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的风土人情,或类似方面的,帮忙介绍一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4收藏

关中的风土人情,或类似方面的,帮忙介绍一下,第1张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关中人,风俗等

解析:

关中百怪

在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怀抱之中,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平原,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旱涝保收。南北宽百余公里,东西长400余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这就是关中。

历史追溯到5000年前,炎帝和黄帝就在这里开创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开端。武王伐纣在这里建立了周朝;始皇扫六合,在这里建立了秦朝;楚汉争霸,在这里建立了汉朝;大唐盛世,在这里把中华文明推向了世界的最高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厚厚的历史积淀和许许多多的神奇与神秘。

大碗喝酒不耍赖

客观地说,关中人的酒量并不算出众,东比不过河南人,北比不过陕北人和蒙古人,就连和南面的汉中人较量,关中人也未必能占优势。然而由于关中人性格耿直,又不善辞令。因而往往是你说咋喝他就咋喝,你敢说每人10杯也许他根本不能喝酒,但只要你话音未落,10杯酒就咕嘟咕嘟都灌到了他的肚子里。然而,关中人却容不得你对他进行欺骗和捉弄,尽管你也许不是恶意的。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几位关中乡党到南方某地参观学习,受到热情招待,喝酒时你推我让,最后决定每人喝干一杯,关中人二话不说,脖子一仰,全都见底。而几位当地客主则耍起了滑头,凭借他们的伶牙俐齿,竟然占住了理儿。关中汉子哪受得了这等窝囊气,提起酒瓶子咕嘟咕嘟喝几口,然后掉过头来,将当地人从椅子里拉出来,按倒在地,硬灌起来,吓得几地主人脸色都变了,因而和关中人喝酒,最好不要违背君子协定。

小吃小摊顺路摆

来过西安的人,对西安的小吃一定不会忘记,特别是在夜市,白天大马路上光光堂堂,什么也没有,一到晚上,就会冒出成百上千家小吃摊,将个宽阔的马路塞得密密麻麻,盏盏小灯,汇成灯的海洋。夜市中以浆水鱼鱼,麻什子,面条,饺子,油面沓沓,荞面饸硌等关中小吃为主,加上关中 的各种小吃,形成夜市的两大阵营。夜市由于便宜实惠,又带有极浓的地方风味特点,因而不管是对外地客人还是对西安市民,都具有极强的主诱惑力,就连谈对象的年轻人,都把吃夜市当成他们恋爱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除了西安之外,关中几乎所有的城镇和所有聚居的地方,都有夜市存在。成为具显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其实早在城市夜没有出现之前,关中的乡村夜市便已红红火火有了千百年的历史,只是方式不同罢了。关中乡村目前仍然沿用着这种最古老的夜市形式,那就是逢集过节的日子和筹办丧事时的戏台下面,白天下地干活的婆娘汉子们,摇身一变便成为小吃摊的主人,不过品种无非是油糕,醪糟,麻花之类的东西,尽管品种又少又简单,已逄是很新鲜的了。小摊的位置一般是哪里人多往那里摆,因而常常堵塞人流,更增加了热闹的气氛。追溯起来,这才是最正宗的关中夜市的来源。

高人都把名声埋

关中由于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埋藏着丰富的文物古迹的同时,也埋藏着众多的奇才高人。比如在我老家华县就有一位姓吴的书法家,在他生活的几十里从来没有人知道他。周围的人也只知道他能写字。小时候正赶上“文革”,他一手提石灰桶,一手握刷子,沿墙写标语,我们就跟在后面往桶里仍运动场。谁也想不到他的写字水平有多高。直到“文革”结束后,某市书画收藏馆几名大书法家偶见吴老一条“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字幅,一下子为那老道无比,具有极高造指的书法艺术所折服,几名高手专程来陕,前往吴老家,渴望能得到一幅避开政治倾向的书法墨迹,以作馆内永久收藏,可惜吴老不肯动笔。后来又有人拿着吴老的墨迹展于书市,没想到竟成了极品,就是许多一流书法家也都自叹弗如。可惜吴老却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高了,就像瞎子阿炳永远不知道他的《二泉映月》会成为千古绝唱一样。像这样的高手,在关中简直是数不胜数,你到乡下去生活,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有极高水平的书画家、医师、工匠、文史学家、秦腔唱家等等,他们的水平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用人杰地灵,奇才辈出来形容关中,再恰当不过了。

家院城镇四方块

种地好像修花台

关中人在种地方面的细心和在生活方面的粗心正好形成强烈的反差。来到关中,站在秦岭北麓,居高而望,可见秦川大地,沃野无边,平坦如镜。条条道路,条条田埂,将良田划割得井井有条。这当然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造化有关,但是与关中人世世代代,精心修整是分不开的。关中地区的农活一般只忙夏秋两季,整个冬天人们都清闲。关中人又不善外出做事,也不善做生意,因而几乎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倾注在了农田里。平整土地时,他们精雕细琢,翻地时,他们甚至不用犁,觉得那样犁得不精细,因而用铁锨一锨一锨地翻耕,翻完之后,施上底肥,再用绳子将田埂打得端端正正,像花坛一样,非常适合作物生长。种子播进去后,他们对庄稼的生长管理也十分认真,不管是浇水,施肥,还是打苗嫁接,样样都一丝不苟。久而久之,他们不仅对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而且几乎对每一棵长出的庄稼都能心中有数。

=====================

关于关中的一些简单介绍

陕西从汉到现在都称为三秦,西楚霸王灭了秦时,把这秦地一分为三,成了三个异姓王的封地,这是三秦称谓的最早来历,而现在的三秦称谓已经跳开了这个概念。

从地图上看去,有一条带子把个陕西从中间一分为三,北面的就是陕北,南面的就是陕南,中间这带子就是八百里一望无垠、物丰人盛的关中道了。

关中道从中间拦腰一断,便断出三个语言和习俗各不相同的地方,陕北与山西、甘肃毗邻,陕北的语言和习俗便和这两个省有些相同,陕北的语言多些比兴,信天游里就有很多的例子,如“山丹丹开花唻红艳艳”之类的。陕北的语音鼻音厚重,但却在语尾多了些滑音,听起来就像在唱信天游。

