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的七大战役是那几个战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2收藏

中国古代著名的七大战役是那几个战役,第1张

你所问的七大战役,没有见过有人进行过此方面的总结,有一本书叫《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也有台湾学者总结过中国历史的三大经典战役(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淮海战役),均是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并且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你所说的古代七大战役,我也就循着台湾学者的思路总结一下。除以上所说的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外(淮海战役是近代的战役,不是古代的),还有以下五个,也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1、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三、四十年之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而以第一个阶段为主体。在这一时期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也有人称之为五大战役),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三次战略反击,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

2、官渡之战: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略决战。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李渊取长安之战,是隋朝末年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一场争权夺利战争,太原世家大族李渊集团起兵反隋,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称帝,表明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势力对隋朝统治者的绝望,取而代之;同时,也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抢夺隋末农民战争胜利果实,实现改朝换代的信号。为大唐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4、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中国古代海战史上最大的登陆作战。收复台湾之战,是由民族英雄郑成功领导的驱逐荷兰殖民者的正义战争。此战的胜利,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对台湾人民的殖民统治,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显示了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能容忍自己的领土任人宰割的斗争传统,为中华民族抗击海外侵略者,维护祖国神圣领土的完整统一,创造了光辉的业绩。郑成功因而成为受人景仰的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指挥的这一英勇机智的登陆作战,为中国战争史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5、辛亥武昌起义战役:敲响清王朝丧钟的划时代战争。武昌起义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为起义的爆发和成功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武昌起义的成功对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意义重大。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很快形成,清政府正是在全国人民的不断打击下才走向灭亡。

1、唐代白江口海战

唐初,朝鲜半岛分为三国,分别是高丽、新罗、百济,新罗是唐朝的与国,而高丽是唐朝的敌国。百济在高丽支持下,多次侵犯新罗,新罗王上表求救,唐高宗派苏定方、刘伯英伐百济以救新罗,苏定方等人势如破竹,很快就击破百济。

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百济旧部在日本支持下再次起兵反唐,唐将刘仁轨坚守熊津城,龙朔三年八月,日本以援助百济为名,倾举国精锐2万7千人进攻新罗,唐朝排熊津道行军总管孙仁师率军赴援。而当时刘仁轨率所部水军从熊津江开往白江,准备会同陆军一起进攻周留城,结果和日本水军在白江口不期而遇。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海战,刘仁轨四战四捷,焚毁日本战船400艘,史书记载“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日军全军覆没。

2、宋金陈家岛海战

南宋绍兴31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侵宋,发兵60万,分四路进攻南侵,一路进攻大散关,一路自蔡州进军,窥伺荆襄,完颜亮自率主力出寿春,进窥临安。同时派苏宝衡、完颜郑家奴率水军由山东半岛南下,企图在杭州湾登陆,夹击临安。

这时,南宋浙西马步军副总管李宝自告奋勇,率领所部120艘战船、3000水军浮海北上,阻击金军。绍兴31年8月14日,李宝率军自平江(苏州)起航,但海上遭遇风暴,部队被吹散,不得已在明州关澳(舟山群岛)停泊,收集部队。10月进至东海(今江苏东海)。此时,沦陷区的义军趁金兵南侵之际,收复了海州(连云港),正受到金兵的围攻,李宝闻讯登陆支援,解海州之围。

随后,李宝率军继续北上,抵达石臼岛(今日照附近),得知金水军已经出海,停泊在陈家岛(又名唐岛,今山东灵山卫附近),金军共有战船600艘、官兵3万人、水手4万人。李宝决定隐蔽接敌,突然袭击。

10月27日,风向转为南风,宋军战船乘风疾驰,金军水手都是汉人,金人不习水战,全部在船舱内,宋军得以突入金军泊地,敌人惊慌失措,急忙间起锚升帆,但风急浪涌,金人战船被风浪卷聚于一隅,无法机动。李宝令士兵射火箭,一时间火焰张天,金军战船被焚烧者数百艘。未被烧毁的,冲上来意欲战斗,被宋军跳帮登上敌船,短兵相接,金人大溃。

这一战,李宝以120艘战船、3000战士,远航千里,直捣敌穴,歼灭敌人数万,俘虏3000,捣毁战船数百余艘,杀死敌统帅完颜郑家奴,仅有少数敌船逃脱。

3、宋元崖山海战

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以赵昺为小皇帝的南宋残余力量全部败退崖山,小朝廷由杨太后垂帘,元帅张世杰、丞相陆秀夫辅佐,共有战船1000多艘,人马20余万。

