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强脾弱吃什么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2收藏

胃强脾弱吃什么药,第1张

胃强脾弱是因为胃火大,消化腐熟食物的功能较强,这样就会易饥饿,还有会有口气,便秘,舌红苔黄等。脾虚就会运化无力,水谷精微等不能正常的代谢到四肢和周身需要之处,就会出现四肢无力、乏倦、腹胀等。您好,您可以服用一些健脾祛湿,清胃火的中药,例如清胃丸,健脾丸等,注意饮食,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油炸食品,多吃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水分等。适度锻炼,增强体质。

胃强脾弱的婴儿一般会有“ 经常会产生饿意”、“体型较胖”、“大便粘滞 ”等现象,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对症下药了,以下通过两方面来调理。

胃和脾是一起工作,胃太强,就给脾太大的压力,所以首先要 降胃火 ,可以给婴儿喝一点 竹茹水 ,竹茹水效果非常好,每天给宝宝喝一碗,慢慢调理,这样就会把胃火降下来了;也可以喝点 豆腐水 ,同样,每天都要喝,也可以和竹茹水一起喝,这样效果更好,但是量不要太大,每天一碗就够了,如果喝完有不适,就立刻停止,以便引起不良反应。

其次就是 补脾 ,补脾最好的方法就是 吃山药 ,山药有一定的药性作用,对补脾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将山药切碎,然后放入锅中熬制,等把山药煮烂了以后,成为汤里面的一部分,即可关火,待凉了以后便可让宝宝食用;也可以多吃 南瓜粥 和 小米粥 ,都是非常好的。最后宝宝饮食一定不要喂太饱, 七分饱足矣,少食多餐,素材肉食一起 。

辅食可以将胃火补脾,但是妈妈们也要注意宝宝平时的作息时间,因为宝宝各种器官组织还没有完全发育,不要让宝宝一直保持精神状态,该睡觉的时候睡觉,因为睡觉的时候才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好时候,才会 健康 成长。

胃强脾弱孩子的饮食如下:

饮食

1.不要吃太饱,1岁后、7岁前的小儿,晚餐后不要再进食。 2.吃热而软的饮食 中医认为“五谷养胃”,粮食对于肠胃最有好处。同时要注意主食与辅食的比例。一般来说,小儿胃炎的饮食宜热宜软。热指小儿吃进去的食物要温热,禁忌冰镇食品,冷牛奶、冷水果就不适宜。有的小儿吃饭时间过长,造成饮食冰凉也不适宜。软指食物的质地要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不吃油炸食品和过于粗糙的食物,如炸鸡腿、油爆虾以及芹菜、笋、咸菜等硬而难消化的食品。腌制食品也会损伤胃黏膜。 一般来讲,鱼、蛋、牛奶、香菇、蘑菇、豆腐、鲜嫩蔬菜、瘦肉、童子鸡、鸽子、鹌鹑等食物可经常食用。 3.多吃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每次选用1-4味煲汤或煲粥。 4戒掉零食,尽可能不吃。米气养人,必须保证主食。早餐一定要吃温热的食物。一天保证最少一顿米饭,两顿最好。精制的米粉面条少吃或不吃。自制的面条可吃。 5.忌食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莱、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梨、西瓜、绿豆等。

食疗

山药扁豆糕:鲜山药200克、扁豆50克、陈皮3克、红枣肉500克。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再将枣肉切碎,共合均匀后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 莲子山药粥: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 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胃虚弱患儿。 麦冬沙参扁豆粥: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 山楂粥:做法:取适量的山楂(约20克)、米(30克)共煮粥,煮的过程中可加入三两片薄姜。粥成后加些许糖即可。具有健脾消食之功。

刚出生的宝宝脾胃比较虚弱,一定得细心照料。脾和胃又是相互的,常常相互影响而出现脾胃不和比如小孩常常出现的积食,可以引起脾胃虚弱,脾胃虚弱的又会引起小孩反复积食。该怎么调理通常宝宝出现最多的问题,一个是积食,一个是脾阴虚,一个是脾阳虚。

而积食和脾虚常常是相互影响,调理的时候经常要两者兼顾。宝宝如果出现脾胃虚弱,基本两个原因,一个是先天体质不佳;另一个就是喂养不当造成的。喂的太多积食引起脾虚;或是多吃肉类伤了脾阴,或是吃寒凉,久之脾阳受损。

1积食的表现和调理方法积食表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舌苔变厚,看舌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妈妈是最好的观察者,每天看一下宝宝的舌苔,如果舌苔跟前几天比有变化了,变的厚了,尤其是舌苔中间厚,往往就是积食了;小婴儿还可能出现吐奶瓣/肚子胀,吃奶的次数变少了,胃口没有之前好了,大便都是酸臭味的,大便里可能也会有奶瓣;大一点的小孩可能会出现嗳气,右侧的脸颊有点红红的,还有的小孩子会表现出喉咙疼痛,扁桃体发炎。

调理方法:减少辅食,吃奶的宝宝暂时以奶为主,停掉一切辅食;大儿童则减少吃的2-3天,不吃肉类,饮食清淡,以吃米粥为主,也可以煮点白萝卜,萝卜也是消积食的;还可以买点鸡内金研粉末蒸饭吃。

