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7下载2次收藏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第1张

分类依据 藏象学说依据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特点,将内脏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①脏: 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②腑: 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 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共同生理功能

①五脏: 内部组织相对充实,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②六腑: 多呈中空的囊状或管腔形态,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脏腑区别 《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简明概括了五脏、六腑各自的生理特点与主要区别。

①“满而不实”: 是强调五脏精气宜充满。

②“实而不满”: 是指六腑水谷宜充实而虚实更替。

正如王冰注云: “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满也。”。

奇恒之腑

①定义: 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似,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以“奇恒之腑”名之。

②内容: 《素问•五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临床意义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①病机: “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②治疗: “五脏宜补”“六腑宜泻”,还可根据脏腑表里关系进行调整,“脏实者泻其腑,腑虚者补其脏”。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五脏互藏五味理论

 五脏指人体内肝、心、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脏,古称藏。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脏。由于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五脏在人体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味 (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提出了五脏互藏五味理论,以期解决中药理论中的归经问题及深入地研究古医方,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为了解读该理论,需要先将五行互藏、五脏互藏理论予以阐明。

 一、五行互藏

 所谓五行互藏,是指五行中任何一行皆包含有其他四行。五行互藏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蕴含。《素问·阴阳别论》曰:“脉有阴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划分人的体质类型时就是按照五行互藏的思想分类的。而明确提出五行互藏这一概念的是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行统论》曰:“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第人皆知五之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复有互藏之妙焉”。明代医家赵献可对五行理论有精辟的论述,在《医贯·五行论》中指出“五行各有五,五五二十五,五行各具一太极,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指出五行之中又寓五行,而每一五行皆是一生化之机,即五行互藏之义。

 五行互藏理论使五行学说可以从更深层、多角度、多方位对事物及人体进行解释、划分。说明了每一事物之中,除自身所具有的某种性质以外,其内部依然包含着各种不同的因素,从而更能揭示自然界及人体脏腑组织的复杂性及功能属性的多样性。故何梦瑶在《医碥》中慨叹:“知五脏各有五行,则其相关涉之故,愈推愈无穷,而生生之妙,不愈可见哉!”

 二、五脏互藏

 根据五行学说,五脏可类分为五行,“五行互藏”亦即有“五脏互藏”,就是说,五脏中的每一脏又孕含着五脏。正如张介宾《脉神章》所言:“凡五藏之气,必互相灌濡,故五藏之中,必各兼五气。”这里显然强调了五脏的每一脏中均含有他脏之气,与其中任何一脏都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五脏中的每一脏功能均受其他四脏影响,同时又调控着其他四脏的功能,这使得五脏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清晰而明了。

 三、五脏互藏五味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以五行互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其见解独特。如“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提出了中药的五味分类也含有五脏互藏理论。这也为中药理论中相同味的药可以归不同的`经,不同味的药可以归相同的经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可帮助我们理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药性专长论》的话:“药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如性热能治寒,性燥能治湿,芳香则通气,滋润则生津,此可解者也。同一发散也,桂枝则散太阳之邪,柴胡则散少阳之邪;同一滋阴也,麦冬则滋肺之阴,生地则滋肾之阴。”

 四、五脏互藏五味实例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指出:“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有学者认为,辛味属木,辛味药中又有木、火、土、金、水。根据五脏考试,大网站收集互藏五味理论,我们认为辛味药皆属于木。由于五脏互藏五味,五脏中都有辛味,那么辛味药就处于属于五脏中的木位上,同理,咸味药就处于五脏中的火位上,其余亦然。如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朴硝”云:“味苦,寒。朴硝味咸而云苦者,或古时所产之地与今不同,故味异耶,抑或以咸极而生苦耶。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邪气凝结则生寒热,硝味咸苦,能软坚而解散之。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硝质重性轻而能透发郁结,置金石器中尚能渗出,故遇积聚等邪,无不消解也。能化七十二种石。此软坚之甚者。炼饵服之,轻身神仙。消尽人身之滓秽,以存其精华,故有此效。硝者,消也。朴硝乃至阴之精,而乘阳以出,其本水也,其标火也。遇湿则化为水,遇火则升为火,体最清而用最变,故丹家重之。石属金,硝遇火则亦变火。盖无火之性,而得火之精气者也。火铄金,故能化石。”就是对硝石的最好注解。

 五脏互藏五味对于理解五脏大小补泻方、二旦方、六神方用药的绝妙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正如弘景曰:“若能深明此数方者,则庶无蹈险之虞也。”因此五脏互藏五味理论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

  《灶经》十四卷梁简文帝撰。梁又有《祠灶书》一卷,《六甲祀书》二卷,又有《太玄禁经》、《白兽七变经》、《墨子枕中五行要记》、《淮南万毕经》、《淮南变化术》、《陶朱变化术》各一卷,《三五步刚》三十卷,《五行变化墨子》五卷,《淮南中经》四卷,《六甲隐形图》五卷,太史公《素王妙论》二卷,亡。

