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丝官日纷纷”的“锦城”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锦城丝官日纷纷”的“锦城”是什么意思?,第1张

锦城是代指成都。这一名称,说来应是起于蜀汉时代,比“龟城”晚四五百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之名句。这里的“锦江”就是成都南门的江河,也就是今天锦江宾馆旁边的那条江。“锦江春色来天地”。绝非是锦城因锦江得名。或有人问:那么锦城之名究竟由何而来?锦城与锦江为什么又都有一个“锦”字呢?

众所周知: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沟渠纵横,物产丰富,山川秀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可谓物华天宝,古往今来誉为“天府之国”。成都很早就有比较发达的织锦手工业。杨雄在《蜀都赋》中赋道:“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左思的《蜀都赋》也说:“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就是运送成都的绸缎到印度的。三国争雄时,刘备占据成都,他首先发展的就是蜀锦,故诸葛亮称:“决敌之资,惟仰锦耳!”意思说刘备要战胜敌人,军需钱物唯一来自蜀锦。为发展蜀锦,刘备在今武侯祠一带专门设立有官办的管理锦织的地区。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有,从今南门大桥直走就是锦官城,李膺在《益州记》中也说:“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处也,号锦里,城墙犹在”。这些历史记载都充分证明,当时刘备的确为发展蜀锦设有专址、官员。除此之,当时民间织造经营蜀锦之处也大量存在,如成都南门有个簇桥镇,就是今天的武侯区簇桥镇,当时便是民间制作,买卖交换蜀锦的地方。汉代盛况如何?据传说比锦官城还热闹,但是到清代已不如先前了。清代诗人黄云鹄在《簇桥行》一诗当中曾歌咏道:“簇桥丝好不救寒,簇桥田好夏苦干。簇桥距城二十里,民饥不敢鸣之官”。直到今日,簇桥还保留有昔日的丝厂丝店,足见三国时期成都织锦遍及之广。

“臣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些著名的诗句都提到了“锦官”城,留下了锦城是在刘备、诸葛亮于成都经营蜀汉政权时得名的记载。

锦缎是要到河里濯洗的,锦官城的人们赏南河濯洗锦缎,故成都人又把南河叫成了锦江。相传蜀汉时蜀女濯洗灿若云霞的蜀锦,每天到河岸人来人往。春暖花开之际,沿河两岸景色更是蔚然可观。说到这里,我们恐怕不难想象唐代大诗人杜甫“锦江”、“玉垒”句中的诗情画意了吧。如果说“锦江春色来天地”毕竟有些写意的话,那千古不移傲然屹立于都江堰的玉垒山便可作证,诗人这里确实是在赞美春色无边的蜀都锦城。

锦城之由来是因为织锦;锦江之由来则是因为濯锦。弄清了二者的由来,篇首关于锦城与锦江为何均冠同一个锦字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指的是四川省。

川菜系的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 

蜀绣是四川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同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一起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锦官城是四川成都的别称。西汉时,成都织绵业相当发达,成为官府税收中的重要来源,为了便于管理,汉王朝特在此设立官员专门管理织绵。

草堂指的是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部浣花溪旁。

扩展资料

四川在中国古史传说里占有重要地位。据中国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各种文献记载,约在公元前30世纪,华夏始祖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为妻,蜀山氏女生子高阳,便是名扬中华、迹遍海内的帝颛顼。

古文献还记载夏禹在川西高原岷山地区和川东重庆治水。也有文献说大禹生于西川石纽,地在今北川县。这些都是远古四川与中国各地存在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的证据。

古蜀先民的故事一直在四川流传,古蜀王鱼凫、柏灌和开明王等在西蜀大地上从事农耕文明的传播,并创立了蜀地最早的国家。公元前5世纪中叶,开明王九世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至成都,并在此地建筑了城池,命名是取其“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那便是最早的成都城了,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这是历史上所称的蜀,而在四川东部还有巴,巴人源于荆楚之地,逆流而上,在今大巴山一带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巴国,后也被秦惠文王所灭。这也是为什么四川又有巴蜀之称的原因,另外四川还有一个别称就是蜀,四川也简称川。

