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虫神解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4收藏

三虫神解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遵生八笺》卷十八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三虫神解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三虫神解散 1 拼音

sān chóng shén jiě sǎn

2 《遵生八笺》卷十八 21 方名

三虫神解散

22 组成

二蚕绵(烧灰)1钱,竹蛀末1钱,壁蟢儿窠白衣(烧灰存性)1钱。

23 主治

下疳。

24 三虫神解散的用法用量

散上妙甚。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三虫神解散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

三服。按∶张三丰仙传方云∶此治黄肿如土色,其效如神。李时珍云∶绛矾丸不及此方之妙。加味连茹橘半汤小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卷之二证治提纲]附∶证治赋

麻黄汤发腊月寒伤营,桂枝汤散冬天风伤卫。九味羌活汤发三时之表,(三时伤寒,春夏秋也。)六神通解散理晚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发表法

凡能发汗、发、发疹、发斑、发丹、发痧、发、发痘等方,皆谓之发表法。温热病,首贵透解其伏邪,而伏邪初发

《本草便读》:[谷部谷类]小粉

一切肿疡。用醋敷围可解散。诸般热毒。随方取用性酸凉。(小粉乃麦麸洗面筋时澄下之粉也。本属甘凉之性。服

《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发散药、退热药](一)温散风寒

我国古代还对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等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并加以饲养,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虫白蜡是雄性白蜡虫的分泌物,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农家副产品。

宋代词人周密《癸辛杂识》记有关于白蜡虫的饲养。说江浙过去不产白蜡,后来有人由淮北带来白蜡虫出售。

其种形状如小黄果,“每年芒种前以黄布作小囊贮虫十余枚,遍挂桎树间,至五月,每一子出虫数百,遗白粪于枝梗,八月中剥取用沸汤剪之就成白蜡。又遗子于树枝间,初甚细,来春渐大,收其子如前法散育之。”

这里已将放养白蜡虫、收取白蜡的时间和方法,基本上说明了。

明代医学家汪机《本草会编》、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徐光启《农政全书》对白蜡虫的寄生植物的种类、性状、产地和白蜡虫的习性以及采蜡方法等都有更详细的记述。后来,我国饲养白蜡虫的消息传至欧洲。

本草纲目

虫的结构和部首如下:

虫的字形结构是单一结构,部首是虫。虫是汉语常用字,读作chóng或huǐ。虫和它的繁体本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虫”本读huǐ,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虫(huǐ)”状似一条蛇,本义为较小的毒蛇。古籍中多写作“虺”。

知识扩展:

虫是一种无脊椎动物,通常具有多个体节和细长的身体。虫是自然界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生物,包括许多种类,如蚯蚓、蚂蚁、蝴蝶等等。

虫的结构因种类而异,但通常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是虫的口、眼、触角等器官的集合,通常用于感知和摄取食物。胸部是虫的躯干部分,通常有足或触角,可以移动或爬行。腹部是虫的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等内脏部分的集合,通常用于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

虫的生存环境非常广泛,可以在水生、陆生、空中的环境中生存。一些虫是腐食性的,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如蚯蚓;一些虫是植食性的,以植物为食,如蝴蝶;还有一些虫是肉食性的,以其他动物为食,如蚂蚁。

虫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同时,虫也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一些虫被人类食用,如蚕蛹、蚂蚁等等。此外,虫还被用于许多领域,如医学、生物工程等等。

虫在人类生活中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应用。首先,虫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一些虫被人类食用,如蚕蛹、蚂蚁、蝗虫等等。这些虫富含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被广泛用于人类的食品加工和餐饮行业中。

除了作为食物之外,虫还被用于许多其他领域。在医学领域,一些虫被用于制备药物或其他生物材料。例如,水蛭被用于治疗各种血管疾病和促进血液流通,一些虫的幼虫可以被用于治疗烧伤和其他皮肤疾病。此外,一些虫的酶和蛋白质也具有医疗价值,可以用于治疗和诊断疾病。

