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歇后语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1收藏

北京话歇后语故事,第1张

北京话歇后语故事

 北京话常指的北京话是指北京市区的口音,不包括北京郊县的方言。说话人带有明显的儿化尾音,有人把北京话的浓重口音称为“京片子”、“京腔”。下面是我整理的北京话歇后语故事,欢迎阅读。

 关于北京的歇后语摘抄

 一、奶茶铺的炕——窄长。北京话讽刺某物过于窄长而极缺宽度时,常说“喝!这倒好!奶茶铺的炕啊!”意思是讥讽这个东西过于窄长。

 首先必须讲清奶茶铺是怎么回事。满族先世原无奶食之习。后来谛构满族共同体时将许多蒙古族人编入满洲旗,随着收来的蒙古族人日多,以后又编成蒙古八旗。自此,满、蒙古二族人共同生产和生活,满族人学会了吃奶茶。满蒙旗人入关后,北京商界为应旗人生活之需,有人在街上开设奶茶铺,售奶和奶制品。奶茶铺店堂狭窄,只可顺窗搭一窄长的炕,宽度只容一人坐,长度则可同时列坐十数人或更多。于是奶茶铺的炕就以狭窄而长为突出的特征。奶茶铺的窄长炕,给北京人极为深刻的印象,认为以此比喻物体太窄而无宽是最恰当的,于是形成了这句老北京歇后语。

 北京最后一家关闭的奶茶铺是西城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南的“香薷轩”,停业于1940年。

 二、瘸子打围——坐着喊。北京话说人只动嘴而不动手去做为“瘸子打围”,其下文是“坐着喊”。谓只是口中空喝,但不动手做。

 这源自满族人的围猎方法。围猎时众人形成数层的大圈,由远及近,人与人围成由大及小的圈子。圈子形成后,先要大声呐喊,满语有个词“吓起伏兽”,指的就是这种呐喊。人形成圈,被包围在圈内的兽类害怕而潜伏于草木丛中。人多,大声喊叫,伏兽就跳跃而起,四下奔逃。这时,人手中执弓箭刀枪而追打四散的兽类。瘸子参加围猎,只能坐在地上喊叫,但不能起来追打。因此而形成这句歇后语。把只动嘴而不动手的人比作参加打围的瘸子,只管嘴里空喊,但不实际去干。

 三、上坟的羊——豁出去啦。所谓豁出去,指的是准死无疑,这条命是豁出去了。这源自古老的女真习俗。女真人及其后世满族,杀猪祭天祭神,但对死者的坟墓则杀羊以祭,决不杀猪。满人入关之初,仍守此旧俗。直到清代中期,满族人上坟祭扫仍是牵羊到坟地,在先人坟墓前杀羊以为牺牲供品。清末旗人生活日艰,人们无力杀羊以祭,就携带羊肉上坟,总之是坚守不用猪肉祭祀先人坟墓。人们说上坟的羊是有去无还,一到坟地必定丧命。形成这句歇后语使用范围甚广,决不仅用于豁出命去,说豁出金钱,豁出做买卖赔本及其他,都可用此语。凡是下狠心,不顾后果,不考虑损失等等,都说“这回我是上坟的羊!”有时表现孤注一掷的心情,也用这句歇后语。

 四、纸糊的驴——大嗓门儿。北京话说人大声吼叫或话音超过正常,常用这句歇后语以示贬意。这源自北京的“烧活”。满族自古有焚烧衣服器物以祭死者之俗。人死后,将死者生前的衣物和使用器械在坟墓前焚烧。《红楼梦》写尤二姐死后,贾琏悲痛之余将二姐生前衣服包了拿出去烧,这纯系满族旧俗。后来旗人无力烧真的衣物,于是“冥衣铺”兴起,仿真物而用纸糊成“烧活”,权当真物而焚,以祭亡人。北京的烧活手艺极精,糊什么像什么。糊车必有马、骡、驴,为的是拉车。纸糊驴马只顾外观,并不管内部器官。因此,纸糊的驴的大长脖子就被看成大嗓。说人嗓门儿大,吵人,用纸糊的驴很合适,因为别的东西没有那么大的嗓门儿。纸糊的驴与真驴大小相同,其脖子就是一个大空筒子。以其大空筒的脖子比大嗓门是很恰当的。现在的人没见过烧活,但只要想想用纸糊个真驴大小的纸驴,其脖子必是个大空筒子。

 五、锅炮鱼——干死的。北京旗人冬季喜食一种小干鱼,用它炒胡萝卜酱,是北京旗人冬天的家常菜。慈禧太后当政时,清宫膳食房为适应其口味,将炒胡萝卜酱列入冬季的菜单中。人们将这种干小鱼称作锅炮鱼。是捕捞小鱼后晒干,放在锅里干炮,炮成比枯木还干。炒菜时将干鱼放在油内炸。因鱼太干,炸之即酥。

 北京话说某人行为或语言使别人太下不来台,语言过于生硬而使人难堪之类的意思为“干”。“干人”一词是说给人难堪。“干”可作动词用,例如“他这一句话真能把人‘干’死”。针对这种场合,北京人就用“锅炮鱼”这句歇后语,还可以这样说“锅炮鱼怎么死的干死的!”

