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细十二章纹讲解,我想不能更细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4收藏

史上最细十二章纹讲解,我想不能更细了,第1张

十二章纹是古代祭祀服上的图案。

十二章纹依次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十二章纹均有取义:日(日中有乌,彩云托之)、月(月中有玉兔捣药,下彩云护之)、星辰,取其照岱;山(山岳一座),取其稳重;龙(五爪龙一对,身被鳞甲),取其应变;华虫(彩羽雉鸟一对),取其文丽;宗彝(祭祀礼器.绘虎、雉各一),取其忠孝;藻(丛生水草),取其洁净;火(若光焰之状),取其光明:粉米(白米),取其滋养;黼(斧形)取其决断;黻(常作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皇帝在最隆重场合,穿十二章纹礼服,其次,视礼节轻重而定,大抵与冕旒相称。如冠用九旒,衣裳则用七章;冠用七旒,衣裳用五章,以此类推。故有衮冕服、氅冕服、毳冕服、绻冕服及元冕服之分别。

《五经图》十二章纹所绘日纹,为日以彩云护之,日中有三足乌。《说文》:“日者,“太阳之精。”《广雅》:“日名耀灵,一名朱明,一名东君,一名大明,亦名阳乌。”古人认为日中有三是乌,《淮南子》:“踱,无蹲也,谓。足乌。“

汉·张衡释曰:“日阳精之宗,积而成乌,足有三趾,阳之类数也。"古代常以三足乌表示太阳,三足乌亦称“金乌六古时成为太阳之别称。《诗·小雅》中“九如六以“如日之升"作颂词,取高升之义。

十二章纹“日”列为第一章,当具有光照大地天下祥和之吉庆寓意。

日在古代又叫:耀灵、朱明、东君、大明、阳乌、金乌。

十二章纹之一。《五经图》十二章纹所绘月纹,为月以彩云相护,月中有玉兔捣药。《淮南子》:“月者,太阴之精。以古代神话,以玉兔、蟾蜍替代月。《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兔,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

《三国·典略》:“兔者,明月之精。”《册府元龟》:“晋中兴书徵祥说曰:'白兔者,月精也。“十二章之月纹当取其光明之含义。

十二章纹之一。《五经图》十二章纹所绘星辰为三星鼎立,上一星与下两星直线联之。此图或“北斗”之略图。

汉·司马迁《史记》:“及秦并大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之属,百有余庙。”“晟"说泛指众星,用如“星辰”;一说专指北斗星,用如“北辰”。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日为阳精,月为阴精,星为万物之精。”十二章中,日、月、星,谓之“三辰”。日、月、星,显系为最富神灵的天神,故列于冕服十二章纹的第一之义。

三章,则取其照临天地。

山纹,以线绘山形。西周便有祭“五岳“之祭礼。

《周礼》:“以血祭社稷、五祀、五岳。”

《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人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人川之在其地者。”《汉书“郊祀志》下:“(宣帝神爵元年)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东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山于,西岳华山于北阴,北岳常山于曲阳。”

《释名》:“山·产也·言产生万物。“《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气韩诗外传》:“夫山,万人之所胆仰。材用生焉,宝藏植焉,飞禽萃焉,走兽伏焉,育群物而不倦。有似夫仁人志士,是仁者所以乐山也。”

《礼记·明堂位》郑注:“山,取其仁可仰也。”十二章中之山纹,以取其“产“、“宣”、“仰”等含义。

《五经图》十二章所绘龙纹,为相对双龙,左为降龙,右为升龙。古时认为:龙能灵变,能兴云雨,利万物,济苍生,是最高的祥瑞。隋·顾彪《尚书疏》:“龙取其变化方。”宋.聂崇义《三礼图》:“龙能变化·取其神。“十二章之龙纹,则取其灵变、祥瑞之义。

华虫

《五经图》中所绘华虫为一雉形。华虫是雉的别称,俗称“野鸡”。其羽华丽,古时常作服饰。《书·益稷》:“山龙华虫作会。飞传》:“华,象草华;虫,雉也。”

《疏》:“草木虽皆有华,而草华为美。.一“雉五色,象草华也。《月令》五时皆云'其虫气虫是鸟兽之总名也。”此释华虫为二物。

唐·孔颍达《疏》:“华虫者,为雉也。“

“雉是鸟类,其颈毛及尾似蛇,兼有细毛似兽。”唐·杨炯《公卿以下冕服议》:“华虫者雉也,雉身被五彩,象圣王体兼文明也。”

隋·顾彪《尚书疏》:“华取文章,雉取耿介。”

十二章纹之一。《五经图》所绘火纹,为火焰燃烧之状。《礼记·明堂位》郑注:“火,取其明也。“《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飞尚书.洪范》:“火日炎上。”孔颍达引王肃疏:“火之性炎盛而升上。”

古“火“字形,似燃烧之火焰,故其字形有“象形"之说。如《尚书·益稷》孔安国注:“火为火字。”十二章中之火纹,当取其兴旺明亮之寓意。

宗彝

十二章纹之一。宗,指在在杯形祭器上,绘有虎、雄图纹。雄,为一种长尾猿。《尔雅·释兽》:“印鼻而长尾。"郭璞注:“雄似称猴曲大,黄黑色,尾长数尺。”

《周礼·春官·司尊彝》:“凡四时之间祀,追享、朝享,裸用虎彝、雄彝。"《周礼·司服》贾疏:“虎取其严猛,雏取其有智,以其印鼻长尾,人雨则悬于树·以尾塞其鼻,是其智也。气礼记.王制》孔

