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彻的发表的论文(部分)
《从“太平玉玺”的真伪看“八位万岁”的有无》,《辽宁大学学报》,1979年2期。
《中国农民起义领袖是皇权主义者—从洪秀全谈起》,《辽宁大学学报》,1979年4期。
《天府广场大屠杀事件质疑》,《辽宁大学学报》,1980年2期。
《方伯谦被杀一案考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3期。
《天府广场大屠杀事件再质疑》,《太平天国史新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天京事件中韦昌辉杀人问题新探》,《中国近代史研究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洋务运动浅析》,《电大语文》,1983年3期。
《论洋务派创办中国近代海军的动机》,《辽宁大学学报》,1983年6期。
《中国近代第一座造船厂的创办》,《辽宁大学学报》,1985年3期。
《中国近代第一批军舰的独立制造》,《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5期。
《中国第一届赴欧海军留学生述略》,《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5
《基本功的重要性》,《电大法学》,1986年12期。
《要战胜自己》,《电大法学》,1981年1期。
《要学会多向思考》,《电大法学》,1986年5期。
《培养创造性思维》,《电大法学》,1986年8期。
《评〈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中国出版年鉴》,1987年。
《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略论》,《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6期。
《新意迭出的〈康有为大传〉》,《中国图书评论》,1988年。
《评〈康有为大传〉》,《人民日报》,1988年12月5日。
《黄兴究属何派》,《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4期。
《中国近代第一次购买军舰的尝试》,《中国近代化与洋务运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
《一本别开生面的人物传记》,《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3期。
《政治旋涡中的两个历史人物》,《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5期。
《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6期。
《慈禧当政为灭满洲之说没有根据》,《辽宁大学学报》,1990年2期。
《慈禧巧夺奕欣的议政王职考》,《东北地方史研究》,1990年2期。
《〈热河密札〉中的“宫灯”一词新解》,《近代史研究》,1991年4期。
《慈禧为何连斩两大臣》,《史学集刊》,1992年3期。
《慈禧当政不是为了覆灭满洲》,《清代宫史探微》,紫禁城出版1991年。
《一个伪造的历史事件》, 广州太平天国国际学术讨论会,1991年。
《〈热河密札〉与“辛酉政变”》,《清史论丛》,辽宁古籍出版社,1993年。
《论慈禧新政》,《清史论丛》,辽宁古籍出版社,1994年。
《论光绪之死》,《清史论丛》,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
《巴夏礼被捕考》,《清史论丛》,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忆家父古丁》,《中国书讯》,1996年,总第1期。
《说说我的父亲古丁》,《中国图书商报》,总519期。
《<中国十大皇帝本传丛书>总序》,《十大皇帝本传丛书》,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民初北洋十大将帅丛书>总序》,《民初北洋十大将帅丛书》,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曾国藩生平及家族丛书>总序》,《曾国藩生平及家族丛书》,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
《忆恩师时岳先生》,《李时岳先生纪念文集》,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
《令人心灵震撼的<女人有泪>(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
《一部令人心灵震撼的力作〈女人有泪〉》,《辽宁日报》,2003年10月9日。
《读散文集<女人有泪>》,《文艺报》 ,2003年11月4日。
《读于金兰散文新著<女人有泪>》,《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10期。
《徐彻:铜墨盒里玩出大讲究》,《沈阳日报》,2004年10月8日。
《实验中学给予我们的》,《教育信息》,2004年3期。
《从对太平天国的研究看史与论的关系》,《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
《<明清史探索>:明清史研究的重要收获》,《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1期。
《评张玉兴著<明清史探索>》,《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2期。
《我有这样一方铜墨盒》,《沈阳铁道报》,2005年3月27日。
《品味铜墨盒 承载天地阔》,《沈阳铁道报》,2005年4月24日。
《拜谒日本岚山周恩来诗碑》,《沈阳铁道报》,2005年4月24日。
《莱茵河的风采》,《沈阳铁道报》,2005年5月8日。
《辩论应该有点绅士风度》,《沈阳铁道报》,2005年6月5日。
《一部独辟蹊径的收藏学专著》,《沈阳铁道报》,2005年6月8日。
《乘坐日本高速列车》,《沈阳铁道报》,2005年6月19日。
《警惕落后历史观的沉渣泛起》,《沈阳铁道报》,2005年8月14日。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溯要>序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
《日本人不请我们吃饭》,《沈阳铁道报》2005年9月25日
《评<清代学人录>——推荐李春光教授的新著<清代学人录>》, 《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日本的人力车夫》,《沈阳铁道报》,2006年1月15日。
