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起红疙瘩,很痒,怎么办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5收藏

身上起红疙瘩,很痒,怎么办啊,第1张

第一种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指接触外界某些物质,而引起身上皮肤和黏膜的急 性、亚急性、慢性炎症反应性皮肤病。以接触部位表现红斑、水疱、 丘疹、糜烂及渗液,自觉瘙痒为特征。本病有明确的接触史,祛除病因后可自行痊愈。属中医漆疮马桶疮奇药风等范畴。

第二种 湿疹

为一过敏性疾病,属IV型变态反应。湿疹的原因和诱发的因素常因个体因素和疾病的不同阶段而异,因此不易确定。临床上以瘙痒显著,对称性分布,急性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常以苔藓样改变为主及反复发作、易成慢性为其特征。

第三种 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又称或特应性皮炎,是具有遗传史、血IgE高及可伴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病人或其家族中常有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病史。

第四种 自身敏感性湿疹

自身敏感性湿疹为一特殊型湿疹,是由于病人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组织所产生的某些物质过敏而引起。临床以突然发生散在丘疹、红疙瘩、丘疱疹及小水疱,呈群集性,可互相融合为特征。发病之前,在皮肤等部常有湿疹等原发皮肤病呈急性加重病史。

第五种 淤滞性皮炎

淤滞性皮炎又称静脉曲张性湿疹。临床上以小腿红斑和褐色色素沉着,丘疹、水疱、糜烂,反复难愈,后期出现皮肤干燥脱屑及苔藓样变为特征。多发于中老年人,皮损好发于小腿。

第六种 尿布皮炎

尿布皮炎是发生在尿布遮盖部位的接触性皮炎,临床以臀部、 阴部等尿布包裹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浸渍、糜烂、流滋为特征。多发于婴儿。

第七种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本病为自身敏感性皮炎的特殊型,在发生前患处附近有慢性细菌性感染病灶,临床以病灶周围发红、密集小水疱、水疱、脓疱、 结痂、鳞屑、红疙瘩为特征。发病前有慢性细菌感染灶,排出大量分泌物。

第八种 口周皮炎

口周皮炎是指围绕口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由Frumess在1957年首先描述,称为光感性皮脂溢出症。以对称分 布的丘疹、丘疱疹、脓疱、红斑、鳞屑、红疙瘩等,伴有轻度瘙痒及烧灼感为 临床特征。好发于育龄妇女,偶见男性和儿童。

第九种 荨麻疹

是一种常见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肤黏膜突然出现风团,发无定处,时隐时现,剧痒,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为其特征。慢性者可反复发作,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部位,发无定处。常有进食某种食物,如鱼、虾、海鲜或某种药物病史,或对寒冷敏感等。

第十种 丘疹性荨麻疹

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一种风团样丘疹性皮肤病。临床以皮疹发生在叮咬部位,呈风团样反应,中心有水疱,剧烈瘙痒为其特征。春夏季发病较多。皮损多在腰、背及下肢或暴露部位置。

第十一种 药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注射、口服、 吸入、外用等进入人体身上后引起的身上皮肤黏膜急性炎症性反应。重者 伴有内脏损害。据临床统计,抗生素、磺胺类、镇静类及解热止痛类药物引起者占药疹的3/4。中医属中药毒范畴。

第十二种激素依赖性皮炎

激索依赖性皮炎亦称酒渣样皮炎,或部分口周皮炎亦包含在内。是由于皮质类固醇激索使用不当或滥用造成的,临床以皮肤弥漫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针尖样脓疱、皲裂、脱屑、色索异常为特征。多见于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之人。多发半个月以上皮质类固醇激素用药史,并形成依赖。患处皮肤弥漫性红斑,不同程度表皮变薄发亮,毛细血管扩张。脱屑,皮肤异色,萎缩瘢痕,红疙瘩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蓖麻中毒 5 拼音名 6 蓖麻的别名 7 来源 8 性味 9 功能主治 10 蓖麻的用法用量 11 摘录 12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蓖麻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蓖麻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蓖麻 1 拼音

bì má

2 英文参考

Ricinu unis

3 概述

蓖麻 大戟科。一年生草本,在南方可成小乔木。叶互生,掌状5~11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边缘有锯齿;叶柄长,盾状着生。雌雄同株,雌雄花生同一花序上,下部为雄花,上部为雌花,无花瓣,萼片3~5裂;雄花雄蕊多数,花丝多分枝;雌花子房上位,3室,每室1胚珠,花柱3,红色,柱头2裂。蒴果球形,长1~2厘米,有软刺;种子长圆形,光滑有斑纹,子叶薄,有丰富胚乳。蓖麻原产非洲。我国各地栽培。种仁含油约70%,为工业用油,可制肥皂及印刷油等;医药上为泻下剂。