 六、海子的鹿——愕着。海子指北京南苑的一片湖沼和相连的沼泽地而言。那里在清代以前就曾是皇家猎场,清代加以扩建,放养大量鹿类,以供皇室狩猎。鹿在野生环境中,为了觅食而必须四处游动,终日终夜活动不息。又为了逃避猛兽的杀害和猎人捕杀,必须随时随地处于精神极为紧张的状态;嗅觉、听觉、视觉和其他一切官感必须时时在发挥高度作用。鄂伦春和鄂温克人平日狩猎活动中以猎取鹿类为最多,所以深知鹿性,关于鹿的机警和警惕性之高,有充足的认识,传说甚多,真实可信。这确证鹿类是非常灵活机动的。但是从东北三省将鹿捕来放在海子里养着,天长日久,鹿失去野生环境,吃草有现成的,随地可食,且无猛兽危害,也听不见猎人的枪声。久而久之,它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终于愕在那里,呆头呆脑,动都懒得动了。现在人们没见过海子的鹿,但人人见过动物园里的鹿;二者相同。 “海子的鹿——愕着”这句话就这样形成了。

 北京人谓无事可做,脑力体力皆不用,终日闲着,常说这句歇后语,例如“他成天没事,真是海子的鹿”,下文是“愕着”。

 七、王胖子的裤腰带——稀松。北京话指两种情形为“稀松”。一种是说绑得松、拴得松、装得松,是实指而言。另一种是说抓不紧、不严、不紧张、不努力等等。这两种情形皆可用这句歇后语。如说绑得松,可说“你怎么绑的',简直是王胖子的裤腰带”。又如说对事抓不紧,可说“他那人办事,王胖子的裤腰带!”这两句话一是说绳绑得稀松;一是说办事抓不紧,稀松。

 早就听老人说王胖子实有其人,但始终未得其详。1966年在北京东郊郎家园见着王胖子的后人,才得知王胖子是扛粮工人,扛通过运河自南方运京的漕米。清代南北运输靠运河漕运,北京郎家园地处运河北终端,有些人户专扛粮米。王胖子身高力大,膀大腰粗。因为肚子很大,所以用不着裤腰带。将裤子提起,粗腰大肚就把裤腰撑紧,裤腰带只虚拢而已。王胖子出了名,他的特点构成了这句歇后语。

 关于北京的歇后语推荐

 一、别净顾了吃元宵——瞧灯。使用电灯以前,油灯和蜡烛都放在桌上或柜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或移动桌柜等物,很容易将灯烛打倒碰翻。打翻灯烛在那时是大危险事。因为中国房子皆木结构,糊纸,灯烛一倒,极易引起火灾。因此人们日常不断互相提醒告诫,叫大家注意灯烛,不要弄倒,以防火灾。再者那时没有现代化消防设备和工具,没有自来水,一发生火灾,立即酿成大祸,所以“小心火烛”是人们时刻念念的一件大事。

 京俗从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为灯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为灯节正日子。灯节期间家家悬挂花灯,儿童手执提灯,各处皆灯。汤圆在北方称为元宵,元宵是灯节的应节食品。因此看灯和吃元宵构成灯节两件大事,也是表现灯节的二大特征。由此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别净顾了吃元宵”,意思是说还有看灯一事,不可只吃元宵不顾看灯。老北京提醒人注意火烛时,说“别净顾了吃元宵”,下文含意是还得“看灯”。

 二、外厨房的灶王爷——独坐儿。全国各地民间皆有印制的“神码”,即木板刻印的纸神像。北京旧日由纸店出售神码,八月十五日有月亮码儿,除夕接神有全神码儿,有财神码儿,有灶王码儿。北京的灶王码儿有两种,一种的神像是男女二人并坐,称为灶王爷和灶王奶奶。这种双人的灶王码儿是家庭供的。神码儿上顶部印着 “一家之主”。老北京说一家中以灶王爷为最大。另一种的神像是单人的,只有一男像,并无女像并坐。这当然表示只有灶王爷而无灶王奶奶,也就是独身的灶王爷,并无配偶。这种独身的灶王码儿用于外厨房和商店。商店只有男性而无女性,一个商店自掌柜到伙计至于学徒皆为男性,所以贴这种独身无配偶的灶王码儿。什么叫外厨房呢原来旧日京城大户人家的厨房有内外之分。外厨房是全府第的厨房,承制全家上下人等的膳食。外厨房又称大厨房,地处内宅之外。另设内厨房,亦称小厨房,位于内宅近旁。内厨房只管府内一部分上下人的膳食。因此可以说外厨房(大厨房)是全府的总厨房;内厨房(小厨房)是府内一部分人的厨房,是部分的厨房。《红楼梦》中所说柳五儿之母好容易接手但终未得志的,就是荣国府的一个部分的厨房(小厨房)。荣国府还有大厨房,否则阖府上下那样众多人口的膳食由何处备办。

 由此形成一句歇后语。凡数人相聚但只有一个座位,或众人站立而只一人有座位,或某人不谦逊而独占唯一的座位,北京话就说“喝!外厨房的灶王爷!”内含只有一个座位或一人独坐之意。

 三、卖山里红的——就剩下一挂了。北京内城的护国寺、白塔寺、隆福寺和外城的土地庙,自清代后期开庙会,每月各庙轮流有庙会,就如同集市一样,好像现在的农贸市场。开庙会之日,百货杂陈,吃的使的穿的一概俱全,并有杂耍和戏曲棚子以及食品摊儿。东西各庙每逢开庙日,必有几个卖山里红的人站着叫卖。不是堆着卖,而是将山里红当做珠子那样用线穿成串,卖者脖子上挂许多串,其串的长度如同上朝穿朝服所挂的朝珠。现在的人没看见过朝珠,就想一串长的项链儿吧。只是比项链儿长得多,挂在脖子上,下端垂到肚脐部位。卖者不但脖子上挂许多串,左手小臂弯曲着,也挂着许多串;只剩下右手做动作。其吆喝的词句甚为可笑,不论他身上臂上挂着多少串,可是喊“买山里红吧,就剩这一挂啦!”老北京称逛庙会为“上庙”。庙会的日子,熟人路遇问候“您上哪儿克”答称“我上庙克”。开庙之日,庙门旁必站着卖山里红的,于是人们听惯了“就剩下这一挂”的这句话了。

