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长城_兵马俑作文三篇
文化遗产长城_兵马俑作文三篇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兵马俑八大奇迹之一下面是我分享文化遗产长城_兵马俑作文三篇 ,提供参考,能帮助到你,欢迎大家阅读。
作文一我心目中的长城长城,是我早已向往的去处。暑假里,我如愿以偿饱览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长城风光。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站在长城上往下看,只见停车场的一辆辆轿车如甲虫,一个个行人如蚂蚁;往上仰望,蓝天白云,烽火台傲然挺立。登长城看起来容易,走起来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才走到好汉坡,大家都累得汗流满面。妈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不自满。”听了妈妈的鼓励,我又坚持往上登,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高处——烽火台。
爸爸告诉我:这是古代秦朝,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劳动人民用肩挑手扛,用砖石砌成的。以后逐渐连成了万里长城。我们的心情都很激动,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景点,拍下了10多个镜头。站在长城上,我浮想联翩:二千多年前,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就能烧出那么质好量多的火砖,砌成了坚实的城墙,实在是了不起!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祖国的各行各业建设得蒸蒸日上、欣欣向荣。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好长城,更要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我今年9岁了,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世界的和平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丁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所以说,长城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长城,是我们中国的一条长龙,是见证中国发展的有效见证。所以我们要到长城去玩。这也验证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含义。
作文二我从小就爱读历史故事,当读到关于西安兵马俑时,我叹为观止。曾经的法国总统希拉克说过:不看秦佣,不算真正到过中国,我的心早就飞去兵马俑有无数次了。
去年的暑假,我终于去了我梦寐以求的“圣地”西安兵马俑了。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那次,我们跟着导游一进去,人山人海,我们朝着一号坑走去,兵马俑遗址到至今,已经挖出了三号坑,其兵马俑不计其数。据导游所说一号坑的发现约于1974年3月,其东端排列着全身穿战袍的战士俑,约有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
接着,我们又向着二号坑走去。二号坑是1976年4月至5月间被发现的。是我觉得最最特殊的一个坑,因其坑是呈曲尺形的。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它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是按前弩兵俑,约有60个。中蹲跪式弩兵俑约160个,后为马车组约有8个,上有许多步马俑。在听导游讲解关于二号坑的简介时,我脑海出现了一副秦始皇争霸天下的画面。
我们继续跟着导游去三号坑。已经在太阳下晒了有一个上午了,我早已满头大汗、筋皮力尽,可爸爸却说:“再坚持一下,毕竟人都来了就再坚持一下吧!”我只 好硬撑着往前走。到了三号坑,导游停下脚步对我们讲:三号坑于1976年5月11日发掘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三号坑出土文物较多,比如一把千年不腐的宝剑,但其兵马俑只有60多件。
据说曾经到项羽在坑里焚烧,拿走了很多兵器。兵马俑从身份上来区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军吏,一类是士兵,士兵和军吏都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分。俑坑中最多的俑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持青铜兵器,如弓、弩、箭链、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
导游又给我们说:兵马俑的制作者们都是秦帝国社会下层的一批陶工们,据说秦始皇下令如果这些陶工们做的兵马俑们缺条腿和缺点什么器官的话,就把这些做陶土的人相对应的器官割掉。这会不会太残忍了我想,万一是缺了头呢那不是人命都没了!
