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魏时期的医学书籍或者典故
汉魏古诗及乐府古诗 八首
据成都古籍书店影印世界书局一九三五年排印本《玉台新咏》卷一,校以四部丛刊影印五云溪馆活字本《玉台新咏集》卷一。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馀。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凛凛岁云暮(四部丛刊本作懔懔),蝼蛄多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宀/爿+梦}想见容晖(四部丛刊本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四部丛刊本惟作唯),枉驾惠前绥。愿得长巧笑(四部丛刊本长作常),携手同车归。旣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谅无鷐风翼(四部丛刊本作晨风),焉能凌风飞(四部丛刊本作焉得)。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四部丛刊本沾作沾)。(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十六。)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四部丛刊本作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四部丛刊本执作报),贱妾亦何为。(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八。)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智夜长(四部丛刊本智作知),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十七。)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馀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十八。)
四座且莫喧,愿听歌一言。请说铜鑪器(四部丛刊本作炉),崔嵬象南山。上枝以松柏(四部丛刊本以作似),下根据铜盤。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聨。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朱火然其中,青烟颺其间。从风入君怀,四座莫不欢(四部丛刊本作四座且莫欢)。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悲与亲友别,气结不能言。赠子以自爱,道远会见难。人生无几时,顚沛在其间。念子弃我去,新心有所欢。结志靑云上,何时复来还。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裳裾。青袍似春草,长条随风舒。朝登津梁上(四部丛刊本上作山),褰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枚乘 杂诗 九首
据成都古籍书店影印世界书局一九三五年排印本《玉台新咏》卷一,校以四部丛刊影印五云溪馆活字本《玉台新咏集》卷一。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窻,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五。)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部丛刊本作且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鷐风怀苦心(四部丛刊本作晨风),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衣裳(四部丛刊本作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驰情整中带(四部丛刊本作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十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嘶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四部丛刊本顾作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飧饭(四部丛刊本飧作飱)。(四部丛刊本自“相去日已远”以下分列为第四首,误。)(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一。)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鄕,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四部丛刊本忧伤作伤忧)。(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六。)
靑靑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纎纎出素手。昔为倡家女(四部丛刊本倡作娼),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牀难独守。(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二。)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愿言追昔爱,情款感四时。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夜光照玄阴,长叹恋所思。谁谓我无忧,积念发狂痴。(巴按,《古诗十九首》无此篇。)
庭前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四部丛刊本作袙),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此诗四部丛刊本连上,误。)(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九。)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纎纎擢素手(四部丛刊本擢作濯),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十。)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裳帏。忧愁不能寐,览衣起徘徊(四部丛刊本作揽衣)。行客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吿谁。引领还入房,涙下沾裳衣(四部丛刊本沾作沾)。(巴按,《古诗十九首》此在第十九。)〈伤歌行〉
据《乐府诗集》卷六十二《杂曲歌辞》,中华书局排印本。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牀。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按,又见《文选》卷二十七)
〈悲歌行〉
据《乐府诗集》卷六十二《杂曲歌辞》,中华书局排印本。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纍纍。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古歌〉
据《古诗源》卷三,中华书局排印本)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入《汉诗》卷十。逯钦立云:“此歌与前〈悲歌〉当为同篇残文。”修修,《太平御览》卷二十五引〈古乐府歌〉作萧萧。)
〈古八变歌〉
据《古诗源》卷三,中华书局排印本。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枯桑鸣中林,纬络响空阶。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
(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入《汉诗》卷十,逯钦立云:“此诗可疑。”)乐府三首 古辞
据胡刻《文选》卷二十七
饮马长城窟行[1]
青青河边草,緜緜思远道。[2]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3]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佗乡。佗乡各异县,辗转不可见。[4]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5]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6]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7]长跪读素书,书上竟何如。[8]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李善注
[1]郦善长《水经》曰:余至长城,其下往往有泉窟,可饮马。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信不虚也。然长城蒙恬所筑也,言征戍之客,至於长城而饮其马。妇思之,故为长城窟行。音义曰:行,曲也。
[2]言良人行役,以春为期,期至不来,所以增思。王逸《楚辞》注曰:緜緜,细微之思也。
[3]《广雅》曰:昔,夜也。
[4]字书曰:辗,亦展字也。《说文》曰:展,转也。郑玄《毛诗》笺曰:转,移也。
[5]枯桑无枝,尚知天风。海水广大,尚知天寒。君子行役,岂不离风寒之患乎?
