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每年农历8月18是观潮曰,而观潮最好的地方据说是什么。
观赏钱塘江大潮最佳的地方是海宁盐官镇。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除农历8月18日前后三天观潮节外,农历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
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或遇年头潮大,涌上江岸,冲伤观潮者。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
扩展资料
海宁潮的形成原因:
海宁潮是由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和杭州湾特殊的喇叭口地形所形成的。当月球背向地球时,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大于吸引力,而使海水再次外鼓,再加上太阳的吸引力,就形成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日的大潮日。
又由于潮水与河流的摩擦作用,通常最大涌潮日是推迟二至三天,所以初三、十八的潮水最大。另外,当东海潮波传至杭州湾时,因河口急骤缩小,潮波能量愈来愈大,到海宁时,就形成特有的涌潮现象。
-钱塘潮
-海宁观潮
出自《观潮》课文节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江潮》, 作者赵宗成、朱明元。1980年至1995年间,赵宗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记者站副站长,朱明元为当时记者,目前均已退休。
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课文出现的语文以外的知识:
钱塘江涌潮:因受太阳、月球引力影响和地球自转的作用,海面会出现潮汐,这是普通现象。然而钱塘江的潮涌却分外壮观。特别是每年秋分时节,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潮势更加汹涌,当年苏东坡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感叹。钱塘江的潮汐之所以特别大,除了因为这时太阳、月亮、地球都在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的原因之外,还有独特的原因。
钱江涌潮,出现在我国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处附近,因属海宁市,所以又叫海宁潮,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起潮时,海水从宽达100公里的江口涌入,由于两岸逐渐狭窄,湾内水面固之迅速提高,出现涌潮,加上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挡难于外泄,反过来又提高了湾内的水位,加强了潮势。钱塘江口横丰一条巨大的沙坎,潮水涌入时受到沙坎阻挡,速度减慢,而后面的潮水又迅速涌上来,后浪推前浪,潮头也越来越高。另外,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节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这也助长了潮水的声势。
海宁县盐官镇东南一段河塘,是近代的观潮圣地。这里建有观潮台、观潮亭和镇海塔。江面只有两三公里宽,潮势最盛,潮头并列一线,海宁宝一线潮"之称。海潮涨入江口之后,因南北岸势不同,渐成二段。南段速度,经段速度慢,当南段荡回与北段汇合时,潮头相撞,声如山崩地裂。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最官观赏此景。海潮西进,撞上伸入江心的丁字坝时,怒涛惊坚,碎作泼天大雨,潮头反窜塘岸,为"返头潮"。距盐官镇12公里的老盐仓是观赏此景的佳点。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以盐官观潮的人如潮涌。这时潮头最高时可达35米,潮差可差8~9米。
1 灵隐寺僧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灵隐寺某僧人,他因会茶道而出名,茶具非常精致。
但他所所收藏的茶叶有几等,常常看客人的地位的高低来分别煮不同的茶给客人喝;那最好的茶叶,如果不是不是地位尊贵的或懂得茶叶味道的人,一次也不会给他的。一天,有一贵官来到,僧人待他非常恭敬,拿出很好的茶叶,亲自煮水冲茶进献给他,希望得到客人的称赞。
这个客人一直沉默不言。僧人很疑惑,再拿出最上等的茶再煮水冲泡进献给客人,茶快喝完了,并没有一语称赞。
僧人等不急了,鞠了一个躬,说:“这个茶怎么样?”贵官拿着茶杯拱手,说:“非常烫。”。