陕南和那四川、河南接壤,陕南的语言就成了陕、豫、蜀三省的杂合音,所以陕南人说话几乎关中人都以为是河南或者四川的人。风俗也和关中道相去甚远了。

关中人把老乡习惯称呼为乡党这个词,但从来不把这两个地方的人当作乡党,在关中人的称呼里,陕北的是“北山狼”,陕南的就成了“南山猴”。这两个称谓虽说有些贬义的成分,但也恰如其分的将这两地的人的性格和居住环境给表达了出来。

在陕西,无论发生什么大灾大难,只有关中的人没有出门逃过难,关中人也很少的除外讨生活,陕北人去走西口,陕南人去潼关挖煤,只有关中人守着自己的家。

这和关中的地形有很大的关系。八百里关中道一马平川,没有大河,所以也就没有水灾;但那小河水却恰恰的刚够浇地灌溉,所以也就没有旱灾。虽说关中道在地理上处于黄土高原板块和渭北平原板块的交界处,是个地震的多发点,但上天厚爱关中,这两个板块大概是全世界最稳定的两个板块,有历史记录以来,也就明朝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大的地震,把那渭河向北移了两米。此前和此后就一直稳定,唐山当年那么大的地震,影响到关中道的时候,也不过把我的奶奶在织布机上摇了两摇罢了。

关中道的人不善于做生意,这是和关中道肥沃的土地有关的。

关中道的土地也是黄土构成的,但关中道的黄土却比陕北的黄土强多了,那从沙漠吹来的黄尘大颗的落在了陕北,小颗的因为风势渐小就落在了关中道,陕南黄土稀薄,因为高高的秦岭山脉阻挡了黄土的漂移。所以陕北多黄土,但庄稼难成,一个原因是那里黄土堆积的太多了,地下水就深深的被埋在黄土之下,少灌溉而多流失。

关中道的土地细腻,走到地边,顺手抓起把黄土,用力一捏,打开手掌一看,那黄土就象湿的面粉样在手里成了团状。

关中道的土地肥沃,顺手折下只柳条倒 去,过几天去看,那柳条慢慢的倒长着新绿的叶子,这话有些夸张,但土地的肥沃确实真的事实。

如此肥沃的土地决定了关中道人在过去长期的农业社会中不用奔波也能丰衣足食,所以关中道人多了些厚道,少了些陕北人的狠,也少了陕南人的精,所以吃了这些人的亏的关中道人也就把这两地的人称作“北山狼,南山猴”了。

土地的肥沃决定了关中道成了西部的大粮仓,也成了灾年各省灾民的目标地,四川也是粮仓,但那高高的秦岭挡住了饥饿灾民的两条软腿。进了潼关,关中道就是一马平川,所以灾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进入关中。

这些灾民灾年来,灾年过了很多也就不走了,做上门女婿的做上门女婿,嫁给关中人的就当媳妇,慢慢的也把自己当作关中人而自豪。关中人因为常年接纳这些灾民,胸怀在厚道上也多了宽容和接纳。不鄙视不小瞧这些外来的人。

这些厚道也常常的被一些刁恶之徒的利用,游手好闲不喜欢劳作,就假扮了乞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沿街串巷骗那些关中老太太,害的那些善良的老人,哭的象个泪人般还要颠着个小脚急急的回家,拿出几个雪白的大馒头硬是塞给他,假如是吃饭的光景,那不用说,把那家伙叫回家,当了客人,盘上盘下的招待。和陕西交界的几个省,没有那个省的人不知道关中的富裕,也没有那个省的人没有受过关中的恩惠。

和关中有着不解之缘的是河南人,这些中国的吉普赛人因为那条母亲河的原因便常年在外流浪,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河南人,在世界上,除了河南省,最多河南人的就是关中道了,有一部小说叫《黄河东流去》,写的就是当年黄河决口,河南人逃亡关中的过程。

而其他省的人,就很少是逃荒了,山西、甘肃、宁夏等地的人知道关中道的地好麦子多而劳力又少,就在每年农忙的时候沿着古丝绸之路现在的西兰公路大批东下,浩浩荡荡到壮观,肩上挂着镰刀,腰里别着空空的烟袋,身上背着空麻袋进入了关中。等回家的时候,除了镰刀的仞子短了些外,那些空的也成了实的,当然,腰包里也多了些钱财。关中人习惯在某个人的职业后面加上个客字来称呼这个人,一是称谓,另一是直接指出这人的职业,譬如以做饭为主的就叫“勺勺(音SHUO)客”,以做豆腐为主的就叫做“豆腐客”。这些来关中收麦子的人,关中人称呼他们为“麦客”。

每年的阳历6月份,关中道就挤满了这些麦客,一般的这些麦客在关中道的最东段割起,一直往西,因为关中道的麦子是由东向西熟的。这些麦客们一直割到关中道的西边,关中道的麦子也完了,离这些麦客的家也近了,于是收拾起镰刀,羡慕的再看一眼富饶的关中,点一下腰包里的钱,夹着镰刀不舍的就回去了。往往的是来的麦客多,回去的少些,因为关中道的人少地多,精壮年轻的后生麦客就被有些家中多地而无劳力的顾主或者招为长工,或者就把那美丽的女儿嫁给这麦客,让他成了自己的半个儿子,当然是要上门的。关中有八大怪,其中一怪就是“女子不对外”,不对外并不是和外来的人不通婚,而是要守在关中道里,这么肥沃的土地谁愿意离开?这些麦客们在帮了关中道人之后也小富了自己。也给关中道留下不少的故事。关中道的人就说咱不出门也知道天下哩!

