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与唐三彩的区别是什么???
秦兵马俑是一种彩绘陶,而唐三彩是一种釉彩陶。
简单的说,兵马俑是烧制好了再上色,而唐三彩是上好色再烧制。
彩绘陶是指陶器烧成后再绘彩纹的陶器,这类陶器的绘彩颜料中加有胶质物,借以使彩料贴附到器表,但仍然容易脱落。大地湾一期发现一片白色彩绘陶片,白彩绘在罐形器内壁,颜料质地较粗,明显高于器表。经X射线衍射分析,颜料为方解石,成分为碳酸钙及二氧化硅。当地随处可见的“料姜石”中含有较高的方解石,估计是将“料姜石”烧熟后研磨成白色颜料。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兵马俑身上的彩色染料,紫色的部分即为矽酸铜钡。
1汉民族的祖先是谁?
所谓汉族,是中国古代华夏族同其他许多民族相互同化、融合形成的从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而古代的华夏族是炎部与黄帝部落的联盟,俗称炎黄,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
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从这个意义上讲,汉族的祖先最早生活在中原地区。
汉族是世界上血统最混乱的民族,他们开始是生活再长江中下游和黄河流域,开始是两个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后来经过战争,两个部落统一了,形成了汉族的最早的祖先
汉族得名于汉朝,汉朝再外族的眼中很发达,所以,人们把汉朝的人称为汉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形成了区别于外族的统一的民族,称之为汉族,汉族的血统中混合着很多少数民族的血统,以长江为界,分为两大类血统,长江以北的人多混有蒙古、俄罗斯等民族的血统,所以他们很高大。以南的多为西南少数民族的血统,所以,南方人比北方人普遍矮。
2中国人的祖先是谁?
中国人祖先并非北京猿人 而是远古非洲人
综合报道:“我们的祖先究竟是谁?”传统教科书的说法是,分布在中国的现代人是由生活在4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进化而来。这个说法的理论依据是人类的多地区起源说,认为在欧、亚、非的现代人都是由当地的猿人进化而来。
其实,现代人是单一的物种,而各地的猿人差异却很大,属于不同的物种,并没有都进化成为现代人。只有东非的猿人走上了向现代人进化的道路。所以,北京古猿人不可能成为中国人的祖先。
据新京报消息,世界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们正在合力完成一项庞大的人类寻根计划,希望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的变异来绘制出一幅“人类迁移图”。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祖先源于东非,经过南亚进入中国。这支南亚先民经过多次迁徙及体内基因突变,逐渐分化成为各个民族。
领导“人类迁徙遗传地理图谱计划”的人类基因组科学家斯宾赛-威尔斯说,“我们都曾属于同一个祖先,仅仅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分离开来。”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现代人,无论是亚洲人、美洲人、欧洲人,都是由东非直立人进化而来。他们在5万-10万年前,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
1987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瑞贝卡·坎恩破译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妇女的线粒体DNA,发现现代女性的线粒体DNA都来自一位妇女,她大约生活在15万年前的非洲。
线粒体存在于细胞质里,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它们包含少量遗传物质—————DNA每个人的线粒体都来自母亲,因此线粒体是从母系遗传的角度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工具,就像Y染色体是研究父系遗传的工具。
