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2收藏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是,第1张

求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布依族

在布依族生活中,一年十二 个月几乎川月有节日。除与当地 汉族人民过的春节、清明节、五 月端午节、七月半、八月十五中 秋、九月重阳等节日一样外,还 有独具民族特色的二月二、 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有春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此外,还有兴义的“查白”歌节,安龙的“毛杉树”歌节,晴隆的赶干洞节,兴仁的火箭节等,都有民族特色。苗族有敬桥节、过卯节等节日。其他少数民族也都有各自的一些民族节日。

春节

春节,也是布依族的隆重节日,一般是从除夕起到正月初三为止。布依族孩子在大年初一凌晨,都要打早到井边去挑“聪明水”。有些孩子怕落后于别人,熬更守夜,一听

布依族民族的节日都有那些 有春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此外,还有兴义的“查白”歌节,安龙的“毛杉树”歌节,晴隆的赶干洞节,兴仁的火箭节等,都有民族特色。苗族有敬桥节、过卯节等节日。其他少数民族也都有各自的一些民族节日。

春节

春节,也是布依族的隆重节日,一般是从除夕起到正月初三为止。布依族孩子在大年初一凌晨,都要打早到井边去挑“聪明水”。有些孩子怕落后于别人,熬更守夜,一听

布依族有什么节日? 1 朝鲜族 朝鲜族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一年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还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2 侗族 节日因地而异,多数地区过去春节,也有的地区在十月或十一月择日“过侗年”。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节日时让牛休息,供以鲜草糯米饭等食品。吃新节多在七月,日期不一,届时以新米和鱼祭祖,预祝丰收。老人去世,男须剃发,无论男女均须汲水沐尸,而后装束打扮,含口银,忌铜铁附身。丧期孝子忌荤吃素,但可吃鱼虾。行土葬。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3 俄罗斯族 复活节和圣诞节是俄罗斯族人隆重的民族节日,均来源于宗教。

4 鄂伦春族 鄂伦春人的节庆不多,主要有一年或三年举行的氏族 、萨满每年春季的祭神仪式和春节。

5 高山族 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动很多,诸如:祖灵祭、谷神祭、山神祭、猎神祭、结婚祭、丰收祭等种种,以五年祭最为隆重。届时除摆酒席供品外,还伴以各种文体活动“丰收祭”这天,族人自带一缸酒到场,围着篝火,边跳舞、边吃边饮酒,庆贺一年的劳动收获,每年举办一次。

6 哈尼族 哈尼族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饭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7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的主要节日和 尔族一样,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

8 汉族 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9 的传统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一致,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盖德尔夜等节日。

10 满族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11 蒙古族 蒙古族节日主要是春节、 祭俄博、鲁班节、那达慕大会和十月二十五日灯节、蒙古族成吉思汗纪念日。

12 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13 土家族 土家族过的节日很多,凡属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要同欢共乐,而自己的主要节日有下列几种:过赶年、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

14 尔族 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源于 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尔族在节日及喜庆的日子里举行“麦西莱甫”等各种娱乐体育活动。

15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的主要节日均与 教密切相关,主要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后两个节日尤为隆重。

16 瑶族 瑶族的传统节日很多,有大大小小节日30多个,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盘王节、仁王节、赶鸟节。

17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一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新中国成立以来,更为藏族的节庆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如“五一”、“六一”、“七一”、“十一”都是。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

18 壮族 壮族节日很多,其中一些节日和宗教活动关系密切,比如居住在云南的部分壮族,家历正月祭献“老人厅”,二月初二杀猪祭龙山,三月初三祭雷神,五月祭龙,>>

布依族有什么节日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阳节、中秋节等与汉族基本相同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布依族的大年节

大年节,据方志记载,说布依族皆“以十一月为岁首”。其时应在这月为是,但现在已统一并入春节,辛劳了一年的布依族同胞秋收一过就开始为年节做准备。每到年底,家家户户忙着酿酒,打糯米粑,腌制腊肉,做血豆腐,或逢制新衣。腊月二十三日晚上,布依族同胞用糯米制成的麦芽糖等果品在家里“送灶神”, 请它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替人们说些好话,多多赐福于人间。送灶后,人们要准备香、烛等祭神用品,请“先生”写对子,不仅大门上贴,连侧门、窗户都要贴上“六畜兴旺”等,以示人们对幸福签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此外,不少人家还要在大门上贴上门神,在家里的墙上贴满各种喜庆的年画。除夕以丰盛酒菜敬供祖先,燃放爆竹,合家守夜直到鸡鸣。正月初一天刚亮,姑娘们都争挑第一担水回家,名曰“聪明水”;男孩则争先到土地庙旁,用绳子牵来小块石头放在畜圈之中,意为“六畜兴旺”。

