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政治谶言
订阅
一,亡秦者,胡也(秦)
记载:始皇三十二年,"巡北边"秦始皇到秦国的北方边境巡视当时燕地一个很有名的方士卢生,受始皇之命,入海求仙回来,碰到秦始皇他向始皇帝献出一册图书,书上说:"亡秦者胡也!"
始皇一统中国后,信神仙之说,他认为自已灭了六国诸候,中国境内已经没有对手而生活在中国北方的胡人,秦国可能的、最大的威胁!所以始皇下令:"蒙恬统兵三十万北击于胡,略河南地!"始皇让他手的大将攻取了北胡灵州、夏州、胜州。为了一劳永逸地强化北方的防御,始皇下令在边境上,修筑了象征中国的万里长城。
始皇三十五年,献图书的卢生等人,在背后议论始皇之为人认为秦始皇这个人刚戾自用,刑杀以威,天下人因为害怕,只想保住自已的既得利益,已经没有人敢向他进忠言"天下人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而且始皇贪婪权势,天下之事,大大小小都要向他汇报,大臣上书,要用秤来称他们奏表的重量,(其时中国没有发明纸,用竹简代书)来考核臣子的责任心。并且一旦有臣子上了书,不分白天和黑夜,必须马上呈报!左右如果做不好、做不到,"辄死!"

应该说,秦始皇为了他们家的天下能"一世,然后二世,二世然后三世,世世不竭,乃至万世,"是相当勤政的但他没有顾及到手下人的感受,以秦始皇的个性,他也不可能顾及到其它人,什么感受!在大秦王朝,他就是天,他就是地;他就是核心之核心,中心的中心。全大秦王朝都必须团结在以他的为中心的周围否则,一个字:死!
卢生,候生不但说了这些攻击"核心"的话,还说:始皇"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未求仙药!"这么样迷于权术,我等不能帮他找长生不老药!
如果谁真帮始皇找到不老药,让始皇长生不老,他一人,不但统治当时的所有中国人,而且他还要统治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人全天下的大小事儿,只要秦始皇能找到不老药,他一个人就能全包了不知道这样一个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不过幸好,卢生他们醒悟快(当然也是牛皮吹炸了)对儒生们说,"未可未求仙药!"不能帮他找药。
实质是,卢生们早明白,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不老药,他们早就想找一个逃跑的理由逃跑之前,还不忘忽悠一下人,说他们不是找不到不老药,而是不想帮始皇这个独夫找不老药。
始皇听到告密者传述卢生他们的犯上“恶言”之时,卢生早就逃之夭夭始皇大怒,他说"联请这些文化人来,是想让他们为秦国出谋划策,让天下早日得太平而他们之中有人说能练药,联不惜花费千百万钱财,如徐市(福)等,不知道了花费了国家多少钱财,到现在连药的影子毛都没有看到,候生,卢生两个,联赏给他们钱财、官位、美人。对他们这么好,他们还诽谤联!卢生跑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有没有同伙他们的家人在什么地方,还有他们的同学和老师呢这件事一定要重重查处,不管牵及到什么人,不管用什么方式,也不管要杀多少人,此风不可长,一定要彻查到底!"
结果"犯禁者四六百余人,皆坑之咸阳。"
事件发生后,始皇的长子(也就是太子)对始皇说:"爸啊,现在天下刚安定,一些远方的老百姓,还没有能真心实意在拥护我们大秦啊而且这些文化人,喜欢孔夫子的仁义,你老人家用重刑坑杀这么多人恐怕天下人会诽谤您老啊!"始皇听到扶苏也不支持他“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把他贬到秦国北方边境上,与蒙括一起筑长城。
始皇怒目的只是吓吓扶苏,或者说是想让扶苏历练一下但结果却弄巧成拙!

始皇有"巡国"的喜好,有事没事,喜欢到外乱逛。始皇三十七年,他巡"至平原津"时,生了重病但他很怕死,君臣没有人敢说陛下要死了,如何按排后事到始皇确实病得不行,始皇才命上写"玺书",赐给太子扶苏,目的十分明确,是要让扶苏回来接他的班但如意算盘却给一个叫赵高的家伙打翻了。
赵高是秦始皇皇宫里一太监,曾经做过始皇的二子胡亥的老师他说服了丞相李斯,扣留了始皇给扶苏的"玺书"复赐令扶苏自尽另立始皇二子胡亥为帝最后历史上最强大的秦国,就被胡亥和赵高给葬送了。
卢生于始皇三十二年,给秦始皇带来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图谶:“亡秦者胡也"只十多年时间,秦就真的亡了,但秦始皇理解错误,不是亡于北"胡"而是亡于“家胡”(亥)!在>里也说到,后来汉人郑玄认为:"胡者,胡亥,二世之名也秦(始皇)见图书,不知此人名,反备北胡!"有伟人说,堡垒都是从内部开始破,原来这话在秦朝就是是真理了!
