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楷书是什么,第1张

问题一:什么是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兹分别简介如后: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

问题二:楷书是什么_ 楷书

楷书是指书写合乎法度,能在正式场合使用,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可以从二个角度理解楷书的概念:

一、广义上看,不管是篆、隶、行、草,只要合乎法度,都可称其为楷书。

二、从狭义上看,专指魏晋以后的楷书,我们一般说楷书都是指后一类。楷书也称正书、真书,三个词的意思相近

问题三:楷书什么意思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盯、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 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比划,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 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直沿用至今。[1] 楷书有模楷的意思,张怀《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都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这些概念不弄清楚,势必至于把各方面的其他问题也永远混淆不清,一无是处了。

问题四:Q的楷书是什么样子 Q读音,xuān。

问题五:楷书是什么意思 楷书是一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秦代程邈创立的隶书(今楷书,唐以前为隶)长期演变来的,也叫正楷、真书。

问题六:正楷和楷书有什么区别 正楷和楷书没区别,楷书又称正楷、真书。你只要不买到行楷就好了,行楷只是字体中略带有行书的形式

问题七:楷书四体是什么 唐朝欧阳询(欧体)、锭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朝赵孟\(赵体)。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唐朝欧阳询(欧体) :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赵孟\,(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元朝赵孟\(赵体) :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问题八:楷书和隶书的区别是什么? 隶书和楷书两者的基本特点: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92;)等。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

问题九:硬笔楷书是什么意思。 楷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字体,也叫正楷、正书,大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朝发展到了他艺术生命的最高峰。现在最经典的碑帖首推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的,更早一些的书法家还有王羲之、王献之、钟繇、智永和尚、等等。

我们见到的古代楷书作品是用毛笔书写的,或者是直接写在纸上、布上、或者写完之后烧制在陶瓷器物上、刻制在石碑上。但到了后来,出现了钢笔、铅笔、圆珠笔等硬质的书写工具,用这种书写工具书写的楷书作品我们就叫它“硬笔书法”。

但是还有另一种观点,硬笔的出现还要早于毛笔,因为我们还没有发明毛笔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已经在兽骨、石壁上用石块、刀子等刻划记号了。既然也是用于书写的工具,那就应该归于硬笔的范畴。

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划记号毕竟不属于书法,因此它不属于书法工具。

问题十:楷书是什么朝代的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等。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主要有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而欧阳询创立的欧楷,可以说是四大楷书之首,其楷书融汇进北魏风韵,在结合北朝的贴学风貌,形成了一种险绝独特又不失稳重的书法艺术,一跃成为了书法史上“宗师”级别的人物。

与欧阳询同时期的书法家虞世南,继承了王羲之书法的虚和、平淡之风,也是造诣深厚,却未能超赶欧阳询。

欧阳询的主要成就

应召修书

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欧阳询应诏与人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七年书成,询撰序言。全书凡100卷,分48部。此书征引古籍达1400余种,这些古籍后来大多散佚。赖《艺文类聚》保存诸书许多重要内容。

书法成就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1、用软笔或硬笔写一首关于家乡或祖国的古诗。

2、[小故事]

3、爱国作者:当心东风

4、魂归山河,

5、书给了我好消息和梦想。

6、长城被雪覆盖着,

7、无边无际的土地孕育英雄!

8、[中篇小说]

9、沁园春《长沙》

10、在1925年

11、独立寒秋,

12、湘江北上,

13、橘子洲。

14、看山川河流,

15、森林完全被染色了;

16、满江碧透,

17、百争。

18、雄鹰直击天空,

19、这条鱼很浅,

20、霜冻中一切都是免费的。

21、孤独,

22、问苍茫大地,

23、谁起谁落?

24、我和数百对夫妇一起旅行过。

25、对过去的回忆是美好的。

26、只是一个同学和一个少年,

27、风华正茂;

28、学者精神,

29、对方遒大喊大叫。

30、指明方向,

31、鼓舞人心的话,

32、泥土,万户侯。

33、记得吗,

34、打到河中央的水里,

35、阻止海浪?

