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有中医里如何治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9收藏

湿邪有中医里如何治疗?,第1张

在中医里面有很多大家不了解的知识,湿邪为六*,都有哪些呢,六*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由于天气的影响六*会越来越严重,由于它们的出现会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天气的变化,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体,不要给身体找麻烦。

湿邪是中医上比较常用的一个词汇,也是一种疾病。湿邪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加强对湿邪的预防。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了解下湿邪吧。

中医认为,湿属阴邪,虽然它会寒气结合,变成寒湿,也会和热邪结合,会变成湿热,但是总的来说,它还是阴性的邪气。在这个天,我们必须根据情况,随时分析到底是湿热还是寒湿,本来应该是湿热多,但是,我这两天发现,寒湿的也很多,都是空调吹的。如果是湿热,那么舌苔应该是黄腻的,舌质应该是红的,而寒湿则是舌苔白腻,最重要的是,舌质没有那么红,往往颜色也很淡,是淡白色的。这是区分的方法之一。

关于湿邪的性质,中医认为,湿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的流动,妨碍脾的运化。这在中医叫“湿邪困脾”,如果是外感湿邪,常见恶寒发热、虽然出汗但是热不退、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如果是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胸闷不舒、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

温馨提示:湿邪还有这两种外因,一种是外湿,令一种是内湿,可能大家觉得很陌生,但是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外湿指的是气候的潮湿,很多人因为这个有了疾病,当然了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夏天,所以大家要灵活一下,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多了解相关的中医知识,保护身体。

所谓六*,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

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或“六邪”。

六*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中暑、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

六*可单独作用机体而致病,也可二、三种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黄疸,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

中医除指六*为病因外,也将六气的特征与该病症状联系起来认识而形成病证名称,即风证、寒证、湿证、火证、燥证……等这些病证与六*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风邪侵袭引起外感风寒,但有的并不要外感疾病而有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如风疹块,临床表现起病急,消退快、瘙痒等,与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一般多认为是由风邪所致,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产生与外感六*所具有的某些类似的性质和证候特点,中医为区别外感六*称之为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内湿等。以下所讨论的以外感六*为主,包括致病因素的特点和与病因相关的证候。

六*:病因病理学名词,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六*致病,自外而入,称为外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然六*,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风邪

凡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点的外邪即为风邪。

风邪的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轻扬、向上、向外、升散,风邪侵犯机体可致机体腠理疏泄开张,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从病位而言,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2、风性善行数变。风邪具有行无定处、病位游移的特点。善行,是指风邪致病病位游移不定,易导致四肢关节疼痛,即为“行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3、风性主动。即风邪具有善动不居的特点。4、风为百病之长。原因有二:其一,风邪最易兼他邪合而伤人。其二,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寒邪

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邪的致病特点:1、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邪凝滞。寒邪侵袭易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滞阻塞而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身体“得温则行,得寒则凝”。3、寒性收引。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湿邪

凡具有重着粘滞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邪的致病特点:1、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着。湿邪具有重着的特点,是指湿邪致病易使人体产生重着、沉重的特点。3、湿性粘滞。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症状上的粘滞,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其二,指病程的缠绵性。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易伤人体下部。

燥邪

凡具有干燥收敛、肃降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邪的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致病具有干燥的特点,因此也易损伤津液。2、燥易伤肺。由于燥邪秋季袭人致病最多,而秋季的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形通,最易受邪,因此,燥易伤肺。

热邪

凡具有炎热向上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邪。

热邪的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燔灼向上,易耗气伤津。2、火性炎上。“火曰炎上”,因此火热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点,易侵袭人体上部。3、火热易伤风动血。“生风”是指热邪侵犯人体易引起“肝风内动”,热邪引起的肝风内动,又称“热极生风”。其生风的机理有两点:一是热邪耗伤津液,使筋脉失养,而出现手足颤动;二是热盛易助阳,使肝阳升动不止,阳气升动无制则化风。“动血”是指热邪为病,易引起各种出血的病症,如吐血、便血、皮肤发斑等。其机理也有两点:一是热邪使血行加快,迫使血液妄行横溢,容易导致出血;二是热邪可灼伤血络,使血出脉外。 4、火热易扰心神。5、火邪易致疮痈。

暑邪

凡夏季具有炎热向上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是火热之邪的一部分,是在夏季常出现的致病邪气。暑邪致病根据轻重分为两种:一为伤暑,二为中暑。中暑病情为重。