亡秦者,胡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弄假真的谶言。
二病已当立 (汉)
汉孝昭帝元风三年正月,汉王朝发生了两灵异事件。
一,“泰山有大石自起立。”
泰山是古时天子进行封禅之地,对于当时地汉王朝来所有人来说,既神秘、又神圣。却发生了“大石自起立”这一灵异事件,让许多人不得其解,又惶恐不安。
二,“上林有柳树,枯僵复起,虫食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
上林是汉皇家林园,一般人进不去。但管理园林的官员却发现,一株枯了许多年的柳树“复起”。枯树复起,奇特,不奇怪。这树说不定是没有死透,现又逢春,营养合适,所以能逢春再发。但奇就奇在,这树上的虫儿,居然能把树叶吞食出文字形状,且读之成句:“公孙病已当立”。这可就是太神了。
当时有许多人都在猜测,有一个人不但猜了测,而且把他猜测的结果说出来;还不是当茶余饭后的话资说说,是把他猜测的结果,向当时的皇帝,汉昭帝上了书。他说:“陛下,现泰山大石自起立,是上天在向我汉昭示,当有匹夫为天子;枯柳复生,意指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我大汉承尧之后,有传国之运,现天降昭示,当求天下贤人以禅之,我皇退封百里之地,以顺天命!”
此人为鲁地一小官史眭弘。他是傻到家,也迂到家了!汉天子怎么可能就凭泰山、上林两小小灵异事件,就把大汉天下拱手让于他人

汉昭帝下令,“弘妖言惑从,诛之”。
五年之后,眭弘之言验。
孝昭帝元平元年,昭帝崩,无嗣,没有儿子。权臣霍光等议立昌邑王刘贺。但刘贺“荒*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所以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让霍光他们给废了。再立之人,果名“病已”!
这个病已,一,出自故废立之家。病已是武子废太子刘据之孙。刘据被人陷害,其“三男一女,及诸妻妾皆遇害”。独此孙系于长安狱中。大臣丙吉“哀皇孙无辜”,所以想尽一切办法,保全皇孙。二,眭弘言“当有匹夫为天子”。病已虽出自故太子之家,但到他时,皇家的所有资源,都已清零。丙吉救出他后,送给他外婆扶养。成年后,掖庭令张贺是故太子旧臣,思太子之恩,想以孙女妻之。张贺的弟弟张安世说:“曾孙虽为太子之后,但现在是庶人,能足衣足食在活下去,就不错了。又何必让孙女去跟他受苦啊”贺乃止。连一小小的掖庭令的弟弟,都不把他当回事,病已这个匹夫,也确实是当到家了。
后因孝昭无嗣,昌邑荒诞,历史的偶然,给了他刘病已机会。只不过,病已不是眭弘所说的姓公孙氏,他也姓刘。眭弘错解了虫食文“公孙”之意,“公”是指皇家。虫食文“公孙病已立”,按后来应验的结果看,就是“公(皇家)孙病已立”。
这一谶言,正史里也做了记载。病已被立为帝时十八岁,“泰山石自起立”、上林出现“虫食文”时,他是十三左右少年,没有可能是他让秦山大石“自起立”,也不可能跑到皇家上林园里,却伪造虫食文。以当时刘病已的处境,首先知道太子还有一个孙子病已的人少而又少;或有知道者,从掖庭令张贺弟张安世,不愿自已侄孙女许配给病已这件事上看,也没有人敢冒着砍脑袋的危险,跑到上林园里去伪造什么虫食文。再者,或许能伪造虫食文,但想让枯柳复起,却也不是容易做到,这事有点怪蹊跷,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神秘的政治谶言。
三,桃李子,得天下
《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称帝之初,有方士安伽拖言:“李氏当为天子。”他劝文帝“诛尽海内凡李姓者。”
隋文帝这个人,不是太"迷信",但关于江山社稷的大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此以后,他把李姓之人,都当作替在的政治对手。