从古到今,关中周边的人都是关中人的受益者,关中人看到这样,丰衣足食的也就懒的出外,“老婆娃娃热炕头”是关中大多人的最高追求。

直到了本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候,关中人真正的落在了全国人民的后面。造成这种落后的最大原因就是关中道长期以来的丰衣足食,丰衣足食时间长了,人也就懒的进取,关中有句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就是这样的思想的反映。

关中人不能出外,出门不到一个月就想老婆、想孩子、想自己的老父亲、老母亲,想自己家里的牛想自己家里的地,实在想得不得了了,就想着法子回家,在外打工的,宁愿不要几个月的工资辞了工就直奔自己家的热炕头。

所以现在的关中人不愁吃不愁穿但很穷。不过,这些年来,关中道人的思想也转变了不少,把以前的纯农业大部分改为经济作物,种了大量的苹果树,渐渐的有了些活钱。但是,还是围着自家地转,出息不了多大。

=====================

关中八大怪

其实,说到关中,什么多余的话都不用说,只把那八大怪给说清楚了,那关中的风土人俗就昭然若揭了。

1老婆帕帕头上戴

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有七大功用:既可防风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汗擦手和用来包东西,可谓既经济又实惠。

2家家房子半边盖

何为半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皆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只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旱少雨,所以这样的房子能让珍贵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3板凳不坐蹲起

据说,关中的男子们一日三餐都蹲在一起开“老碗会”,而且,这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

4面条宽得像裤带

5锅盔大得赛锅盖

6油泼辣子一道菜

西北人粗之更甚,单从他们的饮食中即可见一斑。八大怪中的“面条宽得像裤带”、“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就是一个特别形象的概括。

7秦腔大戏吼起来

8大姑娘不对外

======================

关于关中风情,也可以来这里看看~

shaanxi/sx_into/sqcf/index

关中,或关中平原,又称关中盆地关中盆地南倚秦岭,北界“北山”。南北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平均海拔约500米(陕西省中南部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平原就叫做关中地区)

汉中在陕西南部,秦岭分界以南,温带季风性气候,有西北小江南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在三国中就可以看出它的地位。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江横贯东西。西南与甘肃、四川毗邻,东北与本省的安康、西安、宝鸡接壤。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洋县、勉县、西乡、略阳、镇巴、宁强、留坝、佛坪11个县区,234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资源丰富,物华天宝,被誉为“西北小江南”和“秦巴聚宝盆”,具有很大的经济开发潜力。

杨玄感(?~613),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隋末起义首领。其父杨素为隋朝著名将相。隋炀帝猜忌大臣,使得官为礼部尚书的杨玄感内心不安。于是开始策划谋反。大业九年(613)春,炀帝两次出征高丽,命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督粮。此时农民起义已经陆续爆发,玄感以为机不可失,遂滞留粮草,并于同年六月初率兵割据城池。又伪报辽东的水军总管来护儿谋反,屯兵于黎阳。李密自长安率兵至黎阳,成为玄感谋士。李密认为上策是北据幽州,以断炀帝后路,中策是西入长安,以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下策是攻击附近的洛阳。而玄感采纳的恰恰是下策,进围洛阳。久战不克,隋援军到来,玄感腹背受敌,被迫西撤。八月初,死于非命。

  1徐州历史: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时期辖属有所变化。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划归徐州市。徐州市现辖5区6县(市)。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帝尧时建大彭氏国。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两汉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其中的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并称“汉代三绝”。两汉彩绘兵马俑,是继咸阳和西安兵马俑之后的第三批重要发现。为开发利用汉文化资源,组织成立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筹建修复了北洞山汉墓、龟山汉墓、白集汉墓、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博物馆、汉画像石艺术馆等一系列重要文物景点。

  徐州还是南北朝宋武帝刘裕的故乡,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文天祥,清代方孝儒、潘季驯,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和著名音乐家马可都曾在徐州任职或生活过。

  徐州交通发达,基础设施较完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有国道5条,省道20条,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霍连高速公路通过徐州。京杭运河穿境而过,沿岸建有四个内河大港。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丘陵海拨一般在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 ,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2与徐州有关的历史名人

  "徐州十大历史名人"评选揭晓 (附名单)

  徐州日前评选出了十位历史名人。他们(以时代先后为序)是:彭祖(尧舜

  )、徐偃王(西周)、项羽(秦末)、刘邦(西汉)、解忧公主(西汉)、张道

  陵(东汉)、刘裕(南朝)、李煜(南唐)、李蟠(清)、李可染(现代)。

  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中国电信徐州分公司全程冠名

  ,铜山县张集镇政府、徐州迅达车辆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电信天翼3G杯“徐州十

  大历史名人”评选活动,自8月3日启动以来,经过媒体宣传、读者推选、专家学

  者的反复论证,适当考虑到入选名人朝代和角色的分布、历史成就与贡献等因素

  ,最终确定了徐州十大历史名人。

  相关链接

  1彭祖

  彭祖,姓篯名铿。颛顼玄孙,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767岁(一说800余岁)。事

  见《神仙传》及《列仙传》。旧时因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又据《楚辞·天问》

  :“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王逸注谓彭祖善调雉羹以事帝尧,

  得到帝尧赏识,受封于大彭(今铜山县境内)建国,始称彭祖。彭祖的主要业绩

  是:一建立大彭氏国,由大彭氏国扩展延续继而开始谱写徐州(彭城)的建城历

  史(公元前586年);二是开创了华夏饮食文化,亲烹“雉羹”;三为教民以“术

  ”养身。彭祖功业遗产,成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2徐偃王

  徐偃王,名诞。西周时徐戎的首领。统辖今淮、泗一带。《后汉书·东夷传》称

  :“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曾联合九夷伐周。穆王因其势

  大,承认其为东方霸主。后为楚所败。在战争与和平之间选择了仁义避战。其事

  载《竹书纪年》、《后汉书》、《尸子》、《博物志》、《路史》诸书。《博物

  志》谓:“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孤独母有犬鹄苍,猎于

  水滨,得所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孵成儿。生时正偃,故

  以为名。”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称“王”之后,实质上即是与周王(天子)分

  庭抗礼。作为“徐文化”的代表人物,徐偃王当之无愧是徐州文明史的奠基人、

  开拓者和领袖人物。

  3项羽

  项羽 (前232—前202)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名籍,字羽。祖籍下相(今江苏宿