大年期间,青年们相邀外出“榔梢”;中老年人则彼此拜年祝贺,一同饮酒为乐。初九那天叫“上九”;按当地风俗,到这一天才能“煮生”,即先燃起香烛,将生肉供祖宗,然后将生鸡、生自煮熟,再放到香案前供一回之后方能享用。有些布依族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还要正月三十校“小年”。在此期间,有的还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有赛马、掷石、铜鼓、唢呐、歌舞、篮球等等比赛,参加者多达数万人。镇宁扁担山一带的“玩龙”活动,意在祈求龙神保佑来年农事丰收,百事吉利。

布依族的三月三

是传统的民族节日。地区不同,节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贵州省贵阳市马当地区的布依族,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称为“地蚕会”节。据布依族老人讲,开春以后,地蚕危害庄稼,啃食包谷苗等农作物。于是,在三月初三,他们将炒好的包谷花带到坡上去祭地蚕。他们在山坡上边唱山歌边吃包谷花,据说这样可以“迷住”地鬼,堵住它们的嘴,使他们不能咬种子和禾苗。有的地区将这一天作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如同(清)《南笼府志》所言:“其俗每岁三月初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故当地人又称是日为“仙歌节”或“地蚕会”。一村或邻近几个村临时集资买猪、牛宰杀供祭,供祭之日,外人禁止入村。这一天,望漠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饭,关岭地区要做清明粑,贵州省西部地区布依族人要扫墓,有的地区这天 唱歌游玩,进行社交活动。

布依族的四月八

传说这一天是牛玉的生日,所以也称“牛王节”、“牧童节”。黔西地区也称为“开秧节”。贵州荔波一带,每逢这个,节目要做黑糯米饭敬“牛王”;望溪县要吃四色糯米饭;有的地区不但要做糯米饭还要杀鸡备酒祭祖,并用鲜草包糯米饭喂牛,给牛洗澡,让牛休息一天,表示人们对耕牛的爱护和酬劳;个别地区还要举行斗牛、赛马等娱乐活动、米花节采花节又称“女儿节”,是甘肃省文昙搏赠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相传莲芝姑娘聪颖伶俐,勤劳智慧。她教会人们垦荒种粮,纺线织布,又采来百草为百姓除病,不幸于五月端阳在采花途中遇险殉难。为了纪念她,人们将五月初四定为“采花节”。届时,藏族姑娘在兄弟的陪伴下,纷纷进山采花。五月春风,花开遍地,杜鹃、芍药、构把、草梅、贝母、酒曲等鲜花争奇斗妍,花如海、歌如潮,令人心旷神怕。姑娘们头戴味香色艳的鲜花环,手捧花束。围着篝火且歌且舞,通宵达旦。黎明时分,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边走边舞,向莲芝姑娘道别。采花的队伍进寨时,艾老乡亲们盛情欢迎、款待。姑娘们则给>>

布依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介绍 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凡来到山寨的,亲朋故旧、素不相识的,一律会以酒相待。布依人很讲礼,不欢迎满嘴脏话、举止粗鲁的客人。

布依族家庭都是分居另住的。但尽管兄弟分居,在分配财产时,要留给父母养老田,由兄弟轮流耕种。父母去世后,养老田转为上坟田,供清明时节扫墓之用。使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长辈们的谆谆嘱托和养育之恩。