2 灵隐寺僧文言文翻译及答案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1请用自己的话,揣测一下当时僧人听了贵客话后的心情2你认为本问讽刺了现在的哪种人?答的好我加分,狂加的那种哦!灵隐寺某僧人,他因会茶道而出名,茶具非常精致但他所所收藏的茶叶有几等,常常看客人的地位的高低来分别煮不同的茶给客人喝;那最好的茶叶,如果不是不是地位尊贵的或懂得茶叶味道的人,一次也不会给他的一天,有一贵官来到,僧人待他非常恭敬,拿出很好的茶叶,亲自煮水冲茶进献给他,希望得到客人的称赞这个客人一直沉默不言僧人很疑惑,再拿出最上等的茶再煮水冲泡进献给客人,茶快喝完了,并没有一语称赞僧人等不急了,鞠了一个躬,说:“这个茶怎么样?”贵官拿着茶杯拱手,说:“非常烫”。
3 灵隐寺僧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灵隐寺某僧人,他因会茶道而出名,茶具非常精致。
但他所所收藏的茶叶有几等,常常看客人的地位的高低来分别煮不同的茶给客人喝;那最好的茶叶,如果不是不是地位尊贵的或懂得茶叶味道的人,一次也不会给他的。一天,有一贵官来到,僧人待他非常恭敬,拿出很好的茶叶,亲自煮水冲茶进献给他,希望得到客人的称赞。
这个客人一直沉默不言。僧人很疑惑,再拿出最上等的茶再煮水冲泡进献给客人,茶快喝完了,并没有一语称赞。
僧人等不急了,鞠了一个躬,说:“这个茶怎么样?”贵官拿着茶杯拱手,说:“非常烫。”。
4 求 原文与译文原文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
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鸽异》)参考译文灵隐寺的某个和尚,凭借烹煮茶而得名,对烹茶的工具都精通。这样以后他储蓄的茶有几种,经常看客人的贵贱来烹茶进献给他;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不会全部拿出来。
一天,有高官到来,那个和尚恭敬地拜见,拿出好茶,和尚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高官希望得到他的称攒,高官默不作声的样子。和尚感到很困惑,又用最上等的茶叶烹煮进献给他。
高官已经喝完了,并没有称攒。和尚着急的不能在等待,鞠躬问道:“茶怎么样?”高官拿着茶杯手一抬说:“茶太热。”
5 求 原文与译文原文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鸽异》)
参考译文
灵隐寺的某个和尚,凭借烹煮茶而得名,对烹茶的工具都精通。这样以后他储蓄的茶有几种,经常看客人的贵贱来烹茶进献给他;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不会全部拿出来。一天,有高官到来,那个和尚恭敬地拜见,拿出好茶,和尚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高官希望得到他的称攒,高官默不作声的样子。和尚感到很困惑,又用最上等的茶叶烹煮进献给他。高官已经喝完了,并没有称攒。和尚着急的不能在等待,鞠躬问道:“茶怎么样?”高官拿着茶杯手一抬说:“茶太热。”
6 灵隐寺僧的译文参考答案:
灵隐寺僧
灵隐寺有一位僧人,他以会茶道而出名,精通茶具而且他收藏的茶有几等,看客人的贵贱而分别煮不同的茶给他;那最好的茶,若不是贵人或识茶之人,是不会给他的一天,有一贵官来到,僧人待他很恭敬,给出好茶,亲自冲茶给他,等待客人的称赞贵官一直沉默不言僧人很疑惑,再拿出最好的给客人茶快喝完了僧人等不急了,鞠了一个躬,说:"这个茶味道如何?"贵官拿着茶杯拱手,说:"有点热了"
柳庆问饮
后周有一个人名叫柳庆,起初在后魏做官,充任雍州别驾。有名商人带了二十斤黄金到京城做买卖,寄住在一家客栈中。商人每次出门总是随身携带宝箱的钥匙。不久,房间紧闭如常金钱却全部消失。他认为是客栈老板所偷。官府询问他,客栈老板就认罪了。柳庆听到这个消息后却表示怀疑,询问商人平日钥匙放置何处,商人答:“经常自己带着。”又问:“你可曾同别人一同住宿过吗?”答:“不曾。”“曾与人一起喝酒吗?”答:“前一阵曾与一位僧人痛饮过两次,醉得大白天就睡着了。”柳庆说:“房主人只是因为刑讯痛苦才被迫无辜认罪的,房主人不是小偷。那个僧人才是真正的小偷。”于是立即派人追捕。出家人在偷得黄金后立即逃逸,后来被抓到了,商人丢失的黄金都追回了。
望采纳~~
7 灵隐寺文言文用原文回答就是“冀得称誉”,为了得到贵官的称赞。
原文: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翻译:灵隐寺有一位僧人,他以会茶道而出名,精通茶具而且他收藏的茶有几等,看客人的贵贱而分别煮不同的茶给他;那最好的茶,若不是贵人或识茶之人,是不会给他的一天,有一贵客来到,僧人待他很恭敬,给出好茶,亲自冲茶给他,等待客人的称赞贵客一直沉默不言僧人很疑惑,再拿出最好的给客人茶快喝完了僧人等不急了,鞠了一个躬,说:"这个茶味道如何?"贵客拿着茶杯拱手,说:"有点热了"
讽刺的是阿谀谄媚的人和贵客那样的没有什么修养文化的人