  迁)。楚将项燕之后。少时有大志。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

  吴(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围赵,楚怀王任宋义为上将军,

  羽为次将,率军往救。宋义到安阳(今属河南)逗留不进,他杀死宋义,亲率兵

  渡漳水救赵,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大封诸侯

  王,定都彭城,为家乡添上一笔浓墨重彩。楚汉战争中,为刘邦击败。最后从垓

  下(今安徽灵璧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于乌江自刎。人称项羽是

  一位“失败”的英雄。

  4刘邦

  汉高祖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字季,沛县(

  今属江苏)人。曾任泗水亭长。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他起兵称沛公,初属项梁

  。乘项羽与秦军主力在巨鹿决战,率军入关。前206年,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统治

  ,约法三章,废除严刑苛法,得到秦人拥护。同年,项羽入关,大封诸侯王,他

  被封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之地。不久,即与项羽展开长达五年的战争。前202

  年,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在位期间,继承秦制,实行中

  央集权制度。先后灭异姓诸侯王,迁六国旧贵族和地方豪强到关中,以加强控制

  ;实行重本抑末政策;制定《汉律》九章。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中

  央集权的巩固。

  5解忧

  解忧(前120—前49),即刘解忧,西汉楚王戊之孙女。建元三年(前138年),

  为对付匈奴,武帝决定联络西域大月氏和乌孙。乌孙位于匈奴右侧,有骑兵18万

  。太初中(前104-前101)汉“复以楚王戊孙解忧为公主”嫁乌孙王。王死,从乌

  孙俗,嫁肥王,后又嫁狂王。匈奴发兵讨乌孙。解忧请汉支援。汉发兵15万,五

  道并出,与乌孙兵两面夹击,大获全胜。乌孙有倒向匈奴迹象,解忧一面要汉出

  兵15万至敦煌,呈准备出击之势;另一方面派侍者冯嫽持汉节作其使,行赏赐于

  西域各地,说动新乌孙王愿意降汉。后,解忧所生之子继乌孙王位,“众心皆附

  ”。解忧70岁时,携乌孙3人返回京师,后二年死。

  6张道陵

  张道陵(34—156),原名张陵,字辅汉,因其创立的“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

  ”,故又被人称为“张天师”。汉代沛国丰邑(今徐州丰县)人,传为汉初功臣

  张良后裔。张道陵少年熟读《老子》及河图洛书,后入太学,研读儒家五经,举

  为“贤良方正极谏科”,东汉明帝时出任巴郡江州令。因悟沉浮仕途无益年命之

  理,便辞官隐居洛阳北邙山,修长生之道。朝廷数次征召,皆不从。顺帝时(125

  —144)携弟子入蜀,居鹤鸣山修道。精研炼丹术,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三

  天法师正一真人”,创立“五斗米教”,此即道教正源。张道陵“白日飞升”后

  ,其子孙世代相传,道教教主皆以“天师”相称。丰县阿房村为张道陵故里,有

  古碑记其事。

  7刘裕

  刘裕(363—422),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公元420—422年在位。字德舆

  ,小字寄奴,彭城人,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幼年贫穷,后为东晋北府兵将

  领。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击败桓玄,掌握东晋大权。官至相国,封宋王。元

  熙二年(420年),代晋称帝,国号宋。手握东晋军事大权后,刘裕先后进行了两

  次北伐,以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积功,刘裕被封晋相国、宋王。420年,禅晋建

  宋,为宋武帝。

  8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徐州人。为南唐烈祖李升之孙、中主李璟之子。李

  氏一族出唐宪宗李纯第六子建王李恪一脉。李煜高祖李志为徐州判官,故定居徐

  州。李煜作为皇子,自幼长于深宫,不知创业之艰、守成之难,唯喜书画诗文。

  961年继位为国君时,南唐已处在宋太祖赵匡胤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975年宋灭

  南唐,李煜与其小周皇后被俘解于汴京,开始了囚徒生活。三年后的“七夕”之

  夜,李煜被宋太宗赵光义以“牵机药”毒杀。就在这段囚徒生活中,李煜经历了

  从“人上人”到“阶下囚”的巨变。发而为诗,这便成全了李煜词俯视唐宋的巅

  峰性成就。李煜词风,影响深广,悲忧缠绵,难以超越。

  9李蟠

  李蟠(1656—1728),字仙李,又字根庵,号莱溪。是科举考试取士历史上徐州仅

  有的一名状元。幼承家训,年少聪颖,天赋过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举人

  ,三十六年(1679年)中进士。殿试卷《廷对制策》,文笔雄劲,气势磅礴。内容

  涉及军政、吏治、河防、靖务等治国要略,见解独到。康熙皇帝钦点为一甲一名(

  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入国史馆,撰修《大清一统志》,有“天朝第一人物”

  之美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李蟠为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受乡试中舞弊案影

  响流放沈阳,3年后蒙赐故里,吟诗作赋。此后终生未仕。李蟠的文章和墨迹非常

  出名,在当时备受推崇,留有《偶然集》和《根庭文集》。

  10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89),原名李永顺。室名师牛堂,徐州市人。美术教育家,中

  国山水画一代宗师。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画,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杭州国

  立艺术院学习,参加“一八艺社”。抗战时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师从齐白石

  、黄宾虹,曾在徐州艺专、徐州民众教育馆、重庆国立艺专、国立北平艺专任教

  。长期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等

  职。有《李可染画集》等。擅山水、重写生,借鉴西画的明暗处理,创山水画黑

  、满、重、亮的新画风,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

中国古代的文字运用很少词组,一个字就是一个意思;要“破解”咸阳之谜,必须将这两个字分开来解释,而且其重点(中心词、关键词)是“阳”。

阳,这里就是“阴阳”一词的“阳”;也就是“水之北”为“阳”;水之北为“阳”,山之南“也为“阳”;比如“郧阳”、襄阳等地名。

下面来看看当时咸阳的地理位置;古代的咸阳位于九嵕(zōng)山之南、渭河之北;换言之,无论是从山,还是从水,此处都是“阳”;故谓之“咸阳”。

“咸”又是什么意思呢?老少咸宜,百废咸举(百废待兴);咸,“都”或者“全”的意思;所谓“咸阳”,说白了,“都是阳”。建都城于“阳”处,理所当然。

其次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来源于《史记》和秦都咸阳出上的陶文;这两个地方有记载,说当年商鞅曾经在这里设置 “咸亨”、“阳里”;到了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所以称此地为咸阳。

如果这个逻辑存在,那么“咸阳”就完全可以理解为“重阳”;而当时秦朝的宫殿就叫做“咸阳宫”;这个咸阳宫是不是也可以称为“重阳宫”呢?