随后,分子人类学家再次成功破译了男性遗传密码的Y染色体。通过研究,他们得出结论,现代男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父亲,他生活的年代也应该在大约15万年前的东部非洲。
“DNA中的遗传密码让亚当、夏娃离开了神话世界,变成了有血有肉的非洲人。他们成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人的祖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李辉说。
李辉解释说,大约15万年前,在东非分化出了很多人种与部落,其中就已经包含了现在的黑、棕、黄、白四个人种的祖先。Y染色体上的M168是目前发现的一个很古老的突变位点,这是人类在要离开非洲时产生的突变,大约发生在10万年之前。那些棕色人、黄种人就是带着这个古老的突变开始向世界扩散。除了非洲以外的现代人都具有这个位点的突变。
10万年前,地球处于冰川期,大部分陆地被冰川覆盖。整个海平面比现在低120米左右,许多海床裸露在地面。在东非,各个部落拥挤在这块炙热的土地上,抢夺着有限的食物。或许是频繁发生类似于现在的卢旺达种族清洗事件,一部分人开始走出非洲。
“又过了几千几万年,现代人在Y染色体基因突变M168基础上又出现了2个突变类型,M130和M89前者发生在8万年前,后者发生在4万5千年前,人类已通过北非进入了欧亚大陆。”李辉说,最早出来的是棕色人。他们主要是在海边捕鱼为生,并捡食滩涂上的高蛋白食物。他们拿着旧石器和尖木叉,在印度洋岸边走着。公元5万年前,他们已占领了南亚和东南亚的陆地和岛屿。在之后的几万年里,散漫的捕捞捡食生活让他们沿着无边的海岸线,一路走到东亚,之后可能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和南美洲。
黄种人走出非洲的时间要比棕色人晚了近5万年。但他们的扩散速度很快。他们只用了棕色人1/5的时间就到达东南亚。柯越海取样的1万2千个中国人的样本中有11311个样本在M89的位点上发生突变。而这个突变标记在黄种人到达东南亚时就已形成,并且一直在这里做了很长久的活动,之后他们将要进入中国,分化出现在的汉族。
M122突变大约发生在三万年前,那时中国陆地上的许多山脉被积雪常年覆盖。 除了有少数棕色人在黄河、长江流域活动,更多的地方显得空茫一片。这时候,在东南亚的缅甸一带,黄种人的部落已经取得一定势力,棕色人不断向南退缩。
“当中国陆地上的冰川不断地消融时,一支带有M122突变的南亚语人群开始进入了中国。”李辉说,目前发现关于南亚语先民进入中国后的分化路线有3条,共有2个入口,一个是在云南,一个是珠江流域。其中一支沿着云贵高原西侧向北跋涉,他们最终在距今1万年前的时候到达了河套地区,黄河中上游的盆地。这批汉藏语系的祖先也被后人称之为先羌,他们也就是汉族与藏族人的共同祖先。
这一支南亚先民在出发时的头颅还很圆,又因为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关系,出现了大鼻子、厚嘴唇等特征。但他们顺着江,走着河谷,从云南来到甘肃,人体形态也发生变化。而到了高原之后,不再受疟疾影响,加上缺氧,地中海贫血基因的人不容易存活。于是存活下来的人,脸都变得很长,线条、棱角变得刚硬、如同刀削。
李辉说,更重要的是,经过这1万多年的迁徙,在他们的体内M122的基础上又诞生了一个新的突变,M134这样一直到5000到6000年前,人体内部的DNA又开始“不安分”了,那时,由于粟谷农业的出现,新石器文化开始在这个地区发展。人口的增长使群体必须扩增新的居住地。汉藏语系的两个语族开始分野。
其中一个亚群在M134的基础上又发生了M117的突变。他们带着这个突变向东行走,一直到渭河流域才停留下来。他们掌握了农业文明,开始以农耕为生。这个群体就是华人,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汉人。“M117是汉人身上很古老的一个遗传突变。”李辉说。
另一个亚群被称为藏缅语族群体。他们离开黄河流域,向西向南迁移,最后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居住下来。迁徙的过程中,这个群体就像细胞在不断裂变,分化出了藏、羌、彝、景颇、土家。
华人在渭河流域磨砺出一支骁勇善战的秦人,他们盘踞在关中,积聚着统一中国的实力。还有一部分华人则出了潼关,受到夷人龙山文化和苗瑶文化的影响,分别形成了齐语支和楚语支人群。
秦汉时期,四分五裂的中国被统一,从语言、文字到货币、计量单位等文化层面上,汉族的整体意识真正形成。加上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之后汉族就没有再出现分化。而文化上的强势让汉族像是一滴浓酽的墨水滴在了中国的版图上,他们带着M117突变迅速地向四周渗透。
3中华民族的祖先是谁?