 由此而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卖山里红的”,下句含意是“就剩下这一挂了”。这个“挂”字转用于衣服,中国式衣服称“大褂”、“小褂”、“马褂”等等。

 现在还有“褂子”之说,例如“穿件制服褂子”,意即穿制服上衣。还没听过“西服褂子”之说。大概因为制服自清末就来到中国,年深日久而“华化”了;西服新来乍到,尚未风土化吧。这句话用于嘲讽、自谦和写实。嘲讽之意用于熟人间开玩笑,如说“大哥!今儿又穿这件出来啦!您这是卖山里红的!”意思是说“你就剩下这一件褂子了”。自谦之意表示自己衣服少,不是单夹皮棉纱俱全,如说“我可比不了你,穿什么有什么。我是卖山里红的。”意思是只此一件褂子。写实之意是断了钱粮季米的旗人专用的。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北京旗人家大多典卖一空,家徒四壁,竟有用瓦片当碟子用的人家。但旗人死要脸面,全卖光了也得剩下一件整齐衣服,到亲友家去时才穿上,回来时一出人家大门就立即脱下来包好,回家收藏以备再穿。这就真是“卖山里红的”,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这一挂啦!”

 关于北京的歇后语精选

 一、竹板儿弓——一个劲儿。先说什么叫“劲儿”。弓的强度以“力”计,以“力”为弓的强度的单位。步弓“力”大,马弓“力”较小。这个“力”,俗说“劲儿”。满族人在关外狩猎时惯用强弓大箭,“射熊虎洞穿”。入关后,雍正时代考核旗兵的射箭成绩,能开十力弓者仍有数万人。满族入关前制弓以桦木为弓胎,外缠鹿筋,施加动物胶;弓力极强。入关后,得到南方产的竹子,制弓改用竹胎。又因得到南方的水牛角,所以用水牛角镶在竹胎内面,不再缠鹿筋。用竹胎镶水牛角,制成的弓秀气美观,再包以桦皮,施加彩画,更加好看。但是这种弓的力较桦木胎缠鹿筋的弓稍差些,不过仍能达到十力。缠筋弓靠鹿筋而增力,竹胎弓靠水牛角而增力。自清代中期,北京制弓已不用桦木缠鹿筋,而专用竹板加水牛角。制弓时,先将选好的竹板加工成胎,未镶水牛角时,这种竹板弓胎俗称竹板儿弓,其强度为一“力”。俗话称弓的“力”为“劲儿”。竹板弓的强度为“一力”,俗说“一个劲儿”。随着加镶水牛角的薄厚、宽窄以及牛角的质地等的不同,引的力不断增加。

 由此产生了这句歇后语。北京话说人“一成不变”、“稳重”、“坚持”等为“一个劲儿”。例如说某人沉稳而不轻易变动,心里有数,说“他那个人可是竹板儿弓”,意思是说此人稳重不轻动,拿得住劲儿。此外还有人将“一个劲”说成“一弓劲儿”或“一功劲儿”,除表示上述沉稳持重之意外,“一功劲儿”还表示“一种劲头儿”之意。但这个用法不广。作为歇后语而普遍使用的仍是“一个劲儿”。

 二、兔儿爷打架——散摊子。现在人们脑子里关于兔的形象是儿童读物里的小白兔拔萝卜,还有兔妹妹、兔弟弟等等,早已不知兔儿爷是什么样子了。当年的兔儿爷可真有个“爷”相。头戴帅盔金光闪,身披银甲灿斑斑,护心宝镜明如月,四杆彩旌拥背肩。原来兔儿爷是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将,只是三瓣红唇和竖立的两支长耳告诉人说这位爷是兔子,是兔儿爷。早年一进农历八月,北京街头就出现兔儿爷摊子。特别是东四、西单、鼓楼前之类的闹市,至于西四、东单、新街口、北新桥等次一级的街市,甚至更小的地方,均有人摆出兔儿爷摊子,不但吸引孩子们围观不肯离去,成年人亦多看摊购买,所以热闹异常。过去北京人是不放过一节,七月十五莲花儿灯摊子才一收市,八月节的兔儿爷摊子又现街头。燕都岁时借以得到多彩的点缀。

 当年的兔儿爷摊子确是琳琅满目,色彩鲜艳。兔儿爷一位一位服饰鲜美,大者高达二市尺有余,中型的一尺多,最小的三寸左右。摊呈立体式,如阶梯形,多至十来层,摊子很大。层层摆满,一位挨一位,大者居上位,最下陈列最小型的。人们看着看着,不知何由而生遐念;这么多的兔儿爷团聚一处,形成一个大摊。这要是爷与爷打起架来,众爷们岂不一哄而散,最后拆散了摊子。于是留下“兔儿爷打架”一语,隐含下文“散摊子”。北京话“散摊子”用处极广。如几个人合办一事,未成而合作解体,就说“散摊子”。又如集聚办事或集合出发,未果而散,也说散摊子。再如某处停办、停业或撤消,人员离散,也说散摊子。(作者: 爱新觉罗·瀛生 于润琦)

;

送寒衣时袋子上写包袱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竖排,写给祖人的格式,依次写中元化袱包,上奉,故祖考公老大人收,孙,曾孙玄孙祀。