古汉语还有一个“咸”(繁体字),这个字的意思是“杀伐”;根据《说文解字》,这个“咸”,从口,从戌。还有人解释为“齐声呼喊”。不过,这里就和上面的“咸”没有多大关系了。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会西安,北与甘肃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市辖1市2区10县,面积10213平方公里,人口473万。秦都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咸阳市区西半部,曾因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在此建都而得名,是中国 历史 上周、秦、汉、唐等11个王朝的京畿之地。

咸阳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是 历史 悠久的文化古城。古时,周人曾在咸阳IEC 60747-6 2010一带长期活动,修筑城邑,发展经济,留下了许多遗迹。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国都迁到咸阳,秦始皇在此建立了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政权--秦王朝。周、汉、唐等十一个朝代也都曾把咸阳做为都城或京畿之地,成为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咸阳闪烁过灿烂的光辉。

周秦汉唐时期许多帝王建造的陵寝和陪葬墓,绵延百里,形成了"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的壮观景象。乾陵是我国 历史 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也是世界上罕见的两朝皇帝一对夫妻的合葬墓,墓内陪葬品保存完好,堪称举世无双;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世界上陵园面积宏大、陪葬墓颇多的帝王陵;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也是汉陵中最雄伟的陵园,有霍去病筹著名的陪葬墓,此外,周陵的周文王和周武王墓、周公墓、齐太公墓,汉朝的苏武墓,唐朝的徐懋功墓、唐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杨贵妃墓等以及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陵园都已对外开放,远近闻名。

石刻精品遍及全市。茂陵石刻中的"马踏匈奴"等被定为国宝;乾陵司马道旁的石人、朱雀、翼马、六十一王宾像等堪称一绝;顺陵的走狮、独角兽观后,令人叹绝;"昭陵六骏"更是闻名天下。

古塔、古建比比皆是。古塔有唐代的兴平北塔、永寿永平塔、礼泉薄太后塔、武功报本寺塔、宋代的彬县塔、旬邑泰塔,明代的北杜铁塔,泾阳崇文塔、三原中王堡木塔,清代的礼泉金龟寺塔等。其中泾阳崇文塔保存完好,是全国至高的砖塔;北杜铁塔是全国至高铁塔,三原木塔为全国至高木塔。寺庙古建有秦汉时期的秦宫殿遗址、唐代的彬县大佛寺、长武昭仁寺;明代的三原城隍庙,兴平文庙,泾阳太壶寺、吴氏庄园、文庙、咸阳文庙、凤凰台、三原龙桥、武功城隍庙;清代的礼泉金龟寺、三原靖国公园、周家大房、旬邑唐家庄园。其中彬县大佛寺、长武昭仁寺是国家级保护单位;三原城隍庙是全省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此外,泾阳县张家山的秦郑国渠首遗址及众多古迹,可称为"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武功的后稷教稼台被誉为"中华农业发源地"。

馆藏文物举世罕见。秦宫遗址出土的壁画是中国出土时代较早的壁画;唐昭陵、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反映唐代宫廷生活的壁画可谓壁画中的珍品;彬县五代冯晕墓出土的砖雕举世罕见;咸阳博物馆收藏的马蹄金,陈爱金币、汉代玉马、玉熊、安邑下官钟、秦昭版、龙须空心砖、唐代金壶等皆为文物珍品;杨家湾汉墓出土的西汉三千兵马俑气势磅簿;茂陵出土的百余鎏金马、竹节熏炉、铜犀牛、玉铺首等都是稀世珍宝。

革命文物俯拾皆是。三原县有辛亥革命时的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旧址、大革命时期的渭北农民协会旧址、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驻陕办事处等;泾阳县有云阳农民协会旧址、抗战时期的安吴青训班旧址、"西北游击队"旧址、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旧址、红军改编旧址、八路军总政治部旧址等;旬邑县有"二·八"暴动纪念馆,马栏关中分区机关旧址等。此外,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府战役、扶眉战役、爷台山战役、毕原血战旧址等都给咸阳人民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迹。

1974年至1975年,在陕西咸阳市东15公里的牛羊村北塬(即北阪)一个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高出耕地面6米的台地上,把秦都咸阳宫的第一号宫观建筑群的基址、墙体挖掘出来。秦宫1号在咸阳故城的轴线附近的 牛羊沟 之西。秦宫2号在沟东,尚未发掘。经发掘,证明秦宫1号建筑群是一处台榭式建筑,台高约6米,平面呈曲尺形,尺柄向东,另一端向北。第一号室是主体殿室,为两层的高层建筑,台顶主体宫室之厅堂部分,有压磨光洁的朱红色地面。周边有上下两圈围房,共十一个宫室--包括居室与盥洗沐浴的用房和贮藏室,以及走廊过道与四个排水池,七个窖穴。其一至七室的地面为光滑、平整、坚硬、表面施朱红色的 丹池 ,其他室的地面则是用方砖铺成。方砖上有的为素面,有的有几何纹饰。

宫室的墙壁是夯土与土坯混用,壁间有壁柱,墙面先以掺存禾茎的粗泥打底,再以掺有米糖的细泥抹面,然后再刷白粉。屋顶仍沿袭商周的四阿式,下由木柱,柱础、栌(斗)奕(拱)与梁、檩、榱(椽)支撑。屋顶用瓦覆盖。

遗址中出土不少板瓦、筒瓦和瓦当,瓦当绝大多数饰有动植物纹及云纹。此外在一室的甬道与八至十二室的内墙壁上还有壁画作装饰。另外在挖掘的秦宫3号遗址中,发现了车骑、人物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秦代壁画。这些发掘部分揭示了秦都咸阳宫殿建筑群的辉煌面貌。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古代有:水之北,山之南,均称为“阳”,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会西安,北与甘肃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咸阳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而“咸”字意为“皆”、“都是”等。也有人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上的陶文,以为商秧在此置 “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渭城之名,起于西汉,唐时仍沿用此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即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河在咸阳穿城而过,不但留下了“渭城”之名。而且还留下了古渡美景。当年作渭河之滨,有高楼叫清渭楼,唐人许浑登此楼,感慨大自然的美丽及人生的跌宕,他写道:“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清代河东盐运使朱集义亦写诗赞道:“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江上丈人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