四川在古时属梁州,秦朝统一中国后设置蜀郡,西汉时司益州郡,魏晋时期分为梁益二州,宋朝时设置益州、梓州、利州和夔州四路,合称为“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便是四川一名的来历。

--四川

原文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蜀相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翻译: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扩展资料: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

“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蜀相

四川的古称叫做“蜀”、“蚕丛之国”,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蜀是“桑中虫”的意思 。

换言之,在古人眼中,“桑蚕丝”织成的蜀锦已经成了四川的一张名片。

蜀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成都别称“锦城”这个名字的由来,便源自秦灭巴蜀后,曾专门在成都设立负责管理织锦事宜的"锦官"。

《华阳国志》:张仪、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更于夷里桥南立锦官。锦官者,犹合浦之珠官也。今城南名锦官城,城西名车官城,盖旧时城四面皆有军营垒舍也。

今天,我们从蜀锦的 经济、政治、文化价值 出发,谈谈四川特产蜀锦的辉煌过往。

蜀锦:九寨风光

一、蜀锦

1、蜀锦的起源

蜀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成都地区用蚕丝织出的彩锦,二是指四川地区所生产的丝锦总称 。

巴蜀是最早发展出养蚕、治丝、织锦技术的地区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蜀国生产出的布帛便已经在诸侯中享负盛名了。

公元前316年,秦国出兵灭掉蜀国后,便在蜀郡专门设立了锦官负责为秦国提供丝织产品,由此,蜀锦也开启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丝绣笔记》:“盖春秋末时蜀未通中国,郑、卫、齐、鲁无不产锦。”“自蜀通中原而织事西渐,魏晋以来蜀锦勃兴……”

到了西汉时期,随着南北丝绸之路的开辟,蜀锦通过商贸的形式,出现在了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地区。这种花纹精美的蜀锦,成功收获了一大批外国粉丝 。

锦鲤蜀锦

2、蜀锦的特点

蜀锦是以蚕丝为材料,织造出的彩锦。

蜀锦重视经纬比例的搭配,按照多重经线起花和多重彩纬起花的区别,蜀锦又分为经锦和纬锦。

蜀锦以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著称,要织成一匹蜀锦,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选材、设计纹织和采用的工艺手法、原料处理(染色、络丝、牵经/卷纬)、采用织机织造 。

可以说,每一匹蜀锦都蕴含着匠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世界的喜爱,如此方能编织出这样秀丽多彩的织锦。

蜀锦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人气的关键在于——创新。

这种创新包括技术和款式两方面,匠人们在融合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理念,这是其能够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比如唐代蜀锦中常见的意象是纹莲花、龟甲花、联珠等物;宋元时期的蜀锦又多以百鸟云鹤、花卉走兽等等意象为主 。

蜀锦中的花鸟

某种程度上来讲,蜀锦承载着四川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勤劳善良的精神品质。

二、蜀锦对于四川的价值

1、蜀锦的文化价值

走在成都的街头上,蜀锦遗留下的文化印记,仍然随处可见。

城市的别称叫做“锦城”,成都市的中心城区有一个“锦江区”,“锦江”指的是成都城南那条古时候织女们濯 锦的“南河”。

这种历史与现实相映照的奇特的体验,让我宛如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成都,那时织锦便是成都最热闹的行业“女工之业覆衣天下”“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

只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手工织锦越发罕见,今天的我们,只有借助这零星的痕迹,我们才能有幸得以从现实的一角窥见到过往蜀锦辉煌时的模样。

透过蜀锦,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它以图案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两千年来,四川这片土地上所经历过的种种重大的时代变革。