8 文言文僧某献茶中僧人和贵官对茶的认识有什么差别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找到原文,先贴一下再来说说文中僧人和贵官对茶的认识吧! 僧某因所处环境,以茶为阿谀奉承之物,分三、六、九等贵官因地位所在,所饮之茶,皆非平常之物,乃以茶是水也用以解渴说到底:僧人和贵官对茶认识的差别,就是他们之间地位的差别,也是蒲松龄这篇短文所要揭示的主题;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 不一定对一家之言,供君参阅。
9 忆江南(二)首的译文及要点比如需要这首词的每句的分析及作者表达译文: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象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山寺寻找皎洁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玩赏那起落的潮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重新玩游?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春秋战国时期,在今江苏、安徽一事有一个吴国,吴王夫差打败了今浙江一带的越国。越王勾践表面上向吴国称臣,暗中却卧薪尝胆,准备复国。此事被吴国大臣伍子胥察觉,多次劝说吴王杀掉勾践。由于有奸臣在吴王面前屡进谗言,诋毁伍子胥。吴王奸忠不分,反而赐剑让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首煮烂,装入皮囊,抛入钱塘江中。伍子胥死后9年,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策划下,果然灭掉了吴国。但越王也较信传言,迫使文种伏剑自刎。伍子胥与文种这两个敌国功臣,虽然分居钱塘江两岸,各保其主,但下场一样,同恨相连。他们的满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钱塘怒潮。
扩展资料: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 。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 ,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千米。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 ,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参考资料:
钱 塘 潮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东晋葛洪曾在杭州西湖葛岭隐居炼丹,杭州民间曾流传"葛洪观潮"的神话故事。葛洪《抱朴子》中也专门探讨过钱塘江潮的原因。东晋顾恺之《观涛赋》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怒潮,云:"临浙江以北脊,壮沧海之宏流。水无涯而合岸,山孤映而若浮。既藏珍而纳景,且激波而扬涛。其中则有珊瑚、明月、石帆、瑶瑛、雕鳞、采介特种奇名。崩峦填壑,倾堆渐隅。岭有积螺岭有悬鱼。谟兹涛以为体,亦崇广而宏浚,形无常而参神,斯必来以知信,势刚凌以周威,质柔弱以协顺"。说明东晋时,钱塘江怒潮更加壮观,已有钱塘观潮的风俗。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渐水》中把《七发》所描述的广陵曲江的长江暴涨潮误用来注释钱塘江。这虽是个错误,但似乎正说明南北朝时,钱塘潮已经比较出名。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浙江东在县南一十二里。……江涛每日昼夜再上。常以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月三日、十八日极大。小则水渐涨不过数尺。大则涛涌高至数丈。每年八月十八日,数百时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弄潮"。说明唐代钱塘观潮风俗已盛行,观模空前。与诗人李绅《入扬州郭》诗所说的大历后广陵涛消失相呼应。卢肇《海潮赋》则专门提出,"何钱塘汹然以独起,殊百川之进退?"并自己作了回答。说明在唐代,钱塘江已成为全国唯一的观潮胜地。五代时,十国之一的吴越钱武肃王(852-932年)为修筑钱塘江海塘,组织士兵射潮的传说,说明当时钱塘潮十分猛烈。
唐代不少大诗人到过杭州,观赏过钱塘江怒潮,留下了赞美的诗篇。白居易(772-846年)《咏潮》诗云:"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人催"。李益《江南曲》有"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名句。姚合(775-约855年)写有《杭州观潮》。罗隐(833-909年)写有《钱塘江潮》。