疏:“宗彝者,为宗庙彝尊之饰,有虎雄二兽。虎有,雄能辟害,故象之。

不言虎,而谓之宗彝者,取其美名。"十二章之宗彝纹,取其“智"、取其猛、取其不忘祖先和取其辟邪等象征意义。

十二章纹之一。《五经图》十二章所绘藻,为丛生水草之形。《尚书·益稷》孔传:“藻,水草有文者。"

宋·聂崇义《三礼图》毳冕条:“藻,水草也。取其文、如华虫之义。”十二章之藻纹,当取其象征文采之义。

粉米

十二章纹之一。也作“酚抹”。以粉来为白米,指白色米形花纹。

《孔传》:“粉,若粟冰,米,若聚米。"分粉米为二物。

《旧唐书·舆服志》:“社稷,土谷神也。粉米由之成也。"宋《蔡沈集传》:“粉米,白米,取其养也。"聂崇义《三礼图》:“粉米取其洁,又取其养人也。"隋.顾彪《尚书疏》:“粉取洁白,米取能养。"十二章之粉米纹,当取其象怔洁白、养人之义。

十二章纹之一。为黑白相间的形纹样。《尚书.益稷》孔安国注:“黼若形。”《尔雅·释器》:“蔗谓之黼。"晋·郭璞注:“黼文画芾形。“《考工记·画缋》:“白与黑谓之

黼。"《说文》卷七下:“黼,白与黑相次纹。"

《周礼,司服》贾疏:“,谓白黑,为形则斧纹,近刃白,近上黑,取断割焉。"冕服采用黼纹,象征临事能断。其色刃白身黑,谕意能断是非。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黼能断割,象圣王临事能决也。"宋·陈祥道《礼书》二:“黼即芾也,刃白而銎黑,有专断之义。"

十二章纹之一。黻纹,为黑青相间桠形纹样。《考工记》:“黑与青谓之鮁。"

《周礼·春官·司服》疏:“鮁,黑与青,为形则两'己,相背。"

《尔》孙注云:“而自古画像则作生,形,明两“弓”相背戾,非两“己”相背戾也。两“弓”相背,义取于物,与斧同类。两“已”,之“弓”何物耶?然则各传注所言两“己”者,岂非两“弓”相

沿之误与?"《汉书·韦贤传》师古注云:“黻,画之哑,文。"十二章之黻纹,取臣民背恶向善,取君臣有合离之义。

厚生利用

解释:指富裕民生物尽其用。

出自: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沈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示例: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尚,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之一途。 ◎陈独秀《敬告青年》

意思: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高瞻远瞩 [gāo zhān yuǎn zhǔ]。

引证: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 ◎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二回:“遂把这些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例句:部领导~,并作出英明决策,加强干部外语培训。

近义词:

一、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释义: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引证: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出处:《艺文类聚·慎子》:“离朱之明;察秋毫之末。”

例句:法官~,终于使这桩栽赃陷害我的案件得到昭雪平反。

二、洞若观火 [dòng ruò guān huǒ]

释义: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引证:否则怎样,他却没有说。但这是“~”的,否则,就不给。 ◎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

出处:《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例句:只有智者方能~地掌握事情真相,因而不忧不惧。

1.大善至德。指大贤之士。

《书·泰誓中》:“剥丧元良,贼虐谏辅。”蔡沈集传:“元良,微子也;谏辅,比干也。”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剥丧元良,凌辱神主。”

董必武《挽陈毅同志》诗:“久被病魔折,元良竟丧生。”

2.太子的代称。

《礼记·文王世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

南朝梁沈约《立太子恩诏》:“元良之寄,有国莫先,自昔哲后,降及近代,莫不立储树嫡,守器承祧。”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太宗以元良未立,虽意在真宗,尚欲遍知诸子。”

3.盗墓业尊称。

编号 3576 成语 未能枚举 注音 ㄨㄟˋ ㄋㄥˊ ㄇㄟˊ ㄐㄩˇ 汉语拼音 wèi néng méi jǔ 释义 义参「不胜枚举」。

见「不胜枚举」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不胜枚举」之典源,提供参考。

#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三九.俗语有所自》1>「积财千万,不如薄艺随身;教儿婴孩,教妇初来」,见《颜氏家训》;「生为人所咀嚼,死为人所懽快」,见左雄语;「举头三尺有神明」,见徐铉语;「龙生龙,凤生凤」,见丹霞语;「对牛弹琴」、「作死马医」、「冷灰豆爆」皆见禅录。

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注解〕(1)典故或见于宋.蔡沈《书经集传.卷五.无逸》。

〔参考资料〕宋.蔡沈《书经集传.卷五.无逸》又下文周公言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

及云者,因其先后次第而枚举之辞也。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不胜枚举」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不胜枚举」原作「不可枚举」。

「枚」是计算物品的单位,相当于「个」,「枚举」即是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宋代王楙在《野客丛书》中,追溯一些俗语的可能来源。

王楙举出古书中的相关资料,类似的说法很多,实在无法一一举出,也就是「不可枚举」。

后来「不胜枚举」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事物太多,不能一一举出。

「不胜枚举」较早的书证如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七.艺文志脱漏》:「而宋人撰述,不见於志者,又复不胜枚举。」

书证 01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九.阑驾上书》:「如此怨谣,未能枚举,皆万姓不平之气,郁结于怀,而发诸声者然也。」

用法说明 近义词: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不胜枚举

这是两本书合印的。上面的部分是一本书,下面的部分是一本书。可以确定的是,下面的一本书是《书经集传》,作者是宋代蔡沈,为朱熹弟子。《书经集传》就是将各家为《尚书》做的传(对尚书的解释)集合起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此书为宋代经学家研究《尚书》的集大成之作,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尚书注本。上面的一部分也应该是为尚书做的注疏,但是不知道是哪一家的。这个刻本应该是清代的,本子不算好,把两本刻在一本上就不是精装书的做法,说明这可能是小印坊的出品。

后人的意思是什么?后人是什么意思?