但没有冒天下之不违。诛尽天下李姓之人。他把李姓贵族、大臣们,在大脑里筛选了多遍,列出几个重点防范的对象。其中一名叫李浑的大臣嫌疑最大,杨坚认为,李浑就是“李氏当为天子” 的“应谶”之人。杨坚到也实在,他开诚公布地和李浑谈了话,对李浑实话实说,希望李浑能解决自已。《资治通鉴》说:“帝疑其名应谶,幸而告之,冀其引决。”李浑却装聋作哑,没有自决文帝宠臣宇文述伺知上意。诱李浑的儿媳文氏上书,诬告她的老公公谋反。隋文帝诛杀了李浑全家事后,他感动地对宇文述说:“我宗社几倾,赖公获全耳。”

李浑死后,李氏得天下的谶言,并没有消失。民谣《桃李章》说:“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一个叫李玄英的文化人,在研读了《桃李章》之后,预言了三件事。一,桃与逃偕音,逃亡的李姓之人,会得天下。二,皇帝与皇后,迷转于扬州,不得返都。三,“勿浪语,谁道许”,是"密"的意思。他最后得出结论:当今皇帝与皇后,回不来了,会死于扬州;蒲山公李密会得天下。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从东都洛阳逃出来,投靠李密。
当时许多人,象李玄英一样,认为李密就是这个神秘谶言里的桃李子,能得天下。
后来,半路上杀出了一个李世民,统一中国,扫清群雄。在没有见到李世民之前,李密也认为天下之大,舍我而谁老子天下第一!但看到李世民之后。“不觉惊服,私谓殷开山曰,真英主也。”"李氏当为天子",随得验证。这一谶言,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神秘的政治谶言。
四女主昌
李世民继位之后,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定人李君羡,在玄武门值班时,常碰到一件奇怪的事儿,“太白屡昼见。”太白星常常出现白天。
李君羡把这事汇报李世民。李世民问太史令李淳风,李淳风为此事卜了一挂。结果:“女主昌。”女人会作皇帝。李世民当时没太在意,因为当时,“女人称帝”话题,如同“太阳从西边出来”一样可笑。
过了不久,李世民读一本叫〈〈秘史〉〉的小册子,〈〈秘史〉〉说:“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所谓三人市虎,同样的预言李世民听了两次,不能不在意。所以〈〈资治通鉴〉〉记载:“上恶之。”
一次宫内大宴群臣,行酒令,要求群臣以乳名相称呼。到李君羡,李君羡小名五娘,李世民大笑,他说:“有你这样强健的姑娘吗”群臣也哄堂大笑。
笑过之后,李世民突然想起,李淳风挂言“女主昌”,李世民理解,应是一个名字里有“女”的男人。李君羡小名五娘,此一验也;“唐三之后,武氏有天下。” 君羡为左武卫将军,封地武连县,是唐武定人,而且他的工作岗位又是在玄武门。谁能比他更武
更况且君羡有勇有谋,深得群臣拥戴。所以宴会之后,〈〈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深恶之。”

没多长时间,李世民找了一个理由,贬李君羡为华州刺史。到华州后,李君羡与一个叫道信的布衣,交上了朋友。道信这个人,好佛,练习过气功,会气功里的辟谷术。《资治通鉴》记载:“有布衣道信,自言能绝粒,好佛法,君羡深敬之。”御史说李君羡与妖人通,想谋反。李世民查都没有细查,就诛灭了李君羡和他全家。李君羡到死都没有明白什么回事儿。
李君羡死后,李世民问李淳风:“《秘史》所云,信有之乎”
李淳风说:“臣观星象,据臣推测,代唐之后,已经陛下宫中,三十年后,当代李自立。李姓子孙,可能要受大难了。”
李世民听了李淳风话后,大恐。他说:“联杀尽所有疑似者,如何”
李淳风说:“天之所命,王者不死,陛下强施杀戮,只能搭进一些无辜者!而三十年后,其人已老,或许多了几份慈悲心怀,为祸或浅。如陛下幸能杀之,老天再生一更加怨毒之人,届时李姓子孙,无遗类也!”