 《瑞应图》三卷

 《瑞图赞》二卷梁有孙柔之《瑞应图记》、《孙氏瑞应图赞》各三卷,亡。

 《祥瑞图》十一卷

 《祥瑞图》八卷侯亶撰。

 《芝英图》一卷

 《祥异图》十一卷

 《灾异图》一卷

 《地动图》一卷

 《张掖郡玄石图》一卷高堂隆撰

 《张掖郡玄石图》一卷孟众撰。梁有《晋玄石图》一卷,《晋德易天图》二卷,亡。

 《天镜》二卷

 《乾坤镜》二卷梁《天镜》、《地镜》、《日月镜》、《四规镜经》各一卷,《地镜图》六卷,亡。

 《望气书》七卷

 《云气占》一卷梁《望气相山川宝藏秘记》一卷,《仙宝剑经》二卷,亡。

 《地形志》八十卷庾季才撰。

 《宅吉凶论》三卷

 《相宅图》八卷

 《五姓墓图》一卷梁有《冢书》、《黄帝葬山图》各四卷,《五音相墓书》五卷,《五音图墓书》九十一卷,《五姓图山龙》及《科墓葬不传》各一卷,《杂相墓书》四十五卷,亡。

 《相书》四十六卷

 《相经要录》二卷萧吉撰。《相经》三十卷,钟武隶撰;《相书》十一卷,樊、许、唐氏《武王相书》一卷,《杂相书》九卷,《相书图》七卷。亡。

 《相手板经》六卷梁《相手板经》、《受版图》、韦氏《相板印法指略抄》、魏征东将军程申伯《相印法》各一卷,亡。

 《大智海》四卷

 《白泽图》一卷

 《相马经》一卷梁有《伯乐相马经》、《阙中铜马法》、《周穆王八马图》、《齐侯大夫宁戚相牛经》、《王良相牛经》、《高堂隆相牛经》、《淮南八公相鹄经》、《浮丘公相鹤书》、《相鸭经》、《相鸡经》、《相鹅经》、《相贝经》、《祖恒权衡记》、《称物重率术》各二卷,《刘潜泉图记》三卷,亡。

 右二百七十二部,合一千二十二卷。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五常之形气者也。在天为五星,在人为五藏,在目为五色,在耳为五音,在口为五味,在鼻为五臭。在上则出气施变,在下则养人不倦。故《传》曰:「天生五材,废一不可。」是以圣人推其终始,以通神明之变,为卜筮以考其吉凶,占百事以观于来物,观形法以辨其贵贱。《周官》则分在保章、冯相、卜师、筮人、占梦、綍,而太史之职,实司总之。小数者才得其十觕,便以细事相乱,以惑于世。

 《黄帝素问》九卷梁八卷。

 《黄帝甲乙经》十卷音一卷。梁十二卷。

 《黄帝八十一难》二卷梁有《黄帝众难经》一卷,吕博望注,亡。

 《黄帝针经》九卷梁有《黄帝针炙经》十二卷,徐悦、龙衔素《针经并孔穴暇蟆图》三卷,《杂针经》四卷,程天祚《针经》六卷,《灸经》五卷,《曹氏灸方》七卷,秦承祖《偃侧杂针灸经》三卷,亡。

 《徐叔响针灸要钞》一卷

 《玉匮针经》一卷

 《赤乌神针经》一卷

 《岐伯经》十卷

 《脉经》十卷王叔和撰。

 《脉经》二卷梁《脉经》十四卷,又《脉生死要诀》二卷;又《脉经》六卷,黄公兴撰;《脉经》六卷,秦承祖撰;《脉经》十卷,康普思撰。亡。

 《黄帝流注脉经》一卷梁有《明堂流注》六卷,亡。

 《明堂孔穴》五卷梁《明堂孔穴》二卷,《新撰针灸穴》一卷,亡。

 《明堂孔穴图》三卷

 《明堂孔穴图》三卷梁有《偃侧图》八卷,又《偃侧图》二卷。

 《神农本草》八卷梁有《神农本草》五卷,《神农本草属物》二卷,《神农明堂图》一卷,《蔡邕本草》七卷,《华佗弟子吴普本草》六卷,《陶隐居本草》十卷,《随费本草》九卷,《秦承祖本草》六卷,《王季璞本草经》三卷,《李譡之本草经》、《谈道术本草经钞》各一卷,《宋大将军参军徐叔响本草病源合药要钞》五卷,《徐叔响等四家体疗杂病本草要钞》十卷,《王末钞小儿用药本草》二卷,《甘浚之痈疽耳眼本草要钞》九卷,《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七卷,《赵赞本草经》一卷,《本草经轻行》、《本草经利用》各一卷,亡。

 《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

 《甄氏本草》三卷

 《桐君药录》三卷梁有《云麾将军徐滔新集药录》四卷,《李譡之药录》六卷,《药法》四十二卷,《药律》三卷,《药性》《药对》各二卷,《药目》三卷,《神农采药经》二卷,《药忌》一卷,亡。

