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第1张

翻译: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被他珍藏的书画有几百个。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太荒谬了!”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婢女。”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原文: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与?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启示

此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文中著名画家戴嵩的画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

扩展资料:

介绍

戴嵩的《斗牛图》此图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

双牛用水墨绘出,以浓墨绘蹄、角,点眼目、棕毛,传神生动地绘出斗牛的肌肉张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态、击者蛮不可挡的气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可见画家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作品不拘常规、生意昂然,不愧为传世画牛佳作。

戴嵩 ,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韩滉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嵩为巡官。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妙”。

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之观察之精微。明代李日华评其画谓:“固知象物者不在工谨,贯得其神而捷取之耳。”与韩干之画马,并称“韩马戴牛”。传世作品有《斗牛图》。

—戴嵩画牛

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儒家文化的辉光

庐山是中国古代文化重地之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里有中国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其前身为南唐升元年间所建“庐山国学”在宋初所改名者,居于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后儒朱熹在此讲学,振兴了儒家的这一教育中心,其规模与学术水平被誉为“海内第一”,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老峰山腰白石寺,原为“李氏山房”,宋代著名学者李常曾在此苦读,抄书九千余卷,被称作庐山上的“宋代图书馆”,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朱熹重振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在五老峰东南麓海会寺下方,距星子县城十余里。据洞志记载:“白鹿洞者,唐李渤读书处也。唐贞元元年(785)渤与其兄涉,俱隐庐山,渤养一白鹿甚驯,行常以之自随。人因称为白鹿先生。”传说李渤在此日夜苦读,五老峰的一只仙鹿受到感动,离群来此,陪他读书,为他衔来山参,替他遮挡风雨,还为他到小镇上购买笔墨纸张。待李渤当了刺史,再来访仙鹿时,却已无影无踪。此地四面山峦回合,如在洞中,故人称之为白鹿洞。李渤任江州刺史后,在他隐居之处大兴土林,构筑台榭,遂声名广传。唐代末年,不少学者避乱而来此读书论学,颜真卿之孙颜翠曾率弟子三十余人授经洞中。南唐升元年间(937—942)在此建“庐山国学”,以国子监九经为洞主,聚徒讲学。宋初,白鹿洞改名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书院在宋代大兴,一般在山林名胜之地,有著名学者讲学,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等多种学习方法,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间亦议论时政,对学术发展影响很大。因国衰兵乱,南宋时白鹿洞书院已破败不堪,淳熙年间朱熹任南康军守(在今星子县),多次上书朝廷,积极主张重修,终于得到孝宗的支持。白鹿洞书院修复后,朱熹亲自在此讲学,并重新制订学规。自此鼎盛一时,被誉为“海内第一”,成为书院的典范。

白鹿洞书院规模甚大,俨若山城。原有古典建筑三百六十多间,殿宇书堂、楼台亭榭、莲池小桥、牌坊碑廊,一应俱全。

礼圣殿为书院主要建筑,是当年学生尊孔之殿堂,有吴道子绘孔子像刻在墙上。其旁为慎思园,内有一棵老态龙钟的桂花树,传为朱熹手植,树旁碑上有“ 手植丹桂”字样。丹桂院有小路通碑廊,壁间石刻一百三十余块,内有朱熹手订书院学规,历次修建文及名人书法。其中名贵者以紫霞真人所书《游白鹿洞歌》为最,县志载,万历九年,有一穷道人来游,向书院诸生借笔墨题诗。童子见此人贫困潦倒之状,未予理会。道人遂拾蒲草于屏壁之上写下了《白鹿洞歌》,因其诗意清新,笔法雄劲,乃刻石传世。歌曰:“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窥人世烟云重。我欲揽秀色,一一青芙蓉。举手石扇开半掩,绿鬟玉女如相逢。风雷隐隐万壑深,凭崖倚树闻清钟。洞门之外百丈松,千年尽化为苍龙。驾苍龙,骑白鹿,泉堪饮,芝可服。何人肯入空山宿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黄庭》石上读。”自署“紫霞真人编蒲为书”。