2脾阴虚的表现和调理方法脾阴虚表现:手心脚心热,晚上睡觉出汗,口干,烦躁,特别爱动,下眼袋比较大,发红,发紫;嘴唇鲜红,舌质红,苔少甚至无苔,地图舌。

调理方法:管住宝宝的嘴,少吃肉、零食、油炸辛辣,食疗上可以吃山药莲子粥、小米粥,煮山药水喝记得买正宗的淮山药,如果伴有积食的症状,或者近期宝宝吃的有点多,可以先消后补。

3脾阳虚的表现和调理方法脾阳虚表现:怕冷,容易感冒受寒;一动就出汗,气喘,少气懒言,不爱说话,大便一般偏稀,不成形,舌淡白有齿痕,苔白。

调理方法:少吃寒凉水果、寒凉、冰淇淋等,少吹空调。食疗上可以煮点生姜红枣粥、八珍糕,吃温性的食物为主。如果伴有积食的症状,或者近期宝宝吃的有点多,可以先消后补。如果病情比较重的,或是自行不能判断或是调理不见好的建议找中医师当面看后开方子调理。

脾胃在人身体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并且时刻影响着宝宝的 健康 ,所以可以说宝宝脾胃好身体就好,可是脾胃虚弱如果宝宝积食了就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因此脾胃虚弱的宝宝一定要及时调理,那么婴儿胃强脾虚吃什么?

首先,婴儿的脾胃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宝妈给宝宝喂食时,如果不注意就可能让宝宝积食了,而这个时候需要多给宝宝喝水,因为饮水能够帮助宝宝消化掉食物,还能够促使宝宝体内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避免或者减少消化不良的情况。

其次,如果宝宝脾胃能够添加辅食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吃一些红枣小米粥,因为小米是很好的养胃食物。另外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蔬菜,尤其是吃一些胡萝卜,不仅能够润肠通便、还能够健脾,因此对宝宝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最后,胃强脾虚的宝宝平时饮食一定要清淡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需要禁止,另外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不要让宝宝吃太多,或者一次性让宝宝吃太杂,需要一点一点的根据宝宝的情况添加,直到宝宝的肠胃能够适应添加的食物。

第一步,胃强脾弱的宝宝平时不要吃太硬的食物,这一点必须要清楚,比如太硬的馒头等等,不建议宝宝吃。

第二步,胃强脾弱的宝宝平时可以经常喝一点粥,特别是小米粥,对于宝宝的脾胃恢复很有帮助。

第三步,胃强脾弱的宝宝平时不要吃湿气比较大的食物,比如大米粥等等,这些食物不要给自己的宝宝吃。

第四步,胃强脾弱的宝宝平时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比如油炸食物或者烧烤等等,都不要让自己的宝宝吃。