布依族的服饰很有特色。服饰多为青、蓝、白几种颜色。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相同,多包头帕,头帕有条纹和纯青两种;衣服为对襟短衣,一般是内白外青或蓝,裤子为长裤;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或青、蓝长衫,脚上穿布统袜。现代布依族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妇女着大襟短衣,部分着百褶长裙。在布依族聚居的扁担山一带,少女喜穿滚边短衣,系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帕,以粗发辫盘扎头巾,额上为织锦图案和数圈发辫,下穿裤子,着绣花鞋。青年女性穿蜡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绣花盘肩,用各种花线沿衣肩绣成两排小正方形的半圆形图案,领圈两边抛花织锦,颜色醒目;衣袖中间为织锦,上下两段是蜡染;衣服下摆为一寸左右的织锦镶边,胸前戴绣花或织锦长围腰,系浅色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巾,耳边垂着一束各色线做成的耍须。已婚者的头饰戴“更考”,以竹笋壳和布匹制成,形如撮箕,前圆后矩。每逢盛大节日或宴会时,妇女仍均喜佩带各式各样的耳环、戒指、项圈、发簪和手镯等银饰。

婚姻实行自主婚。接亲时要对歌,俗称对姐妹歌。新娘到男方家的当天晚上,要举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动,有“一夜荷包一夜歌”的说法。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三月三”是布依族的传统盛大节日,农历三月初三稻耕开始,要祭山神、土地神和祖先神及稻米魂,制作五色花糯米饭供奉;黔西南州一带,男女青年要聚集在“查白歌场”玩山对歌,参加者达数千至上万人。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相识、相爱、订终身

布依人闲时每日两餐,忙时三餐。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小麦、高粱、薯芋和豆类为辅。有木罐、鼎罐炊饭,油焖饭、二合饭(大米掺玉米碎,也叫包谷饭)、苞谷粑、米粉、二块粑、豌豆粉、米豆腐等花色品种。其中,糯米制的汤圆、花米饭和芝麻油团粑最为知名,多用于祭祖或宴客。

他们的肉食主要来自家畜和家禽,还爱捕食松鼠、竹鼠和竹虫。烹调方法多为烧、煮、爆、炸、腌、冻,一般不吃生食。

布依人酷嗜狗肉,有肥羊抵不上瘦狗之说。贵宾来家做客,杀狗款待是一种很高的礼遇。他们挑狗的标准是头黄二黑三花班,白狗肉味最平淡。烤炖狗肉、狗灌肠、花江狗肉都驰誉一方。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作菜。

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还善于调制糟辣、面辣和泡菜,以香鲜酸辣为美。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地区有一种茶不仅味道别具一格,名字也十分好听,这就是姑娘茶。清明(中国传统祭祀、扫墓节日)前夕,姑娘上山采回茶尖嫩味,热炒后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把茶叶一片一片叠成圆锥体,晒干,然后再经过加工,就做成>>

布依族春节习俗与禁忌有哪些 布依族,作为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民族节日和文化传统,他们大多聚居于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市自治区。作为贵州布依族的一员,我深刻了解布依族的许多文化和生活习惯。生活在贵州的布依族群众有着许多的传统节日,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节日以外,春节就是布依族人民最浓重的节日。

布依族春节习俗。

这里我们说的是传统的农村布依族人家怎样过年。一般的家庭会早早的开始筹备新年,大概会从腊月(农历的十二月份)开始,首先从一些食品的准备到对一些行为活动的禁忌都在准备的行列,而且这些禁忌的很有讲究。作为一名普通的布依族妇女,学会酿米酒是必须的。在方言里面米酒叫做“biang 35dang jiu”。酿酒的原材料就是布依人自己生产的农作物,一般包括:大米、苞谷、高粱(以大米为主)这样的米酒和普通白酒看上去没什么区别,但口感很好,醇香的味道让你垂涎。此外,在酿制过程中,如果有邻居来访,必须将新酿出的米酒与邻居分享,为了讨个吉利,喝酒的人一般都会说“你们家的今天烤的酒啊,出来了酒缸都装不完了”等诸如此类的话。同时酿酒得到的多少,也能寓意出这家人来年的家运、财运等方面是否顺达,如果酿出的酒比预想中的多,来年家里就会顺顺利利的,老少平安等。 酿酒的时间和周期比较长,一般会放在最早来准备。接着是做豆腐(在没有机械设备以前,布依族都是用传统的石磨来磨制,中间要用人工来推)所以他们习惯叫推豆腐或磨豆腐。新鲜的酸汤豆腐作为年夜饭上的一道靓菜。但很大部分做出来的豆腐,都是用盐腌制而成的咸豆腐,和腊肉一起用烟熏,就成了“干豆腐”可以保存大半年的时间,干豆腐食用也很简单,只要用水煮熟,切片防止盘中,味道幽香可口。在腊月中的时候,就开始各种小食品的制作。一般有饵块粑(年糕)、苞谷粑(原材料是糯玉米)、糍粑(糯米做成)和米粉。除了饵块粑和米粉是送到附近的加工房去做成,糍粑和苞谷粑都是在家,用传统的手工做成。 辛勤的布依族人民,总会为春节的到来精心的准备很长时间,不为别的,仅仅作为一个庄稼人对自己辛苦工作的一年的犒劳。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酿酒,有酒怎么能没有肉呢?作为依靠土地生活的布依族,当然不会像城里人那样去买肉了,他们有自己饲养的猪,在新年到来之前,宰杀以后作为庆祝新年的一种方式。杀个年猪几乎是所有布依人家都会做的事情。一般在腊月二十几开始。