白鹿洞书院园林清幽,有御书阁、彝化堂、启圣祠等许多建筑,泉清石秀,古木参天,真乃读书佳处。清代诗人袁枚有《白鹿洞》诗:“少室山人旧草庐,隔朝换作 居。一松门外张华盖,五老云中看读书。白鹿仙踪流水远,青衿灯火讲堂虚。人间何处寻精舍,稷下淹中恐不如。”近代魏源亦写其景并赞朱子之伟绩:“水复山重得洞名,白云深处读书声。参天峰下参天树,谁称松涛万壑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 ,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他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集理学之大成,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死后被追谥为徽国公。人们尊称之为朱子。其书院规范长久施行,对后代影响深远,明清两代被尊为理学正宗大师,是书院祀奉的主要神明。

朱熹博学有为,他在《白鹿洞规》中把治学要点定为:“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有个“朱熹吃书”的传说,说他曾讲“白鹿洞书院的第一条学规就讲吃书”。“通常的吃法有两种,一是人吃法,要细细咀嚼,吃出滋味来;一是牛吃法,大嚼大咽,然后反刍”。“只有人吃法,则孤陋寡闻,只有牛吃法又博而不专”。故以二法兼用为好。他主张多思笃行,指出:“古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其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之为学者则反是矣。”他给许多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和《诗经》、《周易》及《楚辞》作了注解,并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提出不少精辟的见解。一些注解成为后世学子的必读课本,影响极大。他编辑二程遗书,发扬了程颐的理学思想。他讲学的笔记后来被学生们编为《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朱熹强调“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以封建伦理束缚了人性发展,对维护封建专制甚为有利,但其广博的学问还是令人景仰的。“朱子学”成为后来国学的内容之一。在日本,“朱子学”也颇为盛行。明嘉靖年间南康太守王溱,在朱子洞后开凿了山洞,知府何濬又放入一雕刻的石鹿,由此知人们对朱熹和白鹿洞书院的崇敬之情。

后人还在朱熹讲学读书和游览之处建了三十多个亭子,最著名的有“源泉亭”、“自洁亭”、“独对亭”、“风云亭”、“六合亭”、“百花亭”等等,在清泉山石之间,绿树修竹之下,三角、四角、六角、八角、扇形、圆形、梅花形等各种形状的亭子与山水景色互相映衬,可使人联想起这位经学大师与诸学子在园中游乐讲学的风采。如“朋来亭”建在贯通溪边的崖石上,朱熹常与其徒环石而坐,临溪吟咏。“风泉云壑亭”建在读书台西,朱熹与学生常来此观赏风起云涌和泉响沟壑之美景。观亭临风,令人想起朱熹所作诗《次韵四十叔父白鹿之作》:

《儒家文化的辉光》古诗句出处:诛茅结屋想先贤,千载遗迹尚宛然。故作轩亭揖苍翠,要将歌诵答潺湲。诸郎有志须精学,老子无能但欲眠。多少个中名教乐,莫谈空谛莫求仙。

欧阳修与《庐山高》石刻诗

在庐山的九十九盘古道上,有巨大的碑刻《庐山高》,欧阳修作诗,气势磅礴,王守仁书丹,苍劲古朴,可称双璧。黄庭坚对此诗作过很高评价,其跋云:“庐山之美,既备于欧阳文忠公之诗中,朝士大夫读之慨然。”极为钦佩。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永丰)人,是北宋诗文革新的文坛领袖,著名古文家,其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畅达而自然。这首《庐山高》是他赠好友刘中允归隐庐山的古诗。刘中允,名涣,字凝之,江西高安人,与欧阳修同时中进士,官为颖上令,刚直不阿,年五十而弃官,归隐于庐山之南星子县(古为南康)的落星湾。欧阳修钦佩他的为人,特为之作《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其诗曰:“庐山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嶻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兮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云消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远望兮,上摩青苍以暗霭,下压后土之鸿庞。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谾。千岩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雪洒石矼。仙翁释子亦往往而逢兮,吾尝恶其学幻而言哤。但见丹崖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蔼罗幡幢。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风吹露湿香涧谷,时有白鹤飞来双。幽寻远去不可极,便欲绝世遗纷庞。羡君买田筑室老其下,插秧成畴兮酿酒盈缸。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君怀磊砢有至宝,世俗不辨珉与玒。策名为吏二十载,青衫白首困一邦。宠荣声利不可以苟屈兮,自非青云白石有深趣,其气兀硉何由降丈夫壮节似君少,嗟我欲说,安得巨笔如长杠。”这真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无怪乎王阳明要书碑刻石了。