4 蓖麻中毒

蓖麻又称草麻、红麻,种子俗称大麻子。含油50%~70%,可作工业用油和医用缓泻剂,根、叶、种子均入药。蓖麻全株有毒,种子毒性最大。蓖麻子在工业及医学上用途颇广,精炼的蓖麻油是航天工业所需的润滑油,叶可饲养蓖麻蚕,也可做农药。生食蓖麻子、蓖麻油或误服过量医用蓖麻油,均可致中毒。

蓖麻子中含蓖麻毒素和蓖麻堿两种有毒物质。其中蓖麻毒素的毒性极强,进入人体后,可损害肝脏、肾脏等实质器官,使之发生出血及坏死,并可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解,引起急性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出血性肠炎、小血管栓塞等,毒索还可抑制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最后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和肾衰竭而致人死亡。一般人食入30mg蓖麻毒素或016g蓖麻堿便可致死。儿童吃了生蓖麻子4~5粒即可导致死亡。

曾有用蓖麻子油当做食油的,少量食用仅仅有头晕等不适感觉。食用过多的,会在食后1~4h出现头痛、头晕、口麻,并有咽部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还会出现血尿、少尿或尿闭、四肢麻木、步态不稳等表现,中毒较轻的患者可在48~72h恢复。重者会有剧烈头痛、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手舞足蹈等症状,甚至会因血压下降、休克及呼吸抑制而死亡。也有的患者在恢复期因肾衰竭而死亡。[1]

蓖麻毒素无特效解毒剂,临床上一般采用对症治疗[2] :

1洗胃,催吐,导泻。也可进行高位结肠灌洗。

2口服蛋清或冷牛奶、冷米汤,以保护胃黏膜。

3应用对症及支持治疗,如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应用保肝药物,积极抢救休克,必要时给予强心剂、镇静剂、氧气吸入等。

4暂时禁食脂肪及油类食物。

5防止溶血,早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堿化尿液,必要时可输新鲜血。

5 拼音名

Bì Má

6 蓖麻的别名

红蓖麻

7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 Ricinus munis L的种子(见“蓖麻子”)、根及叶入药。夏秋采根及叶,分别晒干或鲜用。

8 性味

叶:甘、辛,平。有小毒。

根:淡、微辛,平。

9 功能主治

叶:消肿拔毒,止痒。治疮疡肿毒,鲜品捣烂外敷;治湿疹搔痒,煎水外洗;并可灭蛆、杀孑孓。

根:祛风活血,止痛镇静。用于风湿关节痛,破伤风,癫痫,精神分裂症。

10 蓖麻的用法用量

根1~2两,水煎服。

11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经外奇穴名·龟尾 31 定位 32 主治病证 33 刺灸法 4 推拿穴位名·龟尾 5 经穴别名·龟尾 51 长强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长强穴的定位 56 长强穴的取法 57 长强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长强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长强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长强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长强穴研究进展 5131 对肠蠕动的调整作用 5132 对心脏的影响 5133 用于针麻 5134 治疗经闭 5135 治疗婴幼儿腹泻 5136 治疗肛裂 5137 治疗痔疮 5138 治疗癫痫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龟尾 1 拼音

guī wěi

2 概述

龟尾:1经外奇穴名;2推拿穴位名;3经穴别名。

3 经外奇穴名·龟尾

龟尾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臀部尾骨尖端。计1穴。主治腹泻、痢疾、便秘、脱肛、尾骶骨痛等。

31 定位

经外奇穴龟尾位于臀部尾骨尖端。计1穴。

32 主治病证

经外奇穴龟尾主治腹泻、痢疾、便秘、脱肛、尾骶骨痛等。

33 刺灸法

一般用拇指端按揉50~100次。或用艾条熏灸10~15分钟。[1]

