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陕西的茶文化在唐代及唐代之前有很高的历史地位。江南茶文化的发展与陕西茶文化的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陕西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陕西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第一,居住在陕西南部的古代巴人是中国最早种茶、用茶的民族
巴蜀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中的历史位置已有定论,“巴先蜀后”也已为学界认同。在不晚于西周时代,陕南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因此,巴人种茶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汉唐时期因大规模移民的历史机遇陕西得饮茶风气之先
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推断“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秦人取蜀第一次在公元前316年,即秦惠王更元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灭蜀后徙奏民10000户到蜀地。公元前316年时蜀人已开始种茶、饮茶,并将此艺能传授给迁入蜀地的秦人。
第三,陕西茶业历史悠久并在中国茶业发展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西北五省惟陕西产茶,陕西茶的主产地又在陕南的汉中等地,唐宋时期茶不仅是陕南农户衣食的重要来源,朝廷也奈此开辟财源和扩充军备。明代的汉中是陕南茶和蜀茶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汉中茶的产量最高达到500万斤(1557年),合2500吨。
第四,陕西是历代封建王朝“茶马交易”国策的实施地和重要市场
早在唐贞元末年,朝廷为了固边,扩充军队,急需大批马匹,用于装备骑兵和运输粮秣,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又急需大批茶叶,鉴于双方的需求互补,朝廷适时的设立边贸市场,用茶叶与西北的少数民族换马,开了茶马交易之先河。
第五,唐代长安的宫廷茶文化辐射全国并确立了茶的国饮地位
中唐以后,茶道大行于天下。一般说来,中国数千年里皇权中心即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发生中心,总是皇帝左右朝廷,京都领导全国。陕西长安作为大唐建都之地,成为一切文化现象的发源地和聚焦点而辐射全国,茶文化也不例外。
第六,法门寺唐代地宫系列宫廷茶具的发现是中国茶史划时代的事件
地宫茶具的文化质点是三教融合,较明确地体现了佛教茶文化与宫廷茶文化的相互沟通;标明了博大精深的大唐茶文化的历史源头和最高层次,填补了茶文化史研究的空白,为唐代茶文化研究开启了新的思路。
第七,因长安宫廷茶文化而出现的贡茶之制对中国茶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肃宗至德二年陕南茶被选为贡品,这无形中培养了其的“精品意识”,刺激了茶农们培植名品的积极性。于科技方面言,唐代植茶技术、制茶技术、储茶技校乃至旁及茶具制造的工艺、产品包装的不断改进无不与贡茶之制有关。
第八,中国茶文化在海内外传播唐代长安是最重要的中心
唐代茶叶的出口量很大,沿丝绸之路输往中亚、东南欧和北非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外贸的主体商品之一。明、清至民初,陕西茶在大西北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且仍旧沿着丝绸之路运销西亚伊朗、土耳其、阿拉伯、伊拉克,及北非的埃及、得黎波里、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
曾踏上丝绸之路风光过,曾领导饮茶新潮流潇洒过,曾进贡朝廷高贵过,曾为朝廷交换战马荣耀过,曾稳稳占领大西北市场霸气过……曾是全国最早的茶区和茶叶种植中心,曾是全国茶文化的鼎盛地区和传播中心。陕西茶业和茶文化的历史地位,在中国茶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陕西茶文化的起源对于国人饮茶的起源,以往学者多据成书于战国至汉代间的《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之记载,将神农氏与茶叶联系在一起。但据陈文华等学者的考证,今本《神农本草经》中并没有关于神农氏“得荼”或“得茶”解毒的记载,类似的记载晚至明清时期才出现,所以,以往的研究多属以讹传讹。此外,以往学者所常引用证明“神农氏得荼”的《淮南子》等书中也仅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的记载。目前看来,最早明确将神农氏与中国饮茶起源联系在一起的,是被称为“茶圣”的唐人陆羽。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七之事”中又引《神农食经》的“茶茗久服,人有力悦志”为佐证,明确提出神农氏是“茶之为饮”第一人。
神农氏最早见载于春秋时成书的《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以神农氏著称的部落,起源于古羌人,生活在渭水支流姜水流域。其部落活动的时段应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7000年。据《庄子·盗跖篇》的记载,神农时代“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这说明当时正处于母系社会。考古证明,宝鸡地区是仰韶文化遗存较丰富的地区,发现文化遗址700多处。其中,又以北首岭文化最为典型。从北首岭发掘出土的5000余件文物和男男合葬、女女合葬的墓葬制度来看,它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比较繁荣的阶段。从时间和地域上判断,北首岭文化很可能是由神农部落所创造的。而考古工作者在当地所发现的人面鱼纹图,又可与《山海经》的神话互为印证。北首岭文化形态持续1000多年,后来的炎帝文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时代,神农氏作为部族推崇的首领更合乎情理的解释应是女性。
此外,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又有“炎帝神农氏”的记载。先秦以前的著作一直把神农氏与炎帝神农氏分开。公元前1世纪成书的《世经》将神农和炎帝神农氏合并记载,而将神农氏与炎帝视为一人。此后,古籍多把两者合称为“炎帝神农氏”。但经过笔者考证,发现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是最早活动在陕西渭河流域的两种前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原始文化。
《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这是关于炎帝生长地的最早记载。此外,《水经注·渭水》《路史·国名》也都记载炎帝长于宝鸡。《帝王世纪》又载:“神农氏,母曰任姒,有乔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华阳”和“尚羊”分别指今天陕西华山亦即秦岭之南及宝鸡市南神农乡常羊山。郭沫若先生指出:“传说最早的是炎帝,号神农氏。据说炎帝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据此推测,第一个炎帝神农氏是距今4700年左右在少典氏与有蠕氏家中诞生的。炎帝神农氏诞生时已属娶妻生子,知父知母,知子孙的父系社会,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由于这位神农氏及继承人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化、经济文化,功绩突出,被氏族尊为炎帝,尊号与氏合称为炎帝神农氏。