导游在出来的时候给我们讲,其实做一个兵马俑需要很多的步骤的,首先用泥来塑形,再在基础上打磨。在将阴干后的陶俑在阴干的地方晒干再拿去焙烧。
劳累了一个上午的我终于可以离开这儿了,不过我还是非常喜欢兵马俑,因为它们壮观,因为它们宏伟,因为它们象征着我们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我爱他们,也不仅因为它壮观、宏伟、而是因为它是我心目中的圣地。
作文三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溶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信息包围着,却道貌岸然地做着蟪刽子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海外游子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君不见,每年都有殷殷企盼同胞回来拜祭妈祖。我们的文化遗产情牵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当你读懂了他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他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他们,一切阴晦的色彩就会消逝,建筑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难怪冯先生宁可放弃写作,也要文化遗产从人们视线的边缘拯救出来,可谓良苦用心啊!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惟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咱们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知名度可以跟《白蛇传》、《梁祝》相媲美了。那么,这个故事是真的吗?首先确定一点,孟姜女和她丈夫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他们都是湖南人。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湖南省常德市津市的县志等古籍里,就有大量有关孟姜女的记载。而且在当地的民间,也有大量的孟姜女的传说。
当地有个很奇特的民间风俗,每年的阴历六月初六,都有个晒衣节。这个嗮衣节,相传就是孟姜女为了给丈夫送衣服,之前会把她丈夫的衣服拿出来晒一晒,然后再送给丈夫。据说,一到晒衣节那天,当地的百姓就会自发来到津市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嘉山上的姜女庙去朝拜。姜女庙里供奉的是谁呢?就是姜女娘娘。被人供奉在假山之上的姜女娘娘,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孟姜女呢?如果真是这样,那孟姜女和嘉山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在嘉山山脚,有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村子,名字很有意思,叫做孟姜垸。这里的村民认为,历史上的那位孟姜女,就是他们的老祖宗。孟姜女和范杞良的故事,实际上是产自这一带。关于孟姜女的身世,村里面一直流传着一个神奇的说法。说在两千多年前的村子里,一个姓孟的人家种南瓜,南瓜藤长得十分的茂盛,竟然蔓延到了邻居姜家。
等到南瓜成熟了,孟家和姜家就都来争腾上的这个南瓜。争执不下之后,两家决定把它劈开分掉。没想到劈开之后,却发现南瓜里面竟然长着一个女娃娃,于是取名叫做孟姜女。这一听就是杜撰的神话,当然是不会有人相信了。可是,事实上据史书记载,孟姜女是真有此人,而且还真的跟嘉山这一块有关系。
《左传》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孟姜是齐国将领杞梁的妻子。某次打仗的时候,将军杞梁战死沙场,妻子孟姜抚尸痛哭,整整哭了十天。这个时候突然一声巨响,城墙倒了半片。人们都说这个城墙就是孟姜女哭倒的。
这件事一代一代传下来,大约传到了唐代的时候,就把城墙换成了长城了,演变成了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的故事。既然孟姜女的人物原型已经找到了,那么又怎么证明她跟嘉山这块有关系呢?
有一本叫做《澧州志》的古籍里就有相关记载。请注意,嘉山所属的津市,以前就叫澧州。据《澧州志》记载,“秦时州有孟姜女者,适范郎,因秦始皇筑长城,范郎往供役,姜女与州嘉山之顶筑台以望,久而不归,乃不惮险远,亲往长城寻,获范郎骸骨负之归。”据说,当年的明朝进士李如圭,就对这段记载做了详尽的考察,最终认定孟姜女是澧州人,还专门派人在嘉山山顶修了一座贞烈祠。
关于这事,在清代的《孟姜山志》当中,也有相关的记载,说嘉山原本叫做孟姜山。明朝嘉靖年间,吏部尚书李如圭上书皇帝,嘉奖孟姜女贞烈,就把孟姜山改名,叫做嘉山。所以,孟姜女来自嘉山应该是比较靠谱的。那她当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生活状态,又是怎样跟丈夫相识的呢?当然不可能是从南瓜里面长出来的,谁都不信啊?
实际上,嘉山附近的历史遗迹和传说,已经把孟姜女的生活轨迹大致的表现出来了。孟姜女,当年应该是当地孟姜垸一户人家的千金,她的丈夫范杞良是附近澧县的一个书生。这个范杞良因为官府要抓他去修筑城墙,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姜垸,无意之中的遇到了在井里面洗澡的孟姜女。因为误看人家洗澡这事,在当地还留下了一口“看澡井”。
后来,新婚才三天的范杞良就被公差抓走,从此是杳无音信。孟姜女哭的跟个泪人似的,每天都不辞辛苦地爬上嘉山之巅,苦苦的期盼着丈夫回来,又在嘉山上留下了一块望夫岩。望夫岩上有两个浅浅的印记,据说就是因为孟姜女每天上山望夫累了,就经常坐在这儿歇脚。久而久之,岩石上就留下了她一双尖尖的脚印。可惜的是,无论孟姜女怎样等待,丈夫范杞良却始终没有回来。再也等不下去的孟姜女启程上路,要到长城脚下去寻夫。没想到,当她吃尽苦头,好不容易来到长城的时候。却得知丈夫范杞良已经死了,尸骨还被埋进了长城。
孟姜女伤心欲绝,痛哭不已,哭的那叫一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不知道哭了多久,忽然听到天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无数的骸骨。孟姜女在累累的白骨当中滴血验骨,这才找到了丈夫的遗骸。她背负着丈夫的遗骸到了铜官(今陕西潼关),因为又饥又渴。最后死在了潼关,当地人就把她和她背回来的丈夫尸骨,一起葬在当地,这样就有孟姜女和范杞良的合葬墓。
说到这,孟姜女的来龙去脉算是弄明白了。当然,这只是一些个人看法,还存在着许多争议。不过,孟姜女是不是真有其人?她的故居在哪里?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孟姜女对爱情的坚贞和对强权的不屈。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一样的。我相信咱们每一个观众心里,也早就都有了一个自己认可的孟姜女的形象了!