暑邪的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扰神。3、暑多挟湿。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而且是多雨的季节,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

第八集: 从病因方面分析:不论是寒湿症或是湿热症,都可分为内生与外感的两方面。内生湿病中,寒湿病多由脏腑的阳气不足,寒湿内生;而湿热病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或者是湿热二邪同时产生所致。 其感邪途径:在自然界中,地面的湿气在热气的作用下,化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聚合成云。所以,湿热之气的运动途径是由下而上的,湿热之气带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因为湿热之气这种上升的特点,使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多从上部开始,由口鼻入侵。是“先伤天气,次及地气,经曰:伤于湿,首如裹。又曰:湿上甚为热是也。”这就是湿热之邪的感邪途径。相反,寒湿之邪的特点是,寒邪与湿邪都是阴邪,两者合邪时,湿邪重浊趋下,所以寒湿之邪多从人体的下部侵犯人体。是 “先伤地气,后及天气。” 从病机方面分析:寒湿病在正气方面是以阳气受遏或阳气不足为主,邪气方面是以阴邪(寒邪)与阴邪(湿邪)共同存在于人体内为主,疾病的性质比较单纯,纯属于阴证、寒证。而湿热病的邪气方面以阴邪(湿邪)与阳邪(热邪)共同存在于人体内为特点,是性质不同的两种邪气互相纠缠,比较复杂,因为热邪的阳属性比湿邪的阴属性突出,所以湿热病的总体病性属阳证、热证。从正气方面分析,湿热病在正气方面可能有阳气和津液两方面的损伤,但由于湿病的本身特点,仍是以阳气受损为主。 在病位方面分析,湿热病的病位会比寒湿病广泛,因为“热蒸则湿动,寒郁则湿凝”,湿受寒邪,活动力低,所以病位集中;湿受热邪,热蒸则湿动,活动力强,因而病位广泛。这使湿热病在治疗上比寒湿病更为复杂与困难。 在临床表现上,寒湿病主要是一般湿病的表现与寒象,容易识别,而湿热病除了有湿病的表现外,还有湿热邪气互相纠缠引起的一些错综复杂的表现。 在治疗方面,寒湿病以温燥为主,由于湿与寒的性质相同,要同时袪除就比较容易,调补阳气也是比较容易。而湿热病以清热去湿为主,清热用的是寒凉的药物,袪湿用的是温燥的药物,两种性质相反的药物要一起应用,在治疗上就比较复杂,而调补正气也是比较难以进行。 第九集: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大自然的所有因素与人息息相关,大自然对人类最大的影响力就是水土与天气,也就是水的变化。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生物不论是低等或是高等,都离不开与水相关。 中医对水的认识起码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最早的文献记载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关于湿的性质、来源、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法则、预防措施已经有比较祥细和完整的记载。之后历代医家继续研究,不断加深对湿的认识及提升治湿的方法,中医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治病防病的医疗体系,是人类健康的最有力支柱。 日本民族对水的论述,最早见于日本名医吉益南涯的“气血水”学说,他的年代相当于中国的清代,他提出:所有的疾病都是气毒、血毒、水毒引起的观点。水毒的定义是:在正常情况下留滞或偏聚在组织和器官中的水份,即非生理的体液。他的观点与中医对湿邪的认识相仿。 中医专家最新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所有疾病的病因都是水的问题,而治疗任何疾病最容易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调节人体内的水,使人体内的水保持最适量和最畅通。当今所有的疾病,不论是常见的伤风感冒,或者是复杂的内脏病,或是西医认为一世都必须服药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甚至被西医誉为绝症的癌症,中医都可以应用治水的方法将疾病治愈(患者曾被西医治疗过将影响疗效)。 大自然空气中存在正常的湿度是湿气,中医不称其为“湿邪”,只有异常高的湿度才被称为“湿邪”。人体内以生理状况存在的水分就是津液,也即是体液。中医并不把津液称为“湿气”,而是把体内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才称为“内生湿邪”。 