远古氏族部落时代,部落首领殁后,其部落继承人都沿用同一个名号,从而有了“八代炎帝”的说法。传统的说法炎帝共八世,有240到300年的时间。何光岳先生则进一步判断宝鸡姜水是八个炎帝中最早一位的诞生地,在这里正式由神农氏的名称被尊为炎帝,其他地方诞生的炎帝无疑都是他的后裔。第一代炎帝伊耆和第二代炎帝柱的故里在宝鸡,柱的后裔庆甲的故里在湖北,末代炎帝榆罔曾与蚩尤在涿鹿大战,此后,又在阪泉败于黄帝后,退往湖南。所以,笔者赞同张辉杰、路笛等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炎帝、神农氏同源而非一人,炎帝始祖应为神农氏,而神农氏则是炎帝族早期首领的泛称。神农氏族的发展历程应为:神农氏(母系社会)—少典氏(父系社会)—炎帝族—炎帝神农氏。
通过上文的综合分析,我们可知“尝百草”“得荼”的人应是母系社会的神农氏,而不是少典之后的炎帝神农氏。由此看来,通过生活在陕西宝鸡地区的神农氏,陕西已经与中国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于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学者以往多系于巴蜀或云南。学者之所以忽视《淮南子》及《神农本草经》等书中神农氏在关中地区“得荼”的记载,多是因为他们认为近代关中不出产茶叶,也不具备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不过,陕西在远古时期完全具备茶树生长的气候、地理条件。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史料记载加以分析。秦岭山麓作为茶叶的适生区,历史由来已久。《诗经》中“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等,都是描写古周原一带的诗句。这些诗句中多次出现的“荼”字,古代诸多字书和典籍明确指出:“荼”就是四季常青的茶,非苦菜一类的小草。《诗经》关于古周原一带“荼”的记载,应该是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其次,我们可以从气候变迁角度分析。考古发现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中有竹鼠的骨骼遗迹,表明仰韶文化时期关中气候温暖,具备茶树生长的条件。目前,在秦岭北麓终南山下还发现有几十株半米高的茶树。再次,我们可以从秦岭丰富的物种加以分析。陈宗懋先生《中国茶经》在论证“神龙架”为神农氏“得荼”之所时,认为“神农架包括茶在内有130多种药材,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但神农架的物种量与秦岭显然不能同日而语。秦岭已发现草药3291种,仅太白山就有640种。而且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全国有291科、秦岭包括山茶科在内有188科,占全国的646%。陕西比神农架更具备神农开创人类茶文化先河的条件。因此,神农氏在陕西秦岭一带“尝百草”“得荼”与历史记载是吻合的,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结论。二、西周时期的陕西茶文化
根据《周礼》记载,西周宫廷设置“掌荼”官职,说明周王室已把茶事列为国礼,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茗饮之事”。随着时代的发展,“茗饮之事”逐步由王室礼仪转而下移,关中地区的诸侯大夫甚至普通百姓之家都形成吃茶、饮茶的饮食习惯。
《诗经》中《大雅·绵》《诗·邶风·谷风》《豳风·七月》是古代流传于关中西部古周原一带的民歌。《大雅·绵》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其中,“堇荼”就是锦葵和茶两种植物混煮的茶食。《诗·邶风·谷风》也记载有“谁曰荼苦,其甘如荠”的说法。这里的“荼”,是指茶而不是苦莱。因为只有茶才会因制作方法或茶汤的浓淡不同,有苦有甘,苦菜的味不会有甘。而且在这两首诗中记载的植物、气候、风土人情、河流,都是陕西的事。如“泾以渭浊”“我有旨蓄”(储藏的腌菜和干菜)、“北风其喈”(疾貌)等。《豳风·七月》中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句,说的也是以茶为原料,煮作羹食。由此可见,早在西周时期,陕西地区的百姓已经把茶作为日常食用品。
西周时期,除了陕西本身已经出产茶叶以外,与周族关系密切的巴人也将其地出产的茶叶进贡给周天子,丰富了陕西茶文化的内涵。
“巴”,是一个古老民族之名。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此外,在《山海经·海内经》《水经注》《汉书·地理志》《路史·国名纪甲》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古代巴人在江汉流域立国的信息。对于巴国的疆域范围,《华阳国志》载为“东至鱼复,西至焚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其活动范围包括今川东、川北、陕南、鄂西等广大地区。从新中国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看,汉水上游地区的城固、勉县、安康等地曾出土了史密簋、虎妞镦于、青铜乐器及巴式剑、戈、矛等众多巴国文物。这就说明陕南的汉水流域在西周时期是巴人主要的活动区域之一。
据《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巴国的出产的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鬼、巨犀、山鸡、白雉等特产,均需“纳贡”与周天子。对于巴国所出产进贡于周王朝的“果实之珍者”,包括了“树有荔芰,蔓有辛蒟,园有芳翦、香茗,给客橙、葵”。这段文字记述了巴国作为宗周的封国,把出产的茶叶等特产,作为贡品敬献朝廷的史实。《华阳国志》的这段记载,应是目前关于中国古代贡茶的最早记录,将贡茶的历史追溯到了西周时期。而该书中“园有芳蒻、香茗”的记载,证明巴国所进贡的茶叶属于园栽,而非野外天然长成,由此也可知巴人至迟在西周时期已经进入人工栽培茶叶的时代。作为宗姬的巴国,是中国最早的出产贡茶和人工种茶的地方。而通过纳贡的方式,陕西茶文化的内容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周”字不存在繁简之分,因为它不曾简化过,因而它没有繁体字。
下图是网络字典对“周”、“国”两个字的解释,周字无所谓繁简,国字有繁体字,所以在解释上就有所不同。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出周字确实没有繁体字。具体参看下图:
山西的历史古迹:
大同:云冈石窟,九龙壁,上下华严寺
朔州:应县木塔,悬空寺
忻州:五台山,河边民俗博物馆
太原:晋祠
晋中: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绵山,双林寺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汾市(13处)
丁村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临汾县丁村,位于襄汾县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县山西襄汾县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
牛王庙戏台元 山西省临汾市临汾县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东大街北一侧
千佛庵明 山西省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
山东岳庙元至清山西省蒲县城东二公里的柏山之巅
柿子滩遗址旧石器时代山西省吉县东城乡西村
曲村--天马遗址周 山西省曲沃县曲村、翼城县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县曲村北
侯马晋国遗址 东周 山西省侯马市遗址在侯马市汾、浍两河交汇处
广胜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县东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庙元山西省洪洞县
晋城市 (14处)
