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剪纸的历史传承
广灵剪纸源远流长,寻根发脉可上溯到周成王剪桐封虞,周成王把桐叶剪成“圭”形赠与弟弟叔虞,并封他为唐王。这个桐叶“圭”即是最早出现在三晋大地上的剪纸品,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广灵剪纸的雏形,可追溯到初唐,“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正是诗人李商隐对当时广灵剪纸的真实写照,它的形成大约在明代,独特风格的成熟期则在清道光年间,流传下来并成为山西剪纸的缩影。
广灵剪纸俗称窗花,是由汉族传统刺绣工艺演变而来的,在广灵乡间几乎每个百姓都会剪窗花。忙时务弄庄稼,一旦得有闲暇,便舞弄起剪刀,刻剪起心中早已成形的剪纸作品来。许多年来,当地的百姓每逢中秋节、春节刷房糊新窗纸时,为增添一些喜庆色彩,许多人家都要剪制窗花来装饰窗户,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尽管广灵剪纸远近闻名,但她仍似“藏在深闺”中的秀女,不能走出帷幕之中,展示出她独特的艺术魅力。2006年以前,也只有张多堂和高清红两家作坊式的剪纸企业艰难地维系着广灵剪纸的生存和传承。广灵剪纸的传承和发展举步维艰,面临失传的危险。 2006年,广灵县委、县政府将剪纸产业纳入该县文化建设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之中,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了对剪纸艺术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力度,使广灵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瑰宝重见天日。
广灵剪纸创始家族第四代传人张多堂勇担重任,他带头成立广灵剪纸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中国唯一的剪纸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区——中国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和中国首家剪纸艺术博物馆。广灵剪纸从研发、生产、包装、培训、观摩、销售,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这为广灵剪纸走出山西、走向世界搭建起一个平台。
针对剪纸人才匮乏的问题,广灵县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剪纸培训学校——大同市广灵剪纸职业技术学校,有效解决艺人青黄不接的难题。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剪纸事业。广灵剪纸培训班已培养学生700余名,为广灵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随着青红剪纸公司、蕙花艺术发展公司等剪纸艺术公司的相继成立、壮大,广灵剪纸逐步形成了产品研发、生产、展销、人才培养以及剪纸艺术博物馆、剪纸文化体验园的新型文化产业格局。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下,广灵县有1480户农户、2500多名农民从事剪纸产业,户均收入达8000余元。2009年广灵县剪纸销售收入实现3500万元,占到了全县GDP的3%。
2006年6月,“广灵剪纸”成为注册商标,广灵剪纸产业发展有了保护伞。“好酒也怕巷子深”。为了让广灵剪纸走出家门,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广灵剪纸先后参加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山西(上海)经济合作项目推介会、山西(香港)投资洽谈会和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等大型会展,并与德国、美国、日本、韩国、阿联酋等国家进行了广泛的民间文化交流。与此同时,广灵县与央视旅游卫视、山西卫视分别制作了《广灵剪纸》《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等节目,创建了“中国广灵剪纸艺术”网站、注册了手机域名网,大大提高了广灵剪纸的知名度。
2007年第三届中国·大同·广灵国际剪纸艺术展的成功举办,更使得广灵剪纸蜚声海内外,广灵剪纸的品牌效应凸显,广灵县被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授予“国际剪纸艺术之乡”称号。
2010年,广灵剪纸这一中国艺术瑰宝最终亮相于上海世博会。通过展示、展演、展销,全世界人民都领略到了广灵剪纸的艺术魅力。著名学者阎崇年看到广灵剪纸后,挥笔写就“广灵剪纸、光耀世界”。艺术贵在创新,没有创新的艺术是缺乏生命力的,广灵剪纸在创新摸索中前行。广灵县蕙花民间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现代新写实多层剪纸,融各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极大地拓展了剪纸艺术的表现空间,该创新形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该公司精心设计制作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肖像剪纸,受到了奥巴马的高度认可。广灵剪纸珍藏卷《山西八大文化品牌》荣获第五届国际剪纸艺术节最高奖项——特别奖。
