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关于苏轼的诗句是什么意思(苏轼的古诗词要意思)
1苏轼的古诗词要意思
1《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释∶
⑴饮湖上,指在西湖上喝酒。
⑵潋滟。指波光闪动的样子。
⑶方好,正好。
⑷亦,也。
⑸空蒙,指水雾迷蒙。
⑹西子,西施
⑺相宜,合适。
诗意,
水面上波光粼粼,天气晴朗,风景秀丽,山色迷茫,雨中的景致也很奇妙。想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无论是淡雅的妆,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那么美丽多娇,那么合适。
这是歌咏西湖的名篇。在作者看来,西湖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很美的。晴时,西湖在阳光照耀下,水波闪动;雨时,湖光山色,旷远朦胧。西湖的美是那么恰到好处,正如美丽的西施,无论怎么打扮都是很漂亮的。
诗的前两句总写西湖山水风光,晴天和雨天的不同情态。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湖面上闪烁着朵朵银花;近山苍翠,远山似黛;堤岸上垂柳飘拂,芳树间植其中。这样的风光,只有晴天方可饱览,而风雨交加,薄云低垂于湖面,湖水荡漾而尤见其充盈环湖群山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如此的景象非雨天难得一睹。“晴方好”“雨亦奇”,是作者在不同天气下多次畅游西湖后的深切体会。是对西湖的全面写照。诗的后两句,作者把西湖比做古代越国美人西施,是从两者的气质风韵上来说的。绝代美人西施的淡妆浓抹,无不相宜;而西湖的山山水水,风霜雨雪,一年四季,总各具情态,各有风韵。西湖和西字都具有自然美的风韵,都能随物赋形,气象万千都美在神韵。
2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释∶
⑴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⑵把,持;拿。
⑶天上宫阙,指天上的宫殿。这里指月宫。
⑷朱阁,华丽的楼房。
⑸倚户,刻花的窗户。
⑹婵娟,形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解读∶
天上明亮的月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把酒杯高高的举向天空发问。不知道月宫里,今夜算是哪一年?我真想随着清风到月宫里去,又担心天上玉砌的高楼高耸入云,让人难以忍受他的寒冷。哪里比的上人间,在月色里起舞,影随舞动,是多么优雅。清凉的月光透过深红的楼阁,低低的洒在雕花的门窗里,照在无法入睡的人身上。月亮不应该有什么恨事吧,它为什么总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团圆。人间有悲欢,有离合,月亮有阴晴,有圆缺,这些是向来就不会只存在好的一面。但愿分别的人们互相祝愿,彼此保重,虽然千里相隔,却能够一起欣赏同一轮明月。
2急求苏轼的诗句及其解释和背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
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注词释义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五代时越王所建。
在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 醉书:喝醉酒时所写。
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 遮:遮蔽,遮盖。
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 跳珠:雨水打在船上,溅起的雨滴像乱蹦乱跳的珠子。
卷地:大风翻卷着从地上吹来。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古诗今译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名句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
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
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赏析 ①望湖楼——在杭州塘门外西湖边。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
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
“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
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3关于描写 苏轼的诗句黄庭坚: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跋东坡醉翁操》)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海绡说词》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柯亭词论》)