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须具有水分的总称,广泛地存在于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等器官的组织、细胞之内,和组织、细胞之间,津液对人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滋润和濡养全身的细胞和组织;2化生血液;3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例如体温;4运载全身之气,运载营养物质;5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等。 第十集: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涉及多个脏腑和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活动。津液的生成主要来源于饮食,是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和水分而生成的。 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肝、肾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完成的。这些脏腑中任何一个出现功能障碍都可能导致“内生湿邪’的产生。 脾主运化,是津液代谢的中枢。肺为水之上源,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将津液分别输布到人体的体表、肾、膀胱和全身。肾对津液的输布有主宰的作用,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津液中清的蒸腾,经三焦上输于肺,浊者化为尿液注入膀胱,排出体外。肝主疏泄,使三焦气机调畅,气行则津液行,促进全身的津液输布畅顺。三焦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空间。 津液的排泄也是依靠脾、肺、肝、肾、三焦等脏腑的综合工作,通过汗、呼气、尿、大便等途径排出体外,它们也是治疗湿病时祛湿邪的主要途径。 第十一集: 要治湿首先要了解水的特性,大自然中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形态,导致水成为不同形态的主要因素就是温度!温度很低时水变成固态的冰,冰加热就会融化成为水;温度继续上升就会蒸发,成为水气;如果加温到沸点,水就会沸腾而全部变成水蒸气。流动性的空气会加速水的蒸发,这是中医所说的“风胜湿”。影响水的形态还有大自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水在大自然中要正常的运动,从液态变成气态或固态,并混合在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或非生物中,使大自然充满生命力。但是,大自然中也有邪气,当不正常的温度、辐射或磁场等“邪气”干扰水分,就会产生灾害,例如暴风、暴雨、水灾、旱灾、地震、海啸、龙卷风、沙尘暴、冰庖等大自然的“疾病”。 存在于人体的水分,也有类似于大自然中水分的变化,吸收进人体的水混合了人体中的营养精华成为人体内的津液,正常的津液在人体中呈不断流动的液态,在体温的影响下,一部分变成气态的津液,流动的津液与气态的津液共同维持细胞组织的生理活动。与大自然不同的是,活人体内有正常的相对稳定温度,所以水在人体中没有固态的冰,但却仍有固态的或类似固态的水混合物,那就是津液与病理产物的混合物。津液与病理产物混合,就是人体中的湿邪,由湿邪与寒邪或热邪再混合而成的汗、痰饮、痰、痰核、硬结、肿瘤、癌等,会使人体产生各种疾病,例如炎症、疼痛、麻痹、麻木、内分泌失调、各种急性慢性病等。 在人体内不正常的水混合物,中医称为湿邪,湿邪有以下致病的特点:1湿为阴邪,容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这是因为湿为有形之邪,阻滞任何部位都影响该处的气血流通,使功能不利。如阻滞于胸腔,会引起呼吸不畅、胸闷;如阻滞于脾胃,会消化不良、脘痞腹胀、大便不爽等。2湿性重浊,表现为沉重、重着的特点。临床上可见周身困重,四肢倦怠,头重如束,关节重着痹痛,分泌物与排泄物秽浊不清等。3湿性粘滞,表现为粘腻停滞的特点。例如舌苔粘腻、小便涩滞不通、大便粘腻不爽、病情缠绵难愈等。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为水邪,有向下的惯性。湿病易患于人体的下身,例如下肢浮肿、淋浊、泄痢、带下、下肢溃疡、下肢静脉曲张等。 第十二集: 中医对疾病的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湿病的诊断同样从望诊开始,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面部色泽、形体动态、舌象、皮肤、五官九窍等,其中以舌象更为重要。 望舌对湿病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因为舌象是人体全身的缩影,舌形、舌质、舌色与舌苔可以直接反映身体中,物质、水分的储量及分布与能量变化的状况。舌的大小、宽窄、厚薄、长短、高低、软硬、润燥等可以代表人体的气血的盛衰、物质的多少、含水量的高低、内脏的强弱、循环的 阻等。舌质代表细胞内的物质,舌苔代表细胞之间能量运行的状况。