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古成语解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7收藏

引经据古成语解释,第1张

  成语原文: 引经据古

  标准发音: yǐn jīng jù gǔ

 繁体写法: 引经据古

引经据古是什么意思: 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引经据古成语接龙: 旁征博引 → 引经据古 → 古为今用

用法分析: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或作文等

 读音预警: 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yǐn jīng jù gǔ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 宋·楼钥《再乞致仕第二札》:“有污大仪,则臣死不足以塞责,是以不复更敢引经据古,直述情索,投告君父。”

 对应近义词: 引经据典

 引经据古的造句示例:

 清·徐喈凤《会仙记》:“淑贞执妇道甚谨,与汉昭叙谈,引经据古,无一俚语。”

1 文言文《诈眠自保》翻译

文言文《诈眠自保》原文: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翻译:

王羲之年纪不到十岁时,大将军非常喜欢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帐中睡觉。大将军有一次先起来了,王羲之还没有起来。过了一会,(王敦的参军)钱凤进来,王敦屏退他人和钱凤讨论事情。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子里,他们说起要谋反的计划。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他们的谈论之后,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就假装吐口水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王敦议论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没起床。两人大惊说:“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打开帐,却见王羲之流口水,于是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当时的人称赞王羲之聪明。

2 诈眠自保文言文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王右军诈眠: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王右军(王羲之)年纪不满十岁时,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常常安排他在自己的床帐里睡觉。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一次大将军曾先从帐里出来,右军还没起床,一会儿钱凤进来,两人屏退手下的人,一起商议事情,完全忘了右军还在床帐里,就说起叛乱的计划。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王右军醒后,已听到了他们所说的事情,知道自己会无法活命,就假装呕吐,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诈作自己还在熟睡。孰即熟。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 王敦商量事情到一半,才想到王右军还没起床,彼此大惊失色,说道:" 不能不杀掉他。"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等打开帐子,才发现右军呕吐得乱七八糟,就相信他真的熟睡,于是性命得以保全。从即纵。

3 睡着了用文言文怎么说

安寝:睡着了。

出处:西周·佚名《诗·小雅·斯干》

原文: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白话译文:

铺好蒲席再把竹凉席铺上,然后君王进入甜美的梦乡。从沉深的睡梦中悠悠醒来,反复回忆修补梦游的情状。你猜君王在梦里梦到什么?梦到了黑熊罴是那样粗壮,梦到了花虺蛇是那样细长。请来占梦官为君王说端详:你在梦里遇见粗壮的熊罢,这是你要生公子的好运气;你在梦里遇见花蛇细又长,这是生女的吉兆落你头上!

啊!若是宝贝公子生下来,让他睡到檀木雕的大床上,让他捡样地穿那漂亮衣裳,淘来精美的玉圭给他玩耍,你看他的哭声是多么嘹亮,将来定会大红蔽膝穿身上,成为我周室的君主或侯王!啊!若是千金女儿生下来,让她睡到宫殿屋脚地上边,给她小小的襁褓往身上穿,找来陶制的纺缍让她把玩,但愿她不招是惹非不邪僻,每天围着锅台转安排酒饭,知理知法不给父母添麻烦!

此文出自西周·佚名《诗·小雅·斯干》

扩展资料

近义词:就寝

读音:[ jiù qǐn ]

释义:上床睡觉。

出处:清·徐喈凤 《会仙记》:“主人率众秉烛出,无所见,各复就寝。”

白话译文:主人率领一群人各拿一只蜡烛,出去巡视一圈什么都没见到,于是各自回屋睡觉了。

4 文言文《王右军诈眠》翻译

王羲之年纪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非常喜欢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帐中睡觉。

大将军有一次曾经先起来了,王羲之还没有起来。不一会儿,(王敦的参军)钱凤进来,王敦屏退他人和钱凤讨论事情。

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子里,他们说起要谋反的计划。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他们的谈论之后,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就假装呕吐弄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

王敦议论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没起床。两人大惊说:“不得不除掉他。”

等到打开帐,却见王羲之呕吐得一片狼藉,于是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当时的人称赞王羲之聪明。

5 表示晚上失眠的古文有哪些

安仁道中宋:陆游

三驿未为远,衰翁愁出门。

贪程多卒卒,失眠每昏昏。

天大围平野,江回隔近村。

何时有余俸,小筑占云根。

苦雨叹宋:陆游

九渊龙公出忘还,瓦沟垂溜声淙潺;茫茫大泽北际海,潋潋平湖南浸山。

吾庐四望路俱断,蛙黾争雄乱昏旦。漏床腐席夜失眠,湿灶生薪朝不爨。

今年十分喜有秋,岂知青秧出禾头。老夫一饱复缪悠,听儿读书宽百忧。

舟月对驿近寺唐:杜甫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1 求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答案