4形容苏轼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十年生死两茫茫。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作者苏轼的诗句是什么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7、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8、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9、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0、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11、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其二)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人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13、哨遍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谁不遣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 云出无心,鸟倦知返,本非有意。
噫! 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内复几时? 不自觉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谁计? 神仙知在何处? 富贵非吾志。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 自引壶觞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还止。
6请写出关于苏轼的诗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苏轼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过庐山下
苏轼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题西林寺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圆通诗
苏轼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元宵节的来历
春节刚过,神州大地还到处弥漫着过年时欢乐的气息,人们余兴尚浓。到了正月十五夜,天边明月升起,地上灯火辉煌,早春的夜晚虽然寒风料峭,而复苏回暖的大地已是一片温馨的气象。城乡各地悬灯结彩,歌舞游乐,做汤圆,放烟火,到处洋溢着节日浓郁的气氛。人们特别珍惜这时的良辰光阴,真可谓"春宵一刻值千金"。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新的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始于二千多年前的汉代。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篡权。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在周勃、陈平等人铲除诸吕势力后,登基做了皇帝。因为铲平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所以,每逢这天晚上,汉文帝都要微服出宫,到街市上游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称作元宵,又称元夜、元夕。此说是否确凿还难定论,但将正月十五看作是一个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吉日,这倒是从汉朝开始的。
元宵节又被称作"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元宵节又被称作"灯节"。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那么上元张灯之俗究竟起于何时呢?对此,历来有起于道教和始于佛教两种说法。前者认为,西汉武帝时道教有燃灯以祭祀"太一神"的风俗。太一神类似后人所说的"天帝"、"老天爷"。南宋朱弁《曲洧旧闻》称:上元张灯,自唐时沿袭汉武帝祠太一自昏至明故事。但据《史记乐书》,并未提到祭祀太一须大明灯火,而且西汉时期也没有民间元宵灯的记载,所以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指出了这种说法不可靠。明郎瑛《七修类稿》又认为,上元张灯起于东汉的道教,说是正月十五是三官下凡之日,而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乐,地官好人,水官好灯,所以元宵要张灯纵乐。然而事实上道教的教义和仪式均无张灯之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也无下元水官越俎代庖大放华灯之理,可见张灯之俗起于东汉道教也属牵强附会。始于佛教说认为,元宵张灯与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东土有关。东汉时,蔡暗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汉明帝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群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燃灯法会。东汉明帝为提倡佛教,便下令在元宵节,不论士族庶民,一律挂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自此以后,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由此看来,元宵张灯之俗源于佛教,始于东汉之说较为符实。如此,元宵张灯,既是宗教礼仪,又成民间习俗。之后,灯节以其"火树银花"的热闹景观,"金吾不禁"的自由气氛,得到百姓喜爱,以是宗教的色彩渐渐淡化。自从人类学会用火之后,就有了灯。人们也常会因火的启发而想到灯。元宵点灯的来历,在民间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汉武帝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诙谐滑稽,足智多谋,常为汉武帝献计逗乐,得到武帝的厚爱。有一年腊月大雪纷飞,东方朔见汉武帝无聊,便去御花园给武帝折梅,见一宫女泪流满面,极其伤心,问其原由,得知宫女叫元宵,家住长安城外,家中有年迈双亲,自被选进宫来,每逢过年,思念亲人而不得见,心如刀割。如今又近十五月圆,无法与家人团圆,怎不悲伤?