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甲戍本)红楼梦,是什么意思?
首先,《红楼梦》应该分为手抄本(古本)和印刷本,它的分界线是程伟元活字摆印本的出现。程伟元的活字摆印本大概出现在曹雪芹去世只有28年左右,也就是大概1791年左右。1791年之前的版本应该都属于古本。
其次,你说的应该是甲戌(xū)本《红楼梦》。甲戌年指的是乾隆十九年(公历1754年),曹雪芹是1763年去世的,所以甲戌年的时候,曹雪芹还在世。甲戌本《红楼梦》又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砚斋是《红楼梦》抄本系统的主要点评者,他的点评也被认为是最贴合曹雪芹思想的版本。但是对于脂砚斋到底是谁却不得而知。
甲戌本《红楼梦》并不全,一共只有十六回(不是从第一回到第十六回,而是只存一至八、十二至十六、二十五至二十八各回)。上世纪初,胡适曾经收藏过这个本子。
评皇券牒是(瑶族)民族的汉文手抄本。
评皇券牒俗称《过山榜》,又名《盘王券牒》《瑶人榜文》。它是信奉盘瓠为始祖、被称为“过山瑶”的瑶族人民世代流传和珍藏的一种记载瑶族古代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的弥足珍贵的汉文文献资料。
评皇券牒是评王为了奖赏瑶族祖先盘王,在全国13省发布券牒,允许盘王后裔耕山种岭,永免徭役赋税的特许状。它主要记载了瑶族的起源、姓氏的由来、迁徙过程、重大事件,以及瑶族享有的权利、应遵守的禁令等,是瑶族人民争取生存权、发展权的真实写照。
据《瑶族通史》记载:国内外瑶族研究工作者自19世纪末以来,先后在中国广西、湖南、广东、贵族、云南的瑶族聚居区及国外之越南、老挝、泰国、美国等瑶人社区发现并且收集到南宋,明朝,清康熙、乾隆、光绪及民国等不同时期的《评皇券牒》手抄件140多件,均用汉文书写,计其称谓有20余种。
版本除手抄本外,还有少量的木刻印、石印和油印本。大多数券牒都誊抄或刻印于竹纸之上,也有少量誊抄于白布、绢绸之上。装璜式样有长卷式、折叠式和书本式三种。
有些券牒四周绘有精美的花纹图案,末端画有彩色神像和盖有红色圆印或方形大印,印文难以辨认。据其体裁、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称为瑶族《评皇券牒》《盘古皇圣牒》《白箓敕帖》的牒本,其内容较完整,篇幅一般为六七千字,冗长者达一万三千余字,流传量多面广,堪称券牒正本或古本。
另一种是称为《过山榜》《瑶人榜文》的券牒,其内容较简短,篇幅一般为四五千字,短者仅几百字,为券牒之简本。再一种是称为《瑶人分基来路总图》《十二姓瑶人来路祖途》《瑶人出世根底》的文献,只引用盘瓠故事,记述祖先族谱等情况,与前两种的类型区别较大,不属《评皇券牒》范畴,但瑶族群众常将其当作券牒收藏。
史载,《评皇券牒》于唐朝贞观二年敕旨。为唐宋王朝统治者用以招抚瑶族先民入籍的券牒文照,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它成了瑶族争取民族平等、捍卫民族权益的凭证,是瑶族世代相传的“护身符”。
1、程乙本。通行本红楼梦是指《红楼梦》小说最流行的一个版本。按照目前的印刷数量和流行程度来说,最通行的一个版本应该是由高鹗在原作者曹雪芹的基础上续写了后四十回、并经由他和程伟元整理编撰的小说版本,世称“程乙本”;
2、名称由来。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和高鹗将《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木活字排印出来,书名为《红楼梦》,通称“程甲本”。第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1792),程高二人又对甲本做了一些“补遗订讹”、“略为修辑”的工作,重新排印,通称“程乙本”。“程乙本”的印行,结束了《红楼梦》的传抄时代,使《红楼梦》得到广泛传播。因此,该版本也成为此书最流行的通行本;
3、其他主要版本:
(1)甲戌本。这个本子的全名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年指的是乾隆十九年(公历1754年),那一年曹雪芹还在世。这个本子正文里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的句子。后来这个本子在社会上辗转流传,到晚清时候被一个叫刘诠福的官僚收藏。他很看重这个本子,但后来世事沧桑,他的藏书在旧书店出现,上世纪初被胡适买到,但那已经是个残缺的本子了,一共只有十六回(不是从第一回到第十六回,而是只存一至八、十二至十六、二十五至二十八各回);