成都锦江区

同时,蜀锦也是联结着四川人之间的 情感纽带 。这种情感上的羁绊源自四川人对故乡的认同和归属感,以及人与人之间对美好生活共同的期盼。

2、蜀锦的经济价值

蜀锦的经济价值很高,《释名》形容其价比黄金: 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 。

三国时期,诸葛丞相能够靠着一州之地,完成几次北伐任务,很大原因便是由于蜀锦当时太受欢迎了,为蜀国带来了巨额的财政收入。

《丹阳记》:江东历代尚未有锦,成都独称妙,故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 。

《诸葛亮文集》卷二《教》: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魏文帝曹丕看着本国大臣们花巨资为蜀国攻打自己提供“财力支持”的行为,感到痛心疾首,他特地写了一篇《与群臣论蜀锦书》,告诫大臣们,蜀锦虽然好,但蜀国卖给我们的都是劣质商品,千万不要再购买蜀锦了:  前后每得蜀锦,殊不相比,适可讶,而鲜卑尚复不爱也。自吾所织如意虎头连壁锦,亦有金薄。蜀薄来至洛邑,皆下恶,是为下工之物,皆有虚名 。

当时曹魏政权中最有名的产丝绸的地方是豫州的襄邑,可等曹魏政权将蜀汉政权纳入管理范围内之内,这一局面发生了改变: 魏晋以来,蜀锦勃兴,几欲夺襄邑之席,于是襄邑乃一变而营织成,遂使锦绫专为蜀有 。(《丝绣笔记》)

蜀锦从汉代到唐代时期,长期占据着国内丝绸销量前三的宝座,哪怕是有“扬一益二”之称的扬州,当时在丝织业上也略微逊色: 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日扬益江山之秀,罗锦之丽扬不足以侔其半 。(《全唐文·成都记序》)

蜀锦织机

3、蜀锦的政治价值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一座男女合葬墓中,发现了一件织有汉隶文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八个大字的汉代蜀锦。

这块蜀锦是墓主人射箭时系在前臂上的护臂,它采用了黄红蓝绿白五种颜色的经线,上面织有日月、云朵、孔雀、仙鹤、辟邪和虎的图案。

在汉代的时候,天文历法的解释权是皇室的专权,“ 五星出东方 ”又是预示着汉王朝对外发动军事战争会旗开得胜,所以这块蜀锦见证了汉王朝逐渐将势力延伸到新疆一带的历史进程。

《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蜀锦由于其极高的经济、艺术价值,它素来被封建君王们用来赏赐朝臣、赠给外国友人:

①蜀锦是君王赏赐百官,体现皇恩浩荡的珍宝;

②蜀锦是君王赏赐藩国,用来拉拢它国的礼物;

《汉书》: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

③蜀锦是四川进献给皇室,极为重要的贡品;

④蜀锦是关系到国家财政是否充实的重要物资。

同时,蜀锦常被用来做成皇族服饰和官员服饰,好以此彰显皇权的华贵。

龙袍

三、蜀锦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外贸商品

成都,是南丝绸之路的文化起点。

注:南丝绸之路西线以成都为起点,经云南到缅甸、印度,再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一带。

《汉书》: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言使大夏( 今阿富汗北部)时,见蜀布、邛竹杖,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今印度)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

张骞在阿富汗一带见到了蜀锦,这意味着在外国商人眼中,蜀锦是一种非常具有价值的商品。

当时希腊、罗马人将中国称为“丝国”,这说明,在丝绸之路上,“丝绸”已经成为了外国人心目中中华文明的形象标签。

蜀锦

在这条丝绸之路上,蜀锦所传播出去的,并不单单只是商品,同时,还有织锦的技术和对美的赏析标准 。

蜀锦传到日本去后,对日本的丝织、漂染等技术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

《日本美术史》记载:“自古以来,在日本代表中国织锦的要数蜀锦有名”。

因而,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讲,蜀锦的流通促进了西方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总结

自西汉以来,蜀锦以精美的图案、典雅的配色以及独到的创意,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它在丝绸之路上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千年传承,四川人民创造了蜀锦的辉煌历史,同时蜀锦也见证了四川的发展。

