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指的是
南岳指的是衡山,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
衡山的命名是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盖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的最佳旅游季节在夏末秋初,这时候天气凉爽,植被仍然丰茂,景色比较优美;当然,12月至次年2月初到衡山,则可以欣赏到著名的衡山雪景。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衡山有着南方其他地方都没有的雾凇奇观。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神农故封 我们华夏儿女都称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是所有中国人以及华人的始祖,和他们有关的地方都被人们纪念。在湖南和江西交界处,就有一座山,与黄帝、炎帝都有关系,这在全国都很难找到第二处。这座山叫云阳山,云阳就是源于黄帝的儿子,这里曾是黄帝之子少昊云阳氏始封之地,因此得名云阳山。云阳山也曾是神农炎帝的封地,炎帝在这里兴农事、种五谷、尝百草、采茶茗,称为神农故封,这些在古籍《汉学堂丝书》和《皇甫记》中都有记载。 云阳山属于湘赣交界罗霄山脉武功山的一部分,主要山峰有云阳山、天堂山、杨柳山、岩鹰嘴曾,天堂山是最高峰,海拔一千一百三十米。云阳山山势连绵起伏,文化底蕴深厚,山水秀美,寺院道观遍布,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山,雄姿不输南岳衡山,每年七月去衡山进香的香客都会先到云山朝拜,因此云阳山也被称为「 ”小南岳”。 佛道圣地 而事实上,云阳山在历史上曾被封为南岳,不过那是唐朝初年的事了,后来地位还是被衡山取代,因此云阳山也有「 ”古南岳”之称。自古为佛道圣地,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云阳山就有了宗教活动,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云阳山就已经修建了崇福寺;梁大同年间(公元535-545年),饶道亨拜紫薇真人为师,在云阳山建云阳仙道观修行。 此后的一千五百多年间,云阳山历来被道教和佛教视为「 ”可以隐居,可以避世”的神仙福地。来这里修道、悟禅、建宫观寺庵的道徒、僧侣络绎不绝。云阳山的东门入口处就保存着全国唯一一座以赤松子命名的道观,赤松仙。北门入口处建有佛教寺院紫云寺。紫云峰东麓的古南岳宫和白云寺,历史上曾经做过佛寺,也曾为道观,有时候还是佛、道共存,堪称一大奇观。 儒家灵山 云阳山除了佛道两教文化兴盛,儒教文化在这里也源远流长。云阳山是一座钟灵毓秀之地,是古代学子读书悟道的绝佳清净地,历代学子喜欢来到云阳山,在寺庙道观里安静地读书学习。山上曾建有紫薇、西崖、寻乐、西畴、范乐、幼学、龙湖等众多书院,从山脚到山顶遍布在这片清幽圣地。 如此多的书院自然也培养不少人才,云阳山所在的茶陵县历史上曾有一百二十七名进士,两名状元,一位榜眼,他们都是出自云阳山的各个书院。可以说云阳山浓浓的书卷气已经飘盈了几千年,历代文人墨客为云阳山留下了大量诗词书画。北宋书法家、诗人、文学家黄庭坚,元代茶陵状元李祁,明代「 ”茶陵诗派”灵秀李东阳,大旅行家徐霞客,清代状元肖锦忠等等,都曾到云阳山揽胜、题咏。 人间仙境 云阳山峰峦起伏,绵延七十里,群峰耸立,丹崖流霞,飞瀑垂练,深谷笼幽,古洞藏奇。紫微峰峰峦叠翠,秀润雄浑,自古就有「 ”一峰观三县”之说。古寺道观竹树掩映,幽深灵异,这里就是一幅深山藏古迹的写意画境。遇到下雨,则舒展出一幅「 ”烟雨青山烟雨楼”的水墨山水画。绿树葱茏,泉水潺潺,峻峭丹崖,山石蕴奇,千姿百态,犹如人间仙境。 徐霞客在《楚游日记》中描写云阳山紫微峰:「 ”石崖高穹,峰笋离立”。紫微峰是云阳山第二高峰,怪石嶙峋,如蹲如立,若跃若腾,这里是云阳山最佳观景点,东看茶陵县城,南眺安仁熊耳山,北望攸县。秀峰藏于云海,如蓬莱仙岛。远望东方,茶陵八景之首的洣水环流尽收眼底。紫微峰观日出也是古代胜景,明代诗人罗懋赞「 ”紫微晓日”:日上扶桑海气红,紫微朝爽出鸿濛。八弦洞彻清虚处,仿佛蓬莱第一峰。
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分别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东岳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2、西岳华山
华山(Mount Hua),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

3、南岳衡山
衡山(Mount Heng),又名南岳,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
衡山的命名,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

4、北岳恒山
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