欧阳修的故乡在江西省吉安永丰县沙溪,当地有西阳宫,相传欧阳修曾在此读书、讲学。此宫是一座三层大楼,飞檐楼阁,雕梁画栋,甚为壮观,至今保存完好。欧阳修手写的碑文《泷冈阡表》仍保存在宫内。这是在他父亲死后六十年所写的墓表,于皇祐五年(1053)欧阳修护母丧归葬时,从河南颖州带回的青州石镌刻,高23米,一千一百三十三字,文笔清新质朴,书法遒劲,是一件很珍贵的文物。宫内尚有欧阳修半身像一幅。传说在运送此碑途经鄱阳湖时,龙王要见“阡表”,欧阳修便命人将石碑投入湖中,当龙王读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时,竟拍案叫绝,抓掉了几个字。

欧阳修早年家贫,幼年丧父,在寡母抚养下读书。1030年中进士后,与梅尧臣等友善,曾参与范仲淹等人的革新运动,主张改革吏制,后被贬为滁州太守,又任扬州等地知府。1054年与宋祁同修《新唐书》。1057年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废除空洞华丽的骈文取士制,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英才。欧阳修力倡诗文革命,为唐宋八大家之中心人物,在文坛上有巨大影响。他说他的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构思吟成。他一生写了五百多篇散文,各体皆备,是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驱。其名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秋声赋》均很有特色,为人们传诵至今。传说他在写《醉翁亭记》时曾将稿本抄了六份贴在各个城门口征求大家的意见,以便改得更好。平时欧阳修每写一文,都要贴在墙上反复吟诵修改,如今此文已修改多次,所以人们都说很好,提不出修改意见。等到傍晚,才来了一个姓李的老人,手拿扁担挑绳,原来是一个樵夫,欧阳修赶忙下堂请教,老人说:“此文句句是实情,就是开头太啰嗦了。”于是欧阳修又把文章开头背诵了一下:“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老人说:“停,毛病就在这里。”欧阳修恍然大悟地问:“是不是不必点出这些山的名字”老人点头称是,欧阳修照此修改,只一句“环滁皆山也”即可。后来,他还亲自去老人家茅屋回访,并带去他所要的“欧文苏字”——苏东坡书写的《醉翁亭记》。后来,欧阳修到扬州做太守时,还曾请李老到平山堂去喝过两回酒哩。为纪念欧阳修,江西永丰县恩江镇在南宋年间建了一座“状元楼”,今仍在。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六一”即“吾家藏书一万卷,集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件,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是酒一壶”再加“以吾一翁”,可见其学而不厌之高雅风韵。

西阳宫附近,有其父母的合葬墓,还有泷江书院、获楼、宝锡院等古迹。宝锡院内有欧阳修《寄题沙溪宝锡院》:“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常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酿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王阳明与村妇湖边谈诗

明代都宪王阳明曾屯兵鄱阳湖边,准备捉拿起兵叛乱的宁王朱宸濠。

一天傍晚,大风雨过后,王阳明在湖岸散步,看到庐山五老峰下,海会镇东侧有大山如牛吃草,就随口吟出两句诗来:“安仁铺内倚栏杆,遥望孤牛俯在山。”他问随从,谁能联下句,久久无人回答。此时路边有一妇女,听到了,就说:“我可以试试。”王阳明大为吃惊,说:“那就请说吧。”那妇人从容地说道:“任是牧童鞭不起,田园荒芜至今闲。”王阳明更惊奇了,这两句诗的深刻讽谕性和巧妙构思简直令人叫绝。于是叫随从拿些饷银送给她表示感谢,问她怎么学的作诗。妇人说,我是五老峰下的农民,回娘家路过鄱阳湖。平时石牛山的山歌、古诗学了不少。王阳明请她再吟一首,她很快就吟出来:“怪石崔巍号石牛,江边独立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洗浑身有汗流。嫩草平喉难下嘴,长鞭任打不回头。至今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中外图书藏珍

