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之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2)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2收藏

中医执业医师之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2),第1张

不论是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还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都说明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阴与阳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处于一个有利于生命活动的相对平衡的协调状态的。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阴精与阳气的矛盾运动消失,升降出入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平衡的破坏意味着生病。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阴阳的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而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阴阳学说在病理学上的应用主要是:

1.分析邪气和正气的阴阳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邪气。所谓邪气,就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二是正气。正气泛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常与邪气对称。邪气有阴邪(如寒邪、湿邪)和阳邪(如六中的风邪、火邪)之分。正气又有阴精和阳气之别。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导致阴阳失调,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1)阴阳偏盛:即阴盛、阳盛,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盛则热:阳盛是病理变化中阳邪亢盛而表现出来的热的病变。阳邪致病,如暑热之邪侵人人体可造成人体阳气偏盛,出现高热、汗出、口渴、面赤、脉数等表现,其性质属热,所以说“阳盛则热”。因为阳盛往往可导致阴液的损伤,如在高热、汗出、面亦、脉数的同时,必然出现阴液耗伤而口渴的现象,故曰“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是指因阳邪所致的疾病的性质;“阳盛则阴病”,是指阳盛必然损伤人体的正气(阴液)。

阴盛则寒:阴盛是病理变化中阴邪亢盛而表现出来的寒的病变。阴邪致病,如纳凉饮冷,可以造成机体阴气偏盛,出现腹痛、泄泻、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等表现,其性质属寒,所以说“阴盛则寒。”阴盛往往可以导致阳气的损伤,如在腹痛、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的同时,必然出现阳气耗伤而形寒肢冷的现象,故日“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是指因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阴盛则阳病”,是指阴盛必然损伤人体的正气(阳气)。

用阴阳消长的理论来分析,“阳盛则热”属于阳长阴消,“阴盛则寒”属于阴长阳消。其中,以“长”为主,“消”居其次。

(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虚则寒:阳虚是人体阳气虚损,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如机体阳气虚弱,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表现:其性质亦属寒,所以称“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阴虚是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耗阴或素体阴液亏损,可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脉细数等表现,其性质亦属热,所以称“阴虚则热”,

用阴阳消长理论来分析,“阳虚则寒”属于阳消而阴相对长,阴虚则热属于阴消而阳相对长。其中,以消为主,因消而长,长居其次。

(3)阴阳互损: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同样,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虚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是阴阳的对立处在低于正常水平的平衡状态,是病理状态而不是生理状态。

临床上,为了区别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和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把阳盛则热称作“实热”,把阴虚则热称作“虚热”,把阴盛则寒称作“实寒”,把阳虚则寒称作“虚寒”:至于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乃致阴阳两虚,均属虚寒虚热范畴;阳损及阴,以虚寒为主,虚热居次;阴损及阳.以虚热为主,虚寒居次;而阴阳两虚则是虚寒虚热并存,且暂时处于均势的状态。但是由于这种低水平的平衡是动态平衡,所以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会有主次。

(4)阴阳转化: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也是阴阳转化的体现。

在病理状态下,对立的邪正双方同处于疾病的统一体中进行剧烈的斗争,它们的力量对比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邪正斗争,是疾病自我运动转化的内在原因,医疗护理是促使转化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证和阳证虽然是对立的,有显著差别的,但这种对立又互相渗透,阳证之中还存在着阴证的因素,阴证之中也存在着阳证的因素:所以阳证和阴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四)用子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别证候两个方面。“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学说用于诊断学中,旨在分析通过四诊而收集来的临床资料和辨别证候。

1.阴阳是分析四诊资料之目:如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语声高亢洪亮者属阳,低微无力者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呼吸微弱、声低气怯者属阴;口渴喜冷者属阳,口渴喜热者属阴;脉之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涩等属阴。

2.阴阳是辨别证候的总纲: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临床辨证中,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所以辨别阴证、阳证是诊断的基本原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脏腑辨证中,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可表现出许多复杂的证候,但不外阴阳两大类,如在虚证分类中,心有气虚、阳虚和血虚、阴虚之分,前者属阳虚范畴,后者属阴虚范畴。

总之,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所以疾病的病理变化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大类。

(五)用子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不仅用阴阳学说来阐发摄生学说的理论。而且摄生的具体方法也是以阴阳学说为依据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可以延年益寿:因而主张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2,用于疾病的治疗: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答案:B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阴精阳气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亦常导致对方之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后导致“阴阳两虚”,这正是阴阳互根的表现。