第五步,胃强脾弱的宝宝平时不要吃太凉的食物,比如雪糕冰淇淋等等,还有凉水等等。凉饭也不要吃。

第六步,胃强脾弱的宝宝平时可以经常喝一点奶粉,建议吃一点鸡蛋黄,都是挺好的,最好使用土鸡蛋。

大家可能认为流口水这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我们今天分享这个案例,主要了解背后的病机是怎么样的。 来看案例。 主诉:男孩2岁2个月,从6个月至今一直口水不断,每天不停要吃的;主要想解决流口水的问题和调理脾虚胃强的问题。 大便:近来一直都是一天一次,大部分成型;偶尔吃多了就会比较干燥,两天一次,偶尔会肛门出一点血;偶尔也会前干后稀;颜色大部分偏黄,如果偏干燥就有点发黑;这二天不臭,但是大便只要干燥就会有点臭;感觉容易积食,一积食就干燥不容易便便,但是基本都能至少二天一次。二个月前开始每天大便的时间有点偏晚,都要吃过晚饭后才会有便意。 大便不断地变化,虽然是各种变化,但看到的是有津液是匮乏的,没有足够的津液去推动消化,排泄。这个可以理解为虚,脾胃动能不足。 冷热:一直都不愿意盖被子穿袜子,有时裤子也不愿意穿就想光着。 这是夏天的案例,表面看来好像是热,但是根本是脾胃不能温化水饮为津液。也是脾胃不足的表现。 小便: 食欲: 自从半年前知道他脾虚,就一直调整他的饮食,主要饮食都是蔬菜粥蔬菜面,素食为主,很少吃肉,水果也很少,偶尔二天一次,吃苹果、葡萄、李子、桃。 从早到晚要吃东西,不知道饱,平时的零食都是自己做的发面饼,这样可以吃的慢一点;这个月开始晚上睡前一小时喝米汤,早上6-7点喝150ml奶;白天三顿饭; 排除孩子没有吃饱的情况,饥不择食,多是因为身体里有邪热。 睡眠:每天中午都要睡,最近中午要睡2-3个小时,怎么叫都不醒,晚上又老是不睡,最近一两周都是10点多才哄睡着。自从喝了米汤后基本可以一觉到早上6点,中间偶尔翻身或叫两声,比以前好多了。 叫不醒不是很正常,其实就是阖的能力不够,也是一个虚的表现。 出汗:因为住在巴拿马,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最近两周出汗比较多,特别是脖子后面,睡觉爱出汗,脖子后面和背出汗多。 晚上睡觉出汗多,特别后脖子,后背,那么就明白为什么会尿黄少 温度:手心温度不烫不凉,脚心有一点点凉,可能是老爱光脚踩地,睡觉时脚的温度还好;肚子也有一点点凉。 脚凉但是还爱光脚,这也是燥的表现;肚子凉,中焦的气血明显是不足的。 喝水 不爱喝水,喝温热水或常温水。 如果说津液匮乏,燥热,应该是爱喝水才对。但是不爱喝水,这个是因为脾胃转化水的能力不足,喝下去不但不能补津液,还会成为水饮。所以这个孩子流口水我们就能理解了。这是一个虚证,也是一个寒证,这个证据是对体质的一个体现。 其它: 睡觉有时眼睛闭不严有缝,睡觉不流口水,一清醒就开始流口水,现在一说话流口水流的更多。 睡觉露睛,意思是身体里的气血不足以关上眼睛,就像特别旧的出租车的门,即便关上了,也感觉那个密闭性不好,框里哐当的。这是一个虚证。流口水,也是水液运化能力差的表现,是虚证。 总体看来是一个有寒有热的情况。 案例整体是一个寒多热少的一个太阴阳明病。结合起来就是属太阴的一个病。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都是百分之多少衬托百分之多少的一种情况。 一提到里虚寒,很多人以为就不能同时现实热,这是不对的。这是我们辩证的一个思路,不能固定化,不能有那种思维模式。 这个案例里的流口水是一个太阴水饮的问题。虚寒水饮上逆,上焦不得化。因此水饮上逆了之后,就表现为口水多。如果水饮再往上,大人可能就会头晕目眩耳鸣,表现在胸口可能就是心脏的症状。就是中焦虚寒不治水。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脾胃的能力不足,不能把水转化成津液,提供给各个脏腑使用。这个水饮就会上来,然后出现了口水多的这样子的一个症状。 他的太阴水饮的问题表现在上焦,大便容易干燥,变形。如果是在下焦,可能是大便的长期稀软不成形,也可能是小便的多,清长,频数的问题。 为什么他会一直狂吃东西呢?当体内的废水多了,有用的津液会变少的。当有用的水(津液)少了,就会表现食欲亢奋,因为身体还在试图为自己通过食物来生化津液,要自救,但是又吸收不了,然后就会一直要吃。 所以整体的思路是补足中焦和下焦。让中焦自己有能力去转化这个水饮,排泄这个水饮。中焦足了,津液也会相应生出,这个热也就没有了。最后给的建议就是理中丸加六味地黄丸,成人一半量,一天三次。艾灸中脘和涌泉,一天两次。 饮食是反馈式喂养。吃一些米面的制品,最好是可以咀嚼的,比如新疆的馕,或者北方的烤馍片,一方面是好消化,一方面是有饱足感,咀嚼的过程也是锻炼脾胃的过程。 用药反馈: 妈妈说反馈吃了七八天理中丸,控制饮食,口水基本没了,偶尔几滴。 妈妈们的疑惑 问:这个案例用附子理中丸可以吗? 附子理中丸是要有少阴证据在里面的,和理中丸不一样的。附子理中丸温阳的力度更大一些。

如果能吃能睡能拉,精神不错,胃强脾弱可以认为是一种身体的性格,不一定是病态。

除了严重的胃强脾弱需要中医中药帮助外,大多数小孩子的胃强脾弱能自行得到改善。小孩子脾胃功能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消化吸收功能还在完善,随着身体的成长逐渐改善是很有可能的。

自己调理的方向,一是饮食,二是运动。

最需要的是食物是:要能咀嚼但又好消化。咀嚼的过程一是帮助孩子增强饱腹感,一是增加津液的分泌。主食比如米饭包子面条,烧饼,馒头干,蔬菜瓜果也煮得软绵易消化些。每一餐主食吃多些,瓜果肉蛋水果大的方向肯定是要少,具体每个孩子能接受的量,可以用反馈式喂养方法给。

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消化以及加速循环排除体内毒素。

首先,婴儿的脾胃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宝妈给宝宝喂食时,如果不注意就可能让宝宝积食了,而这个时候需要多给宝宝喝水,因为饮水能够帮助宝宝消化掉食物,还能够促使宝宝体内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避免或者减少消化不良的情况。

其次,如果宝宝脾胃能够添加辅食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吃一些红枣小米粥,因为小米是很好的养胃食物。另外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蔬菜,尤其是吃一些胡萝卜,不仅能够润肠通便、还能够健脾,因此对宝宝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最后,胃强脾虚的宝宝平时饮食一定要清淡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需要禁止,另外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不要让宝宝吃太多,或者一次性让宝宝吃太杂,需要一点一点的根据宝宝的情况添加,直到宝宝的肠胃能够适应添加的食物。

可以给婴儿喝一点 竹茹水 ,竹茹水效果非常好,每天给宝宝喝一碗,慢慢调理,这样就会把胃火降下来了

答案:E

消谷善饥指病人食欲过于旺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亦称多食易饥。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因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泄者,属胃强脾弱。胃强则胃腐熟功能亢奋,故消谷善饥;脾弱则脾运化无力,故大便溏薄。

中医认为,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点。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这种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其实,爸爸妈妈们经常说的小儿“胃强脾弱”,这与成人的“胃强脾弱”是有区别的,治法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我们仅仅谈小儿的“胃强脾弱”。实际上小儿“胃强脾弱”在我们中医儿科里指的就是脾胃不和,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失调。凡是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洁)、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