时至今日,蜀锦的织造技术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这种秀美的艺术品,也能继续开创新的传奇。

参考资料:

1王君平, 王斌 蜀锦传统工艺研究[J] 纺织科技进展(4):1-30

2王君平, 王斌 蜀锦图案风格及其发展沿革(续)[J] 纺织科技进展(4):45-47

3武敏[1] 吐鲁番出土蜀锦研究——兼论蜀锦的历史地位及其与江浙绫锦的关系[J] 纺织科技进展, 2007(s1)

4《丝绣笔记》

5《典论·与群臣论蜀锦书》

杜甫用:“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句诗来追思《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对吗?

对。

原文

蜀相

杜甫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映照石阶,不过自为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亦不过空作好音。

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注释

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兵。

鉴赏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创作背景

  《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公元221年(蜀汉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四川成都的别称“蓉”是怎么来的

成都栽培芙蓉历史悠久,据古籍记载,五代时期,蜀后主孟昶于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别名为“蓉城”。 后主(孟昶)又下令国中,沿着城上,尽种芙蓉。秋天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开得叠锦堆霞,一眼望去,好似红云一般。倾城妇女,都来游玩,珠光宝气,绮罗成阵,箫鼓画船,逐队而行。后主御辇出宫,带了无数的宫嫔女官,一个个锦衣玉貌,珠履绣袜,车水马龙,碾尘欲香。蜀称“蓉城”,至此可谓名副其实了。

求采纳

成都为什么叫蓉城

一说“龟画芙蓉”,即初建城时,地基不稳,屡建屡塌,后来出现一神龟,引路建成此城,而神龟指引的路线就是一朵芙蓉花,蓉城乃由此而生。

一说“芙蓉护城”,即五代后蜀主孟昶为保护城墙,命人在成都土城上遍植芙蓉,每当九月芙蓉盛开,远远望去如锦如绣,满城生辉,名之曰芙蓉城。

最为人们接受,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这个:从唐时起,每年的农历二月,成都都有盛大的花市举行。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称为“花朝”。成都花市便于花朝前后举行,以“花朝”为花市的正期。每到二月,成都都会成为花的海洋。百花齐聚花城,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把整座古都打扮得妖娆富丽。

这样的花容盛事的确令人眼花缭乱。这时候,五代后蜀国蜀王妃花蕊夫人从百花丛中回过身来,她从百花之中发现了芙蓉。芙蓉如天上彩云滚滚而来,这情景让花蕊夫人惊喜不已。她喜欢上了这种美丽的花,这花让她感到很开心。然而花开总是短暂的,美丽也会很快逝去,在成都阴溼的天气里,花蕊夫人常常很忧郁。秋天来到了,花蕊夫人为排遣心中的寂寞,带着随从去踏青。走到农家小院前,她惊奇地发现,在这霜气袭人的秋天,即使坚毅的菊花也已凋零,却有这样一丛丛一树树的繁花在开放。她想起来这就是花朝时看到的芙蓉,花蕊夫人的脸上荡漾出从未有过的喜悦。

身边的随偿把这一切看到眼里,回去报告给蜀王孟昶,孟昶大喜,遂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树。于是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便四十里芙蓉如锦绣,从此也落得了芙蓉城的美誉。

后来,后蜀国灭亡了,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国胤掠入了后宫。花蕊夫人常常思念著孟昶,偷偷珍藏着他的画像,以述思念之情。赵国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但是花蕊夫人坚决不从,赵国胤一怒之下便杀了她。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称芙蓉花为“爱情花”。

