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选录卷三这套书在阅读分类中属于哪一类
按照四库全书 经史子集的分类 诗经属于“经”类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隋朝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类。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古代中国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战乱不止的局面,使中华大地重新统一于中央政权之下,这是隋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此外,隋朝把陈后主和文武官员、衣冠世族、百工杂技以及乘服、图藉与法物等,运送到隋朝首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运送的行列,前后达五百里。自晋室南渡后在江南保存两百多年的中国正统文物,至此重返北方。
扩展资料:
隋朝大一统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采取的措施: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隋朝统一战争
-隋朝
隋朝的历史虽短,文化上却有新气象,成就以科学技术方面最为突出
炀帝时征集整理图书,分甲乙丙丁四目,即经、史、子、集四类。这个四部分类法一直为后人所沿用。中国古代绘画,以人物为主,山水画的发展是从唐朝开始的。现存的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相传是最古的山水画。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据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的说法,雕版印书始于隋朝。这虽有疑问,至少是很有可能的。我国古代早已设有太医令,但均隶属于其他机构。
隋朝设立太医署,オ成为专设机构。以后历代都沿袭这办法。太医署还招收学生,培养人才,兼有医学教育机构的作用。
隋朝文化上的成就,科学技术方面最为突出。名医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是医学上的一部名著,对病因症候学作了一次总结,还记述了用肠吻合手术治疗外伤肠断的病例。
裴矩的《西域图记》,有地图和画像,在地理学史上有他的地位当时有好些所谓有“巧思”的人物,其实是一批大技术家。宇文恺是最有名的代表人物,筑大兴城和东都,开广通渠,都由他负责。
这里只谈谈两样以巧妙闻名的东西。东都观文殿前面的书室,门外垂着锦幔,上面有两个飞仙,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但是人们走到慢前,脚触动了地上的机括,飞仙就冉冉而下,收起锦慢,房门也悄悄地自动打开了。在中古时代这仿佛是只有在神话里才会出现的事情。
另一件是观风行殿。这是一座活动的殿堂,可以拆卸,应用时一下子便可以装好。下有轮子,转动自如,里面可以容纳好几百人。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动房屋。行殿是供炀帝巡行边境时使用的。
另一个技术家西城(今陕西安康)人何稠造的六合城,是一座活动的城垣。它周围8里,半夜工夫就可以搭成。上面遍插旌旗,站满甲士,像真的城垣一样。这是炀帝打仗时示威用的。不到一夜之间,空地上突然出现一座城垣,使人疑为鬼斧神工,可以对敌方产生威慑作用。
宇文恺和何稠是宫廷技术家,但他们的成就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的水平。在民间,优秀的工匠李春,建造了闻名世界的赵州安济桥(在今河北赵县洨水上)。这座跨度长37.37米的石桥,空腔单拱,在一个大弧券两端的拱背上开了4个小拱,洪水从小拱排出,对桥身的冲击力便减弱了。桥身的弧形很低,省工料,便运输,看上去坡势低平,刚劲柔和。宛如长虹当空,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