 《太清草木集要》二卷陶隐居撰。

 《张仲景方》十五卷仲景,后汉人。梁有《黄素药方》二十五卷,亡。

 《华佗方》十卷吴普撰。佗,后汉人。梁有《华佗内事》五卷,又《耿奉方》六卷,亡。

 《集略杂方》十卷

 《杂药方》一卷梁有《杂药方》四十六卷。

 《杂药方》十卷

 《寒食散论》二卷梁有《寒食散汤方》二十卷,《寒食散方》一十卷,《皇甫谧、曹翕论寒食散方》二卷,亡。

 《寒食散对疗》一卷释道洪撰。

 《解寒食散方》二卷释智斌撰。梁《解散论》二卷。

 《解寒食散论》二卷梁有《徐叔响解寒食散方》六卷,《释慧义寒食解杂论》七卷,亡。

 《杂散方》八卷梁有《解散方》、《解散论》各十三卷,《徐叔响解散消息节度》八卷,《范氏解散方》七卷,《解释慧义解散方》一卷,亡。

 《汤丸方》十卷

 《杂丸方》十卷梁有《百病膏方》十卷,《杂汤丸散酒煎薄帖膏汤妇人少小方》九卷,《羊中散杂汤丸散酒方》一卷,《疗下汤丸散方》十卷。

 《石论》一卷

 《医方论》七卷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疗伤寒身验方》、《徐文伯辨伤寒》各一卷,《伤寒总要》二卷,《支法存申苏方》五卷,《王叔和论病》六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徐叔响、谈道述、徐悦体疗杂病疾源》三卷,《甘浚之痈疽部党杂病疾源》三卷,《府藏要》三卷,亡。

 《肘后方》六卷葛洪撰。梁二卷。《陶弘景补阙肘后百一方》九卷,亡。

 《姚大夫集验方》十二卷

 《范东阳方》一百五卷录一卷。范汪撰。梁一百七十六卷。梁又有《阮河南药方》十六卷,阮文叔撰;《释僧深药方》三十卷,《孔中郎杂药方》二十九卷,《宋建平王典术》一百二十卷;《羊中散药方》三十卷,羊欣撰;《褚澄杂药方》二十卷,齐吴郡太守褚澄撰。亡。

 《秦承祖药方》四十卷见三卷。梁有《阳眄药方》二十八卷,《夏侯氏药方》七卷,《王季琰药方》一卷,《徐叔响杂疗方》二十二卷,《徐叔响杂病方》六卷,《李譡之药方》一卷,《徐文伯药方》二卷,亡。

 《胡洽百病方》二卷梁有《治卒病方》一卷;《徐奘要方》一卷,无锡令徐奘撰;《辽东备急方》三卷,都尉臣广上;《殷荆州要方》一卷,殷仲堪撰。亡。

 《俞氏疗小儿方》四卷梁有《范氏疗妇人药方》十一卷,《徐叔响疗少小百病杂方》三十七卷,《疗少小杂方》二十卷,《疗少小杂方》二十九卷,《范氏疗小儿药方》一卷,《王末疗小儿杂方》十七卷,亡。

 《徐嗣伯落年方》三卷梁有《徐叔响疗脚弱杂方》八卷,《徐文伯辨脚弱方》一卷,《甘浚之疗痈疽金创要方》十四卷,《甘浚之疗痈疽毒惋杂病方》三卷,《甘伯齐疗痈疽金创方》十五卷。亡。

 《陶氏效验方》六卷梁五卷。梁又有《疗目方》五卷,《甘浚之疗耳眼方》十四卷,《神枕方》一卷,《杂戎狄方》一卷,宋武帝撰;《摩诃出胡国方》十卷,摩诃胡沙门撰;又《范晔上香方》一卷,《杂香膏方》一卷。亡。

 《彭祖养性经》一卷

 《养生要集》十卷张湛撰。

 《玉房秘决》十卷

 《墨子枕内五行纪要》一卷梁有《神枕方》一卷,疑此即是。

 《如意方》十卷

 《练化术》一卷

 《神仙服食经》十卷

 《杂仙饵方》八卷

 《服食诸杂方》二卷梁有《仙人水玉酒经》一卷。

 《老子禁食经》一卷

 《崔氏食经》四卷

 《食经》十四卷梁有《食经》二卷,又《食经》十九卷;《刘休食方》一卷,齐冠军将军刘休撰。亡。

 《食馔次第法》一卷梁有《黄帝杂饮食忌》二卷。

 《四时御食经》一卷梁有《太官食经》五卷,又《太官食法》二十卷,《食法杂酒食要方白酒》并《作物法》十二卷,《家政方》十二卷,《食图》、《四时酒要方》、《白酒方》、《七日面酒法》、《杂酒食要法》、《杂藏酿法》、《杂酒食要法》、《酒》并《饮食方》、《絺及铛蟹方》、《羹翙法》、《且膢朐法》、《北方生酱法》各一卷,亡。