4 推拿穴位名·龟尾

龟尾为推拿穴位名。出《肘后备急方》。又名尾闾、闾尾。位于尾骨端。治赤白痢,泄泻,腹胀,脱肛,慢惊风等症。

5 经穴别名·龟尾

龟尾为经穴别名,即长强[2]。见《太平圣惠方》。

穴位 长强 汉语拼音 Changqiang 罗马拼音 Changchiang 美国英译名 Long Strong 各

号 中国 GV1 日本 1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 富耶氏 IVG1 德国 LG1 英国 Gv1 美国 Go1

长强为经穴名(Chángqiáng GV1[3],DU1[4])。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备急千金要方》作长疆[5]。别名穷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橛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气之阴郄(《针灸甲乙经》),胸之阴郄(《西方子明堂灸经》),气郄(《针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圣惠方》),尾闾(《古今医统大全》),骶上(《太平圣惠方》),骶端[6],骨骶(《类经图翼》),龟尾(《太平圣惠方》),龙虎(《经穴纂要》),尾蛆骨(《人镜经》),骶骨(《人镜经》),曹溪路(《卫生宝鉴》),三分闾(《卫生宝鉴》),河车路(《卫生宝鉴》),朝天岭(《经穴纂要》云出《卫生宝鉴》),上天梯(《卫生宝鉴》),尾骨下穴(《针灸穴名解[7]》),脊骶端(《针灸学》(南京))。属督脉[3]。长强是督脉的络穴,少阴所结;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之会[3]。长为短之对,强为弱之对,脊柱长而强韧,此穴在其下,故名长强[3]。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强,瘛疭,小儿囟陷,腰脊部疼痛,尾骶部疼痛,痔疮,遗尿,腹泻,泄泻,癔症,癃闭,淋证,小便难, 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

51 长强穴的别名

穷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橛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气之阴郄(《针灸甲乙经》),胸之阴郄(《西方子明堂灸经》),气郄(《针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圣惠方》),尾闾(《古今医统大全》),骶上(《太平圣惠方》),骶端[6],骨骶(《类经图翼》),龟尾(《太平圣惠方》),龙虎(《经穴纂要》),尾蛆骨(《人镜经》),骶骨(《人镜经》),曹溪路(《卫生宝鉴》),三分闾(《卫生宝鉴》),河车路(《卫生宝鉴》),朝天岭(《经穴纂要》云出《卫生宝鉴》),上天梯(《卫生宝鉴》),尾骨下穴(《针灸穴名解[7]》),脊骶端(《针灸学》(南京))。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53 穴名解

长为短之对,强为弱之对,脊柱长而强韧,此穴在其下,故名长强[3]。

长,与短对言,长大,旺盛。强,有强盛意。督脉为统督诸阳之经,自下而上,强劲端长,而长于阳,为全身之所寄托。长强为纯阳初始,又为督脉之络穴,其气强盛。杨上善曰:“督脉诸阳脉长,其气强盛,穴居其处,故曰长强也。”如长而不强,则困顿难支,长而过强,则脊强反折,二症皆可取用矣。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养生家调运任督,以意导气,起自尾闾,循脊骨,上百会,下龈交,衔接任脉,下颐循胸,至脐腹以抵会阴,复合于督脉。由本穴循背上行,即庄子所谓“缘督以为经”也。如此升降轮会,循环不息,无尽无休,故名长强。[7]

54 所属部位

尾端[8]

55 长强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长强穴在尾骨下,当尾骨端与 连线的中点处[9]。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与 连线之中点处,跪伏位取穴[5]。

长强穴位于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 连线的中点处。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3]。

长强穴在督脉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肌肉)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骨骼)

56 长强穴的取法

跪伏或胸膝位,于尾骨尖与 连线之中点取穴。

长强穴位于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 连线的中点处。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3]。

跪伏或胸膝位,在尾骨下端与 之间的凹陷处取穴[10]。

57 长强穴穴位解剖

长强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浅层主要布有尾神经的后支。深层有 神经的分支,肛神经, 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肛动、静脉。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3]。

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 外括约肌深部→肛提肌[11]。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肛神经皮支( 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肛神经肌支和肛动脉( 内动脉分支)分布[11]。

布有尾骨神经后支, 神经;以及 动、静脉分支[5]。

58 长强穴的功效与作用

长强穴具有解痉止痛,调畅通淋的功效。

长强穴有通任督,调肠腑作用[3]。

长强穴为督脉首穴,督脉挟脊而行,为诸阳脉之长,“入属于脑”,故既可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前阴、肛肠及腰骶病,又能治疗神志病[2]。