小儿“胃强脾弱”从病因上来说,多是由于小儿素体胃热盛、饮食不节(洁)或恣食肥甘,损伤脾气。常见到胃纳如常或食欲旺盛,而大便不化,或溏薄泄泻,脾运化弱,胃纳强,我们称之为“胃强脾弱”证,清· 叶天士评述《脾胃论》有云: “ 盖东恒之法,不过详于论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胃强脾弱证,反映的重点就是脾胃分治的必要性。叶士认为:“ 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这是一个总的调养原则。

前面已经讲到了,小儿胃强脾弱证多因素体胃热盛,饮食不节(洁),或恣食肥甘,损伤脾气,导致胃纳脾运功能失调,出现以食欲正常或亢进,食后腹胀,大便溏泄等为主症的证候。

存在这种健康问题的小儿我们多能看到其食欲一般都是正常或亢进的,孩子也很能吃,往往食后孩子多会出现腹胀,大便稀溏,次数增多,夹杂一些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孩子很消瘦,舌苔看起来是白厚或腻的。其实这样的孩子我们很好诊断,一是具有胃强的症状,加食欲正常或亢进等;二是具有脾虚的症状,如腹胀便溏等。

下面我把这类患儿比较常见的一些证型,分证给大家在剖析一下:

(一)小儿“疳积”病中出现的“胃强脾弱”证

这个证型的患儿多数表现为面黄肌瘦,能食易饥,大便时干时稀,睡眠不安,多汗,烦热不安,焦急易哭,揉鼻咬衣,偏食异物,舌苔浊腻,指纹淡滞。出现这种问题的患儿多是由于饮食失节,或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积滞日久,致使胃热耗津,脾失健运,失于滋养,病发疳积导致。

中医调养上当以“调理脾胃”为主,在用药上我们可以选择保和丸或者肥儿丸等一些中成药治疗。

(二)小儿“黄胖病”出现“胃强脾弱”证

这个证型的患儿多数表现为善食易饥,食后腹胀,或异嗜生米、茶叶等,面色萎黄,或面部浮肿,神疲乏力,懒于作为,舌质淡,苔薄,脉濡。出现这种问题的患儿多是由于感染寄生虫(钩虫),扰乱胃肠气机,脾失健运,生化乏源,气血亏虚。

中医调养上“健脾燥湿,和中补血”为主,可以选择黄病降矾丸一类的中药,气血亏虚较甚的小儿,可酌加黄芪、当归益气养血。面足浮肿者,加薏苡仁、茯苓、泽泻健脾利水。对于钩虫病患者需同时驱虫治疗,以除病根。中草药中的榧子、雷丸、槟榔、百部、鹤虱、贯众等药有一定作用,可酌情使用,必要时亦可结合应用其他有效的驱钩虫药物。

个人体会,小儿“疳积”病中出现的“胃强脾弱”证,肥儿丸效果相对好一些;小儿“黄胖病”出现“胃强脾弱”证主要表现为好食易饥,倦怠乏力,肤色萎黄,面足浮肿等症状。中医文献根据其临床特点又有多种称法,如因其贫血发黄而肌肤发肿称为黄肿;以其好食易饥而肤色萎黄,称为食劳疳黄或疳黄;以其食欲正常却又倦怠乏力、肤色萎黄,故称为懒黄、脱力黄。在古中医文献里所记载的黄胖病,其实临床症状、发病条件、治疗特点等均与现代医学的钩虫病相一致,当以驱除钩虫及健运脾胃、补益气血为主要治疗原则。

以上既是我对小儿“胃强脾弱”的一些认识,因为这类病多属于小儿“疳积”,治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才行,所以,如果小儿有这方面的问题,我建议爸爸妈妈们还是带孩子咨询中医儿科医生,为孩子制定一个合适的个体化中医治疗方案为好。

常常听身边的人抱怨,总是感觉饿,食欲很好却怎么吃都不胖,而且感觉虚弱、乏力、懒言。按着中医的说法就是胃强脾弱了,也就是身体的升清降浊的功能弱了,长此以往身体的血气会不好,机体抵抗力也会下降。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调理呢?

方法/步骤

1

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胃强脾弱与我们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中医认为“忧伤脾”,“气伤肝”,如果工作压力过大,或者经常感觉不开心,肯定会伤到我们的脾和肝,肝气不疏,脾的运化水谷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遇事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放下,多听听舒缓的音乐,有事不要闷在心里,要学会排泄不良情绪,做一个乐观豁达的人,胃强脾弱会得到很好的缓解。

2

注意饮食按时按量

胃强脾弱的人,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定点定时,不要饥一顿、饱一顿,不要暴饮暴食,要饮食有度,吃个7-8分饱就可以了。多吃一些易消化的软食,如面食、各种粥、羹、面条等,切记不要吃生冷及辛辣刺激及油炸的食物。

3

注意不要经常熬夜

胃强脾弱的人,一定要尽可能的早睡早起,按时按点睡觉。不要经常性的熬夜,经常性的熬夜会伤肝,会肝火大,情绪不好,乱发脾气。肝火大会影响人体的升清降浊功能,脾的运化会受到影响,消化吸收不好,人自然就会虚弱、乏力,免疫力差。

4

通过饮食健脾利湿

胃强脾弱的人,都会有湿气大,脾胃虚寒的表现,如头如裹,舌头发粘,便溏、大便冲不净等。可以从日常饮食上加以调理,如多吃小米、薏米、红豆、芡实、莲子、茯苓、绿豆、山药等,都有很好的健脾利湿的作用。另外,一定注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早上起来可以熬点红糖姜水,打点鸡蛋花,温胃健脾的作用也很好。