姬氏民居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8公里的陈怄镇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东南15公里的圣佛山东麓
开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游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游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县城西15公里的礼义镇
龙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梁泉村
小会岭二仙庙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小会村
崔府君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
西溪二仙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西溪村
青莲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硖石山腰
玉皇庙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东13公里府城村后的黄土岗上
晋城二仙庙宋 山西省晋城市东12公里的泽州县金村乡东南村
泽州岱庙宋至明山西省泽州县晋城市冶底村
长治市 (18处)
正觉寺金至明山西省长治县看寺村
观音堂明山西省长治市
潞安府城隍庙元至清山西省长治市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1938年 山西省武乡县
洪济院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沁县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乡县大云寺宋至清山西省武乡县
会仙观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东25公里的监漳村西
沁县大云院宋至清山西省沁县郭镇
原起寺宋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兴寺唐 山西省长子县 城东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庆寺宋 山西省长子县紫云山
三嵕庙金至清山西省壶关县乡南阳护村
天台庵唐 山西省平顺县东北25公里王曲村
大云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顺县西北23公里的实会乡实会村北龙耳山中
龙门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顺县西北65公里的石城乡源头村北二里许的龙门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顺县
明惠大师塔五代山西省平顺县长治市平顺县虹霓村
九天圣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顺县城西10公里处的北社乡东河村西的土丘上
吕梁市(6处)
马茂庄墓群东汉山西省离石市
安国寺明山西省离石市
太符观金至清山西省汾阳市
兴东垣东岳庙金至清山西省石楼县
香严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县
则天庙金 山西省文水县
晋中市(11处)
榆次城隍庙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乔家大院清山西省祁县
平遥城墙明 山西省平遥县
镇国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遥县
双林寺明 山西省平遥县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遥县
平遥文庙金至清山西省平遥县
祆神楼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后土庙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遗址商 山西省灵石县
资寿寺明山西省灵石县
阳泉市 (2处)
关王庙宋 山西省阳泉市
大王庙金至明山西省盂县
朔州市(3处)
广武汉墓群汉 山西省山阴县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辽 山西省应县
崇福寺金 山西省朔县
运城市(22处)
马村砖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县
青龙寺元山西省稷山县
绛州大堂元 山西省新绛县
福胜寺元、明山西省新绛县
稷益庙明山西省新绛县
太阴寺金山西省绛县
万荣东岳庙 元至清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后土庙清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稷王庙金山西省万荣县
临晋县衙元至近代山西省临猗县
禹王城遗址 东周至汉 山西省夏县
司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县
西阴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夏县
东下冯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山西省夏县
解州关帝庙清 山西省运城市
泛舟禅师塔唐山西省运城市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济县
永乐宫元 山西省芮城县
西侯度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芮城县
清凉寺元山西省芮城县
广仁王庙唐山西省芮城县
芮城城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县
忻州市(11处)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县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县
边靖楼明山西省代县
雁门关明山西省代县
平型关战役遗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县
岩山寺金 山西省繁峙县
南禅寺大殿唐 山西省五台县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县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县
显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县
广济寺大雄宝殿元山西省五台县
大同市(12处)
云冈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辽、金 山西省大同市
华严寺 辽、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遗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九龙壁明山西省大同市
悬空寺明 山西省浑源县
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金山西省浑源县
浑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浑源县
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灵丘县
觉山寺塔辽山西省灵丘县
许家窑一侯家窑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阳高县、河北省阳原县
太原市 (5处)
晋祠宋 山西省太原市
龙山石窟元 山西省太原市
晋阳古城遗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窦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