长强穴有宁神镇痉,通便消痔之功。主治癫狂,痫疾,脊强反折,泄泻痢疾。人体气息之出入,血液之流行,饮食便溺之交替,凡诸新陈代谢,均在循环运行之中。无论寐寤,其运行变化均无休止,所谓营卫之行,无顷刻止者也。[7]

59 长强穴主治病证

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强,瘛疭,小儿囟陷,腰脊部疼痛,尾骶部疼痛,痔疮,遗尿,腹泻,泄泻,癔症,癃闭,淋证,小便难, 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

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癫痫、精神分裂症及脊强瘈疭、小儿囟陷、腰脊及尾骶部疼痛等[3]。

长强穴主治痔疮,脱肛,便血,便秘,遗精,遗尿,腹泻,痢疾,腰脊强痛,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炎等[5]。

长强穴主治痔疾,脱肛,便血,泄泻,痢疾,便秘;癫痫,癔症,瘛疭;癃闭,淋证,小便难, 湿痒;腰痛,尾骶骨痛;呕血,遗精,阳痿,疝气[10]。

长强穴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癫狂痫、腰脊和尾骶部疼痛[11]。

长强穴主治痔疾,便血,洞泻,大小便难, 湿痒,尾骶骨疼痛 ,癫痫,癔病,腰神经痛。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11]。

先进针至皮下,再与骶骨平行斜向刺入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 和尾骶部,有时针感沿督脉向上传至腰部[10][3][5]。

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0]。

注意:针刺长强时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11]。

5102 灸法

可灸[3]。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一般不灸[10][11]。

511 长强穴的配伍

长强穴配承山灸有清热通便,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痔疾[3]、便结。治久痔[10]。

长强穴配百会、气海治脱肛[3]。

长强配百会,有通调督脉,益气升阳的作用,主治脱肛,头昏。

长强穴配腰奇治癫痫[3]。

长强配小肠俞,有行气通腑,分清泌浊的作用。治大小便难[10]、淋症。

长强配身柱,有行气通督的作用。治小儿惊痫[10]。

长强配百会、脐中,治脱肛[10]。

长强配命门,治赤白痢[10]。

长强配大肠俞、承山、百会,治脱肛[10]。

512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

《针灸甲乙经》:痉反折,心痛,气短,尻濇,小便黄闭,长强主之。腰痛上寒,实则脊急强,长强主之。癫疾发如狂走者,面皮厚敦敦,不治,虚则头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难,腰尻重,难起居,长强主之。小儿惊痫,瘛疭脊强,互相引,长强主之。

《针灸大成》:主肠风下血,久痔瘘,腰脊痛,狂病,大小便难,头重,洞泄,五淋,疳蚀下部,小儿囟陷,惊痫,瘛疭,呕血,惊恐失精,瞻视不正。

《针灸聚英》:足少阴、少阳结会,督脉别走任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入三分,抽针以太痛为度……灸然不及针。

《类经图翼》:一经验治少年注夏羸瘦,灸此最效。

《席弘赋》:大杼若连长强寻,小肠气痛即行针。

《玉龙歌》:九般痔疾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 大痛穴为真。

513 长强穴研究进展 5131 对肠蠕动的调整作用

针刺家兔的“长强”,对原来结肠紧张度低下者大多可使之亢进,而对结肠紧张度增高者则可使之减弱[10]。

针刺家兔“长强”,能调整结肠运动,使实验性结肠低紧张度者内压升高,高紧张度者内压降低[3]。

5132 对心脏的影响

给狗以轻度的氟烷麻醉,然后针刺长强,捻针时可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和每搏输出量,降低心率和动脉压,减低外周阻力[10]。

现代研究报道,针刺狗的长强穴,捻针时可明显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出量,降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减低外周阻力[7]。