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市区62公里。北岳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为中国地理标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5、中岳嵩山
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面,西邻古都洛阳,东临郑州,属伏牛山系,是五岳的中岳。
少室山景,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天下。山中群峰争艳,千奇百异,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三千米栈道穿梭山腰,山道弯弯,宛若丝带逶迤在崇山峻岭中。

扩展资料:
“五大山”是中国的五大名山的俗称,按东南西北中的顺序排名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他们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
南岳衡山在湖南省。
衡山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
衡山(Mount Heng),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之所以命名为衡山,是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所以名为衡山。
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盖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主体部分介于北纬27°4′-27°20′,东经112°34′-112°44′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衡山县福田铺乡,南迄衡阳县樟木乡,西起衡阳县界牌镇,东止衡阳市南岳区,长38千米,最宽处17千米,总面积640平方千米。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风光秀丽,人文荟萃,素有“五岳独秀”“文明奥区”“中华寿岳”之美誉。它南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止浦”的衡阳回雁峰,北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横跨湖南省八个县市区,逶迤八百里,共72峰,其中南岳区境内有43峰,群峰巍峨,气势磅礴,正如清代著名学者魏源在《衡岳吟》中称赞道:“唯有南岳独如飞”。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登临峰顶,极目楚天,流盼崇山峻岭,便可领略到“如飞”的气势。南岳衡山以其“历史悠久名气大、五岳独秀风光好、中华寿岳众人仰、佛道并存影响广”四大特色著称于世。
南岳衡山1982年被国务院审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1984年建立衡阳市南岳区,管辖三乡一镇一个街道办事处(岳林乡、拜殿乡、龙凤乡、南岳镇、祝融街道办事处)人口56万,面积181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景区面积85平方公里。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南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恢复和兴建了麻姑仙境、穿岩诗林、水濂洞、金刚舍利塔、中华万寿大鼎、高山索道等大小景观120余处;200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2001年又获得全国顶级、湖南唯一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殊荣。南岳年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旅游收入6亿多元。
衡山因地处五岳的最南端,故名南岳。南岳衡山,历史悠久,其来历有着众多美丽动听的传说:一说开天辟地的盘古,死后化为五岳,其头为东岳,足为西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腹部隆为中岳,他的毛发则变成了美丽的花草树木,给五岳添上华丽的服饰。又说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氏追赶仙鸟,用神鞭打落朱鸟变成了南岳,朱鸟图案一直作为南岳的山徽,山上曾留下了神农采药的足迹。再说南岳称为衡山,是根据古代《周礼》、《春秋》、《星经》记载,衡山位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象衡器一样可以称量天地的重量,能“铨德钧物”,所以名衡山。