20、黄庭坚论书法 1①章程②停③差④符合 2①事前从未在胸中有个计划;②幼安弟(你)认为我的话对吗? 3字写得好。

21李泰伯改字 1①做郡太守 ②水浩大的样子 ③停 ④改换 ⑤大 ⑥问 ⑦点头。 2①写成后,把它给李伯看;②必定将会在世上留下名声;③几乎要跪下拜谢。

3多次。 4①○1“风”是平声字,不感局促;②“风”就是流行、传播及“风范”之意。

22龚遂为渤海太守 1①同时 ②同“擒”③推荐④符合⑤周济、体谅⑥同“悦”⑦打发(他们)回去⑧撤去⑨能⑩亲自○11小牛○12督促 2①你想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满足我的心意?②如今想要我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③发信告诫下属各县;④龚遂便打开粮仓将粮食借给贫穷的百姓。 3指工商业。

23里社祈晴文 1①被②希望③将④过分⑤希望⑥如果⑦无⑧体谅 2①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②神为什么不马上向天帝报告而阻止它?③百姓认为他们(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们。④神耳聪目明而且仁慈,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⑤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连续做下去。

24赞刘谐 1①讥笑②这③改变 2①偷来三四句孔子的语录;②那人生气地改变了脸色并站起来;③然而怎么知道他说得这么深刻啊! 3①门生②白白地③只胡④空的 4羲皇以上的圣人整天生活在黑暗中。 25邴原戒酒 1①聚集②了 2①背着书箱步行;②只怕因此荒废学业。

3② 4说明邴在是能喝酒而且喜欢饮酒的人,不喝是强制自己。 26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1①限制②有人③就④送给⑤超过⑥专心⑦泪⑧生活⑨工作、职业 2①心目中没有接受教育(的念头);②没什么可以用来安慰我的;③你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④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⑤亲自种田。

3③ 4①小孩要有良好的环境;②对孩子不能不讲信用。 27匡衡凿壁借光 1①当地②感到奇怪③借、助 2①匡衡便给他做雇工而不求报酬;②当时的人就是如此敬畏匡衡;③匡衡便去跟他论理并追问。

3临走时的狼狈相。 28青文胜为民请命 1①做官②靠近③准备④同情⑤县⑥祭 2①(A)②(B) 3①每年遭遇水灾;②死者接连不断;③便在登闻鼓下上吊自杀;④用公田一百亩来养家糊口。

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29金农与苍头 1①就②雕刻③只是④因为⑤刻 2(苍头)所构思的砚台式样很高雅。

30康德涵救李梦阳 1①接近②使……摆脱③转达 2①康德涵不跟他交往;②我屈服于一个刘瑾,而能使好朋友活命,天下与后世的人大概会谅解(同意)我的! 31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1①依靠②讨取③即使④已经⑤给 2①喜欢跟酒打交道;②周济他们的穷困生活;③一个品质恶劣的显贵的人。 3字画。

32李西涯与程篁墩 1①正当②恰巧③对子④武士的头盔⑤著名 2李西涯做了宰相而管理国家大事。 3美丽的花纹 4丝缕;引申为管理政事。

33杨万里忧国 1①好②掌权③托④忿恨⑤心里不快⑥立刻⑦立刻⑧国家⑨字 2①想搜罗四面八方的知名人士来辅助他;②都是韩※胄掌权的日子;③专权无视皇上。 34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1①流行、盛行②词学③感到震惊 2①他追求多种才能,看到人家有一项专长就也想兼而有之;②戴东原把凤喈的话告诉我(见,我)。

3② 4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35余文坼意外遂愿 1①幼时失父亲②客居③甜④美味⑤商人、买卖⑥藏⑦油⑧到⑨满 2①正在因为行期被阻而闷闷不乐;②书架上的书全读完并化为腹中经纶。

┱┈『么』~(450581955) 19:22:03 36黄鲁直敬重苏轼 1①同“悬”,挂②门生,即学生③罢了 2①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尊敬地打躬作揖;②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 3② 37苏轼私识范仲淹 1①京城②山东地方③私下、内心④死⑤已经⑥泪⑦大概⑧同“又” 2①小孩子何必知道它呢?②那老先生认为苏轼的言论与众不同,所以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③当时虽然未能全部弄清。 3② 38金农为盐商解窘 1①作客②依次③编造④贴切⑤风景 2①互相争着邀请(金农)前往;②众人人为金农知识广博;③第二天指导一千两银子赠送给金农。

3①江南;②因为“夕阳返照”。 39张明善讥张士德 1①吉利②结束 2①抢夺百姓土地,用来扩大(自己的)园林;②大肆挥霍设宴及娱乐;③让歌女弹唱;④最终也不敢(对张明善)怎么样。