李世民只能叹息作罢。后,武则天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女皇,应验了:“女主昌。”“唐三代之后,武氏代有天下。”之谶言
在古装影视剧的耳濡目染下,我们对“壮丁”“人丁兴旺”诸如此类的词汇并不陌生,传宗接代、繁衍子嗣在古代家家户户都是头等大事。
即使是生活在思想开放的现代社会,不过就算是八零后九零后,我们在小时候还是或多或少有感受到自古以来“重男轻女”的风气。
比如说家中老人长辈会强调自己不像别人家那样“重男轻女”,未免有种“此地无银”的感觉,在偏僻乡村地区更有甚者会把刚出世的女娃偷偷扔掉,越不发达的地区越是如此,这样“性别歧视”的文化糟粕自古以来流传至今。
在落后封建的古代社会,甚至对于家中生男生女都有不同的称谓,生男孩叫“添丁”,生女孩叫“添口”,其实这种“男丁女口”的说法也是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一种体现。
一、“添丁”、“添口”
事实上在遥远的封建社会,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男人耕地女人织布,即“男耕女织”。因为生理结构的不同,女性生来力量就比较小,甚至成年女性也比成年男性弱,然而,男人生来就有良好的体力,承担着务农的任务。
在古代,生男孩被称为“添丁”,但是那些被称为“丁”的人必须是成年人,因为只有在成年之后,他们才能承担家庭的体力劳动,因此在古代,十六岁到六十岁之间的男人被称为“丁”。
由于妇女在古代生产中从事纺织、烹饪和家务劳动,她们就不能胜任繁重的农业劳动,地位远远低于男性,也就是因为不能耕种农活,却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所以古时候出生的女孩被称为“添口”。
众所周知古代重男轻女,这是由于他们认为男孩的出生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气力不足的女孩被认为只是多了个吃饭的“口”,而不能耕种土地,在古代家庭,生女孩被认为是“亏本买卖”。
二、与赋税徭役有关
“丁”与“口”的称谓与古代社会的赋役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秦汉以来,对土地、人口、户籍等征收赋税,包括实物、货币、劳力等,关于这一方面,秦始皇颁布了“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命令地主和土地所有者按照法令中的规定申报土地持有并纳税。
到了汉代,政府不仅收田租,还输出赋,也就是说,政府以户口为标准,按人口数量计算人口税,按土地数量征收土地税,如果成年妇女没有土地,人口税收就会被征收,而不征收土地税。
除此之外,在汉代,除口赋外,还征另一种人口赋税,提供口赋的钱并不是人口赋税,自唐代以来,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税收算法,有田的男丁需要按时纳税。
隋唐时期,我国古代税收制虽然趋于完善,但也走了不少弯路。例如,在双税法之后,以丁户为基础的租金调整法不再适用,田赋的表达一度被称为胡赋,其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其中,耕地是指土地征收的地租,最初“赋”是由“军赋”基金转化而来的人头税,相当于不服兵役的补偿。晋武帝颁布《占田令》,规定丁男按五十亩缴纳田租,丁女按二十亩缴纳田租。
在古代社会,由于作为农民最大资产的土地相对稀缺,土地的分配多以男性数量为主。因此,它指的是可以作为劳动力的成年男性,这与当时的土地制度有关。
在宋代,丁口簿被用来登记二十岁到五十九岁男性的姓名,以分配徭役和税收;明代开始采用鞭法征收钱款和地租,人口赋税的色彩和个人依赖性逐渐减弱;清朝有一个过渡时期,康熙五十一年,宣布以第五十年的丁数量为标准,对丁的数量不再征税,即使是添丁也不例外。
雍正还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改革,他将人口税和土地税合并成一个,并且废除前“人头税”,成为清朝统一的制度。
可以说,丁银与田赋的统一是以农地为征税对象,简化了税收和征管程序,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活跃,土地税虽然数额仍然很大,但在清代财政中所占的比例已经相对较小。
然而,这一传统的影响是深远的,包括香港以前的房屋改革也深受影响。新界原居民的男性后代也被称为丁,“丁屋”由此而来,“丁”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在古代,男孩的出生称为添丁,女孩的出生为添口,都是在传统制度下的产品。
三、男尊女卑的思想
事实上,在一开始并没有男尊女卑的概念,而且女性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在旧日的母系社会中,妇女是主要的劳动力,男人常常在家里做一些家务。在那个时候,女性可以有很多男性伴侣,所以那个时候女性所生的孩子不能确定父亲是谁。
当时妇女是主要劳动力的原因是手工业在采集、捕鱼和狩猎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女性可以在劳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她们可以制作出更多精美的手工艺品,而且在采集中,她们的姿势也比较轻盈,技巧也比较灵活,她们还可以制作渔具。
在后期,农业和畜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食物不再主要是通过采集,而是种植和狩猎,因此,体力较强的男性成为劳动力的主体,逐渐形成了以男性为主导的宗法社会。在这一时期,男性的地位逐渐高于女性,相关男性可以娶一个以上的女性。