布依族 禁忌。

只能在单数的日子杀年猪(除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因为灶神菩萨要回天上过年,杀生被认为是犯冲和禁忌)。杀猪请邻居帮忙,也会请上自己的亲朋好友来享用杀猪酒的美味,分享这一年收获的喜悦。猪肉除了留出一部分过年的时候吃,剩下的大部分都会用来调料腌制起来做腊肉,在柴火上熏上十多天,存放时间就很延长。腊肉不仅做为馈赠朋友的礼品,在有亲友拜访的时候,煮上浓香的老腊肉,也成了布依族待客的上等菜肴。布依族过年文艺汇演 除了准备各式各样的年货以外,布依族在腊月和正月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禁忌,如若不遵守的话,就会对家中的人,事,物造成影响甚至是伤害。从腊月开始,家中就要保持和谐安静,特别是不能做很大动静的敲打,这样会被认为是干到祖先回家过年的路途。小孩们不能在这期间哭闹,这样也会认为是一种不吉利。布依族称之为“正月忌头,腊月忌尾”。并以此来寄予来年的平安顺利。在正月的时候,一般是大年初一到十五期间,加工房不能启动机器设备,强大的震动认为是对已逝人的不尊重。在大年初一这天,生活用水要存起来,不能往外倒,客厅和卧室垃圾不能扫,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意味着把这一年的财运都倒出去或是>>

布依族的习俗 布依族

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布依族自称“布依”,由于方音差异,各地尚有不同读音。历史上对布依族的他称有各种不同的称谓,古旧文献上则多称“仲家”。1953年,国家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和自称,统称“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图库、黔西图库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贵州、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过去没有本民族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6年中国 为布依族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由农家自已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近年来,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布依族历史

布依族有悠久的历史。布依族来源于古代“濮越人”。古籍中记载的“夷越”、“夷濮”、“夷僚”等,都是对古代布依族先民的不同称谓。《史记》、《汉书》都把他们记载为古代“南中”地区国、夜郎国的主体。古代“骆越地”,即今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地带,正是今布依族聚居的地区。在春秋战国至西汉末年,布依族处于奴隶制社会。隋唐时期封建领主经济兴起,元明时期实行土司制;清代“改土归流”后,封建地主经济得到发展。布依族社会组织,有“宗族制”、“议榔制”、“寨老制”等,它们源于古代氏族管理制,是古代民主制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具有阶级社会的特征。自1951年开始,布依族聚居的地区陆续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及民族乡,为布依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布依族有自已的语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使用布依语进行交流,很多人兼通汉语。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根据语音差异和部分词汇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土语区,即黔南土语区、黔中土语区和黔西土语区(或称第一、第二和第三土语区)。新中国建立前,布依族没有自己通用的文字,但在民间各地流传着一种用汉字或用“六书”造字法创造出的一些类似方块字的文字符号,用来记录宗教经典,被称为布依语“土俗字”。新中国建立后,于1957年创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试行至今。

布依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司马迁《史记》中记为“椎髻、耕田、有邑聚”。稻作农业一直是其突出的经济特征,稻作文化是古越人文化的重要标志,至今仍是布依族突出的生产生活文化特征。