庐山图书馆很有特色,在三十多万册的藏书中,有不少珍稀图书,尤以古书和洋书中的珍品为多。

1899年前后,庐山成立公共图书馆,藏书千册,到抗日战争前,庐山图书馆即有书二万余册,报刊杂志十余种,均为外文,是为外国人服务的。后又增加库藏,现共有外文书三万一千多册,多为近百年前的英版原文著作。如1898年伦敦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和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以及荷马的名著英文本,1892年伦敦版的《汉英大字典》,1916年美国版的《韦氏大字典》,1927年伦敦版的《英文标准大字典》,以及不列颠百科全书等。

中文古籍中珍品更多。在五万四千册古籍中,有明刻本七十部一千二百册,清康熙刻本八十部一千六百五十八册。有些明清刻本为禁毁图书,如明刻《皇明绳武编》三十四卷,为明万历二十一年吴瑞登撰,曾被清代禁毁。明刻《古今治平略》三十三卷亦是劫余幸存的凤毛麟角。吴宗慈的《修志论丛》对地方志研究甚为重要,但印数少,有专家编《中国地方志总录》在北京、上海多方查找此书不得,1977年上庐山旅游时意外找到了它。最早的刻本是明正德五年刻的《首楞严经》,最大部头的是《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二十一史》二千五百五十九卷。

庐山国宝

庐山博物馆在牯岭西南庐山大厦与人民剧院之间。

馆内藏有不少珍贵文物,有二三千年前的青铜器,历代陶瓷艺术品和许多著名书画珍品。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汉青瓷、隋白瓷、唐三彩、宋影青、元青花等各种历代名瓷和近代瓷瓶、彩釉瓷,应有尽有。

其间《庐山高图》是明代四大画家之首、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1427—1509)的手笔,巧妙地用较小的人物仰视香炉峰瀑布来显示庐山的高峻,这是他四十一岁时(1467)为他的老师陈醒庵的祝寿之作,以雄伟瑰丽的庐山来赞扬老师的崇高人格,是巨幅山水中的名作。

唐伯虎的《庐山三峡桥图》(宽90公分,长247公分)是明正德九年(1514)他由宁王府逃脱后路过庐山时所画,时值隆冬,山高地冷,他画出了庐山南坡三峡桥(即观音桥)一带的萧索景色,只见远山荒秃,树木凋零,浓云蔽日,怪石层叠,小桥流水,殿宇一角,峰峦水口,骡嘶声惨,寒气袭人。画上题诗曰:“匡庐山前三峡桥,急流溅扑鱼龙跳。羸骖强策不肯度,古木惨淡风萧萧。”诗、画与书法相映成趣,诚乃三绝精品。

《五百罗汉图》为清代民间画家许从龙的杰作,此画成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花费了六年时间,共二百幅,每幅长8尺宽4尺。画中罗汉形态动作姿势都各不相同,有“天宫赴会”、“托钵化缘”、“跨海求经”、“圣山汲泉”等等多种画面。罗汉大者一米以上,小的也有一尺左右。人物均有血有肉,特别是人物的眼神灵活多变,似乎始终注视着你,画中飞禽走兽、花草松竹、江海日月、神仙鬼怪丰富多彩。1918年康有为游庐山观赏此画,当即在《口称三昧》图中题辞,称此为“庐阜镇山之宝”。