如果死者的儿子活着,写包袱时称呼,落款以儿子为主。即,依次写中元化袱,包,上奉,故考公老大人收,男率孙曾孙玄孙祀。包袱的背面写上,封字。如若不能到坟前供祭,那就在外地焚化包袱,包袱就要送几个给力夫,包袱正面写力夫二字即可。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有说法就是包袱背面除了写“封”字,还要写上亡故的地点,详细程度类似邮递,但无须具体门牌。

扩展资料:

民初,北京人大多沿袭旧俗,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纸店去买寒衣纸,它是用冥衣铺糊烧活的彩色蜡花纸,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一般是一张纸破三条或四条。

粉红色的印上白色图案,白色的则印上青莲色的图案,**的则印上红色图案(一般均为牡丹、菊花、蝴蝶的连续图案)。

也有用素色纸的。总之,只是象征性的东西。有的把这些寒衣纸剪成衣裤状,有的不剪,直接装在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焚化。还有的更为讲究的富人,则是请冥衣铺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袄、皮裤等高级冬装。不论用什么样的寒衣,都要以纸钱、纸锭为主,一并装在包裹内,供罢焚化。

-寒衣节

因为不同辈分的人戴的不同。

《仪礼·丧服》就详细地记载了周代的仪礼,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即斩衰(读cui)、齐衰(读zicui)、大功、小功、缌(读si)麻,按照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亲属关系的远近而制定。若在“五服”之外,就不再是亲属,即所谓“六世亲属竭矣”(《礼记·大传》)。

上述的第一种丧服用粗麻布,第二至第四种丧服用熟麻布,第五种丧服用细麻布,用布越粗,关系越近。另外,丧服的缝制也有特别的讲究。

19世纪末,洋布逐步被国人所接受,城里人披麻戴孝,开始不再用麻布,改用粗布、漂白布等替代。随之,后来披麻戴孝也逐渐有了变化,从时代上分,就有明、清、民国之分;

从地方上分,就有南礼、北礼之分;从民族上分,又有汉满蒙回等之分。中华民族的仪礼源远流长,尽管纷杂,但互相融合,大同小异,仍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以浙江绍兴地区为例,只有送葬的女性才戴“孝兜”,孝子仍戴孝帽——“三梁冠”。这种装束应属南礼。

另外,穿孝的人不分男女都应穿孝鞋,可是剧中人个个穿皮鞋,与传统礼俗毫无共同之处。还有,明明是传统的葬礼,剧中人却有意露出西装领带,真是不伦不类。

其次,什么人打幡、打什么幡,与过去的丧葬习俗大相径庭。实际上,在送葬队伍中,只能由孝子中的长子打幡,谁打幡,谁就是财产的继承人,这可不能胡来。听老人讲,幡是有固定样式的,一般都是在冥衣铺定制的,不会做得那么高,那么简陋。

第三,哭丧棒是次子以下的孝属手持的,它是把白纸剪成穗糊在秫秸棍上的,绝不能为了画面效果,把棍的一端做成一束短的“哭丧棒”,还让部分送葬人用双手高高举着。

扩展资料

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

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中国网-汉族的丧葬习俗

凤凰网-披麻戴孝岂能臆造

“凌迟”处死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封建社会死刑中最残酷的刑罚。“凌迟”主要是针对犯了谋反、犯上作乱、“口语狂悖”等“大逆”、“逆伦”罪的人设置的。也就是说,“凌迟”主要是用来处死危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犯的。“凌迟”的执行方式是将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极尽痛苦而死,让那些声称“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的好汉,想速求一死而不得,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据民间传言,“凌迟”处死时,刽子手先在犯人前大肌上割一块肉抛上天,这叫“祭天肉”;第二刀叫“遮眼罩”,刽子手把犯人头上的肉皮割开,耷拉下来遮住眼睛,避免犯人与刽子手四目相对,防止犯人在极其痛苦时放射出异常阴冷、恐惧的目光而使刽子手心慌意乱,影响行刑。

历史上有记载被“凌迟”处死的人,如明朝末年的大宦官刘瑾。“例该3357刀,先10刀一歇一喝。头一天先剐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起开刀,一共剐了3天。”再如明朝天启进士、翰林院庶吉士郑曼,崇祯年间遭温体仁诬陷,以“杖母不孝”被“凌迟”处死,剐了3600刀。这两个案子都是由皇帝钦定的,依据《大明律》量刑。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是清末大闹北京城的恶棍康小八,康小八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有一天,他在一家剃头棚理发时,发现剃头匠和一位顾客正在闲谈,并大骂康小八不得好死。康小八理发完后问二人:“你们认识康小八吗?”二人说:“谁认识这种混账的东西。”康小八“嘿嘿”冷笑一声说:“今天康八爷就叫你们俩当个明白鬼。”说着拔出手枪将二人击毙。康小八被缉拿归案后,在北京菜市口被“凌迟”处死。

唐代以前最重的刑罚是“斩首”,五代才开始在刑法之外增设了“凌迟”的条款,元朝开始把“凌迟”作为正式条款列入刑法,直到清末。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凌迟”这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也随之被废除了。