居住习惯

布依族村寨依山傍水,多聚族同姓而居,一般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的上百户至几百户。民居多用木头作主结构,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极具地方特色的是石板房。干栏式“吊脚楼”多为3间3层竹木结构,底层不砌墙,用木料作栏栅关牲畜,中层用竹编扎四周,用以住人;上层堆放杂物。屋侧用毛竹搭一阳台,直通楼面,可乘凉、晒物。住平坝者,大都建有矮墙院落。安顺、镇宁、关岭、普定和六枝一带,由于盛产青石,住房从基础到墙头都用石头垒砌,屋顶也盖石板,俗称“石板房”。加上山寨的石砌寨墙和山顶的石筑古堡,形成典型的石头建筑群。典型者如扁担山石头寨,所有住房和寨墙、古堡、寨内通道,以及横跨河流的平桥、拱桥、梯田保坎等,无不用石头修筑;甚至连家庭生活用具,诸如碓、磨、钵、槽、缸等,也均为石制,显示出布依族人民的匠心独具。

民间文学

布依族民间文学有神话、诗歌、寓言、谚语等。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器乐与戏曲音乐3类。民间歌曲有山歌、浪哨歌、酒歌、大歌、小歌、叙事歌、礼俗歌等。浪哨歌,是布依族男女青年在“浪哨”(亦称“赶表”、“坐表”,是谈情说爱的一种社交活动)>>

布依族有什么习俗? 布依族生活习俗 一、布依族的居住环境

布依族村寨,多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背山面水,林木掩映,大田大坝,水源丰富,土地肥沃。

布依族建村建寨,除选择自然美外,还具有在村里村外、房前屋后栽花果、种竹木的好传统,尤其喜欢种银杏树――白果树,几乎每个村寨都有几棵上千年的白果树,被誉为“村树”、“神树”。

布依族自古以来是聚族、聚姓而居,即一个村寨几十户、上百户几乎都是一族一姓,同宗。异族、异姓而居的情况极少。如石头乡博旺、大岩、大寨、大林的王姓;双流乡杨柳庄的黄姓;禾丰乡水头寨、王姑、石头坡的罗姓;王车的陈姓;典寨的程姓;龙广乡马家坪、下坝、香树、穿洞的姚姓;河湾一带的陈姓;哨上乡高枧的蒙姓;坝子乡大寨的张姓;新寨、苗寨的罗姓;杉木冲、顶卡的莫姓;水口乡拐广的韦姓;林坡的陆姓;翁昭乡班家院的班姓等等,莫不如此。

二、布依族的住房建筑

布依族住房一般坐北朝南,光线好,日照长,基础石和阶坝用细钻青石砌铺,细致、平整,刻以花木、鸟类图案,或福、禄、寿、喜字样。

布依族古建筑为“干栏式”木房,分上下两层,人住其上,畜关其下。楼上过道四周以“车木”装饰,形立式或格式,亦雕以花鸟图案。

现代布依族住房有木板房,砖木结构,钢筋水泥材料建筑,有平房,也有楼房。住房和厩房分建,一般由正房,厢房组合而成,正房立于中央,一般为三间、五间,大者为七间、九间,择单忌双,讲究对称。正房两侧配以厢房或畜厩,形“三合院”,家境富余的人家,正面还砌砖墙,或垒石墙,筑土墙,加配“朝门”,形“四合院”。

正房中间称“堂屋”,其三分之一处隔一壁设“神龛”,贴祖宗牌位,逢年过节在此祭祖。“堂屋”不住人,禁置脏秽物件,不准在堂屋内吐痰,更衣,平时不开大门。“堂屋”外各间均隔为两室,称“内室”和“外室”,“内室”供家人住,“外室”接待客人,或设火堂,因此也叫“客房”,厢房楼上常年备有客铺,专供客人住宿。

布依族的生活习俗及礼仪

一、饮食

开阳县布依族地区盛产水稻,故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方大米、苞谷兼半。有小米、高梁、红薯、洋芋、乔麦等副食作物。

布依族以糯米、糯食为珍品,过年过节要打上百斤、甚至两三百斤糯米粑,做上百斤的“涝糟酒”,还制作糯米面、粑颗、粑片、米花、炒米等,常年备用,送礼也以糯米制品为贵重。喜饮自作的米酒或苞谷酒,此酒度低而不淡,味醇香,性长,除历史上个别时期外,家家常年酿酒,盛以坛、饮以碗。