咸阳明清古渡遗址

王维 《少年行》也对咸阳有提起。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九峻山之南,为以讹传讹。实为“坂南水北”最为准确,坂就是土坡,也就是咸阳塬,字典上也对坂字是这个解释。真正对咸阳的解释源自唐朝一个学者对《史记》索引中咸阳最古老的解释,就是坂南水北。现在报刊都一个抄一个说咸阳是九峻山之南,为以讹传讹。第一、从山势的海拔高度来讲,九峻山山势也在北山山脉中不是最高,且就一个圆土堆,很不起眼,在关中北山山脉中算不上雄伟,还真没有泾阳界内的张家山、北仲山和泾三原境内嵯峨山高大雄伟。第二、九峻山位置也不在秦咸阳的正北向,却在西北方身60公理,而张家山、北仲山及嵯峨山还在秦咸阳的正北方向,且直线距离只有50公理,当天气睛朗,你站在秦咸阳现在的窑店镇的最高处汉安陵之上向北端望都能看见嵯峨山,就在正北方向。

秦朝尚黑,阴阳既济

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广为流行。 当时的秦国属水德 ,水在五行里属黑色,而秦国乃至秦朝都喜欢黑色。

而水德阴平,须得大阳之象补之,方可阴阳中和,气象久远。 因此,属于水德的秦国,便将国都取名为“咸阳”,以“阳”来调和“阴”,达到阴阳既济,国运昌隆的目的。

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咸阳,是秦、汉王朝的故都之地,位于泾、渭二水交汇之处,古籍称作“渭汭”。咸阳名称的起源,由来已久,最早的时候,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咸阳位于“渭水之北,九宗山之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古人认为,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都是向阳的,所以称为阳面。 与其相反的是,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是向阴的,所以称为阴。

而咸阳位于九宗山之南、渭水之北,两个都是阳面;咸者,都也。所以叫“咸阳”。

咸阳一词,是从秦孝公迁都这里,方始出现的。究竟为什么要叫咸阳?

而且,《三辅黄图》、《元和郡县志》、《长安志》等史料文献,都认同这个解释。

大家好!我是霞客,我来回答。对霞客感兴趣的朋友,右上角点击关注霞客,您的关注是霞客发文的动力!

欢迎留下评论,关心有趣文史请关注霞客哟。

有一个成语叫做“泾渭分明”,它描述的地点就是陕西的咸阳。泾渭两条河在这里交汇,实际上泾河是渭河众多支流中间的一条,咸阳还被称作渭城、渭阳,就是因为这条穿城而过的渭河。那么,咸阳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

 咸阳是我国秦、汉王朝的故都之地,位于泾、渭二水交汇之处,古籍称作“渭汭”,是我国一座迄今已有两千多年闻名中外的 历史 名城。 咸阳名称的起源由来已久,最早的时候作为《史记》,司马迁认为咸阳位于渭水之北,九宗山之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咸阳一词是从秦孝公迁都这里方始出现的。究竟为什么要叫咸阳据清人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引《三秦记》云:“咸阳,秦所都,在九嵕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三辅黄图》、《元和郡县志》、《长安志》均同此说。咸阳地域范围,秦时期已难以稽考。

 商鞅变法,推行县、乡、亭、里的行政制度。及至始皇,“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宫观二百七十处。”又“迁十二万户富豪于咸阳。”“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立于宫门。”《三辅黄图》载当时咸阳“北至沇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大体包括了现在的关中。还以咸阳为中心,“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沛公(刘邦)元年,秦二世子婴降汉,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熄灭”,秦都咸阳被彻底毁灭。

 文献记载中,多次提到咸阳市,如:惠王四年,昭王六年,狼先后两次入咸阳市,大概当时咸阳的规模、人口、商业贸易还不很繁荣。昭王六年以后,咸阳市才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又如《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李斯列传》“公子十二人、嫪死咸阳市。”李斯“腰斩咸阳市。”等。

 当时市内设有咸阳亭,根据解放后出土的陶器印文,咸阳亭有右里、完里、东里、泾里等。咸阳市内还有长平亭、杜邮亭、孝里亭、寿陵亭、延陵亭等。另外还有长安乡、阴乡、建章乡、平原乡、延乡等。以上所说,可以大体看出夕阳和当时市区的范围。 汉高祖(刘邦)元年,被项羽毁了的咸阳得到恢复,取名新城。七年又划归长安,所以司马迁说,长安是原来的咸阳。武帝(刘彻)元鼎三年,始更名渭城(以其地临近渭水),属右扶风。

 西汉早期、中期的七个汉陵,军没有陵邑。除文帝霸陵、宣帝杜陵葬于长安南原外,其余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诈昭帝平陵五个陵邑都在咸阳原上,所以汉后把咸阳原也叫五陵原。如刘邦的陵邑叫长陵县,曾显关东豪族万户以奉陵邑,至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已达五万户。长陵邑遗址在今市区内韩家湾乡怡魏村。安陵县迁来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充陵邑,遗址在白庙村周围。茂陵县奉陵邑者六万户。这些贵族公子不事生产、豪华奢侈、斗鸡走狗、生事滋扰。

 当时咸阳五方之音充侈境内,所以古称难治。“五陵公子”、”五陵少年“就是这个特殊阶层的代名词。五陵邑当时虽然称县,但并不属郡治理。而是在汉王朝中央部门设有”奉常“这样一个专门机构,管理陵邑一应事宜。武帝太初元年将长陵、阳陵及所属塞国更名为左冯翊,将渭城、安陵、茂陵、平陵及所属雍国更名为右扶风。

 咸阳是哪些朝代的中心都城

 咸阳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咸阳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中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

