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的故事集是?书中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的故事集是?书中是?,第1张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华腹地的山川宝藏,特别是一些异鸟怪兽、奇花异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中《海外经》介绍了传说中的海外异国,如双头国、三首国、女子国、丈夫国、大人国、小人国等国的风俗习惯,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能使人增长很多知识。……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大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古代中国神话的基本来源就是《山海经》,其中最着名的包括: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羿射九日、黄帝大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从而引发大洪水、鲧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杀死鲧以及最后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18卷分别如下:

  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 《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第五卷 《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 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 《海内经》大禹

地理志在人文传统上,它继承了隋唐图经地志的很多体例,政府重文之风蔚然。在科技上,得益于同时出现的活字印刷。这一切都有利于地理志事业的发展,所以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宋版地理志图籍。

这些古代地理类的书籍在 古籍阁  中差不多都能找到PDF格式电子版,还有很多记载地方志的古籍很多都记载当地的地理

古代地理书籍推荐如下:

1、《宋史—艺文志》著录了很多关于全国性的地理总志,据目前的统计来看,有以下这些:《天平寰宇记》乐史、《元丰九域志》王存、《舆地广记》,北宋欧阳忞,《舆地记胜》王象之、《天下州县图》沈括、等等。遗失的包括《皇朝方域志》王希先、《九丘总要》王日休、《历代疆域图》吴澥、《舆地要览》李和、等等。

2、宋代编修图志之风蔚然,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政府开始领导此编修工作。根据《五代会要》的记载,早在五代政府开始规定,每到闰年,各州府必须制造图志以上报上级单位。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篇——卷十八》来看,这个规定在宋初还在执行。但是到了宋真宗年间,开始规定,每一路将各州编造的图经,合成该路的总图,(周期约十年)一并上进。这件事在《宋会要稿——职方》有明确记载。又过了几年,宋真宗下诏,重修天下图经,令职方遍牒诸州,每闰年录进。可见此周期降低为四年,充分表现了在体例方面,在政府的引导下,修图方式产生了很多变化。体例也更加符合政府的需求。这是宋朝地理志鲜明的特色之一。

3、在此之外,乐史编撰了《太平寰宇记》,他曾经倡导“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观万邦”,值得注意的变化时,他将《天平寰宇记》的体例增加了许多范畴,除了传统的13项体例外,他还新增加了古迹、题咏、姓氏、人物等方面。《四库全书提要》中曾说:“体例亦自而大变”。这是宋朝地理志可喜的成就之一。

4、王存编撰的《元丰九域志》,也出现了一些变化,王存的观点和乐史有一些区别,他更着重于对地理学实用的考察。他将当时各州的的主户和客户都进行了记载,并且对各州的物产以及贡品税赋进行了记录。我们可以看出,宋朝更开始关注地理上,人的生活状态,已经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经济价值。这些都表明了宋朝人相对前人比较进步的观念。

5、郑樵的地理观也独具特色,他在《图谱略》中叙述了历代制图的发展。把图谱和都邑作为独立的科目来对待。也是宋人对体例的一大创新。

6、宋朝建国之后,由于与辽、金、西夏等国有许多复杂的外交关系,所以每当使节往来的时候,宋朝的官员都会将行程记录下来,形成独特的行役记。例如,张逮的《金虏图经》路振的《乘轺录》这些都是很实在的考察报告。

7、沈括对地理学的贡献也很大,他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绘图的方法和原则提出了地图模型的原则。对自然经济地理的的分析都记录在了其《梦溪笔谈》之中。他甚至观察了古今气候的变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论断。开启了在此领域的先河。

8、范成大的成名主要在于其诗其政,但是他曾任职于广南西道安抚使,并在此期间完成了《桂海虞衡志》,期间对水蚀现象以及喀斯特地貌做了研究,还同时记录了矿产和植物。这是区域地方地理研究中的一大先河。

《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典范之作,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地理学,以及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虽然受到当时社会的局限,有在所难免的错误,但其“九州”、“导山”、“导水”与“五服”等理念使其成为了一篇具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文章。

一、什么是《禹贡》?

