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的校训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南京大学的校训是什么?,第1张

一、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意思是,对待知识以诚,对待生活宜朴,以雄浑伟岸之姿处世做事,格局要大;勤奋的学习进步,有计划有目标的推动自己。

二、诚是诚实、诚恳的意思,指的是对待学问的态度,朴是简朴朴素的意思,不仅是生活朴实,同样有低调做人的概念,雄伟说的是格局的高、大,绝不做井底之蛙,以大格局、高屋建瓴的做事业。励学敦行,励学出自宋真宗的《励学篇》,劝勉勤奋向学的精神,敦行出自《礼记》“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三、南京大学历史源自曾经在1948年综合排名亚洲第一的国立中央大学,在那个年代,学校强大的无以复加,即使在随后的院校大调整当中,很多院系被调整出去组建别的大学,或者独立成校,依然不能掩盖他的辉煌,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就是对学校历史、学风、氛围、追求的简单概括。

四、国立中央大学的无线电系成为了电子科技大学(985)的一部分,机电系成为了江苏大学前身,金融融入了上海财经大学(211),法律系融入了华东政法大学,医学系融入了复旦大学医学部(985),农林系演化出南京农业大学(211)和南京林业大学,化工系成为了南京工业大学,气象成为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航空部融入了西北工业大学(985),工学部成为了东南大学(985)。可以说得上的枝繁叶茂了。

五、如今的南京大学,即使没有经过太大的合并动作,其基础理学学科的水平依然位于国内前列,天文学、物理学都是排名全国第一,算得上985高校中独当一面的诸侯了。

河南农业大学校训是:明德自强,求是力行。

1924年,时任校长常志箴先生提出了“奋发自强求实力行”的校训,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演变为今天的“明德自强求是力行”。这一校训是河南农业大学和农大人心目中最具特质的文化符号,激励一代又一代农大人躬身耕耘,奉献“三农”。是河南农业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内容解读

“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建校伊始,农大人就辛勤耕耘于中原沃野,与大地最为亲近,孕化出大地般的浩然明明之德。这“明明之德”包含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守诺重信、脚踏实地;弘农爱国、奋发有为等等丰富的内涵,是河南农业大学以及农大人最为鲜明的特质。

“自强”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百年农大成长之路曲折蜿蜒,饱受磨难,唯立志以强国、服务“三农”以报国的自强精神激励着农大人矢志不渝、不屈不饶。“明德自强”其意就在于倡导农大人要立德修身,修明胸怀天下之浩荡精气,弘扬奋发图强之壮阔正气,坚忍不拔,勇担重任,富民强国。

“求是”源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求”是人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人自己对价值、理想或规律的主动追求和探索,“是”是事物的本质、本源和应有的运行规律。“求是”就是探究事物规律,把握事物本质,发现真理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农大人持有的治学和做事态度。

“力行”语出《论语》:“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是努力去做,“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农业教育对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力行”即陶行知先生讲“知行合一”。

—河南农业大学

  南开校名因何而来?历史上有什么变化,也许并非人人都能知道。其实,南开发轫之时,并不称为南开,而是几易其名的。

  大家知道,南开学校源自严氏家馆。1898年天津学界耆宿严修(范孙)礼聘刚刚从海军退役的张伯苓来家馆教授其子侄西学,尽管当时的严氏家馆并未改变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但严馆内学生可以西学知识的新变化,确实开了近代天津,乃至中国新式教育的先河。从历史角度看,位于天津西北城角文昌宫以西的严氏宅邸实为日后南开学校的发祥地。

  张伯苓执鞭严氏家馆后,其新颖的教育方法和实用的教育内容日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1901年天津著名商业“八大家”之“益德王”(王奎章、王益孙父子)家,也聘请张伯苓前来任教。当日严馆、王馆有学生十余人,张伯苓上午授课于严馆,下午授课于王馆,用他自己的话讲那一段时期是“南开之胚胎时期”。