5

可以服用疏肝健脾的中药

胃强脾弱的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和体征服用一些中成药。如脾胃虚寒的人可以服用一些健脾祛湿的中药;肝气郁滞伴有脾虚的人可以服用一些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的中药;如果是倦怠、乏力、懒言,可以服用一些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中药。也可以去中医院进行辨证施治。

6

通过适合的运动锻炼改善体质

胃强脾弱的人,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做八段锦、做广播体操、散步、慢跑、游泳、骑单车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锻炼不仅可以健脾利湿、疏肝解郁,调节心情,还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增强体质。

7

可以通过按揉经络改善

胃强脾弱的人,可以通过按摩经络进行日常的调理。如肝气郁滞,容易生气的人可以每天按摩太冲穴、行间穴、阳陵泉穴及地筋,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都有很好的疏肝解郁的作用;脾虚湿气大的人可以每天按摩小腿内侧胫骨旁的脾经,也可以敲敲足三里穴,阴陵泉穴、血海穴都有很好的健脾利湿,和胃理气的作用。

END

注意事项

胃强脾弱的人平时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寒加重病情。

什么是胃强脾弱?

表象:消谷善饥,孩子很能吃,很容易饿。但是瘦小,看起来营养不良。会食积,容易感冒,晚上睡觉出虚汗,身体虚弱。

内在:胃功能强大,胃口好,吃的多。但是脾弱,脾主吸收运化。脾弱的孩子没办法吸收足够的营养,也没办法将营养输送身体各处,因此会导致口臭,皮肤干燥,体重偏瘦等,这就是脾虚。

  问起病时间与当时发病情况,是指目前疾病。因为病人不可能患病后马上就医,同时也不可能始终就诊于一位医生,所以应问起病时病情,了解起病时间。病程较长者,即久病,多虚;病程短者,即新病,多实。同时可以了解判断病情演变趋势及病证全过程,病情由轻而重,还是由重而轻;病证始终居守一脏一经,还是及于他脏他经;温病由卫入气,还是由营转气等。

 通过问现病史,还可以了解病人就医情况。如曾诊断为何证,用何药治疗,效果如何,这些情况对目前的辨证施治有借鉴之义。因为有些疑难病证,很难一次确诊,如果了解前医辨证施治情况,即可借鉴而少走弯路。

 现在病情,是问诊的重要内容,也是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现据后人修订的张介宾“十问”歌所述及的内容为主,分述如下:

(一)问寒热

 寒、热是疾病主要证候之一,大多数疾病均有寒热表现,因此是问诊的重要内容。寒、热为阴阳盛衰的表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盛则寒”。寒、包括身寒、手足逆冷,及病人自觉怕冷即恶风恶寒;热、包括身热、手足心热(五心烦热)及病人自觉发热、怕热即恶热。寒、热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及寒热并见等。同时,寒、热又有内外真假之分(见“八纲辨证”)、以及内伤外感之别。

1但寒不热

 但寒不热,指病人只出现身寒,恶风恶寒之证,而无发热恶寒现象,多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证属内伤,或外感伤寒寒邪直中三阴。这一类病证的恶寒,可因增加衣被而略有缓解。另外,温病汗出之后,而见身凉,脉静(平和)者,为邪气已去,病证向愈之象。无论伤寒、温病,大汗出之后,见身凉,手足凉,脉微细欲绝者,为阳气竭绝,病情危笃之象,多属不救。

2但热不寒

 但热不寒,是指病人身热恶热而不恶寒;自觉发热;或只见五心烦热等。发热原因很多,总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一般发病急,热势高,且初起多见发热恶寒之表证,在表邪入里后,即表现为但热不寒;内伤发热,一般发病缓慢,热势不高,且初起无发热恶寒兼见之表证存在。

 壮热:即大热、盛热,手按病人肌肤而有烫手的感觉,且久按热感不减,多兼见口渴面赤气粗等称为壮热。外感病壮热,见于伤寒为风寒之邪入里化热,如阳明经证和腑证;见于温病为热邪内传气分、血分等,如风温,热邪犯肺;湿温、暑温邪在气分;及温病热入营血。内伤壮热,见于宿食所伤,为夜间热甚。壮热之症为里热实证,为正盛邪实,邪正剧争的表现。

 潮热:是发热之微甚作止均有定时,有如潮水之来,一日一发,多发于午后。若日发二次以上者,即非潮热。潮热有外感内伤之分,虚实之别。外感为实,内伤多虚。外感:伤寒阳明腑实证,为日晡潮热,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等燥热内结之证;温病热入营血发热夜甚及温病后期余邪伏于阴分之夜热早凉。温病湿温证,为午后潮热(午后热甚),但身热不扬,初按肌肤不觉其热,久按则灼手,是热为湿邪阻遏,难以透达于外所致,多兼见胸闷呃恶,身重便溏,苔腻以及暑热伤气等。内伤潮热,多见于气虚、阴虚、虚损证(肝、肺、肾阴虚等)、血虚、血瘀、气郁等。内伤潮热,有时有热自骨发之感(骨蒸潮热)。内伤以阴虚,气虚为多见。阴虚者多伴有五心烦热、盗汗、颧赤、香红少津等;气虚者如脾胃气虚下陷的发热,肾气虚不能引火归元的发热,则潮热见于清晨,伴有自汗,或动则汗出,少气,乏力,面色㿠白等症状,且遇劳则甚。清•张石顽等还指出内伤之痰饮、宿食皆可出现潮热症状。内伤潮热,病势缓,热势不甚而病程长。