《尚书》中的《禹贡》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公认的一篇具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文章,也是中国古代地理的典范之作,全书共一千二百字,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与五服五个部分组成。

大禹像

自战国两汉以来,早先都公认《禹贡》所介绍的内容是大禹本人或者大禹时代治水成功后的一份记录。后来人们对《禹贡》的成书年代提出了质疑,认为《禹贡》之文不可能是成书于夏。慢慢的对于《禹贡》的出书年代就提出了四种说法即: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以及战国末至汉初说。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已故历史学家顾颉刚曾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在1959年发表的《禹贡(全文注释)》一文中曾表示:“它是公元前第三世纪前期的作品,较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早六十年。作者的地理知识仅限于公元前280年以前七国所达的疆域”。其实对于《禹贡》的成书年代,史学家史念海、内藤虎次郎、辛树帜等学者都有过系统的论述。虽然其说法都有各自的差异,但大都坚持《禹贡》应为战国末年的作品。

至于《尚书·禹贡》为何假借大禹之名,将此书前推了十七个世纪以上?其目的应该是为宣扬尧、舜、禹的先王王道,用以来蒙骗封建社会的臣民之用。在战国这样的动荡时期,以大禹之名,来表达出当时人们的政治抱负与对统一和平的期许。

大禹治水

虽然《禹贡》被认为是伪借大禹之名的作品,但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角度来看,《禹贡》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的地理观念,构成了中国区域地理最古老的典范。

二、《禹贡》的地理基础与贡献

从整篇《禹贡》的文章来看,《禹贡》对地理形势的重视,是在作者充分掌握了各地地理资料的基础上,为着装点古老历史时代的繁荣昌盛,和大禹治水之功相结合的作品。

《禹贡》突破了之前《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更早地理书籍中神话与臆想色彩过重的特点。它用更加系统与理性的文字,勾勒出了古人对当时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认识。所以从成书意义而言,《禹贡》对后世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以及近现代历史地理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人参照《禹贡》所做的《禹贡九州地域图》

首先是九州观念的建立,传统观念历来公认的九州区划是夏代的制度,其唯一的根据正是《禹贡》。过去很多历史学家所做的历史地图也往往把《禹贡》的九州作为夏的行政区划。

《禹贡》中所介绍的九州分野

其实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夏作为一个有待破解的王朝,其疆域范围仅仅只有今天河洛盆地至晋南(运城与临汾南部)。而《禹贡》所描绘的九州其西达今河西走廊,南到南海,北至辽东半岛,东至今山东江苏一线。就当时夏的统治能力,绝无可能达到如此的范围。

但九州的观念却从《禹贡》开始不断深入人心,今天我们将中国比作神州大地,九州大地,其根源就是来自于《禹贡》的九州。后世所做的《周礼·职方》、《尔雅·释地》与《吕氏春秋》都采用九州作为天下的分野,虽然与《禹贡》中九州的划分略有不同,但是其九州思想已经深深影响了后来古人对最初中国空间地理范围的理解。

吕不韦剧照

西汉时把《禹贡》、《职方》中的九州观念结合起来,将天下划分为豫、兖、幽、荆与扬等十三州,至东汉末年州制正式成为中国的政区而得到后来历朝历代的沿用。即使在今天,“州”作为通名这一级行政区已经被省、市、县等政区所代替,但“州”作为专名一直在今天所沿用,如江苏的徐州市与扬州市、山东济宁的兖州区与潍坊下辖的青州市、衡水的冀州区、湖北的荆州市,还有河南简称的“豫”(即九州中的豫州),河北省简称的“冀”都是《禹贡》九州的留存。、

今日冀州一瞥

除了九州的影响外,还有对全国地理形势的分析,《禹贡》的地理内容具有反映全国地理形势的作用。如《禹贡》中导山与导水的部分,如《禹贡》冀州条载:“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其中的“壶口”、“岳阳”、“衡漳”等叙述,虽然字不多,但能让读者形成一种对冀州全局的认识,并很清晰的明白冀州的疆土范围与山川形势,另外《禹贡》中对黄河的记载,就让人看到了在战国中期黄河未改道时形象,之后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和整理,就形成了对禹贡大河(即战国中期的黄河)的认识。

今日黄河

但《禹贡》中的内容还依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对济水源流潜流观念的认识,就很大程度了影响了后世的中国古代的地理作品,如郦道元的《水经注》就不加辨析的继续坚持《禹贡》中济水河源潜流的观点。

今天济水的源头所在地济渎庙(笔者摄)

《禹贡》另外地位影响就是对土壤的分类,例如《禹贡》雍州条载:“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对的雍州的土壤有了更加详尽的分类,认为雍州(雍州的地理范围大致为今天山西、陕西与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的土为**,这是对当时关中平原在内整个地区土壤很正确的认识。另外在荆州与扬州的记载中,认为荆、扬州(相当于今天长江沿线及以南区域)涂泥,大致符合这两地平原部分的土壤情况。

《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山海经第一山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招摇山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1983年12月,我国第一次全国性山海经学术研讨会“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研讨会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试论招摇山的地理位置》,论证山海经第一山招摇山是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的猫儿山。

扩展资料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

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两大部分中,《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的故事集是?书中是?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