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中,有一页《战国形势图》,上面分布着多处曲里拐弯的直角连接符号,那是中国早期地图上对于长城的形象标记,从宋代开始沿用至今。符号旁边分别注着:齐长城、楚长城、燕长城、魏长城、赵长城、秦长城……这足以说明最晚在战国时代,中国的长城已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秦朝的长城当属小字辈。而矗立于齐鲁两国边界的齐长城建造时间最早,是长城家族的“长子”。 在21世纪初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齐长城,全长6189公里。它西起黄河东岸的长清县孝里镇,向东蜿蜒在泰山西麓的中低山区、起伏于泰沂山脉的分水岭上,最东端伸进太平洋西岸的青岛市黄岛区海滨,史称千里齐长城。它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争霸御敌的产物,凝成了一部硝烟滚滚、旌旗猎猎的古代战争史。它蜿蜒于齐鲁大地的1518座山峰之上,自西向东,在长清、肥城、泰山区、泰安市郊区、历城、章丘、莱城、博山、淄川、沂源、临朐、沂水、安丘、莒县、五莲、诸城、胶南、黄岛等18个县市区留下了历史的印痕。 据史料记载,至少在春秋齐桓公时代(公元前685~643年),齐长城西段就已修建。以后随着战略形势的需要,东段和中段陆续开工,到田齐宣王时代(公元前319~301年)才全部竣工,时间跨度在35个世纪以上。其他诸侯国长城的建设年代,魏长城是公元前361年,赵长城是公元前333年,燕长城是公元前311年,楚长城、秦长城是公元前300年前后,均比齐长城晚了三个世纪以上。外国也有修造长城的记录,如公元前457年,欧洲人在庇犹斯半岛始建79公里长的雅典壁垒护道墙;公元1世纪,德国人修建德国长城;公元2世纪罗马人修建哈德良长城,后来朝鲜、印度、澳大利亚也修过长城,但在时间和长度上都难以与齐长城相比。齐长城是古代的山东人在长城建筑史上创造的中国之最、世界之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止出现新的割据,下令废弃各诸侯国长城。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早已失去防卫意义的齐长城在许多地段变成了废墟。但在包括淄博段在内的许多地方,还比较完整地保留了遗迹,在三齐大地上顽强地耸立着它那苍凉的身影。随着齐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两千多年前由齐地先民建造的齐长城又被重新提起,成为齐文化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群众旅游观光寄托怀古幽思的好去处。 关于齐长城的记载,散见于《史记》、《管子》、《竹书记年》、《括地志》、《水经注》等古籍。在地方志类著作《颜神镇志》、《颜山杂记》、《博山县志》、《续修博山县志》中,也可以找到零星记载。但因年代久远,地理跨度又太大,人们长期以来对齐长城的长度、走向、结构、现状等众说纷纭,没有形成基本的统一的认识,使齐长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有识之士没有忘记曾经让齐人饱尝过喜悦与沮丧的齐长城。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王献唐、路大荒曾经几次到博山地区考察;1963年,山东大学张维华著成《中国长城建置考》;1986年到1989年,博山地区文史爱好者陆续考察了博山境内西段和东段齐长城,对于淄博地区有关区县中保留齐长城遗迹最多的博山段基本情况,初步达成了共识。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组织原泰山管委会副主任路宗元、《山东省志·泰山志》编辑室主任李继生等5位老同志,成立“齐长城考察队”,对包括淄博段在内的齐长城进行了详细考察,在博山的相关地段逐山徒步测量,获取了大量资料,初步掌握了长城主线的基本轮廓。 齐长城在淄博地区的遗存,分布在博山、淄川、沂源两区一县境内,长155240米。其中博山境内有主线、复线两道齐长城。主线自章丘、博山交界处的霹雳尖山入境,到池上镇东太平山大峪顶出境,长度72684米;复线从望鲁山东部729高地至梯子山南坡,长度2350米。两线总计75034米,经过212座山头,其中有遗址的地段为8530米,占总长度的21%。自霹雳尖山入境后,从双堆山的南崖越过宝玉顶、水岭脖子,经过上恶、下恶和桃花泉,到北大岭无遗址。从北大岭往东越过虎头山,左经和尚坊,右经岭西村,至一犁地有1070米的长城遗址。其间北大岭附近有20米的墙体,底宽45米,高2米。一犁地之上有城堡,墙高18~3米,宽12米,内径100米。又转向东北穿越秀才顶、太平山,右经姚家峪,至太平山南顶无遗址。在姚家峪公路口处,有600米长的遗址;又东转南右经昃家庄至龙背峪中段的850米间,遗址不存;由此向东,经干贝峪到凤凰山转播塔一段,有2880米的遗址。其间龙背峪东段有宽7米、高25米、长200米的墙体,干贝峪东侧有宽65米、高2米、长100米的墙体。从凤凰山转播塔东北下山过孝妇河,经峨嵋山、荆山至两平村西南的5770米地段中,只在峨嵋山还有200米墙体。当地人传说峨嵋山城墙在清同治年间还比较完整,后因拆石修建城圩而破坏严重