天龙山石窟东魏至唐山西省太原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交城庞泉沟、宁武芦芽山、阳城莽河、五鹿山
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宁武万年冰洞、五台山、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大同火山群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博物院
陕西的历史古迹:
西安城墙。。(明代修筑)
大雁塔。小雁塔。(和尚取经)
兵马俑,秦皇陵。(秦始皇暴政)
骊山,华清池。(杨贵妃和唐玄宗)
西安碑林。(书法家啊,颜真卿,柳公权 等等)
黄帝陵。(故事很多,上古时期,历代祭拜)
楼观台。(老子讲学。写道德经)
华山。(陈抟老祖修炼,名人祭天)
岐山周公庙。(周公的故事,遥远的西岐)
扶风法门寺。(佛骨舍利)
户县重阳宫。(全真教,王重阳)
陕北白云观。(乾隆皇帝御赐道藏,毛主席在此问道)
汉中古栈道。(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岐山五丈原。(诸葛亮点将,古战场。假八卦阵)
紫柏山张良庙。(张良修行之地,离开刘邦学习轻身飞行术的地方)
常宁宫。(胡宗南为蒋介石修的西北行宫)
延安红色景观群。(革命的故事,讲不完)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安革命遗址、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西安城墙、西安碑林、药王山石刻、半坡遗址、丰镐遗址、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陵兵马俑、大明宫遗址、黄帝陵、秦始皇陵、茂陵、霍去病墓、昭陵、乾陵、顺陵、西安事变旧址、蓝田猿人遗址、周原遗址、司马迁墓和祠、瓦窑堡革命旧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大佛寺石窟、钟山石窟、昭仁寺大殿、西岳庙、西安清真寺、秦雍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黄堡镇耀州窑遗址、长陵、杜陵、桥陵、扶托村、姜寨遗址、郑国渠首遗址、魏长城遗址、统万城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包括青龙寺遗址、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灞桥遗址、华清宫遗址、武侯墓、泰陵、永陵、仙游寺法王塔、府州城、西安钟楼、西安鼓楼、水陆庵、延一井旧址、甜水沟遗址、花石浪遗址、元君庙、康家遗址、老牛坡遗址、栎阳城遗址、京师仓遗址、良周遗址、东渭桥遗址、玉华宫遗址、西汉帝陵、唐代帝陵、三原城隍庙、鸠摩罗什舍利塔、公输堂、仓颉墓与庙、泰塔、香积寺善导塔、西安都城隍庙、白云山庙、八云塔、泾阳崇文塔、彬县开元寺塔、韩城普照寺、韩城文庙、韩城城隍庙、党家村古建筑群、耀县文庙、澄城城隍庙神楼、镇北台、重阳宫祖庵、碑林、钟馗故里、财神刘海故里、慈善寺石窟 、洛川会议旧址、杨家沟革命旧址、龙岗寺遗址、石峁遗址、石摞摞山遗址、李家村遗址、北首岭遗址、东龙山遗址、横阵遗址、李家崖城址、梁带村遗址、杨家村遗址、法门寺遗址、麟州故城、秦东陵、张骞墓、明秦王墓、蔡伦墓和祠、精进寺塔、长安圣寿寺塔、长安华严寺塔、百良寿圣寺塔、昭慧塔、开明寺塔、大秦寺塔、太平寺塔、武陵寺塔、神德寺塔、法王庙、北营庙、五门堰、吴堡石城、周公庙、榆林卫城、张良庙、扶风城隍庙、玉皇后土庙、玄武庙青石殿、庆安寺塔、咸阳文庙、盘龙山古建筑群、姜氏庄园、丰图义仓、灵岩寺摩崖、石泓寺石窟、杨珣碑、万安禅院石窟、易俗社剧场、渭华起义旧址、吴旗革命旧址、保安革命旧址等。
周氏来源
最先的“周”字出现在殷墟和周原出土的卜辞中,关于甲骨文、金文中“周”的诠释,张日舁考据曰:“口像四周田界,其中田地小路纵横,像田中所植,田言种植之地,圄则指四周四周跟别地方,二者所指不同,而取谊则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也就是说,最先的“周”字是指边界分明的耕种田,田里种满了庄稼。这种田间田地小路纵横的耕种田,中国自古就是1个农业国家,许多人在很早的时辰就知道种植各种农作物。早期周人勾当中心在周原地区,都是属于广大平地地方。 由于纵横交错的耕种田里种植有密密麻麻的作物,所以“周”字就被训诂为“密”、“周密”的意思。 由于在书写“周”时加上“口”,后来人对“周”的诠释就增加了另外的意思。表示国家政令之所出。 甲骨文、金文中,“周”已经是作为1个方国出现在卜辞与青铜器上,而不再是一片耕种田。这与周朝先人的农业生产与迁徙勾当有关。 周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图运录法》记载,史前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分离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浔阳 (今属江西省)、临川(今属江西省)、陈留(今属河南省境)、沛国(今属河南、安徽、江苏省境)、泰岳(今属山东省境)、河南(今属河南省境)等地。 二、出自姬姓。 1x周族始祖------后稷 1)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为姜螈。 姜螈是黄帝曾经孙帝喾的元妃,即第1个妻子,又号有邰氏。邰(tai台),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有邰氏,这是以地为号,表白她是有邰氏这个部落的女人,不是姓。姜螈,姓姜,姜姓始于炎帝,所以她是炎帝的后裔。姜螈是炎帝的后代。 姜(女原)踩伟人足迹而生后稷。《诗经·生民》所歌咏的:“履帝武敏。”赋予这位周族始祖以神话色彩。(女原)随帝喾到郊外祭天,见到上帝的巨大足迹,踩其拇指足印,内心震动而受孕。 姜(女原)生下后稷,以为是不祥之物,曾经三次抛弃婴儿。第一次将婴儿弃置于狭巷,牛羊经过那里,不但不践踏他,反而庇抚喂奶。第二次将婴儿弃置在平地树林,恰遇着有人采伐树木,婴儿又被救回。第三次将婴儿弃置在寒水冰上,有鸟张开翅膀笼罩温暖他。小鸟飞开后,婴儿呱呱哭起来了。《诗经》与《二十四史》均活泼描写了后稷出生后的这段非常奇妙经历,申明他当婴儿时遭到大自然和许多人的保护。这位婴儿几次遭抛弃不死,母亲姜螈以为他是神,便收回宫中扶养,因最初想抛弃他,因此取名为“弃”。 姜螈是周族始祖之母,周族先人对她是非常崇拜的。周族先人对这位始祖之母的歌颂和怀想,超过了对始祖之父帝喾的歌颂与怀想。据南宋朱熹在《诗经·生民》中的注释,在姜螈出嫁帝喾后,邰地姜姓似已后继无人。因此,后来帝尧因后稷有功于民,将后稷封于邰,即封后稷于外阿公地点地,以主持对姜螈的祭祀。后来后稷的裔孙建立了周朝,周朝也世世代代在邰地祭祀姜螈。 2)周族始祖后稷的爸爸帝喾。 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虫乔)极,娇极生帝喾,帝喾生后稷(名弃)。 黄帝,上古帝号。他以土德王。土地**,故称黄帝。黄帝又号有熊氏、轩辕氏。有熊,是其时1个诸侯国的国名,也就是原始社会形态1个部落的名称。轩辕,是栖身的地名。 黄帝姓姬,《说文》:“黄帝居姬水,以为姓。”黄帝平生下来就神异,两个多月就会讲话,幼小时才智火速,品行敦朴,20岁成人时非常聪明。爸爸少典氏死后,他建立了有熊氏的诸侯国,成为原始社会形态1个部落的首级。而他的兄长炎帝,则为天子,担任全国部落联盟首脑。黄帝在担任部落首级的初期,求仙修道,清静无为,因此,后世将黄帝与老子并尊为道家之祖。 黄帝是中华人的共同体的始祖,是战国至西汉初年许多人就有的共识。 黄帝有4妃。他有25子,其中12个儿子继承父姓——姓姬,另外13个儿子改成姬姓之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生宗子昌意,降居 (指由帝子下降为诸侯)若水,生子三人:宗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后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其后裔为拓跋氏,即后来北朝的鲜卑族。西陵氏所生次子玄嚣,姬姓,降居溉水,生子娇极,娇极生帝喾(高辛氏,后为五帝之一);西陵氏所生三子龙苗,生吾融,吾融生卞明,卞明迁居南方,为南蛮之祖。 帝喾有四妃,元妃有邰氏,名姜螈,生子后稷,为周族始祖。