36、[龙]

37、我爱你丁咚驼铃。

38、这使得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我爱你绿色的草芽。

39、它掩盖了戈壁滩的荒凉。我喜欢你的田园牧笛。

40、它向四面八方撒下五彩缤纷的音符。

41、我喜欢你们城市的高楼。

42、它把人们的理想捧向太阳。

43、我爱你,长江的碧波。

44、它演奏和演唱56个民族的心曲。

45、我爱你,黄河的波浪

46、是为了养育13亿人。

47、我喜欢长城的雄伟。

48、它是中国人的脊梁。

49、我爱你雄伟的黄山。

50、它展示了祖国的美丽和尊严。

51、我爱你在高原上的旷达。

52、它揭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敢。

53、我喜欢茂密的甘蔗林。

54、它甜到亿万人的心里。

55、我喜欢你敞开的窗户。

56、是为了让文明之花盛开芬芳。

57、我爱你改革的浪潮。

58、是为了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59、我喜欢你聪明的头脑。

60、它获得了四大发明金奖。

写作思路:写一篇关于书法比赛的文章,写作的时候需要交代比赛的时间经过结果。

自幼对书法篆刻均有爱好,书法以真、行草、隶书为擅长,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书写五种字的体实力派书法家。其书写风格特点:全羊毫长锋用笔,字体突出了继承与创新、柔中有刚、变化多姿、形态显神,以变求神的个性。

楷书多取法颜真卿书圣,传统功力浑厚,结体端庄完美,师古而不泥;行草以孙过庭等历代大师为范,行草结合,刚柔兼容,飘逸清秀,气韵贯通,笔墨酣畅,自成风貌;隶书在研习汉隶的基础上,独创线条“飞白”笔墨,苍劲古拙,典雅醇厚,自成一家,可谓一绝,耐人寻味。

遂献上xx作品——xx。

书画简介:

书画是绘画和书法的统称。

画,是人们生活中创造的结晶,画的起源久远,有着丰富的意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中国古代,诗与画分不开。画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画中常常包含着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艺术也深深地孕育在画中。 

书,一说是书法,也就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书是指文化内涵。由此可知,书画是指绘画和书法,也可以理解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绘画。

问题一:书法作品内容写什么好? 写点诗句吧!如:《满江红》三十功名成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之类的。望采纳!!!

问题二:书法作品内容写什么好 书法作品体现人文修养,其一是书法的艺术价值,通常所说的字体艺术优美,其二是内容,体现挂画人的品格修养。你所选的内容要与你的身份和性格相投才是最好的。

问题三:书法作品写什么字好 写书法作品最好根据自己的特长,楷书写得好就写楷书,行书、草书等写得好就写行书、草书,增大获奖机会。内容以写诗词为好。

问题四:家居书法作品写什么内容好 激励上进的好词,像天道酬勤、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什么的都行

问题五:书法作品写什么字好 平时最拿手的字!!!!!!!!!!!!!!

问题六:送同学书法作品,写什么内容比较好 答:贤兄存念参考如下: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上(下)款客套词或敬词上款客套词或敬词雅属、雅赏、雅评、 雅鉴、雅教、雅存、 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下款客套词或敬词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篆刻边款用:刻作、刻石、刊石、治石、篆刻、记、制称谓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平辈或小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法家(在书画或某方面有专长者)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贤)弟老师对学生:学(贤)弟、学(仁)棣、贤契、贤弟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问题七:书法作品写什么好 那要看你擅长什么・・・・・・・・・字体的话・・・・・・颜体适合大幅的・・・・・・・・如果可以的话,好的行草可以添彩・・・近期要求的作品建议写古诗・・・1或2首・・・可以掩盖小的瑕疵・・・・大幅的隶书也是很好的,特别可用瓦当纸