“凌迟”一词见于《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本义是指逐渐缓慢升高的山坡,把“凌迟”一词借用来作一种刑罚的名称,是“杀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故亦取渐次之义。”(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凌迟刑在史籍中有支解、磔等多种名称,虽然说法不同,但施刑的手段差不多。这一刑法始于五代。“凌迟”是死刑的一种。这种刑罚被正式列入刑法法典始见于《辽史·刑法志》:“死刑有绞、斩、凌迟之属。”沈家本先生说“凌迟之刑始见於此,古无有也。”(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辽代以后,宋、元、明、清的史书中均有关于凌迟刑的记载。《宋史·刑法志》介绍:“凌迟者先断其肢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大明律》、《大清律》中都有明文规定:“谋反大逆: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绞斩以外有凌迟,以处大逆不道诸罪者。”市井骂人“小挨刀的”“干刀万剐”的说法是有所据的。官修的史书不便把这种酷刑的手段说得太详细。明人王明德就说得比较清楚了:“凌迟者,其法乃寸而磔之,必至体无余脔,然后为之割其势,女则幽其闭,出其脏腑,以毕其命,支分节解,菹其骨而后已。”寸磔,就是一寸一寸地割。“相传有八刀之说,先头面,次手足,次胸腹,次枭首。皆刽子手师徒口授,他人不知也,京师与保定亦微有不同,似此重法,而国家未明定制度,未详其故。”(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八刀凌迟不能算作寸磔,凌迟究竟割多少刀,正如沈家本先生所说法无明文,全凭刽子手具体操作。据记载明正德五年(1510)大太监刘瑾伏诛,以凌迟处死,“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先十刀一歇一喝。头一日该剐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片,在胸膛左右起初开刀……凌迟三天刑毕。”

明末崇祯年间郑鄤被凌迟处死,时人记下了当时的场面“黎明脔割之旨乃下。行刑之役具提一筐,筐内均藏铁钩利刃,时出刃钩颖以沙石磨利之。埊阳(即郑曼)坐于南牌楼下,科头跷足,对一童子嘱咐家事絮絮不已。鼎沸之中忽闻宣读圣旨应剐三千六百刀,刽子手百人群而和之如雷震然,人皆股栗。炮声响后,人拥挤之极,原无所见,下刀之始不知若何。但见有丫之木指大绳勒其中,一人高距其后伸手取肝肺两事置之丫颠。忽又将绳引下,聚而割之如娟。须臾小红旗向东驰报,风云电走,云以刀数据报大内。”

而最惨的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因为崇桢皇帝中了反间计,误以为他通敌卖国,判他凌迟处死,行刑前以鱼网覆身(让肌肉突出以便下刀),游街示众,被北京城无知的民众冲上前去,把他的肉一块一块咬下来

那种心理的痛恐怕远高于生理的痛。

清嘉庆八年(1803)亦有一人因“大逆”遭凌迟处死。是年二月二十日清仁宗颙琰从圆明园回宫进神武门。此时一人从神武门西侧俗称“黑老呱殿”之后冲出欲刺嘉庆。此人被捕后审不出所以然来,只知名叫成德是一杂役。因其罪恶滔天,定凌迟处死,同时被杀的有他两个十来岁的孩子。成德凌迟处死应在菜市口,据云成德被凌迟过程中到后来“血尽但流黄水而已”,“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剐到一半成德对刽子手说:“快些”,刽子手回答他“上让你多受些罪”,“遂闭目不复言”。凌迟后还要枭首陈尸示众,以警效尤。菜市口西鹤年堂一带就是刑杀之地,沿途冥衣铺、棺材铺独多,为此地是杀人场也。凌迟从辽代开始定为正式刑罚,一直沿袭到清末。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沈家本奏请,颁布《大清现行律例》后才下令将凌迟、枭首、戮尸等法“永远删除,具改斩决”。凌迟等酷刑被废除,死刑仍分绞、斩两种,而且各种名目的酷刑并没有禁绝。酷刑是随着封建统治的倒台而废除,随着封建意识的消亡才会绝种的。

我只知道他的特点是残忍,别的你看看吧!

最近正在看<这里是北京>,书里讲到旧北京城(满清时期)的丧葬习俗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如果都抄录过来的话,估计管理员该有意见了!

落炕

家人病危,称为"落炕",也就是躺在炕上起不来了病人一旦落炕,如果是家中长辈,就要从其他房间迁到正房的炕上或太平床上躺着子女要每天斋戒沐浴、焚香祷告,要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求医问药,要亲自伺候病人的饮食起居,伺候汤药,端屎端尿。夜间,儿子们要轮流值夜。在病人清醒的时候要询问有何遗嘱,并记录在纸上。家中主事的长子要与叔伯等长辈及兄弟一起商量料理后事,像请画师为老人画像留影;请懂行的亲属到棺材铺去定购棺材;联系出殡的仪仗、搭灵棚、雇吹鼓手、订制纸糊的冥器等;到饭庄预订酒席;到寺庙里请僧道来念经、放焰口等。

换床

病人临终要换床,一来是为了冲喜,二来是怕以后没人敢睡在这张床上了。一般人家是从附近的杠房租一张灵床,也称“吉祥板”。穷苦人家就是将门板卸下,支上两条板凳充当灵床。换床要由儿子亲自上手,长子抱头、次子抱腰、三子抱脚将病人头朝西,脚朝东放好,以便“西方接引”。

换寿衣

病人临终要换上寿衣。男的是长袍马褂,女的是袄裙。身下边必须铺上草褥子,身上必须盖上白色单子,叫做“铺金盖银”。穿寿衣前要先给病人净身沐浴,包括洗脸、洗发、刮脸等。

清代的寿衣有一定的规矩:

凡是王公大臣的寿衣,都是自身品级的官服,身穿丝绸制成的蟒袍、补服及内衣,头戴官帽,脚穿粉底朝靴,靴底有莲花图案,表示脚踩莲花,修成正果。

平民百姓的寿衣都是棉袄、棉裤、棉长袍,用藏蓝色或古铜色的绸子做面,内衣用白布做成,脚穿白布棉袜,满族人穿宁绸青靴(汉族则是圆口鞋或福字履),头枕平金枕;女用寿衣外边是棉袍,里边是小棉袄、棉裤,一般是红里蓝面,头上戴蓝底红花的观音兜或垫帽,脚穿白布棉袜、尖口鞋。寿衣、鞋、帽绝对不能用皮子做,据说如果死者穿皮衣、皮鞋,下辈子就会投生为畜生。另外,寿衣也绝对不能用缎子做,因为“缎子”与“段子”谐音,有“段子绝孙”的意思。寿衣上还不能钉纽扣,只能钉带子,取“带子”——“后继有人”之意。棺材里铺盖少则三层,多则九层,都是取单数。

含敛

清代王公大臣死后经皇帝允许,可以铺上陀罗经被,就是在黄绫子上印上红色的梵文经字,有钱人家还要给死者戴上首饰。帝王和贵族死后要用一颗穿上红线的珍珠填入口中,红线的另一头系在死者衣襟的飘带上,平民百姓则用红纸包一些茶叶填入死者口中,称为“含敛”。为了防止诈尸,还要用红、白两色的绳子把死者的两条腿绑上,并且在死者胸前放一本黄历,上边再压上一面镜子,也有的压一个秤砣。

停灵

病人死后,如果是长辈要停放在正房堂屋中,灵床前要设立供桌,桌上必须摆放长明灯。传说阴间像黑夜,点一盏长明灯是给死者引路。还要摆上一碗倒头饭,上边插上三根秸杆,每根的顶上插上一个面球,叫做“打狗棒”,饭上放三张小烙饼,叫做“打狗饼”。

设上供品、焚上香后,所有亲属要跪在灵前高声举哀,将纸钱和纸元宝焚化。有钱人家还要请和尚、道士在灵床前念倒头经,将彩纸糊的轿子等焚花。满族人家要在门前竖起三四丈高的幡。

死者的亲属要穿孝服。孝服分五等,称为“五服”,分别是粗麻布、熟麻布、熟布制成。按照与死者的血缘远近,不同亲属穿不同的孝服。满蒙旗人男子的孝服是四开气袍子,不钉纽扣,只钉布条,头戴青布小帽,脚穿青布靴,不蒙白布。旗人妇女的孝服大致与男子相同,只是孝服不留开气,孝带系在腰中间,头上的发式有拆头撂辫和不拆头撂辫,还有撂单和撂双之分。

报丧

病人死后,大殓之前,家属要向亲朋好友报丧。平民百姓家一般口头报丧,官绅富商则要发报丧条子。家属还要请阴阳先生来验视死者,并开具殃榜(也就是现在的死亡证明)。殃榜上写明“死者的出生年月、去世年月、实际年龄、确定入殓的时间、入殓时的禁忌属相、出殡、发引、破土下葬时间等,贴在门口。

大殓

大殓就是将死者的遗体正式放入棺材中,盖上棺盖。从此以后,亲属与死者就再也不能见面了,也就是亲属与死者的遗体告别仪式。此时,全体亲属都要到场,尤其是直系亲属,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要在大殓之前赶回来。

大殓有高敛和低敛之分。高敛就是将棺材放在长凳上,低敛是将棺材放在地上。大殓时,亲属先在棺材内放一层香面子或锯末,起到吸水的作用,以防止尸体溃烂流出脓血。香面和锯末上铺一块红布,上面用七枚铜钱摆成北斗七星的布局,称为“垫背钱”。到了吉时,死者的儿子亲手将遗体从灵床上抬入棺材,要先入脚、后入头,随即往棺材里放上随葬品,还要放一些镇物,像镜子、铜钱、五谷、生铁等,然后去掉绊脚丝,将棺材内的空隙用棉絮填满,由死者的长子用棉球沾清水擦拭死者的眼睛,称之为“开光”,再用镜子照死者的脸。在场的亲属要逐一探视死者的面容,与死者做最后的诀别,然后由孝子插上棺材的子盖,长子将开光镜摔碎在地,全体亲属大声痛哭,最后由杠夫加上棺盖,钉上木楔。

大殓后,按死者的身份分别停柩在北房中厅或其他房间。灵柩下面用交木支起来。灵柩前要按放灵龛、摆放大幅遗像,设供桌,桌上摆放香炉、蜡扦、花筒、供品,讲究的人家还要搭月台。

按照佛道两教的教义,停灵的时间最长四十九天,最少要三天。一般平民才采用五、七、九天,富贵人家则十五、二十一、三十五、四十九天。停灵期间要做佛事、法事。逢“七”都要办事,备席招待前来吊唁的亲友。灵堂上挂幛子和挽联,灵柩左右要有亲属守灵。吊唁者到灵堂行礼,并走到死者亲属面前表示慰问,守灵的亲属要道谢。

接三

人死后三天要举行接三仪式。传说,人死后三天,灵魂要被鬼神佛接走。临走前,灵魂会登上望乡台眺望家乡,或亲临与家人做诀别。为了让死去的亲人升天,需要在他死第三天请僧人来诵经、放焰口,还要由家人送给死者一些生活用品(纸车马、纸钱、纸衣服等)。接三前要到冥衣铺订一份车马、箱子,在接三当日将这些车马箱子摆在门前,放上一些纸钱在车内、箱内,亲属还要在大门内外安排鼓乐。