  1904年初,在天津主持“新政”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委严修以直隶学校司督办一职,授其擘画新式教育。同年8月,严修、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即将严氏家馆和王益孙家馆合并,招收新生,并于当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学。校舍仍在严宅偏院,当时校名初称“私立中学堂”,学校建筑费用、用具费用,以及常年经费分别由严王两家捐助。张伯苓出任学堂监督,学校除监督、教员领取薪金外,其余均为义务。一个学期过后,学校各项工作渐渐步入正轨,是年冬,校名改为“私立敬业中学堂”。1905年年终,学校再次更名为“私立第一中学堂”,至此学校三易其名。

  1906年天津邑绅郑菊如以天津西南水闸旁空地十余亩捐助学校,因此地位于德国人汉纳根(Hanneken)开设的大广地皮公司界内,起初德人不肯相让,后经张伯苓与其几经交涉,遂将郑氏所捐之地换成电车公司旁边一块空地,这片地位于天津城西南的开洼地带,向有“南开洼”之称。经过这一番周折后,学校在此起建校舍,1907年秋,由严宅迁入新校舍,学校因所在地名改称“私立南开中学堂”,这是学校称“南开”之始。学校迁到新校址后,校舍得到扩充,生员增加,私人捐助也有所提高,学校继续扩充发展。

  令人感兴趣的是,一向以私立名校著称的南开学校亦曾一度改称公立。1911年前后,由于当时政权更易,使得学校的私人捐助锐减,学校日常开支难于维持。鉴于南开学校经费紧张的困状,当时的直隶提学使傅增湘将天津客籍学堂、长芦中学堂归并南开,并将客籍学堂经费每年2800余元、长芦中学堂经费每年银8000两归南开支用,此时幸得公款维持的南开学校,遂校名改为“公立南开中学堂”。不过,南开这段公立时期并不很长。民国后,政治和社会秩序渐趋稳定,南开所获私人捐助再次得以增加,学校发展加快。到1917年,“中学日形发达,学生满千人”,南开学校从此时起也进入了发展时期,1918年张伯苓赴美考察大学教育,1919年严修、张伯苓等人筹建

南开大学

。南开中学、

南开大学

成立后,张伯苓等人又先后于1923年成立南开女中,1928年设立南开小学,1936年创办重庆南渝中学(1938年改称重庆南开中学)。到新中国成立前,南开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完整的系列学府,包括大学部、中学部、小学部,分布于天津、重庆等地,各部都是南开“大家庭”中的一员,都为南开教育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D

根据题意,复旦大学校训,涉及到了学习、思考和“仁”的思想,故是《论语》的思想,故D入选。《韩非子》涉及的是法家思想,《墨经》涉及逻辑学和光学,《老子》是道家思想,涉及世界本源和无为思想,故排除ABC。

质以忠信为美,德以好学为极。

释义:“质以忠信为美,德以好学为极”是林州四中校训,源自我国明末清初哲学家、思想家王夫之的《思问录》。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三大思想家,学说极其渊博。  “质以忠信为美,德以好学为极”,质,就是质地、本质、品质;德,就是品行、行为、习性。美和极都是完美、最好、极致的意思。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一个人最完美的品质就是忠信,一个人最美好的品行就是好学;第二层意思,一个首先应该具有美好的品质,后天又勤奋好学,才能使美好的品质发扬光大,有能力服务于社会。  忠信为质,是人的先天本性;好学为德,是人的后天习性。忠信属于人的意识形态范畴,好学属于人的行为习惯范畴。一个人具有忠实诚信的内在品质、又具有勤奋好学的行为习惯,就是德才兼备,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可能干出大事业。

南京大学的校训是什么?

一、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意思是,对待知识以诚,对待生活宜朴,以雄浑伟岸之姿处世做事,格局要大;勤奋的学习进步,有计划有目标的推动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