博物馆中还收藏了颜真卿、柳公权、米芾、黄庭坚等书法大师的碑拓。有一“鵞”字巨幅书法挂轴,落款为“永和年辛亥春三月王羲之书”,因王羲之爱鹅,所以人们以此鵞字为王作,其实为后人所书,其上尚有苏东坡、米芾、范仲淹、朱熹、文天祥、赵孟頫、方孝儒等人的题跋,亦可疑,据说是袁世凯的一名侍卫从故宫中盗出的。博物馆内还有清初郑板桥的条幅:“老去依然一秀才,莱阳家世旧安排。乌纱不是游山具,携取教歌拍板来。”林则徐书写的楹联:“花气入帘松翠在壁;琴韵流阁茶香绕庭。”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翻译:

It all cuckoo cries, listen Long Biao past five streams

I send the sorrow heart and bright moon, the wind until yelang west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译文

  桃李盛开的日子,荣华灿烂照耀当年。春风吹动万物,大地上处处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草木都意欲彰显自己最美的一面。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枯枝上不会长出丑叶,干涸之水也会吐出清泉。天地万物都跟随大自然的运转,太阳公羲和没有停鞭休息的时候。如果功名不早著,自己的功勋怎会彪炳史册呢?桃李开时须是春天,谁能让白天悄悄流逝,而期望它能再次回来?富贵与神仙,两者是不能同时得到的,再蹉跎下去二者都会以失败而告终。金石尚且能够销铄,风霜尚且没有固定的品质,何况是人呢?害怕等到日下月落之后,只会在歌与酒之间强颜欢笑,蹉跎时光。秋霜是不会等人的,突然之间蒲树与柳树的叶子就凋落了。随着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人也会早早衰老。

注释

①羲和:神话中羲和驾车,指的是太阳的运行。

②竹帛:史册。

③务:需要。

④青春:春天。

⑤贳(shì):借。

⑥蒲柳:蒲与柳都早落叶,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早衰。

长干曲

崔颢

其一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

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生小不相识。

崔颢诗鉴赏

《长干曲》属乐府《杂曲歌辞》,由长江沿岸建康(今南京市)的一处街坊长干里而得名,多表现这一带妇女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崔颢的《长干曲》共有四首,对古辞既有模仿,又有发展。这里选的是其中第一、第二两首。诗篇描写舟行途中男女问答,风格极似民歌。

我国民歌历来有男女唱和的传统,形式生动活泼,早在先秦古籍《诗经》里面,就有了像《郑风·东门之墠》这样的男女对歌,《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也保存了许多民间男女互相赠答的歌辞。

崔颢这两首诗深受民歌影响,用的也是男女对唱的形式。

第一首是女子的问辞。航行在长江中的女子停船向对方发问:“君家何处住?”接着自我介绍:“妾住在横塘。”也许是女主人公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言语,因此就产生了“或恐是同乡”的想法。

第二首是男子的答辞。“家临九江水”回答了“君家何处住”的询问。“来去九江侧”表明自己也长年往来江上,两人情况相同。“同是长干人”则证实了女子“或恐是同乡”的猜想。两人都生长在长干里一带,但因幼小时就离家外出,所以虽然是同乡却并不相识。

两诗通过对唱形式,记叙了青年男女在舟行途中的友好相处。男女唱和的诗篇形式活泼生动,易于充分表达作品主人公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具有亲切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这两首诗采用白描手法,格调清新自然,不刻意藻饰,没有艳丽的色彩渲染,不加无谓的妆饰映衬,也不用多余的背景烘托,而是以质朴的口语、简练的文笔、对唱的形式,来勾勒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表现他们互认乡亲的“真意”。

第一首诗描写女主人公在向对方发出问话之后,不等答复就自诉“妾住在横塘”,于是,这位女子天真纯朴的神态就在问辞中生动地表现出来。第二首诗男主人公在欣然表示我俩本是同乡的答辞之后,发出“生小不相识”的惋惜,以突出他们今日相逢的可贵,从而使他在旅途中喜遇同乡女子的感情心态,也自然地得以展现。

正因为诗篇用的全是白描手法,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所以格调清新自然,如一泓清水。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称之为“五言绝句”中的“绝调”。