中华民族的三大祖先
黄帝,炎帝,蚩尤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是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的。
但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中华民族有没有共同的祖先?不搞清楚这些,就不能理直气壮的面对一些人的民族虚无主义,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外国人钻空子。
中国的历史到底开始于何时?那首先要弄清中国到底是什么时候建的国,然而,这不是容易搞清的。因为,在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历史纪年都是不可靠的。(虽然,现在中国官方搞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引起一些学者质疑,因此,我还是采用老的说法)但是,可以肯定周朝前面有个商朝,而且它的文字已经非常成熟,根据文字发展的规律,又根据商朝的甲骨文记载,商朝前面有个夏朝也是没有问题的。虽然现在推算的纪年不可靠,但是,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夏朝建国也同样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五帝时代到底是什么样的时代?是不是象《史记》所说,黄帝就首创了中国?如果《史记》的记载能够成立的话,那么,黄帝时期中国就已经是一个国家了。只可惜,时代太远,现有的出土文物无法证明这一点。不过,照《史记》看,无论如何,黄帝时期,中国已经是国家了。因为,她有帝王,有文臣武将,有首都,有军队,差不多一个国家应有的机构全部有。如果确实如此,那么,最迟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中国已经是一个国家了。
现在,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我认为不仅仅如此,黄帝,炎帝,蚩尤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史记》记载:黄帝之时,神农氏衰。由此可见,我们所称的炎帝,事实上是神农氏的末代领袖,也就是说,神农氏和炎帝并不是一回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其混为一谈。那么,神农氏到底有多久?它在历史上起什么作用?由于太过久远,难于考证。不过,在一些古籍上还是看得到,从神农氏第一个领袖姜石年开始,一直传了十多位。也就是说,炎帝及其神农氏的历代先祖,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当之无愧。黄帝呢,在涿鹿大战中战胜了蚩尤,将势头正劲的蚩尤挡在了黄河以外。而他呢,后来又与昔日的盟友炎帝大战一场,将炎帝部族与黄帝部族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就是后来华夏民族的主干部分。蚩尤,虽然是三苗民族的领袖,但是,三苗民族后来有相当的部分融合到日后的汉族中。此外,蚩尤还是南方大多数民族的共同祖先,甚至于也是越南人以及东南亚一些民族的祖先。说到此,又得回到黄帝身上,《史记》记载:中国北方大多数民族都是黄帝的后裔,包括西去的匈奴人和以后的蒙古人。韩国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檀君,而檀君是尧帝的儿子,尧帝则是黄帝的后代。日本人认为,他们也是中国人的后代。所以说,炎帝,黄帝,蚩尤是中华民族,乃至于东亚民族共同的祖先应该是真是无误的。
是同一个人。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1、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2、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3、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4、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炎帝
-炎帝神农传说
目录 1 拼音 2 《千金》卷二十二 21 组成 22 主治 23 齐州荣姥方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25 用药禁忌 26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齐州荣姥方 1 拼音