答案:A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中的“及”可以理解为连及,连累的意思,“阴损及阳”说明阴受损后,也会连累阳,同理,“阳损及阴”说明阳受损后,也会连累阴。体现的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因为互根说明阴阳相互依存,“相依为命”,一方受损,另一方也会病变,故本题答案选A。

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称为阳损及阴。阴阳双方之间本来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互为化源和相互为用的关系,一方亏虚或功能减退,不能资助另一方或促进另一方的化生,必然导致另一方的虚衰或功能减退。如唐·王冰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互根互用。

阴损及阳当阴精亏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无源,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阳损及阴当阳气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阴精,使阴精化生不足,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从阴损及阳,阳听见及阴的名词解释中,可以看出,阴阳是同根生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损伤到另一方。因此五个选项最为贴切的一个答案就是,选项A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即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单独存在。此外,还含有共同促进、共同衰退之意,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资料拓展

阴阳

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代表了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的对立面,阴为寒和为暗和为聚和为实体化,而阳为热和为光和为化以及为气化,阳虚则寒是指全身性的或者是某一个脏的阳气虚损而导致的物寒。

阴虚则热是指五脏的阴精不足和阴不制阳以及虚热内生的证候,阳盛则热是指阳热之邪亢盛出现了发热既包括里热又包括了表热,而阴盛则寒是指一切脏腑受寒后的阴寒邪盛所表现出来的内寒症。

主要介绍

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和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

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和发展和成熟以及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

阴阳相冲化万物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道即可从万物万事之间领悟到一丝阴阳之理,古人与后人都对其领悟拥有不同的见解,因其万物存于阴阳之道所以古今在各个学术中都有其影,阴阳一词代表了很多的意思和道理,简单笼统分为阴阳对立和阴阳相冲以及阴阳转换。

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协调平衡的病理状态。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及邪正之间的斗争,导致机体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协调平衡,形成阴阳的偏胜、偏衰、互损等病理状态。

1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或阳偏胜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1)阳偏胜:阳偏胜,即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功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其特点,多表现为阳盛的实热证,如壮热、面红、目赤等。阳偏胜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从阳化热,或五志过极化火,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郁而化火所致。

(2)阴偏胜:阴偏胜,即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由于阴以寒、静、湿为其特点,多表现为阴盛的实寒证,如恶寒、喜暖、肢冷、蜷卧、舌淡等。阴偏胜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等原因所致。

2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或阳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见于“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1)阳偏衰: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活动减退,温煦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而阴寒内盛,表现为“阳虚则寒”的虚寒证。如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白、舌淡脉迟等症。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这是由于肾阳为一身阳气根本的缘故。阳偏衰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2)阴偏衰:阴偏衰,即阴虚,是指机体的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而导致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精虚损,阴不制阳而阳热偏盛,表现为“阴虚则热”的虚热证,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口咽干燥、舌红脉细数。临床上以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为多见,由于肾阴为一身之阴的根本,故肾阴不足在阴虚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阴偏衰多由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3阴阳互损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最后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在阴虚的基础上,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导致阴虚,称为“阳损及阴”。由于肾为全身阳气、阴液的根本,所以,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及肾脏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发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1)阴损及阳:阴损及阳是指阴液亏损,致使阳气化生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如肾阴久虚,损及肾阳,可形成以肾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2)阳损及阴:阳损及阴是阳虚较重,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导致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如肾阳久虚,必然耗伤肾中精气,使肾阴亦伤,形成以肾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两者都属于阴阳互损病变。其中,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精或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或阳不摄阴而阴液流失,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关于阴阳两虚 4 参考资料 附: 1 有阴阳并补作用的穴位 2 有阴阳并补作用的方剂 3 有阴阳并补作用的中成药 4 阴阳并补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阴阳并补 1 拼音

yīn yáng bìng bǔ

2 概述

阴阳并补为治法[1]。针对阴阳两虚证而采取的阴阳双补的治疗方法[1]。在运用这种治疗方法时,要分清阴阳两虚的主次[1]。阴虚为主的,要补阴为主辅以补阳;阳虚为主的,要补阳为主辅以补阴[1]。如气血俱虚,宜气血双补,用八珍汤[1]。又如气阴两虚,宜益气养阴,用生脉散[1]。

3 关于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2])为病机[1]。是指阴虚和阳虚并见的病理变化[3]。包括脏腑阴阳俱虚、气血俱虚、肾阴阳俱虚[1]。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1]。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多见于素体虚弱及久病的患者[1]。治疗原则应阴阳双补,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有所偏重,分主次施治[1]。

4

中医执业医师之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2)

不论是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还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都说明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阴与阳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处于一个有利于生命活动的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