3双关;冻杀万民都地你。 40蔡邕听琴 1①命名②屏风后③暗暗地④退⑤惊动的样子⑥微笑的样子 2①等到(他)去时对方已喝得酒酣耳热了;②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③蔡邕一一把全部情况告诉对方;④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 3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识琴声。

41苏东坡北归 1①跟随②拱手③写 2①在乡村旅店中稍作休息;②做官的人是谁?③我听说有人千方百计伤害你;④我是老天爷保佑好人。 3贬官到南方去的人几个活着回来的。

42郑玄对应劭 1①同“邀”②集合③争着④依附 2①于是请(郑玄)登上大堂并上座;②不认为他是知识渊博的人;③都出于问题之外(意为知识渊博);④没有人不感叹佩服。 3嘲笑应助连儒家的基本规矩都不懂。

2 求6篇高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20—22题。

(湖州)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 ,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 2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口舌:能言善变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离开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孰:熟悉 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鄙贱:见识浅薄 21翻译句子。

3分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2 蔺相如和廉颇,你欣赏哪一位?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3分 参考答案: 20 C 21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务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头啊。 22欣赏蔺相如,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

或 欣赏廉颇,他知错能改。(一四)李生论善学者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阅读训练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 音 义 ②李生说之曰 音 义 ③不应而还 音 义 ④迨年事蹉跎 音 义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 (一四)1①zhì;同“识”记 ②shuì;劝说 ③xuán;同“旋”,转身 ④cuō tuó光阴消逝 2D 3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 4C 5要点:①学贵善思 ②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二三)诫子书《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

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阅读训练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静以修身 ② 俭以养德 ③ 非澹泊无以明志 ④ 非宁静无以致远 2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

3 高一应该阅读哪些文言文书

课外书

《幼学琼林》

《声律启蒙》

《古文观止》

《历代文选》

四大名著

三言二拍

《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

四书五经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道德经》

《南华经》

《易经》

《孙子兵法》

《文心雕龙》

《诗品》

《史记》

自己酌情选择。

4 高一可能考到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有哪些

《核舟记》

《史记》中的某一人物片段(这个我们月考就考过)

淝水之战

郅恽拒关

寇恂与贾复

刘琦

鲁君劝梁王

徐文长

晋灵公不君

伍子胥

申包胥哭秦廷

淳于髡善辩

急封雍齿

优孟谏楚王

范增之死

张释之

申屠嘉

赵奢解围

刘邦封齐王

苏秦说齐

杜宇啼血

戴胄

五复奏

天河问津

徐偃王失国

偏听生奸

徐勉

张敞守京兆尹

狱中血书

种树喻

争于腠理

巧诈不如拙诚

干将莫邪

张俭

不自勉者戒

子反求饮

齐景公三移酒

弦章辞鱼

唐太宗论忠臣

公植恶圆

朋党论

差不多这些了~~

5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求原文 不要翻译

1、李邕鉴真迹 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

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欣然愿见。萧故迟四旬日,未肯出也。

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李诚以为信矣。

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遽令走出。

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

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封氏闻见记》 2、范仲淹以工代赈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歳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

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

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歳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一·官政一3、贪官不如盗贼 雷于粤为最远郡。

崇祯初,金陵人某,以部曹出守。舟入江,遇盗。

知其守也,杀之,并歼其从者,独留其妻女。以众中一最黠者为伪守,持牒往,而群诡为仆,人莫能察也。

抵郡逾月,甚廉干,有治状,雷人相庆得贤太守。其寮属暨监司使,咸诵重之。

未几,太守出示禁游客,所隶毋得纳金陵人只履,否者,虽至戚必坐。于是雷人益信服新太守, 乃能严介若此也。

亡何,守之子至。入境,无敢舍者。

问之。知其禁也,心惑之。

诘朝守出,子道视,非父也。讯其籍里名姓,则皆父。

子悟曰:”噫!是盗矣!”然不敢暴语,密以白监司使。监司曰:”止!吾旦日饭守而出子。”

于是戒吏,以卒环太守舍,而伏甲酒所。旦日,太守入谒,监司饮之酒,出其子质,不辨也。

守窘,拟起为变,而伏甲发,就坐?之。其卒之环守者,亦破署入。

贼数十人卒起格斗,胥逸去,仅获其七。狱具如律,械送金陵杀之。

于是雷人之乃知向之守,非守也,盗云。 东陵生闻而叹日:”异哉!盗乃能守若此乎?今之守非盗也,而其行鲜不盗也,则无宁以盗守矣!其贼守,盗也,其守而贤,即犹逾他守也。”