5133 用于针麻

据报道:长强、水分穴针麻用于多种妇产科手术,有效率高达97%[3]。

5134 治疗经闭

取长强,刺1寸,用强 ,泻法,留针20分钟,5分钟行针1次。

5135 治疗婴幼儿腹泻

取长强,刺5~8分,小幅度快速捻转2分钟左右出针,每日1次。

5136 治疗肛裂

长强穴埋肠线。

5137 治疗痔疮

长强配承山,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

5138 治疗癫痫

湿疹,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调整饮食,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用湿疹锌软膏擦患处试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湿疮的病因病机 5 湿疮的诊断 51 急性湿疮 52 亚急性湿疮 53 慢性湿疮 54 特定部位及特殊类型的湿疮 6 需要与湿疮相鉴别的疾病 61 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相鉴别 62 牛皮癣与慢性湿疮相鉴别 7 湿疮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711 风热蕴肤 712 湿热浸* 7121 症状 7122 辨证分析 7123 治法 7124 方药治疗 713 脾虚湿蕴 7131 症状 7132 辨证分析 7133 治法 7134 方药治疗 714 血虚风燥 7141 症状 7142 辨证分析 7143 治法 7144 方药治疗 72 外治法 721 急性湿疮 722 亚急性湿疮 723 慢性湿疮 8 湿疮患者日常保健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湿疮的穴位 2 治疗湿疮的方剂 3 治疗湿疮的中成药 4 湿疮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湿疮 1 拼音

shī chuāng

2 英文参考

eczem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湿疮(eczema[1])为病名[2]。是指以多形损害,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为过敏性炎症皮肤病[2]。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中医古代文献无湿疮之名,一般依据其发病部位、皮损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若浸*遍体,滋水较多者,称浸*疮;以丘疹为主者,称血风疮或栗疮;发于耳部者,称旋耳疮;发于 者,称 风;发于手部者,称瘑疮;发于脐部者,称脐疮;发于阴囊者,称肾囊风或绣球风;发于四肢弯曲部者,称四弯风;发于婴儿者,称奶癣或胎症疮。

湿疮相当于西医的湿疹[3]。

4 湿疮的病因病机

湿疮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为本病。

5 湿疮的诊断

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湿疮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51 急性湿疮

起病较快,常对称发生,可发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亦可泛发于全身,但以面部的前额、眼皮、颊部、耳部、口唇周围等处多见。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瘙痒,继而在潮红、肿胀或其周围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皮损群集或密集成片,形态大小不一,边界不清。常因搔抓而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流滋、结痂。自觉瘙痒,轻者微痒,重者剧烈瘙痒呈间隙性或阵发性发作,常在夜间增剧,影响睡眠。皮损广泛者,可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全身症状。

52 亚急性湿疮

多由急性湿疮迁延而来,急性期的红肿、水疱减轻,流滋减少,但仍有红斑、丘疹、脱屑。自觉瘙痒,或轻或重,一般无全身不适。

53 慢性湿疮

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疮反复发作而来,也可起病即为慢性湿疮,其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皮纹显著或有苔藓样变,触之较硬,暗红或紫褐色,常伴有少量抓痕、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间有糜烂、流滋。自觉瘙痒剧烈,尤以夜间、情绪紧张、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时为甚。若发生在掌跖、关节部的易发生皲裂,引起疼痛。病程较长,数月至数年不等,常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等全身症状。

54 特定部位及特殊类型的湿疮

湿疮虽有上述共同表现,但由于某些特定的环境或特殊的致病条件,湿疮可有下列特殊类型。

(一)头面部湿疮发于头皮者,多有糜烂、流滋,结**厚结,有时头发粘集成束状,常因染毒而引起脱发。发于面部者,多有淡红色斑片,上覆以细薄的鳞屑。

(二)耳部湿疮好发于耳窝、耳后皱襞及耳前部。皮损为潮红、糜烂、流滋、结痂及裂隙,耳根裂开,如刀割之状,痒而不痛,多对称发生。

(三) 部湿疮主要发生于女性,表现为皮肤潮红、糜烂、流滋,上覆以鳞屑,或结**痂皮。自觉瘙痒,或有皲裂而引起的疼痛。

(四)脐部湿疮皮损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斑片,有流滋、结痂,边界清楚,不累及外周正常皮肤。常有臭味,亦易染毒而出现红肿热痛,伴发热畏寒,便秘溺赤。

(五)手部湿疮皮损形态多种,可为潮红、糜烂、流滋、结痂。反复发作,可致皮肤粗糙肥厚。冬季常有皲裂而引起疼痛。发于手背者,多呈钱币状;发于手掌者,皮损边缘欠清。

(六)小腿部湿疮多见于长期站立者,皮损主要发于小腿下三分之一的内外侧。常先有局部青筋暴露,继则出现暗红斑,表面潮湿、糜烂、流滋,或干燥、结痂、脱层,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常伴有臆疮。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出现皮肤肥厚粗糙,色素沉着或减退。