 《疗马方》一卷梁有《伯乐疗马经》一卷,疑与此同。

 《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起注。

 《脉经》二卷徐氏撰。

 《华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一卷

 《脉经决》二卷徐氏新撰。

 《脉经钞》二卷许建吴撰。

 《黄帝素问女胎》一卷

 《三部四时五藏辨诊色决事脉》一卷

 《脉经略》一卷

 《辨病形证》七卷

 《五藏决》一卷

 《论病源候论》五卷目一卷,吴景贤撰。

 《服石论》一卷

 《痈疽论方》一卷

 《五藏论》五卷

 《虐论并方》一卷

 《神农本草经》三卷

 《本草经》四卷蔡英撰。

 《药目要用》二卷

 《本草经略》一卷

 《本草》二卷徐太山撰。

 《本草经类用》三卷

 《本草音义》三卷姚最撰。

 《本草音义》七卷甄立言撰。

 《本草集录》二卷

 《本草钞四卷》四卷

 《本草杂要决》一卷

 《本草要方》三卷甘浚之撰。

 《依本草录药性》三卷录一卷。

 《灵秀本草图》六卷原平仲撰。

 《芝草图》一卷

 《入林采药法》二卷

 《太常采药时月》一卷

 《四时采药及合目录》四卷

 《药录》二卷李密撰。

 《诸药异名》八卷沙门行矩撰。本十卷,今阙。

 《诸药要性》二卷

 《种植药法》一卷

 《种神芝》一卷

 《药方》二卷徐文伯撰。

 《解散经论并增损寒食节度》一卷

 《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

 《徐氏杂方》一卷

 《少小方》一卷

 《疗小儿丹法》一卷

 《徐太山试验方》二卷

 《徐文伯疗妇人瘕》一卷

 《徐太山巾箱中方》三卷

 《药方》五卷徐嗣伯撰。

 《堕年方》二卷徐太山撰。

 《效验方》三卷徐氏撰。

 《杂要方》一卷

 《玉函煎方》五卷葛洪撰。

 《小品方》十二卷陈延之撰。

 《千金方》三卷范世英撰。

 《徐王方》五卷

 《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十卷

 《徐氏家传秘方》二卷

 《药方》五十七卷后魏李思祖撰。本百一十卷。

 《禀丘公论》一卷

 《太一护命石寒食散》二卷宋尚撰。

 《皇甫士安依诸方撰》一卷

 《序服石方》一卷

 《服玉方法》一卷

 《刘涓子鬼遗方》十卷龚庆宣撰。

 《疗痈经》一卷

 《疗三十六瘘方》一卷

 《王世荣单方》一卷

 《集验方》十卷姚僧垣撰。

 《集验方》十二卷

 《备急单要方》三卷许澄撰。

 《药方》二十一卷徐辨卿撰。

 《名医集验方》六卷

 《名医别录》三卷陶氏撰。

 《删繁方》十三卷谢士秦撰。

 《吴山居方》三卷

 《新撰药方》五卷

 《疗痈疽诸疮方》二卷秦政应撰。

 《单复要验方》二卷释莫满撰。

 《释道洪方》一卷

 《小儿经》一卷

 《散方》二卷

 《杂散方》八卷

 《疗百病杂丸方》三卷释昙鸾撰。

 《疗百病散》三卷

 《杂汤方》十卷成毅撰。

 《杂疗方》十三卷

 《杂药酒方》十五卷

 《赵婆疗漯方》一卷

 《议论备豫方》一卷于法开撰。

 《扁鹊陷水丸方》一卷

 《扁鹊肘后方》三卷

 《疗消渴众方》一卷谢南郡撰。

 《论气治疗方》一卷释昙鸾撰。

 《梁武帝所服杂药方》一卷

 《大略丸》五卷

 《灵寿杂方》二卷

 《经心录方》八卷宋侠撰。

 《黄帝养胎经》一卷

 《疗妇人产后杂方》三卷

 《黄帝明堂偃人图》十二卷

 《黄帝针灸虾蟆忌》一卷

 《明堂虾蟆图》一卷

 《针灸图要决》一卷

 《针灸图经》十一卷本十八卷。

 《十二人图》一卷

 《针灸经》一卷

 《扁鹊偃侧针灸图》三卷

 《流注针灸》一卷

 《曹氏灸经》一卷

 《偃侧人经》二卷秦承祖撰。

 《华佗枕中炙刺经》一卷

 《谢氏针经》一卷

 《殷元针经》一卷

 《要用孔穴》一卷

 《九部针经》一卷

 《释僧匡针灸经》一卷

 《三奇六仪针要经》一卷

 《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藏人图》一卷

 《老子石室兰台中治癞符》一卷

 《龙树菩萨药方》四卷

 《西域诸仙所说药方》二十三卷目一卷。本二十五卷。

 《香山仙人药方》十卷

 《西域波罗仙人方》三卷

 《西域名医所集要方》四卷本十二卷。

 《婆罗门诸仙药方》二十卷

 《婆罗门药方》五卷

 《耆婆所述仙人命论方》二卷目一卷。本三卷。

 《乾陀利治鬼方》十卷

 《新录乾陀利治鬼方》四卷本五卷,阙。

 《伯乐治马杂病经》一卷

 《治马经》三卷俞极撰,亡。

 《治马经》四卷

 《治马经目》一卷

 《治马经图》二卷

 《马经孔穴图》一卷

 《杂撰马经》一卷

 《治马牛驼骡等经》三卷目一卷。

 《香方》一卷宋明帝撰。

 《杂香方》五卷

 《龙树菩萨和香法》二卷

 《食经》三卷马琬撰。

 《会稽郡造海味法》一卷

 《论服饵》一卷

 《淮南王食经》并目百六十五卷大业中撰。

 《膳羞养疗》二十卷

 《金匮录》二十三卷目一卷。京里先生撰。

 《练化杂术》一卷陶隐居撰。

 《玉衡隐书》七十卷目一卷。周弘让撰。

 《太清诸丹集要》四卷陶隐居撰。

 《杂神丹方》九卷

 《合丹大师口诀》一卷

 《合丹节度》四卷陶隐居撰。

 《合丹要略序》一卷孙文韬撰。

 《仙人金银经并长生方》一卷

 《狐刚子万金决》二卷葛仙公撰。

 《杂仙方》一卷

 《神仙服食经》十卷

 《神仙服食神秘方》二卷

 《神仙服食药方》十卷抱朴子撰。

 《神仙饵金丹沙秘方》一卷

 《卫叔卿服食杂方》一卷

 《金丹药方》四卷

 《杂神仙丹经》十卷

 《杂神仙黄白法》十二卷

 《神仙杂方》十五卷

 《神仙服食杂方》十卷

 《神仙服食方》五卷

 《服食诸杂方》二卷

 《服饵方》三卷陶隐居撰。

 《真人九丹经》一卷

 《太极真人九转还丹经》一卷

 《练宝法》二十五卷目三卷。本四十卷,阙。

 《太清璇玑文》七卷冲和子撰。

 《陵阳子说黄金秘法》一卷

 《神方》二卷

 《狐子杂决》三卷

 《太山八景神丹经》一卷

 《太清神丹中经》一卷

 《养生注》十一卷目一卷。

 《养生术》一卷翟平撰。

 《龙树菩萨养性方》一卷

 《引气图》一卷

 《道引图》三卷立一,坐一,卧一。

 《养身经》一卷

 《养生要术》一卷

 《养生服食禁忌》一卷

 《养生传》二卷

 《帝王养生要方》二卷萧吉撰。

 《素女秘道经》一卷并《玄女经》。

 《素女方》一卷

 《彭祖养性》一卷

 《郯子说阴阳经》一卷

 《序房内秘术》一卷葛氏撰。

 《玉房秘决》八卷

 《徐太山房内秘要》一卷

 《新撰玉房秘决》九卷

 《四海类聚方》二千六百卷

 《四海类聚单要方》三百卷

 右二百五十六部,合四千五百一十卷。