饮食方式和习惯与汉族大同小异,唯善用“火锅”,喜食狗肉;家中来贵客,即使有菜有肉,也要宰一只鸡,以示尊重。各色干菜、酸菜、泡菜等,其色、香、味别具一格。

贵州少布依族节日吃些什么 一、过节主要食物是花糯米饭

布依族在每年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中秋等都隆重过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黄饭花、染箪花等各种植物枝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二、饮食情况简介:

布依人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小麦、高粱、薯芋和豆类为辅。有木罐、鼎罐炊饭,油焖饭、二合饭(大米掺玉米碎,也叫包谷饭)、包谷粑、米粉、二块粑、豌豆粉、米豆腐等花色品种。其中,糯米制的汤圆、花米饭和芝麻油团粑最为知名,多用于祭祖或宴客。

三、布依族特色饮食

肉食主要来自家畜和家禽,还爱捕食松鼠、竹鼠和竹虫。烹调方法多为烧、煮、爆、炸、腌、冻,一般不吃生食。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善做米粉、二块粑、豌豆粉、米豆腐等。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中秋等都隆重过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黄饭花、染箪花等各种植物枝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总人口约284万余,其中97%居住在贵州境内,是世居贵州的古老民族。

   布依族自称“布依”,由于方音差异,各地尚有不同读音。历史上对布依族的他称有各种不同的称谓,古旧文献上则多称“仲家”。1953年,国家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和自称,统称“布依族”。

    布依族有悠久的历史。布依族来源于古代“濮越人”。古籍中记载的“夷越”、“夷濮”、“夷僚”等,都是对古代布依族先民的不同称谓。

服装

1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

2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

3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4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

 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

            布依族的服饰特色是洁净淡雅和庄重大方。

婚姻

1婚姻实行自主婚。接亲时要对歌

住所

1布依族村寨依山傍水,多聚族同姓而居,一般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的上百户至几百户

2民居多用木头作主结构,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极具地方特色的是石板房

是百越部落的后裔。

“百越”是古代中原人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各种民族的泛称。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万余人。现位居全国56个民族人口排名第12位。

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占了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以上,是布依族最主要的聚居地。主要聚居在省内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安顺地区的黄果树大瀑布所在地——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在贵阳市也分布着10余万布依族,六盘水的盘县、六枝以及毕节地区织金县也有布依族聚居,省外的布依族散居于云南、四川、越南北部等地。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有本民族古文字,20世纪50年代又创制了拉丁布依文。布依族以农业为主,布依人的祖先百越民族最先发明了水稻种植,为世界稻作文明作出重要贡献。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秦汉时期布依区的社会生产力已相当发达。

古里

抗战期间,立志抢救古籍于滔天战火的郑振铎,偶见一部由“清常道人”手抄编定的元明杂剧。此前,传世的元代杂剧不过百种,而这部《古今杂剧》收录元明杂剧达242部。他欢呼这是“仅次于敦煌石室与西陲的汉简的出世的”。

“清常道人”恰是常熟藏书楼“脉望馆”主人赵琦美的自号。

如今,赵琦美父亲赵用贤的宅子保存完好。门口柱子左右,悬挂着这么一副楹联:“一榻春生琴上月,百花香集案头书。”穷尽文人坐拥书城的诗意生活图景。

楹联的题写者是瞿启甲,铁琴铜剑楼的第四代主人。

铁琴铜剑楼

因为家中藏有一把唐代古琴和一柄青铜剑,瞿氏家族的后人将藏书楼由之前的“恬裕斋”更名为“铁琴铜剑楼”。这么一改,平添了一股豪气。

瞿氏家族的确心存豪气。

他们藏书,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精神劲头足,访书的气场阔达,正如他们掷地有声的豪言,“宁舍腴田百十亩,不弃秘笈一两橱”。

他们也读书,以研究者的姿态校对古籍,编订书目,畅游书海,让知识生长,让历史开花,让智慧延续。

他们更护书,太平军围剿清军,进入常熟,挨家挨户搜捕。面对刀枪丛林,文弱书生瞿秉清挺身而出,振臂一呼:“军中可有读书人否?军中可有读书人否?”让行伍之人亲眼见识了文人的刚。