成都人对芙蓉花的喜爱,多少与这个古老的传说有关。他们屏弃“龟画芙蓉”和“芙蓉护城”说,而津津乐道于花蕊夫人的传说,足以说明成都人追求忠贞爱情的浪漫情怀。

成都为什么又叫蓉城?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成都为什么又叫蓉城?这其中有什么典故吗? [ 标签:成都 蓉城,蓉城,典故 ] 深海霞光 回答:4 人气:4 解决时间:2010-01-03 21:17 检举 满意答案 这其中却有典故哈,且听我到来:一说“龟画芙蓉”,即初建城时,地基不稳,屡建屡塌,后来出现一神龟,引路建成此城,而神龟指引的路线就是一朵芙蓉花,蓉城乃由此而生。

一说“芙蓉护城”,即五代后蜀主孟昶为保护城墙,命人在成都土城上遍植芙蓉,每当九月芙蓉盛开,远远望去如锦如绣,满城生辉,名之曰芙蓉城。最为人们接受,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这个。为什么后蜀王孟昶会让人在城墙上中芙蓉树来护墙呢,其中有个传说:从唐时起,每年的农历二月,成都都有盛大的花市举行。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称为“花朝”。成都花市便于花朝前后举行,以“花朝”为花市的正期。每到二月,成都都会成为花的海洋。百花齐聚花城,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把整座古都打扮得妖娆富丽。

这样的花容盛事的确令人眼花缭乱。这时候,五代后蜀国蜀王妃花蕊夫人从百花丛中回过身来,她从百花之中发现了芙蓉。芙蓉如天上彩云滚滚而来,这情景让花蕊夫人惊喜不已。她喜欢上了这种美丽的花,这花让她感到很开心。然而花开总是短暂的,美丽也会很快逝去,在成都阴溼的天气里,花蕊夫人常常很忧郁。秋天来到了,花蕊夫人为排遣心中的寂寞,带着随从去踏青。走到农家小院前,她惊奇地发现,在这霜气袭人的秋天,即使坚毅的菊花也已凋零,却有这样一丛丛一树树的繁花在开放。她想起来这就是花朝时看到的芙蓉,花蕊夫人的脸上荡漾出从未有过的喜悦。身边的随从把这一切看到眼里,回去报告给蜀王孟昶,孟昶大喜,遂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树。于是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便四十里芙蓉如锦绣,从此也落得了芙蓉城的美誉。

后来,后蜀国灭亡了,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国胤掠入了后宫。花蕊夫人常常思念著孟昶,偷偷珍藏着他的画像,以述思念之情。赵国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但是花蕊夫人坚决不从,赵国胤一怒之下便杀了她。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称芙蓉花为“爱情花”。

成都人对芙蓉花的喜爱,多少与这个古老的传说有关。他们屏弃“龟画芙蓉”和“芙蓉护城”说,而津津乐道于花蕊夫人的传说,足以说明成都人追求忠贞爱情的浪漫情怀。

成都为什么叫蓉城和锦官城

蓉城市因为成都的实话是芙蓉婆花。在三国蜀汉时期,成都市全国的织锦中心,成为当时朝廷中药的贡赋来源,朝廷专门设定了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于是又叫锦官城。

为什么四川成都市称为蓉城

成都古为蜀国地,早在公元前4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都于此,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取名成都。公元前311年,秦国灭蜀后,按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垣。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兴建都江堰水利范程,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旱涝问题。史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西汉时期,成都织锦业驰名天下,在城西南设立了锦官,专管织锦,并筑有锦官城,又有“锦官城”、“锦城”之称。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成都又得“芙蓉城”、“蓉城”的美名。

成都为什么叫蓉城?解释详细点的?

后蜀皇帝孟昶,命人在成都街旁和城墙上遍植芙蓉(木芙蓉),秋季时满城芙蓉花开,异常美丽,所以后人称成都为芙蓉城,或称蓉城。

成都为什么叫蓉城,广州为什么叫羊城??