总之,虫是一种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重视虫的存在和作用,保护和利用好虫资源。

 之前读到了刘宗元的《蝜蝂传》,对蝜蝂这个小虫产生了好奇心,文中说“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这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总觉得这种小虫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虫子“蜣螂(俗称屎壳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想天马行空地为这两只小虫作一下比较,仅作娱乐。

 前人多认为蝜蝂为刘宗元杜撰的小虫,以此来讽刺那些贪得无厌的财迷和拼命往上爬的贪官污吏,认为他们和实际上像蝜蝂这个小虫一样愚蠢,结果是自取灭亡。如果认为蝜蝂是柳宗元笔下具有特定意像的小虫,有一定讽刺意味,那么我认为蜣螂则可成为柳宗元理想化的人格形象,这样比喻可能不恰当,但刘宗元理想化的人格确实在这“清道夫”的身上有所体现。

曾有人做打油诗一首: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

  蜣螂第一次被人们谈到,是在过去的六七千年以前。古代埃及的农民,在春天灌溉农田的时候,常常看见一种肥肥的黑色的昆虫从他们身边经过,忙碌地向后推着一个圆球似的东西。他们当然很惊讶地注意到了这个奇形怪状的旋转物体,像今日布罗温司的农民那样。

那么蜣螂身上到底寓意了柳宗元什么样的人格,蝜蝂为何成为笔下讽刺贪官污吏的寄托?

一、不同的憧憬,不同的归途

 不难发现,俩小虫行进途中有着相似的特征,蝜蝂“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蜣螂行进时从土面上收集污物,然后推成一个球,这个球就是它把路上与野外的垃圾,很仔细地搓卷起来形成的,所谓“清道夫”便是因此而来。

  但是里面有一个细节。蝜蝂“持取”的东西是钱财,文中说是“遇货不避”,这样这个小虫的形象便被贬低了,成为了那种为了利益和金钱不顾一切的人。然而很嘲讽的是,中国有一种情操叫“是金钱如粪土”,这样相比起来,蜣螂似乎更符合这种理想化的人格,且把蜣螂比作“清道夫”,此言寓意又深刻了许多。

 所以,我认为柳宗元完全可以写一篇“蜣螂传”等之类的文章,以此来寄托自己理想化的人格与追求。

二、形象对比的黯然失色

两个虫子的形象(外貌)却是有相似的地方,但对比起来,看似高贵的蝜蝂却在肮脏、臭气熏天的蜣螂面前黯然失色。

 《蝜蝂传》中写蝜蝂“其背甚涩”,就是蝜蝂的背非常不光滑,因为背不光滑,所以“物积因不散”。作者对此评价它为见识很小,目光短浅的蠢物。而前面的诗中说蜣螂“背负黑甲,状如武士”,这样形象无疑是高大威猛的,说它像将军也就不足为过了。

 蜣螂把所见的东西做成圆球后,必须搬到适当的地方去。于是蜣螂就开始旅行了。它用后腿抓紧这个球,再用前腿行走,头向下俯着,臀部举起,向后退着走。把在后面堆着的物件,轮流向左右推动。谁都以为它要拣一条平坦或不很倾斜的路走。但事实并非如此!它总是走险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简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这固执的家伙,偏要走这条路。这个球,非常的重,一步一步艰苦的推上,万分留心,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它常还是退着走的。只要有一些不慎重的动作,劳力就全白费了:球滚落下去,连它自己也被拖下来了。再爬上去,结果再掉下来。它这样一回又一回地向上爬,一点儿小故障,就会前功尽弃,一根草根能把它绊倒,一块滑石会使它失足。球和蜣螂都跌下来,混在一起,有时经过一、二十次的继续努力,才得到最后的成功。有时直到它的努力成为绝望,才会跑回去另找平坦的路。

同样是往前方走,往高处走,蜣螂的事迹却感人至深,蝜蝂却不是如此。那可能是彼此背负的东西不同,才会有不同的结果吧。“蝜蝂之死”给人的印象深刻:“好上高,极其力不己,至坠地死”。路同样不平坦,蜣螂却能另辟溪径,而蝜蝂却坠地而死,何其可悲。