后人的意思是:后人hòu rén 1  子孙;后裔。  ●《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  ●蔡沈集传:「而又旁求俊彦之士,以开导子孙。」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易》有蜀才注……王俭《四部目录》不言姓名,题云王弼后人。」  ●清孙枝蔚《姑苏台》诗:「祖宗让德空嶙峋,乐事公然让后人。」  ●李季《菊花石》诗:「洞庭湖也没有这仇恨深,多少人家无后人。」 2  后世的人。  ●《书·君奭》:「告君乃猷裕,我不以后人迷。」  ●孔颖达疏:「我不用使后世人迷惑,故欲教之也。」  ●《后汉书•襄楷传论》:「此盖道术所以有补于时,后人所当取鉴者也。」  ●宋曾巩《金山寺水陆堂记》:「夫废于一时,而后人不能更兴者,天下之事多如此。」  ●谢觉哉《学人民的语言》:「可见很古的时候,就有用通俗易记的语言,把群众的经验,留给后人看。」 3  后面的人;后继的人。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陈奇猷集释:「旧注:一人炀则蔽灶之光,故后人不见之。」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三》:「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百余,士尽死,无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人无返意也。」  ●《红楼梦》第五十回:「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就是这句为首,稻香老农快写上续下去。」 4  谓后发制人。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先人有夺人之志,后人有待其衰。」杨伯峻注:「《周礼•大司马》贾公彦《疏》引《左传注》云:‘待敌之衰乃攻。’」 5  谓居人之后。  ●《史记•李将军列传》:「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司马贞索隐:「谓不在人后。」  ●郭沫若《文艺论集·文艺的生产过程》:「成功不必在我,协助不可后人。」★「后人」在《汉语大词典》第4362页 第3卷 956★「后人」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43页参见:后人

后人的拼音hòu rén

后人是什么意思

后人

hòu rén 1 子孙;后裔。●《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蔡沈集传:「而又旁求俊彦之士,以开导子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易》有蜀才注……王俭《四部目录》不言姓名,题云王弼后人。」●清孙枝蔚《姑苏台》诗:「祖宗让德空嶙峋,乐事公然让后人。」●李季《菊花石》诗:「洞庭湖也没有这仇恨深,多少人家无后人。」 2 后世的人。●《书·君奭》:「告君乃猷裕,我不以后人迷。」●孔颖达疏:「我不用使后世人迷惑,故欲教之也。」●《后汉书•襄楷传论》:「此盖道术所以有补于时,后人所当取鉴者也。」●宋曾巩《金山寺水陆堂记》:「夫废于一时,而后人不能更兴者,天下之事多如此。」●谢觉哉《学人民的语言》:「可见很古的时候,就有用通俗易记的语言,把群众的经验,留给后人看。」 3 后面的人;后继的人。●《韩非子•内储说上》:「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陈奇猷集释:「旧注:一人炀则蔽灶之光,故后人不见之。」●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三》:「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百余,士尽死,无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人无返意也。」●《红楼梦》第五十回:「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就是这句为首,稻香老农快写上续下去。」 4 谓后发制人。●《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先人有夺人之志,后人有待其衰。」杨伯峻注:「《周礼•大司马》贾公彦《疏》引《左传注》云:‘待敌之衰乃攻。’」 5 谓居人之后。●《史记•李将军列传》:「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司马贞索隐:「谓不在人后。」●郭沫若《文艺论集·文艺的生产过程》:「成功不必在我,协助不可后人。」

★「后人」在《汉语大词典》第4362页 第3卷 956 ★「后人」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43页