蜀后主当时在成都遍植芙蓉,让整个城市都是芙蓉花,后来就叫蓉城了!还有成都还叫锦城和锦官城哈

羊城的传说:很久以前,广州发生过一次大饥荒,人们已经几天没米下锅了。可是做官的老爷却象强盗一样,照旧向老百姓要粮食。那时候,城里的坡山脚下住着父子二人,因为交不出粮食,父亲被抓走了,官老爷让儿子三天之内把粮食交齐,不然就要他父亲的命。 这少年十分孝顺,但是却没有一点办法能救父亲,他急得痛哭失声。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他的哭声感动了天上的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五只不同颜色的羊,拿着谷穗,来到了少年的家里。他们把谷穗交给少年,让他赶快把谷粒种进土里,明天天亮时,就能收获很多的稻谷。他们还告诉少年,以后如果遇到了困难,就到坡山脚下找他们,说完仙人就不见了。少年按照仙人的吩咐种下了谷粒,第二天果然收获了几大筐稻谷。 少年把稻谷如数交给了官府。官老爷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感到很奇怪,就板起面孔追问这稻谷的来历。少年毕竟是个孩子,在他威逼之下,只好如实相告。官老爷听后心中暗自盘算:如果把五个仙人抓到手,不就可以发大财了吗于是,他释放了少年和他的父亲,马上命令差役去坡山脚下捉拿仙人。 少年感到事情不妙,急忙跑到坡山脚下,告诉仙人们快快离开。仙人们点点头,感谢少年的关照,然后告诉少年,快把剩下的谷种撒到地里,这样官府就抢不走了,老百姓就可以有吃的了。说话间,差役们到了,五位仙人腾空而起,差役们一点办法也没有。仙人带来的五只羊留在了草地上,差役们刚要去抓,五只羊簇拥在一起,变成了一块大石头。 今天,我们仍然能在广州的越秀山上看到那五头石羊呢,中间的一只公羊,口衔谷穗,昂首天外。不过,这不是仙人的五只羊变的,而是艺术家的杰作。传说中五只羊变成的石头,在坡山脚下的五仙观里,你不妨前去一看。 这个五羊的传说是一则广州的“史前拓殖故事”,通过“五羊衔谷,萃于楚庭”,反映出西周末年,由于诸侯崛起,民不聊生,中原百姓纷纷携带家畜、农作物向南迁徙的事实,表达了古代的广州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都又被称为什么

成都又被称为“蓉城”、“锦城”、“锦官城”。

说明一下一些城市的别称。比如广州为什么叫羊城?成都为什么叫蓉城……

傻小弟,那么简单的都是因为那个地方有自己的特色啦!

你看看,它是生产陶瓷很出名,所以叫陶都,还有海南岛-- 椰子之乡,一看就知道了啊!~~

广州是因为粤秀公园有一个很大的五羊石雕像,很好看的,所以叫羊城

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官城”?

因蜀锦而得名,历史课应该学过吧

因为三国蜀汉时期,成都是中国的织锦中心,美丽的蜀锦畅销全国,成为朝廷重要的贡赋来源。朝廷专门设定了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于是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锦城”。

问题一:成都的别称是什么? 成都市,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

问题二:四川成都有什么别称? 成都有蓉城、少城、芙蓉城、锦官城、天府之国的别称

成都(Chengdu),简称蓉,四川省会,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 。

成都位于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成都东与德阳、资阳毗邻,西与雅安、阿坝接壤,南与眉山相连。成都市下辖锦江区等9区6县,代管4个县级市。2014年末,成都市辖区建成区面积60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28万

问题三:成都有哪些别名? 成都古称益州,锦城,锦官城,芙蓉城别称“蓉城“(现在比较流行的哈)。

成都为古蜀国故地,蜀人创造了辉煌神秘、能与中原文明媲美的古蜀文明―广汉三星堆遗址就是最好证明。大约距今2500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把都城从樊乡(今彭州、新都交界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聚,三年成都”之意,定名为成都。

秦灭蜀,改称蜀郡。西汉时成都织锦业发达,朝廷在此设置“锦官”进行管理,因此,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或简称“锦城”。五代时,后蜀主孟昶下令遍种芙蓉,成都又被称为“蓉城