又因轸星旁有一小星,名叫“长沙星”,此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主长寿、子孙昌),而衡山古属长沙,所以南岳又有“寿岳”之称。自宋徽宗在南岳留下“寿岳”石刻和“天下南岳”题词后,“寿岳”之名更称于世,后人祝寿常称颂“寿比南山”指的就是南岳衡山;康熙皇帝在四十七年《重修南岳庙碑记》中的第一句话便是:“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称寿岳”;雍正十年上谕第一句话是“南岳为皇上主寿之山”,李白曾有诗称赞南岳为:“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这里的老人星指的就是寿星。可以说以寿为景自古以来在南岳可谓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如万寿宫、延寿亭、仁寿阁、寿佛殿等。2000年在中华寿岳--南岳衡山筑中华寿坛,铸中华万寿大鼎,创造了寿鼎文化的二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进一步奠定了南岳衡山“寿岳”、“寿山”的特殊地位,形成了南岳独有的福寿文化内涵。
衡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区,秀丽的风光引人入胜,五里景不同,十里一重天,素有三个胜地,四绝,四海之称。三个胜地即著名的旅游胜地,有名的避署胜地,独特闻名的宗教胜地(即水火不相容,佛道不相存的佛道教,他们同存一山,同聚一庙,共存共荣);四绝指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四海即花海、林海、云海、雪海。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是南岳四季风光特色。
衡山之所以被誉为“五岳独秀”,是因她内秀于文,外秀于林。南岳是中华文化的宝库,素有“文明奥区”之美誉。历朝各代的帝王天子,朝庭命官来岳祭拜岳神,以卫社稷,而福生灵。唐宋以来,鸿儒巨学,文人骚客陆续来访,在此讲学论经,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动人的故事,南岳还是孕育和传播湖湘文化的摇蓝。南岳衡山无山不树,无处不绿,山青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80%,1700多树种,600多科目,30万亩风景林,57万亩原始次森林,其中有弥足稀有的珍贵树种,如号称活化石的千年银杏,濒临绝种、世界罕见的绒毛皂荚,富有神秘色彩的摇钱树、同根生、连理枝等等。野生动物有锦鸡、竹鸡、大头平胸龟、穿山甲、野猪、狐狸等,是一座天然的生物宝库。
衡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无霜期长,冰冻期短,具有夏凉冬寒、雨量充沛、雾多风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特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71度,年平均气温14-18℃,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68℃,年降雨量1400-2100mm,雾日数达250余天。
1、衡山主体部分位于中国湖南省偏东南部,北起衡山县福田铺乡,南迄衡阳县樟木乡,西起衡阳县界牌镇,东止衡阳市南岳区,长38千米,最宽处17千米,总面积640平方千米。
2、衡山(Mount Heng),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衡山的命名,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
3、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
4、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盖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
5、1982年,衡山风景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2006年2月,衡山入选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2007年5月,衡山风景区被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7年8月,衡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与鸟兽无异,披树皮、吃野果、住山洞,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最可怕的是每年的寒冬腊月,人们饥寒交迫、无以为生。作为部落首领的炎帝神农氏,看在眼里非常着急。一天,突然飞来一只长着红色羽毛的朱鸟,嘴里叼着一根九个穗子的禾草。朱鸟在天上不停地摇动着稻穗,刹那间,群鸟上下翻飞争食着穗粒。神农心想,要是人间有这样的穗粒,百姓就不会饿肚子了。于是,他便朝着朱鸟追了过去。朱鸟飞到哪里,炎帝就追到哪里。炎帝跟着朱鸟跑过了一座座大山,跨过了一条条河流,就这样,从北方来到了南方,这时的南方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眼看着浩瀚的洞庭湖挡住了去路,炎帝着急了,将随身带着的神鞭向朱鸟挥去。朱鸟被神鞭击中头部立刻掉了下来,穗粒撒满大地,不久江南长出了绿油油的禾苗。落到地面的朱鸟则化成了一座山,绵延八百里,植被丰茂,这就是衡山。