广灵剪纸立足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品种、样式、规格由原来的几十种扩大到上千种,内容也由张贴装饰品发展为时尚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剪纸画轴等具有观赏、收藏、实用价值的艺术珍品和国家级馈赠礼品。2009年,广灵剪纸与香港裕华国贸有限公司签下了800万元的供销协议;在201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广灵剪纸除与香港裕华国贸有限公司、北京爱克斯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下320万元订购合同外,还与6家礼品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广灵剪纸已远销日本、新加坡、意大利、英国、德国、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依托广灵剪纸,广灵现代剪纸研究发展中心建设项目被中华剪纸艺术委员会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被列入大同市八大精品工程和山西省“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重点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广灵剪纸项目被列为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出口重点项目。
受欢迎。在中国,各族人民都在剪纸。你可以在各种活动中看到它,尤其是在春节和婚姻的气氛中。中国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下图案。它可以表达人们的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情感,可以娱乐和表达情感。
我相信很多朋友会在日常生活中剪一些有趣的图案、可爱的动物、花和其他植物。一些学校甚至在幼儿园开展了剪纸相关游戏,小学生的美术课也并非没有剪纸这门课。作为父母应该有深刻的经验,当他们剪的时候,长大后要陪孩子剪。它不仅可以培养动手技能,还可以让生活变得有趣。德国孩子对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充满好奇。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都非常兴奋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中国传统文化作品。
长春德国国际学校校长弗兰克·皮兹纳表示,剪纸、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奥运会期间逐步了解中国文化,回国后也可以将这些优秀文化带给身边更多的人。据了解,未来,长春儿童图书馆还将为德国儿童设计内容丰富、体验灵活的活动,如无花果糖、草编、经典戏法等,激发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长春中国光学科技馆的老师们在皮影戏组进行了示范。孩子们一起完成了经典《西游记》中的皮影戏形象,并试图在舞台上表演。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剪纸艺术也分好多派别,有很多都很出名,最出名的要数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民俗剪纸
一,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民俗剪纸,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5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案中全国八项民间工艺美术类保护专案之一,剪纸艺人王计汝被评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的50余件国家精华之作被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家收藏。
二,介绍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艺术语言。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
三,制作过程
使用工具
传统剪纸需要准备的工具
1·剪刀2·铅笔3·宣纸4·蜡盘5·刻刀6·针和线7·染料或者墨水和刷子8·熨斗[5]
操作流程
传统操作流程
1.印染纸张 — 传统中国剪纸艺人会使用刷子将纸张染成传统的中
美丽的蝴蝶剪纸
国红。
2.烫印 — 在染色后的宣纸干了后通常会出现皱折的情况。用一个温热的熨斗将皱纸的纸张熨平。
3.制作模板 — 下面这个蝴蝶的形象就非常的简单,使用铅笔将蝴蝶的轮廓勾勒出来。 4烟熏模板 — 将刚才染色准备好的一张纸张取来,将其弄湿润,然后在下面压上模板。使得模板一面朝向煤油灯。模板和没有覆上模板的地方都会被煤油灯的烟所熏黑。当纸张完全干燥了之后,将模板取下,然后就会留下煤油灯烟熏过的地方和没有熏到的被模板盖住的空白。这就是剪纸的样板。
5.堆垛 — 将剪纸的样板放在一小摞染好色的纸的上面,大约可以有20张左右,然后将它们封在一起。
6.剪纸 — 中国的剪纸艺人通常会选择那种长柄短韧的锋利剪刀。用其剪具有可见图形的那一张,这样其它的纸张都能同时剪好。首先是剪里面的花纹,其次是剪外面的边线。
在中国品种繁多的剪纵横中,蔚县剪纸独树一帜,它是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色剪纸,其工艺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六道工序。
(1)画:设计人员根据自己的思路或客户的要求把图案画下来,通称为画样子。
(2)订:将画好的样子订在宣纸上(一般一次五十张宣纸为宜)并用剪子按着样子的大小分成小块。
(3)浸:把订好的货放进水里等浸透后拿出,再将其所含的水份挤净,放在阳光下晒干即可。
(4)刻:将浸好的货放在蜡板上,根据图案的要求进行刻制。
(5)染:给刻好的产品着色。原料是品色、洒粉;工具是毛笔、净报纸。
(6)包:把通过上述五道工序生产出来的产品,用纸式塑料包装或书本、镜框、金铂等形式。
广灵剪纸的历史传承
本文2023-10-05 05:41: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9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