数百年之后,小农经济的农业为主要方式,逐步产生和发展的男性主导地位继续和加强,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中国开始了悠久的历史。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一些古籍中就有类似的记载。到了秦汉时期,男尊女卑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甚至对女性的行为产生了明确的限制,其中有一个关键人物——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董仲舒用阴阳来联系和对应男女关系,董仲舒提出“丈夫虽贱,皆阳;女人虽贵,皆阴”,就这样,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建立了不可逾越的地位差距,不仅如此,董仲舒也明确分工的层次结构,并添加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
同样在西汉时期,《礼记》中就明确规定,女人应该处于卑微的地位,像对待国王或大臣一样对待丈夫。对女人的行为有具体的要求,而这些要求都体现了女人的卑微地位,带来的影响是严重的,可以说是完全切断了女性独立的人格和经济自由的可能性,使女性想要生活在当时社会,必须依靠男人。
除了对丈夫的爱,女人在丈夫死后也要保持贞洁,特别是在西汉后期,贞洁和女强人得到了高度的赞扬,汉宣帝命令贞女服从等级制度,汉平皇帝命令所有的村庄提拔贞女,并免除她们的赋税和赋役。
在古代法律中,甚至有“男女有别”的规定。例如,明清时期的法律规定,丈夫殴打妻子,如果妻子没有受到严重伤害,就不应该受到调查;而妻子殴打丈夫,直接棍百,造成重伤以上的人加常人三级犯罪。由此可见,古代男女社会地位的差距不仅存在于家庭中,还存在于整个社会的“共识”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不断被强化和制度化,越来越难以摆脱。在中国古代,妇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自知,甚至成为男尊女卑观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捍卫者,这种无知和自卑与古代妇女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关。
随着教育水平的加深和教育的普及,男尊女卑的土壤将逐渐消失,男尊女卑最终将成为历史,“丁”“口”的说法也逐渐湮没在历史中。
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从封建帝制代代相传至今,虽说我们要敬畏历史,但历史未必都是正确的,不管是“添丁添口”、“男丁女口”还是“裹小脚”、“一夫多妻”之类的思想文化和政策制度,都是一种男尊女卑的错误思想,换句话说就是性别歧视。
古代生男孩被称为“添丁”,甚至还有各种祭祀之类的传统活动来宣告家族“添丁”了,生女孩的“添口”就不会有这样的待遇,一是与封建社会的赋税徭役制度有关,二是与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密不可分。
庆幸自己生在思想开放的现代社会,“添丁添口”的说法早已已经不复存在,现代女性不再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一方,而是比男性拥有更高的地位。因为现代人类不再仅仅把农业作为一种生产手段,女性可以撑起半边天而不依赖于男性。
我们要用正确态度对待历史,历史既然已经发生我们就要承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 求一句文言文翻译,“儒者曰:人之既死,则其神灵将散而无所不之,
上网不当饭朋友博闻强识,其回答一向准确无误。
但对于这段话中的“重、主”的解释,我却是不敢苟同的。
重,《康熙字典》:又神所依也。《礼·檀弓》重主道也。《注》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重旣虞而埋之,乃复作主。《疏》言始死作重,犹若吉祭本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丧,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
重:人死后未下葬时的灵位。
主:木主,人死下葬后立在宗庙或家中的牌位。
所以重、主,即后世俗称灵位、牌位。
2 文言文《傅显昏聩》翻译原文: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夫僮仆读书,可示佳事。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聩僻谬,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翻译:
奴仆傅显,喜欢读书,很懂文学。他也稍微知道(些)医药(知识),性情迂腐而迟缓,看上去如同(一个)迂腐萎靡的老学士。一天,(傅显)迈着优雅的步伐行走在市场上,逢人就问:“看见魏三哥没有?”有的人指示(魏三)在什么地方,(傅显就)又迈着优雅的步履前往。 等到相见,傅显喘息半天。(魏三)问他见(自己)有什么事,傅显说:“刚才在枯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困了在打盹。小孩在井旁嬉戏,相距大概只有三五尺,似乎有危险。(因)男女有别,(我)不便叫醒三嫂,所以跑来找您。”
魏三大惊跑去,妇人已经趴在井口哭儿子了。
奴仆读书,可以显示出(是件)好事。但读书是用来明理的,明理是用以实用的。食而不消化(学不致用),(反而)致使糊涂乖僻,贻害无穷,又看重这种学士干吗啊!