 发热一症,在外感则多为热高而病程短;在内伤则多为热势不高而病程长,即长期发热,且时发时止。内伤之长期发热多见于前述之阴虚潮热和气虚发热。

 五心发热:指手足心及心胸中烦热。见于阴虚劳损者,五心烦热,午后热甚,多伴有盗汗,口咽干燥等;见于血虚者,午后热甚,劳则尤重,多伴有神疲乏力,心悸等;见于温热病失治,余热未清而伏于阴分者,兼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而瘦;见于火郁者,为气机不利,或寒邪束闭,而阳热郁伏所致。前者多兼见胸闷不舒,烦躁易怒,口苦等肝郁火热之症;后者见于外感寒邪,不难区别。火郁之五心烦热属实证。

  3恶寒发热

 恶寒(恶风)发热是恶风寒与发热同时兼见。多见于外感,为外感表证的特点,是表阳与外邪相争的反映。仅就恶寒来说,内伤之恶寒,病势缓而长,得暖则减,且不兼见全身发热(不包括真寒假热);外感之恶寒,病势急,病稳短,得暖不减,重者多伴有寒战,恶寒之后旋即发热。外感病包括伤寒与温病,二者初起均有恶寒发热之表证。但伤寒表证之恋寒,时间长,恶寒也重,且多无汗;温病系外感温热之邪,其表证恶寒轻而短暂,旋即发热不恶寒而恶热,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口渴自汗等症状。伤寒厥阴病的寒热胜负,是邪正斗争孰胜孰负的反映。寒多热少为正负邪胜,为病进;热多寒少为正胜邪负,为病退。总之,恶寒发热是外感表证的根据。若内伤病而见发热恶寒,则或为内伤兼外感,或为阴胜格阳于外而发热,即真寒假热。

4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是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即寒去则热来,热去则寒至,作无定时。为邪在半表半里之征,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邪正相持,邪不能入里,正也不能抗邪外出的病理反映。寒热往来见于伤寒邪在少阳;温病邪在少阴,或邪伏膜原,如伏暑、暑温、湿温、温疫。疟疾也有寒热往来,但休作有时,一日一发,或二、三日一发。

 问汗是问病人有汗无汗,以及汗出时间、汗出多少、汗出部位,及汗出时伴有的症状等。汗为阴血津液所化。汗出机理有二:一者因为阳热之气有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在阳热亢盛时,即可蒸化阴津外越而为汗,即阴随阳走;一者因卫阳不足,卫外不固,而使阴津外越而为汗,或阴虚不能敛阳,或阴盛格阳,阳气外越,津随阳去为汗。

 人在炎暑之际,皮腠疏松,同时由于阳热亢盛外发;或劳作,阳气受到扰动而外发,均能迫津外泄而汗出;人在寒凉之时,皮腠固闭,阳气内藏,因而无汗,或少汗,均属正常生理状态。

 但在疾病过程中,有汗无汗都是两种不同的病变机制的反映。在外感伤寒病中,有汗为表虚(中风),或为正气祛邪外出之象;无汗为表实(伤寒)。在温病无汗为温病初起,邪闲卫阳之表实证;温病邪入营血而无汗,是热灼营血,津液不足,不能作汗。温病有汗,又有大汗、脱汗、战汗等。在内伤杂病,当汗而无汗,见于内燥伤阴,阴津不足之证;有汗,又有自汗(指醒时有汗)、盗汗等不同。内伤自汗,多为气虚、阳虚,肌表不固;盗汗多为阴虚内热。

  1自汗

 自汗,是指不因劳动、天热、厚衣等因素而经常汗自出,称为自汗。原则上自汗应包括盗汗、大汗、战汗、头汗、手足汗、半身汗等内伤或外感所引起的汗自出在内。就是说,自汗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凡不因劳动、天热、厚衣、热饮食而引起的汗自出,均属自汗。但由于盗汗、大汗、战汗、头汗、手足汗、半身汗,各有其特殊的病证涵义,所以临床上一般多单称,而不混称为自汗。临床上习称之自汗,多指全身性、汗量不多者而言。这里所要讲的自汗,即属于这一方面。自汗在外感则见于伤寒病之中风;温病之风温(热)壅肺、暑伤津气、温热郁遏等。自汗在内伤则多见于气虚、阳虚之证,为卫阳不固,阴津不能内守而外达。气虚自汗,自汗常作,动则益甚,多兼见少气懒言、面色无华、怠惰嗜卧等症状。阳虚自汗,多兼见形寒肢冷、腹胀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面色青白等寒象,阳虚自汗,又称为冷汗,多为脾肾阳衰。

2盗汗

 盗汗,又称“寝汗”,即睡而汗出,醒来即止。盗汗多属阴虚,阴虚则阳亢,阳亢则化热逼津外出而为汗。临床上多见于心肾阴虚之证。(详见脏腑辨证)。

3大汗

 大汗,即大量汗出,多见于外感,并兼见壮热、大渴等症。如伤寒之阳明经证及温病热邪入于气分。以及外感内伤之大汗出不止,最后导致亡阴亡阳之脱汗,又称绝汗,常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或汗出如油等,为阴阳离决之危证,多属难救。