[6]但人入门咸各自媚,谁肯为言乎?皆不能为言也。
[7]郑玄《礼记》注曰:素,生帛也。
[8]《说文》曰:跪,拜也。
伤歌行
昭昭素月明,晖光烛我牀。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1]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颺。[2]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3]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春鸟飜南飞,翩翩独翱翔。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4]
李善注
[1]《毛诗》曰: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2]毛苌《诗》传曰:闼,内门也。
[3]《长门赋》曰:屣履起而彷徨。
[4]《毛诗》曰:伫立以泣。谷永与王谭书曰:抑於家不得舒愤。《毛诗》曰:靡有旅力,以念穹苍。李巡《尔雅》注曰:仰视天形,穹隆而高,其色苍苍,故曰穹苍。《尔雅》曰:穹苍,苍天也。
长歌行[1]
青青园中葵,朝露行日晞。[2]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晖。[3]常恐秋节至,焜黄华蘂衰。[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5]少壮不努力,老大乃伤悲。
李善注
[1]崔豹《古今注》曰:长歌,言寿命长短定分,不妄求也。此上一篇似伤年命,而下一首直叙怨情。〈古诗〉曰:长歌正激烈。魏(武)[文]帝〈燕歌行〉曰:短歌微吟不能长。傅玄〈艳歌行〉曰:咄来长歌续短歌。然行声有长短,非言寿命也。
[2]《毛诗》曰: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毛苌曰:晞,乾也。
[3]《楚辞》曰:恐死不见乎阳春。淮南子曰:光晖万物。
[4]焜黄,色衰貌也,胡本切。
[5]《尚书大传》曰:百川赴东海。
巴斯光年按
「乐府三首」六臣注本(四部丛刊影印)题作「乐府四首」。〈饮马长城窟行〉後有〈君子行〉一首:「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後世称圣贤。」《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收此诗,逯钦立案云:「《白帖》二十九《文选》诗瓜田不纳履云云,证唐时《文选》实载此诗也。」
班婕妤〈怨歌行〉班婕妤〈怨歌行〉
据胡刻《文选》卷二十七
怨歌行[1]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2]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3]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4]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5]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巴按,此诗又见《玉台新咏》卷一,题「怨诗一首」,序云:「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幷为怨诗一首。」)
李善注
[1]《歌录》曰:〈怨歌行〉,古辞。然言古者有此曲,而班婕妤拟之。婕妤,帝初即位,选入後宫。始为少使,俄而大幸,为婕妤,居增成舍。後赵飞燕宠盛,婕妤失宠,希复进见。成帝崩,婕妤充园陵,薨。
[2]《汉书》曰:罢齐三服官。李斐曰:纨素为冬服。范子曰:纨素出齐。荀悦曰:齐国献纨素绢,天子为三官服也。
[3]古诗曰: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4]《苍颉篇》曰:怀,抱也。此谓蒙恩幸之时也。
[5]〈古长歌行〉曰: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炎,热气也。
附评论
〖锺嵘〗其源出於李陵。〈团扇〉短章,词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侏儒一节,可以知其工矣。(《诗品》上〈汉婕妤班姬诗〉)
〖谢榛〗班姬托扇以写怨,应瑒托雁以言怀,皆非徒作。(《四溟诗话》卷一)
〖胡应麟〗班姬〈团扇〉,文君〈白头〉,徐淑“寳钗”,甄后〈塘上〉,汉魏妇人,遂与文士并驱,六代至唐蔑矣。(《诗薮�6�1内编》卷二)
〖许学夷〗班婕妤乐府五言〈怨歌行〉,托物兴寄,而文采自彰。冯元成谓怨而不怒,风人之遗。王元美谓可与《十九首》、蘇李并驱是也。成帝品录词人,不应遂及後宫,不必致疑。(《诗源辩体》卷三,五八条)
〖沈德潜〗用意微婉,音韵和平。〈绿衣〉诸什,此其嗣响。(《古诗源》卷三)
我在阅读《成语辞典》时,发现在5000多条成语中,与医药卫生有关的典故近百条,在释义中,涉及不少有关医药卫生方面的知识,如病入膏盲、疥癞之疾、延年益寿等,现部分摘录其中如下:
·良药苦口
[释义] 能治病的好药大都味道很苦。
[语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人而已己疾也。”《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惜疾者能甘之。”
·对症下药
[释义] 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病人情况开方用药。
[语出] 宋·“朱子语类等四十二卷:“克已复礼。便是促得病根,对症下药。”
·不可救药