参见:后人

后人的近义词后裔

后人的反义词前人始祖先人

用后人造句

1〖示例〗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宋·曾巩《墨池记》2〖示例〗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 ★鲁迅《经验》3并将和中原的友好昭示后人。4采取行动的最后决定并不象事后人们喧嚣一时力图暗示的那样,是一个失去理性的狂人的一时冲动。5长辈人给后人题词时经常用“鹏程万里\”一类词语。6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后人超前人。7慈祥的树神,守护着几百年留存下来的森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8但《永嘉集》第九章《劝友人书》却写于参谒慧能之后 ,是后人为凑足“十门”而编入《永嘉集》的。9但它留给后人的血泪教训与痛苦经验,还需要继续认真总结。10当日纯阳吕祖虑他五百年后不愿质,误了后人,原不曾说道与你置田买产,畜妻养子,帮做人家的。(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11邓普《军队的女儿》:“中国有句古话:‘前人种树,后人乘凉’。”12二是将散佚已久的《旧五代史》辑编成书,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辑佚方法和经验;13革命先烈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名声万古流芳;永远为后人所景仰。14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15官兵稽查很严,独有孙良冒险入林谋生,为后人开辟了生路。16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呕心滴血’了。”17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18后人,为纪念春申君,称上海为“春申”,或“申”;19后人怀念项羽,都称颂他决战的勇气和打败秦军主力的赫赫战功。20后人评他的字时,以为同他的人格一样,正直忠烈,刚胜于柔。21即使在首都失陷以后人民也没有停止抵抗。22贾谊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悲剧的典型,他的思想颇得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沾溉,同时也润泽后人。23江姐被敌人抓住后;坚贞不屈;在牢中坚持斗争;这种傲雪欺霜的品质;令后人无不敬仰。24焦仲卿与刘兰芝生离死别,双双殉情,为后人留下遗恨千古的爱情悲剧故事。25焦仲卿与刘兰芝生离死别;双双殉情;为后人留下遗恨千古的爱情悲剧故事。26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造诣;是后人不可企及的。27据圣经记载,人死后人都要到神的宝座前受审判,这地方是”天地都逃避”的地方。28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章:“一面看,一面想起四书上面‘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29两年之后人们在银幕再度看到他们的身影,两人合作将1957年的《金玉盟》的翻拍成新片《风流韵事》。30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更使鸦片战争后的思想界有了较为明确的奋斗目标 ,为后人所效法31前人犯错,后人戒。32秦桧祸国殃民;为后人所唾弃。33秦桧是宋代著名的佞臣, 受尽后人的唾骂。34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若是后人问来由,一律的奉以为法,岂不是因噎废食了么?”35清·宋育人《三堂诗品》:“高适达夫七古,与岑一骨,骈语之中,独能顿宕,启后人无限法门,当为七言不祧之祖。”36然而流风余韵,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入。(清 方宗诚《桐城文录序》)37然而流风余韵,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入。(清·方宗诚《桐城文录序》)38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鲁迅《南腔北调集·经验》)39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的便是其一。(鲁迅《南腔北调集·经验》)40然后人群突然散开,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41三、史感。有志按事物的原貌来观察理解事物;有心寻找确凿的事实,收集储存以飨后人。42三国时的张飞可谓勇冠三军,也由此而被后人传颂。43三国时的张飞可谓勇冠三军;也由此而被后人传颂。44三峡工程是跨世纪的大工程;它的建成将会给下一世纪的人们带来实惠;也就是说;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功德事。45诗109:13愿他的后人断绝、字被涂抹、传于下代。46宋人话本并无原始的宋本传世,现存的多系元明时期刊印,故后人的窜改就势不可免。47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也该为后人着想。48俗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守着祖宗的遗产,过了一生,后来儿孙,自有儿孙之福。(清·颐琐《黄绣球》第一回)49他还在这里鼓吹奏乐,后人纪念这位乐师,便又将这块高地叫做“古吹台”。50他由于不甘后人;长期坚持刻苦训练;最后终于取得了冠军。51望溪文最讲义法,而叙事颇沿俗称,不免率尔操觚(率尔操觚),以此为后人弹射。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52望溪文最讲义法,而叙事颇沿俗称,不免率尔操觚,以此为后人弹射。(清 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53伟大生平皆明教,高洁人生可仿效,去时足印留汗青,终古来把后人照54文化是人们为自己创造,并使用生物学以外的其它手段留传给后人的事物。55问题是,直至股市已跌至谷底很久之后人们才意识到它的发生。56我们的姓把字念白了,现在变成德北了。可是我们有好几种证据,能证明出来,我们是德伯家的后人。57我一直要求自己上进,不敢后人58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质图(并文土性等图),非文明国,不宁唯是;必殆将化为僵石,供后人摩挲叹息。(鲁迅《集外集拾遗·中国地质略论》)59希腊哲学家和早期的神父早已一劳永逸地为后人指明了方向。60项羽被迫撤军垓下,选中了这块地方,命军士筑城,后人称为“霸王城”。61晓市四点就开始了, 但是要到6点后人才会多起来。62许多今天的印刷资料很难保存下来为后人所用。63杨靖宇将军的革命精神与他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后人前进的道路。64应该说,后人对坡的评价不一。65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因发展了微积分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发现了三大运动定律而被后人铭记。66由于传世文献中有关夏的记载数量少且零碎,并多属后人追记,所以探索夏文化主要依靠考古学来进行。67愿他的后人断绝,名字被涂抹,不传于下代。68在劳动中,大家你追我赶,谁也不甘后人。69张飞头被渔人捞起,就在江边埋了,后人盖了一座祠庙,来祭祀他。70这口井在故宫外东路的小院内,后人怀念珍妃,将这口井称为“珍妃井”。71这是一场历史悲剧,可作后人戒鉴。72这位思想家的理论足以垂示后人。73朕深知登位之前之后人民对朕之厚爱,朕确知他们必以同样厚爱对待朕之继承人。74诸葛亮用兵如神;被后人称颂。75作为坦塔洛斯的后人,阿伽门农不得不承受众神加诸这个家族的惩罚。>

 经学典籍的主体——“十三经”

  经学研究的核心是被历代儒者奉为经典的“十三经”,宋明理学虽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等“四书”为重,但《大学》《中庸》终归是《礼记》中的篇章,《论语》《孟子》也在“十三经”之内,因而经学的主要典籍仍为“十三经”所包括。两千余年的 经学史,大致是围绕着这十三部经书的确立、考订、阐发和注解不断延深、反复纠辩、曲折发展的。十三部经书是经部典籍的主体,其他浩繁的经部书籍,都是由此 而派生的著述。因此,了解“十三经”是把握经部典籍的关键。“十三经”中各经的大致情况如下:

  《周易》

  全文 24000余字,原称《易》,又称《易经》,本是占筮书,后被儒家奉为讲究哲理的经典。相传古代占卜用的易书本有三种:一种是夏代的易,叫《连山》;一种 是商代的易,叫《归藏》;一种是周代的易,就是现存的《周易》。前两种已经失传,而《周易》则流传至今。《周易》中用‘—’和‘——’两个最基本的符号代 表阳和阴;把这两种符号迭列三层,如三(乾)、三(坤)等,可以形成八种组合形式,称为八卦;用八卦的卦象两两重迭,又能组合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又 有六爻。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分别阐述各卦各爻的意义,卦辞和爻辞是《周易》的经文。许多研究《周易》的学者认为卦辞、爻辞是西周初年的作 品,因为它所记的内容有殷商祖先的故事,也有周初的史实,但无后代任何色彩。

  除卦辞、爻辞外,还有《彖传》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象》上下、《杂卦》等解释经文的传,合称“十翼”。十翼的作者并非一人,而且也不是作于同一时代。十翼对《周易》经文的解释未必都能符合原意,因此不能依赖它们去理解正文。

  研究《周易》的“易学”历来有两派,一派重象数,卜筮灾异,如汉代的易学;一派重义理,阐发思想,如三国时王弼的易学。

  《尚书》

 全文2500余字,原称为《书》,是夏、商、周时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后来成为儒家宣扬二帝、三王及周公、孔子治道的圣典。《尚书》的内容 有所谓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为西汉初山东伏生所传,共28篇。西汉中期以后,又多次发现用周秦六国文字书写的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在汉朝未 能立于学官,以致西晋以后全部散失,现今只能看到它的篇目名称。

  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根据一些散逸的《尚书》文字编撰成所谓古文《尚 书》25篇,后人称之为“伪古文《尚书》”。他又吸收了原今文《尚书》,将其离析为33篇,两者拼凑,以符合刘向、郑玄校注的古文《尚书》58篇之数,向 朝廷呈献。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收在如今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中,它实际上是由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合并的。因此,现传《尚书》,只有今文 才是真本,古文则是梅氏伪造的。《十三经注疏》中还有梅赜伪造的《尚书孔氏传》13卷,说是西汉孔安国解释《尚书》之作。梅氏编选的这些伪书,直到清代阎 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时才被彻底揭穿。古代对《尚书》的研究,除了《十三经注疏》中的注疏外,宋代蔡沈的《书集传》也是《尚书》研究的重要成果。

  《诗经》

 全文39000余字,原称《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类,其中有庙堂之诗,卿大夫之诗,也有民歌,时代从西周到春秋中 叶。春秋战国时,诸子各家都曾习《诗》用《诗》,但各家相比,以儒家对《诗》的整理水平最高,传授最成系统,《诗》渐渐成为儒家专门的经典。《诗经》在汉 代有齐、鲁、韩、毛四家传授,前三家属于今文诗学,立于学官,但至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属于古文诗学,流传至今,共310篇,其中 六篇仅存篇名而无诗文。历代《诗经》学研究的成就,除《十三经注疏》中的毛传、郑笺、孔颖达正义外,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清代陈奂的《毛诗传疏》、马瑞 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姚际恒的《诗经通论》、王先谦的《三家义疏集》等,成就也较突出。

  《仪礼》

  全文 57000余字,原称《礼》,汉代又称《士礼》、《礼经》,晋代以后称《仪礼》,它是现存最早记载古代礼仪的书。《仪礼》成书于东周时期,但书中所载的各 种典礼仪式,应在此书之前就存在了。孔子办私学时,通过对古礼的整理编辑形成了《礼》的教材,礼是孔子讲学的重要课程,也是儒学的重要内容。

 西汉初,由鲁高堂生传下《仪礼》17篇,在西汉中分为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普三家礼学,它们都属于今文经学,立于学官。1959年在甘肃武威 发掘出汉代抄在木简上的《士礼》多篇,属庆普传本,为研究《仪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流传至今的《仪礼》是由东汉郑玄注释的刘向《别录》本,其篇目与西汉 学官的《仪礼》相同,都是17篇,包括士冠礼、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礼、士丧礼、既夕礼、士虞 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又有《礼古经》56篇,是古文《礼经》,其中有17篇与今文《礼经》基本相同,另外 39篇汉代称为《逸礼》,已经失传。《仪礼》研究,除《十三经注疏》中的郑注、贾疏外,南宋朱熹的《仪礼经传通释》、清人张尔岐的《仪礼郑注句读》、凌廷 堪的《礼经释例》、胡培晕的《仪礼正义》,都是较重要的著作。

  《礼记》

  全文99000余字,又名《小戴礼记》。 先秦礼学家们传习《礼》的同时,也传授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这种资料叫作“记”,是对《礼》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和补充。西汉时《礼经》立于学官,礼学博 士在讲《礼经》时也选用一些“记”作为辅助教材。东汉中期,注讲《礼经》的“记”只存两种:一是戴德选辑的85篇本《大戴礼记》;二是戴圣所编的49篇本 《小戴札记》。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于是传习它的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礼记》。由于郑玄也给《仪礼》《周礼》作注,所以三书 并称“三礼”。

  东汉以后,《礼记》的地位逐步上升,这是由于《仪礼》仅仅记载了一些礼仪制度,而《礼记》则更多地论述了这些典礼制度 的意义和作用,从理论上阐述了儒家的“礼治”思想,更利于统治者发挥和利用。于是到了唐代,《礼记》从原来经传的地位升格为正经,并代替《仪礼》进入唐代 “五经”。

