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的错别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错别字?,第1张

曾经展品被游客偷窃,警方破案神速,被领导赠与一面旗子,其中捍卫的捍写了“撼”,其实撼字特别容易出错,很多高考生也常因为这个字失分

天下第一错字,当属承德避暑山庄匾额中的“避”,康熙为何多写了一横呢?有导游忽悠说康熙当时寓意他的江山更加稳当

最有说法的错字——“鱼”。图为花港观鱼,据说康熙与乾隆一样喜欢到处留字,特别是错字,他们写错后让知识渊博的人作出解释

出现最多的错字--“明”显示为“此山太祖之墓”皇帝爱写错别字,黄陵上也有错别字,很多书法家也喜欢写错别字,特别是“”这个字

最具有哲理的错别字--“流”中“风流宛在”这四字中有两个错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原来是任督刘坤为了营造气氛。

最令人叫绝的错字——“富”这是一幅对联,亮点就在于富字和章字,“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出头,表示文章通天

中流字少一点反而在字上多一点,专家猜测刘坤寓意欧阳修少点风流多点实在

碑林——“碑”字少一撇,出自林则徐之手,有人猜测林则徐知道禁烟运动之后乌纱帽就没了,所以写下此字。

通假字、异体字

一、通假

中国民间有讨口彩的习惯。比如中国民间特别喜欢葫芦,就是因为它和福禄听起来差不多。布置婚房的时候,喜欢放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寓意就是早生贵子。其实类似的祈福还有,五福临门上画五个蝙蝠或者五个老虎。广州商铺招租的时候,把负一楼写成富一楼。中国民间忌讳在家里栽桑树,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现象,其实都蕴含了通假的道理。

接下来的两节课讲一讲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

通假字实际上是这样一种用字情况。就是在那个古代的书面语里面,人们在书写字的时候,本来有正确的字他不用,却用了一个声音相同或者声音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做通假。

有人说,我现在也这样用行不行?比如我要写一封信,我就找个同音字去代替行不行?这叫不叫通假?这不叫通假,这叫错别字。

只有古人才有这个特权有通假。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所定义的通假,就是以古音的相同或者相近为前提的,所以通假又叫古音通假。

那么在通假中,替用的那个字叫通假字,被替用的字叫做本字,又叫做“正字”。

比如说像我们学过的《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那一篇里面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里面用了一个跳蚤的蚤,是不是说要跳蚤怎么样?不是的。这个跳蚤它是要替那个早晚的早。

“蚤”通“早”,早晚的早才是这句话里面的本字。

古书用字里面通假字特别多。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因为经过秦代的焚书坑儒,或者说在秦代焚书坑儒之前,我们由于记录工具的不发达。

比如说古人写字,他要写在竹简、木牍上,运起来不方便,或者要刻在那个龟壳上,材料取用也不容易,所以很多人学习他是靠耳提面命的。就是别人告诉他,然后他把它记下来。

《朱子语类》里,朱熹曾有过这样类似的论述。所以他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就容易写很多错字。就是要表达的意思,他用另外一个字来表示。

《诗经国风终南》里说:“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这个纪和堂就困扰了中国学者上千年。

汉代的毛亨解释说:“纪,基也。堂,毕道平如堂也。”他明显就把这个堂解释成厅堂的堂。

但是把这个堂解释成厅堂的堂,在这句话里面它不通顺。这个终南山有什么有堂,不通顺。这个问题一直到清代的王引之才把它解决掉。

《经义述闻》卷五王引之案:“纪读为杞,堂,读为棠。”

他说的什么意思呢?他说纪和堂都是通假字。他们的本字应该是木字旁的杞和木字旁的棠。就是山上有这两类树,这就通了。

还有一种情况会产生通假字,就是东汉郑玄所说的。

东汉郑玄:“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二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刚开始你去写这个字的时候,突然之间脑壳卡住,想不起来那个字怎么写,那么就拿一个语音相近的字借一下。这种情况也容易产生通假字。

王老师在这里出了个小思考题,我们初中高中学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很多教材都注释“说yuè”,说yuè通悦。那么它们到底是不是通假字呢?大学教材一般是不注成通假字的。为什么?我们往后面再接着看。

二、异体字

通假字是能够互相替换的,但这种替换是有条件的,它们一定要语音相同或者相近,而且是临时替换,不是说跳蚤的蚤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代替早晚得早。

但是在我们汉字系统里有一类字,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可以替换,这种字就是异体字。