(2)己卯本。它的全称是《乾隆己卯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个己卯是乾隆二十四年,公历1759年。甲戌本是脂砚斋的重评本,这个本子是四评本,可惜脂砚斋的初评本和三评本没有流传下来。这个本子也不完整,但存下来的也不算很少,有完整的四十三回和两个半回。它现存于北京图书馆。本子里有“己卯冬月定本”的字样。它也是个过录本。有意思的是,研究者考证出它最早的收藏者是乾隆朝怡亲王府的允祥的儿子弘。弘皙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的儿子,弘的堂兄,允祥是康熙的第十三个儿子。允祥在康熙朝后期,一些兄弟为争夺皇位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却很低调;
(3)庚辰本。己卯年过去就是庚辰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五年,公历1760年。这个“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石头记》手抄本也是一个过录本。全本七十八回,缺六十四回和六十七回,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它里面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虽然和己卯本一样都是脂砚斋第四次写批语评论的本子,但又经过一些整理,跟己卯本还是有区别的。现存的这个过录本可能过录的时间离母本比较远,分头抄书的人也不是都那么认真。比如前十回没有批语只有正文,可能是分工抄录的人懒得连批语一起抄下来;而第十一回以后,抄书人比较认真,不但有批语,而且耐心地抄录了回前批、回后批、眉批、行间批、正文下面的双行小字批,有些批语母本是朱批,就也抄成朱批。这个本子有其优点也有其明显的缺陷;
(4)蒙古王府本。这个本子现存于北京图书馆。据说是从一家没落的蒙古王府收购来的,它叫《石头记》,有一百二十回,而且有程伟元的序,乍看似乎是个通行本。但通过研究发现,它八十回后的四十回是根据程甲本抄配的,序也是抄来的,它的前八十回里,又发现五十七回至六十二回也是从通行本里抄来补齐的,但其余的七十四回应该是从没出现通行本以前的一种在贵族家庭间流传的手抄本过录的,属于古本性质;
(5)戚序本。这个本子很可贵,书名《石头记》,有完整的八十回。它在清末民初以石印的方式流行,有多种印本,其中有正书局的影响最大,书前有一位署名戚蓼生的人写的序。戚蓼生是个真实的名字,他是浙江德清人,跟他合作的书商叫狄楚青,他在书上印了“国初钞本”四个字,有跟已经流行开的通行本叫阵的意思。它所依据的过录本,经研究证明是一个保留了很多曹雪芹原笔原意的本子;
(6)杨藏本。这个本子最早是由十九世纪一位叫杨继振的热爱文化的官僚私人收藏的,现在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我们上面提到的古本,名字都叫《石头记》,这个本子叫《红楼梦稿本》,它是个一百二十回的手抄本,后四十回大体是抄自程甲本,前八十回所依据的过录本看来比较复杂,是用几种流传在社会上的手抄本拼合而成的。前八十回里,它又缺第四十一回到第五十回,杨氏得到它后,据程甲本补入;
(7)列藏本。原来是苏联的列宁格勒,现在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那里的图书馆里藏有一部手抄本的《石头记》,是清道光十二年(公历1832年)由俄国传教士带回那里的。这个八十回的本子缺五、六两回。这个本子流失海外一百五十二年以后的1984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启动了古典图籍整理编印的文化积累工程,挂帅的是党内一位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老同志李一氓,他决定派人去苏联列宁格勒考察那部古本《石头记》,首先想到的,就是周汝昌先生。那年隆冬,有周先生在内的一个考察小组赴苏进行了考察,周先生对这个藏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8)舒序本。这个手抄古本书名题为《红楼梦》,应该是一个八十回的抄本,但现在只存前四十回。它的过录时间可以确定为乾隆五十四年(公历1789年)。因为前面有一位叫舒元炜的人写的序,所以被红学界称做“舒序本”;
(9)梦觉本。这个手抄本书名也是《红楼梦》,八十回。它前面有署名梦觉主人的序,这个序写于乾隆甲辰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九年,公历1784年;
(10)郑藏本。郑振铎是现代人,文学史专家。他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不幸在1958年率领一个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牺牲,享年六十岁。他爱藏书,从旧书店里找到两回(二十三、二十四回)古本《石头记》,虽然只有两回,但很有研究价值。这个最初由他收藏,后来捐给国家的古本被称做郑藏本。
古本(甲戍本)红楼梦,是什么意思?
本文2023-10-05 01:27: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