4战汗

 战汗,是战栗之后而汗出。战汗,一般只见于外感伤寒与温病之中。为邪正剧争,病变发展越势的转折点。战汗之后,身凉脉静,诸证悉除,为正气胜邪,邪随汗出,病即先愈;若战汗之后,身寒肢厥,脉微欲绝,神志不清,为正不胜邪、阳气已脱之危重证,亦有战汗之后,身热不除脉仍盛大有力,为正气尚盛,仍可再汗而解。

  5头汗

 头汗,系指汗出仅限于头面部,而他处无汗。头汗一见于温病湿热郁蒸于上,一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多为气虚气不上奉于头,津液不固而汗出头面。若重病期间,突然头汗大出,多为虚阳上越欲脱之危象。

6半身汗出

 半身汗出,是汗出或身之左侧或身之右侧,或上半身或下半身。半身汗出,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出现。其病因,或气血亏虚,或痰湿痹阻经络,或营卫不调,导致半身腠理开合失司而为汗出或偏于左、右,或偏于上、下。壮年、老年之人汗出偏左或偏右,应防中风。

7手足心汗

 手足心汗,汗出少量者,或青少年汗足,无其他伴有症状者,不属病态;但若手足心汗过多,并伴有某些全身症状者,即属病态。临床上手足心汗常见于脾胃湿热、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心脾血亏等。

 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种病证均可出现疼痛。由于产生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因而疼痛的性质、发作的时间、持续的时间,以及疼痛部位等均有差别。无论是外感、内伤,跌打堕仆,无论是虚实、寒热,产生疼痛的病机均为脏腑、经络气机不利,即所谓“不通则痛”。

 由于人体的各个部位总是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所以分辨疼痛的部位,对于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就有一定的意义。

1头痛

 头痛古有真头痛、脑痛、首风、头风、脑风等名称。但真头痛、脑痛,又多指能致人于死命的重危病证,如《灵枢•厥病》说:“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中藏经》说:“病脑痛,其脉缓而大者,死”。脑为髓之海,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又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头面。因此,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变,都可能反映于头,而引起头痛症状的发生。所以,头痛一症涉及的病因、病证也比较广泛,外感、内伤、跌仆打损所发生的各种虚实病变,都会导致气血闭阻郁滞,或气血亏虚,气虚则不能行血,血虚则不能载气,而使气机不畅,产生头痛。

 外感头痛,以风寒、风热、风湿头痛为多见。风寒头痛,则或痛连项背,或有紧束感,恶寒发热,骨节痠痛,口不渴,舌苔薄白等;风热头痛,则头胀而痛,发热重,或微恶风寒,口干口渴,舌苔薄黄等;风湿头痛,头重而痛,首如裹,身热不扬,头昏胸闷,口粘苔腻等。

 内伤头痛:以肝阳(火)头痛、气(阳)虚头痛、血虚(阴虚)头痛为多见。肝阳头痛,头晕头胀而痛,烦躁易怒,或口苦咽干耳鸣,或胁胀胁痛等;气虚头痛,头痛绵绵。气短乏力,自汗恶风恶寒,食少纳呆,或遇劳则剧;阳虚头痛,头痛绵绵,恶寒,遇冷则剧,肢冷便溏等;血瘀头痛,痛如针刺,痛而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血虚头痛,头痛隐隐,面色无华,口唇淡白,心悸健忘失眠等;阴虚头痛,头空而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等;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而重,胸脘痞闷,呕吐痰涎,肢体困重等。

 在外感,根据头痛部位不同,又在三阳头痛及厥阴头痛之分。太阳头痛,痛在脑后,连及项背;阳明头痛,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少阳头痛,痛在两侧;厥阴头痛,痛在巅顶(在内伤则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皆可有头痛)。

 一般新病头痛,多外感,久病头痛,多内伤;痛无体止多外感,时痛时止多内伤;剧烈头痛多外感,痛势绵绵多内伤。痛在上午多为气虚;痛在下午多为血虚;痛在白昼多为阳虚,痛在夜间多为阴虚。

 又有偏头痛一症,古称偏头风,属头痛之一,但又和一般头痛有别。其头痛偏于一侧(左、右),痛久不愈,反复发作,主要见于肝阳、肝火、瘀血、痰饮等证。

2胸痛

 胸部属上焦,为心肺所居之处,所以胸痛常是上焦心肺病变的反映。临床上,胸痛往往又与胁痛,背痛并见,但以胸痛为主者,仍以胸痛而论。胸痛有时又称心痛,真心痛。

 胸痛可见于心气虚、心阳虚、痰浊阻遏心阳、心血瘀阻、痰热壅肺、肺燥伤阴、痰浊阻肺、风寒袭肺、肺痈等病证。一般胸痛而伴有心悸息短、自汗、嗜卧懒言者,多为心气不足,胸痛并连及肩背,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自汗者,为心阳虚;发作时胸痛剧烈,有如针刺,冷汗淋漓,舌质暗红,或有瘀斑,为心血瘀阻;胸痛而咯吐腥臭脓血者,为肺痈;胸痛而咳吐粘稠黄痰或咳吐暗红血痰,为痰热壅肺;胸痛为隐隐作痛,伴有潮热盗汗,痰中带血,或痰少而粘,咽干咽痛,舌质红,为肺阴虚(多伴有肾阴虚);胸痛痞闷,咳痰多而清稀,或痰多而粘稠,气短气喘,不能平卧,为痰浊阻肺;胸痛彻背而伴有心悸胸闷,或有喘息气短,呕吐痰涎,舌苔湿腻,为痰浊阻遏心阳;风寒袭肺,是外感风寒之邪,肺失宜畅,发为咳逆,多为咳痰清白而频,伴有发热恶寒等表证症状。风寒装肺之咳嗽胸痛,表现为咳则胸痛,不咳不痛。若风寒袭肺,入里化热,则因肺热或痰热壅肺作咳而胸痛,前已述及。