异体字的产生可能跟不同的时间的人造字有关。也可能跟不同地域的人造字有关。也可能跟人求新求异的心理有关。你要那样用,我偏不这样用。我要再把它发生一点变化。还跟我们中国人的书法活动有关。因为古代那个印刷不发达。所以要统一字形,不是那么容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写法。

我们看《碑别字》这个书里面收集了很多字,它的写法就是稍微有点差异,这些都是异体字。

异体字是怎么形成的呢?大致归纳一下。比如说造字法相同的异体字。

☞造字法相同

1、意符不同的异体字

它可以因为意符的不同而产生异体字。

A、歌咏的咏,口字旁和言字旁没有什么差别。“咏”、“咏。”

B、目睹的睹,一个目一个见,都是表示看见。“睹”、“覩。”

C、叹气的叹,一个口一个欠都是表示叹。“叹”、“叹。”

为什么这个欠也表示跟口的活动有关呢?我们的语言有个打哈欠。哈欠就是嘴里面出气。

D、两个驱,一个马和这个攴都是驱。“驱”、“敺。”

E、两个雁,一个是佳一个是鸟。“雁”、“鴈。”

F、两个歌,一个言一个欠。“謌”“歌。”

G、两个缸,一个是缶一个是瓦。

“缸”、“瓨。”这个瓦和缶都是陶器。我们有一句俗语:“瓦罐不离井上破。”这个瓦罐就是缶就是陶器。

H、两个瓶,瓶也有这样的写法,一个瓦一个缶,都可以。“瓶”、“缻”

L、两个炮,我们看象棋有写成火字旁的,有写成石字旁的。因为什么呢?古时候最开始用抛石机,抛石机抛这个炮,后来改进了也就是火炮。

J、两个杯,一个木一个皿。“杯”、“杯。”

K、还有碗,一个石、一个木、一个皿。“碗”、“椀”、“盌。”就是石碗木碗,还有一般意义上的碗。

2、声符不同的异体字

就是改变声符产生的异体字。

A、线,戋和泉。“线”、“线。”都可以表示这个声音。

烟、时、蚓、炮都是这样的。

B、烟:“烟”、“烟”

C、时:“时”、“旹”

D、蚓:“蚓”、“螾”

E、炮:“炮”、“礮”

3、意符声符都不同的异体字

A、剩:“剩”、“賸”写成这个“剩”就是用乘做声符。

还有一个賸,它是用哪个地方做声符呢?是用左边加右上角,这个朕做声符。右下角这个贝表示意思是钱剩下了。

古书里面用右边那个字表示剩余,不要感到奇怪,它的意思更适合表达剩余的剩。

B、炮,“ 炮”、“礮” 火炮和这个石炮,右边又变成驳。合在一起表声音。

☞纯粹变换部件位置造成

和: “ 和”、“咊”

鹅:“鹅”、“鵞”

襍:“襍”、“杂” ,把左边的这个衣,和右下角的木放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现在写的这个杂。

像峰、群都是这样变换位置。

“ 峰”、“峯”

☞造字法不同

造字方法不同,有的是用会意的方法造的,有的是用形声方法造的。

①凭:任几,这是会意。凭:冯心,这是形声。“ 凭”、“凭”

②岳:丘山,这是会意。山狱:这是形声。“ 岳”、“岳”

③还有地:山水土,会意,水土也是会意,土也是形声。“ 埊”、“坔”、“地”

这是造字法不同造成的异体字。

王老师在前面让大家思考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底是不是通假字?可能有人还是没有思考出来,要想知道确切的答案和原因,请看下节课,古书用字下之古今字。

据说是明朝时,因为这个明字有2种相反的说法:一是因清代文字狱的残酷,文人不敢提大明王朝的“明”,所以把“日”改为“目”,表示“睁眼写错字”;二是用“目”替代“日”,表示明君重在慧眼识人。关于明字的类似错误有很多,比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贴中的“明”字,新都的宝光寺有“光明世界”匾上面的“明”字,还有济南市大明湖门牌上的“明”字等等。

在学习古文言文的时候,一定都被通假字支配过吧,通假字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古代人写作时候出现的错别字。但是为什么古人会写出错别字而且古人写的错别字就叫做通假字,但是现代人写出来的错别字就是错误的,需要改正古人的错别字又为什么要叫做通假字,通假字到底是什么含义呢

喜欢旅游的朋友会经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好多名胜古迹的牌匾或碑文居然都有错别字。这些字不是缺一笔就是多一笔。