或曰:”彼非贤也,将间而括其藏与其郡人之资以逸。”曰:”有之。

今之守亦孰有不括其郡之藏若赀而逸者哉!”愚山子曰:”甚哉,东陵生言也!推其意足以砥守。” 4、宰臣善辩文公(晋文公)之时,宰臣上灸而发绕之。

文公召宰人而谯”读音qiao四声,责问)之曰:”女”通‘汝’)欲寡人之哽邪?奚为以发绕灸?”宰人顿首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援砺”读音li四声,磨刀石)砥”读音di三声,磨)刀,利犹干将”读音gan、jiang一声,古代善铸宝剑的人。这里指利剑)也,切肉断而发不断,臣之罪一也;援木而贯脔”读音luan,二声,肉块)而不见发,臣之罪二也;奉炽炉,炭火尽赤红,灸熟而发不烧,臣之三罪也。

堂下得无微”隐匿,暗中)有疾臣者乎?”公曰:”善!”乃召其堂下而谯之,果然,乃诛之。 5、严母教子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

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

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

时铨及小奴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工,令小奴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及小奴无褴褛状。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

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日:”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6、阿留传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

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

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

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

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

1 高三的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我是语文老师,刚送走一届高三学生。

实用的办法: 第一阶段:找三篇课文,长点的,两篇高考文言文真题,然后逐字逐句翻译。记住,任何一个实词虚词都不要放过,你的语感一定会提升一个台阶。

(每天坚持,两周基本可以完成,不要借助现成的翻译,尽量自己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二阶段:整理常见的实词,世纪金榜、步步高等高考资料都有相关的知识,要有意识地看,翻阅,最好不要脱离句子。 第三阶段:坚持一星期完成两三个文言小语段的翻译。

以上步骤可以安排在你们老师做文言专题复习的时候,这个专题第一轮最少要一个月的时间,你可以慢慢来,不急。记住,要坚持,浸润在语感里,先夯实基础,第二轮的时候定有大的提升! 祝你成功。

2 高中文言文和诗词的练习

不用作好多练习,没有那么麻烦,依我说就是多读,广泛的阅读,越读得多,你就越觉得容易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诗之为物,再怎么玄妙也不过是一种文体,它也有约定俗成的制式,譬如惯用的意象,修辞等等,甚至有些情感也有惯性,比如惜春伤春,伤高怀远等等这类东西非常多,讲是讲不明白的,但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可以造成一种底蕴,使你对诗人的表达方式更加敏感 文言文更是如此了,你想,什么语言不是说得越多越流利?你说看不懂,不过是因为看得少,语感就更要读了,语感就纯是读出来的,怎么断句,怎么重读,不读哪能感觉得到?我跟你说,高一开始看一点都不晚,我就那时候开始看的,现在高三,文言文一点分都不丢 你要是觉得阅读费劲,不容易读进去,那么不如读一些有趣的东西我推荐聊斋,虽然是清代的仿古,但仿得非常精,词义语法都和中古文章差不多,内容又好玩,等你把这些读通了,捋顺了,再去读别的,就一点都不费劲了 恩,我不推荐章回体小说,这种书语法比较口语化,对你语感的定型不是很有利另外聊斋篇目太多,我来推荐几篇: 婴宁 公孙九娘 黄英 田七郎 王桂庵 青凤 罗刹海市 席方平 考弊司 花姑子 阿纤 绿衣女 宦娘 阿绣 司文郎 香玉 连琐 聂小倩 晚霞 白秋练 王子安 青娥 张诚 娇娜 经典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席方平 公孙夏 2揭露科举制度弊端 素秋 神女 司文郎 于去恶 贾奉雉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绿衣女 连琐 香玉 爱奴 凤仙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 张诚 曾有于 珊瑚 邵女 乔女 田七郎 5歌颂女子智慧 颜氏 狐谐 仙人岛 6写儿童计谋胆量 贾儿 牧竖 7奇闻异事 偷桃 8异事寓言 骂鸭 狼 螳螂捕蛇 呃~~~~史记难了点,把聊斋看了再看史记吧其实等你觉得差不多了,可以自己去找一些有名的 唉差点忘了说,千万不要看译文!看了译文,就懒得深入思考了,这可是大忌,无论你要干什么,首重思考注释呢,只要不是典故性的,也少看,那些实虚词,等你见得多了,互相印证,比看注释印象深的多。

3 求10篇文言文练习题目+解答

高中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包括原文、题目及答案,10篇的话一次发不完的,这次只能发7篇了,希望你能够满意。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白孝德为李光弼偏将。

史思明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率骑五千,临城挑战。龙仙捷勇自恃,举足加马鬣上,谩骂光弼。

光弼登城望之,顾诸将曰:“孰可取者?”仆固怀恩请行,光弼曰:“非大将所为,历选其次。”左右曰:“孝德可。”