诗篇虽用简明而浅近的语言,含意却完备而深远。

如第一首在女子产生“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之前,并没有描写她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这里省略了女子闻乡音的情节,但意思却是完备的。而女子因闻乡音就停舟相问,也反映了她此时此地的处境和心境。她往来江上,漂泊孤零,处境凄凉,内心寂寞,此刻忽闻乡音,不觉欣慰万分,不顾对方是位素不相识的男子,脱口发问。因此诗的语言虽然浅近,蕴含的意思却很深远,深刻地展示了这位女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对此,清代学者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称赞说:

“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可谓深得其中三味。

整理:zhl201701

1赞美山西或平遥古城的诗句,求求

历代咏平遥古城诗词

咏周卿士将台

[明]任良弼

山城周室六军台,世远星移紫雾埋。

将垒四围无铁马,女墙半落有苍苔。

殿廊重建人安在?草木成林鸟复来。

从今谁主争雄地?明月清风任往回。

将台

[明]梁槚

薄伐遗踪今尚在,千秋感慨系人思。

不庭每动三边燧,大将谁兴六月师?

异代如闻新剑(王佩),荒台却想旧旌旗。

圣朝莫道无张仲,辅国谟猷在此时。

将台怀古

[清]朱宗元

一望平台落日中,当年曾此驻元戎。

貔貅簇拥兵戈肃,鸟雀喧呼壁垒空。

断碣古台零夜雨,颓垣衰草到秋风。

肤功不与沧桑改,六月雄图歌未穷。

帝尧庙

[清]刘兴朴

古帝初封处,巍巍庙貌存。

花城千万载,允矣百王尊。

尧庙

[清]雷仁育

神尧功峻极,庙貌郁苍苍。

旷矣天无外,遐哉泽未忘。

依阶怀古淡,入殿想洪荒。

于穆陶唐境,城隅有凤翔。

市楼金井

[清]王绶

卤沉火举异难同,潜蓄金波养不穷。

官舍移阑思甄济,故墙无恙号韩公。

五行气正民生遂,百尺楼高物象雄。

愁向景阳陈琐事,仲宣宅在万山东。

凤鸟栖台

[清]王绶

城闉突兀凤栖台,节节何年傍此隈。

凡鸟从王协律至,飞龙偕子命官来。

苍凉彩翼孤云影,寂寞光仪宿草荄。

盛世颍川符上端,文章应不靳昭回。

凤凰台

[清]雷河清

凤鸟云仪处,岿然见古台。

苍茫侵碧落,突兀傍城隅。

羽忆当年集,桐传旧尹栽。

文明今有象,翘望九苞来。

贺兰仙桥

[清]王绶

杖作清风覆作云,侧欹桥畔水成文。

丹还大鼎仍游世,鹤唳中霄却溷群。

瀛海药蓝归绝峤,陶成花气醉微醺。

何时馈到胡麻饭,问我神仙骨几分。

书院弦歌

[清]陆豹雯

沨沨四境读书声,为政宜民教与耕。

黍稷环闾思雨润,范模比屋待陶成。

宵灯壁火同藜照,问字传经看负赢。

化际轩虞应致此,慎终如始在贤明。

书院弦歌

[清]冀步云

盛世崇文治,弦歌续古风。

三余勤诵读,午夜亟研穷。

继晷宵灯永,谈经俗虑空。

琴音流院宇,书韵彻西东。

地接汾河胜,师承卜岭宗。

幸参诸子列,学道有深衷。

河桥野望

[清]陆豹雯

山明水秀绝纤埃,四顾云天画作堆。

殿阁玲珑空翠接,凫鸥出没软沙开。

行人历历长虹外,短笛萧萧暮雨来。

珍重万行宫柳路,待成荫后好登台。

2有没有关于“平遥古城”的诗句

1、《平遥夜坐》[明]韩邦奇。漠漠荒城暮,飘飘旅笛哀。坐看寒烛尽,愁绝夜更催。

译文:广漠的荒城的晚上,飘来阵阵旅客哀鸣的笛声。独坐着看着寒烛燃尽,满心惆怅夜色更是漫长。

2、《平遥古城》[当代]谢虹。一本典藏的古籍。吹动了历史。一百零八年的是非恩怨。谁来诠释。光阴阻滞。收拢于风雨之后的古城。被喧哗惊扰了。打磨得又黑又亮的漆器。端坐在货架上。睁着眼睛。找不到自己的出处。