 医方者,所以除疾病,保性命之术者也。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之气,人有喜怒哀乐好恶之情。节而行之,则和平调理,专壹其情,则溺而生火。是以圣人原血脉之本,因针石之用,假药物之滋,调中养气,通滞解结,而反之于素。其善者,则原脉以知政,推疾以及国。《周官》:医师之职「掌聚诸药物,凡有疾者治之」,是其事也。鄙者为之,则反本伤性。故曰:「有疾不治,恒得中医。

 凡诸子,合八百五十二部,六千四百三十七部。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儒、道、小说,圣人之教也,而有所偏。兵及医方,圣人之政也,所施各异。世之治也,列在众职,下至衰乱,官失其守。或以其业游说诸侯,各崇所习,分镳并骛。若使总而不遗,折之中道,亦可以兴化致治者矣。《汉书》有《诸子》、《兵书》、《数术》、《方伎》之略,今合而叙之,为十四种,谓之子部。

“胃气”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此处“胃气”是指脉象的特征。据统计,《内经》中,“胃气”之名共出现23次,其内涵不尽相同,后世医家对“胃气”亦多有论述,而且强调“胃气”在人体的重要性。“胃气”一词,在中医学内涵不一,易于混淆。辨清其内涵,对于正确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前人所论,在中医学中“胃气”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胃气是指胃的功能。如同肝气、心气、脾气是指肝、心、脾的功能一样,胃气即指胃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中的“胃气”即指此义。胃的收纳、腐熟功能是胃气的表现。胃气强,则胃的收纳腐熟作用强;胃气弱,则胃的收纳腐熟功能弱。故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食而不饥。”

2胃气指胃的气机。《灵枢。四时气》曰:“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泄。”“胃气逆”即指胃的气机逆上。在生理上,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并将腐熟后的食糜下传小肠,因此胃的气机以下降为顺,即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所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致恶心呕吐、腹胀脘闷等症,即所谓“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胃气是指脾胃的消化功能。胃气的内涵甚为广泛,有时将大肠小肠的功能归为胃气,如《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伤寒论》亦云:“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第215条)。饮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是在脾胃及小肠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而胃气有时可概指胃的受纳腐熟、小肠的泌别清浊以及脾的运化水谷的功能。《脾胃论》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其中“胃气”即指脾胃的消化功能而言。胃气强,即指脾胃的运化功能强,气血生化有源;胃气弱,即脾胃的消化功能弱,气血生化乏源。故《景岳全书。论脾胃》说:“故人自有生之后,无非后天之为用,而形色动定,一无胃气之不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亦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也。”正因为胃气在人体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有“胃者水谷之海也”(《灵枢。玉版论》),“胃为脏腑之本”(《类经》),以及“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之说。

4胃气即水谷精气。《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此处“胃气”是指水谷精微。又《灵枢。口问》云:“谷入于胃,胃气上注入肺。”此处胃气亦指水谷之气,故马莳注曰:“人之谷气入于胃,胃得谷气而化之,遂成精微之气,以上注于肺,而行之五脏六腑。”胃气强(即水谷精微充盛),则五脏得养,功能强盛;胃气弱,即水谷精微亏虚,则脏腑失养,功能减弱。即所谓“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医门法律。先哲格言》)

5胃气是指脉象的特征,即脉象中从容和缓之象。《素问。玉机真藏论》中“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及《灵枢。终始》“谷气来也徐而和”中的脉象即是有胃气之脉,对此张志聪注曰:“胃气者,中土柔和之气也。”张介宾亦云:“无太过,无不及,自有一种雍容和缓之状者,便是胃气之脉。”脉搏中胃气的强弱与存亡,对于测知正气的强弱,推断疾病的进退具有重要的意义:脉来从容和缓、不快不慢为有胃气,表示正气强,病虽重而易治;若脉无和缓之象,或脉见“但弦”、“但毛”、“但石”之象,皆说明胃气已失,真脏脉外现,提示病情较重,预后不良,生命即告终结。即如《景岳全书》所说“无论浮、沉、迟、数,皆宜兼见缓滑,方是脉中之胃气。若见但弦、但钩、但毛、但石或弦搏之极,而全无和气,或微渺之极,而全无神气。总之,真脏之见,是谓五脉之胃败也。”故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景岳全书。脾胃论》)“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6胃气是指人体全身之气,包括元气、营气、卫气、谷气、清气等。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说:“古之至人……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卫气、春升之气之别称也。”其在《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亦云:“胃气者,谷气也,营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此处所说“胃气”,其内涵已扩大至人体正气范畴,故此张介宾说:“胃气者,正气也。”