光弼召孝德前, 问曰:“可乎?”曰:“可。”光弼问所加几何人而可?曰:“独往则可,加人多不可。”

光弼曰:“壮哉!”终问所欲,对曰:“愿备五十骑于军门,候入而继进,及请大众鼓噪以假气,他无用也。”光弼抚其背以遣之。

孝德挟二矛,策马截流而渡。半济,怀恩贺曰:“克矣。”

光弼曰:“未及,何知其克?”怀恩曰:“观其揽跋便僻①,可万全。”龙仙始见其独来,甚易之,足不降鬣。

稍近欲动,孝德摇手止之,若使其不动,龙仙不之测。又止龙仙。

孝德曰:“侍中使予致词,非他也。”龙仙去三十步,与之言,亵骂如初。

孝德伺便,因嗔目曰:“贼识我乎?”龙仙曰:“何也?” 曰:“国之大将白孝德。”龙仙曰:“是猪狗乎?”发声琥然,执矛前突,城上鼓噪,五十骑亦继进。

龙仙矢不及发,环走堤上,孝德逐之,斩首提之归。(选自《谭宾录》) 注:①揽跋便僻:扬鞭策马非常敏捷的样子。

②搋:虎怒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请大众鼓噪以假气 假:借助 B半济,怀恩贺曰:“克矣。”

济:成功 C龙仙始见其独来,甚易之 易:轻视 D执矛前突,城上鼓噪 突:冲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白孝德单独请战,认为多带寸:卒反而不方便,只要求准备五十名骑兵,等他冲过去时跟着冲进去,其他众将士擂鼓呐喊助威就行丁。 B白孝德——人迎战刘龙仙,他跃马扬鞭,靠近刘龙/l¨刘龙仙谩骂挑衅,白孝德沉着应对,突发进攻,砍了敌首,得胜而归。

C本篇文章叙事精炼,对话描写精彩,人物对话几乎占了全文一半;李光弼、白孝德、刘龙仙等人物语言各肖其身份、性格。 D文章的作者擅长人物形象刻画,白孝德智勇双全、刘龙仙骄横无谋、李光弼统帅风度,这些人物刻画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光弼问所加几何人而可?曰:“独往则可,加人多不可。

(4分) (2)稍近欲动,孝德摇手止之,若使其不动,龙仙不之测。(5分) 答案: 1B(渡过) 2A(错在“单独请战”) 3(1)李光弼问需要给你多少人才能成功?(白孝德)回答:“—个人去就行了,给人太多反而不行。”

(2)等稍微靠近一点(刘龙仙)想要行动,白孝德摇摇手制止他,好象叫他不要动,刘龙仙不明白白孝德究竟要干什么。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刘敬者,齐人也。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

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

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赢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

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

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

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

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

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

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

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

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

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

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

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了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臣光曰:建信侯谓冒顿残贼,不可以仁义说,而欲与为婚姻,何前后之相违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叙,唯仁义之人为能知之;奈何欲以此服冒顿哉!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资治通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汉兵已逾句注 逾:到达 B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 妻:以••••••为妻 C士卒罢于兵 罢:通“疲” D建信侯谓冒顿残贼 贼:残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

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文言文练习

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而朗读、背诵和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以及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据必修课教材的整体安排,本单元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在小学、初中的阅读教学中就训练过。

高中阶段,课文的难度增大了,阅读理解的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概括中心了。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对有关的某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

概括要点必须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把握住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内容要点的概括,离不开一定的分析。要分清事情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把握住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文章内容的分析,则离不开对背景知识的掌握,也离不开对表达方式的理解。

5 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

2010年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二)十一、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

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

’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

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

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

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

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

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经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

且谥曰缪。”事下太常。

时虽不从,进行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

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

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

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节选自《晋书?嵇绍传》)[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涛领选,启武帝 启:禀告。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 堪:能够。

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 器:看重。D时人许以远致 许:答应。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3分)①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⑥若释公服从私宴,的不敢辞也。A①②⑤ B①③⑥C②④⑥ D③④⑤3下更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

山海选拔官员时间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前。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

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

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

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

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2)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十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龙渊义塾记[明]宋 濂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

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

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一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

后敝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

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都然云。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

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

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此其大凡也。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

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

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围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已。

6 求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答案

20、黄庭坚论书法 1①章程②停③差④符合 2①事前从未在胸中有个计划;②幼安弟(你)认为我的话对吗? 3字写得好。

21李泰伯改字 1①做郡太守 ②水浩大的样子 ③停 ④改换 ⑤大 ⑥问 ⑦点头。 2①写成后,把它给李伯看;②必定将会在世上留下名声;③几乎要跪下拜谢。

3多次。 4①○1“风”是平声字,不感局促;②“风”就是流行、传播及“风范”之意。

22龚遂为渤海太守 1①同时 ②同“擒”③推荐④符合⑤周济、体谅⑥同“悦”⑦打发(他们)回去⑧撤去⑨能⑩亲自○11小牛○12督促 2①你想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满足我的心意?②如今想要我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③发信告诫下属各县;④龚遂便打开粮仓将粮食借给贫穷的百姓。 3指工商业。