宋代,钱塘观潮之风更盛,弄潮活动更具规模。南宋偏安江南,杭州成为国都后,观潮之风极盛。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有详实记载:"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稍稀矣。十八日盖因帅座出郊,教习节制水挥,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等雇赁作看位观潮"。其时有"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秆,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其时又有"帅府节制水军,教阅水阵,统制部押于潮未来时,下水打阵展旗,百端呈拽,又于水中动鼓吹,前面导引,后抬将官于水面,舟楫分布左右,旗帜满船,上等舞枪飞箭,分别交战,试炮放烟,捷追敌舟,火箭群下,烧毁成功,鸣锣放教,赐犒等差。盖因车驾幸禁中观潮,殿庭下视江中,但见军仪于江中整肃部伍,望阙奏喏,声如雷震。……其日帅司备牲礼、草履、沙木板,于潮来之际,俱祭于江中。士庶多以经文,投于江内"。
弄潮活动相当危险,经常有人作出无谓牺牲,造成悲剧。因此,时有人反对弄潮活动。早在北宋,蔡襄(1012-1067年)任杭州知府时,写就《戒约弄潮文》,曰"斗牛之外,吴越之中,惟江涛之最雄,乘秋风而益怒。乃其俗习,于此观游。劂有善泅之徒,竟作弄潮之戏,以父母所生之遗体,投鱼龙不测之深渊,自为矜夸,时或沉溺,精魂永沦于泉下,妻孥望哭于水滨,生也有涯,盍终于天命;死而不吊,重弃于人伦,推予不忍之心,伸尔无家之戒。所有今年观潮,并依常例。其军人百姓,辄敢弄佑,必行科罚"。南宋熙宁时,两浙察访使李承之也奏请禁止弄潮,但也没有收效。
宋代不少大文学家到过杭州,留下赞美钱塘潮的作品。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范仲淹(989-1052年)在杭州做了一年多的知州,写有气势磅礴的观潮诗。
苏东坡先后两次(1071-1074年,1089-1091年)在杭州做官,他为杭州湖山写下不少诗文,也写有几篇观潮诗。宋代观潮诗还有蔡襄《和浙江口观潮》、米芾(1051-1107年)《海潮诗》、陈师道(1053-1101年)《十七日观潮》等。南宋朱中有对钱塘潮有生动的描写:"观夫潮之将来,先以清风,渺一线于天未,旋隐隐而隆隆。忽玉城之嵯峨,浮贝阙而珠宫。尔若鹏徙,又类鳌(bian')。荡谲冲突。倏忽千变。震万鼓而霆碎,扫犀象于一战。既胆丧而心折,亦神凄而目眩。已而潮平,迤逦东去"。南宋周密(1232-1308年)《武林旧事》中,也有《观潮》文,生动描述了钱塘怒潮。
古代潮汐画较难保存,留下来不多。本世纪70年代,我国进行了全国历史潮汐资料的普查工作,发现了不少古代潮汐画。其最早的是南宋画,有李嵩的"钱塘观潮图"和"夜潮图",有夏圭的"钱塘观潮图"。此外,宋代还有"旭日观潮图"、"观潮图"等。
唐宋以后,钱塘观潮风俗持续不断,直到今天。明清有关观潮的诗、词、画等作品更层出不穷。由于江道变迁,钱塘观潮的最佳地点不断下移。唐宋时,观潮胜地在杭州。唐、宋的大文学家们均在杭州观潮,作诗作画。自明以后,观潮胜地已移到今海宁县盐官镇。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要在盐官镇东十余公里的八堡才能看到最精彩的涌潮。
广 陵 涛
广陵涛盛于汉至六朝,消失于766到799年唐代的大历年间。
大概在二千年二百年前,西汉大文学家枚乘写了一篇叫《七发》的歌赋,规劝吴王刘濞,提到汉代首都长安的著名宫殿--曲台,不如吴国的潮汐,建议吴王"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并生动地描绘了广陵涛的壮观景象。《论衡·书虚篇》提到"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这些说明在整个汉代,广陵观涛为一大名胜。
南北朝时,广陵涛仍十分兴盛。《南齐书·州郡志》:"南兖州剌史每以秋月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海陵治所为今泰州,京口为今镇江,其对岸今扬州。可见观潮地在扬州东面不远处。剌史每年秋月观涛,说明当时广陵涛仍很壮观,也说明观涛日期可能仍为"八月之望"。晋代山谦之《南徐州记》:"京口,禹项北江也,阔漫三十里,通望大壑,常以春秋朔望,辄有大涛,声势骇壮,极为奇观。涛至江北激赤岸,尤更迅猛"。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徐州为南徐州,治所京口。江乘治所在今江苏句容北。可见当时大潮可到扬州、镇江以西。赤岸即赤岸山,"赤岸在广陵兴县",在今六合县东南,山临长江,江岸色赤红。《南兖州记》:"瓜步山东五里有赤岸,南临江中,潮水自海入江,冲激六七百里,至此岸侧,其势稍衰"。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兖州为南兖州,治所今镇江,元嘉八年(431年)移治广陵。瓜步和瓜步山在今六合县东南。由此可知南朝永初时,广陵涛仍很大,并以长江北岸六合山以东至扬州一带最为壮观。过瓜步山后潮势开始减弱。