3 翻译下面文言文或问子产有人向孔子问子产是怎样的人物。
孔子道:“是宽厚慈惠的人。” 又问到子西。
孔子道:“他呀,他呀!” 又问到管仲。孔子道:“他是人才。
剥夺了伯氏骈邑三百户的采地,使伯氏只能吃粗粮,到死没有怨恨的话。” ⑴子西——春秋时有三个子西,一是郑国的公孙夏,生当鲁襄公之世,为子产的同宗兄弟,子产便是继他而主持郑国政治的。
二是楚国的鬬宜申,生当鲁僖公、文公之世。三是楚国的公子申,和孔子同时。
鬬宜申去孔子太远,公子申又太近,这人所问的当是公孙夏。⑵彼哉彼哉——《公羊传》定公八年记载阳虎谋杀季孙的事,说阳虎谋杀未成,在郊外休息,忽然望见公敛处父领着追兵而来,便道:“彼哉彼哉!”毛奇龄《论语稽求篇》因云:“此必古成语,而夫子引以作答者。”
案:这是当时表示轻视的习惯语。⑶伯氏——齐国的大夫,皇侃《义疏》云:“伯氏名偃。”
不知何据。⑷骈邑——地名。
阮元曾得伯爵彝,说是乾隆五十六年出土于山东临朐县柳山寨。他在《积古斋锺鼎彝器款识》里说,柳山寨有古城的城基,卽春秋的骈邑。
用《水经·巨洋水注》证之,阮氏之言很可信。
4 文言文翻译: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②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③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④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奴仆傅显,喜欢读书,颇懂文义。也稍微知道(些)医药(知识),性情迂腐而迟缓,看上去如同(一个)傲慢的老学士。一天,行走在市场上,逢人就问看见魏三没有。有的人指示(魏三)在什么地方,(就)又迈着幽雅的步履前往。等到相见,喘息半天。(魏三)问他见(自己)有什么事,说:“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困了在打盹。小
孩在井旁嬉戏,相距大概只有三五尺,似乎有危险。(因)男女有别,不便叫醒三嫂,所以跑来找您。”魏三大惊跑去,妇人已经趴在井口哭儿子了。
5 愚公之谷文言文及翻译西汉·刘向《愚公之谷》白话释义:
齐桓公出外打猎,因追赶野鹿而跑进一个山谷时。看见一老人,就问他说:“这叫做什么山谷?”老人家回答说“叫做愚公山谷。”桓公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他回答说:“用臣下的名字做它的名字。”
桓公说:“今天我看你的仪表举止,不像个愚笨的人,老人家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呢?”老人家回答说:“请允许臣下一一说来。我原来畜养了一头母牛,生下一头小牛,长大了,卖掉小牛而买来小马。一个少年说:‘牛不能生马。’就把小马牵走了。
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就把这个山谷叫做愚公之谷。”桓公说:“老人家确实够傻的!您为什么把小马给他呢!”桓公就回宫了。第二天上朝,桓公把这件事告诉了管仲。管仲整了整衣服,向齐桓公拜了两拜,说:“这是我夷吾的愚笨。
假使唐尧为国君,咎繇为法官,怎么会有强取别人小马的人呢?如果有人遇见了像这位老人所遭遇的凶暴,也一定不会给别人的。
那位老人知道现在的监狱断案不公正,所以只好把小马给了那位少年。请让我下去修明政治吧。”孔子说:“弟子们记住这件事,桓公是霸主;管仲是贤明的宰相。他们尚且有把聪明当作愚蠢的情况,更何况那些不如桓公和管仲的人呢!”