综上各家所述,“胃气”内涵不一,应用亦较混乱,但是,不难看出,其不同内涵之间存在者一定的联系,且皆以胃的功能为基础。因此,我们认为,“胃气”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两点:一是狭义胃气,即指胃的功能;二是广义胃气,即指脾胃运化而形成的水谷精气。水谷精气的化生,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因而胃气的存亡、强弱,可推测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而“保养胃气”即是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苦寒败胃及峻猛泻下之药食,以保护脾胃,固正防邪,进而达到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故《景岳全书》曰:“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是可知土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而凡脾胃受伤之处,所不可不察也。”

伤寒病论是个理程碑

医圣张仲景是方书之始祖,首创六经辩证理论体,开创了辨证论治之先河。

张仲景,今河南南阳出生,他从小很爱读医书,在他10岁左右的时候,就拜当地的一位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张伯祖是当地一位很有名的医生,不爱说话,性格沉闷,生活简朴,对医学却是一丝不苟。找他看病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在当地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经常跟着师傅外出诊病、抓药抄方,上山采药、回家熬制,从来不说苦说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张仲景。

张仲景因为他的父亲给政府部门工作过,所以他被州郡举荐,进入官场。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要知道在那个封建年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百姓的家,不能靠近百姓。可是张仲景喜欢的是医术,不喜欢做官,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见不到各种病症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提高。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他选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时间,开放衙门,不谈政事,让有病的百姓上门,上衙门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为老百姓看病。

他让手下贴出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这个举动把老百姓都惊呆了,老百姓都拍手称赞。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惯例。每到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个地方求医看病的百姓,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大老远赶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原来坐堂医生是因张仲景而得名)

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在东汉末年,那是中国 历史 上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政府黑暗,皇权无力,统治阶层内部出现相互争斗残杀。地方军阀抢占地盘,彼此混战。黄巾军起义就出现在这时候,普通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只能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百姓死于流离路上的数不可数。

据史书记载,在那段时间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

现在看来,那时期的瘟疫大流行,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死在路上的人太多了。

张仲景的家本来也是个大家族,他的家族成员也有二百多人,不到十年时间他的族人因为瘟疫,也死了一大部分,只剩不到七十人。

面对这样的情况,瘟疫肆虐,朝廷动荡,张仲景辞去官职,潜心研究瘟疫伤寒病的诊治,他到过很多地方,研究各地伤寒病的病情与特征,不断的给百姓看病,丰富自己的经验,最后整理成书。终于让他写成了最为著名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这本书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作用。

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伤寒症是什么病?

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有持续高热、腹痛、玫瑰疹、肝脾大等症状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水和食物被污染可致暴发流行

到今天为止,《伤寒杂病论》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有更好的意见欢迎留言。

1 对体质学说有贡献在《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体系中,张仲景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将体质与发病、体质与病位病性、体质与病证转归及预后、体质与治法方药等方面理论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体质学说。结论:《伤寒杂病论》建立了以体质差异性为基础的病因病机学和辨证治疗学思想,开创了体质与病证结合进行辨治之先河,为后世体质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对皮肤科的贡献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治疗杂病专书,对临床各科均起指导作用。在中医皮肤科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形其外的诸多皮肤损害提出了病因、病机、症状、发展及其预防,而且还提出了内治、薰洗、外敷等特殊的疗法,实为中医皮肤科的发展开创了先河。本文论述了狐惑病、阴阳毒、瘾疹、黄汗、浸*疮、肌肤甲错症、干血痨证、肠痈、黄汗变证、阴蚀、多汗症等八种有明显皮肤损害的疾病进行了讨论。从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张仲景对皮肤病的论述散在各章节中,但确实对中医皮肤病科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3 对治未病的贡献“治未病”是中医学中影响深远的学说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它包含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对疾病预后康复中的积极主动的防治思想,是生命医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对于人类的 健康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治未病”思想源于人类早期的实践经验,其理论形成于《内经》(《黄帝内经》简称,下同)和《难经》。《内经》首次提出“治未病”概念,形成了未病先防,患病早治的思想,并且提出了内容丰富的 养生 防病的原则和方法。《难经》继承了《内经》的“治未病”理论,明确提出了防止疾病传变的思想和方法,使“治未病”理论更加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治未病”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标志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已从被动治疗提高到主动预防的水平。张仲景是我国医学史上杰出的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初步形成了中医的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为中医临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张仲景因此也被后世尊为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继承了《内经》、《难经》的“治未病”思想,并使之用于诊疗实践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这一理论。在未病先防,早期治疗方面,张仲景基本遵循《内经》中提出的原则。在临床方面,把“治未病”思想运用于治疗过程之中,注重对未病脏腑的保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床治疗学。4 创立辨证论治体系,直到现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三阴三阳辨证方法,俗称六经辨证,出自《伤寒论》,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的内容丰富,实质上在三阴三阳各系统病病变基础上,参照患者的体质类型所进行的方剂辨证,即"辨方证",具有辨体质、辨病机的内涵。学习《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方法,需要在临床实践中逐渐体悟。既要掌握细节,探究三阴三阳辨证的具体方法;又要由博返约,以指导临床实践为目标。集思广益,才能加深对三阴三阳辨证临床普适性的认识,并有效指导现代临床。