  《礼记》作为一部儒学杂编,内容很庞杂。有不少内容是专门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等,这些篇章探讨了制礼的深 义,是研究儒家礼治思想的重要依据;有些篇章谈到儒家对国家、社会制度的设想,如《王制》《礼运》;有的篇章讲人生哲学和道德修养,如《大学》《中庸》和 《儒行》;有的篇章借孔子之名阐述儒家理论,如《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等;还有讲教育的《学记》,讲音乐的《乐记》。此外,有不少篇章是杂记各种礼制、 礼仪规则及丧服丧事的。除《十三经注疏》中对《礼记》的郑注、孔疏外,注释《礼记》较有名的著作还有宋代卫湜的《礼记集说》,清代朱彬的《礼记训纂》、孙 希旦的《礼记集解》。

  《周礼》

  全文45000余字,原名《周官》,西汉末年刘歆将它改名为《周礼》。这是一部记 述政治制度的书,由战国时期的儒者以周王室及春秋各国的官制为基础,并根据儒家的政治理论,设计了一套理想化的制度作为全书内容。《周礼》分天官冢宰、地 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部分,其中“冬官司空”已亡佚,汉人用先秦古籍《考工记》补入。全书记载300多种职官,并对其职掌作 了介绍,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周代政治制度的如实记录,因此《周礼》仍是研究古制的重要典籍。

  据《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记载,西汉景帝时,河间献王在民间搜集到古本《周官》,因此《周礼》属于古文经书,汉末立于学官。《周礼》除《十三经注疏》中的郑注和贾疏外,清代孙诒让的《周礼正义》是研究此书的重要著作。

  《春秋》及三传

 “春秋”曾作为东周各国国史的通称,现存《春秋经》是东周时鲁国国史的专称。它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4年的鲁 国历史。孔子曾对《春秋》进行修订和整理,列为“六经”之一,作为在私学传授历史知识的教材。《春秋》经文对史事的介绍十分简短,全书不过16000余 字,所以分别出现了一些解释《春秋》的“传”。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解释《春秋》的有五家,即左氏、公羊、觳梁、邹氏、夹 氏。但邹氏无师,夹氏无书,实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左传》《公羊传》和《姅梁传》。《左传》是一部独立的史著,在司马迁《史记》中称为《左氏春秋》,东 汉班固作《汉书》才使用《春秋左氏传》的名称。在汉代尊经的情况下,它和《公羊传》《觳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事实上,《左传》是参考《春 秋》经而作的史著,并不单为解释《春秋》。西汉时,《左传》作为古文经,一直在民间流传,未立于学官,刘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汉书·刘歆 传》),并力争将《左传》立于学官,遭到今文经博士的反对,理由之一就是它不传《春秋》。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后,才将《左传》拆开附于《春秋》各 条经文之下,合为一书。两书合并后,可看出《左传》编年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4),比《春秋》经多出17年。合并后的《春 秋左氏传》中还有不少“无经之传”,则原《春秋》不载而《左传》有文。以隐公元年为例,经有七条,都有“传”;“传”有14条,其中7条是“无经之传”。

 在《春秋》三传中,《左传》以叙事为主,而《公羊传》、《姅梁传》则以释经为主,叙事极少,因此后两传不能作为史书,而只能作为纯粹的经书来读。汉代 《公羊传》和《觳梁传》都立于学官,属今文经,汉代以后儒者常利用此两传发挥自己的政治观点,因此这两部经传,特别是《公羊传》,在经学史、思想史上也具 有很大影响。

  《论语》

  这是一部记载孔子和他少数学生的言论行事的书。“论语”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坊记》,说 明《论语》在西汉以前就已流行。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语》是在孔子身后由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将平时的记录汇纂成书的。它在西汉时还被看作是 传、记一类著作,只作为经书的辅翼。东汉以后才作为正式经书列入“七经”。《论语》全书12000余字,分20篇,书中保存了孔子大部分丰富的思想内容, 是研究孔子及孔门弟子的必读书。西汉流行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三家,前者属于古文经学,后两者属今文经学。自汉代开始,《论语》就受 到高度的重视,历代研究著述层出不穷,较重要的研究著作有《十三经注疏》中的何晏集解和邢禺疏,还有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刘恭冕的《论语 正义》。

  《孟子》

  这是一部孟轲言论行事、包括他和门人弟子相互问答的记录。《孟子》一书主要由孟子的门人万章、 公孙丑两人所记,孟子本人亲自润色过,成书于战国晚期。全书34000余字,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每篇又分上下。班固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凡十一篇”。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穷通篇》说:“孟子著书十一篇,七篇为中,四篇为外。”与应劭同时的赵岐认为外书四篇 文义肤浅,怀疑是后世伪作,因此他作《孟子章句》只作内书七篇。后来,赵岐作注的七篇流传下来,而外书四篇则逐渐亡佚了。在汉代,《孟子》同《论语》一 样,仅被看作是传、记类著作,直到宋代,才被作为经书列入“十三经”之中,《孟子》一书是最后进入“十三经”的。它反映了孟子系统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历史 观,其中“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重民思想非常可贵,而明太祖朱元璋则对此极为不满,他下令删节《孟子》中有关重民内容的章节85条,书称《孟子节 文》,并不准士人学习这些删掉的内容。

  对《孟子》的研究从汉代就已开始,《十三经注疏》中赵岐的章句和孙爽的正义是重要成果。此外,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则被推为清代注《孟》书中最高水平的著作。

  《孝经》

  今传《孝经》1700余字,分18章,是“十三经”中最短的一部。基本内容是讲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等各类人如何行孝,由讲孝进而劝忠。《孝经》在东汉时被列入“七经”之一,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