 在西安咸阳建都的有十三朝代: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西周:周文王曾都于丰镐,即今天的西安,“武王伐纣”以后,回到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以“镐京”(西安)为都城,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1057年,开始了西周的统治。西周的最后一位国君是周幽王,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北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历时共约286年。

 秦: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秦国曾在此建立都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都于咸阳,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始皇帝仍以咸阳为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同时规定京畿内不设郡,设内史管辖,以别于其它诸郡。当时就对西安地区设内史辖之。秦朝后亡于子婴元年(公元前207年),在此建都共历时约144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即帝位,五月迁都长安,开始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西汉王朝止于孺子婴居摄三年(公元8年),由于王莽篡权而灭亡,历时共约210年。

 新: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建立,都长安。由于其当政后的“改制”进一步激化了当时的国内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公元23年起义推翻了“新”朝的统治,其在长安统治历时约15年。

 东汉献帝:东汉建立于公元23年,都洛阳。但由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瓦解了其封建统治,公元190年董卓进京,立傀儡皇帝刘协为汉献帝,年号“初平”控制中央大权,后因各地军阀的讨伐,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持汉献帝由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被杀死后,汉献帝于建安元年(196年)东归至洛阳,在长安统治历时共约6年。

咸是都,咸阳就是都阳、皆阳。根据地理位置,咸阳处于山之南、水之北,按理应称二阳、或者山水阳、或者渭阳、或者山阳,但都不够具体。据说商鞅在此设咸亨、阳里,后合称咸阳。个人看法,仅供笑谈,见谅见谅[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1 咸阳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从风水上来讲,咸阳这个地方依山傍水。当属一块儿风水宝地,而古代人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发展,都希望能够找到一块儿风水宝地,来作为自己自尊后代的发展的地方。

2 咸阳土地肥沃,适合耕种。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富强和财力的兴旺。而咸阳这个地方特别适合人们居住,咸阳土地肥沃,周边非常适合耕种,而且民以食为天,劳动人民的发展自然离不开食物的补充。咸阳位于关中平原的中心地带,恰在沛,渭交汇以西的大三角地带,这里有着大片粮田,土壤非常肥沃,特别适合农业的发展。

3 咸阳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为一个首都最主要的,就是它要具有一定的战略地位,而咸阳这个地方的战略地位可以说是重之又重。先养既拥有能够贯通东西的大道,能够把四川巴蜀和秦朝的首都咸阳连接起来,也能够为国家提供前往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有利于去统一天下。而且咸阳这个地方连接着我国古代的两大关卡,可以直接东出潼关函谷关。秦朝要统一天下,与楚国的抗衡是重中之重,并且咸阳的位置还能够兼顾到魏国,所以在对抗魏国的方面,也是很有利的。南边还可以控制住巴蜀之地,而且咸阳周边多山源对于防守也是非常有利。

4 因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九嵕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俱为阳,所以取名为咸阳,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咸阳就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百度一下

最早在《史记》中司马迁认为咸阳位于渭水之北、九宗山之南、山水俱“阳”、“咸”是“都;全”的意思、故名咸阳

咸阳处于渭水北,北坂南,都为阳位,而水南、山北则为阴,所以称为咸阳。

陕西景点大全景点排名是怎么样的?

陕西景点大全景点排名:华山,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华清池,黄帝陵等。

特别推荐以下三个景点:

1、华山。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2、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于2002年开始建设,2004年落成,2005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正式对外开放。大唐芙蓉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是中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景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

3、黄帝陵。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_,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 ,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

浏览美丽动人的陕北风情,什么时候去最好?

想要领略美丽动人的陕北风情,可以选择夏季出游陕北。陕北地区的游览景点分为人文景点和自然景点,人文景点有延安革命老区,自然景点有宜川县壶口瀑布,以及神木二郎山。

陕北地区作为中国的革命圣地,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战斗过的地方。在这里,先辈们为后世留下了无数革命文物以及精神财富。位于延安枣园的革命旧址,以及洛川县洛川会议纪念馆,都是值得参观的经典红色景区。这些场所记录了无产阶级先辈们为自由拼搏努力的精神,见证了一次次改变历史与世界的重要历史会议。

位于延安市宜川县的壶口瀑布,号称黄河奇观,是黄河之上唯一的大瀑布,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在夏季由于降水量增多,黄河水量增大,壶口瀑布气势恢宏,流水滔滔不绝,奔流而下,是十分壮阔的奇景。夏季由于黄河水流量的变化,壶口以上出现了三条叉流,形成了三个主要的大瀑布。瀑布落高度落差在七米到二十米不等,在这里可以沿途欣赏不同高差瀑布的不同景色,因此壶口瀑布的最佳旅游季节是夏季。

神木二郎山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它具有浓厚的神话主义色彩。传闻中的二郎神杨戟为了遮挡来自高原的风沙,亲自担起了两座山,放到了神木城西和城北,这也就是后来的神木二郎山。二郎山的身体中部有一道凹陷,将整座山划分为两处,犹如骆驼的两座驼峰,因此又名为驼峰山。神木二郎山的海拔高度有1000多米,素有陕北小华山的美誉,是陕北地区最高的山。二郎山南北两侧共有山神庙建筑群100多座。山上奇石嶙峋,古庙森严,是十分值得游览的去处。

陕北旅行攻略!陕北必去的景点你知道吗?