(七)阴囊湿疮多发于阴囊,有时延及 周围,少数累及 。;急性期潮红、肿胀、糜烂、渗出、结痂;慢性期则皮肤肥厚粗糙,皱纹加深,色素沉着,有少量鳞屑,常伴有轻度糜烂渗出。病程较长,常数月、数年不愈。

(八)婴儿湿疮多发于头面部,尤常见于面部,在面部者,初为簇集性或散在的红斑或丘疹。在头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腻性的鳞屑和**痂皮。轻者,仅有淡红的斑片,伴有少量鳞屑,重者出现红斑、水疱、糜烂,浸*成片,不断蔓延扩大。自觉瘙痒剧烈,患儿常有睡眠不安,食欲不振,一般1—2岁之后可以痊愈,若2岁后反复发作,长期不愈,且有家族史、过敏史者称为四弯风。

(九)四弯风一般分为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婴儿期皮损为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流滋、结痂、脱屑。好发于头面、躯干、四肢。儿童期皮损呈局限性、对称性,多为干燥常有鳞屑的丘疹,或为边缘清楚的苔藓样斑片,因搔抓而有抓痕、表皮剥脱、血痂。少数可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正常皮色或棕褐色的丘疹,初起较大,颜色潮红,日久变硬,色褐。多见于肘窝、胭窝或四肢伸侧。成人期皮损类似播散性牛皮癣,皮损为多数密集的小丘疹,常融合成片,苔藓样变明显,其上有细薄鳞屑。好发于颈部、四肢、眼眶周围。自觉剧烈瘙痒。部分患者伴有消瘦、便溏、纳呆、神疲乏力、头晕、腰酸、发育不良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血清中18E增高。

6 需要与湿疮相鉴别的疾病 61 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相鉴别

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以红斑、潮红、肿胀、水疱为主,形态较单一,边界清楚,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不复发。

62 牛皮癣与慢性湿疮相鉴别

牛皮癣皮损好发于颈项、四肢伸侧、尾骶部。初为多角形扁平丘疹,后融合成片,典型损害为苔藓样变,皮损边界清楚,无糜烂渗出史。

7 湿疮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711 风热蕴肤

湿疮·风热蕴肤证(eczema with pattern of windheat amassing in skin)是指风热蕴肤,以红色丘疹为主,可见鳞屑、结痂、渗出不明显,发病迅速,泛发全身,瘙痒剧烈,舌质红,苔舌薄黄,脉浮数或弦数为常见症的湿疮证候[3]。

712 湿热浸*

湿疮·湿热浸*证(eczema with dampnessheat inundation pattern)是指湿热浸*肌肤,以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丘疱疹密集,瘙痒无休,抓破后渗液流汁,伴身热不扬、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舌苔白或黄腻,脉滑或数为常见症的湿疮证候[3]。

7121 症状

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休,渗液流滋;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于,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7122 辨证分析

湿热浸*,热重于湿,故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于,尿短赤;湿热浸*肌肤则瘙痒无休,渗液流汁;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为湿热之象。

7123 治法

清热利湿。

7124 方药治疗

龙胆泻肝汤合革藓渗湿汤加减。

713 脾虚湿蕴

湿疮·脾虚湿困证(eczema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是指脾虚湿困,蕴于肌肤,以发病较缓,皮损淡红,散在丘疹、丘疱疹,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舌苔白或腻,脉弦缓为常见症的湿疮证候[3]。

7131 症状

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流滋,可见鳞屑;伴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腻,脉弦缓。

7132 辨证分析

饮食不节,日久伤脾,脾虚生湿,蕴积肌肤,故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脾虚湿阻中焦则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腻、脉弦缓为脾虚湿蕴之象。

7133 治法

健脾利湿。

7134 方药治疗

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714 血虚风燥

湿疮·血虚风燥证(eczema with pattern of winddryness due to blood deficiency)是指血虚风燥,以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伴口干,纳差腹胀,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弦为常见症的湿疮证候[3]。

7141 症状

病久,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弦。

7142 辨证分析

久病耗伤阴血,或脾虚生化之源不足,致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故病久,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阴血不足则口干不欲饮,脾虚则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弦为血虚风燥之象。