qí zhōu róng lǎo fāng
2 《千金》卷二十二 21 组成白姜石1斤(软黄者),牡蛎9两(烂者),枸杞根皮2两,钟乳2两,白石英1两,桔梗1两半。
22 主治疔肿。
23 齐州荣姥方的用法用量用法以针刺疮中心深至疮根,并刺四畔令血出,以刀刮取药如大豆许纳疮上。若病重困日夜34度著,其轻者12度著,重者2日根始烂出,轻者半日1 出,当看疮浮起,是根出之喉,若根出已烂者,勿停药仍著之,药甚安稳,令生肌易。其病在口咽及胸腹中者,必外有肿异相也,寒热不怏,疑是此病,即以饮或清水和药如杏仁许服之,日夜34服,自然消烂,或以物剔吐,根出即愈;若根不出亦愈,当看精神自觉醒悟,合药以5月5日为上时,7月7日次,9月9日,腊月腊日并可合。若急须药他日亦得。
24 制备方法上药各为细末,合和令调,先取伏龙肝丸升末之,以清酒1斗2升搅令浑浑然,澄取清2升,和药捻作饼子,大6分,厚2分,其浊滓仍置盆中,布饼子于笼上,以一张纸藉盆上,以泥酒气蒸之,仍数搅令气散发,经半日,药饼子干,乃纳瓦坩中,一重纸一重药遍布,勿令相著,密以泥封21日,干以纸袋贮之,干处举之。
25 用药禁忌
忌房室、猪、鸡、鱼、牛、生韭、蒜、葱、芸苔、胡荽、酒、醋、面、葵等;若犯诸忌而发动者,取枸杞根汤和药服。
26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牡蛎软坚,钟乳利窍,石英敛津,姜石消肿,枸杞泻火,桔梗散气,灶土、清酒温助诸石以拔毒根于中;英、乳甘温,生肌亦易,惟姜石咸寒,为疔肿去腐生新之专药。初起未著形时服之,可散。二石虽温,然非悍烈之品,不虑助邪为虐;若至毒邪焮发,则又未可尝试。
古籍中的齐州荣姥方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十三种疔肿方一十二首十字系之,熨斗中急火熬筛二匕又凡是疔肿用之,齐州荣姥方。白姜石(一斤软黄者)枸杞根皮(二两)牡蛎(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二疔疮]外治,故特以传后嗣。疔肿方殆有千首,皆不及此,虽齐州荣姥方,亦不能胜此物造次易得也。治一切疔肿上用苍耳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疔肿第一]赵娆方,故特论之以传后人。疔肿方千首,皆不及此,虽齐州荣姥方亦不能胜此物之造次易得也。又方取铁浆,每饮一
《普济方》:[卷二百七十三诸疮肿门]诸疔疮于绯上薄布乱发。后间即捣作末。分。早朝空心温齐州荣姥方(出千金方)大凡是疔肿。皆用治之。牡蛎(九两
《奇效良方》:[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疮科通治方接骨丹此药为山茱萸科(鞘柄木科)植物角叶鞘柄木(Torricelliaangulata)的根、根皮及叶。因其有治疗骨折的功效,故得此名。角叶鞘柄木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上有环状叶痕。叶互生,五角状圆形,掌状5~7浅裂.叶柄稍扁,呈鞘状。花小,雌雄异株,4月下旬开花,雄花花瓣绿带红色,雌花无花瓣。8。9月结果.果近圆形。分布于新华姚湾沟和龙潭等地。生长于海拔800—1100米的潮湿灌木丛中。该药具有活血祛瘀、接骨、祛风利湿的功效。用于外伤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痨伤、产后腰痛、慢性肠炎、腹泻等。注:同属植物齿裂鞘柄木(Tangulatavarintermedia)的根、花、叶称“大接骨丹”。与前者的区别为:叶5—9浅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分布于新华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的山坡林中。功效与接骨丹类似。《外科证治全书》卷四方名接骨丹组成年久碎瓦片(取路旁墙脚下,往来人便溺处,黄透者佳)1块。功效理伤续断。主治跌扑损伤。用法用量每服3钱,好酒调下,饮醉无妨,伤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制备方法上洗净,火煅红,入米醋淬凡5次,刀刮细末。《鸡峰》卷二十二方名接骨丹组成左顾牡蛎(烧过)4两,料姜石(生用)2两。主治伤折。用法用量每次用半两裹伤处,用竹片子周围夹定。稍进通气缠之。候药自落,依前换。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糯米粥摊在纸上,然后掺药末。《儒门事亲》卷十五方名接骨丹组成五灵脂1两,茴香1钱。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于极痛处掺上,用小黄米粥涂了,后用2味药末掺上,再用帛子裹了,用木片子缠了。少壮人2日效,老者56日见效。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另研乳香为细末。《鸡峰》卷二十五方名接骨丹组成麒麟竭1两,没药1两,骨碎补1两,自然铜4两,海桐皮1两,狼毒1两,沙苑1两,蒺藜1两,川附子1两,新罗1两,白附子1两,天南星1两,何首乌1两,仙灵脾1两,川芎1两,羌活1两,川乌头1两,虎头