 蝜蝂这种虫可能真的存在,或许作者见过,《蝜蝂传》中的蝜蝂可以说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蝜蝂”考证:从字典上看,蝜蝂这种昆虫是柳宗元杜撰的,但比柳宗元的作品更早的《尔雅》上,却有蝜蝂的记录。2009年9月,辽宁省朝阳凌源市的两名中学教师发现了一种与蝜蝂极其类似的昆虫。陆海峰和刘秀伶是凌源市前进中学的两名教师,陆海峰教语文课,刘秀伶教生物课。2007年8月的一天,陆海峰和刘秀伶到青龙河流域散步,就在他们谈话时,一只昆虫从石堆里的洞中爬了出来。据陆海峰描述:“当时这只虫子的颜色和形状以前从未见过,更让我吃惊的是,这只虫子的背上竟背着草叶和米粒。”

 这只怪虫被刘秀伶养在家中的花盆里。刘秀伶说,这是一只成虫,幼虫时期,它经常在爬行时往背上放吃剩下的食物或者沙粒。“有时候背上的东西太重,两只后腿就搂着背上的东西,走路时一摇一晃的,特别逗。等到成虫时期,它就不往背上放东西了。 ”陆海峰猜测,往背上放东西,可能是与蜕皮有关。“从幼虫变成成虫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这期间它要蜕三次皮,往背上放东西,可能有利于它顺利地把皮蜕下来。 ”

 怪虫从头到肚子逐渐变大,黑褐色的身体,肚皮和六条腿上有**的条纹,背上长着一对翅膀,平坦的脊背上有细密的小疙瘩,头上长着两只又直又硬的触角。这只怪虫的口器与蜜蜂的相似,它的捕食速度超快,捕食蚂蚁时,两只前足将其捉住,口器快速刺出,不到一秒钟时间,蚂蚁就毙命了。

 2009年9月末,南开大学昆虫学研究所为这只昆虫做了一份鉴定:该虫属昆虫纲,半翅目,猎蝽科,中国目前分布记录:北京、辽宁、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有关该虫生物学研究不多。陆海峰说,他们的研究引起了辽宁省教育部门的重视,指派沈阳师范大学地球生命科学生物研究院的教授进行调研,他转述这位教授的结论:此昆虫是目前(2010年)生物科学著作中未曾记录过的。

 不管蝜蝂存在与否,但是可以肯定柳宗元肯定见过这种小虫。

 那么他有没有见过蜣螂那就不得而知了。可能在日后的考古中会发现什么古籍,上面有类似《蜣螂传》的记载也不一定呢。

在吴邪从水里走到主殿之后,他将皮俑姐姐安置到一方,后来遭到粽子围攻,皮俑姐姐关键时刻出现,救了吴邪一命,随后吴邪将其带出了南海王墓。

后来,吴邪便带着皮俑姐姐待了好几天,吃睡都在一起。看似一切十分平静,皮俑姐姐也只是一直跟着吴邪,而实际上,皮俑姐姐十分危险。

到底危险在哪里呢?为现在皮俑姐姐不仅仅是一个皮俑,而是一种离奇的虫子。这种虫子名叫青蚨。古籍中曾对其有过记载,说这是一种蛊虫,分为子虫和母虫,母子不分离,所以不管离得多远也能相遇。

所以,古人就用这种方式来寻人。而子虫用的是男人的皮养,母虫则是用女人的皮养。这样一来可以解释,为什么皮俑姐姐一直跟着吴邪了。

因为吴邪的身上进了子虫,而皮俑姐姐则是用母虫来养的。所以,无论吴邪去什么地方,皮俑姐姐都会跟着他。

在正常情况下,子虫和母虫都属于沉睡的状态,除了会相互吸引外,没有其他的危险,但是这种虫有个致命的地方,那就是不能见血,一旦见血就会复活。

吴邪并不知道这一点,一不小心便让母虫复活,危险也就来了。复活的皮俑姐姐十分可怕,张开皮就把吴邪给包裹了进去,要不是白昊天及时赶到将吴邪给救了出来,想必吴邪就真的没了。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吴邪身上有子虫,那么会是什么时候被寄生的呢?其实从已播出的剧情中大致可以找到答案。