东方朔便宽慰了她一番,答应设法让她与家人团聚。东方朔出宫后,到元宵家作了一番安排。然后回到长安衔,扮作巫师卖起卦来。所有占卦的人所得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签语,于是纷纷向他询求解脱的办法。东方朔便告诉他们:"正月十三,火神君将幻化成一个穿大红袄的姑娘,骑着赤红色的毛驴到长安城来察看地形,你们可到城北大道口拦路阻道去哭求,全城或可得救。"人们听了东方朔的话都深信不疑,互相转告,于正月十三日在街上等候,东方朔于时请了一位民女,扮作红衣姑娘,骑着毛驴缓缓进城而来。众老乡亲见果真有红衣姑娘来临,便拦路苦苦哀求,那红衣姑娘对众乡亲说:"我乃领了天帝之旨来焚烧长安的,今既承父老求情,此一偈帖就请你们转呈天子吧。"说罢离去。父老们拿了红帖,献给汉武帝。只见帖上偈语写道:"十五天火,焚劫帝阙。"武帝看罢,吓得魂飞魄散,忙向东方朔求教。东方朔转动心机,便说:"请圣上传谕京城百姓,今起动手做灯。十五晚,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满城点放烟火爆竹,并让城外百姓进城观灯,天子、臣僚、贵妃、宫女,都去灯市玩赏,杂在庶民中消灾避难。"武帝听罢,传旨就按此办法去做。十五晚,整个长安城灯火照耀,烟花满天。元宵的父母也来城里观灯,看到了"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撞见了元宵,惊喜万分,一家人团聚,诉说衷肠。如此,闹了一夜灯火,京城安然无恙。汉武帝大喜,敕令今后每逢这天都挂灯放焰火。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元宵节。这即是民间传说的元宵节的来历。关于灯节的民间传说很多,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元宵放灯起源于古时农家"照田蚕"的风俗。所谓照田蚕,是指元宵之夜,农家在长竹竿上挂一盏灯插在田间,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方鹏《昆山志》记载:元宵之灯火,火色偏红预兆旱,火色偏白预兆涝。过后将点灯的蜡烛余烬收藏起来,置于床头,则能给主人家的蚕桑生产带来好处。随着后来照田蚕的时候,人们纷纷争奇斗艳,各种彩灯愈做愈精巧,照田蚕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思,演变成一种闹花灯的娱乐活动。
据传说,灯节的出现也与古人对火的崇拜有关。汉代,人们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虫赶兽,从而演变成以后的火把节。因此从汉代的持炬驱疫到唐代热闹非凡的灯节,中间还有一个火把节的发展过程。这一节俗,直到今天还被祖国西南少数民族兄弟保存下来。他们在火把节这天,歌舞以乐神,表现了对火的崇拜。通过各种形式,驱邪逐鬼,熏田驱虫,希望减轻虫害,获得好收成。时至今日,江苏兴化一带,每至元宵节,百姓不燃灯、观灯,而是点火把、舞火把,而城镇乡民当然是看火把了。他们有的用芦柴,有的用树枝等,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着火把在田头、晒场翩翩起舞,十分壮观。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到唐代,统治者更重视观灯,并把燃灯时间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唐睿宗时曾在长安宫城外架起一座高二十丈的"灯轮",上面缠着彩色丝绸,装饰金玉,悬挂五万盏灯。皇亲贵族们也制作大型"灯树"。诗人崔液写有"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的佳句。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以后历代引以为例。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还在乾清宫设鳌山灯,元宵灯节依然盛况空前。
历代诗词中对元宵盛况多有描述,辛弃疾的《青玉案》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人阑珊处。
描写了京都华苑元宵佳节.繁华熙攘.满城花灯,满街游人,鼓乐杂耍,通宵歌舞的热闹景象,元宵灯节,因倾城出动,这也给有情的恋人们提供了理想的相会良机。在唐宋,闺中女子,一向禁止外游,可在元宵节前后,开戒弛禁,青年男女盼此良辰,乘机相约幽会,结伴出来观灯。在灯火稀疏之处,郊外名胜之地,都有深闺妇女的芳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缠绵悱恻的元夕词正是描写当时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元宵张灯之俗自形成以后,在朝野一直备受重视。不但民间一般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地充街塞巷,连司马光夫人也要到市上去看灯赏景。司马光说:"家中有灯,何必到市上去看。"夫人说:"我还要看游人。"司马光笑着说:"难道我是鬼吗?"可见那争奇斗艳、辉煌绚丽的灯海,和如云的仕女,鼎沸的笙簧,是如何地引诱人心!正像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元夜》诗中所描写的:"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无怪像司马夫人这样的相府贵妇也要出外凑热闹了。
灯彩
