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中“孝”的内涵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1收藏

《孝经》中“孝”的内涵有哪些,第1张

“孝道”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五点:

1、珍重生命

《孝经》开篇即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天地之间人为贵,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父母所生,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因而珍惜生命,是行孝尽孝的开始,是最基本的孝。

《孝经》中说:“天地之性(生),惟人为贵。”保全好父母给以的身体,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就是孝。健全的身体是敬养父母的前提、承载事业的物质基础。曾子也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什么叫“全”呢?“不亏其体,不辱其身”,不使身体受到了伤害,就叫做“全”。全身行孝也不单是一个人个人的事,一个人上有父母,列祖列宗,下有子孙后代,是一个链条,关系着整个家族,所以你不可以随便伤害它。有一句俗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2、敬养父母

敬养父母即是怀着“诚敬”之心“奉养”父母。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是孝的最起码的要求。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人只把能养父母便算孝了。但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一片尊敬之心,又在何处作区分呢?”是的,不敬不畏就是不孝。

那么,怎么算敬养,怎么算孝子之行呢?《孝经》中提出来“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五备”的要义在于要将父母放在心上,包括“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包括以诚敬的心情做好“生,养,死,葬”中的每一件事。

3、“承志”、“立身”

“承志”是指子承父志。古人主张对父母正确合理的意愿与事业,应该支持和继承,这是很重要的孝行。《伪孔传》云:“继先祖之志为孝。”《礼记•中庸》中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这里的“志”和“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先人的遗愿、事功和经验。

所谓“立身”,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儒家的人生观主张人生在世要积极入世,对社会作出贡献。《孝经》强调孝的最高层次是尊亲、荣亲,即“大孝尊亲”。做子女的,必须有积极的优秀的嘉言善行,有积极的出色的成就,能使父母受人尊重,得享尊名,殊荣加身。民间所谓的: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也正是这个道理。

4、“无违”、“谏诤”

古人主张子女要孝顺父母,就是要尽心尽力奉养父母,内心始终保存着真诚的爱心和敬意。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无违”。“无违”,不是指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而一味顺从,而是指没有违背良心良知的任何非分之想,一切出于本心,出于至诚。儒家是不讲“愚孝”,也是不讲“愚忠”的。孔子认为对父亲的不义行为必须要进行劝止,这样才能使他不作违礼的不义的事情;如果儿子盲目服从父亲,就是不孝之子。孔子还提出了“事父母几谏”,意思是说做子女的当然要孝顺父母,但是父母的话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当出现错误时,怎么办?那就不要盲目服从,要劝止,当然这种劝阻是婉言耐心的说服,谏诤是原则,怎样谏诤是方法;原则要坚持,方法也要讲究。

5、慎终追远

敬养父母与谏诤都是“事生”的内容,孝的完成还有“事死”的内容,曾子将其归结为慎终追远。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作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仪礼。孔子认为“事死”有两个方面:一个葬之以礼,一个祭之以礼。孔子把“祭祀”作为治理国家的大事之一,认为祭祀的核心是要“祭思敬”。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慎终”是要求谨慎地态度对待父母的安葬;“追远”,要以恭敬的态度进行祭祀。这样,民众的德行就自然归于忠厚了。为什么要“慎终追远”?因为这是为人之子的一件大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终矣。”通过葬礼和祭祀,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敬意和感恩,这是抒发内心情感,也是祈求祖先护佑,还是尊亲行孝的具体表现。

孝字由“老”字头加“子”组成。表达四层含义:第一,子女由老人所生,老人是子女的本,子女不能忘本;第二,老人和子女一体,只有老人幸福,子女才能幸福;第三,老人在上,子女在下,要摆正位置,要敬重老人;第四,任何人早年要靠老人,晚年要靠子女,这是责任,不能推卸。所以,多尽一份孝心,就多一份心灵安逸的幸福;多一份忤逆,就多一份心灵不安的痛苦。

《论语》中孝的内容可概括为善终追远、善事父母和师生之孝,即子女、晚辈敬仰与追念祖先,秉承先道,赡养、尊敬父母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仰幕。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仲弓,子夏,子贡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

《百善孝为先》周国民书(2张)

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论语》中,子夏向孔子请问什麼是孝。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

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印度及其他亚洲地区也有类似的伦理概念,另外孝顺还可以推广为一般对年长的人的尊敬和顺从,比如媳妇对公婆的孝顺,对长辈亲戚(比如姑、伯、舅、姨等)的孝顺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篇四章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之后,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这件事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又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

此章的“无违”由孔子自己后面的说明看来,应是不违背礼的意思。

至于为何孔子在此要分两段解释无违呢?有学者以为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贤而好礼,所以孔子只要他能做到不违其父之志向行为就可以算是孝了。但是一般人的父亲言行未必一定合礼,此时子女就不应以不违背父亲为孝,而应该以不违背礼为孝了。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让做父母的只因为子女的疾病而忧愁烦恼)。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1使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2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故子女须小心保重自己;3子女应只担心父母的疾病,其它则不宜过分担心,否则反而会使父母不安。