欧洲人晚了1200年才造同类的拱桥。这座桥经历了洪水、地震等考验,至今尚存,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值得我们引以自豪。解放后,我国桥梁工作者广泛利用它的经验,建造了许多省料省工、坚固美观的桥梁。
原文:国初因隋制,以吏部典选,主者将视其人,核之吏事。始取疑狱,课其断决,而观其能否,此判之始焉。后日月淹久,选人滋多,案牍浅近,不足为准。乃采经籍古义,以为问目。
其后选人益众,乃征僻书隐义以试之,唯惧选人之能知也。遒丽者号为“高等”,拙弱者号为“蓝罗”,至今以为故事。开元中,裴光庭为吏部,始循资格,以一贤愚。遵平撤者喜其循常,负材用者受其抑屈。宋璟固争不得。及光庭卒,有司定溢,其用循资格非奖劝之道,谥为“克平”。春秋之时卿士代禄选士之制阙焉秦承国制所资武力任事者皆刀笔俗吏不由礼义以至于亡 汉因秦制,未遑条贯。汉高祖十一年,始下求贤之招。武帝元光元年,始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贡举之法, 起于此矣。魏晋互有改易。隋炀帝改置明、进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贞观则以考功员外掌之。开元二十四年,李昂为考功,性刚急,不容物,乃集进士, 与之约曰:“文之美恶,悉知之矣。考校取舍,存乎至公。如有请托于人,当悉落之。”昂外舅尝与进士李权相善,为言之于昂。昂怒,集贡士数权之过。因曰:“观众君子之文,信美矣。然古人有言,瑜不掩瑕,忠也。其有词或不安,将与众说之,若何?”权曰:“‘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岂执事辞乎?”昂曰:“然。”权曰:“昔唐尧衰怠,将禅许由。由恶闻,故洗耳。今天子春秋鼎盛,不揖让于足下,而洗耳何哉?”昂惶骇。初,昂以强愎不受属请,及有吏议,求者莫不允从。由是庭议,以省郎位轻,不足以临多士,及使吏部侍郎掌焉。(节选自《大唐新语·厘革》)
译文:建国初年沿袭隋制,让吏部主管选拔,主考官将要面试那个人,用吏事考核他。最初的
时候选取疑难案件,考核他断案,观察他能否胜任,这就是写判词的开始。后来时问久了,
参加选拔的人增多,公文内容浅显,不能够作为考试的标准。于是就采用经典古籍古义,用
它们作为试题。那以后选拔的人才更多了,于是收集冷僻的书籍深奥的义理来考查他们,唯恐选拔的人能够了解,辞采华丽者称为“高等”,表现拙劣者称为“蓝罗”,至今把这个作为1例。开元年间,裴光庭掌管吏部,开始遵循资格履历,把资历作为官员好坏的标准。遵守常轨的人喜欢他遵循常规的做法,有才能的人却受到他的压抑。宋璟反对但没有成功。等到裴光去世之后,有司确定谥号,因为他不能有效奖励劝勉人才,用“克平”作为他的谥号。春秋时,卿即和士等官员世袭,选拔人才的制度缺少,秦朝继承了前代的制度,凭借的是武力,掌权的都是刀笔俗吏,不遵循礼义,以至于灭亡,汉朝沿袭秦朝的制度,没有改进。汉高祖十一年开始颁布求贤诏。武帝元光元年,开始让郡国举荐孝廉各一人,荐举的方法从此开始。魏晋时期互有改动。隋炀帝改为设置明、进二科我国继承隋朝的制度,增设秀才、明法、明字、明算,一共六科。贞观时期以考功员外掌管这件事情。开元:二十四年,李昂作考功员外,他性情刚厉褊急,不与他人结交相投,于是召集进士们,和他们约定说:“大家文章好坏,我心里都清楚。考核取舍,在于绝对公正。如有请托于人,当全部落第。”李昂岳父曾与进士李权交好友善,为他在李昂面前说好话。昂果然发怒,集合贡士数说李权的错误。手是说:“观众君子的文章,确实都很好。可是古人说,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互不遮掩,才是忠实的人。谁如果有想法或许内心感到不安,那么就跟大家说说,怎么样?,李权说: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不是您的诗句吗?”李昂说:“是。”李权说:“从前唐尧年老体衰,将要把首领的职位禅让给许由。许由讨厌听到这句话,所以洗耳。现在天子正当壮年,没有将天子之位揖让给您,你学古人洗耳为什么呢?“李昂非常害怕。当初,李昂因为刚愎自用不接受别人的请托,等到有官员议论这件事后,求他办事的没有不答应的。因此大臣们廷议,认为考功员外职位低,不足以面对许多人,就让吏部侍郎掌管这件事。
诗经选录卷三这套书在阅读分类中属于哪一类
本文2023-10-05 00:56: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