3、《平遥古城》[当代]范国栋。平心凡人走春秋, 遥征远途记初心。古圣前贤留遗产, 今才后杰营新城。

4、《沁园春平遥古城》[当代]李生荣。三晋大地,百花飘香。看太、吕二山,生机勃勃。汾河两岸,春意滔滔。商道先驱,文明故里,历史名城声誉高。

迎友人, 赏文化遗产,无不妖娆。风水宝地藏娇,激千年寿龟舞身腰。历六朝五代,诉说文明;千秋百世,引领风骚。一睹芳容,为之倾倒,大笔如椽恣意雕。好去处,赞平遥古城,能有今朝。

5、《吟平遥市楼》[当代]李生荣。镇城之宝井上楼,历经沧桑岁月稠。每当回忆峥嵘史,早有印记刻上头。今日雄姿重抖擞,继往开来写春秋。无限风光填新意,笑迎宾客到此游。巍峨秀挺拱北斗,大名兆起四海酬。绝好胜景长看取,彪炳青史千古留。

6、《平遥三宝》[当代]范国栋。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描金彩绘,独具匠心。平遥牛肉,古法炮制,色香味美,誉满华夏。古陶山药,地方小参,滋补圣品,传世佳肴。美哉!平遥古城,晋商之心,世界遗产,中外驰名。叹哉!三晋大地,晋善晋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壮哉!盛世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安康,雄于地球。

3关于平遥古城的诗句

1、《平遥夜坐》[明]韩邦奇。

漠漠荒城暮,飘飘旅笛哀。坐看寒烛尽,愁绝夜更催。

译文:广漠的荒城的晚上,飘来阵阵旅客哀鸣的笛声。独坐着看着寒烛燃尽,满心惆怅夜色更是漫长。

2、《平遥古城》[当代]谢虹。一本典藏的古籍。

吹动了历史。一百零八年的是非恩怨。

谁来诠释。光阴阻滞。

收拢于风雨之后的古城。被喧哗惊扰了。

打磨得又黑又亮的漆器。端坐在货架上。

睁着眼睛。找不到自己的出处。

3、《平遥古城》[当代]范国栋。平心凡人走春秋,遥征远途记初心。

古圣前贤留遗产,今才后杰营新城。4、《沁园春平遥古城》[当代]李生荣。

三晋大地,百花飘香。看太、吕二山,生机勃勃。

汾河两岸,春意滔滔。商道先驱,文明故里,历史名城声誉高。

迎友人,赏文化遗产,无不妖娆。风水宝地藏娇,激千年寿龟舞身腰。

历六朝五代,诉说文明;千秋百世,引领风骚。一睹芳容,为之倾倒,大笔如椽恣意雕。

好去处,赞平遥古城,能有今朝。5、《吟平遥市楼》[当代]李生荣。

镇城之宝井上楼,历经沧桑岁月稠。每当回忆峥嵘史,早有印记刻上头。

今日雄姿重抖擞,继往开来写春秋。无限风光填新意,笑迎宾客到此游。

巍峨秀挺拱北斗,大名兆起四海酬。绝好胜景长看取,彪炳青史千古留。

6、《平遥三宝》[当代]范国栋。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描金彩绘,独具匠心。

平遥牛肉,古法炮制,色香味美,誉满华夏。古陶山药,地方小参,滋补圣品,传世佳肴。

美哉!平遥古城,晋商之心,世界遗产,中外驰名。叹哉!三晋大地,晋善晋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壮哉!盛世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安康,雄于地球。

4赞美山西或平遥古城的诗句有哪些

1、《咏周卿士将台》

[明]任良弼

山城周室六军台,世远星移紫雾埋。

将垒四围无铁马,女墙半落有苍苔。

殿廊重建人安在?草木成林鸟复来。

从今谁主争雄地?明月清风任往回。

2、《将台》

[明]梁槚

薄伐遗踪今尚在,千秋感慨系人思。

不庭每动三边燧,大将谁兴六月师?