汉昭帝以后,汉宣帝继续筑城屯戍,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公元前67年,汉宣帝派侍郎郑吉在渠犁筑城屯田。
公元前60年,汉宣帝又任郑吉为都护西域骑都尉,设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以管理西域乌孙、大宛、康居、桃槐、疏勒、无雷等36属国,以后西域属国发展为50个。
汉代修建的这几座长城,保存到后来,留下了很多的长城遗址,其中,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安西境内的汉长城有150千米,烽燧70座,城障3处。
这段长城东起甘肃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与甘肃敦煌境内的西碱墩相连。
这些汉长城及沿线的城障烽燧,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称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
在这段长城中,玉门关境内的汉代长城遗址,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虽然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轮廓。这段汉代长城,全长70多千米,保存较完整的一段约20千米。最高部分约有23米,最低部分则只有03米。
这座汉长城,若以红柳层计算,最高部分有7层,最高处约25米,最厚处约4米,每层红柳厚约02米,砂石和土层最厚处约2米,红柳层上下有芨芨草,厚约01米,最顶部的积砂层厚约04米。它是河西走廊汉代长城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这段以砂石、红柳和黄土为主要用料的古长城。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大致轮廓仍依稀可辨。
在这段长城附近还有一处著名的敦煌汉长城遗址。这里的长城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
因为,在我国的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古人在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长城内则在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
在这条长城沿线,每隔5千米左右还筑有烽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
每座烽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约为5千米外都能看到。
敦煌境内的烽燧约有80多座,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
筑造结构主要有3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
烽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烽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后来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
古代的烽燧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主要起举火报警,传递消息的作用。汉代烽火信号标志有5类,可分为烽、表、烟、苣火和积薪。其中前3种主昼,苣火主夜,积薪昼夜兼用。
这5类烽火信号,并非各自孤立使用,一般是根据敌情组合使用。例如,有敌情10人以上者,白天点一堆积薪,举两烽;夜间点一堆积薪,点亮苣火。500人以上者,白天点两堆积薪,举3烽;夜间点两堆积薪,点3苣火。
在古代用这种方法传递军情,比马跑的速度要快得多。从敦煌至长安用马传递需要15天左右,用点烽燧传递只需要三天两夜就可到达,这是古代人民了不起的创举。
除这两段长城,在我国的河北省承德境内、甘肃省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阴山以北的乌拉特草原等地,还有几处著名的汉长城遗址。
中国名胜古迹峨眉山 、青城山 、四姑娘山、二郎山(四川) 凤凰山 北固山 笔架山 八仙桌子山 巴颜喀拉山 大孤山