自从大漠南北的游牧民族迁入陕北以后,原本宽阔的陕北环境的改变,不得不尽快地让自己适应与从事农耕或是半农半牧。 保宁堡和沿门子秧歌 秧歌按照既定路线到指定的村庄以后,白天两队分头挨门逐户进入农院演出。 不论穷富,不能有所疏漏。 上元节前后的几个晚上,街市遍张灯火,村民也鼓乐为傩,装扮歌舞,俗名社火,义取逐瘟。 流传下来,特别当真。

清涧县位于榆林市最南端,是黄河、无定河交汇之地,是传统农业县、陕北三角地带县、国家吕梁扶贫片区贫困县;地处黄土高原无定河,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里交汇。

城隍庙文化在这里特别普遍并且广为流传,到这个地方 旅游 参观的游客很多,为这里全身心向善信仰、艺术、 娱乐 为一体的民俗活动所吸引。

这里是以古老的察罕苏力德祭祀文化为主题,蒙古族传统的游牧生活为内涵,是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金牌景区。

如今,随着养殖业过度发展与城市化步伐加快,传统上依靠农耕、产出粮食蔬果、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生活方式慢慢消失。

传统窑洞古村落 南方地区不停开辟出传统的江南小桥流水古村落进行关爱、开辟与 旅游 ,岂不知,北方大地,陕北黄体上也有风格别致的“窑洞”古村落在被保护的过程中,部分开发为 旅游 热门景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呼吁更多的人保护,慢慢成为陕北大地上独特的景色。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一个古老的居住形式,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是古老黄土的象征。

很多到这里 旅游 的朋友多会选择在传统的窑洞里住上一晚,睡睡土炕,烧烧炉火,可谓冬暖夏凉。夜晚在窑院里观看星星夜色,体会一下油泼辣子的得劲。

陕西榆林旅游景点简介 陕西榆林旅游景点有哪些

1、榆林佳县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的黄河之滨,因山上建有古迹白云观,山下黄河峡谷风貌奇异而闻名。白云观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明万历四十六年,万历皇帝朱翊钧给白云山亲颁圣旨一道,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从此声名大震,当地官民信士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历代皆有扩建修葺。白云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

2、神木红碱淖

红碱淖风景名胜区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景区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属高原性内陆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四周生态环境良好,东侧有天然牧场尔林兔草原,水草丰盛,牛羊成群。南北两侧以沙丘、滩地为主,滩地上足以沙柳为主的大面积固沙防风林带,沙丘多已固定。

3、神木二郎山

神木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山势蜿蜒,巍峨险峻。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古长城穿行于山后。西边沙石相间,果林成片,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曾来此山,他观山状如似笔架,所以将此山御之曰:“笔架山”。后来,文人学士来此,有观其貌似驼峰,故多称“驼峰山”。

4、疏属山

疏属山文化旅游景区位于绥德县城,海拔893m,两河相拥山。秦代,上郡为边塞防御匈奴的军事要地,故派秦皇子扶苏在此监军并设府于疏属山,扶苏含冤自刎后埋葬于此,解放战争时期,绥德警备区司令部设置于疏属山上,成为指挥作战的战略中心,山上有秦皇子扶苏墓及扶苏祠、汉画像石馆、绥德警备区司令部旧址,山脚下有李子洲故居、绥德地委旧址、子洲图书馆,四周散布着独具特色的窑洞四合院,明显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开发的理想之地。

5、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

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景区,位于神木县木瓜梁村,距县城9公里,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以陕北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发展特色旅游、展示陕北文化特色、反映陕北风情为内容,神木县大观园内建有农耕体验、陕北文化展示、窑洞宾馆接待、水疗健身、拓展训练、文化娱乐和林间休闲等功能区域,游客可通过吃、看、玩、学等方式实地体验和了解地道的陕北饮食、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园区划分为大门景观区、会议中心区、民俗文化区、服务接待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大棚种植区、林果休闲区、康体游乐区和办公区、员工生活区共10个功能分区。

陕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陕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有龙洲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区、木头峪古镇、黄河壶口瀑布、陕西黄陵国家森林公园、黄河太极湾、靖边波浪谷、榆林红石峡、神木二郎山、天台山、府谷老城。

1、龙洲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龙洲镇东南约21公里附近。景区为丹霞地貌景地,当地人称“波浪谷”、“红石峁”,也叫靖边红沙岩峡谷。红色砂岩在风雨剥蚀下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姿态和色彩,不同角度、时间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色。

2、木头峪古镇,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木头峪镇木头峪村。木头峪古镇背依大山,唇吞黄河,数百亩枣林环绕其间,古为秦晋贸易往来的水旱码头,素有“好渡口”之称。

3、黄河壶口瀑布(陕西侧),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延壶路。黄河流经黄士高原,进入秦晋峡谷,河床由四五百米宽忽然收缩成四五十米,犹如巨壶倾汤,壶口缘此得名。

4、陕西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朝塔村。景区由紫峨寺、飞龙岭、轩辕谷三大景区组成。公园森林茂密、地貌奇特、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森林生态环境清雅迷人,有动植物890余种,森林覆盖率98%。

5、黄河太极湾,这里地质环境给人一种荒芜萧条的感觉,别具陕北风韵。母亲河黄河从此穿过,形成了迷人壮观的河湾景观。太极湾有“天下黄河第一湾”的美誉,风光独树一帜,让人不知往返。

6、靖边波浪谷是一种红砂岩地貌,岩砂上的纹路像波浪。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发现了波浪谷,神奇的外观和极高的科研价值使其成为了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

7、榆林红石峡,因山皆红石得名,又因山势雄伟,两峡高耸亦称“雄石峡”。其位于榆林北约3公里的红山,有记载是“宋元古刹”。其胜在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还有崖壁飞檐层阁44处。从门进去可见崖洞,供奉不同的佛像,也有驻守的崖洞,下方都有水流过。

8、神木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山势蜿蜒,巍峨险峻。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古长城穿行于山后。西边沙石相间,果林成片,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

9、天台山,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贺家川镇天台山。天台山山势奇险,高耸入云,山峰由北向南弯延前伸,气势磅礴犹如巨龙入海,奇骏壮丽,分外妖娆。

10、府谷老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距离府谷新县城约1公里)。老城始建于五代时期,最早是一座军事要塞,所以是修在在黄河岸边的一座山岩上,城墙就依着山势修建。

陕北地区旅游介绍

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们都在陕西的北部,所以称做陕北。

陕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陕北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旅游景点有龙洲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区、木头峪古镇、天台山、府谷老城、黄河壶口瀑布、陕西黄陵国家森林公园等。

八百里秦川——陕西关中地区旅游景点介绍

景点:陕西

地理位置:关中地区

交通:各种交通到达西安

推荐理由: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内陆腹地,黄河中游。跨黄河中游和长江支流的汉江,位于嘉陵江上游。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

关中的风土人情,或类似方面的,帮忙介绍一下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关中人,风俗等 解析: 关中百怪 在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怀抱之中,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