接三当天招待亲友用炒菜和面。通常是四个冷菜,四到八个热菜,最后端上一大海碗面卤,一小碗炸酱,各色面码等。炒菜大多是家常菜,席面上不预备酒。来宾仅仅是入席坐一会儿,象征性的吃几口。亲友入席后,本家孝子要来谢席,各位来宾要还礼。来宾不能自行离席,要等到众人都吃完,一同站起来离席。

接三日的下午要举行“开咽喉”仪式,由死者已出嫁的女儿出头,摆上一桌子祭席或摆上一张饽饽桌子。小户人家则是到熟食店买上一个盒子,内装香肠、酱肉、肘花、小肚之类的熟肉制品,供在灵桌上。

接三日晚上要放焰口,亲属请来和尚念经后,将买来的馒头掰碎撒在地上,喇嘛则将白米撒在地上,以此向饿鬼施食。所用的馒头是用发面蒸熟制成圆环状,像一个个手镯。这些“手镯”,一个比一个小,码起来像一座塔,可以摆成一个个小馒头,最上边放一张小饼,饼上放一个桃形馒头,上面写着梵文佛经。饽饽码好后插上四面彩纸小旗,顶上插一面黄灯花纸剪的小幡,上面写“西方接引”。

接三当天晚上天黑后,要举行放三仪式。参加送三的有和尚组成的鼓乐队、冥衣铺伙计携带纸糊的轿子或坐骑,送三的亲友要手拿长香或打一只白灯笼。起行时鼓乐齐鸣,亲朋好友一起高声举哀,孝子孝女要高声喊“爸(妈),您上路吧!”

送三的队伍由鼓乐队走在最前边,纸活冥器其后,再往后是清音、文场、举香提灯笼的亲友,最后是和尚。送三的地点在住宅的西边,一般是指定的广场或城根,到达后将纸活放在中间,车头对着死者的坟地,鼓乐队三面围住冥器吹奏,孝子跪在中央,由茶房将挑纸钱接过去放在纸车里焚化,亲属三叩首后,鼓乐队在一声锣后停止演奏,送三仪式结束。

做七

在人死后的第七天或七的倍数之日,要请僧道诵经烧香超度亡灵,称为“做七”。各家根据经济状况不同,有做三七、五七的,最多做到七七,也叫“做道场”。道场圆满后,亲属捧着给佛的黄表到指定的广场去焚化楼库,叫“送库”。每做一次道场要送一次库,每次都要由吹鼓手和僧人吹打乐器、法器在前边开路。

出殡

出殡前一天夜里,僧人要通宵做佛事,称为“伴宿”或“坐夜”。这一天死者的亲友要前来祭奠,与死者做最后的诀别。亲属要大摆酒席答谢,晚上做最后一次送库。

出殡就是将灵柩从家里抬往坟地。出殡前要举行最后一次总祭奠。要准备成桌的酒席,由德高望重的长者主祭,亲属和亲友依次叩首,各搛一筷子鱼肉菜肴放入焰食罐内,由孝子用一个苹果将罐口堵住,再用一个小烙饼咬去四边放在罐口,用红布包好,再用花红线扎紧,摆在灵前,叫“搛罐”。

出殡当天清晨,孝子要用新扫帚把棺木上的浮土扫下来,倾倒在炕席上,由杠房的人将棺材前端抬起来一点,由孝子将一个铜钱垫在棺材下边,最后将棺盖上的楔子钉好,亲属要大声哀号,再次向灵柩行叩拜礼,称为扫财、掀棺、辞灵。

出殡大多是在早上八九点钟,富户人家在十点左右。由长子打幡走在最前边,次子抱灵牌随后,其他亲属手持白纸剪穗糊成的哭丧棒,大儿媳妇等人抱焰食罐跟在后边。杠夫们将灵柩小心地抬出灵堂和院子,吹鼓手们吹响两把大号。灵柩出门后,鼓乐齐鸣。灵柩抬到街上,放在大杠上,一般用十六个杠夫抬杠,也有用三十二或更多的。灵柩上往往有一个用红缎子制成的棺罩,上杠时孝子要跪在灵柩前将丧盆摔碎,送殡队伍起程。

送殡队伍最前边为打执事的,其中一些人手持雪柳。孝子打着幡走在灵柩最前边,其他送殡的男眷走在他的后边,灵柩后边的轿车里坐着送殡女眷。送殡队伍有专人负责扬纸钱。他身背大串纸钱,手里拿着一串,用手指将整叠的纸钱搓开后,在起杠、遇到路祭、经过十字路口、河边、桥梁、井台、祠庙、城门和下葬地时用力将纸钱高高扬起。

起杠后杠头要高喊“加钱”,这时亲属必须要另外再给杠夫们加赏钱。杠夫还要将给赏钱的人员和数目一一喊出来,如“本家老爷赏钱四十吊”之类的,全体杠夫随后应道“哎,四十吊!”所喊数目一般是实际数目的十倍,以此来讨死者亲属的欢心。一路上还要多次喊“加钱”,直到坟地,以显示送殡队伍的声势浩大。

出殡队伍因各家而异,富贵人家出殡,行列可达几里,行列中有纸糊的冥器、花圈、挽联和执事、僧道、孝属、亲友,还有各种仪仗,像各种古代兵器、肃静回避牌、金执事、功名牌,但一般只有满清王公贵族才有这样的排场。至于一般人家,可分为干三件、三半堂、五半堂、一堂、三堂、五堂等,依次由简入繁,以适应不同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家庭办丧事。