二妃有蜮(s6ng嵩)氏,名简狄,生子(贞+炯-火)(xie屑),即契,后为商朝的始祖。三妃阵丰氏,名庆都,生子放勋,即帝尧。四妃(女取)訾(ju zi居资),名常仪,生帝挚。在此四妃中,常仪的班次最后,但其子帝挚在兄弟中年龄最长,帝喾死后,帝挚继承帝位,在位九年,政治微弱,让位于帝尧。 3)西周初年许多人就把后稷奉为周族的始祖。 后稷在儿童期间,就善于种植农作物。他在儿童时玩游戏,就种植麻、豆。幼少时就能自求口粮,他栽种的大豆、禾稻、麻、麦、瓜,都长得富强美好。后稷成人后,更爱好农耕。 帝尧知道后,推举后稷为农师,主管全国的农业。《二十四史·周本纪》说他主管农业很成功,“天下得其利”,于是帝尧“封弃于邰,号曰后稷”。一方面让他主持母家的祭祀,另一方面使他成为一国诸侯。这样,邰(今陕西省武功县)便成为周族最初的发源地。 由于后稷在农业方面的特殊贡献,死后被许多人尊为农神。同时也由于他的开创之功,被周姓人奉为始祖。 在今陕西武功县东门外,有1个砖砌的矩形平台,相传是后稷教种族庄稼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农业神,后人建了此台,称为教稼台。至今每逢农历10月1日月,乡民都要到这里举行会议,以示纪念。 后稷死后,其子不(空-工+出)继承父业,接续作夏代的农官,但由于夏执政者耽于享乐,不正视农业,废除农官,掉去官职的不密率领部民迁徙至泾水中游一带,与西北游放牧牲畜的人的共同体戎狄杂处,接续过着农耕糊口。不窑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所处的时代,大约是在夏末商初,后来他率领部落黎庶迁徙到了豳(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仍然继承父祖辈的农业传统,因地制宜,成长生产,并南下渡过渭水,取用那里丰富的富源,黎庶过着较不变而富足的糊口,远近百姓都前来投靠投诚,势力在一天天强大。公刘使后稷的子孙出现蓬勃中兴的局面。在今陕西彬县城东约四十公里的土陵村东,泾河北岸的山谷间,有一座墓,相传就是当年的公刘墓。 4)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 古公亶父恢复祖先后稷、公刘的农业,长久做功德,推行仁义,豳国人民都恋慕他。西北边地的戎狄进击豳国,想掠夺财物,古公亶父给了她们许多财物。但是戎狄再次进击,还想掠夺土地与人民。要求进行自卫还击的战役。古公亶父不同意,说:“人民拥立君主,是但愿君主保护人民的利益。现在戎狄再次武装进击,是意料得到我们的土地与人民。人民归我领导,人民归她们领导,有什么区别假如人民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去进行战斗,用杀死人民的父子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的,这样的事,我不忍去做!”于是,古公亶父只带了少量的私人支属与部属,离开豳国,越过梁山,渡过漆水河与沮水河,定居在岐山南面山下。 (当今陕西省关中西部的岐山县东北及扶风县北部一带的周原)。 古公直父此次迁徙,遭到本国和旁国黎庶的热烈拥护。不仅本来豳地黎庶扶老携幼跟从他,而且“旁国”黎庶也有很多人投诚他。古公亶父新建的诸侯国,第一年有3000户,第三年有15000户。 古公亶父的妻子为太姜。太姜不仅容貌斑斓,而且品德纯正,性格和顺,没有过错。她不但教子有方,而且是夫婿事业上的贤内助。古公直父办的大事,包括由豳地迁徙至岐下,都与她磋商。由于太姜品德贤正,教子相夫有功,因此《二十四史·周本纪》称她为“贤孺人”。 “太王邑于周”的“邑”字,一指京城,一指国。“邑于周”,一是指太王(古公宣父)以周为京城,另一是指太王以周原为国,这个诸侯国,后人称为周国或岐周。古公亶父在豳地时,国人居于窑洞内,尚没有建造房屋。他率众达到周原后,在周原建筑了城墙房屋,分别作为京邑(国都)与乡村。《帝王百年》说他“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意思是,他在周原建立了诸侯国。后稷建立的诸侯国叫邰,公刘建立的诸侯国叫豳,从古公直父起,始改诸侯国的国号为周。 后稷的子孙,从公刘到太王到文王,都属于黄帝的姬姓。姬姓,是黄帝裔孙这个大的宗族系统的称号;文王以国为氏,周氏,则是姬姓这个大的宗族系统的分支的称号。文王的周氏,不同于秦汉往后的周姓,文王及其当周朝天子的子孙还是姓姬,不是姓周。 古公亶父的妃子太姜,生子三人:宗子叫泰伯,次子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 泰伯是文王的伯父,按照古代传位于宗子的传统,他是应当继承古公亶父的周国国君地位的,但三弟季历是个圣人而且生有圣子姬昌,他知道古公直父欲传位给季历和姬昌,便三让王位,以避季历。他与二弟虞仲自动离开周国,逃到吴地,自号句吴(句吴后成为地名)。他后来成为周朝吴国的始祖。 季历是文王的爸爸。季历所处的时代,是殷王帝乙(殷纣王的爸爸)在位时,古公亶父死后,他继承国君地位,称为公季。后来他的孙子周武王又追尊他为王季。王季道德高尚,能明察是非,能分清善恶,能教诲不倦,能赏罚分明,他君临1个大国,能使诸侯依顺,能使上下相亲。 《二十四史·周本纪》概括王季的政绩时说,他遵循古公直父遗下的德治传统,诚实地实行仁义,四周诸侯归附顺从于他。 5)文王以国为氏 文王,姓姬,名昌。王季的妃子、文王的母亲叫太任。忠诚专一,肃静严厉严肃,在有身时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生下的儿子是位圣人。《二十四史·周本纪》称她为“贤孺人”。王季逝世后,他继位,袭父爵为西伯。文王是他死后的谥号。 姬昌继位后,既遵守后稷、公刘以农耕立国的传统,又效法阿公古公、爸爸公季(王季)实行仁政的传统。姬昌尊敬白叟,慈爱幼小。他出格正视贤士,他招纳的贤臣,著名的有太颠,闳(h6ng宏)夭、散宜生、南宫适等“四臣”。还有鬻子,原是殷纣王的臣子,他进谏75次纣王不听,于是来到周国,姬昌亲自迎接;让他担任公卿。他招纳的贤臣中最著名的是吕尚。 姬昌在周国实行仁政,遭到诸侯们的拥护,却导致了殷纣王及其臣子的猜忌。殷纣王的亲信崇侯虎谗毁姬昌,纣王于是将姬昌囚禁于(羔-灬+久)(you有)里。(羔-灬+久)里,——作牖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北)。闳夭、散宜生等人进行营救,她们千方百计找来有莘 氏的美女,骊戎的有斑纹的骐骥,有熊的36匹会驾车的马,通过殷朝受宠幸的大臣费仲贡献给纣王。纣王于是赦宥了姬昌。 姬昌在囚禁羡里期间,著《易经》。 西伯出狱后,接续大施仁政。为了迷惑殷纣王,故意表示自己的感谢之情,献出洛西大片土地,同时请求殷纣王废除“炮烙之刑”,得到不少好处的殷纣王果真不再思疑,答应了他的请求。另一方面,西伯的仁义惠民之举有口皆碑,周边各诸国遇上胶葛,都来找他处理完成。邻国虞、芮的百姓,有官司不能决断,就到周国去评断是非,刚一走入周国地界,见到的是农夫互相谦让田边地界,非官方的风俗尊重长者,见此情景,虞、芮百姓都惭愧而归。诸侯各国听说,都认为西伯是承明之君。 姬昌从羡里获释后,纣王为了表示对他的信托,赐给他弓矢斧钺,令他为殷朝进行挞伐。姬昌回到周国后,利用纣王允许他挞伐的时机,对一些叛国进行挞伐。 向西挞伐犬戎与密须。姬昌通过此次战役,周国的西境扩展到了甘肃。伐密须的第二年,姬昌转向东挞伐,这就是“戡黎”。黎国位于当今山西省东南部黎城县一带。姬昌战胜黎国后,对殷朝震动很大。伐黎的第二年,姬昌伐邗(Yu于),在今河南沁阳县西北邗台镇一带。通过戡黎伐邗,周国的东境扩展到了今山西、河南。 伐邗的第二年,姬昌伐崇侯虎。崇国位于渭水南岸,今陕西省咸阳市南面的户县境内。崇侯虎曾经在纣王面前谗毁姬昌,使纣王囚姬昌于羡里。通过伐崇,周国的南境扩展到了渭水之南。 伐崇之后,文王从岐邑迁移国都丰邑。丰邑位于当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约15公里的沣水西岸。沣水,一作丰水,发源于秦岭终南山中的沣峪,故名。南向北流,流经今户(鄂)县、长安县境,北至今咸阳市人渭水。在殷朝末期,沣水西岸是崇国的地点地。文王伐崇后,为了便于周国向东方成长,便由岐邑迁移国都至沣水西岸。 6)武王建立周朝 文王娶太姒为妃,生有十子,据《帝王百年》,她们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蔡叔度、郧叔武、霍叔处、周公旦、曹叔振铎、康叔封、聃叔季载。宗子伯邑考曾经作为被拘留人关起来在殷都,后被纣王所杀。其后,文王立次子发为嗣。文王死后,姬发即位,是为武王。 武王继位后,他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为左右王,周公旦是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位于周人发源地的周原地区),人称周公。 