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代表中华民族繁衍强胜之一。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生成了草木本纲,本纲草木精湛又生成了万物生灵,生灵万物生成了最高端人类,因此人类的生生息息与万事万物的联系,与草木本纲的联系,这是感应,人与自然的感应。多灾多难中华民族的古代繁衍发展到如今,离不开中医中药的救治与贡献。本民间美术雕塑画家创作的雕塑画《好药藏深山,国医甚精彩》自去年即己亥年十月开始,到如今,己完成大半,估计再化半个月完成了,希望各位多多指正。

张仲景对于中医的最大觉献就是“六经辩证”的辩证论治法则。实话说,临床上,真正的治病高手精通六经辩证的很少,因为大道至简,复杂的知识往往会让人进入误区。而《金匮要略》提供的狗屎,人便之类的方剂更让西医看轻我们中医。

就方剂来说,我认为“桂枝汤”符合医道,其他方剂还都局限在术的范畴。这也是中国传统中医“以药为本,以病为用”的思想基础。这种用药方法治疗急性病还可以,治慢性病就显得落后了。因为临床上多数慢性病都不是独立存在,对付的办法就必须符合医道的整体观念等等。

鉴于上述识,我认为,我们研究张仲景也不要一味地盲从,借鉴即可。否则,中医的道路将会越走越窄。我有一位西医内科副主任的朋友是这样看待神医华佗的,他说,其实,华佗的实际水平也就医师而已。(医院的医师属低级职称,往上是主治医师,然后是副主任医师),可见,要是把华佗安排到现代医院工作,我朋友还是他的领导呢?

张仲景永远是我心目中的神明之一。之所以有上列议论,是希望我们的后人不要“读死书”而已,别无他意。南无阿弥陀佛!

张仲景对中医的巨大贡献,是他在民间长期治病救人的实践中,写成了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本医学书确定了辩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灵魂所在,对后世医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仲景是东汉南阳涅县人(今河南邓州市,公元前150---215年)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由于对后世贡献巨大,被后人称为医圣。

他生活的年代到处战乱纷呈,百姓流离失所,大多都病亡在逃亡的路上,由此又带来一场场巨大瘟疫,使人民雪上加霜。张仲景行走民间济世救人,根据大量丰富经验,先后还写成了《辨伤寒》,《评病药方》,《疗妇人方》,《五藏论》,《口齿论》等医学指导著作。同时创造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中药方剂,使一代代广大的劳动人民深深受益。

张仲景不亏是中医学界的泰斗先祖,医圣称号名符其实,当之无愧!

医圣张仲景是我敬仰的中医大家之一,同时也是开创“六经辨证”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创始人,只有唯一、没有第一、空前绝后,被尊称为“医圣”张仲景、中医学泰斗级世界 历史 人物,实至名归。

印证“六经辨证”的传世巨著是一本叫做《伤寒杂病论》的著作,唐宋以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从魏晋及今,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

中医的好,早已经沉浸在了自然当中。

从晋朝至今,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

实际上在我国的历朝历代当中都有名医大家出现,提起现代人耳熟能详的中医泰斗,黄帝、歧伯、扁鹊、华佗、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本草纲目李时珍等等,恐怕都是人人皆知的中医公众人物。

在这些耀眼夺目的光辉笼罩之下、一千六百多年延续至今,仍然在现代医林当中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救人无数的医学宝典《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他低调总结、委婉实践、师承中医、而不拘泥师传,融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见微知著,把脉问气。

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

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拜师、师传、学习、继承、实践、总结、归纳是所有中医人的必经之路,笔者以为张仲景的重要贡献应该归纳为以下几点:1、中医的理论体系古已有之,她如天使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等待有缘人去认识;2、张仲景是 历史 上完美地接受并继承中医理论体系的少数大家之一;3、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扫中医分宗列派之苦,定位并纠正中医临床治疗的参照标准,使中医能够和现代医学以及设备相结合;4、能否掌握“六经辨证”的诊断方式,是甄别中医诊断治疗真伪的“照妖镜”,有了这个“照妖镜”,一切巫婆、神汉、庸医、神医都将无处遁形;5、中医的治疗阶段的混乱效果,将在张仲景的“经方理论”指导下获得重大突破;6、需要强调的是:张仲景的“六经辨证”相对于立意高远的中医完整理论体系来说,只属于“下医”范围,因为在中医看来“治未病”才是上策: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重病”是中医体系早在几千年前就规划好的医学能力和层次。

然而在生命康复的体验当中,在疾病困厄的抗争平复当中,在日复一日的“日用而不知”当中,中医的“天人合一”、上医“治未病”的高端思想,自始至终都像一副“安慰剂”一样,存在于世俗之中,那些吃着中医、用着中医、拿着中医的人,就像蒙着眼睛的瞎子,摸着大象的耳朵、鼻子和大腿,信誓旦旦地宣传着他们看到或者领会到的局部事实:“”哦,中医就是这个一样子;哦,中医就是那个样子“”。