从此,炎帝的足迹遍布衡山一百零八峰,他“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被视为茶祖。死后,炎帝葬于当时衡州府的酃县,他陵墓所在地称为“茶陵”。《衡州图志》中这样写着:“茶陵者,所谓山谷生茶茗也。”虽然只是传说,但在古籍中确有记载,所以我们大胆地说:南岳衡山是茶的故乡,丝毫不为过!时间太过久远了,南岳究竟从何时开始种植茶叶,已经无从考证。但唐宋时期,衡山作为“贡茶”享誉海内外,却是有史料为证!曾经有一位道长叫王仙峤,少年时很有些雄心大志,在唐开元元年,他带着300多斤衡山茶,前往京师。京师这么大,他谁也不认识,怎么办?他不是带着茶叶吗,于是每天在城门口摆茶摊,给过往的行人施舍茶水。有一天,忽然被高力士看见了。茶作为饮品是在唐代时才刚从南方进入北方,而且多是在文人和僧道中流传,当时的茶叶是很昂贵的。高力士感到很奇怪,问他是从哪里来的?王道长回答说,我从南岳来,住在九仙观。因为寺观破落又没有钱修,所以赶来京城,希望通过这种施茶的方式结交一些达官贵人,募集一些善款。高力士把这件事告诉了唐玄宗,唐明皇很是感动,当即召见了他,并赐给他金银绸缎和道家典籍,让他回去修寺观。其实,唐玄宗有所不知,在北方视为珍品的衡山茶,在当时的衡山已属平常之物,民间种茶、品茶蔚然成风。
衡山茶除贡献皇宫、寄售京师外,还出口交趾(今越南)等地。宋代的《膳夫经手录》一书中写道:“衡山茶,团饼而巨串,岁取十万,自潇湘达于五岭,远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古代人考虑到茶叶不好运输,所以都是做成茶饼,用绳子穿在一起,一吊为一串,大概为八十斤左右。这“巨串”的一串怕不会低于80斤吧,按这个标准计算,当时衡阳每年产茶数应在百万斤左右,就是在今天,这个产量和规模也是很高的。看来陆羽对衡山茶的赞誉并非空穴来风。孤独落寞的今生,衡山茶,古称岳山茶,近现代俗称「南岳云雾」茶,自唐代以来奉为贡品。唐陆羽《茶经》中有「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县山谷」的记载。明末,王夫之着有《南岳采茶诗》:山下秧争韭叶长,山中茶赛马兰香﹔逐队上山收晚茗,奈何布谷为人忙。清刻本《南岳古九仙观九仙传》之《雨前岳茗》也有记载:“寿岳之茗,祝融称善;云雾作幕,烟霞为幔;得灵气之氤氲,借至人之手段;澄心不待七碗,战退睡魔百万。”古今名人颂「南岳云雾」高山茶的诗有数十首。主要产区集中在毗卢洞、烟霞峰、华盖峰,海拔800~900米,这里栽种着1500亩茶树。南宋理学家胡宏门下第29代孙的胡寅,2007年1月承包了南岳林场名下的1500亩茶园,成立了湖南省南岳云雾茶业有限公司,立志要重振「南岳云雾」高山茶。
导语:茶兴则禅兴。我国茶道的兴盛时期是唐朝,唐朝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发展的鼎盛期,由于禅师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因此在我国古代凡是禅宗丛林,寺必有茶,禅必有茶;特别是在南方禅宗寺庙,几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佛教禅师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交友时以茶为媒广结善缘”,这就是佛教禅师提倡茶道的原因之一。
历史赋予和造就了巍巍南岳衡山,她以其风光独特秀丽、风景奇异迷人蜚声国内外,素有“五岳独秀”、“文明奥区”、“宗教圣地”着称于世。自进入21世纪以来,南岳更加娇姿妩媚,绽放光彩,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是南岳茶禅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人为南岳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平台和发展机遇,给南岳旅游经济带来了飞速发展,同时步入了快车道,是南岳旅游的重要“文化名片”。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也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 大贡献。
一、南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茶禅一味”