召公,与周同姓,姓姬氏,采邑在召,故称召公或召康公,周朝建立后,封于燕,成为燕国的开国始祖。 毕公,也是姬姓,是武王的同父异母弟,因封地在毕而得称。 武王在众著名文臣武将的匡助下,开始了对殷商王朝的最后攻击。这时候的殷纣,不仅不听劝谏,反而逼走荩臣微子,关起来箕子,掏了比干的心。太师疵、少师疆,都惧祸逃奔周国。周武王经过几年充实准备,率领本部族,并联合其它势力,大会八百诸侯于孟津,然后挥师讨纣。在殷都近郊的牧野,周军及其所率领的众诸侯国大败殷纣王军队,纣王死,商亡。 武王伐纣胜利后,建立周朝,仍以丰邑镐京为国都,并推行分封制。武王分封的诸侯,炎帝、黄帝、尧、舜、禹的后代都分封为诸侯,分别分封为祝、蓟、陈、杞等诸侯国。武王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于邶(殷都以北)。姜太公吕尚,在匡助文王和武王建立周朝的伟大事业中建立头功,因此得到“首封”,封于齐国 (今山东省北部,建都营丘,后称临淄)。武王还分封了王室子弟。如三弟叔鲜封于管(秦朝设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四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县),五弟叔武封于(成阝)(今山东宁阳县北)。 武王即位第四年灭殷,灭殷第七年逝世,寿九十三。武王的妃子名叫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孩子。邑姜生皇太子诵。武王有五男二女。 武王逝世后,皇太子姬诵继位。时年十三,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少,由父亲的弟弟周公旦代理政务(摄行天子事)。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均为武王之弟)勾结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又名禄父),发动叛乱。周公旦帅师东征,经三年敉平叛乱,武庚、管叔被处死,蔡叔流放,霍叔降为庶人。 周公旦在东征中,灭东方17国,往后又增封一些诸侯国。以殷朝的贤臣、纣王的庶兄微子取代武庚,封国于宋(今河南商址)。姬姓之国,增至53个。到东周春秋初期,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经过归并,尚存124个。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除分封诸侯国外,还分封采邑。采邑,又称采地,是周天子给卿医生在畿(ji机)内分封的一块土地。畿指京都地点处的千里地面。采邑,是食其封邑的租税,故又称食邑。采邑与诸侯国的封国不同:卿医生的采邑在畿内,即京都千里之内;诸侯的封国在畿外,封藩建卫,建有武装,以藩屏周朝。采邑的土地人民,不属所封的卿医生所有,仍属周天子,卿医生只是交来其地的租税作为俸禄;封国的土地人民则归诸侯所有,不过各封国诸侯要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力役的义务,保证中央王朝的财政收入。 周朝分封给卿医生或王室子弟的采邑,与周姓却有直接关系: 一是西周周公旦的采邑。周公旦因帮手武王伐纣灭殷有功,封于鲁(今山东省西南部),但他本人没有就封,由他的宗子伯禽就封于鲁。他本人留在镐京,帮手武王与成王,他的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召公爽,封于燕(今河北省北部),他本人未就封,留在镐京帮手武王与成王,召公的采邑在召。因为周公旦的采邑在周,他的次子的采邑也在周,故他的次子的子孙,后来姓周。 二是东周周平王的庶子的采邑。西周分封采邑的轨制,一直连结到东周。周平王东迁到洛阳,殷朝末期归附顺从周国的汝坟国,其时已不存在,成为东周王畿的一部门。因此,周平王让少子烈食采于汝坟。东周期间的汝坟,并不是1个诸侯的封国,而是少子烈的采邑。东周期间出现许多姓,有些是以国名为姓,因为汝坟不是1个诸侯国,所以平王少子烈的子孙,在以国为姓时,便不以“汝”或“坟”为姓,而以周为姓。 二周姓主源的另一说东周期间,周公黑肩(即周桓公)曾经率军协助周桓王伐罪不听命的郑国,不久,周王朝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乱,周公黑肩卷入其中,不久被杀,其子孙仍旧袭爵,在朝中作官。后来子孙便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 周平王迁洛邑之后,经清点数目代的传袭,国力越来越弱,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各称霸诸侯胁持天子,以壮声势,地处荆蛮地带的楚王也居然敢不 贡苞茅,问鼎中原。到了末代天子周赧王期间,周王室国力万分衰微,已纯粹不被各诸侯国放在眼里。这时候,兴起于西边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家迅速富强起来,对东方诸国虎视眈眈,为了震慑诸侯,秦国于公元前256年将周灭掉。周赧王被贬为平民,并随周室成员一起被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她们被本地人称作周家,其子孙遂以资为姓,称作“周”。 汉唐期间的长安周氏也源于周赧王这一支。 三、少数人的共同体改成周姓 1)南边和北边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成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成周氏。”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帅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帅的那一部门国人。周氏,是北魏国畅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摇。周摇(约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2)唐朝上元年代里,少数人的共同体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成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成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人的共同体)变为周姓。 4、他姓改成周姓 一是唐朝天赋、开元年代里,姬姓改成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其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尊敬人的名字,改成周姓。 二是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 成油(仙锐),是唐朝末期的荆南节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 三是元朝末期,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 唐朝末期,苏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富家之一。苏益的六代孙栖身福建泉州卓源乡新康里,因遭粮累,财产没官,族人还受元朝官军围剿,各自逃难,其侄苏可安改姓周。自此往后,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迁徙人新竹县。 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的子孙改姓周。 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见浚,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就藩长沙。第四代吉王称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袭封,死后无嗣,吉端二子又袭封。明朝亡后,袭封的吉王逃往广东,死于缅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铤(yan延),封长沙郡王。