问题四:成都的别称 蓉城、锦官城、车官城

成都别称“蓉城”,以芙蓉和银杏作为市树和市花。成都的蜀秀蜀锦名满天下,……故有“锦官城“的美誉。以上:travel163/2 天下成都 ……其实,在锦官城之外,成都还有一个鲜为人知别称,叫车官城。 …… tianxiachengdutianyablog/穿 57K 2005-8-9 - 百度快照 tianxiachengdutianyablog 上的更多结果

问题五:成都叫什么城成都的别名是什么 创业之城,美食之都

问题六:成都在历史上还有哪些别称? 西周、春秋时期为古蜀国领地。公元前4世纪,古蜀国开明五世(一说九世)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太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成都之名即源于此。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以蜀王旧都一带置成都县。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人仿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周赧王三十八年(公元前277年),秦人始以蜀国地置蜀郡,成都为郡、县治所。汉承秦制。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益州刺史部(简称益州)。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改蜀郡为导江郡,公孙述在成都称帝。东汉末年为州、郡、县治所。三国为蜀汉国都,兼郡、县治所,两晋为成汉都城,南北朝为州、郡治所。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益州为蜀郡,为郡、县治。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在成都县之东偏置蜀县(肃宗乾元元年,即758年,改名华阳县),始为成都、华阳两县治所。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升成都城为南京(四年后废),改蜀郡为成都尹。五代十国时期为前蜀、后蜀都城。两宋时期,成都府、益州之名虽迭经更易,但治所均设在成都,属西川路。元朝时为四川行中书省成都府路(后改为西川道)、成都府及成都、华阳二县治所。明末张献忠在成都建大西政权,改名西京。清朝时设四川省,下设道,为省、道、府、县治所。1912年,废府,为省、道、县治所。1921年,设成都市政公所,初辖城内,后扩展至城之四周,成都、华阳二县治所仍留城内。1927年废道,为省、市、县治所。1928年改市政公所为成都市,直隶四川省,为省辖市。1949年12月后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始为四川省省会。

问题七:成都有哪些别称,写出这些别称的由来 成都栽培芙蓉历史悠久,据古籍记载,五代时期,蜀后主孟昶于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别名为“蓉城”。古蜀开明王九世迁都于此取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定名为‘成都’成都的蜀秀蜀锦名满天下,汉代,成都的织锦业发达,成为朝廷重要贡赋来源,朝廷遂设置锦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后世因此把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简称“锦城”。 故有“锦官城“的美誉

问题八:四川成都的别称“蓉”是怎么来的 成都栽培芙蓉历史悠久,据古籍记载,五代时期,蜀后主孟昶于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别名为“蓉城”。 后主(孟昶)又下令国中,沿着城上,尽种芙蓉。秋天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开得叠锦堆霞,一眼望去,好似红云一般。倾城妇女,都来游玩,珠光宝气,绮罗成阵,箫鼓画船,逐队而行。后主御辇出宫,带了无数的宫嫔女官,一个个锦衣玉貌,珠履绣袜,车水马龙,碾尘欲香。蜀称“蓉城”,至此可谓名副其实了。

求采纳

问题九:四川的简称或别称是什么呢 四川,简称“川”或“蜀”;

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和川中丘陵,中部为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西部为川西高原,与重庆、陕西、贵州、云南、 、青海、甘肃诸省市交界,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

问题十:武汉,成都上海三个城市的别名是什么 30分 江城武汉,

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又称江城

蓉城锦城,天府之国成都

成都,别称“蓉城”,中西部第一大城市,中国中西部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平均海拔5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沃野千里,云蒸霞蔚,被搐为“天府之国”。

申城

别名: 沪,申,华亭,海上,申城等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中国的一线城市。地处中国漫长海岸线的最正中,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以及亚太城市群的地理中心

“锦城丝官日纷纷”的“锦城”是什么意思?

锦城是代指成都。这一名称,说来应是起于蜀汉时代,比“龟城”晚四五百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锦江春色来天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