23里社祈晴文 1①被②希望③将④过分⑤希望⑥如果⑦无⑧体谅 2①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②神为什么不马上向天帝报告而阻止它?③百姓认为他们(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们。④神耳聪目明而且仁慈,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⑤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连续做下去。

24赞刘谐 1①讥笑②这③改变 2①偷来三四句孔子的语录;②那人生气地改变了脸色并站起来;③然而怎么知道他说得这么深刻啊! 3①门生②白白地③只胡④空的 4羲皇以上的圣人整天生活在黑暗中。 25邴原戒酒 1①聚集②了 2①背着书箱步行;②只怕因此荒废学业。

3② 4说明邴在是能喝酒而且喜欢饮酒的人,不喝是强制自己。 26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1①限制②有人③就④送给⑤超过⑥专心⑦泪⑧生活⑨工作、职业 2①心目中没有接受教育(的念头);②没什么可以用来安慰我的;③你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④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⑤亲自种田。

3③ 4①小孩要有良好的环境;②对孩子不能不讲信用。 27匡衡凿壁借光 1①当地②感到奇怪③借、助 2①匡衡便给他做雇工而不求报酬;②当时的人就是如此敬畏匡衡;③匡衡便去跟他论理并追问。

3临走时的狼狈相。 28青文胜为民请命 1①做官②靠近③准备④同情⑤县⑥祭 2①(A)②(B) 3①每年遭遇水灾;②死者接连不断;③便在登闻鼓下上吊自杀;④用公田一百亩来养家糊口。

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29金农与苍头 1①就②雕刻③只是④因为⑤刻 2(苍头)所构思的砚台式样很高雅。

30康德涵救李梦阳 1①接近②使……摆脱③转达 2①康德涵不跟他交往;②我屈服于一个刘瑾,而能使好朋友活命,天下与后世的人大概会谅解(同意)我的! 31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1①依靠②讨取③即使④已经⑤给 2①喜欢跟酒打交道;②周济他们的穷困生活;③一个品质恶劣的显贵的人。 3字画。

32李西涯与程篁墩 1①正当②恰巧③对子④武士的头盔⑤著名 2李西涯做了宰相而管理国家大事。 3美丽的花纹 4丝缕;引申为管理政事。

33杨万里忧国 1①好②掌权③托④忿恨⑤心里不快⑥立刻⑦立刻⑧国家⑨字 2①想搜罗四面八方的知名人士来辅助他;②都是韩※胄掌权的日子;③专权无视皇上。 34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1①流行、盛行②词学③感到震惊 2①他追求多种才能,看到人家有一项专长就也想兼而有之;②戴东原把凤喈的话告诉我(见,我)。

3② 4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35余文坼意外遂愿 1①幼时失父亲②客居③甜④美味⑤商人、买卖⑥藏⑦油⑧到⑨满 2①正在因为行期被阻而闷闷不乐;②书架上的书全读完并化为腹中经纶。

┱┈『么』~(450581955) 19:22:03 36黄鲁直敬重苏轼 1①同“悬”,挂②门生,即学生③罢了 2①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尊敬地打躬作揖;②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 3② 37苏轼私识范仲淹 1①京城②山东地方③私下、内心④死⑤已经⑥泪⑦大概⑧同“又” 2①小孩子何必知道它呢?②那老先生认为苏轼的言论与众不同,所以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③当时虽然未能全部弄清。 3② 38金农为盐商解窘 1①作客②依次③编造④贴切⑤风景 2①互相争着邀请(金农)前往;②众人人为金农知识广博;③第二天指导一千两银子赠送给金农。

3①江南;②因为“夕阳返照”。 39张明善讥张士德 1①吉利②结束 2①抢夺百姓土地,用来扩大(自己的)园林;②大肆挥霍设宴及娱乐;③让歌女弹唱;④最终也不敢(对张明善)怎么样。

3双关;冻杀万民都地你。 40蔡邕听琴 1①命名②屏风后③暗暗地④退⑤惊动的样子⑥微笑的样子 2①等到(他)去时对方已喝得酒酣耳热了;②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③蔡邕一一把全部情况告诉对方;④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 3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识琴声。

41苏东坡北归 1①跟随②拱手③写 2①在乡村旅店中稍作休息;②做官的人是谁?③我听说有人千方百计伤害你;④我是老天爷保佑好人。 3贬官到南方去的人几个活着回来的。