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其子孙一直姓周。 秦汉之前的迁徙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广大平地地区。周初,大规模分封诸候国,这些诸侯国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着紧密亲密的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曾经一度成为巨族。 战国秦汉期间的迁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迁于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且以河南、陕西为两大中心。战国秦汉期间,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和秦末战乱,为周姓的成长、扩散提供了条件。秦代的郡县制、汉代的郡国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时机。这一期间,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本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 两汉期间,河南、山东一带,是我国人口至多的地区。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到隋朝大业五年(609),600年代里,河南人口约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 魏晋南边和北边朝期间的迁徙 魏晋南边和北边朝之时,因北方终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人的共同体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两晋期间,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三封,此后出现了周浚。周颤,周嵩。周馥等著明星物。 隋唐至宋期间的迁徙 隋唐先后,周姓又有大规模成长,唐末五代连续几十年的军阀混乱,出格是北宋末期金兵南下与南宋末期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逼使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 唐宋战乱,中原周姓南迁闽浙粤。 1)入闽 唐初,有周姓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期,军阀混战,河南光州固始县周姓迁徙福建。唐僖宗中和年代里(881—884),周德琰为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知县,生三子,三子随父居固始县。唐昭宗乾宁四年(6),六镇藩镇叛乱,周德琰次子周枢,与游、刘、翁、范等姓人闽,选择福建建瓯县(1913年建安、瓯方二县归并配备布置)的马伏为世居地,称为“马伏周家”。周枢随父宦居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昭宗乾宁四年人闽,栖身马伏,为人闽之始祖。周枢的后裔周枯,于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迁居福建崇安县的仙店,周枯为仙店支派的一世祖。 北宋末期,金兵攻陷汴京,宋高宗南渡长江,河南固始县周姓随宋南渡,迁至闽汀宁化(今福建省宁化县,古代宁化县属汀州),犹长于宁化。南宋末期元朝初年,这支由河南迁人福建宁化县的周姓,接续南迁入广东梅县。 北宋死亡时,山东、河南一带的周姓,大批随宋高宗南渡长江,定居浙江。 周密祖籍山东济南,曾经祖周秘,北宋末期任御史大夫中丞,金兵攻陷汴京后,周秘跟随宋高宗南渡长江,迁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南宋初年,北方土医生流落江南者以资地为多,宋高宗允许她们占据寺院。曾经祖周秘先后居湖州的铁不雅音寺、天圣寺。阿公周(王必),青少年时也在湖州铁不雅音寺、天圣寺客居近20年。 这支周氏的祖先是河南人,流布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祥符,即今河南开封(宋代置祥符县,明代并开封县入祥符县,1913年又改祥符县为开封县)。祥符周氏十三世周靖,北宋末期在汴京中进士,为京城最高学府博士。建炎元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周靖护从宋高宗南渡长江,侨居浙江杭州,所以周靖为河南祥符周氏南徙浙江的始祖。第二阶段在诸暨。周靖由杭州迁居浙江诸暨县的紫岩山,村里名叫盛厚,在诸暨县城西北六十多华里处。第三阶段在绍兴,周靖七世孙周澳,号楮斋,担任元朝地方官府的执掌文书的官员,入赘山阴俞姓人家为馆甥 (女婿),于是占籍山阴(秦置县名,唐代并置会稽、山阴二县, 1912年二县合设绍兴县)。山阴(绍兴)之有周氏,实自楮斋公 (周澳)始,周澳是周氏迁绍兴的始祖。绍兴10月1日年(1141),周靖由杭州迁居诸暨县西北的紫岩山,往后他的子孙又分别迁居诸暨县的南门江、大五指、清平、丰江、溏头、新州、梅山;山阴县(今绍兴)的塘下、周桥、瓜田、张川、前梅;萧山的周家湖、来苏。浙江诸暨、萧山、绍兴一带的周氏,追根溯源,是北宋
瓦当,是指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特指东汉和西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做图案的, 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着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
《秦汉瓦图记4卷补遗一卷附古金待问录4卷录余1卷补遗1卷清朱枫辑》
图中就是出自这本记载古代瓦当的古籍资料,图中右下角可获得这本书的电子版
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清朝乾隆初年,朱枫在长安得瓦30种。朱枫的原形被复制到这本名叫《图记》的书中。本卷序为清乾隆二十四年。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瓦当的专著。这本书收集了先秦时期各种刀布的钱币图案。 瓦当,又称筒瓦头,是古代房屋屋檐上的装饰品。瓦当的形状是圆形或半圆,是筒瓦顶部下垂的部分,一般称为筒瓦头。瓦当的作用是保护屋檐,瓦筒部分覆盖两排瓦片之间的空隙,防止屋顶雨水渗漏,增加建筑的坚固性和美观性,成为具有双重功能的瑰宝。
考古发现,自战国时期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战国时期的统治者到秦汉时期广泛修建宫庙。瓦当的使用已达到高峰期。清朝中叶以来,古瓦当一直被视为古董,争相收藏。陕西是秦汉时期的都城,出土的瓦当数量最多。
瓦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意象瓦当、图案瓦当和文字瓦当的发展过程。其中秦汉时期的形象瓦当居多,而汉代的文字瓦当居多。图案瓦当贯穿秦汉两个时期。
秦汉瓦当的研究始于宋代,如欧阳修的《集古录》等。清朝乾隆年间,朱枫将西安瓦当编成《秦汉瓦图记》,是研究瓦当文字最早的专著。
秦代有鹿纹、虎雁纹、斗兽纹、双獾纹、四兽纹、夔纹、豹纹等多种瓦饰图案;鸟、凤、飞鹅纹等;虫、蝉、蝴蝶纹等植物或其他图案,如向日葵图案、燕树纹图案、蔓草图案、树形图案、云形图案等,其特点突出。动物的身体基本上是一个单耳双腿的侧面像,活灵活现,自由奔放,造型逼真,构思平衡。
在秦瓦中,以纹饰居多,在文字中所占比例较小。可见“飞鸿延年”,其中“飞鸿”是形象装饰,“延年”是两个字。据考证,这种瓦当是秦鸿台泰用来观宇用瓦;“羽阳万岁”、“永受嘉福”、“千秋万岁”, “永受嘉福”, “长生无极”都是四个字的吉祥语言瓦当,但也有不少不同的字,如“延年”、“千秋万岁与天无极”等等,在文字的瓦片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图案,故称为“字纹瓦片”。字纹瓦当上的大多数字符或图案都是凸起的,这些字符或图案是通过成型然后烧制而成的。所用字体均为篆书。它们结构多样,轮廓参差不齐,用笔细腻。在直径小于一尺的有限范围内,它可以稀疏致密,左右看,却毫无拘谨板滞之感。