详见百科词条:接骨丹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09:55 共455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一、目录版本学考察
《本草原始》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为李中立亲手书画而成。据王玠[1]等人考证,史书上记载的《本草原始》及其版本有:明殷仲春《医藏书目·普醒函》最早著录《本草原始》谓“八卷”。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谓“《本草原始》十二卷”。清《郑堂读书记》谓“清乾隆甲戊(1754年)存诚堂重刊袖珍本,为十二卷。”《中国医学书目》录有道光友于堂本。孙殿起《贩书偶记》及《续编》各著录了一个清刊本。王重民介绍了《本草原始》明万历间刻本的内容及版本。龙伯坚介绍了《本草原始》国内的八个明清刊本。由于《本草原始》成书后不久传入日本。日本《聿修堂书目》中介绍了二个明清刻本(二十卷)及“八卷李氏手书本”。《东京大学综合图书馆古医学书目录》介绍了一个清刊本。《杏雨书屋藏书目录》著录了七个刊本(十二卷本)及一卷《本草原始药品图》手抄本。英国博物院还藏有一部残本,仅存8、9两卷。
除此之外,《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收录了《本草原始》初刊本,但为残卷。《中国医籍通考》[2]罗列了《本草原始》的20个版本。《中国中医古籍总目》[3]列有《本草原始》的26个版本及馆藏情况,该书对《本草原始》的版本情况介绍得最为详细。二、中国中医科学院所藏永怀堂研究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上标出中国中医科学院藏有该刻本2种,均只注明为“明崇祯11年戊寅(1638)永怀堂刻本”。笔者对这两种刻本进行了考察。经查,见两种共同之处为:均十二卷,半叶九行,分大小字,大字单行,行23字,小字双行,行22字,白口,左右双边。进一步仔细比对发现:其中一种书首题有“姚鹤汀,静斋补增,遗德堂藏”,且书的边栏较另一种略宽1~2mm。更为重要的区别有两处,一为该书卷八正题下著“吴郡葛鼐端调甫校订”,且卷内药物正文文字为版刻印刷,另一种书卷八正题下著“金溪周亮登元龙甫校订”,且卷内药物从“丹砂”到“朴硝”这一部分文字为手写,虽然文字内容完全一致;二为遗德堂藏本较另一种增添了姚鹤汀对原文的注释,并每卷卷末补充了部分药物(手写),以及部分彩绘药图。
经分析,笔者认为此两种书应为同一版的不同时间的印刷产品,遗德堂所藏《本草原始》印刷在前,而另一种印刷在后,理由有三:其一,遗德堂所藏本字迹较另一本字迹印刷清晰。其二,另一种整部书边栏均较遗德堂所藏本边栏窄1~2mm,这可能是由于木板经过长期的存放,干燥变形,刻板变小所致。其三,两书除卷八外,其余各卷卷名下均题“吴郡葛鼐端调甫校订”,且文字均为雕版印刷而非手写。遗德堂所藏本“卷八”保持了这一风格,而另一种“卷八”处修改了校订者,而且用手写文字,想必是由于刊印时“卷八”部分样板丢失或年久受到毁坏,临时选用人手誊写并校对而成。
三、《本草原始》初刊本与永怀堂本之比较
笔者将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作者亲手书画初刊本(以下简称“初刊本”)与明崇祯十一年(1638)永怀堂刻本的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版本间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体例不同
1序文的不同
初刊本原有序文两篇,分别为罗文英所著的“《本草原始》叙”以及马应龙所著的“《本草原始》序”。
而永怀堂刻本仅见序文一篇,即为葛鼐所著的“合刻李正宇先生《本草原始》戚南塘大将军《纪效新书》序”。该序文题名告诉我们永怀堂本的《本草原始》是与戚南塘大将军的《纪效新书》合刻在一起的。