《论慈禧在避暑山庄的垂帘之争》,《清史研究与避暑山庄》,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
《慈禧光绪母子决裂之谜》,《华商晨报》,2006年9月4日。
简单而言,反映了中国古代与和谐有关的物质文化创造。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铜奔马和合中国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实际上,这次展览是廖波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专题展览,它旨在通过解读丰富的古代文物和闻名遐迩的彬蔚文化之美,解读和合文化所包含的世界观、世界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和文明价值观,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身份,继续渗透文化基因,加强对“和合”文化传承和培育的文化信任。
贵州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铜车马吉林博物馆的珍品是契丹的八角铜镜和白色大理石耳壳,对研究廖契丹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田玉制成的白色大理石耳壳,做工极其精湛,湖北省博物馆的宝藏是越王勾践的宝剑和曾侯爵易的告密者。这把剑是越王勾践在春秋末期佩戴的剑。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漂亮的青铜剑。曾侯乙编钟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它也是一件国宝,代表了战国时期音乐和礼仪的最高成就。它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自己。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后母戊大方鼎安徽博物馆的珍品是楚大定和吴望光剑。楚国文化的象征楚大丁,出土于楚文化发源地寿春楚王墓中。王光剑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件文物。碑文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通过玉器、青铜、瓷器、丝绸刺绣等工艺,反映了中国古代与和谐有关的物质文化创造;其次,选择与“和谐”文化密切相关的水墨古籍,丰富展览的内涵;三是选择反映人类和自然生态文明、人类和社会家庭和国家感情、人类和世界交流互鉴的文物;第四,选择反映河河文化发展及其当代影响的其他文物。
整理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终极破甲武器:锤在古籍上的征战史
在古代,将锤类武器统称为“椎”。但是椎仅仅是锤的原始形态,在西周和之后的春秋及战国时代,便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野。长杆的在与钝刃结合后逐渐演变为殳及后世的棒类武器,在宋代演变为诸多形制,明代的刀棒或大棒也属此类。另外短柄的则就演变为后世的锤、骨朵等武器。在战国时期,锤或者椎并不常用于战阵,但是却有诸多使用记录,笔者便将其中最著名的两个例子记载如下。
其一、窃符救赵
《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信陵君利用屠户朱亥,用大锤诛杀了晋鄙,方才取得了军权救援赵国。“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王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吾今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其二、椎击秦皇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灭韩,韩人张良为韩报秦仇,悉以家财求客刺秦始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可见当时椎这种武器比较沉重,可以挥击也可以投掷,都是非身强力壮的勇士不能使用。但是因为杀伤威力过剩,所以在直到隋唐之前,“锤”并不运用于军中为制式武器。但是在唐代则有《唐律疏议》中记载“狱官令”中则出现了类似于带头短棒的刑具。在五代时期,因为盔甲技术的升级,同时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影响,打击类武器开始大行其道。宋代首先出现“骨朵”记载的是宰相曾公亮编纂的《武经总要》,其中记载为:“蒜头骨朵以铁若木为大首,迹其本意为脉(胍)肫,大腹也。谓其形如脉(胍)而大,后人语言为 以胍为骨,以肫为朵。其首形制不常,或如蒺藜,或如蒜头,俗以随意呼之。”
从史籍和考古学资料上看,在当时不单是宋朝,辽、金、西夏也都使用这种兵器,因为它本来就是由草原牧猎民族自上古便常见的格斗兵器,最适合于骑马作战。同时骨朵也常作仪卫兵器使用。《宋史仪卫志》:“凡皇仪司随驾人数,崇政殿只应亲从四指挥,共二百五十人,执檠骨朵,充禁卫。”河南禹州白沙北宋一号墓,以及内蒙古、辽宁或其他地区的辽、西夏、金墓壁画中,也都有手执骨朵的仪卫形象。在战场上锤虽非制式兵器,但作为杂式武装,也多有士兵和将领使用。如《宋史岳飞传附子云传》中记载:“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登城。攻下随州,又攻破邓州,襄汉平,功在第一。”这段记载在后世也被小说、戏曲等采用并有诸多改编,如著名京剧《八大锤》等。
宋、辽以后的蒙古、元,锤、骨朵是骑兵擅用的兵器,近战肉搏,得心应手。此时的锤的形状多为瓜形,六棱或八棱。明清两代仍沿用元代的瓜锤,有铜制的,也有铁制的。同时也把它做仪仗使用,装长柄,锤首鎏金鋈银,称为立瓜或卧瓜。除了用作普通肉搏外,就如从战国时期的两个故事中看到的,锤还可以用作投掷,因此其也派生了一个亚形。其形状呈球形或方体,与骨朵大同小异,但没有装木柄的銎孔,而在球体的顶端或方体的一侧铸有半环形钮。通过环钮系上绳索,投掷击杀敌人,时人形象地称之为流星锤,也叫做飞锤。
一般多做暗器使用,对于战国时代只能掷出无法收回的缺点,也通过加以绳索进行改进。明天启年间茅元仪编纂的《武备志军资乘器械三》中记载了其使用方法:“锤有二,前者为之正锤,后面手中提者为之救命锤。”意思便是使用时,前面之锤用于击敌,后面的则用于防备。前一击不中时,用后面的锤以防不测。这种流星锤在先秦的鄂尔多斯草原牧猎兵器也可以见到,有的呈球形,外面突出乳丁,有的作多面体,还有的呈秤砣状。不论其形状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个鼻钮。它们既可以穿上绳索做流星锤使用。还可系短索,索上再接短柄,做链锤使用,若甩动起来,其击打力度比普通骨朵更强。后来,元朝的蒙古骑兵也使用这种链锤,锤的形状多呈六角形。而在明代火器普及后,锤的作用和大多数的打击兵器一样日渐式微,尽管清代仍有使用,但是多是充作表演或者礼仪所用了。