  经学者考证,发现《孝经》的内容有些是抄袭《左传》《孟子》《荀子》的。又根据《吕氏春秋·察微篇》中引《孝经》之文,可知《孝经》成书于战国末期。汉代曾有古文《孝经》,但在南北朝时亡佚。

  《尔雅》

 《尔雅》是“十三经”中较特殊的典籍,实际上它本身不是“经”,其内容并无经义可言,只是一部古代训诂资料的汇编。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十二经”,才把 它上升为“经”的地位。后世经学家只是利用它的训诂知识来解释经书。《尔雅》共19篇,全文10900余字,从它所涉及的文献和利用的制度、史实来看,它 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杂采几代诸家的训诂材料汇编起来的。此书在战国时期初具规模,汉代经典传注发达起来后,经过增补才成为现在的状况。除《十三经注 疏》中的郭注、邢疏外,清代又有两部研究《尔雅》的重要著作,郝懿行的《尔雅义疏》重在对郭注的证实和补充,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则从经学的角度对《尔 雅》进行发挥。

  经学的解经典籍

  经学中的正经仅13部,总计字数不过65万,一部《十三经注疏》才416卷,而历 代解经典籍的数量则要超出数百倍。仅据《四库全书总目》与《贩书偶记》正续编收载的经部典籍就有3900余部,近5万卷,这是大致流存且经著录的经部书 籍,未见著录者当不止此数,历代散失的经学典籍更无法统计。因此,绝大多数的经学著述都是解经典籍。

  古代解经典籍的体例最为多样,居 各种典籍之冠。一部儒家“正经”,经过历代学者以各种体例和形式的注解、发挥,产生几百部乃至近干部著作,是不足为奇的。我国注经典籍繁富的体例,在唐以 前就基本齐备了,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传、故、笺、注、说、微、通、章句、条例、集注、集解、集释、集义、音、解、解说、解谊、通解、疏、讲疏、义 疏、训、释、撰等著作体例在当时都已出现,唐以后基本沿习,少有改变。

  传“传”有传述之意。据说《周易》中十篇解释经文的文字,就是 孔子写的传,因此又称《易大传》,这是注释正经最早的传。后世采用“传”这一体例注解经书的著述极多,就一部经书来说,由于注解的角度不同,各种传的内容 差别也很大。如《春秋左传》主要在于论证本事;而《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则主要在于阐述经义。传的形式也有多样,有的是照经文一字一句解释的,如 《毛诗诂训传》;有的是杂引他说,借经义以证事理的,如《韩诗外传》。

  注“注”的本义是用水灌注,使之畅通。引申为对古书中难解字句加以解释、疏通。东汉郑玄曾遍注群经,今存尚有《仪礼注》、《周礼注》、《礼记注》。这种体例经郑玄推扬光大,成为后来最常见的一种解释、疏通文义的形式,经部中以“注”而称的典籍也较多。

 说“说”是释讲的意思,大致以阐说大义为主。“说”的体例起源也很早,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易》有《五鹿充宗略说》,《书》有《欧阳说义》, 《诗》有《鲁说》《韩说》,《论语》有《齐说》《鲁夏侯说》《燕传说》,《孝经》有《长孙氏说》《江氏说》。清人惠世奇撰《礼说》,不载经文,但按经文顺 序编列,对古音古义疏通说明。

  笺“笺”是表识的意思,这种体例由郑玄首创。郑玄治《诗》尊崇《毛传》,如《毛传》有隐晦不清之处,便 记下自己的见解,标识其旁,成为“笺”。在郑玄《毛诗笺》之后,以“笺”解经的著述历代不绝,仅清代就有胡永珙的《毛诗后笺》,会钊的《周官注疏小笺》, 万斯大的《礼记偶笺》,俞樾的《礼记异文笺》,刘逢禄的《公羊何氏解诂笺》,赵坦的《春秋异文笺》,潘维城的《论语古注集笺》等。

  解 “解”是剖析解释的意思。“解”这种体例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诸子著作中就有解,如《韩非子》中的《解老》,便是解释《老子》的名篇。后人沿用这一体例来 解经,或称“解谊”,或称“解诂”,如东汉服虔的《春秋左传解谊》,贾逵的《周官解诂》《左氏传解诂》,保存至今的是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诂》。

 疏“疏”即疏通之意。这种体例最早起于南北朝时的“义疏”,梁朝皇侃在《论语义疏》的序中分析其特点是“引取众说,以示广闻”。到唐代,对于汉人的经 解,唐人看起来已不甚明了,于是出现“疏”这种新的注解形式,疏不仅给正文作注释,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释,形成了经、注、疏三个层次。一般来说,疏不 违反注的意思,所谓“疏不破注”。唐代官修的义疏称为“正义”,如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及后来的《七经正义》。私人的注释之作仍称“疏”,如贾公彦的《周 礼疏》、《仪礼疏》。

  章句“章句”主要是分析经文的章节,盛行于西汉,为经师讲经所习用。先秦古籍,整篇直述,既不分章,也不断句, 后来儒生进行分章断句,在分章断句中也表述了对内容的理解,汉人的“章句”保存至今的有赵岐的《孟子章句》,可以从中看出章句的特点。这种著作体例后代也 有所沿用,如南宋朱熹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都很著名;清代则有焦循的《易章句》,任启礼的《礼记章句》等。

  集解“集解”这种体 例是汇集诸家之说来进行注释。《十三经注疏》中的何晏《论语集解》、范宁《春秋姅梁传集解》是这种体例的代表作,而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则不属这种体 例,其注释仍是杜氏一家之言。集众家之说荟萃一处的方法,不仅有集解,还有集说、集注、集讲、集要、集意、集传等等,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注释领域之中,数量 甚多。以“集传”而言,宋代较有名的著述就有朱熹的《诗集传》、蔡沈的《书集传》、苏辙的《春秋集传》等。