铁琴铜剑楼广场

他们还献书,秉承“藏以致用”的理念,心里念着的是“书贵流通,能化身千百,得以家弦户诵,善莫大焉”。

新中国成立,瞿氏三兄弟遵照长辈的遗训,将全部收藏无偿捐献给国家。

郑振铎深表震撼:“先生们化私为公,将尊藏宋元明刊及抄校本捐献中央人民政府,受领之余,感佩莫名。”

涓涓流水,千回百转,一路欢歌,终归大海。

位于常熟古里镇的铁琴铜剑楼,历经二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依旧巍然独存。

这里有两副对子历来广受推崇。一是“独鹤窥朝讲,邻鸡听夜琴”,一是“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

题写者均为翁同龢

翁同龢纪念馆

在清代,常熟人翁同龢是风云人物。他以藏书的方式续写着文脉传承的故事。

2000年4月,翁同龢五氏孙翁万戈和夫人,从海外携带翁氏精品藏书善本回国,由上海图书馆整体收藏。这批翁氏藏书,共计80种542册,其中8种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翁同龢故居正厅取名“彩衣堂”。其中堂所配对联温和而有力——“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读书这事、藏书这事,在常熟是一场没有接力棒的接力赛。

环城河春色

以藏书、护书、献书为己任的瞿启甲,曾经出任常熟县立图书馆首任馆长。当年他工作的地方,经过改建和修缮,现在是戴逸学术馆。戴逸将之命名为“衣山楼”。

常熟人戴逸总结自己的人生足迹,只是说:“我的一生是读书的一生,笔墨的一生。

在戴逸学术馆开馆之际,他将自己收藏的15000多册图书捐献出来,让常熟的书香更浓郁、更醇厚。

德润青史”,这是“人民艺术家”王蒙给戴逸的题词。

书画家侯德昌写的是“笔底纵横千篇作,茅屋犹存万卷书”。

从“宁舍腴田百十亩,不弃秘笈一两橱”到“笔底纵横千篇作,茅屋犹存万卷书”,由“自述”而“他评”,时间跨度上百年,彰显出常熟人在文化传承上的用心、自信与决绝。

常熟的文化积淀,熟透了。

位于常熟虞山街道环城东路上的虞阅书房,是一个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有读者在卡片上留言道:“此时,我坐在小镇的虞阅书房里,落地大玻璃外有密布的树丛,书房里一排一排书寂静地守着,在沙发与沙发之间,流淌着柔和的音乐,谁能不爱这样的时刻呢?”

门外,书房的玻璃橱窗上赫然刻着一行字: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创新不忘传承,传承而不守旧。常熟人深谙“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道理,并努力加以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俏起来、美下去。

凤禧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常熟尚湖湖畔。旗袍是这里的主打产业。这里推出一款“乔其书法纹样旗袍礼服”,面料上布满苏东坡的那首“花褪残红青杏小……”,汉字的形态、大小、深浅经过精细编排,古典的气息洋溢开来。

常熟有一家知识餐厅推出答题环节,如成绩尚可,就餐有折扣。题面五花八门,包括“以下哪道美食属于常熟特产”“马是怎样睡觉的”“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绘画基本知识的教科书是什么”等。

在这家餐厅,一个“小炒肉套餐饭”,由五花肉、杭椒、东北大米烹制,食材来自各地,于是菜单上配发的是汪曾祺的句子,“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一个“蚝油生菜”,请出的则是杜甫《立春》中的名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常熟山上有只花升箩,三岁小囡也会唱山歌。山歌不是爷娘教,自肚聪明自己做。”常熟白茆山歌传唱了几千年。

白茆山歌

如何让传统山歌曲调焕发出新风采?

传统山歌《隔河杨树着根青》,曲调冗长悠远、高亢苍凉,抒发着内心的悲伤,“叫我唱歌就唱歌,唱歌郎肚里苦楚多。六月里太阳似火,背心晒得赤乌焦”。

当代常熟音乐人综合运用现代音乐手段,对这首歌进行改编与创排

“春天太阳暖洋洋,大地滋润禾苗壮。麦苗青青菜花黄,满园春色嗨起来。春耕号子应天响,布谷声声头上叫,绿水青山赛天堂,美丽乡村我家乡……”

春天山歌”,是这首歌的新名字。

古琴

常熟素以“红木之乡”闻名,苏式木作成为高雅的象征。常熟市东方红木家具艺术馆馆长姚向东突发奇想:为何不将乡贤《富春山居图》以木雕的形式加以还原?