灯彩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一直沿袭下来。我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格调各异,工巧优美,光彩熠熠。元宵佳节,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彩灯展、花灯会。元宵的灯,有挂花灯、滚龙灯、迎轿灯、走马灯、放水灯、展冰灯……。像北京的宫灯,天津的宝莲灯,上海的金龙戏珠灯,苏杭的琉璃花灯,广州的鸳鸯戏莲灯,东北的冰灯,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元宵之夜,小孩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伴随着花灯夜市,历来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等,华灯照夜,万户生辉,人们上街踏月观灯,游戏杂耍,尽情玩乐。闹社火,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由来已久。春秋时代、就有孔子观社火的记载。从广义说,社火节目有七十余种,耍龙灯,舞狮子,旱船,高跷,竹马,大头娃娃,哑老背妻等,都属社火范围,形式丰富多彩。从狭义上说,就专指蕊子,蕊子发展到现在,有车蕊子,马蕊子,高台蕊子,演起来玄妙离奇,给人以惊险优美之感。流传于各地的民间社火表演,耍法不尽相同,但技艺风格却各有特色。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而我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冀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元宵之夜,"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龙灯也称"火龙",这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这种龙由篾竹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每节中点燃蜡烛;有的地方不点蜡烛,而是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这种油捻燃烧力很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下面装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龙前还有一人手举红色绸珠指挥龙舞。如广东阳江的《鲤鱼化龙》,灵活奇巧,善于变幻,舞龙手身着可开可合的鲤鱼皮,观众起先看到的是一条条戏水之鱼,可随着明快的乐曲突然一变,鱼儿成龙,然后一条口中喷火的鲤鱼跃过龙身,象征"鲤鱼跳龙门"之意。布龙也称"彩龙",主要在白天表演,节中不燃蜡烛,所以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气势非凡雄伟,别有一功。舞龙时循势连贯表现巨龙盘旋欢腾,动作非常复杂。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二三华里。每条龙灯还伴有十番锣鼓,声闻十里,甚为壮观。在海外,至今仍有许多华人社团保留着耍龙灯的古老传统,常为当地节日赛会演出。
舞狮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京演出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取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猜灯谜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古代,元宵夜还有"元宵照井"的习俗,古谚语说:"照井水,面皎美。"俗传元宵夜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乘元宵明月当空、皎洁玲珑之际,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来。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游戏习俗外,还流传着许多轶闻趣事。"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其趣事就是出于元宵。相传,宋朝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了避"官讳",他骄横跋扈,不许百姓言"登",因"登"和"灯"同音,也就不许百姓说"灯","点灯"只能叫"点火"。这个州官在元宵节时,贴出告示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于他平日胡作非为,人们便针对他的布告,讥讽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国之意。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 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游 棠 昺公元子,官涵江书院山长。
(紫霄圭浦派)
游一龙 昺公次子,字致真,一字叔雨,宋嘉定四年辛未科(1211年)进士,与吴彬等十九人同登赵建大榜进士,官知漳州刺史,侨居南海之东涌金斗(今属顺德县),卒赠朝议大夫。
(紫霄圭浦派)
游 广 字致政,昺公三子,从圭埔徙沙坂同知微公后裔聚居,性好施与,造桥十余所,捐地舍谷创建沙坂社,故称曰“好施善士”。
(紫霄圭浦派)
游 骏 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135年)科特奏名进士(紫霄圭浦派)。
游允之 字信夫,仕元公长子,辅公从弟,南宋孝宗隆兴元年癸未(1163年)特奏名进士,谓之特奏以别于正奏进士也。
任永康军节度推官,贞宪肃度,人不敢干以私。
(紫霄圭浦派)
游伯绚 字素夫,仕元公次子,南宋孝宗乾道五年己丑(1169年)特奏名进士,登状元郑侨榜。
伯仲后先堪称济美,二公皆太常卿之七世孙也。
(紫霄圭浦派)
游 霆 名一凤,字伯雷,允之公孙,南圭公子,登宋绍定二年巳丑科(1229年)登黄朴榜进士,授广东漕,荐至经略,侨居南海之鼎安遂为南海县四城游氏之始祖。
卒载《八闽通志》。
(紫霄圭浦派)
游 佐 霆公九世孙,明成化二年丙戌科(1466年)进士,官广西南宁府知
府。
(紫霄圭浦派)
游学程 明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年)科举人。
(紫霄圭浦派)
游 瑚 明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年)举人,与学程公同榜。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至三十六年(1608)官仙游知县,尝谒东门评事公家庙拜祖,赀银拾数并匾额联板入祠,匾书“木本水源”四大字,联句云:“远派不忘源,南海潢孙思祖泽;近柯还护本,仙阳棠令觅宗支”。