送殡队伍出城后,一般亲友就告退了,杠夫的人数也减少了,只留下一班鼓乐、一班和尚前往坟地,执事撤出。灵柩抬到墓地,按照风水先生事先选好并已挖好的墓坑下葬。到吉时由杠夫按风水先生测出的方向,用大绳将灵柩缓缓放入墓坑。此时,孝子跪灵,鼓乐声起,随后摆上供品,和尚高声诵读有关经文,亲属将花圈、挽联、纸活、纸钱等点火焚化。亲属与亲友在杠夫递过来的一铁锹土上抓一把扬入坑内,随后由杠夫用铁锹往坑里填土,堆成坟头,再将引魂幡插在坟上。孝子向送殡的亲友致谢,众人脱下孝服回城。

下葬后第三天要到坟头烧纸,以后在三七、五七、七七及60天时,还要到坟头祭祀或在家里祭祀。五七时要由死者已出嫁的女儿出钱糊一把大伞插上五朵石榴花,送到坟地焚化,称为“烧伞”。60天时亲属必须预备纸糊法船一只,金桥、银桥各一座,在僧道诵经加持后焚化。据说,死者可以乘上法船,通过金桥、银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称为“烧船桥”。人死后百天还要办一次祭奠仪式,一般家属在家里设奠。死后一周年还要办一次祭奠,亲属要在院内搭席棚,设酒宴招待亲友,正房祭堂,堂内悬挂影像,设牌位,也有搭月台的。富贵人家还要请喇嘛、道士、和尚念经。在死者逝世三周年、十周年时也有办祭奠的,但比较少见。

民间办丧事,是为了给亡人在阴间建筑冥府、金库、银库,所以,做道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亡人听经闻法,忏悔生前罪孽,从而得到超生;而且也是哀叩神、佛施法给亡人建筑冥府。

道场圆满则表示斋主的孝心受到了神与佛的认可,为亡亲构筑冥府和金、银库也成功了。

这样,送圣、送库两个仪式自然就结合在一起了。按理说,送圣是主体仪式,送库是附加仪式,这个过程应叫送圣,但是,由于圣是无形的,抽象的,而库却是有形的,具体的,可以看见的,日久,送库这个名称就在人们的心目中确立起来了,送圣这个概念反倒日渐淡化。

送库用的纸活以楼库为主,其它冥品皆为冥衣铺裱糊匠扎制的烧活。

楼库,本名寿生楼库。楼库是楼与库的总称,一座楼,两座库,谓之一楼二库,算是一堂。再加上四只箱子,谓之一楼二库四杠箱,是一份送库用的全活。

冥衣铺为了便于拿放与制作,把尺码大的楼库制作成尺截的,楼的上层、下层、须弥座各为一截;库是库顶和库身、底座各为一截。尺码小的楼和库则是一个整体。

楼库的样式均仿的是古典楼台的建筑形式,顶部宫殿式,用筒式脊瓦覆盖,亡人若是王公贵族,为黄顶蓝丽,亡人若是平民百姓则是黑顶绿瓦或豆青色瓦,屋脊为蓝色,楼上下均为环廊,前后都有明柱,楼前都有门户,两边山墙为蓝色。

库是双顶,头层檐下的彩绘图案有金银宝库字样,库身一层,窗根门户与楼一致。门口有二人站立,一是手执账本的曹官,一是手拿钥匙的阴司,表示是为主人官库的。

送库用的纸活除杠箱、墩箱、金山、银山、尺头桌子、四季花盆以外,只要丧家肯花钱,完全还可以根据亡人生前的愿望、爱好,糊些其它建筑物、交通工具、人物、鸟兽、文玩陈设等等。

过去常见的阴宅,通常仿照老北京四合院的格局,糊一所宅子,屋内陈设家具齐全,还有侍候的仆人、牌桌、烟床、绣枕、烟枪等;还有整桌的筵席,成台的戏剧等。

楼库做好以后,要让和尚或道士在上面加上封乘,叫封库。在和尚送完最后一道封条之后,孝子们要跪在地上,向楼库及纸活三叩首,称祭库。

送库,也就是焚库,把楼库及纸活等祭过的冥器送到指定场地焚烧。

春、夏、秋三季,一般在下午四时入席,斋主招待来吊唁的亲朋好友吃过饭,约6点送库,冬天略早。

喇嘛、道士、和尚的衣冠都整理好,带着自己的法器。由专人带上亡人生前心爱的衣服、什物等纸活。这时,茶户高喊声:请本家教子跪灵了,送库了您哪!

由长子带着众兄弟用铜盘托着给阴间的书札,即应捧的圣。一切准备就绪后,茶房又喊:送库了您哪,请各位老爷前升了!来宾、孝属以及喇嘛、道士、和尚均按顺序向外走,去往焚代场。

送库行列到达焚化场后,响器、僧道、进库的亲友分成两边,站在距离纸活二十余米远的地方。

正中放着白布垫,全体孝属下跪后,由铺排将所捧的圣接过来,用小跑的步子送至纸库前边,放在楼座上。

这时,看烧活的早把楼的后身捅开一洞,点着里边的纸钱,不等铺排跑回原处,即已起火。火会烧得特别旺,火苗蹿得老高,所有的冥器都会烧得干干净净。于是全体孝属三叩首。有道经的,道士们猛敲猛打一陈,高声唱念《送化赞》。

官鼓大乐最后以一声大锣,宣告送圣仪式礼成。茶房朗声喊道:本家给各位送库的老爷们道谢啦!于是本家孝子扒在地下一叩首。凡不再回丧居的亲友,均就地向本家或揖或安告别而散了。

北京话歇后语故事

北京话歇后语故事  北京话常指的北京话是指北京市区的口音,不包括北京郊县的方言。说话人带有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