舌苔有无、厚薄是空间能量、水气盈亏变化的象征。舌色还可以说明身体内寒热的情况。 诊断湿病,主要观察舌苔、舌色与舌的润燥,正常的舌应该是淡红色又润泽的舌质,而舌苔应是薄白均匀,舌中、舌根苔稍厚。不正常的舌包括:黄腻湿苔表示细胞之间湿浊,属湿热证;黄燥苔表示细胞之间燥热,湿邪已化燥伤阴,属津液受伤之燥热证;白苔多为表证,白腻苔表示细胞之间寒湿,脾胃受寒湿困阻,属寒湿表证;白燥苔表示细胞之间干燥,多属湿邪中阻,津液不能上承,因寒化燥为寒燥表证,因热而化燥为燥热表证;黑湿苔表示细胞之间水多湿重,肾阳虚衰属寒湿证;黑燥苔表示细胞之间浊而热极,是热盛阴伤的热证;无苔表示细胞运动不利,水分、精微物质缺乏。舌大而且软表示人体细胞内水分的含量过大。舌的润燥代表人体细胞之间水分含量的高低,水分含量过低,细胞则无以润化;水分含量过高,将阻碍人体能量的顺利运行。很多传染性疾病,西医常将其病因归结于各种病毒、病菌,中医则认为是人体中的燥或湿所引起的,若疾病出现在胸膈之上,比如脑部疾病伴随高热,多由燥引起的;若疾病出现在膈膜以下,比如肠部疾病伴随高热,多由湿所引起的。人体中或湿或燥,都会在舌上有所体现。湿舌表示水分停滞于细胞外部空间,不能进入细胞内补充胞内物质;燥舌表示细胞外部空间含水量较低,患者往往伴有大便干燥症状。 第十三集: 望形体,元朝朱丹溪说:“肥人湿多,瘦人火多”,凡内湿壅盛者,多形体壅肿、肥胖。形体肥胖壅肿多见于湿邪内生的患者,而外感湿邪的患者,形体特点表现就不明显,因为瘦人同样也可感受外来的湿邪。 湿邪在身体不同的部位,表现的症状各不相同:湿邪注于人体下部,则足胫跗肿,肌肉松软如泥,按之凹陷不起,痿软无力。湿邪壅塞于肌肤则身重肿胀。湿邪阻滞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肉缺乏营养,导致颈项、肢体强直疼痛、活动不利,“诸痉强直,皆属于湿”。不过,必须留意的是湿病的诸痉项强,与肝风内动的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完全不同,二者切不可混淆,湿邪所致的诸痉项强,主要表现为颈项、手足等关节强直拘急、重着、活动不利、局部麻木,还伴有头重如裹、苔腻等湿阻之象;而肝风内动,则表现为关节拘急、肌肉抽搐、震颤等“动摇”之象,还伴有肝风其它的症状。 在患者的动态方面,行动属阳,行动迅速者阳气充足,行动迟缓者阳气不足,湿为阴邪容易阻碍阳气,所以湿病患者在动态方面常见疲乏懒动、身重难行、肢体活动不利、喜卧等状似阳气不足之象。但是,由于适当活动可以使气血运行加快,使血脉比较畅通,因而湿病患者在适当活动后,多数自觉精神振作一些,而且症状减轻,虽然患者自觉疲乏,但劳作时气力并不明显减少,并且没有动后气促、疲乏的表现。与虚证者所表现的疲乏无力、动则气促是不同的,应该留意区别。 第十四集: 湿邪阻滞经络容易引起关节疼痛、伸展不利之痹证,临床上痹证有风、寒、湿之分,但无不夹湿,可谓是“无湿不成痹”。湿邪较重的痹证其特点是患处重着疼痛、固定不移。湿邪也是引起痿病的主要原因,痿病的表现为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活而无痛,湿邪阻滞于肌肉、经络之中,阻碍气血津液对组织的温养濡润,导致痿病。 湿邪致病者常见面目浮肿或身体肢体浮肿,但是由内湿、外湿和寒湿、湿热所引起的肿势会各有不同。外感湿热邪气主要途径是由口鼻皮毛进入,所以头面先浮肿;湿热为阴中之阳邪,所以肿势也是由头面先起;内湿多因为脾肾功能失调所致,湿从内生,所以肿势多从腹部、下肢先起;寒湿是阴中之阴邪,所以肿势也是由腹部与下肢先起,逐渐波及全身。 如果湿热壅盛于脾经,可见到眼胞红肿湿烂、眼皮下垂、开眼困难、鼻头红肿溃烂。如果肝胆三焦湿热,可见到耳朵周围起疮疹,或湿烂流黄水,耳朵内经常流黄、白色脓液。如果湿热聚于口腔的粘膜之下,则容易引起口腔溃疡。而咽喉漫肿,颜色淡红,觉得阻塞不适者也多是湿痰凝聚所致。 第十五集: 湿热病经常会出现各种皮肤病,例如夏季的“痱子”,在人体的头面、脖颈子、乳房、肩背等多汗部位,出现针头大小或粟粒状的红色丘疹或水庖,是暑湿熏蒸肌肤而成。湿疹也是湿热浸*于皮肤而成的常见的病症,可发作于全身每个部位,出现瘙痒的红栗丘疹,慢性者皮肤增厚经年不愈。由于湿邪重浊其性趋下,容易流注于下肢,引起小腿溃烂流黄水,瘙痒如有虫行。湿热病所致的皮肤病有一些共同的表现,患处多起水庖或肿处弥漫,分泌物多为**、量多,呈粘液状,病程较长。如果下阴部生疮,肿而热痛者为肝经湿热,肿胀不痛者多是水湿下注所致。现代医学的多种传播性疾病,例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中医辨证多属于湿热证,按照去湿清热解毒治疗,多有良效。 湿病患者表现在痰涎方面:凡咳痰量多,白滑易咳出者为湿痰;如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受凉咳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痰多易咯,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进食甘甜油腻食物加重,易胸闷脘痞,呕恶纳少,疲乏便溏,舌淡苔白粘腻,脉濡滑者为寒湿阻肺;如属湿热阻肺,则痰量多,并不稠厚,色白或黄腻,咳声重浊,一般不发热或仅低热,同样有胸闷脘痞、恶心纳少、腹胀便溏、不渴、舌苔白腻,脉濡滑等症状。