1南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自然环境,为茶禅文化的衍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南岳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地处幕阜山一衡阳一都庞岭复式背斜中的浏阳一南岳衡山隆起带,盘亘绵延八百余里。群峰突起,最高峰主峰祝融峰1292米,最低海拔为80米,相对高差1200余米,南北走向的七十二峰穿境而过,有43峰座落境内。四周为丘陵、盆地,是一座耸立于湘江之滨的孤山。空气负离子含量平均达26万个/cm3,古云“神仙窟宅”之地,今有“天然氧吧”之称。其山水沃饶,人文早蔚,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中心。
据南岳史书记载,南岳历史文化曾经经历过几个重要时期:一是南岳佛教开山鼻祖慧思大师创建“大般若禅林”(今福严寺)时期;二是被道教奉为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魏夫人潜心《黄庭经》时期,开创了我国女道士修行先例;三是唐朝着名宰相李泌隐士时期等等。更加难得的是每个时期都为华夏文明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历史遗产,弥足珍贵。特别是南岳作为中国较早的“茶禅一味”文化发祥之地,其历史地位更不容忽视。南岳风景优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的生长。
南岳特产“云雾茶”,其中以高山云雾茶享誉国内外,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初唐时期就被列为贡茶。它是传统的石禀茶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步发展下来的,它传承了南岳近二千年来的茶叶文化和禅宗文化。陆羽的《茶经》云:“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山谷”。唐代诗人李群玉在《龙山人惠石禀茶》诗中赞道:“客有衡岳隐,遗余石禀茶,白云凌烟露,采缀青山芽,硅壁相叠压,积芳莫能如……”《中国名茶志》、《中国茶经》、《中国名茶图》等许多着作和全国高等院校茶叶教科书均有记载。
好茶还需好水泡。在南岳烟霞峰下有个远近闻名的虎跑泉,是泡茶难得的优质泉水,“香茗佳泉”,相得益彰。虎跑泉甘甜清冽,历干秋万代,至今依然碧泉涌流,令人叹为观止。
南岳古寺,远追唐宋,现有佛教寺庙18处,道教官观5处。置身于南岳好山好水好茶之中的佛门僧侣,得天独厚,于阵阵佛乐声中,尽享袅袅茶香,修心养性,品友敬客,普施甘霖……无论是山上、山下寺庙,30在雅静、清寂的禅堂里,实现了茶与禅的结合,形成了“茶禅一味”的宗教哲学理念和人文美学精神。
2南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茶禅一味”。
南岳大庙历史悠久,是南岳之神享祀的主庙。所建庙宇气势恢宏,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宫殿式古建筑群,亦有江南故宫之称。庙中东有道教八观,西有佛教八寺,佛、道两教及儒家文化并存于此,是文化史上一大奇观,也是世界宗教史上一朵奇葩。
南岳大庙先后经历了宋、元、明、清6次大火和16次重修补建,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后,整体构制布局迄今未变。南岳大庙占地12万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官和北后门九进、四重院落。南岳大庙是历代帝王代表国家祭祀山川社稷的重要场所,民间祭祀活动也十分兴盛,历千年不衰,万年传承。每年有几百万人拜庙进香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其场景蔚为壮观。
南岳作为源远流长的佛教圣地,文史资料及历代县志上均有记载,寺院现存碑铭颇丰,也是重要的佐证。游南岳、览古寺、品禅茶,已成为历代僧人、文人的雅事,如唐朝诗人李白有诗句:“衡山苍苍人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李群玉在《龙山人惠石禀茶》诗中赞道:“客有衡岳隐,遗余石禀茶,白云凌烟露,采缀青山芽,硅壁相叠压,积芳莫能如……”元代王旭《题三教煎茶图》诗云:“异端千载益纵横,半是文人羽翼成。方丈茶香真饵物,钓来何止一书生”寺院方丈的茶香钓来的不止是一介书生,而实际上成就了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两大学说:“茶禅论”与“诗禅论”。这些弥漫着禅机茶香的诗句,表现了南岳作为茶禅源头的神姿天韵。而作为南岳茶禅文化的杰出代表者,理应首推慧思大师。
慧思(515 - 577年),南北朝僧,俗家姓李,北魏南豫州武泽(今河南上蔡县)人。15岁出家,从天台宗初祖慧文为弟子,得其衣钵,天台宗尊他为二祖。陈光大二年,慧思率徒40余人来南岳传法,他建大般若禅林(今福严寺)于掷钵峰下,广集徒众,弘法讲道;后又在祥光峰下建小般若禅林(今藏经殿)。
慧思生平着有《诸法无净三味法门》、《次第禅要》等书,他被尊为南岳佛教开山祖师。他在南岳首倡茶禅境味之说,因南岳寺院禅多,众僧念经,容易疲乏,于是他想到以茶解困,茶饮习俗首先在寺院兴起。有民间传说,“慧思禅师在和徒僧喝茶时,自已喝完一碗茶后,又自斟了一碗递给徒僧。徒僧正欲接碗,慧思陡问:‘这一碗是什么’徒僧一时语塞。”后人认为这便是“茶禅一味”最初的史迹。
