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二十(1手太阴阳明经)黄元御灵枢悬解诗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5收藏

经脉二十(1手太阴阳明经)黄元御灵枢悬解诗解,第1张

经脉二十(1手太阴肺阳明大肠经)黄元御灵枢悬解诗解

题文诗: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

内次五脏,外别六腑人之始生,精成髓生,

骨干脉营,筋刚肉墙,皮坚毛长,谷入于胃,

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肺手太阴,起于中焦,

下 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横出腋下,

下循臂内,循肘臂内,上骨下廉,寸口鱼际,

出大指端;支者列缺,缘次指边,交手阳明

大肠阳明,起于商阳,合谷上廉,入肘外廉,

臑外前廉,肩巨骨边,上出大椎,下入缺盆,

络肺下膈,连属大肠;支从缺盆,上颈贯颊,

入下齿中,还出挟口,左右交叉,交于人中,

上挟迎香,交足阳明情生水谷,谷入肺肠,

肺肠有情,情通上下,上下环生,环生情真

注:廉,边缘;臑,nao,上臂。

正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 )(灵枢悬解未录此句)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营其所行之道路。制其度量,制其度量之长短。内次五脏,内次五脏之部。外别六腑外别六腑之分。六语,禁服之言。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太阴阳明为表里也。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中府之分也。下循臑内,臂内嫩肉曰臑。行少阴厥阴二经之前,手三阴行于臂内,太阴在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掌后高骨。入寸口而成尺寸,上鱼,大指根肥肉曰鱼。循鱼际,穴名,即寸口脉。出大指之端,手太阴之少商也。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而交于手阳明经。人迎,足阳明之动脉,在喉旁。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大指之次指。手阳明之商阳也。循指上廉,出合谷穴名,在大指次指两岐,手阳明动脉。两骨之间,大指次指两岐骨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手三阳行于臂外,阳明在前。入肘外廉,髃骨,肩上巨骨。上出于柱骨之会上,柱骨,项后大柱骨,即督脉之大椎,六阳所会。下入缺盆,络肺,阳明太阴为表里也。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之,至也。上挟鼻孔,手阳明之迎香也,自迎香而交于足阳明经。热则疾之,疾出其针也。寒则留之,久留其针也。

经脉二十(2足阳明胃足太阴脾)黄元御灵枢悬解诗解

题文诗:

胃足阳明 , 起鼻 山根, 下循鼻外 , 入 上 齿中 ,

挟口环唇 , 下交承浆 , 颐后下廉 , 大迎颊车 ,

过客主人 , 发际额颅 ; 其支从者 , 大迎人迎 ,

循喉缺盆 , 下膈属胃 ,连 络脾 脏; 直者缺盆 ,

乳内 挟 脐 , 入气 冲 街 ;另 支胃口 , 下循腹里 ,

下至气冲,以下髀关,伏兔膝膑,胫外足跗,

中指 厉兑; 再其支者,下廉三寸,中指外间,

别支跗上,入大指间,交足太阴脾足太阴,

起大指端,内白肉际,过核骨后,内踝前廉,

踹内胫后,膝股内前,属脾络胃,上膈挟咽,

连散舌下;支者从胃,上膈注心,交手少阴

情生阴阳,脾胃有情,胃降脾升,降浊升清,

清升生情,情真不病,脾降胃升,情假所致

     注 : 颐,腮前下方

正文: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下循鼻外,入上齿中,出挟环唇,下交承浆, 腮 后下廉,大迎颊车,过客主人,发际额颅。支 者 大迎 , 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谓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頞,鼻茎,即山根。旁纳太阳之脉,足太阳脉起目内眦,足阳明脉由此下行。下循鼻外,足阳明之承泣也。穴在目下。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任脉穴名。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阳明穴名。循挟车,阳明穴名。上耳前,过客主人,足少阳穴名。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阳明穴名,喉旁动脉。循喉咙,入缺盆,阳明穴名。下膈,属胃,络脾,阳明与太阴为表里也。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阳明穴名,毛际两旁动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穴名。抵伏兔,穴名。下膝膑中,膝盖曰膑,下循胫外廉,(骨行)骨曰胫。足三阳行于骽外,阳明在前。下足跗,足背。入中指内间,大指之次指。足阳明之厉兑也。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而交于足太阴经。恶人与火,闻木音惕然而惊,独闭户塞牖而处,上高而歌,弃衣而走,义详《素问》脉解、阳明脉解。骭,胫骨也,足阳明自膝膑而下胫外,故病骭厥。中指不用,即大指之次指也。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踹,音篆。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足太阴之隐白也。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大指后踹骨。上内踝前廉,足三阴行于骽内,太阴在前。上踹内,骽肚。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足太阴厥阴同起大指,其于踹下,厥阴在太阴之前,厥阴自中都上行,方出太阴之后,太阴自漏谷上行,方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太阴