广陵涛消失大约在唐大历年间(776-779年)。唐诗人李颀(690-751年)《送刘昱》诗有"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的诗句,说明唐开元、天宝时(713-755年),广陵涛还存在,但已不甚壮观。大历以后,广陵涛消失。唐代诗人李绅(780-846年)《入扬州郭》诗,前面的小引提到:"潮水旧通扬州郭内,大历已后,潮信不通。李欣诗:'鸬鹚山头片雨晴,扬州郭里见潮生',此可以验",诗中还有"欲指潮痕问里闾"句。说明李绅时代,已没有广陵涛了。但老百姓还可以指出潮痕,看来,消失时间还并不太久。
二千年前,长江口是喇叭形的河口,一直到扬州附近,才见收缩,扬州以下,骤然开阔,散布沙洲,海潮上溯,奔腾澎湃,形成涌潮。由于从上游输运下来的泥沙很多,每年有五亿吨,二千年来,长江口外形有很大变化,今日,只有北支还时有涌潮出现。(宋正海《中国古代海洋学史》,
历代文人观潮的诗文蔚为壮观,较早的可以追溯到晋代,苏彦《于西陵观涛诗》,所说西陵,即西兴镇,今属杭州市滨江区。顾恺之《观涛赋》:“临浙江以北眷,壮沧海之宏流”,知道的人就更多了。唐代,白居易有《咏潮》诗云:“早潮常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说的自然是杭州的事情。我们还注意到,唐宋间的诗人写观潮的诗,往往在标题中提到“浙江亭”或“樟亭”。这个古地名就在杭州候潮门外,《西湖游览志》卷十九提到过它,是个驿亭。许多文人都喜欢在这里观潮,留下不少佳作,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观潮的好去处。
方志记载观潮风俗,最早的大概是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文云:“每年八月十八日,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弄潮。”弄潮,是由观潮延伸出来的一种风俗,我们留待后文讨论。不过这里所说“数百里士女”聚集江边的壮举,其实也就是观潮,则是不必怀疑的。事实上,这一天也就形成了一种节日庆典。
到了宋代,方志的记载越来越详尽。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有《观潮》,称“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又说届时有“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的仪礼,“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故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这一天,“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当年的节日盛况,由此可见。
吴自牧《梦粱录》卷四也有《观潮》,一开头就说“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把“游湖”与“观潮”相提并论,一东一西遥相呼应,可见观潮在宋代杭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接着又说,“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届时,“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有贵戚内侍等赁作看位观潮。”至于普通老百姓能在熙熙攘攘的江边占一个位置,坐着或站着看看,也就很满足了。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记当时的观潮盛况,仍不减当年。文云:“郡人观潮,自八月十一日为始,至十八日最盛,盖因宋时以是日教阅水军,故倾城往看,至今犹以十八日为名。非谓江潮特大于是日也。是日,郡守以牲醴致祭于潮神,而郡人士女云集,僦倩幕次,罗绮塞涂,上下十余里间,地无寸隙。”“其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鱼鼓弹词,声音鼎沸,盖人但藉看潮为名,往往随意酣乐耳。”此处记瞿宗吉《看潮》词多首,其中有“出郭游人不待招,相逢都道看江潮”,那时候的杭州人,出了候潮门就可以看到涌潮,实在十分方便。再说,这一天的民俗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地方官要主持祭祀潮神的仪礼,还有各种民族民间艺术的展演,因而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节日庆典。
明代又有看夜潮风俗,高濓《四时幽赏录》云:“浙江潮泛,人多以八月昼观,鲜有知夜观者。余昔焚修寺中,燃点塔灯。夜午,月色横空,江波静寂,悠悠逝水,吞吐蟾光,自是一段奇景。顷焉,风色陡寒,海汀潮起,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风曲折,势若山岳奔腾,使人毛骨欲竖。古云:‘十万军声半夜潮’,信哉!”
