种田,获得丰收。后迁御史。他对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

验进行总结,创造出一种精耕细作的区田法。另外还有溲种法、穗选法、嫁

接法等,对当时和后世有较大影响。著《汜胜之书》2

卷18 篇,是我国最旱

的农学著作。

《汜胜之书》农学著作。西汉汜胜之撰。2 卷,18

篇。本书是对西汉黄

河流域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农作物

的栽培技术等。对节候、辨土、施肥、选种、下种、防旱等农事作业均有论

述;介绍了禾、黍、麦、稻、大豆、麻、桑等作物的栽培方法,及耕田法、

溲种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干法等生产技术。重点记述了区

田法。即在大田里划出小方,集中施肥,灌水,可大大提高产量。该书是研

究西汉农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本书早佚。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多

所称引。旧辑本以清代学者洪颐值所辑较优。今人石声汉撰有《汜胜之书今

释》。

NO20 桓谭

桓谭(约前30~约41)东汉哲学家、经学家、政论家。字君山。沛国

相(今安徽濉溪)人。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才,遍习五经。以父任为郎。

汉哀帝、平帝时位都不过郎,王莽时任掌乐大夫,更始时拜太中大夫,光武

帝时任议郎给事中。喜欢非毁俗儒,因坚决反对谶纬之学,被光武帝目为“非

圣无法”,险遭处斩,出为六安郡丞,抑郁不乐,道中病卒。他提出了“以

烛火喻形神”的著名论点,对后来无神论思想的发展有影响。著作有《新论》

29

篇。已散佚,清人有辑本。另有赋、谏、书、奏26 篇,多散佚。今存奏

疏《陈时政疏》、《抑谶重赏疏》等。

《新论》东汉桓谭撰,共29

篇,早亡佚。《弘明集》中载有《新论·形

神》一文。该文从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了“形神”即形体同精神的关系问题,

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完则火灭,形体死亡,精神

不复存在。今《桓子新论》以清严可均《全后汉文》辑本为较备。

详见http://shujixooobcom/wxsj/200810/347456htm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