  丰富的解经典籍是随着经学 的发展逐步积累起来的。春秋时只有“六经”。战国以后,儒家著述中解释“六经”大义的传、记开始兴起,《周易》的彖辞、象辞等“十翼”就是《易传》; 《礼》所附的“记”以及《春秋》各传,都是早期的解经著作,只是到了汉代才升格为“正经”。西汉时经学家所写的传、注等,以阐述经义为主,如《尚书大 传》、《韩诗外传》、《春秋繁露》等。但这时有些解经著作则开始出现了繁琐的弊病,东汉桓谭在《新论》中就记载说,《书经》大师秦延君竟然用十多万字来解 释“尧典”两字的含义,这种流弊在以后的解经著述中时有出现。东汉以后,注经典籍逐渐转向通训诂、究名物的方向,主要是解释字义和考证名物制度,发展了章 句训诂之学,出现了像许慎、马融、郑玄等有名的注经学者。流传至今的有《毛诗传》《三礼注》《公羊传解诂》《孟子注》等,后世称为古注。

 魏晋以后,随着音韵学的发展,解经典籍中的音注著作大量增加,晋代的徐邈对“五经”都作了音训,成为当时诸经音注的典范。为经书作音注声训的传统,到唐 代有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为经文注音的解经典籍,其中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成就最大,他的音训做到音与义结合,注一不同的音,即表达一种不同的解释。 全书36卷,搜采汉魏以来凡230余家而遍注群经,“十三经”中仅缺《孟子》,是因为唐时《孟子》还未进入“正经”。后来宋儒刊刻《十三经注疏》时,将 《经典释文》内容散于各经注释中,称为“陆德明音义”。

  宋代注经典籍的数量迅增。在南宋时,经学学者将汉以来注解“十三经”的一批重 要解经典籍确定下来,刊成封建时代通行的《十三经注疏》。这套注疏典籍中,古注除《孝经》为唐明皇所注外,汉人与魏晋人各居其半,义疏部分是由唐宋人完成 的。大体而言,其内容注多宗汉,疏多宗唐,倾向于训诂名物的汉学,与当时理学诸儒注经的方式迥异。宋儒的解经典籍虽然进入《十三经注疏》者很少,但有不少 著述的成就是为历代学者公认的。例如,《易》注方面,程颐的《易传》、朱熹的《周易本义》皆有新意,尤以程颐的《易传》为清代朴学大师顾炎武所推崇。《尚 书》注方面,蔡沈的《书集传》、宋末元初金履祥的《尚书表注》不亚于《伪孔传》和孔颖达的“正义”,后来学者多所利用。《诗》注,则有欧阳修的《毛诗本 义》,往往能探本诗人之旨。《三礼》方面,朱熹晚年所作的《仪礼经传通解》,就《仪礼》分章分节,眉目清楚,并引《礼记》内容进行注解,溯本追源。朱熹的 《论语集解》和《孟子集解》,虽然重在义理的阐发,但词句简明,便于初学,可与何晏的《论语集解》、赵岐的《孟子章句》配合起来阅读。明代的解经典籍虽然 数量不少,但多承宋学,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清代解经典籍成就辉煌,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许多经学领域的研究超越了汉唐。择要而言,首 先是在对经书的辨伪上意义重大。清代学者万斯同的《周礼辨非》、《仪礼商》,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惠栋的《古文尚书考》,胡渭的《易图明辨》,都是 当时疑经辨伪的力作。特别是《古文尚书疏证》一书,引经据典,共列128条,一一陈述《古文尚书》的矛盾,彻底揭穿东晋梅颐对《古文尚书》和《尚书孔传》 的伪造,使遗留千年的问题成为定案。其次,清儒的解经典籍几乎遍注群经,“十三经”中除《礼记》和《毂梁传》外,每部经书皆有数种新注新疏,这些著述对经 文经义的考证和注释,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全新水平。清末学者章炳麟曾对清人解经典籍加以研究,从中选出一批著作定为“群经新疏”,颇有代表性 意义。其所列举:《易经》有惠栋《周易述》,江藩、李松林《周易补述》,张惠言《周易侯氏义》;《尚书》有江声《尚书集注音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 疏》;《诗经》有陈奂《毛诗传疏》;《周礼》有孙诒让《周礼正义》;《仪礼》有胡培晕《仪礼正义》;《左传》有刘文淇《左传正义》;《公羊》有陈立《公羊 义疏》;《论语》有刘宝楠《论语正义》;《孟子》有焦循《孟子正义》;《孝经》有皮锡瑞《孝经注疏》;《尔雅》有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 疏》。这些著述可以大致反映清代经学研究的水平。此外,清人还对经书注释典籍作了大量的整理工作,康熙年间由纳兰性德刊刻的《通志堂经解》1860卷,由 徐乾学、何烽主编,编者收集了唐、宋、元、明人关于《易》《书》《诗》《春秋》《三礼》《孝经》《论语》《孟子》等解经典籍146种,其中尤以宋元诸儒著 述居多,收罗宏富,颇多罕见之本。此外,清儒还对当代的解经著作进行总结,如阮元所编《皇清经解》和王先谦所编《皇清经解续编》。

史上最细十二章纹讲解,我想不能更细了

十二章纹是古代祭祀服上的图案。 十二章纹依次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十二章纹均有取义:日(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