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气功需要哪些书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自学气功需要哪些书籍?,第1张

自学气功需要《针炙学》、《中医基础理论》两本书籍。

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派系很多,有道家、佛家及许多流传自成体系的功法,他们有各自的特点,但目前在临床还在使用,国家认可在研究开发的只有中医,这是我们的国医,《针炙学》、《中医基础理论》会有系统介绍经络走向、分布、作用,气息感觉等等。

中华道家修性炼命之术,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注重延年益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笔者曾在东海崂山得传道家吐纳诀,属于修炼筑基之功。因观社会上各派气功五花八门,杂而多端,颇令学习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或见异思迁,或误人旁门,或不知法度,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养生而反戕生,此气功本身存在之弊端也。盖中华道家功法,遵循“道法自然”,依法行持,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且与他家气功都可相通。

中华道家修炼,重视“炁”对人体的作用。认为“炁聚则生,炁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炁以生之。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炁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中华道家吐纳,就是一种行炁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

中华道家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胎儿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道太和之炁。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熟,裂脑而出,剪断脐带,其窍闭矣。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闻,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气粗而浮,呼长而吸短。从此太空太和之系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燕,谓之先天元炁,“动而愈出” (老子语),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气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1 吐故纳新。道家养生之术。

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林甫,若何?”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 抟 不知吐纳修养之理,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圣世?” 清孙枝蔚《题华山高枕图寿吴香林》诗:“那用仙家吐纳频,陶然一枕自生春。”

2 泛指呼吸。

鲁迅《坟·杂忆》:“因此我常常欣慕现在的青年,虽然生于 清 末,而大抵长于 民国 ,吐纳共和的空气,该不至于再有什么异族轭下的不平之气,和被压迫民族的合辙之悲罢。”叶圣陶《倪焕之》十五:“心脏的每一回跳动,鼻息的每一回吐纳,都奏出‘我爱着你’那句话的激动的节拍。”

3 犹吞吐。吐出与吞进。

汉王粲《游海赋》:“苞吐纳之弘量,正宗庙之纪纲。” 晋郭璞《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 清唐孙华《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吐纳江流九派小,平压雉堞群峰低。”

4 比喻贸易,买卖。

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商品的生产和吐纳的中心,手工业作坊和批发行号的所在地,集中着数量相当巨大的后备手工业工人和小商摊贩。”

5 言谈;谈吐。

《魏书·元翼传》:“美姿貌,善吐纳,兼有将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竺道生》:“吐纳问辩,辞清珠玉,虽宿望学僧,当世名士,皆虑挫词穷,莫敢酬抗。” 清吴伟业《送何省斋》诗:“吐纳既风流,姿容更瓌异。”

6 指发声。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 崔 记教坊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纳凄惋,收敛浑沦。”

嘻嘘呵呼呬(si)吹(fu)

道教的养生有很多种方法,但是有一种吐纳法。只要每天念念六字秘诀就可以轻松治病。“嘻嘘呵呼呬(si)吹(fu)”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庄子·刻意》篇中说:“吹(fu)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发明长息法。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fu)、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fu),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fu)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史记》等古籍记为战国魏文候时邺(治今临西南四十里的邺镇)令西门豹创建(公元前422年)。《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在西门豹后约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 记》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起又开。

扩展资料:

引漳十二渠又称西门渠,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在魏邺地,即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和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引漳十二渠是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区在漳河以南(今河南省安阳市北)。

西门豹的建造方法是“磴流十二,同源异口”。“磴”就是高度不同的阶梯。在漳河不同高度的河段上筑12道拦水坝,这就是“磴流十二”。每一道拦水坝都向外引出一条渠,所以说是“同源异口”。据记载,每个磴相距300步,连续分布在二十里的河段上。根据地形考察,这二十里河段应当是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以下的二十里河段,渠口开在拦水坝的南端,12条渠都在今安丰乡境内。

第一渠首在邺西18里,相延12里内有拦河低溢流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开引水口,设引水闸,共成12条渠道。灌区不到10万亩。漳水浑浊有很多泥沙,可以灌溉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而富庶起来。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末年曹操以邺为根据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堰从此改名天井堰。

《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在西门豹后约 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记》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起又开。

参考资料:

·引漳十二渠

以锻炼某些特殊呼吸运动为主的一种静功功法。吐,指呼气;纳,指吸气,故名吐纳功。一呼一吸为一息,又称调息功。吐纳功对提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活动有显著作用,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也有良好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肺结核、胃下垂等疾病,也可用作保健锻炼。

气功修炼丛书琳琅满目,林林总总不下千余,但其中以《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参同契》、《黄庭经》、《悟真篇》四部气功经典巨著作为正统修炼之王。

《老子河上公章句》一直是道家的“圣经”;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容大易、黄老、炉火学说为一炉,被奉为“万古丹经之王”;西晋魏华存的《黄庭经》,合宗教与医学思想为一体,则被道家称为“学仙之至律,修道之全科”;南宋张伯端的《悟真篇》,源于《老子》、《阴符经》和《参同契》,借用阴阳五行和八卦,阐述丹道,更是南宋以后养生家修炼内丹的“祖书”。从上可见,这几部书称得上气功古籍中的经典之作,对气功学术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吐纳36式洗髓易筋经释密

第三章 《易筋经》功法介绍

第四章 静功

第五章 气功生物馈信息测病法

第六章 《易筋经》动静功口令词

第七章 辅助功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道家功有守一、吐纳、导引、行气、存神、坐忘、心斋、还精、辟谷、踵息、胎息、内丹、太极拳、八卦掌等,其中守一、导引、胎息、存神、内丹最有代表性

吐纳属气功中的炼气技法,吐纳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内进行的外界空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也称肺呼息。权威专家孔令伟老师教你到家吐纳术怎么入门?

(一)吐纳,一方面可以使大脑及中枢神经得到休息,另一方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和调节作用,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充分的营养。

(1)通过吐纳可以增加我们的气,气足了又可以生血和精,精又化生气血津液,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吐纳可以提升我们的生命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吐纳术缓慢柔和,并且配合呼吸。意念。可调气血,放松精神。

(2)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胆固醇,血脂,活血化瘀,改善人体血液循环,还能改善已经形成淤血的脏器的生理状态。例如心肌梗死,脑血栓,早期肝硬化,脂肪肝,前列腺,肾功能等。

(3)通过畅通经络,将体内病气排出,从而使内脏趋于阴阳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延缓各系统器官的衰老。

自学气功需要哪些书籍?

自学气功需要《针炙学》、《中医基础理论》两本书籍。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