42郑玄对应劭 1①同“邀”②集合③争着④依附 2①于是请(郑玄)登上大堂并上座;②不认为他是知识渊博的人;③都出于问题之外(意为知识渊博);④没有人不感叹佩服。 3嘲笑应助连儒家的基本规矩都不懂。

43冯梦龙补《西楼记》 1。。

7

我也是一名高二理科生,语文成绩在年级中也在上游,以下是我的学习语文的方法:首先是参考书,在我看来除了学校指定使用的参考书外,还应准备两本参考书一是《文言文全解》,像这种书有很多种的版本,应根据自己所用的语文教材来选定用什么版本的一般来说,一本文言文全解会涵盖高中三年所有的文言文在使用它时可以采取这个办法:首先通读全文读熟来,之后再对照原句下面的翻译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如此反复几次,你就能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样一来,对你来说无论是理解文章还是背诵课文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语文考试中,文言文多数是出课内的,只要懂得了课内的文言文基本上就没问题了若是考试时出了课外古文,也不用担心,里面重点字词的用法多数同课内古文用法一致二是高考总复习使用的语文参考书如前面那位说的《5年高考3年模拟》、《三年高考二年模拟》(我现在正在使用,是老师推荐的,效果不错)等等至于像你说的王后雄,用它来练数理化还行,但是语文也用它就不太好了从高一考到高二,你也应发觉了,其实语文考试中用到的课内其实很有限,出题都是按照一定的板块模式来的语文书内的课文只是在锻炼我们学习语文的能力所以王厚雄之类的参考书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在《5·3》或《3·2》中对考题都有详细的分类,以及解题的思路与套路(此处我就不再细说,前面两位说的很清楚了),那时你就能根据自己的弱项进行训练,我相信一定会有成效的!画外音:想你们北方那边学习都很紧张,我在山东的姐姐说她们6:30——7:00左右就上课了,休息一定很不够吧!希望我的方法对你来说有效,能减轻一点你的负担,数理化是很耗脑细胞的愿你在2012的高考中能取得一个自已满意的成绩。

1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拓展训练73《一字师》译文 急

一字师

郑谷①在袁州,齐已②因携所为诗往谒焉③。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已矍然④,不觉兼⑤三衣⑥叩地⑦膜拜⑧。自是⑨士林⑩以谷为齐已“一字之师”。(选自《五代史补》〕[2]

注释: ①郑谷:唐朝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人。

②齐已:唐朝诗僧,本姓胡,名得生。 ③谒: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焉:他,代郑谷。 ④矍(jué)然::吃惊注视的样子,含有“敬佩”的意思。 ⑤兼:提起,撩起。 ⑥三衣:佛教僧尼的大衣、上衣、内衣三种法衣合称三衣,指衣服。 ⑦叩地:头触地 ⑧膜拜:举手加额,长跪而拜,表示及其恭敬的行礼方式。 ⑨自是:从此。 ⑩士林:旧时称读书人叫学士;士林,即指众多读书人。

译文:郑谷住在袁州,齐已于是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诗作中有一首《早梅》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齐已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装,举双手长跪而拜。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已的一字之师。

启示:我们在写作中要注意精心推敲字句,能让句子更加生动传神。另外,要像齐已一样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

2 一字师 阅读答案叩字

1、一字之师

2、不仅而且

3、花开枝头,总有时间先后,只是人们不觉察,才误以为数枝同时开放。从诗题《早梅》来说,‘数枝梅’已不为早,不如改为‘一枝开’。”

4、一枝”紧扣诗题,更能突出梅之“早”,显出梅不同寻常。

5、郑谷:善于思考,为人谦逊,耿直。

齐已:虚心,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6、有必要。有时修改作文一两字,能使表达更加精炼、传神,也可培养我们的鉴赏能力和理论水平。只有经过认真的修改,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3 古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四篇越短越好,题目要少急

第一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互。

狐曰:“子(你)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

解释下列字含义(1)虎以为然然:__对,正确__(2)兽见之皆走走:_逃跑___2。百兽为什么‘见之皆走’?__因为看到狐狸后面的老虎,它们怕的实际上是老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___狐假虎威告诉我们不能看表面现象,看表面现象容易被迷惑_______第二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梨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子多,此必苦梨”取之信然1。

请给故事拟一个标题:_王戎析梨___2。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尝与诸小儿游:尝_曾经,有一次___(2)诸小儿竟走取之走:_跑去__(3)唯戎不动:唯___只有3。

看了短文,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试着结合原文分析_____善于分析事物的聪明孩子_____第三篇原文:东安①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③。令初不知爱,漫④悬于壁。

旦⑤而过之,轴必坠地⑥,屡悬屡坠。 令怪之⑦,黎明物色⑧,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⑨举轴,猫则踉跄⑩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⑾着,于是始知其画为⑿逼真。