戚南塘大将军就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戚继光,号南塘。《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为什么葛鼐要把看似毫不相干的两本书(《本草原始》与《纪效新书》)合刻在一起呢?关于这一点葛鼐在序文中交代的很明确:“兵药一也。此言驱患苦而活人其功同也。”“兵乎,药乎,岂特一之而,且贯之矣。”由此可见,葛鼐认为用药治病与用兵打仗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驱人患苦,而且二者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方式也很相似,都要凭借物品,治病用的是药物,打仗用的是士兵及兵器。《江浙藏书家史略》载:“葛鼐,字端调,昆山人,太常卿锡璠子,崇祯举人。锡璠有八子,皆好学……鼐益购所未备书,所藏达三万卷。”[4]葛鼐为大藏书家,因此,推断葛鼐藏有《本草原始》与《纪效新书》,并将二书合刻在一起,并不为怪。
2大小字
初刊本每条药物的“原始”内容(包括药物产地、形态、释名等)均为大字,而药物的气味、主治、采摘、修治、附方等均为小字。而永怀堂本每条药物的主治为大字,其余项均为小字。
(二)药物文字的比较
1药物数量的增减
初刊本共载药物502条。永怀堂本载药499条,与初刊本比较缺失药物4味,补入药物1味,分别为:
缺失药物分别为卷之二缺失“艾”一药,卷之三缺失“狼毒”一药,卷之十一缺失“蜣螂”及“蚱蝉”二药。增补药物为卷之四补入“儿茶”一药。
2药物顺序的调整
永怀堂本与初刊本在部分药物的排列顺序上也有不同,经比对共有三处:
其一,永怀堂本卷之六“堇堇菜”条药物排在“兔儿酸”条药物之前,初刊本于此相反。
其二,永怀堂本卷八“礞石、花乳石、不灰木、炉甘石、蓬砂、鹅管石、蛇含石、姜石“8条药物排在“雨水、露水、腊雪、夏冰、千里水、逆流水、井华水、新汲水、地浆、热汤、浆水、无根水、半天河”13条药物之前,而初刊本于此相反。
其三,永怀堂本卷八“梁上尘、百草霜、墨”3条药物排在“半天河”条后,初刊本此3条药物排在礞石条药物后,花乳石条药物前。
3药物正文内容的变化
经校对发现,初刊本与永怀堂本在药物正文内容上出入很大,几乎每个药物条的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存在一个药物条中有超过20字以上的内容增补或删除或修改这样情况的药物条数共有109条。
(三)药图的比较
初刊本共收录药图417条。而永怀堂本收录药图424条,比初刊本多出7条药图,多出来的这7条药图均来自该书第八卷。除此之外,两本尚有17条药图存在不一致之处。
(四)分析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永怀堂本《本草原始》较《本草原始》的初刊本无论从药物正文内容、药材图以及书籍的体例上都做了很大的改动,这些改动应为葛鼐重刊该书时所为。改动中增补了很多内容,以该书第8卷为最,而增补的内容经比较发现主要引自《本草纲目》及《证类本草》。
葛鼐在校勘中改正了初刊本一些文字和内容上的错误,如将千里水、东流水的内容从“逆流水”条中分出另立“千里水、东流水、甘烂水”条并将其移入,等。但由于校勘不够认真,也带来了更大的疏漏,如卷三遗漏了狼毒条,并将狼毒条正文中部分内容移至“豨莶”条正文中,药图上将“豨莶”药材图画成了“狼毒”药材图;“藿香”条药材图有明显的错误;半夏药材图“脐”给遗失了,等等。
在体例上李中立之所以将论述药物“原始”内容(包括药物的产地、形态以及释名)用大字书写,乃别有用心,是想强调该书是为了推究药物之原始而作。而葛鼐不明缘由,将这部分大字统统改为小字,并按照本草书籍编写的惯例将药物的“主治”内容改为大字,这也似乎有悖于李中立的初衷。
既然葛鼐对于《本草原始》的改动如此之大,那么是否应该将葛鼐所勘订的此书看为另一部本草著作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虽然葛鼐重刊的《本草原始》较初刊本有了很大的改动,但仍将该书命名为《本草原始》,并且在书中指明了该书的作者雍丘李中立,而自己只是校订者。另外,从总体上来说改本还是保持了初刊本的原始风貌,改动的内容对于全书内容来说也只是一小部分,所以仍应看作是原书的一个版本,而不是新的本草著作。
姜石散--《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姜石(以浓米泔浸7日,晒乾,捣研,水飞过)1两,桑耳(捣罗为末)1两,豉(焙干捣罗为末)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眼疳,怕日赤烂,泪下疼痛,不久眼睛将落。
用法用量3岁以下每服半钱,3岁以上至7岁每服1钱,用羊肝或猪肝、牛肝两指大,去膜细切,以水研绞取汁调下,1日3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秦始皇兵马俑与唐三彩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2023-10-05 02:40: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