原文: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 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刘向初以父荫任辇郎,后擢任谏大夫。宣帝时选为儒俊材,曾应诏献赋颂数十篇,官至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任散骑宗正给事中,因屡次上书言事,弹劾宦官弘恭、石显及外戚许、史,曾两度下狱,被免为庶人,闲居十余年。
成帝即位后被启用,拜中郎,使领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刘向多次上书,建议削弱外戚权力,甚为成帝嘉许,但终不能用。
夜观星象,常常通宵达旦。刘向喜言五行灾异之说,并据以论证现实政治。其学问渊博,曾奉诏整理五经秘书、诸子诗赋近20年,对古籍的整理保存作出了巨大贡献。
撰成《别录》,为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又集合上古以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衍行事,以类相从,撰成《洪范五行传》11篇。
文学上以辞赋和散文见长,《汉书·艺文志》载有其赋33篇,今多散佚,唯存《九叹》系拟屈原《九章》之作,在追念屈原之辞中寄托身世之感。
其散文今存部分奏疏和点校古籍的叙录,著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其文叙事简约,论理畅达,从容不迫,对唐宋古文家有一定影响。
内容简介:
一位聪明的老人故意假托解释地名,讲了一个傻得荒唐的寓言故事,意在讽刺齐国司法的废乱。然而齐桓公信以为真,把寓言当成了真实的事情,没有参透老人的真正目的。
名相管仲理解并接受了老人的讽谏,改进治理,下大气力解决司法公正问题。显然,作者的用意在劝诫治政者应善于听取老百姓的意见,治理好国家。
6 仁宗讳高炽文言文翻译明史仁宗本纪 原文 仁宗昭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
母仁孝文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
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
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
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
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
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
而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
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
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
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永乐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为皇太子。
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
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平?”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
十年,北征还,以太子遣使后期,且书奏失辞,悉徵宫僚黄淮竺下狱。十五年,高煦以罪徙乐安。
明年,黄俨等复谮太子擅赦罪人,宫僚多坐死者。侍郎胡濙奉命察之,密疏太子诚敬孝谨七事以闻,成祖意乃释。
其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二十二年七月,成祖崩于榆木川。
八月甲辰,遗诏至,遣皇太孙迎丧开平。丁未,出夏原吉等于狱。
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
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址采办。戊午,复夏原吉、吴中官。
己未,武安侯郑亨镇大同,保定侯孟瑛镇交址,襄城伯李隆镇山海,武进伯朱荣镇辽东。复设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书兼之。
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故,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杨溥为翰林学士。辛酉,镇远侯顾兴祖充总兵官,讨广西叛蛮。
甲子,汰冗官。乙丑,召汉王高煦赴京。
戊辰,官吏谪隶军籍者放还乡。己巳,诏文臣年七十致仕。
九月癸酉,交址都指挥方政与黎利战于茶笼州,败绩,指挥同知伍云力战死。丙子,召尚书黄福于交址。
庚辰,河溢开封,免税粮,遣右都御史王彰抚恤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
癸未,礼部尚书吕震请除服,不许。乙酉,增诸王岁禄。
丙戌,以风宪官备外任,命给事中萧奇等三十五人为州县官。丁亥,黎利寇清化,都指挥同知陈忠战死。
戊子,始设南京守备,以襄城伯李隆为之。乙未,散畿内民所养官马于诸卫所。
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冬十月壬寅,罢市民间金银,革两京户部行用库。
癸卯,诏天下都司卫所修治城池。戊申,通政使请以四方雨泽章奏送给事中收贮。
帝曰:“祖宗令天下奏雨泽,欲知水旱,以施恤民之政。积之通政司,既失之矣,今又令收贮,是欲上之人终不知也。
自今奏至即以闻。”己酉,册妃张氏为皇后。
壬子,立长子瞻基为皇太子。封子瞻埈为郑五,瞻墉越王,瞻墡襄王,瞻堈荆王,瞻墺淮王,瞻垲滕王,瞻垍梁王,瞻埏卫王。
乙卯,诏中外官举贤才,严举主连坐法。丁巳,令三法司会大学士、府、部、通政、六科于承天门录囚,著为令。
庚申,增京官及军士月廪。丁卯,擢监生徐永潜等二十人为给事中。
十一月壬申朔,诏礼部:“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言事谪戍者亦如之。”
癸酉,诏有司:“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阿鲁台来贡马。
甲戌,诏群臣言时政阙失。乙亥,赦兀良哈罪。
始命近畿诸卫官军更番诣京师操练。丙子,遣御史巡察边卫。
癸未,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丙戌,赐户部尚书夏原吉“绳愆纠缪”银章。
己丑,礼部奏冬至节请受贺,不许。庚寅,敕诸将严边备。
辛卯,禁所司擅役屯田军士。壬辰,都督方政同荣昌伯陈智镇交址。
是月,谕蹇义、杨士奇、夏原吉、杨荣、金幼孜曰:“前世人主,或自尊大,恶闻直言,臣下相与阿附,以至于败。联与卿等当用为戒。”
又谕士奇曰:“顷群臣颇怀忠爱,朕有过方自悔,而进言者已至,良惬朕心。”十二月癸卯,宥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者,留一人,余悉放还。
辛亥,揭天下三司官姓名于奉天门西序。癸丑,免被灾税粮。
庚申,葬文皇帝于长陵。丙寅,镇远侯顾兴祖破平乐、浔州蛮。
是年,丁阗、琉球、占城、哈密、古麻剌朗、满剌加、苏禄、瓦剌入贡。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
乙亥,敕内外群臣修举职业。己卯,享太庙。
建弘文阁,命儒臣入直,杨溥掌阁事。癸未,以时雪不降,敕群臣修省。
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太宗配。
壬辰,朝臣予。
7 文言文“孔子犹江海”的翻译孔子犹江海
原文: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 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③说:同“悦”。 ④终业:完成学业。