在剧中有一段情节,那就是吴邪的眼睛呈现很明显的红色,而一直跟他在一起的胖子却没有,虽然两人曾经一块中毒、出现幻觉,但是眼睛变红的情况却只有吴邪有。

由此可以推测出,就是这个时候吴邪被子虫寄生的。

所以说,现在看着皮俑姐姐如此可爱,而且身份尊贵,还是哑巴公主,再加上在水道中皮俑姐姐溜吴邪找出路,真的有意思。

白色虫子可能是以下几种类型的虫子:

1 跳虫:这是一种弹尾目的非昆虫六足动物,密集时形似烟灰,又称烟灰虫。跳虫多发生在培养料上,常密集在菇床表面上或阴暗潮湿处,咬食元蘑子实体,造成小洞,并携带、传播杂菌。此虫繁殖很快。

2 蛲虫:这是蛔目尖尾科住肠线虫属下的动物,又叫蛲虫、屁股虫、线虫,分布于世界各地。

3 衣蛾:这是鳞翅目谷蛾科衣蛾属的昆虫,分布广泛,是全球性的储物害虫。

4 蚤:这是一种极小的寄生虫,很难觉察到,可能会咬人和宠物。

5 食草娃:这是一种约3毫米长的白色植食性昆虫,生活在土壤中,可能会在室内生长。

6 线虫:这是一种微小的圆形生物,通常生活在土壤中,可感染植物和动物。

7 微小的白蚧:这是一种极小的昆虫,可能会吸食植物汁液并造成植物损害。

请注意,对于特定的白色虫子,需要专业的昆虫学家或相关领域的专家才能进行准确的鉴定。

目录 1 拼音 2 《揣摩有得集》:肺风丸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肺风丸的用法用量 25 注意 26 摘录 3 《外科精义》卷下引《全体治世方》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肺风丸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肺风丸 1 拼音

fèi fēng wán

2 《揣摩有得集》:肺风丸

21 处方

当归1两(土炒),白术2两(炒),陈皮1两,胆星1两,全虫身1两,杏仁1两5钱(去皮尖,炒),没药1两(去油),乌梅肉1两,麻黄3两(蜜炙),石膏3两(煅),粟壳5两(去瓤,蜜炙焦干),川芎3两(炒),生草1两。

22 制法

共为细末,用大红枣蒸肉和成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肺经感受风寒,昼夜不眠,口吐白沫,张口气喘;或空嗽痨症,百药不效者。

24 肺风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姜开水送下。

25 注意

忌一切生冷肉食。

26 摘录

《揣摩有得集》

3 《外科精义》卷下引《全体治世方》 31 方名

肺风丸

32 组成

细辛1两,旋覆花1两,羌活1两,晚蚕蛾(去翅足)2两,苦参2两。

33 主治

面鼻风(疒查)及(虘皮)疱。

34 肺风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茶、酒任下,不拘时候。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肺风丸 《外科精义》:卷下

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五十丸,茶酒任下,食后服。肺风丸(全体治世方)治面鼻风及。细辛旋复花羌活(以上

《普济方》:[卷五十七鼻门]鼻酒(附论)

半月尽退。局方云。其人旧赤可畏。今莹然洁白矣。肺风丸(出疮科精要)治面鼻风。及。苦参(二两)细辛旋

《证治准绳·幼科》:[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龟背

防风丸。《圣惠》灸法当灸第三椎骨节下两旁各一寸半肺俞穴,又第五椎骨节下两旁各一寸半心俞穴,又第七椎

《幼科证治准绳》:[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龟背

防风丸。《圣惠》灸法当灸第三椎骨节下两旁各一寸半肺俞穴,又第五椎骨节下两旁各一寸半心俞穴,又第七椎

《兰室秘藏》:[卷下小儿门]治惊论

三虫神解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遵生八笺》卷十八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三虫神解散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