浩瀚宇宙、芸芸众生,洪流滚滚、大浪淘沙,中医的过去早已经立下规范,中医的治疗只不过是迫不得已的活人手段,梳理中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完整地理解并且记忆中医的点点滴滴,“道经千载更光辉”地勇于实践,才是现代人急需继承创新的奋斗目标。

我来黑一波[抠鼻]贡献挺多,就让其他人去说吧,我来点黑材料,中和一下。

金匮要略(十九章)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金匮要略(二十三章) 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方:上七味,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成汤,内酒一大盏,次下大黄,去滓,分温三服。

金匮要略(二十四章) 妇人妊娠,食雀肉,令子*乱无耻。

金匮要略(二十四章) 妇人妊娠,不可食兔肉、山羊肉及鳖、鸡、鸭,令子无声音。

金匮要略(二十四章) 鱼无肠胆者,不可食之,三年阴不起,女子绝生。

金匮要略(二十四章) 治食郁肉漏脯中毒方:烧犬屎,酒服方寸匕,每服人乳汁亦良。

金匮要略(二十四章) 食马肝中毒,人未死方:雄鼠屎二七粒,末之,水和服,日再服。两头尖者是。又方:人垢取方寸匕,服之佳。

金匮要略(二十五章) 食诸菌中毒,闷乱欲死,治之方:人粪汁饮一升,土浆饮一二升,大豆浓煎汁饮之。服诸吐利药,并解。

金匮要略(二十三章)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马屎一升,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稀粪也一升,温酒灌口中。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差。

金匮要略(二十三章) 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狗屎一丸,绞取汁以灌之;无湿者,水煮干者,取汁。

伤寒论(十四章) 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烧裩散方:右取妇人中裩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裩当烧灰。

试出了几个经验方

 导语:奇恒之腑,<素问·五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腑·"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

 (一)脑的解剖形态

 脑,位居颅腔之中,上至颅囟,下至风府(督脉的一个穴位,位于颈椎第1椎体上部),位于人体最上部。风府以下,脊椎骨内之髓称为脊髓。脊髓经项复骨(即第6颈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髓。脑与颅骨合之谓之头,即头为头颅与头髓之概称。

 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不但与脊髓相通,“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医学入门·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而且和全身的精微有关。故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

 头为诸阳之会,为清窍所在之处,人体清阳之气皆上出清窍。“头为一身之元首……其所主之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寓意草·卷一》)。外为头骨,内为脑髓,合之为头。头居人身之高巅,人神之所居,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皆汇集于头。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二)脑的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之为“先天之元”。狭义之神,又有元神、识神和欲神之分。元神来自先天,称先天之神,“先天神,元神也”(《武术汇宗》),“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乐育堂语录》)。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即死。得神则生,失神则死。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为生命的枢机,故“脑不可伤,若针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死”(《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死”(《类经·针刺类》)。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中医学一方面强调“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心是思维的主要器官;另一方面也认识到“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医林改错》)。“脑为元神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类证治裁·卷之三》),这种思维意识活动是在元神功能基础上,后天获得的思虑识见活动,属识神范畴。识神,又称思虑之神,是后天之神:故曰:“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的情感、情绪、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属欲神范畴。

 总之,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修真十书》)。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常。

 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医学原始》)。“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医林改错》)。

 脑为元神之府,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为周身连接之要领,而令之运动。脑统领肢体,与肢体运动紧密相关。“脑散动觉之气,厥用在筋,第脑距身远,不及引筋以达四肢,复得颈节膂髓,连脑为一,因遍及焉”(《内镜》)。脑髓充盈,身体轻劲有力。否则,胫酸乏其功能失常,不论虚实,都会表现为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感觉异常,运动失。

 总之,脑实则神全。“脑者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脑气筋人五官脏腑,以司视听言动”,“人身能知觉运动,及能记忆古今,应对万物者,无非脑之权也”(《医易一理》)。

 (三)脑与五脏的关系

 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但是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所谓“五神脏”。神虽分属于五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为最。因为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

 脑的功能隶属于五脏,五脏功能旺盛,精髓充盈,清阳升发,窍系通畅,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心脑相通:“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心脏。“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医学入门·脏腑》),实质为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可从心论治,或心脑同治。

 脑肺相系: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则气充血足,髓海有余,故脑与肺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临床上脑病可以从肺论治。

 脑脾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脾胃健旺,熏蒸腐熟五谷,化源充足,五脏安和,·九窍通利,则清阳出上窍而上达于脑。脾胃虚衰则九窍不通,清阳之气不能上行达脑而脑失所养。所以,从脾胃人手益气升阳是治疗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李东垣倡“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开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治脑病的先河。

 肝脑相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脑清神聪。若疏泄失常,或情志失调,或清窍闭塞,或血溢于脑,即“血之与气并走于上而为大厥”;若肝失藏血,脑失所主,或神物为两,或变生他疾。

 脑肾相济:脑为髓海,精生髓,肾藏精,“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医碥·卷四》),故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变生诸症。“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医述》引《医参》)。所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总之,脏象学说认为,五脏是一系统整体,人的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以心为主导:脑虽为元神之府,但脑隶属于五脏,脑的生理病理与五脏休戚相关。故脑之为病亦从脏腑论治,其关乎于肾又不独责于肾: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的精神情志疾病,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藏神的病变,而与其他四脏无关。对于脑的病变,也不能简单地仅仅责之于肾,而与其他四脏无关。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分类依据 藏象学说依据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特点,将内脏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①脏: 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