 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胸痛,而某些内伤胸痛正是外感之后而形成,即由外感转化为内伤,因此,外感内伤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胁痛

 脉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所以,胁痛,多与肝胆二经及其所属脏腑有关。如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以及悬饮等病变,都可引起胁痛。

 由于足太阴脾与肝经交会于期门穴,与胆经交会于日月穴;同时,脾之大络大包布于胸胁,所以脾脏、脾经病也可出现胁痛胁胀症状。

  4胃脘痛

 胃脘痛是上腹部至心窝部疼痛,也称胃痛。胃脘痛,前人所称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多包括胃脘痛在内。胃脘痛,常见于肝气(火)犯胃所导致的气滞、血瘀、郁火作痛;脾胃虚寒作痛;饮食积滞作痛,或因外寒犯胃、饮食生冷所致胃寒作痛。临床上当从兼症予以辨别。

5腹痛

 腹痛是泛指脐部及脐以下腹部作痛。根据疼痛部位不同,又有当脐痛、脐腹痛,痛在脐下腹部称小腹痛,痛在小腹(脐下部)两侧称少腹痛。而脐以上疼痛,则称为大腹痛,大腹痛实包括胃脘痛在内。多种原因,如外感、内伤、饮食虫积等都可发生腹痛。同时,妇女的经带胎产疾患也可产生腹痛症状。腹痛多与胃肠、膀胱、肝胆病有关。可见于寒积肠胃、肠胃热结、肠胃湿热、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肠胃虚寒、水饮内停、膀胱湿热,以及宿食不化、虫积、气滞血瘀等证。

 一般上腹痛多属脾胃与肝胆,脐腹痛多属于胃肠,小腹、少腹痛多病在大小肠、膀胱。走窜疼痛,痛无定处,病多为气;痛有定处,病多属血。痛而喜热,口不渴,多属寒;痛而喜凉口渴,多属热。痛而拒按属实,痛而喜按属虚;痛势急剧多实,痛势绵绵多虚。

6腰痛

 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一症多与肾病有关,如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均有腰痛产生。风寒湿邪闭阻经脉,可使经脉气血不畅而腰痛,属痹证范围,但有寒痹、热痹、湿痹等之分。腰部扭打跌仆而痛,多为瘀血腰痛。肾病腰痛多为内伤属虚;痹证腰痛及外伤腰痛多为实证。

7四肢痛

 四肢痛,即痛在关节、肌肉,多因风寒湿邪闭阻经脉,使气血瘀滞所致。也见于肝脾肾三脏气血虚衰而致关节肌肉痠痛乏力。因此,四肢关节肌肉痛也有虚实之分,即风寒湿为病多实,肝脾肾为病多虚。

 问饮食主要包括有无口干口渴、饮水多少、凉饮热饮及食欲情况。饮食情况主要反映胃气盛衰,津液盈亏。

1口渴与饮水

 口干口渴,渴欲饮水,或欲冷饮,多为热盛伤阴,津液不足。口干口渴,渴欲热饮,饮而不多,或渴而不欲饮,若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停,不能化津上承;若小便自利者,多为温病热入营血,阴血蒸化上潮;故渴而不欲饮。身无大热,而大渴引饮,同时尿多者,为消渴。口不渴,为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

2食欲

 了解患者食欲状况,进食多少,对于判断胃气盛衰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食欲减退或不欲食,胃纳呆滞,多是脾胃气化失常的表现。若食少见于久病,兼有面色萎黄、形瘦、倦怠等症者,属脾胃虚弱;而食少伴有胸闷、腹胀、肢体困重、舌客厚腻者,则多是脾湿不运。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妇女怀孕,亦可有厌食的反应,多因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厌油腻厚味,多见于肝胆脾胃湿热的病证。

 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如《灵枢师传》所说:“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多因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所致。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消化不好,属胃强脾弱。

 有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尤多见于小儿,往往是虫积的征象。妇女狂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疾病过程中,食量渐增,表示胃气渐复;食量渐减,常是脾胃气衰的表现。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但实然反而暴食,这是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称为“除中”,也是“回光运照”的一种表现。

3口味

 指病人自觉口中气味异常与否。口苦口干,多为肝胆热感;口甜为脾热;口中有酸腐气味,多为胃有宿食化热;口淡乏味,即食而不知味,多为脾虚不运,胃气虚衰;口中泛酸(吞酸吐酸),多为肝火犯胃,或为宿食,或因胃寒(泛酸一症,寒热均有,不独为热)。

胃强脾弱吃什么药

胃强脾弱是因为胃火大,消化腐熟食物的功能较强,这样就会易饥饿,还有会有口气,便秘,舌红苔黄等。脾虚就会运化无力,水谷精微等不能正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