2015年春天,海峡两岸木雕工艺师联手,开始在上等的花梨木上劳作。20多名工艺师分别采用透雕、镂雕、阳雕、阴雕等不同手法,化皴为刻,以刀代笔,刀工紧随黄公望的笔锋,将平面的《富春山居图》转化成红木木雕的半立体场景

“两岸木雕师共同创作木刻版《富春山居图》,进一步让黄公望的经世之作,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引导者。”台湾三义木雕理事长蔡仁福说。

常熟古琴艺术馆

如今,黄公望主题两岸文创设计大赛已经举办三届。观摩以往的获奖作品,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两岸青年学子的手下被创造性地激活。比如说——

一组名为“山”的调味罐系列,以调味罐架的把手、罐身和浮雕,分别与黄公望浅绛山水的三要素轮廓、皴法、渲染相对应,述说着深邃而悠远的意境。

虞山蝶椅是一组具有现代感和实用价值的蝴蝶凳,灵感源于中国传统家具“蝶几”中的“开与合”概念,并将常熟虞山的自然形态融入椅子的线条走势之中。

“熟在养人”

方塔

虞山东岭有言子墓,周边草木葱翠,乾隆题写的“道启东南”石坊自有威严。

常熟人言偃,字子游,在《论语》中时常露面。孔子曾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而言偃也被誉为“南方夫子”。

《史记》中记载:“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9月28日,言子旧宅经过修复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展示言子思想底蕴、精神风采、儒学文化的重要场所。

常熟在保护言子思想的物理空间,也在拓宽言子思想的精神空间。

环城河畔

出生于常熟市支塘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是一位无机化学家。他说在家乡读小学时,校长是位秀才,因为“廉明谦和”,为学生所崇敬。而学校的环境清静、优美,“运动场的一边种有四棵整齐挺拔的梧桐树,象征着为人也要那样正直高洁”

母校校长的为人风范和家乡四棵梧桐树的身姿,参与了张青莲的人生成长和思想成型。

9月20日,“脊梁——庞薰琹的艺术强国之路”展览在常熟美术馆开幕。这位从虞山脚下走出去的美术家早就宣告:“美术也须从象牙之塔中走出来,走上十字街头。

展览有部分内容是他到贵州80多个苗族、布依族村寨进行实地调查的成果。他说:“少数民族都比较单纯,善良,内心是美的,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内在的美。”

常熟人就善于发掘和呈现一种“内在的美”。

南城初雪

4月27日,常熟为散文诗歌集《寒窗孤梦》举行首发式。这本新著的作者高淳,出生于1984年,自小患有先天性肌弛症,行动受到严重阻碍。但他用唯一能动的右手食指控制鼠标,进行文学创作,字数已经超过340万字。

“好书就像一颗颗闪耀在黑暗中的明星,它们能给失望的人们带去点点亮光,让美好的希望撒遍江河大地。”高淳说。

画家姚新峰也致力于寻觅江河大地“内在的美”。他生活的常熟市海虞镇,曾经有不少渔村。他经常跟渔民打成一片,感受他们的日常点滴。

姚新峰时不时把自己的画给渔民兄弟看看。他们都乐了:画的不就是眼前的这个景吗?就这么一个景,画到画上怎么那么好看!再好好看看这个景,还别说,的确挺好看!

位于昆承湖西路的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鼓励来自全球上百个国家的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

世界联合学院

2018年9月,虞山书院在这里揭牌,始建于元代的“文学书院”再度重生。书院设立中国项目中心,旨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撒向全校师生的心田。

书院面积总计3800平方米,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粉墙黛瓦,兼具庭院、水榭、亭台等苏式园林传统建筑元素。

学术正人心自淑,教化行风俗斯美。”这是虞山书院学道堂门口以篆书写就的楹联,可视为常熟在文化传承上的一个总括、一个昭示。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是

求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布依族 在布依族生活中,一年十二 个月几乎川月有节日。除与当地 汉族人民过的春节、清明节、五 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