(广东籍南海房)
游 儒 字邦彦,明宪宗成化十三年丁酉科(1477年)举人,署寿张教谕。
(莆田县端明房)
游桂芳 号云台,明隆庆元年丁卯(1567年)举人,署任丘教谕。
(端明房)
游春沂 字元贞,明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年)岁贡,广东连平州教谕。
(端明房)
游春芳 春沂公从弟,字元美,国子太学,宛平二尹,候补知县。
(端明房)
游 昂 字景宇,明弘治八年乙卯(1495年)以儒士中式,官衡山知县。
(莆田县山美房)
游大川 明正德五年庚午(1510年)举人,官处州府同知。
(山美房)
游东皋 字义程,由岁贡知广东增城知县,封文林郎。
子应龙增城知县。
墓道在秀屿东坑鳌城宫左侧,碑文曰:“敕封文林郎广东增城知县东皋先生游公墓道”,右款“赐进士第南京国子监祭酒兼翰林院学士通家侍生余孟麟书”,左款“万历丁亥(1587年)仲冬吉旦赐进士第知增城县事不肖男应龙泣血立”。
(山美房)
游应龙 义程公之子,大川公侄,字廷从,号念园,明神宗万历七年己卯科(1579年)顺天经魁,庚辰(1580年)联捷三甲九十一名进士,广东增城知县,赠文林郎。
(山美房)
游云鸿 应龙公从侄,字渐甫,号羽仪,应龙从侄。
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1616年)三甲九十八名进士,官云南按察使,崇祀名宦乡贤。
(山美房)
游日章 字学褧,号南荆,德盛公子,明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年)亚魁,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年)会魁,初授江西临川知县,政尚宽厚,而独于豪右不少假,有巨猾帅姓者武断乡曲,下车即捕之,邑中称快。
辛酉(1561年)八月流寇入临川,时公方从事场星中得报,即驰至启关纳逋,并昼守御策,贼遁去,推刑部,主事去奏献,旋升廉州知府。
廉俗婚姻,以槟榔为定,无聘书,后有悔者乃教之,悉依古礼俗,自此一变。
生平博览群书,至稗官野史,靡不综贯条晰,所著有学庸及□范释义三余集,百有余卷,诗学要式,四六雕龙经卷汇集。
行世载《兴化府志》及《八闽通志》。
官临川五载,洁己惠民,擢晋员外郎中。
丁母忧。
明神宗万历改元癸酉(1573年)补旧任。
主要著作有《骈语雕龙》,全书八卷,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之一。
(壶南房
○ 友人会宿
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良宵宜清谈,皓月一作然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 春日独酌二首
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我有紫霞想,缅怀沧洲间。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
○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遇君蓬池隐,就我石上饭。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叹息两客鸟,徘徊吴越间。一语一执手,留连夜将久。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明晨挂帆席,离恨满沧波。
○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 清溪半夜闻笛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清一作情。寒山秋浦月一作空山满明月,肠断玉关情一作声。
○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久卧名一作青山云,遂为名一作青山客。山深一作春云更好,赏弄终日夕。月衔楼间峰,泉漱阶下石。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鼯啼桂方秋,风灭籁归寂。缅思洪崖术,欲往沧海一作岛隔。云车来何迟,抚几空叹息。
○ 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 春日醉起言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 庐山东林寺夜怀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 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对酒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昨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 醉题王汉阳厅
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
○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泉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自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日下空庭暮,城荒古迹馀。地形连海尽,天影落江虚。旧赏人虽隔,新知乐未疏。彩云思作赋,丹壁间藏书。楂拥随流叶,萍开出水鱼。夕来秋兴满,回首意何如
怀 思
○ 秋夜独坐怀故山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子平。天书访江海,云卧起咸京。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拙薄遂疏绝,归闲事耦耕。顾无苍生望,空爱紫芝荣。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
写出关于苏轼的诗句是什么意思(苏轼的古诗词要意思)
本文2023-10-05 09:37: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