辽宁省提前批院校有陕西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沈阳音乐学院等。
一、陕西师范大学。
1、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师2144人,其中教授623人、副教授854人,有国家级人才97人次,其中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79人次,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领军人才2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
2、馆藏资源。
学校图书馆藏书408万册,其中古籍25万余册,引进各类文献数据库268个。学校出版总社是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数字出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出版传媒机构。
二、上海纽约大学。
1、师资力量。
学校按照纽约大学的标准面向全球招聘教师,依托纽约大学的师资资源和选材体系,已经建成一支近200人的师资队伍。教师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或地区,均具有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或任职经历,先后有23位各国院士或学术协会会士级别的学术大师来到上海纽约大学全时任职。
2、模式创新。
上海纽约大学也在探索“体制内创新”。比如,本科教育采用通识教育模式,一、二年级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三、四年级分文理工科不同的专业。4年后,预计师生比为1:8,每个学生都会配有一名导师。
三、沈阳音乐学院。
1、教学建设。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辽宁省级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辽宁省级本科优势特色专业2个,6个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辽宁省级精品课7门,首批辽宁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
2、学术资源。
学校图书馆全院文献总量685754册,其中三好校区:307440册,长青校区:374712册,大连校区:3602册。电子图书110874册;电子期刊25407种;中文报刊230种,外文期刊18种。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调剂时间是3月20日,调剂服务系统3月20日至4月30日。
扩展资料:
调剂的基本条件
1应为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或法硕联考考试方式的非专项计划考生。
2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3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一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上不得跨学科门类调剂。
5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对于外国语科目,不接受招生专业目录中未列出语种的考生调剂。对于初试科目中有数学的专业,要求调入考生的初试中必考数学。
6调入专业初试科目数量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初试科目数量一致。
7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的专业,可以接受相同或相近专业(类别、领域)全日制学习方式考生调剂,但录取类别必须为定向就业(非全日制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的考生)。
8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审计、图书情报、旅游管理(125400)、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符合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情况下,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9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10调剂考生还须符合学校各培养单位制定的具体接收调剂考生条件。
辽宁大学图书馆设有基本书库(基藏库)、开架书库、检索大厅、辽宁大学文库、古籍阅览室、学生自习室、教师参考室、报纸阅览室、中文期刊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广场、语音视听室。通过校园网(CERNET)的连接,实现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主核心的网络化管理系统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现代化,在联机编目、资源共享、书目管理、文献借阅、收视播放等方面建立起了系统的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辽宁大学文献数字平台工程,为创建虚拟化、数字化、现代化的图书馆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95人。其中研究馆员1人,副教授1人,副研究馆员1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近90%。图书馆在馆长的领导下,设有采编部、文献借阅部、自动化部、信息部、数字化组及办公室。 辽宁大学图书馆贯彻以“以读者为中心”的宗旨,积极主动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本文2023-08-04 11:27: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