[释义] 药,治疗,不可救药:病沉重得没法医治。
[语出] 《诗经·大雅·板》:“多将高,高不可救药。”
·讳疾忌医
[释义] 讳,有顾忌而不说,隐瞒;忌,怕、畏惧。讳疾忌医:不肯说出自己有病,怕去医治。
[语出] 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仲由喜闻过,令名无宗马: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劝),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病入膏肓
[释义]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认为膏肓之间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病最难治的地方。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不可救药。
[语出]《左传·成公十年》:“医生,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马,不可反也。’”
·疮痍满目
[释义] 疮痍,创伤,疮痍满目: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创伤。
[语出] 唐·杜甫《北征》待:“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头疼脑热
[释义] 指一般的小病。
[语出] 元·孙仲章《勘头中》第一折:“一百日以里,但有头疼脑热,都是你。”
·养痈遗患
[释文] 留着毒疮不医就会留下后患。
[语出] 汉·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养痈长疽,自生祸殃,”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等14回“兄弟此条,决计不能够养痈贻患。”
·病从口入
[释义] 指疾病是由于饮食不小心而造成的。
[语出] 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久病成医
[释义] 人生病久了可以成为医生。形容经常生病的人对疾病和医药知识都比较熟悉。
[语出]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九章·惜诵》;“九折臂而成医兮。”
·手到病除
[释义] 手一到病就好了。形容医生的医术高明,能很快把病人治好。
[语出] 《水浒传》第65回:“百药不能得治,后请得建康府安道全,手到病除。”
·疥癫之疾
[释义] 比喻不必计较的、不足为害的小毛病。
[语出] 《吕氏春秋·贵直论·知化》:“夫各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水浒传》第63回:“疥癞之疾,何是挂意。”
·救死扶伤
[释义] 抢救快死的人,照顾受伤的人。
[语出] 汉·司马迁《振任安书》:“虏救死扶伤不给。“
·妙手回春
[释义] 妙手,指高超的医术;回春,比喻把快要死的人医治好了。妙手回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能使病危的人痊愈。
[语出] 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治病救人
[释义] 治好病,把人救活。
[语出] 晋·葛洪《神仙传》:“沈某,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思德。”
·延年益寿
[释义] 延长寿命,增加岁数。益:增加。寿:年岁,生命。
[语出]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回光返照
[释义] 比喻病人临死前精神的短暂兴奋。
[语出]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26《洪州云居义能禅师》:“方便呼 为佛,迥光反照,肩身心是何物。”元·杨景贤《刘行首》第3折:“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病急乱投医
[释义] 形容到了紧急时候,顾不得选择对象或办法。
[语出] 《红楼梦》第57回:“所谓‘病急乱投医’了。”
·死马当活马医
[释义] 比喻在看来已经绝望的情况下尽力挽救。
[语出] 宋·何袁《春诸纪闻》卷4:“有名士为泗卒者,卧病既久。其子不慧,郡有大医生杨介,名医也,适自都不还……其子曰:‘大人疾势虽淹久,幸左右一顾,且作死马医也。’闻者无不绝倒。”
·心病还须心上医
[释义] 旧时俗语。指思想上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解决,必须对症下药。
[语出] 《初刻拍晏惊奇》第25卷:“自古说得好:‘心病还须心上医’,眼见得不是盼奴来,医药怎得见效。”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释义] 比喻遇事临时应付,不作根本的彻底的解决。
[语出] 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六》:“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 (马金林)
关于汉魏时期的医学书籍或者典故
本文2023-10-05 02:45: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8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