清代,大致承袭前朝风俗。同治年间,钱塘人范祖述撰《杭俗遗风》,有“江干观潮”一节,文云:“候潮门内至闸口,沿江十里,均可看潮。八月十八,为潮神生日,前后三日,均有潮泛。始起之时,微见远处如白带一条,迤逦而来,顷刻波涛汹涌,水势高有数丈,满江沸腾,真乃大观。螺蛳埠有秋涛宫,系南巡时备供御览者。”虽然记述得过于简单,大致情形还是可以认定的。一是说那时候从候潮门到闸口的沿江一带,都可观潮,二是说康熙、乾隆南巡时,是在秋涛宫观潮的。
民国年间,杭县人洪如嵩补辑《杭俗遗风》,在“江干观潮”一节的后面,加了一段案语:“钱江之潮,为天下大观。看潮除沿江上下外,人多趋海宁,以彼处之潮,较大于钱塘江岸也。届期火车特开观潮专车,以便观客。远道之人,如期而至者,车为之满。车中包定伙食。可以随客饮餐,诚吾杭之一大盛举也。城隍山亦可以看潮,惜远处不甚清晰,届时游人亦甚多。”所说观潮地点的变迁,真实可信。丰子恺在1935年写《钱江看潮记》,也说原想到海宁看潮,因为走动不方便,就改在杭州的三廊庙看潮,那一天“江岸之上,观者动万”,当地人则说“都是为潮神贺生日来的。”
钱江大潮的形成有天文引力、大洋潮波、上游流速、河口地理环境等因素,但在形成钱江大潮的诸多因素中,喇叭口河床沙坎的形成起着决定因素。而这一沙坎并非一开始就有的,是上游泥沙冲刷到这里因河口突然变阔、流速减缓而沉淀下来才形成的。由于有了这条沙坎,河床抬高,大量海潮涌来时被沙坎所阻,只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涌入江中,才形成了世界闻名的钱江大潮。
但这条沙坎的形成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东汉以前没有钱江大潮的记载,说明当时还未形成这条沙坎,所以还没有钱江涌潮(即钱江大潮)的生成。因此,秦代是没有钱江大潮的。
3、4 楼二兄说地理环境没有大的变化不假。但“小”的变化随着上游泥沙在河口的沉积而时时刻刻在发生着。由于这些变化,钱江涌潮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也正是这种变化钱江涌潮将走向衰落和消亡。完成一个从生成、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这是大千世界亘古不变的客观发展规律。
西汉太史公司马迁是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他是到过会稽郡的。但在他的著作—《史记》中没有记载钱塘江出现大潮。相反,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吴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为胥山。”这段文字可以说明,春秋时期钱塘江上还没有涌潮形成。否则的话伍子胥的尸体早就让大潮冲走了,还能“浮之江中”吗?既然西汉司马迁时代未出现钱江大潮,那么秦代就更不可能有钱江大潮了。
钱江大潮至迟成于东汉,观潮之风始于东晋,名于南北朝,盛于唐、宋。这就是钱江大潮生成、发展的过程。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为官时写下的诗句“郡亭枕上看潮头”。证明在唐代钱江大潮曾上溯至杭州。而后随着河床渐渐抬高、河口冲积平原逐渐扩大,江岸不断变更,大潮上溯的终极逐渐东移。海宁才成了观潮圣地。
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到海宁盐官看潮时曾预言:“再过500年这里就没有潮了”。后来发生的事态正渐渐向着他老人家的预言所靠拢,钱江两岸的围垦,使潮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回头潮。照这样发展下去再过一、二千年钱江大潮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到那时,苏轼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恐怕要改写成“八月十八到,天下无壮观”了。
这就是沧海桑田的变迁。人间正道是沧桑。
钱塘潮发生的时间基本是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到二十之间。
拓展知识:
钱塘潮是由于天体运动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钱塘江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所以海水受到的引力、月球离心运动所产生的引力之和最大,在加上地球本身的偏转角度和自转运动,使得海水出现的涨潮。
钱塘潮历史文化背景:
据史书记载,钱塘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唐代文人墨客在欣赏钱塘潮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和赞美。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寓含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
到了宋朝,钱塘潮的观赏更是达到了鼎盛。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赤壁赋》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壮志”和“笑谈”正是他在钱塘江边观赏潮水时的豪情壮志和洒脱之情的生动写照。
钱塘潮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象征着浙江人民的勇敢和坚韧,也象征着中国的繁荣和强大。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杭州都会举行盛大的观潮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此外,钱塘潮还是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源泉。他们通过描绘钱塘潮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如明朝诗人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就充分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每年农历8月18是观潮曰,而观潮最好的地方据说是什么。
本文2023-10-05 05:30: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