此章言外之意乃是因为疾病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其它各方面则人的主控力较强,所以作子女的必须在其它各方面勤勉努力表现良好,使父母不会因为除了疾病之外的事情,为子女担心操烦。

由此观之,孔子此章之真意也许可以理解为:子女须尽全力做好每一件可以做好的事,以期使父母不因为子女多担操烦。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

此章的“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有两解:1狗和马也一样有人供养;2狗和马也一样可以侍奉人;但若依第二种解释似乎就不须“有”字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当有事时,年轻人去做;有丰盛美食时,由长辈吃;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此章的“色难”亦有两解:1晚辈的神色(详解如上);2长辈之神色:是指能够在父母神色未变之前,先得知父母的心意。

“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6(5+1,一章重出)章,即

学而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我们都曾经作过儿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父亲、师长的面前,听到教训吩咐,口口声声称“是”,但背过身来,却对着同学、朋友,做一个鬼脸,表示不听。所以“父在观其志”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这6(5)章皆属“两端四角”启发式教学。

综合这6(5)章之意如下: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有和悦的神色;行为要合义合礼;另外也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以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过世之后,丧祭亦应合义合礼;且必须时常缅怀他们,并效法他们合义合礼的言行,如此都能做到,才算是孝吧。

相关文章

编辑

戊子季秋念孝文

“百善孝为先”这一句出自清人《围炉夜话》的文章之中。因为是根本的道理,根本的人伦,根本的共识,所以数千字的《围炉夜话》,抵不过这一句“百善孝为先”的名声。

为何以孝为百善之先?

《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辞别孔子,回家赡养双亲的门人,就有十三人。

其实正因这句话说到了“根本”处,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万官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孝为先。这又为何?因没有孝,没有根本,就没有人类传承。为人子女当孝,为人父母当慈。父母养子女叫做“养”,子女养父母也叫做“养”。前者抚养成人,后者赡养终老。这叫天经地义(天经地义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如何叫天经地义?人栽果树,此树领受天地雨水日光,必然开花结果。就算是“人参果树”那样精贵的树种,也要三万年一开花,三万年一结果。没有受人滋养而不报答的天地道理,这就是天经地义。

我们看孝字的写法,下面是“子”,上面是“老”,所以《说文》讲“孝”为:善事父母者。老在上,子在下。这是长幼尊卑的次序,礼节。也可以视为子承老,儿子背老父母,这是象形,更是直观的孝行。

所以人生在天地之间,《论语》记先师之言曰:三十而立。为何是三十才称为“立”?“立”,是以人伦人道人理立在天地之间。以德行道理立,断然不是以“财利”立。人生到三十岁的年纪,非但自己为人子女,并且已作人父母,应上知人子之道,下知为父母之道。关于人为何而来?如何而来?将往何处?当做何行?这些根本的知识,应有一番体认。这种体认,并非一定用文字文章文采编织成锦绣出来,比如乡间的老人,他们不识字,却行善积德,友待乡邻。这种知识,不是从书本而来,不是从锦绣文章而来,而是数十年为人之行的体认。因为“道不远人”(《中庸》),根本的道理是最简单易行的。这就是,《论语》中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在“行”之后,这是根本的次序。

并且,假如,人在未有“余力”(余力是行的余力,孝行德行的余力),德行未修,不能称“立”的时候。故作文采(文采包括文字功夫等等一切文艺的技能),他的心,必定在文章中表现出来。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总之一概的行为,都将其内心表露无遗。因为一切的行为,都是心中作祟,才付诸于行动。

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孝乃第一忠,是“仁”的根本所在那么,什么是孝呢《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违礼)”

那么,什么是无违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活着时按礼侍奉;死之后按礼安葬、按礼纪念)”(《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有两个标准,即对老人生前的无违和死后的无违