异代如闻新剑(王佩),荒台却想旧旌旗。

圣朝莫道无张仲,辅国谟猷在此时。

3、《将台怀古》

[清]朱宗元

一望平台落日中,当年曾此驻元戎。

貔貅簇拥兵戈肃,鸟雀喧呼壁垒空。

断碣古台零夜雨,颓垣衰草到秋风。

肤功不与沧桑改,六月雄图歌未穷。

4、《帝尧庙》

[清]刘兴朴

古帝初封处,巍巍庙貌存。

花城千万载,允矣百王尊。

5《尧庙》

[清]雷仁育

神尧功峻极,庙貌郁苍苍。

旷矣天无外,遐哉泽未忘。

依阶怀古淡,入殿想洪荒。

于穆陶唐境,城隅有凤翔。

5有没有关于“平遥古城”的诗句

1、《平遥夜坐》[明]韩邦奇。

漠漠荒城暮,飘飘旅笛哀。坐看寒烛尽,愁绝夜更催。

译文:广漠的荒城的晚上,飘来阵阵旅客哀鸣的笛声。独坐着看着寒烛燃尽,满心惆怅夜色更是漫长。

2、《平遥古城》[当代]谢虹。一本典藏的古籍。

吹动了历史。一百零八年的是非恩怨。

谁来诠释。光阴阻滞。

收拢于风雨之后的古城。被喧哗惊扰了。

打磨得又黑又亮的漆器。端坐在货架上。

睁着眼睛。找不到自己的出处。

3、《平遥古城》[当代]范国栋。平心凡人走春秋, 遥征远途记初心。

古圣前贤留遗产, 今才后杰营新城。4、《沁园春平遥古城》[当代]李生荣。

三晋大地,百花飘香。看太、吕二山,生机勃勃。

汾河两岸,春意滔滔。商道先驱,文明故里,历史名城声誉高。

迎友人, 赏文化遗产,无不妖娆。风水宝地藏娇,激千年寿龟舞身腰。

历六朝五代,诉说文明;千秋百世,引领风骚。一睹芳容,为之倾倒,大笔如椽恣意雕。

好去处,赞平遥古城,能有今朝。5、《吟平遥市楼》[当代]李生荣。

镇城之宝井上楼,历经沧桑岁月稠。每当回忆峥嵘史,早有印记刻上头。

今日雄姿重抖擞,继往开来写春秋。无限风光填新意,笑迎宾客到此游。

巍峨秀挺拱北斗,大名兆起四海酬。绝好胜景长看取,彪炳青史千古留。

6、《平遥三宝》[当代]范国栋。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描金彩绘,独具匠心。

平遥牛肉,古法炮制,色香味美,誉满华夏。古陶山药,地方小参,滋补圣品,传世佳肴。

美哉!平遥古城,晋商之心,世界遗产,中外驰名。叹哉!三晋大地,晋善晋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壮哉!盛世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安康,雄于地球。

6有没有关于平遥古城的诗句

1、帝尧庙 [清]刘兴朴

古帝初封处,巍巍庙貌存。

花城千万载,允矣百王尊。

译文:在遥远的帝王最初分封的地方,高大威严的庙宇仍旧矗立着。这花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中的诚信之风仍叫帝王看重。

2、将台怀古[清]朱宗元

一望平台落日中,当年曾此驻元戎。

貔貅簇拥兵戈肃,鸟雀喧呼壁垒空。

断碣古台零夜雨,颓垣衰草到秋风。

肤功不与沧桑改,六月雄图歌未穷。

译文:在落日之中将这古平台一望而尽,当年的将领曾在这里驻守。貔貅簇拥着将士氛围严肃,如今鸟雀在这里喧哗曾经的堡垒已空无一人。残破的古平台在细雨中飘摇,枯黄颓败的草在秋风中摇荡。但是这些将士的功绩却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淹没,曾经的雄图霸业还没有停止。

扩展资料:

平遥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

翻译: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被他珍藏的书画有几百个。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