寒山 贺兰山 梁山 灵山 崂山 腊山国家森林公园 普陀山 栖霞山 莫干山 蒙山 钟山 金山 玉龙雪山 医巫闾山 雁荡山 西山 天平山 金佛山、缙云山、宝顶山、北山(重庆) 长白山(吉林)千佛山、泰山Mount Tai(山东)衡山(湖南) 云龙山、北固山、茅山(江苏)骊山、宝塔山、句容宝华山 华山(陕西) 龙王山 、龙泉山、天台山(浙江) 盘山(天津)
齐云山 、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Mount Huang黄山(安徽)鸡公山、嵩山(河南) 北武当山、灵空山、 五台山、恒山(山西)武当山(湖北) 香炉山(贵州)五指山(海南)庐山、井冈山(江西) 西湖 、 无锡蠡园、无锡梅园、 无锡吟园、无锡鼋头渚
蓬莱阁、“神山圣湖”(浙江)故宫the Palace Museum、天 坛 temple of heaven—an imperial sacreficial altar in Beijing、the Great Wall中国万里长城、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北京故宫 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Jiuzhaigou valley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the mountain resort in Chengde city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承德外八庙)summer palace in Beijing北京颐和园、人民广场、大观院、大观园、八大岭(北京)寄畅园 虎丘 黄龙寺 黄浦江 镇江白居寺 包公祠
趵突泉公园 北戴河
本溪水洞 冰峪风景区
采石矶 藏北草原 长岛 长江三峡---瞿塘峡、长江三峡---巫峡、长江三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小三峡、(重庆) 常州天宁寺
巢湖 成吉思汗陵
大连圣亚海洋世界 大明湖
大昭寺 稻城
淀山湖风景区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东丽湖温泉度假区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都江堰 独乐寺 杜甫草堂 福陵(东陵)
古格王朝遗址
海宝塔 海螺沟风景区蓟县白塔 剑门蜀道
金石滩 景阳岗
净月潭 镜泊湖 九乡风景区 MtEmei scenic area, including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峨眉山—乐山大佛
灵谷寺 灵岩寺
刘家峡 六和塔
龙池风景区 龙华寺
龙门石窟 泸沽湖
路南石林风景区 旅顺口
米亚罗风景区
明孝陵漠河 内蒙古草原
南京长江大桥 南通狼山风景区
南温泉 怒江大峡谷 青岛栈桥
青海湖 秋霞圃
曲阜三孔 三门峡 沙坡头旅游区
少林寺 沈阳故宫
十里秦淮 石窟寺佛像
蜀南竹海 松花湖 松花江
松花江雾凇岛 塔尔寺 太平湖
太阳岛 腾冲火山地热风景区 天池桐城文庙
外滩 望江楼
微山湖 伪皇宫及八大部
卧龙自然保护区 乌苏里江
五大连池 武侯祠 西湖
西双版纳 西夏王陵风景区
锡惠公园 逍遥津
兴城海滨 兴凯湖
玄武湖 鸭绿江
雅鲁河桥 罨画池 燕子矶
扬州个园 扬州瘦西湖
杨村“小世界” 野象谷
阴山古刹 迎江寺
玉佛寺 豫园 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什伦布寺 札兰屯
昭君墓 昭陵(北陵) 赵州桥
镇江南郊风景区 中山陵周庄 朱家角镇 珠穆朗玛峰the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orer秦始皇陵兵马俑坑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 Dynasties,Mogao caves敦煌莫高窟 Potala palace, Lhasa拉萨布达拉宫Lushan National Park庐山风景名胜区ancient city of Ping Yao平遥古城
先民的歌谣( 诗经 )诸侯争盟记(三国演义 )泽畔的悲歌( 离骚 )哲学的天籁( 庄子 )历史的长城(史记)隽永的说辞( 左传)神话的故乡( 山海经 )失去的大观园(红楼梦 )不朽的战争艺术( 孙子兵法 )
帝王的镜子( 资治通鉴 )父亲的叮咛( 颜氏家训)科技的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 )龙争虎斗( 战国策 )书生现形记( 儒林外史 )瓜棚下的怪谈( 聊斋志异 )
我是中文专业大三的学生,这是我自己做的,希望楼主给分,谢谢
文化遗产长城_兵马俑作文三篇
本文2023-10-05 09:30: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