在汉代,具有汉字图案的瓦当,无论是字体、结构还是书风,它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的写作趣味和新的意境。
图案瓦当是图像瓦当的发展和变化。图案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对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对动态模式意象进行概括和总结。雅致舒适的个性瓷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的调味品 中国自古以来到处都生长着丰富的调味品资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酸、辛、苦、咸五味,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累与探索,创制了丰富多采、名目繁多的调味料,对饭菜饮馔的色、香、味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从周代起,人们即已认识饮食中调味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因而,有因季节不同及时变换调味品烹调饮食的习惯。大致可分为六类。
一、食用油脂。有:花生油、动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芯油、米糠油、棉子油、葵花子油、茶油、椰子油、油橄榄油、桂皮油、海松油、花椒油、红花油。
二、鲜调味品。有:大葱、葱头、大蒜、生姜、香菜。
三、香辛调味品:大茴香、小茴香、莳萝、食茱萸、花椒、丁香、桂皮、辣椒、竹叶椒、砂仁、陈皮、甘草、当归、川芎。
四、粒粉调味品。有:食糖、芝麻粉、花椒粉、辣椒粉、椒盐粉、胡辣粉、五香粉、沙茶粉、虾籽、豆豉、红曲。
五、酱制调味品。有:酱油、豉油、虾油、糟油、鱼露、食醋、酒、腐乳汁、甜面酱、辣椒酱、辣瓣酱、沙茶酱、蒜头酱、蜜桂花、芝麻酱、花生酱、菌油、笋油。
六、花调味品。有:桂花、菊花、茉莉花、玫瑰花、夜合花。等等。《周礼天官食医》:“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盐、梅、酒是最先出现的三大烹饪调味品。
传为商王武丁作的《商书》佚文《说命》三篇,下篇有“若作酒醴,尔惟麹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注渭:“酒醴须麹糵以成,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先秦文献有云:“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是知人们很早就对烹调两者关系的个中奥妙有较深的领会。我们知道,盐中的氯化钠是咸味所自来,主要作用能调节细胞间渗透平衡及正常的水盐代谢,是人体血汗中不可缺少成分,又能调增食品滋昧。
盐的始用当甚早。《世本》称炎帝时“宿沙作煮盐。”甲骨文有云:“取■”(《合集》7022),末一字疑为卤字。《说文》谓卤“象盐形”。《玉篇》云:“卤,咸也。”《一切经音义》云:“天生曰卤,人生曰盐。”卤似指自然界的天然盐块,而非人工熬煮之盐。甲骨文又有“卤小臣”(《合集》5596)一名,似晚商已有盐官之设。《本味》述伊尹烹饪理论,有“咸而不减”之说。《尚书·洪范》记商末箕子言,有“润下作咸”,凡咸、苦、酸、辛、甘“五味”,咸为其一。
梅则主要利用其果酸作调料,梅酸具有收敛固涩、健脾胃、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新石器早期人们已知利用梅酸,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有梅核。安阳出土商代铜鼎,曾发现有满盛已炭化梅核者。殷墟西区M284墓中随葬一铜鼎,内也尚存一梅核。
至于酒的出现,似可上推到新石器中期以前,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出土有高柄陶酒杯以及硕大的滤酒缸;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小口圆肩小底瓮、尖底瓶、细颈壶等,或认为曾作酿酒、盛酒或饮酒之用。《淮南子·说山训》谓“清醠之美,始于耒耜”,显然酒的出现与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世本》称“仪狄始作酒醒变五味。”《战国策·魏策二》云:“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看来酒为饮料及调味品,至夏禹时已相当流行。
最早的酒属于谷物天然酒,谷类粮食受潮发芽变霉,由微生作用而引起糖化和酒化,大概至商代人们已从中悟出制造麹糵即酵母的酿酒新技术。郑州商城出土陶缸,曾发现粘有白色水锈状沉淀物。藁城台西中商遗址在一酿酒坊址出土的陶瓮内,发现盛有这种沉淀物达85公斤,经鉴定就是酵母,同出四件大口罐内还分别装有桃、李、枣等,说明商代不仅掌握麹糵酿酒,又能酿制果料酒。河南罗山天湖晚商息族墓地,出土过一密封良好的青铜卣,内装古酒,经色谱测试,每百毫升内含8239毫克甲酸乙酯,并有果香气味,是为浓郁型香酒④。安阳郭家庄一座殷墓出土的铜卣,也盛有白色透明液体,内含植物纤维状杂质,估计是酒⑤。总之文献提到的盐、梅、酒三大古代调味品,至少在夏商时代已用之于烹饪。
古代还有一味常用的香料调味品花椒。《诗·载芟》:“有椒其馨。”《荀子·礼论》:“刍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天论》:“君子啜菽饮水。”花椒能刺激味觉,减除腥腻,增加菜肴肉食的美味。花椒味辛而香烈,还可用酒浸泡,古称椒酒、椒浆,又可作药用,花椒调味,今已能追溯到商代,最近河南固始葛藤山发掘的晚商六号墓,墓主头旁发现放有花椒数十粒①。值得注意者,同一地区以前发掘的固始侯古堆春秋晚期一号墓,曾出一件制作精美、有盖紧扣的铜盒,盒内盛大半盒花椒②。似本地区先民一直持有花椒调味的食癖。
糖作调味品大概也甚早。《洪范》“五味”中有甘。《诗·绵》述晚商时周人古公亶父迁周原,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礼记·内则》有“枣栗饴蜜以甘之”。饴是麦牙糖,蜜是蜜糖。五味之甘,可能指这类糖。适量食之,能补气血,养阴和中,解除疲劳。
酱
汉代以前,“酱”是“醢”和“醯”的总称,醢,指用鱼、肉等制成的酱;醯,指带酸味的酱或酱汁,用以调味。因此也称为“醢酱”和“醯酱”。
醢的起源约在殷商时期,远早于豆酱。其制法是:以干肉为原料,加梁曲、食盐和好酒,渍之,置于容器中,密封百日,即成。古籍记载,周代有醢酱,包括兔醢、鱼醢、蚳(蚁卵)醢;有枸酱(一种水果酱)、芥酱(一种蔬菜酱)等。
至汉代,因“醯”带酸味,借指醋;“酱”则包括豆腐。
《周礼天官醢人》“醢人掌四豆之实”郑玄注:“醢者,必先膊干其肉,乃后蓙之,杂以梁曲及盐,渍以美酒,涂置瓶中,百日则成矣。”
《礼记内则》:“腶修蚳醢,脯羮兔醯,麋肤鱼醢。”
《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其实葵菹蜃,蚳醢。”
《说文》:“醢,肉酱也。”
汉刘熙《释名释饮食》:“醯,多汁者曰醯。醢,沈也。宋、鲁人皆谓汁为沈。”
汉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可作诸酱至六七月之交,分以藏瓜,可以作鱼酱、肉酱、清酱。”
醋
一种酸性调味料。我国酿醋的历史悠久,大约起于汉代。在甲骨文、钟鼎文及其他已发现文物中,未见有关于谷物醋的记载。醋,最初指酸的滋味。殷商时期,调味用盐与梅。至周代,制作肉酱,秀醢,因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如各种氨基酸、乳酸、醋酸等,因而,酱汁的味道是酸的,称为“醯”。至汉代,醯、酢混用,皆指食醋。南北朝以下至唐,始从“酢”渐过渡到用“醋”字。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许多制曲酿醋的方法,其时并已能酿造具有独特风味的陈醋。唐代时《新修本草》中载有米醋、麦醋、杂果醋等外,药物学家还特制加有药物的药醋,用于治病。后世传
陕西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本文2023-10-05 03:41: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