问题八:班级书法作品写什么内容好?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问题九:书法作品写什么 ――兼评甘肃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这是一个很多人探讨了许久的话题;?这是每一位书家都面临的问题。 面对着不论什么专题展其实质都是“唐宋及 诗词抄写展”的尴尬局面,许多人都倡议书写自作诗,理由是书写自作诗更能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最有力的论据莫过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稿》。然而,明摆着的一个事实,是诗词一统文坛的时代早已成了历史,每一个文化人必写诗词的年代早已成了过去。现今社会,写作诗词的人只不过是很少一部分特别热爱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的业余爱好而已,把写诗如同李白、杜甫那样当作终身事业的人根本不可能存在了,我认识的许多“文化人”,不要说写作诗词,就连读都少有兴趣。总而言之,诗词一统文坛的时代过去了。但是,书法却不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书法艺术复兴并迅速崛起,每次举办展览,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一浪高过一浪,别的不说,如咱们偏远的甘肃,第四届中青展投稿数量高达一千八百余件,入选近四百件,这充分说明书法艺术在当今社会是十分普及的,是逐渐走向大众化的。明摆着:诗人越来越少,而书家却越来越多。那么多的人都呼吁、提倡让每一个书法作者都来书写自作诗,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实在是太难太难。每一门艺术都存在理性与感性的问题,理性的知识也许是每一个文化人通过一定的培训学习后都能掌握的,如诗词的一些基础知识:平仄、对仗、押韵,律诗中间必为两联,一首诗要有起、承、转、合等。但是仅有理性的认识,没有感性的飞跃是远远不够的,“无情无艺”,在生活中没有感悟的人是不可能写出诗词来的,即使他有再高的理性知识。但感悟不一定能够培养出来,而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敢武断地说:诗人――是天生的。强迫一个没有感悟性的人去写诗,其结果只能是有了一定理性认识之后的“自做诗”,与其写没有意境,文理诗理不通,读后让人不知所云的蹩脚的“自做诗”,不如去抄一首唐诗来得快,也让观者少产生一点替作者的尴尬。唐代的每一个文化人也许都是诗人,但因为诗的上乘而留名千古的也就是那么几十个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真正能称得上妙品、绝品、逸品的诗,也就那么能数得过来的几首,况乎我辈? 故书写自作诗只能是提倡,如果是非自作不可,那么就有非常多的书家便连投稿权都没有了,更不用说入围入选了。笔者曾闻,有一书友为了达到征稿的“自作”要求,便请别人“自作”了一首,抄毕了事。 ?当然主要还是诗词。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代表之一,是浓缩了的文学,短短几句(甚至一句),即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将读者带进一个由作者创造的特殊氛围,又让人产生与作者高度和谐统一的共鸣,读后意犹未尽,产生丰富的联想。又因字数的多寡正适合一幅书法作品,故书法作品还是以写诗词为好,中国文化要是没有诗词,那中国书法将黯然失色,简直不可想象。书法作品写诗词,能自作者当然很好,不能自作者,还是去抄唐宋及 诗词者为好,但是,如果就连抄写还漏洞百出,实在让观者替书家面烧耳热了。书法,是中国文化最集中最精华的体现。书法家,首先应当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文化人,一个没有一定文化修养和艺术悟性的人,我认为只能叫“拿着毛笔写字的人”。 笔者读省书协前几年举办的一次书展作品集,有一位评委的对联作品:“寒月笼烟树,寻梅溪水香。”“寒”与“寻”,一形容词一动词可宽对,但“笼烟”与“溪水”是驴头与马嘴,而“树”与“香”,一名词一形容词,是风马牛的关系。在本届书展上,有一幅对联是“诗书为三友,花鸟作四邻”,我百思不得其解,“诗”、“书”明明是两种事物,何以为“三友”?是否如李白所云“明月、影子和我”成三友?但读原句总是品不出这个意思来。又如一联“今日常观古人事,>>

问题十:挂在教室里的书法作品该写什么内容比较合适 教室中的书法作品应以易认易读的楷书、行书或隶书为主要书体,而且内容应以励志和名言等为主。

楷书是什么

问题一:什么是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