翻译:①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善,精通,擅长。

②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轴:画卷③邑令:县令。

④漫:漫不经心,随便。⑤旦:早晨。

⑥必坠地:总是落在地上。⑦怪之: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

怪,认为••••••奇怪,感觉奇怪,此处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 ⑧物色:察看;观察⑨逮:等到,及。

⑩踉锵:形容猫跳跃捕捉的样子。⑾然:这样。

⑿为:是。译文: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

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

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

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 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

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第四篇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

天命十年二月,来归。 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

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十三年二月,太后万寿,上制诗三十首以献。

圣祖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康熙十一年,幸赤城汤泉,经长安岭,上下马扶辇,至坦道始上马以从。

还度岭,正大雨,仍下马扶辇。 太后命骑从,上不可,下岭乃乘马傍辇行。

吴三桂乱作,频年用兵,太后念从征将士劳苦,发宫中金帛加犒;闻各省有偏灾,辄发帑赈恤。布尔尼叛,师北征,太后以慈宁宫庶妃有母年九十余居察哈尔,告上诫师行毋掳掠。

国初故事:后妃,王、贝勒福晋,贝子、公夫人,皆令命妇更番入侍。 至太后,始命罢之。

宫中守祖宗制,不蓄汉女。太后不预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

尝勉上曰:“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虚公裁决。”又作书以诫,曰:“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莫不引领。

必深思得众得国之道,使四海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 汝尚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仪,谨尔出话,夙夜恪勤,以祗承祖考遗绪,俾予亦无疚于厥心!”二十四年夏,上出塞避暑,次博洛和屯,闻太后不豫,即驰还京师。

太后疾良已。二十六年九月,太后疾复作,上昼夜在视。

十二月,步祷天坛,请减算以益太后。 读祝,上泣,陪祀诸王大臣皆泣。

太后疾大渐,命上曰:“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

己巳崩,年七十五。上哀恸,欲于宫中持服二十七月,王大臣屡疏请遵遗诰,以日易月,始从之。

(《清史稿·孝庄文皇后传》节选)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上制诗三十首以献A。

②请减算以益太后①下岭乃乘马傍辇行B。②是乃仁术也,见牛而未见羊也①古称为君难C。

②不可为我轻动①当于孝陵近地安厝D。②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解析:A。

“以”: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B。

“乃”:①才;②是。C。

“为”:①做;②为了。 D。

“于”:①在;②比。答案:A9。

康熙曾满怀 地颂扬他的祖母说:“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暗指清廷所获的成就)。”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孝庄文皇后对两代皇帝的帮助的一组是①上制诗三十首以献②念从征将士劳苦,发宫中金帛加犒③告上诫师行毋掳掠④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⑤尝勉上⑥上哀恸,欲于宫中持服二十七月A。

①②⑥B。①④⑤C。

②③⑤D。③④⑥解析:排除①⑥。

答案:C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孝庄文皇后是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孝端皇后的侄女,清世祖顺治即位后,被尊为。

4 一字师文言文翻译

翻译

唐朝时期,有一个诗人叫齐已,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齐己听说郑谷住在袁州,于是带着自己的诗前去拜见郑谷。郑谷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5 一字师文言文翻译

原文:一字师

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因携所为诗往谒焉③。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④,不觉兼⑤三衣⑥叩地⑦膜拜⑧。自是⑨士林⑩以谷为齐已“一字之师”。(选自《五代史补》〕

注释:

①郑谷:唐朝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人。

②齐己:唐朝诗僧,本姓胡,名得生。

③谒焉:拜见他。谒,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焉:他,代郑谷。

④矍(jué)然:惊讶的样子

⑤兼:提起,整理。

⑥三衣:佛教僧尼的大衣、上衣、内衣三种法衣合称三衣,指衣服。

⑦叩地:头触地。

⑧膜拜:举手加额,长跪而拜,表示及其恭敬的行礼方式。

⑨自是:从此。

⑩士林:旧时称读书人叫学士;士林,即指众多读书人。

译文:郑谷住在袁州,于是齐己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诗作中有一首《早梅》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更好。”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起三衣,举手加额,长跪而拜。从这以后,读书人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扩展资料

故事1

大居守李相读《春秋》,把叔孙婼的“婼”(chuò绰)字误读为“ruò”字音。每天读一卷,一个小吏在旁边侍候,常有不高兴的神色。李相奇怪地问他:“你经常读这书!”回答:“是的”。“为什么听见我读到这里就神色沮丧?”

小吏拜了一拜说:“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

引经据古成语解释

  成语原文: 引经据古   标准发音: yǐn jīng jù gǔ  繁体写法: 引经据古 引经据古是什么意思: 引用经史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