所谓生前的无违,就是 “生,事之以礼”怎样才是“生,事之以礼”呢1.《论语·为政》记载:孟武伯问孝子曰:“关心父母的健康(父母唯其疾之忧)” 2《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曰:“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了吗(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也就是说孔子的“生,事之以礼”绝不仅仅是应付差事和对老人物质生活的关心和满足,更是要发自内心、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所谓死后的无违就复杂了孔子绝不仅仅满足于“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样的简单应付差事,他还要求无改呢!什么是无改,怎样才是无改呢《论语·学而》记载: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以说是孝啦)”这简直就是荒唐致极的嘛!秦二世胡亥果然是三年无改父道,算是尽孝了,可也却亡国了,不仅没得到赞美,反而让司马迁着实嘲讽一通,留下千古骂名那么,孔子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标准呢所谓无违,就是能养、能敬、能葬、能祭这似乎好理解,就是为了让人老有所养,是爱人,这是文明进步的结果其实,问题也并不尽如此孔子提出无违和无改这两个孝的标准,那可是非同小可:一是、养儿防老,促进生育,文明社会古中国地广人稀、生产以人力为主所以,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人是立国之本,是生产力第一要素,自然十分重视人口的增加增加人口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提高生产率可生儿育女不仅很艰苦,而且抚养成人还要付出很大这样,国家就采取奖励和强制生育的政策仅是如此,作用还毕竟有限,尤其是有违民意、易引起反弹所以,孔子提出了孝道,以养儿防老、延续香火的理念刺激自愿生育,同时实现了老有所养的社会文明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正是在养儿防老、延续香火的理念刺激下,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至今虽然有观点认为已是中国人满为患了,可也没人能否认支撑当今中国经济繁荣的主要还是物美价廉的人口优势西欧则不然因为那里适合早期人类发展的空间有限,一旦人多就必须向外殖民所以,哪里自然也就没有多生多育的动力,自然也就没有产生孝道伦理的条件二是、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古代社会不仅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化缓慢,而且教育范围极其狭隘、各种知识主要是经验的积累和口传心授的传播这样,一般人是年龄越大、经历就越多、见识就越广,经验就越丰富,知识就越广博所以,得到老人的指导、学到老人的知识,就能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可是要想得到老人的指导、学到老人的知识,就必须首先得到老人的好感和赏识所以,中华文明就有了尊老敬贤的美德,孔子特别强调了“敬”在哪个时代,社会变化节奏迟缓,积一生经验教训留下的父道,那是行之有效的,是不好轻易改变的所以,孔子才说,三年不改父道可谓孝三是、由近及远,从小到大,等级和谐爱是从哪里来,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来自繁衍的本能,来自生产的艰辛,来自生存的需要动物为繁衍延续种族就必须生产和养育后代生产过程的艰辛决定了必然要珍惜和呵护后代,这就产生了爱看看动物世界中,雄野狼忍饥挨饿奔跑百里猎获食物后马上就跑回家,等候的母狼则不顾一切地从雄狼口中夺过食物喂给小狼后,就知道了什么是世上第一爱!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东西唯有父母的爱才是本能的爱、纯洁的爱、无私的爱、高尚的爱、奋不顾身的爱、自我牺牲的爱动物本能的爱原本是没有回报的爱,一旦幼仔长大即被逐出家但是人类为了生存形成了群居社会,为了发展又必须鼓励生育这样,就产生了养老、敬老、葬老和祭老的需要不仅如此,团结就是力量在自然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独立是无法生存的,每个人的生存必须依靠他人的生存,只有相互团结才能相互生存这样,就必须关心他人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爱人客观环境决定,爱人是以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作用大小远近为依据,从近到远、由小到大的第一的就是父母,而后是兄弟姊妹,再后是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然后是同事领导一般的,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去爱他人仁者爱人最深厚的根源即是家庭血缘的亲情之爱,离开了亲情之爱,仁者爱人就成为无根之萍,无本之末只有先父父、子子,才能有君君、臣臣所以,孔子才把“孝弟”列为是“仁”的根本所在

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翻译:作为孝子赡养父母,就要做到让他们心情愉快,喜乐无忧,做事不可以违背他们的意愿,顺其心意。

2、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翻译: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钻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够赡养父母。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翻译: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一是因为双亲的年高体健而高兴,再一个是因为双亲岁数大而担心。

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翻译: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其: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这里到底是代指父母还是儿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翻译:父母爱的东西,做儿女的也应当去爱;父母尊敬的人,做儿女的也应该去尊敬。

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翻译: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7、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翻译: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孝的含义有:

(1)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

(2)传宗接代。在西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孝顺父母的四种境界

1、养父母之身:给父母钱财、给父母衣食,让父母能够衣食无忧,这叫孝父母之身,也是最初等级、为人子女基本的小孝。

2、养父母之心:在养父母之身的基础上,急父母所急、想父母所想、陪父母聊天、带父母出游、让父母高高兴兴、不使父母为自己忧心、不让父母因自己忧愁,这是心理层面的孝,是中级的孝。

3、养父母之志:这是在前两项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孝。达成父母的愿望、或是实现父母未尽的理想,这些就是养父母之志,是高级境界的大孝。

4、养父母之慧:简单地说,就是帮助父母建立正确的信仰,于信仰中重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走上终生光明的坦途,这是最顶级的孝,真正的至孝!

《孝经》中“孝”的内涵有哪些

“孝道”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五点:1、珍重生命《孝经》开篇即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天地之间人为贵,世上每一...
点击下载
上一篇:农村阳宅风水秘传下一篇:风水古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