涎唾是人体津液的一部分,湿病患者涎唾常有不正常的症状,脾阳不足或寒湿内停者多见涎唾清稀量多,伴有疲乏畏寒、舌淡苔白滑;湿热且偏热者,多见涎唾粘稠量少,常伴有苦口臭口粘、口舌生疮,舌偏红苔黄腻。如果痰湿互结,阻塞津液通道,患者反而会口干,涎唾粘腻量不多,难以吐出。 湿病患者出汗情况也有异常现象,湿热病患者容易有汗出,由于湿邪阻滞经络,在经络不畅的部位如上半身、头部、手心足心等常有汗出。一般外感病往往汗出热退,但是湿热病患者如有发热,虽有汗出,但热势的减退却不多。因为汗出可以排出部分湿邪使气机通畅,所以湿病患者汗出之后常觉得精神比较清爽。还有湿热病患者汗液会比较粘腻、颜色较深,甚至出黄汗。 寒湿病与湿热病中湿重于热的患者,常见口不渴或口渴不多饮并喜温饮。湿病患者还可见口觉得甘甜、口中粘腻、口苦或口淡、口中酸腐臭味等异常感觉。 第十六集: 由于湿邪困扰脾胃,影响运化功能,所以湿病患者常见纳呆或纳少。多有明显的食欲减退,而且厌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及生泠食物。寒湿病患者常喜吃温热和辛香食物,而湿热病患者则多喜食清淡的食物。 在二便方面:寒湿者大便溏泄,伴有肠鸣腹痛、恶寒;湿热者便溏不爽、气味臭秽,便后有难尽感觉;如湿热下注大肠,则泄泻稀如蛋汤或黄糜,泻势急迫,严重者或有脓血、其味腥臭。大肠湿热者还常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大便奇臭、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伴有身热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脾肾阳虚、寒湿内停者,可见黎明前腹痛作泄、泄后则安、腰膝酸泠。一般脾虚困湿患者,多见大便溏泄、腹胀纳少、腹痛隐隐。 湿病患者小便常以小便不利为特点,如湿热下注膀胱,常见尿频尿急、尿痛短赤,也常见石淋或尿结石。脾肾阳虚者,气化无力、水湿内停、水走肌肤,可见小便清而短少,脸面或下肢浮肿。 湿病患者还有睡眠异常。失眠多见于湿热病患者,夜寐不安、多梦易醒,但在曰间则因为卫气被湿邪所遏,不能外达而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单纯湿证或寒湿患者,则困倦易睡或嗜睡,伴有头目昏沉、精神不振、身重脘闷,如兼脾胃气虚者,还常见饭后神疲困倦易睡,伴有食少纳呆、少气乏力、形体衰弱。 妇女湿病患者可见带下异常,脾虚湿盛者常见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味,伴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湿热病患者常见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夹血液,或带下浑浊似泔水,味秽臭,阴中瘙痒,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浊。 第十七集: 湿病的治疗──由于湿病最为错综复杂,所以历代医家特别用心于湿病治法的研究。 袪邪与扶正是中医治病基本重要法则,也是治疗湿病的根本原则,因此湿病治法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袪除病邪的治法和调理气机及脏腑功能的治法。 首先是袪除病邪的治法:湿病主要袪除的病邪是湿邪,其次是兼夹的其它病邪,如风邪、寒邪、热邪、暑邪、燥邪等,和清除病理产物如食滞、痰饮、瘀血等。 治疗湿病概括地说:湿轻者宜燥湿;湿重者宜利便;湿在外层肌表宜微汗;湿在内脏宜渗泄;凡风药可以胜湿;泄小便可以引湿;通大便可以逐湿;吐痰涎可以袪湿;湿兼有热用苦寒药燥之;湿兼有寒用辛热药除之;湿在上焦宜芳香化湿;湿在中焦宜苦温燥湿;湿在下焦宜淡渗利湿;湿在大肠可用泻药攻下逐湿;脾虚湿困可用风药升阳胜湿。不可过服淡渗药,以防重竭正气。 具体的治法有: 发汗袪湿法──通过适当的解表发汗,袪除人体肌表的湿邪。此法可用于风湿、寒湿、湿热困于肌表的患者,症状如恶寒或有发热、头痛如裹、身重倦怠、口不渴、舌舌薄白滑腻、脉浮缓或濡。所用药物可选防风、藿香、羌活、香薷、苍朮、生姜、前胡、麻黄、桂枝等。其中,藿香解表化湿和中;羌活止痛较好;前胡袪湿兼宣肺止咳;麻黄桂枝仅用于寒湿表证。常用的药方如羌活胜湿汤、麻黄加朮汤、藿朴夏苓汤、麻杏苡甘汤等。使用发汗袪湿法应注意:湿证发汗只可以微微汗出,不可以发汗太过。因为湿性粘着不易速去,只可徐徐微汗而解。发汗太过可能湿去热留,化燥化热伤阴。 芳香化湿法──用气味芳香的化湿药物宣化人体上部湿邪。应用于湿邪困阻上焦,兼及中焦的病证,症状如头重如裹、身体困重疼痛、胸闷脘痞、纳呆、精神困怠、身热不扬、或神识昏蒙、舌苔白腻、脉濡等。主选药物有佩兰、藿香、苏叶、白豆蔻、郁金、石菖蒲等。其中,佩兰解除头重如裹最好,素称“醒头草”;藿香苏叶除了芳香化湿还可解表和中;白豆蔻是解除上中焦湿困的佳品;郁金、石菖蒲除湿又具有芳香开窍功能,适用于湿浊之邪蒙蔽心包证,对于精神困怠、头目昏蒙疗效较好。本类药物都有一定的醒脾功效,对于湿困脾胃引起的纳呆脘闷,小量使用效果较好。常用药方如藿香正气散、菖蒲郁金汤。应注意的有:对于湿热夹痰蒙蔽心窍的患者,忌用藿香、白豆蔻、佩兰这类芳香化湿药,以防芳香药辛窜,会带湿邪上冲加重病情,应该用芳香开窍的郁金、石菖蒲。本类药物温燥小心勿过量使用,以防化热伤阴,处方中注意配清热药