7143 治法

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7144 方药治疗

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瘙痒不能人眠者,加珍珠母、夜交藤、酸枣仁,以养心安神。

72 外治法 721 急性湿疮

初起仅有皮肤潮红而无流滋者,以清热安抚、避免 为原则,可选用清热止痒的中药苦参、黄柏、地肤子、荆芥等煎汤外洗,或用10%黄柏溶液、炉甘石洗剂外搽;若糜烂、水疱、流滋较多者,以收敛清热止痒为原则,可选用马齿苋水洗剂,黄柏溶液外搽或蒲公英、龙胆草、野菊花、炉甘石、明矾各20g,煎水待冷后湿敷,或2%~3%硼酸水、0.5%醋酸铅外洗;急性湿疮后期,滋水减少、结痂时,以保护皮损、避免 、促进角质新生、消除残余炎症为原则,可选用黄连软膏、青黛膏外搽。

722 亚急性湿疮

以消炎、止痒、干燥、收敛为原则,有少量流滋者,选用苦参汤、三黄洗剂湿敷外搽;无流滋者,可选用青黛散、祛湿散、新三妙散等油调外敷或黄柏霜外搽。

723 慢性湿疮

以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为原则。可选用各种软膏、乳剂,根据瘙痒及皮肤肥厚程度加入不同浓度的止痒剂、角质促成和溶解剂,如青黛膏、5%硫黄软膏、5%一10%复方松馏油软膏、湿疮膏、皮脂膏、10%~20%黑豆馏油软膏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

8 湿疮患者日常保健

1.急性者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等 物洗涤。

2.不论急性、慢性,均应避免搔抓,并忌食辛辣、鸡鸭、牛羊肉、鱼腥海鲜等发物。

3.急性湿疮或慢性湿疮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

9

在肚脐上打了个脐环,发炎了用什么药能治好?如题 谢谢了

1,用双氧水清洗 2,用医用酒精消毒脐环 3,在脐环杆上涂一层百多邦 早晚各一次

希望采纳

在肚脐上打了个脐环,发炎了用什么药能治好?拜托各位大神

1,用双氧水清洗 2,用医用酒精消毒脐环 3,在脐环杆上涂一层百多邦 早晚各一次

肚脐发炎用什么药

红霉素乳膏涂于患处

直肠炎能治好吗?用什么药治能好?如题 谢谢了

能治好。用中药或西药 。带上检查结果去消化科或肛肠科。

肚脐眼发炎用什么药

你好,现在是引起脐炎了,保持干燥、勿沾水。

指导意见:

建议口服头孢氨苄,并用碘伏消毒即可,10天左右差不多好了,一般情况不会引起腹腔感染,请放心!假如再不好就去输液消炎药,医生换药及理疗。希望能帮到你!

得了风湿疹用什么药能治好?如题 谢谢了

风湿是不能根治的只能慢慢治疗。注意不要受冷受凉用外用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望采纳

摸什么药能治好痘痘?如题 谢谢了

痤疮(青春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应做到不吸烟,不喝酒,特别是不饮烈性酒,不喝浓咖啡和浓茶,还要少食辛辣 食物,少食糖果及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局部护理方面尤其要注意不要挤压皮疹,注意面部清洁,油性皮肤用碱性稍大的香皂,干性皮肤用碱性低些的香皂或洗面乳。有脓疱或囊肿洗脸时不要过于用力,以免使皮损破溃。 长痘与长期熬夜,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等因素引起内分泌失调,饮食辛辣 食物 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堵塞毛孔有关。长痤疮痘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这个您自己生活中要多注意。 谢谢您的采纳!↓y 6祝您健康幸福。↓

什么药能治好心病?如题 谢谢了

"心"药才能治心病,从哪里跌倒还是要从哪里爬起来

记得采纳啊

肚脐边很疼为什么?如题 谢谢了

除了那个位置疼痛外还有什么地方有问题,一般阑尾炎会在右下方疼痛,但是也有的可以放射到肩部胸部等。最好先到卫生单位排除阑尾炎,如果确定是阑尾炎,疼的厉害,建议手术摘除。

身上起红疙瘩,很痒,怎么办啊

第一种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指接触外界某些物质,而引起身上皮肤和黏膜的急 性、亚急性、慢性炎症反应性皮肤病。以接触部位表现红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