与阳明为表里也。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而交于手少阴经。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义见《素问·脉解》。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黄帝内经 1 拼音

huáng dì nèi jīng

2 英文参考

Huangdi Neij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nner Canon of Huangd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nner Canon of Yellow Empero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黄帝内经》为书名。简称《内经》。包括《黄帝内经灵枢》及《黄帝内经素问》。成书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托名黄帝所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原书十八卷,即《黄帝内经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黄帝内经灵枢》)各9卷。书中以医药理论为主,兼及针灸、方药的治疗。书中有关针灸、经络的论述,为后世针灸学发展奠定了基础[1]。

《黄帝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生理、脏腑、经络、病证、诊断治疗、中药、方剂、针刺灸熨、导引、按挢,以及五运六气等等学说莫不赅备,堪称中医理论的渊源,历代医家均将其奉为圭臬。除医学理论外,又广泛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算、哲学等许多方面,因此有人把它说成我国先秦时代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继承了“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发展并丰富了《内经》以前的古代哲学。《黄帝内经》,流传甚广,传本也较多,其中以《黄帝内经素问》、《九卷》两个传本系统最具代表性。公元六世纪,全元起对《黄帝内经素问》进行了全面注释。但由于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唐宝兴元年(公元762年)启玄子王冰对《黄帝内经素问》重新加以编次,加上大量注语,并根据其先师张公所藏的秘本等补入七篇,作为亡佚的第七卷内容。由于王冰所加的注文甚多,于是《黄帝内经素问》由原来的九卷,扩充到二十四卷。从此《黄帝内经素问》一书流布日广。北宋 设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对王冰所注的《黄帝内经素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校勘注释,遂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新校正”本《黄帝内经素问》。成为后世研究,注释《黄帝内经素问》的主要版本。《九卷》一书传到公元6世纪前后,出现了《针经》、《九墟》、《九灵》和《黄帝内经灵枢》等多种书名的传本,但后来均已失传。南宋绍兴乙亥(1135年)史崧氏将家藏《黄帝内经灵枢》九卷重新校订,也扩为二十四卷,予以刊行。从此《黄帝内经灵枢》成了《九卷》的唯一勘本。其后尽管出现过十二卷本等各种刊本,但皆以此为据。《黄帝太素》是流传下来的另一种《内经》古传本。隋·杨上善对《黄帝太素》又进行了整理和注释,命名为《黄帝内经太素》。由原来的二十卷扩为三十卷,但迄今只存二十五卷。晋皇甫谧所撰《针灸甲乙经》一书就是将《黄帝内经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合编而成,因此也应作为《黄帝内经》的又一古传本。后世医家十分重视对《黄帝内经》的学习与研究。除上述外,还有许多注释《黄帝内经》的医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明·吴昆《素问注》,明·张介宾《类经》,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世栻《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黄元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张琦《素问释义》,周学海《内经评文》等。还有节要注释《内经》的,如元·滑寿《续素问钞》,黄俅《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明·李中梓《内经知要》,清·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陈念祖《灵枢素问节要浅注》,以及唐宗海《中医汇通医经精义》等。

《黄帝内经素问》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36/huangdineijingsuwen/indexs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清] 张志聪)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29/huangdineijingsuwenjizhu/indexs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清] 胡澍学)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37/huangdineijingsuwenxiaoyi/indexs

《黄帝素问直解》([清] 高士宗)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34/huangdisuwenzhijie/indexs

《素问经注节解》([清] 姚止庵)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35/suwenjingzhujiejie/indexs

《素问识》([日本人、丹波元珍])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47/suwenshi/indexs

《读素问钞》([元] 滑寿)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43/dusuwenchao/indexs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唐] 王冰)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22/suwenliuqixuanzhumiyu/indexs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宋] 编撰人不详)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50/huangdineijingsuwenyipian/indexs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金] 刘完素)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52/huangdisuwenxuanminglunfang/indexs

《素问要旨论》([金] 刘完素)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51/suwenyaozhilun/indexs

《素问玄机原病式》([金] 刘完素)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25/suwenxuanjiyuanbingshi/indexs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清] 张志聪)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30/huangdineijinglingshujizhu/indexs

《灵枢识》([日本人,丹波元珍])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48/lingshushi/indexs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清] 汪琥辨)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33/suwenlingshuleizuanyuezhu/indexs

《类经》(明·张景岳)全文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26/leijing/indexs

1·十二经络巡行时间出自《黄帝内经》之《灵枢·脉度篇》古籍。

2·介绍:

经脉位置较深,一般都在里层,从经脉分出的支脉而横行的叫做络脉,络脉再分出更细小的分支叫做孙络。 [体会]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组成。经,有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多为纵行,位置较深;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是经脉的分支,且愈分愈细,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到。其中,经脉又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类。络脉又有别络、浮络、孙络的不同。

3·:

 根结二十六黄元御灵枢悬解 诗释

题文诗:

天地相感 , 寒暑相移 , 阴阳之道 , 阴偶阳奇 ,

发于春夏 , 阴少阳多 ; 发于秋冬 , 阳少阴多 ,

茎叶枯槁 , 湿雨下归 奇邪离经 , 不可胜数 ,

不知根结 , 五脏六腑 , 折关败枢 , 开阖而走 ,

阴阳大失 , 不可复取 九针之玄 , 要在终始 ,

能知终始 , 一言而毕 足 太阳 经, 根于至阴 ,

结于 睛明;足 阳明 经, 根于厉兑 , 结于 大迎;

足 少阳 经, 根于窍阴 , 结于 听宫 太阳为开 ,

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在表为开,阳之将衰,

表阳不固,皮肉节渎,风寒外感,暴病起矣

取之太阳 , 以为补泻在里为阖,阳之正盛,

里阳不运,气无所止,真气稽留,中气壅阻,

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在中为枢,

未盛未衰,表里之半,肝以主筋,诸筋聚节,

肝胆同气,筋膜松懈,节缓不收,骨繇不健,

骨节摇动 , 枢折骨繇 , 不安于地 , 节缓不收 ,

故骨繇者 , 取之少阳 , 骨繇摇故 , 当穷其本

情生阴阳,阴阳有情,情至情真,情真神清,

神清气正,正气气真,真气内守,病安从生

(注:节渎者,皮肉宛焦而软弱也。《难经》:手太阴气绝,则津液去,皮节伤。节渎,节节伤败也。)

正文: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暑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 九针之玄,要在终始 ,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

天地相感,寒暑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双数为偶,如二、四、六、八、十。阳道奇,单数为奇,如一、三、五、七、九。春夏阳旺,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此当何补何泻?秋冬阴旺,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不沾,天地之泽,湿雨下归其根,湿生于地,雨降于天。阴阳相移,前盛今衰,前衰今盛。此当何补何泻?阴阳变化,奇邪离经,离常。*泆流衍,不可胜数,然病机虽繁,悉有根结。根,始。结,终。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其要全在终始,终始即根结也。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得其要也,不知终始,针道咸绝,失其要也。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开折则皮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焦而弱也。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 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 。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 骨繇者,摇故 也。当穷其本也。

太阳根于至阴,太阳井穴,在足小指。给于命门,命门者,目内眦之睛明也。穴名。阳明根于厉兑,阳明井穴,在足次指。结于颡大,大迎在颃颡之上,故曰颡大。颡大者,钳耳下之大迎也。穴名,钳耳,犹言挟耳也。少阳根于窍阴,少阳井穴,在足名指。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之听宫也。(听宫穴,听会穴?)穴名。听宫在耳前,手太阳穴,足少阳之所会也。太阳,阳之将衰,在表,为开;阳明,阳之正盛,在里,为阖;少阳,未盛未衰,在中,为枢。表里之半。故开折则表阳不固,皮肉节渎而暴病起矣,风寒外感。故暴病者,取之太阳,仲景《伤寒》太阳经病是也。视其有余不足,以为补泻。节渎者,皮肉宛焦而软弱也。《难经》:手太阴气绝,则津液去,皮节伤。节渎,节节伤败也。宛、菀同。阖折则里阳不运,中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义详《素问·痿论》。视其有余不足,以为补泻。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不布,中气壅阻,不能四达,是无所归宿也。而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其有余不足,以为补泻。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以肝主筋,而诸筋皆聚于节,肝胆同气,筋膜松懈,则节缓而不收,故骨繇而不健,所谓骨繇者,骨节摇动不坚故也。故当穷其根本也。太阳之病在皮毛,阳明之病在肌肉,少阳之病在筋膜,各有其部也。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阖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太阴根于隐白,太阴井穴,在足大指。结于太仓,太仓,任脉之中脘也。穴名。少阴根于涌泉,少阴井穴,在足心。结于廉泉,廉泉,任脉之穴也。厥阴根于大敦,厥阴井穴,在足大指。结于玉英,玉英,任脉之玉堂也,络于膻中,膻中,心主之宫城也。胀论语。太阴,阴之将衰,在外,为开,厥阴,阴之交尽,在内,为阖,少阴,未衰未盛,在中,为枢。内外之交。开折则仓廪无所输纳而胸膈空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其有余不足。开折者,脾气不足而生病也。脾虚不能化谷。阖折即气绝而喜悲,木虚金旺,肝为肺刑,燥胜则悲。悲者,取之厥阴,视其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心主脉,水胜火负,则脉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其有余不足。凡有结者,皆取之不足,以其阴中之阳亏也。

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

天柱在项,飞扬在足。

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

人迎在颈,丰隆在足。

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

天冲在头,天容,手太阳穴,当是天冲。光明在足。

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小海,入于天窗、支正也。

天窗在颈,支正在手。

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

扶突在颈,偏历在手。

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

天牖在颈,外关在手。余腧具详本输。

此所谓十二经之盛络,皆当取之。

手足六阳,左右十二经诸腧,是其盛络,乃经脉盛大之处,针刺者,皆当取之。

经脉二十(1手太阴阳明经)黄元御灵枢悬解诗解

经脉二十(1手太阴肺阳明大肠经)黄元御灵枢悬解诗解 题文诗: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 内次五脏,外别六腑人之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