次年正月,元将张弘范率军入海,确知了赵昺所在,遂于2月大举进攻崖山。——崖山即近广东新会崖门附近,当时为海中岛屿,今天已经是陆地了。

宋军主帅张世杰之所以选中崖山驻扎,是认为崖山一带濒临大海,其南面有易守难攻的崖门水道,而且这一带海域风平浪静,便于驻守。但是,张世杰所采取的策略却极端糟糕,他拒绝了部属提出的控制海口,机动作战的正确建议,而是采取了单纯防御被动挨打的战法,将一千多艘战船用铁索相连,分几排沿崖山排开阵势,组成了水上堡垒,以此来抵抗敌人的进攻,以至于自己完全丧失了机动性。

崖山为海中岛屿,但北面水浅,只有涨潮时大船才能通行,因此张弘范只得由崖山以东以南的大洋逼近,同时出奇兵切断了宋军水源,迫使宋军全部退入海上,然后乘风放火,焚烧宋船,但宋船外都包裹泥巴,火烧无效,元军的首次进攻被击退。鉴于首次进攻失利,张弘范改变战法,以舰队控制海口,完全断绝宋军的水源。宋军将士被迫食干粮十余天,士兵们不得已饮海水,结果上吐下泻,弄得疲惫不堪。

二月六日凌晨,元军副帅李恒率战船顺着退潮从北面顺流而下,进攻宋军船阵,但战果不大,至中午涨潮时又顺潮北退,而已经布置于南、西、西南三个方向的元军在张弘范的带领下则顺潮水北进,从崖山与汤瓶山之间的崖门水道向宋军船阵展开攻击,张世杰指挥宋军死战。战斗异常激烈,张弘范事先在所率分舰队战舰的尾部构筑了战楼,用布遮盖起来,命令士兵拿着盾,俯卧在船上,箭矢如雨,不准还击,只等乐声响起,才准进攻。

激战至中午,未分胜负,张弘范适地亲率突击舰队,乘涨潮由南面发起了攻击,并令乐队奏乐,一时乐声大作。张世杰及宋军听到乐声,还以为元军正在吃饭,戒备有些松懈,谁知元舰撤去围嶂,突然以弓箭、炮石猛攻宋舰队。宋军措手不及,很快被元军突破了海上堡垒。接着元军各分支舰队抓住战机进行合围,宋军大败。

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跳海,杨太后跳海自尽,张世杰率十余艘船突围而去,在阳江南面的海陵岛附近海面上遭遇风暴,船毁人亡。

这场海战,持续了七八个小时,元军共烧毁、 击沉宋军战船二百余艘 ,缴获八百余艘,俘虏宋军二万多人,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4,明日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即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国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与日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峡进行了一场海战。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军战船一百三十艘,成为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5,崇祯明荷海战、金门海战、明朝荷兰料罗湾大海战,是中国古代规模比较大的海战之一。

自明朝崇祯六年农历六月初一(公历1633年7月6日)起至九月二十(公历10月22日),明朝方面先后投入了战舰150多艘,士兵几万人;荷兰人方面印支殖民总部派遣数十艘最新式带加农炮的战列舰,在福建金门东南海岸料罗湾展开激战,最后明朝水师在郑芝龙(郑成功之父)为前锋以绝对优势兵力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刘香海盗联军。

料罗湾海战是即将灭亡的明王朝与国力蒸蒸日上的荷兰(七省联盟已独立但尚未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进行的一场大海战,这场海战在规模上不亚于鸦片战争,最终荷兰失败,这次海战是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海上大败西方海军的战役。海战后,荷兰得到了郑芝龙方面稳定供货保证。自此之后,东印度公司与中国(郑芝龙)方面维持稳定的贸易行为直到明朝灭亡为止。

有柏举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淝水之战、萨尔浒战役等。

1、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

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

2、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

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战场上的相持对峙局面对其不利,再加上廉颇用兵老道无懈可击,遂用反间计。

赵王由于初战失利,见无利可图,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年轻气盛的赵王遂要出击,但廉颇坚守不出不听赵王令,再加上秦国反间计,遂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见有机可乘,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3、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4、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5、萨尔浒战役

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决定“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明军除行动迟缓的李如柏一路败退幸存外,其余几路被后金全歼。萨尔浒大战以后金全胜、明军大败而结束。

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柏举之战

——巨鹿之战

——长平之战

——淝水之战

——萨尔浒战役

中国古代著名的七大战役是那几个战役

你所问的七大战役,没有见过有人进行过此方面的总结,有一本书叫《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也有台湾学者总结过中国历史的三大经典战役(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