  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气 一、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现在风行全国?就是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人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二、判断湿气的方法 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1、看大便(有点恶心但很实用):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1)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3)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4)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医生往往就病论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体内的湿气,胡乱治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2、看起床的状态: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三、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1、喝薏米红小豆粥(用豆浆机做):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关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周围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经常有人自作聪明:“我在熬薏米赤小豆粥的时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赤小豆汤,有禁忌吗?其实,这个汤是养生佳品,没有什么副作用,但针对不同的人,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加减法。

  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点赤小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关节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而且,单纯的薏米赤小豆汤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赤小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湿热内扰所致,用薏米赤小豆汤洗脸有奇效,或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上百合与莲子同煮饮用。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莲兹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当然,如果感觉汤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汤里加点调味品,最好放红糖,红糖是性温的。需要注意的是,妇女产后保养时,喝赤小豆薏米汤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点大枣,大枣对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黑豆。因为黑色入肾,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以形补形,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点碎黄豆,用熬出来的汤泡脚,这是治脚气的一个小秘方。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赤小豆汤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咳。

  学会薏米赤小豆汤的加减变化,使用得当可以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用艾草:药店有卖的,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

  4、少盐,帮助肾排水

  5、适当午睡

  6、戒烟戒酒

  7、早上吃上三片姜

  8、饮食清淡适量: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9、避环境的湿: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榻榻米,特别是夏天不要贪凉。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水分摄取要适量。

湿邪有中医里如何治疗?

在中医里面有很多大家不了解的知识,湿邪为六*,都有哪些呢,六*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由于天气的影响六*会越来越严重,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