面对这些所谓的错别字,人们常以迷信解释。今天我们就抛开迷信,来为大家解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西安碑林的匾额出自于清朝名臣林则徐之手。他当时因为鸦片战争的决策失误,被道光皇帝下令革职并发往伊犁。在途经西安时,林则徐写下了今天很多人都倒背如流的2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但在写诗之前,林则徐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其中的碑却似乎少了一笔。这被不少人觉得这是在低调的发泄心中不满。碑字头上少了一撇,寓意着自己因各种原因而丢了乌纱帽。

但其实,碑右半边的“卑”,其小篆写法本就是上方为“甲”。至于加一撇的常态,都是后来演变的结果。古代书法家在写作时,却往往喜欢写最原始的字体,以其文化底蕴进行顺其自然的装逼。

与西安碑林同理,位于杭州的“花港观鱼碑”出自康熙皇帝御笔。但鱼字底下却是三点。有人认为是因为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所以避免在写鱼字时用四点。由于四点经常被用来代表“火”,多少有点烤鱼的意味在里面。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弄成带“水”含义的三点。

这种理解的失误之处,在于鱼字中的四点与通常意味火的热、烹、燃等字都不同。从文字演变角度来说,它最初的造型类似一条鱼的尾巴。从小篆变成隶书后,才开始写作四点底。但在一些汉朝文献中,也有写成两点或三点的情况。到了草书,甚至可以直接写成现代简体式的一横。

所以,康熙皇帝写的三点底的鱼并不是错别字,也不是迷信说法中所谓的故意少写一点。

至于放在在扬州大明寺平山堂正堂的“风流宛在匾”,出自光绪初年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是他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特书此匾。意思是欧阳修在扬州时是风流太守,在风情万种、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韵事。

但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字少写一点,在字又多了一点。有人将其解读为作者希望自己少点风流,多点实在。虽然不免有些冠冕堂皇,但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也是种祖传情怀。

流字最早见于金文。后来的隶书个楷书文字中,加点和不加点的写法都有存在。王羲之流特别喜欢不加点的写法,《兰亭集序》中的两个流字都未加点。后代名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中,五个流字就都未加点。

另外,加点的在字也常见于古代碑贴。所以“风流宛在”的写法其实只是书法家的常规操作,绝非错别字,亦非特别寓意。

很多所谓古人书法中的错别字,可能都是看客对作者用意误解。这些情况只是因为民间手写的跟字书写法不合。大部分书写者又为了显示自己古文字功底深厚,故意采用已经被淘汰的古体写法,也算得上是东亚文化中的一大特色。至于各种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也进一步证明字体被淘汰后的“生命力”是多么乏善可陈。

错别字的出现,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错别字,顾名思义是指错字和别字。别字在古代也称作“白字”。所谓“白字先生”,就是经常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人。主观原因是自己不重视,认字不细心,不会写也不查字典,粗枝大叶,草率从事。

字体的概括

小篆,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 代,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楷书,形成于东汉,字体方正,规矩严整。

篆书的特点是,纤细柔美,无顿挫轻重,字体略长。隶书的特点是,浑厚圆润,一波三折,蚕头燕尾,字体宽扁。楷书的特点是,端正雄健,横平竖直,规矩整齐,字形变方。草书的特点是,乱而有法,潇洒飘逸。

现在所说的古文,不一定都是原文。

1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肯定有丢字,丢页等现象出现;古代手抄本很多,难免抄错;

2各家印刷作坊,也可能出错;

3编书的学者,极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好恶而改动;

4各个学派的学者,极有可能按着个人的理解而增删;

5明朝的“永乐大典”,清室的“四库全书”,在编辑过程中,为了本朝的利益和需要,也是大改大动;

6汉初,尚书失传了,是根据一位老儒“伏生'的记忆,口述,记录了尚书28篇,历史上叫"今文尚书"。伏生牙都掉光了,吐字不清,再加上方言,记录的不是很准。

7历史上不乏造假者。相传西汉初,鲁王扩建花园,拆了孔子家的墙壁,在墙里发现古文尚书13篇,是伪造的故事。到了东晋,又有一个叫梅颐的人,也伪造了几篇。从宋朝有人质疑,到清朝,历时七百多年才甄别定案;

8汉字越来越多,古时借用是常有的,不足为怪;

9个人还有用字习惯不同。

终上所述,错别字,通假字在所难免,只要明确了,并不影响阅读,学习。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错别字?

曾经展品被游客偷窃,警方破案神速,被领导赠与一面旗子,其中捍卫的捍写了“撼”,其实撼字特别容易出错,很多高考生也常因为这个字失分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