译文:赵国君主赵简子问子贡说:“孔子这个人怎么样?”子贡回答说:“我不能了解他。”赵简子不高兴说:“先生您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我问你,你(却)说不了解,为什么啊?”子贡说:“我好像饥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罢了。孔子就像江海一样,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赵简子说:“子贡的话说得很好!”
这是新的: 三 字 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 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 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 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 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读。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 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 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 周礼者,箸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 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王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 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 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 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 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 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 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 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 口而诵,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波既仕,学且勤。 披薄编,削竹简。波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波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波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 波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波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波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波虽幼,身已仕。尔细学,勉而致。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帷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三字经全文解释〖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启示〗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启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启示〗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启示〗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启示〗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启示〗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启示〗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启示〗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启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启示〗《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启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启示〗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干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諡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李昉 人物评价
李昉为人宽厚温和,不计旧恶,在相位时小心谨慎,没有显赫的名望。
生平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干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著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諡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主要成就李昉沿袭中晚唐诗风余韵,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
李昉家聚书多汉唐故事,进《开宝通义》200卷。太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参加修纂《太祖实录》等书。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擢参知政事,兼修国史。一生多在三馆就职,对图籍藏储和文献掌故较为熟悉了解。利用三馆丰富藏书,参与纂辑有大型类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称宋代四大类书。因征引材料宏富,多古籍佚文,自汉代到宋初,多有失传之书,赖此得考见其原文。对保存古代文献资料有贡献。又开辟学馆,以延学士大夫,阅书不必见馆主,而下马入直读书。所居有园亭别墅之胜,书室坟籍环列四周,召故友名儒寓乐其中。他还曾参加编撰《旧五代史》,著有文集五十卷,已佚。《全宋文》辑有其文两卷,《全宋诗》录其有诗。《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2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
逸闻趣事宴饮故里
李昉随宋太宗出征北汉时,太宗曾驻师常山,因常山是李昉的故乡,太宗便赐他羊、酒,召群臣与李昉宴饮尽欢,乡中百姓及曾与他相交的人都参与此宴。宴会持续七天才结束,时人以此为荣。
为相公正
李昉喜欢结交宾客,北宋灭南唐后,南唐士人归附朝廷的人多与李昉交游。李昉向来厚待张洎而薄待张佖,李昉被罢相时,由张洎起草诏令,他在诏书中刻骨地攻击诋毁李昉,而张佖每到初一、十五却一定去拜访李昉。有人对张佖说:“李公素来待你不好,你为什么还数次拜访他呢?”张佖说:“我任廷尉时,李公刚刚执政,未曾有一事请托,这是我之所以敬重他的原因啊。”
李昉在中书省任职时,有人请求李昉选用自己,李昉虽然知道此人才能可取,但一定正色加以拒绝,之后再任用;如果此人才能不足,也一定和颜悦色地对待。李昉的子弟向他询问原因,李昉说:“任用贤能之人,是皇上的事情;如果接受他的请求,是卖私人的恩惠,所以要坚拒他,使他感恩皇上。如果不加以任用,既让他感到失望,又没有好的言辞,这是结怨的做法啊。”
不疑故友
李昉向来与卢多逊交好,对他从不
四大政治谶言
本文2023-10-05 01:32: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