慧思禅师对徒僧指问“这一碗是什么”,问得徒僧难堪,问题看似简单,但答好很难。谁都答得出,谁也说不清,引得多少茶人禅者,文人学士,咀嚼寻味,冥思探求,作出了诸多妙义无尽永远也说不清、答不完的答案。
南岳作为茶禅文化发源地。茶与禅宗的结合,主要有两个机缘巧合:一是寺院禅,因为茶与酒本质上不同,酒能醉人,而茶能醒人。众僧念经,容易疲惫困乏,于是以茶解困。茶饮习俗首先在寺院兴起;二是居士禅,唐代文人士大夫与寺院僧侣关系密切,追求风流儒雅的生活方式与理想完美人格,常在寺院参禅论诗,僧侣以茶待客,以文人骚客为友,茶成为文人与僧侣交往的传播媒介。
3南岳“茶禅文化”的历史地位,得到广大文人墨客、政要、学者的关注和认同。
南岳茶禅文化历史悠久。追本溯源与神农尝百草得茶解之有很深的渊源,已有可考证两千多年栽培历史,唐代南岳九仙观道人中有司马承祯等几任国师,南岳茶就成为贡品享誉京城,宋代理学家朱熹、张轼同游南岳时就在上峰寺品茶写下赞美的诗篇,明代王夫之留下了衡岳采茶十章的佳话,清代着名诗僧八指头陀写有留恋烟霞的南岳茶诗,近代的^、周恩来、陶铸、^等都留下与南岳茶禅的不解之缘。
中国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说过:中国佛教离不开禅宗,谈禅宗离不开南禅,谈南禅离不开南岳。这充分说明了南岳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多次来南岳对寺院的'修复建设和南岳茶禅文化的发掘弘扬极为关切,曾先后为南岳“大庙”、“寺禅院”多处题词,阐茶禅一味之真谛,以对南岳作为茶禅文化源头历史地位的崇重。此外,不少当代国内外茶文化、禅文化专家学者,同样对南岳茶禅文化进行了大量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探讨。
二、南岳茶禅文化对历代以来我国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
以慧思大师为代表的南岳茶禅文化,在其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我国茶禅文化乃至整个华夏文明,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其一,开创了茶禅学说的伟大构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到南岳曾高度评价和赞赏“慧思是个了不起的禅师和尚,是中国佛教佛学天才”。后人尊称慧师禅师为南岳佛教的开山祖师。
其二,丰富了文学创作中的茶禅境界。茶禅走进文学艺术各个领域,产生了大量的茶禅诗词歌舞、书画曲文,留下不少旷世佳作。
比如茶禅入诗,开辟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片新天地。
“茶禅一味”在唐宋诗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像我国茶文化专家林治先生指出的那样:“茶味是诗词的神韵。而诗词无佛,则诗词无灵、无境、无气、无味”(《中国茶道》)。
茶渗透于文化生活而产生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茶经、茶书、茶诗、茶画、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禅渗透于语言历史而有禅话、禅史;渗透于文学艺术而有禅文、禅诗、禅乐、禅画:渗透于建筑工艺而有禅寺、禅塔、禅室、禅具;渗透于学术思想而有禅理、禅学、禅道、禅风。茶、诗、禅浑然一体而臻于极境。
其三,茶禅天地造就了历代以来大批文人墨客。在余悦先生主编的《茶理玄思》中指出:“‘茶禅一味’本身所展示的高超智慧境界,也就成了文化人与文化创造的新天地。”茶禅新天地造就了大批英才,这已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在这里需要作补充说明的是:
1茶禅境界有助于人性情的陶冶和人格的锤炼。“茶禅一味”中所追求的“和、敬、廉、清、怡、静……”等高远境界,对塑造人才精英的伟大人格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2茶禅的叛逆精神。中国禅宗的基本命题是“人人皆可成佛”,禅门从这种强调自性成佛、自尊自立的精神出发,以致敢于离经叛道,“呵佛骂祖”,一扫儒学沉闷迂腐之气,给当时文人学者以强烈刺激,大大促发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总之,中国有了茶禅文化,有了“茶禅一味”这团心灵智慧之光,上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便增添了许许多多耀眼的光辉。
茶禅文化不仅是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实深广远。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就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
南岳指的是
本文2023-10-04 20:52: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